耦合式抗滑桩论文-付正道,蒋关鲁,刘琪,廖丹,王智猛

耦合式抗滑桩论文-付正道,蒋关鲁,刘琪,廖丹,王智猛

导读:本文包含了耦合式抗滑桩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边坡工程,倾斜夹层,桥梁群桩基础,抗滑桩

耦合式抗滑桩论文文献综述

付正道,蒋关鲁,刘琪,廖丹,王智猛[1](2018)在《含倾斜夹层滑坡内抗滑桩和桥基耦合作用的试验与数值模拟》一文中研究指出当滑坡上桥基和抗滑桩的距离较近或较远时,桥基周围土体所产生的剪切变形将严重影响桥基的受力和变形。以成兰铁路右所屯工点为原型,通过模型试验和数值模拟探讨桥基与前、后排抗滑桩的相互作用机制。研究结果表明:倾斜夹层和基岩交界面附近为桩身最大弯矩截面;后排抗滑桩和桥基距离很近,二者相互作用显着,桥基限制了正后方抗滑桩顶部的水平变形,使其受力模式接近锚杆抗滑桩,受抗滑桩水平变形影响,桥基桩后土压力集中在承台附近;后排抗滑桩对桥基周围土体的加固能力大于前排抗滑桩,随着后排抗滑桩和桥基距离的增大,桥基水平位移呈先减小后增大的变化规律,后排抗滑桩和桥基的距离存在一个最佳值,该最佳距离能够有效减小桥基水平位移,前排抗滑桩埋置位置靠近桥基时,才能充分发挥其加固作用。(本文来源于《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期刊2018年09期)

孔祥营[2](2013)在《基于FLAC3D耦合式抗滑桩作用机理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抗滑桩是滑坡防治的主要工程措施之一。围桩-土耦合式抗滑桩相对普通抗滑桩而言,能够通过围桩与土的耦合作用而充分发挥岩土体自身的强度,体现了该新型抗滑结构的独特优势。本文利用FLAC3D软件,对该新型抗滑结构的作用机理进行研究。首先,从围桩平面布置出发,按围桩根数、布置角度和围桩间距等因素,拟定多种平面布置形式,通过对比分析围桩-土位移和耦合式抗滑桩内土体应力分布,确定了耦合效应最佳的平面布置形式。其次,针对最佳的布置形式,通过分析围桩前后侧土压力、耦合桩内外土压力、围桩-土体位移以及围桩内力的分布,揭示了耦合作用的机理,并在此基础上给出了耦合桩等效直径,讨论了耦合作用随围桩间距、埋深和桩顶连接方式的变化特征。再次,给出了基于土拱效应下的合理耦合式抗滑桩间距范围,提出了耦合式抗滑桩的破坏模式,完善了其内力计算方法,特别是耦合结构各部分的内力分配,并将以上理论运用到工程算例当中。最后,还探讨了施加预应力锚索对耦合桩抗滑工程效果的改善情况,并给出了锚索预张拉力的合理值。(本文来源于《华东交通大学》期刊2013-06-30)

徐典[3](2009)在《耦合式抗滑桩模型试验及设计方法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在铁道、公路等土木工程的滑坡治理中,广泛地采用抗滑桩,实践证明这种支挡结构效果良好,但是现有的抗滑桩结构都有一个最大的缺点就是没有充分发挥岩土体自身的强度。因此,有必要对微桩—土耦合式抗滑桩这种新型抗滑结构做进一步的研究。土拱效应是安全经济地发挥抗滑桩等非连续支挡结构的支护功能的重要前提,桩间距的大小与土拱的形成密切相关,因此桩间距大小也是耦合桩充分发挥作用的关键。本文首先通过土拱效应模型试验来测得了砂质粘土合理桩间距的取值范围,同时试验分析了桩间距、桩顶位移与土体材料参数如粘聚力c、内摩擦角φ和含水率ω之间的关系,为抗滑桩桩的优化设计提供了参考依据。然后据土拱试验所确定桩间距的合理取值范围运用到耦合桩上。通过耦合桩模型试验,对微桩所受土压力大小进行了观测,总结了微桩在不同深度处的所受土压力分布规律,同时探讨了土体c、φ值对耦合桩桩顶位移的影响。最后文章对耦合桩的设计方法、设计步骤、设计原则及适用条件等进行了论述,并对耦合桩的微桩参数、有效半径、等效半径、刚度等方面进行了探讨,在推导它们的计算公式上提出了一些个人看法。(本文来源于《华东交通大学》期刊2009-06-30)

陈洪凯,易丽云,鲜学福,唐红梅[4](2009)在《酸-应力耦合作用下抗滑桩性能试验》一文中研究指出抗滑桩是广泛用于滑坡治理的工程建筑物,其耐久性是影响抗滑桩使用寿命的重要因素。通过悬臂抗滑桩在酸-应力耦合作用下的室内模型试验,连续观测桩身位移变化,测试混凝土受腐蚀后的强度和中性化深度。分析结果显示,在酸-应力耦合作用下,抗滑桩桩身混凝土强度不断劣化,桩身位移不断增大,混凝土中性化深度与时间的平方根成线性关系。(本文来源于《重庆大学学报》期刊2009年01期)

李培植,于静涛,肖利明[5](2008)在《耦合式抗滑桩桩间距的探讨》一文中研究指出文章首先提出了一种新型的抗滑桩结构形式——微桩-土耦合式抗滑桩。然后在对边坡工程中抗滑桩间土拱效应分析的基础上,提出应以桩间静力平衡条件、跨中截面强度条件共同控制来确定桩间距。得到了较为合理的桩间距的计算公式,定量地说明了在其他因素不变的情况下,桩间距随桩后土体粘聚力或内摩擦角的增大而增大,随着桩后坡体推力的增大而减小。最后以工程实例说明了所论证的桩间距计算公式是合理的。(本文来源于《公路交通科技(应用技术版)》期刊2008年03期)

李培植,于静涛,肖利明[6](2008)在《耦合式抗滑桩桩间距的探讨》一文中研究指出文章首先提出了一种新型的抗滑桩结构形式-微桩-土耦合式抗滑桩。然后在对边坡工程中抗滑桩间土拱效应分析的基础上,提出应以桩间静力平衡条件、跨中截面强度条件共同控制来确定桩间距。得到了较为合理的桩间距的计算公式,定量地说明了在其他因素不变的情况下,桩间距随桩后土体粘聚力或内摩擦角的增大而增大,却随着桩后坡体推力的增大而减小。最后以工程实例说明了文章所论证的桩间距计算公式是合理的。(本文来源于《公路交通科技(应用技术版)》期刊2008年02期)

耦合式抗滑桩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抗滑桩是滑坡防治的主要工程措施之一。围桩-土耦合式抗滑桩相对普通抗滑桩而言,能够通过围桩与土的耦合作用而充分发挥岩土体自身的强度,体现了该新型抗滑结构的独特优势。本文利用FLAC3D软件,对该新型抗滑结构的作用机理进行研究。首先,从围桩平面布置出发,按围桩根数、布置角度和围桩间距等因素,拟定多种平面布置形式,通过对比分析围桩-土位移和耦合式抗滑桩内土体应力分布,确定了耦合效应最佳的平面布置形式。其次,针对最佳的布置形式,通过分析围桩前后侧土压力、耦合桩内外土压力、围桩-土体位移以及围桩内力的分布,揭示了耦合作用的机理,并在此基础上给出了耦合桩等效直径,讨论了耦合作用随围桩间距、埋深和桩顶连接方式的变化特征。再次,给出了基于土拱效应下的合理耦合式抗滑桩间距范围,提出了耦合式抗滑桩的破坏模式,完善了其内力计算方法,特别是耦合结构各部分的内力分配,并将以上理论运用到工程算例当中。最后,还探讨了施加预应力锚索对耦合桩抗滑工程效果的改善情况,并给出了锚索预张拉力的合理值。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耦合式抗滑桩论文参考文献

[1].付正道,蒋关鲁,刘琪,廖丹,王智猛.含倾斜夹层滑坡内抗滑桩和桥基耦合作用的试验与数值模拟[J].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2018

[2].孔祥营.基于FLAC3D耦合式抗滑桩作用机理研究[D].华东交通大学.2013

[3].徐典.耦合式抗滑桩模型试验及设计方法研究[D].华东交通大学.2009

[4].陈洪凯,易丽云,鲜学福,唐红梅.酸-应力耦合作用下抗滑桩性能试验[J].重庆大学学报.2009

[5].李培植,于静涛,肖利明.耦合式抗滑桩桩间距的探讨[J].公路交通科技(应用技术版).2008

[6].李培植,于静涛,肖利明.耦合式抗滑桩桩间距的探讨[J].公路交通科技(应用技术版).2008

标签:;  ;  ;  ;  

耦合式抗滑桩论文-付正道,蒋关鲁,刘琪,廖丹,王智猛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