心房分级递增刺激论文-陈艳丽

心房分级递增刺激论文-陈艳丽

导读:本文包含了心房分级递增刺激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慢径,分级递增刺激,心房,AVNRT

心房分级递增刺激论文文献综述

陈艳丽[1](2012)在《心房分级递增刺激方法对慢径功能的评价》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评价心房分级递增刺激(S_1S_1刺激)方法在房室结折返性心动过速(AVNRT)患者消融治疗中的应用。方法测量70例慢-快型AVNRT患者消融前、后的以下参数:S_1S_1刺激时最长AH间期(AHmax)、房室结文氏点(Wen)、心房程序期前刺激(S_1S_2刺激)时最长AH间期(A_2H_2max)、房室结的有效不应期(AVN ERP)和快径的有效不应期(FP ERP),比较两种刺激方法在心动过速的诱发以及房室结双经路诊断上的差别,了解S_1S_1刺激方法在AVNRT消融中对慢径的评价功能。结果术前使用S_1S_1刺激方法能诱发出AVNRT的有66例(占94.3%),使用S_1S_2刺激方法能诱发出AVNRT的只有50例(占71.4%),这50例患者均可以诱发出跳跃现象;AHmax(术前为286±73ms,术后为160±54ms,P<0.01),AVN ERP(术前为242±32ms,术后为278±60ms,P<0.01)和A_2H_2max(术前为321±98ms,术后为232±65ms,P<0.01)较术前显着缩短;术后Wen(术前为324±55ms,术后为358±57ms,P<0.01)和FP ERP(术前为242±32ms,术后为278±60ms,P<0.01)较术前明显延长。以上电生理参数的变化均与消融后慢径是否残留无关。结论与常规的S_1S_2刺激方法比较,S_1S_1刺激方法是一种安全、可靠的判定房室结快、慢径功能的方法,可以有效地用于判定消融是否成功。(本文来源于《中华医学会心电生理和起搏分会第十次全国学术年会会议汇编》期刊2012-09-13)

陈艳丽,孙英贤[2](2008)在《心房分级递增刺激对慢径功能的评价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评价心房分级递增刺激(S1S1刺激)方法在房室结折返性心动过速(AVNRT)患者消融治疗中的应用。方法测量70例慢-快型AVNRT患者消融前、后的以下参数:S1S1刺激时最长AH间期(AH- max)、房室结文氏点(Wen)、心房程序期前刺激(S1S2刺激)时最长AH间期(A2H2max)、房室结的有效不应期(AVN-ERP)和快径的有效不应期(FP-ERP),比较两种刺激方法在心动过速的诱发以及房室结双(本文来源于《中华医学会心血管病学分会第十次全国心血管病学术会议汇编》期刊2008-06-01)

陈艳丽,孙英贤,邹德玲,李铁军,耿宁[3](2006)在《心房分级递增刺激对慢径功能的评价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评价心房分级递增刺激(S1S1刺激)方法在房室结折返性心动过速(AVNRT)患者消融治疗中的应用。方法测量49例慢-快型AVNRT患者消融前、后的以下参数:S1S1刺激时最长AH间期(AHmax)、房室结文氏点(Wen)、心房程序期前刺激(S1S2刺激)时最长AH间期(A2H2max)、房室结的有效不应期 (AVN ERP)和快径的有效不应期(FPERP),比较两种刺激方法在心动过速的诱发和房室结双经路诊断上的差别,了解S1S1刺激方法在AVNRT消融中对慢径的评价功能。结果术前使用S1S1刺激方法能诱发出(本文来源于《中华医学会心血管病学分会第八次全国心血管病学术会议汇编》期刊2006-06-01)

陈艳丽[4](2004)在《心房分级递增刺激对房室结慢径功能的评价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评价心房分级递增刺激方法(S_1S_1刺激法)判定房室结折返性心动过速(AVNRT)患者慢径消除与否的价值。 方法:入选28例慢一快型AVNRT患者,男7例、女21例,平均年龄(53±16)岁,均采用慢径消融,测量这些患者消融术前、术后非用药情况下的以下电生理参数:S_1S_1刺激时最长的AH间期(AHmax、AHmax`)、房室结的文氏点(Wen、Wen`)、心房程序期前刺激(S_1S_2刺激)时最长的AH间期(A_2H_2max、A_2H_2max`)、房室结的有效不应期(AVN ERP、AVN ERP`)、快径的有效不应期(FP ERP、FP ERP`)和心动过速时的周期(AHt),比较它们的关系以及两种刺激方法在心动过速的诱发和房室结双经路诊断上的差别,从而了解心房S_1S_1刺激方法在慢径消融评价中的应用。 结果:消融术前在28例患者中使用S_1S_3刺激方法能诱发出AVNRT的有26例(占92.9%),使用S_1S_2刺激方法能诱发出AVNRT的有19例(占67.9%),诱发出跳跃的有19例(占67.9%);消融术后AHmax`(术前为286±73ms,术后为160±54ms,p<0.01)和A_2H_2max`(术前为321±98ms,术后为232±65ms,p<0.01)较术前显着缩短;术后Wen`亦较术前延长了(术前为324±55ms,术后为358±57ms,p<0.01);FP ERP`也显着延长了(术前为242±32ms,术后为278±60ms,p<0.01),以上电生理参数的变化均与慢径是否残留无关(慢径残留与非残留组比较的p值分别为0.24、0.38、0.85、0.51)。 结论:与常规的S_1S_2刺激方法比较,S_1S_1刺激方法是一种安全、可靠的判定房室结功能的方法,可以用于判定消融是否成功。(本文来源于《中国医科大学》期刊2004-04-01)

心房分级递增刺激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目的评价心房分级递增刺激(S1S1刺激)方法在房室结折返性心动过速(AVNRT)患者消融治疗中的应用。方法测量70例慢-快型AVNRT患者消融前、后的以下参数:S1S1刺激时最长AH间期(AH- max)、房室结文氏点(Wen)、心房程序期前刺激(S1S2刺激)时最长AH间期(A2H2max)、房室结的有效不应期(AVN-ERP)和快径的有效不应期(FP-ERP),比较两种刺激方法在心动过速的诱发以及房室结双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心房分级递增刺激论文参考文献

[1].陈艳丽.心房分级递增刺激方法对慢径功能的评价[C].中华医学会心电生理和起搏分会第十次全国学术年会会议汇编.2012

[2].陈艳丽,孙英贤.心房分级递增刺激对慢径功能的评价研究[C].中华医学会心血管病学分会第十次全国心血管病学术会议汇编.2008

[3].陈艳丽,孙英贤,邹德玲,李铁军,耿宁.心房分级递增刺激对慢径功能的评价研究[C].中华医学会心血管病学分会第八次全国心血管病学术会议汇编.2006

[4].陈艳丽.心房分级递增刺激对房室结慢径功能的评价研究[D].中国医科大学.2004

标签:;  ;  ;  ;  

心房分级递增刺激论文-陈艳丽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