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动损失论文-王欣

劳动损失论文-王欣

导读:本文包含了劳动损失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合同无效,公积金,社会保险,简历造假

劳动损失论文文献综述

[1](2019)在《劳动合同无效后,单位可否要求职工赔偿损失》一文中研究指出个案急呈某化工机械有限公司,招录了化工机械专业本科毕业生叶某,从事化工机械研发工作。叶某入职时提交了毕业证书及个人简历等资料,并承诺资料真实可靠。工作中,公司发觉叶某的实际工作能力与其资料证明严重不符。经调查,叶某存在简历造假等欺诈行为。于是,该公司向当地的劳动人事争议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请求确认其与叶某的劳动合同无效,同时要求叶某返还公司为他缴纳的社会保险及公积金等费用。(本文来源于《当代工人》期刊2019年15期)

李国[2](2018)在《从勇于“吃螃蟹”到“打通最后一公里”》一文中研究指出日前,重庆市永川区总工会劳动争议调解委员会送出了一份劳动争议调解书。这份调解书显示,今年4月,四川籍农民工陈强(化名),在永川一建筑工地受伤,被鉴定为9级伤残,因公司未给他购买工伤保险,理赔时发生纠纷。11月初,陈强找到永川区总劳动争议调解委员(本文来源于《工人日报》期刊2018-12-18)

王欣[3](2018)在《过度劳动及其经济损失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员工“过劳”问题日益凸显,甚至已成为部分员工的工作常态。相较于发达国家在“过劳”领域的研究进展,我国的涉足起步较晚,2000年以后才有一些学者开始关注并从事相关方面的研究。国内已经有学者围绕着“过劳”的前因变量展开了研究,多是从管理学、经济学、社会学、心理学等视角进行的研究。然而,对于“过劳”所造成的后果,特别是经济损失的量化研究尚处于空白。本文基于这种情况,主要针对“过劳”问题所造成的经济损失展开相关研究,运用文献研究法、经济模型分析法、实证分析法、比较分析法等一般方法对该命题进行了研究;并运用了总产值法、人力资本法、意愿支付法等具体方法对“过劳”经济损失进行了实证和案例分析。立足于劳动投入的选择,劳动的投入与产出,安全、健康的成本-效益分析,生命的风险代理理论等相关理论,对该问题进行了一系列探索。并得到以下结论:1.工作效率随工作时间的推移呈“倒U型”曲线员工在上班后的第2个小时达到工作效率的最高点,然后随着时间的推移逐步下降,且在下班前的倒数第二个小时内呈现出“断崖式”下滑的趋势。而在加班阶段呈现出“倒V”型趋势,在初始一个小时内达到效率最高点后迅速下滑。2.“过劳”及长时间劳动对员工生产率影响很大当身心俱疲的频率达到一月数次及以上时,其对员工生产率的影响是十分凸显的,其总贡献率占到了70%以上。而劳动时间对员工生产率的影响较为复杂,呈明显的“倒U型”趋势。每日劳动时间不足7小时以及超过11小时,员工生产率都会受到显着影响。3.生产率损失占“过劳”经济总损失的比重较大因“过劳”所造成的工资性损失为0.44万亿元。而生产率损失的范围则在0.23~0.62万亿元。因此,间接经济损失的范围在0.67~1.06万亿元,所占经济总损失的比重在51.76%~62.98%之间,该比重较大。员工因“过劳”所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为6254.45亿元。医疗医药费用和预防费用分别为0.30万亿元和0.31万亿元,而二者所占总损失的比重较为接近。4.“过劳”经济总损失占我国GDP的比重较高“过劳”经济总损失的范围在1.30~1.69万亿元之间。按照2015年我国GDP规模计算,该比重在1.89%~2.45%之间。如果加上“过劳死”、“过劳抑郁”等经济损失的估计结果,该比重应该在1.97%~2.58%之间。经多重验证后,尤其是与日本的研究结果比较后,该估计范围是较为合理的。5.我国的“过劳”情况与日本较为接近无论是长时间劳动的分布结构还是劳动时间与经济发展水平的关联性,还是学者们对“过劳”程度的调研结果,我国与邻国日本的“过劳”情况较为接近的。因此通过与日本的研究结果进行比较后表明,本研究的估计是较为合理的。但也可以看到,我国员工在“过劳”上的极端表现,例如:“过劳死”、“过劳抑郁”的情况及所造成的经济损失要明显好于日本。6.“过劳”及长时间劳动对经济损失的影响很大“过劳”与经济损失之间呈线性关系,而劳动时间则与经济损失之间呈“倒U型”趋势。当身心俱疲的频率达到一月数次及以上时,其对经济损失的影响是十分凸显的,当每日劳动时间不足7小时以及超过10小时,都会造成更多的经济损失。尤其是每日劳动时间超过11小时其对经济损失的危害很大。(本文来源于《首都经济贸易大学》期刊2018-06-30)

叶小钟,刘丽娟,罗瑞雄[4](2018)在《调解出的维权“加速度”》一文中研究指出“把一盘死棋下活了”职工小江在工作中不幸受伤,经鉴定,被认定为叁级工伤,小江据此要求企业支付工伤赔偿共计50多万元。小江所在企业规模很小,若一次性支付劳动者提出的50多万元赔偿,企业只能关门。而小江来自雷州半岛的偏远农村,一家人都指望(本文来源于《工人日报》期刊2018-06-01)

何林浩[5](2018)在《考虑劳动时间波动的中国经济周期波动福利损失估算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政府需要在促增长和抑制经济波动之间进行权衡,正确理解经济周期波动的福利损失对政府制定宏观经济政策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对Lucas模型进行了拓展,建立了一个包含劳动时间波动的经济周期成本估算模型,发现经济周期波动的福利损失与其导致的劳动时间跨期波动相关,研究表明,中国的经济周期成本达到0.1598%到0.2437%,如果考虑到部分人承担了总劳动时间波动,估算值将达到0.1844%到2.306%。本文的贡献在于使得经济周期成本的估算脱离风险规避系数的束缚,认为劳动时间的跨期波动也会损害居民福利,并且经济周期波动成本的分析应该着重研究周期波动对资源配置的影响。(本文来源于《商业研究》期刊2018年04期)

黄卉,龙伟[6](2017)在《劳动争议案件中养老金损失的测算依据》一文中研究指出【裁判要旨】当劳动者向法院提出申请,要求社保机构测算其养老金损失,而此类养老金损失的测算无明确标准,社保机构无法提供精确的测算结果时,法院应根据养老保险待遇受劳动者工作年限、退休时间、缴费金额、政策变化等因素影响,参照劳动者达到法定退休年龄时的上年度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企业退休人员月人均养老金的水平,结合劳动者的工作年限以及本区域人口平均寿命,确定其养老金损失。(本文来源于《人民司法(案例)》期刊2017年08期)

马飞[7](2016)在《青岛 推动劳动争议预防调解再上新台阶》一文中研究指出日前,山东省青岛市传来消息,截至目前,青岛市累计妥善化解劳动争议案件2万余起,为劳动者挽回损失3000余万元。这是近年来青岛市积极应对经济社会转型带来的劳动矛盾纠纷多发易发态势,坚持预防为主、基层为主、调解为主的工作方针,整合调解资源、强化调解组织、提升(本文来源于《中国劳动保障报》期刊2016-08-27)

刘安琪,王从帅,方帅[8](2016)在《劳役代偿带动污染大户蜕变》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报讯(连云港日报全媒体 刘安琪 通讯员 王从帅 方帅) 2015年6月3日,顾绍成因非法排污被市中级人民法院判罚47500元经济损失,以及通过“劳役代偿”的方式,2年内提供960小时的环保公益劳动。目前,顾绍成已经完成500余小时的环保公益劳动,还(本文来源于《连云港日报》期刊2016-05-06)

张子楠[9](2016)在《劳动要素错配与效率损失问题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随着2013年以后新一轮国企改革的推行,国有经济的外部竞争环境和内部治理机制都在发生着重要的变化,对国有企业效率问题也产生了新的研究需求。作为企业改革的核心环节之一,工资对企业绩效影响的问题更是国有企业改革的一个重要命题。建立与新时期国有企业运行相适应的工资激励体系,提高员工的努力水平和贡献程度,降低企业内部的劳动力错配程度,具有着重要的意义。经过多年的工资制度改革,我国已经基本形成了市场力量为主的国有企业工资决定体系,然而值得注意的是工资决定机制仍然带有一定程度的“半市场化”特征,主要体现在:一是在企业与政府层面,政府通过工效挂钩制、工资总额预算管理等工资总额管理制度控制企业工资的发放;二是在企业内部层面,国有企业员工工资的差距被限制在一定范围以内,带有一定程度的“共享式工资”色彩,工资差异并不能完全体现出员工的人力资本和努力水平的差异。在对工资机制半市场化特征和相关文献的梳理基础上,我们发现国有企业工资决定机制的“半市场化”特征有可能造成了企业员工激励不足和企业资源配置的扭曲,成为国有企业效率损失的成因。本文在第四和第五章详细刻画了这两种半市场化特征的影响机制。在第四章,本文研究了国有企业工资总额管理政策对国有企业和国民经济整体的影响。1978年启动工资改革以后,以工效挂钩和工资总额预算管理政策为代表的工资总额管理制度成为我国国有企业员工工资的主要决定机制。通过刻画国有企业工资决定方程的刚性特征,本文发现工资方程的刚性特征提高了企业面对的实际劳动力价格,扭曲了企业的要素配置,造成了国有企业的经营效率损失,以及国有企业作为整体在经济中要素和产出份额的下降。在第五章,本文研究了上游垄断和共享式工资的影响。研究发现,国有企业内部收入分配带有一定程度的共享式工资的色彩。国有企业通过上游垄断地位获取了垄断利润,并共享分配给内部员工,造成了国企与非国企之间显着的工资差异。本文还发现,通过提高国有企业不同人力资本替代难度,发挥人力资本对生产的贡献,可以有效地降低工资的差异水平,并同时能提高国有企业和经济整体的效率水平。此外,在中共十八大会议召开以后,混合所有制改革对国有企业治理机制和经营效率的影响成为政府和学术界关注的热点之一。本文在第六章从岗位管理与工资管理的视角考察了混合所有制改革对国企效率改进的一个可能途径。本文尝试回答:如果非公有资本的进入提高了国有企业的岗位管理水平,使得国有企业员工的岗位工资和期望薪酬相匹配,则国有企业的劳动配置、生产效率和宏观经济水平的变动效应会是怎样?研究发现,应当将鼓励非公有资本进入的落脚点之一放在提高国有企业治理机制水平方面。如果鼓励非公有资本进入的改革最终没提高企业的治理能力,特别地,没有提高企业人岗匹配的程度,则非公有资本的进入更大程度上是参与分享既有的行业垄断租金,而对国有企业效率和中国经济的增进效应可能并不显着。本文的政策含义是:通过建立与国有企业产权改革相适应的工资激励体系来区分不同人力资本的贡献,提高企业岗位与职工技能的匹配程度,对于提高国有企业的生产绩效,发挥国有经济对国民经济的促进作用有着重要意义。在国有企业公司治理水平和人力资本利用效率逐渐改善的同时,政府应当逐渐减少对国有企业工资的管制程度,合理拉开企业与企业之间,以及员工与员工之间的工资差距,让国有企业员工的人力资本和努力程度差异得以更加充分地通过工资差异体现出来。最终,让工资增长成为国有企业利润增长的原因,而非利润增长的结果。(本文来源于《中央财经大学》期刊2016-03-31)

颜东岳[10](2015)在《单位拒不出具终止劳动关系证明,员工可索要失业保险损失》一文中研究指出编辑同志:我原是一家公司流水生产线的负责人。3个月前,我与公司的劳动合同到期后,公司鉴于我曾为公司拖欠加班费之事,带领部分员工与公司主要领导发生过激烈争执,出于报复,拒绝与我续约,还假借各种理由,拒绝向我出具终止劳动关系证明并告知社会保险经办机构。因暂时还未找到工作,我虽已参加失业保险2年,却一直无法办理失业登记,领取失业保险金。请问:我能否要求公司赔偿损失?读者:谢某谢某读者:你有权要求公司赔偿损失。一方面,因为公司违反了自身的法定义务。《社会保(本文来源于《乡村科技》期刊2015年19期)

劳动损失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日前,重庆市永川区总工会劳动争议调解委员会送出了一份劳动争议调解书。这份调解书显示,今年4月,四川籍农民工陈强(化名),在永川一建筑工地受伤,被鉴定为9级伤残,因公司未给他购买工伤保险,理赔时发生纠纷。11月初,陈强找到永川区总劳动争议调解委员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劳动损失论文参考文献

[1]..劳动合同无效后,单位可否要求职工赔偿损失[J].当代工人.2019

[2].李国.从勇于“吃螃蟹”到“打通最后一公里”[N].工人日报.2018

[3].王欣.过度劳动及其经济损失研究[D].首都经济贸易大学.2018

[4].叶小钟,刘丽娟,罗瑞雄.调解出的维权“加速度”[N].工人日报.2018

[5].何林浩.考虑劳动时间波动的中国经济周期波动福利损失估算研究[J].商业研究.2018

[6].黄卉,龙伟.劳动争议案件中养老金损失的测算依据[J].人民司法(案例).2017

[7].马飞.青岛推动劳动争议预防调解再上新台阶[N].中国劳动保障报.2016

[8].刘安琪,王从帅,方帅.劳役代偿带动污染大户蜕变[N].连云港日报.2016

[9].张子楠.劳动要素错配与效率损失问题研究[D].中央财经大学.2016

[10].颜东岳.单位拒不出具终止劳动关系证明,员工可索要失业保险损失[J].乡村科技.2015

标签:;  ;  ;  ;  

劳动损失论文-王欣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