舟山眼镜蛇毒论文-韦传宝,李更青,梅元元,高总结,陶用鑫

舟山眼镜蛇毒论文-韦传宝,李更青,梅元元,高总结,陶用鑫

导读:本文包含了舟山眼镜蛇毒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舟山眼镜蛇,眼镜蛇神经毒素类,Ames试验,染色体畸变

舟山眼镜蛇毒论文文献综述

韦传宝,李更青,梅元元,高总结,陶用鑫[1](2015)在《舟山眼镜蛇毒α-神经毒素致突变性研究(英文)》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对舟山眼镜蛇毒α-神经毒素的致突变性进行研究,为临床应用的安全性提供依据。方法应用中国仓鼠肺成纤维细胞CHL染色体畸变试验和Ames试验检测舟山眼镜蛇毒α-神经毒素是否有致突变性。结果 Ames试验:对于突变株TA97、TA100和TA102,α-神经毒素浓度达到或者超过2.56μg·m L-1,Ames试验阳性(P<0.05);对于突变株TA98,α-神经毒素浓度达到或者超过5.12μg·m L-1,Ames试验阳性(P<0.05)。但回复突变和畸变率与神经毒素的浓度不呈线性关系,也与是否有活化剂S9无关联。染色体畸变试验:α-神经毒素浓度达到或者超过0.64μg·m L-1,CHL细胞染色体畸变为阳性(P<0.05),但畸变率与神经毒素的浓度不呈线性关系,也与是否有活化剂S9无关联。结论舟山眼镜蛇毒α-神经毒素临床剂量为1μg·kg·d-1时在致突变性上是安全的。(本文来源于《中国新药与临床杂志》期刊2015年10期)

黄立峰,俞昌喜[2](2012)在《舟山眼镜蛇毒蕈碱样多肽MP的部分理化性质测定》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对舟山眼镜蛇毒蕈碱样多肽MP成分进行纯化及部分理化性质测定。方法采用色谱技术纯化蛇毒MP成分,质谱仪测定其相对分子质量(Mr);Edman降解法分析部分氨基酸序列,与已知成分比对;以卵磷脂为底物测定MP组分的磷脂酶A2活性;采用Bliss法测定MP对小鼠的急性毒性。结果 MP的Mr为13 260,其N端16位氨基酸序列为NLYQFKNMIQCTVPSR,与已知蛇毒磷脂酶A2基本一致,并具有较强的磷脂酶A2活性;腹腔注射MP对小鼠的LD50值为14.3 mg/kg。结论 MP为一种眼镜蛇毒磷脂酶A2。(本文来源于《中国生化药物杂志》期刊2012年06期)

周升铭,董伟华,孔天翰[3](2011)在《舟山眼镜蛇毒CTX1层析分离的流速优化》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比较3种流速的CM-Sepharose FF阳离子交换层析柱分离舟山眼镜蛇(Naja naja atra)蛇毒(snake venom,SV)的柱效,为SV的分离纯化提供实验依据。方法 (1)采用3种流速CM-Sepharose FF阳离子交换层析柱分离舟山眼镜蛇蛇毒;(2)反向高效液相法分析各组分的纯度及内标法与CTX1标准品比较指纹图谱。结果经过阳离子交换层析,可从蛇毒中获得7个组分(组分1~7)。当流速为1.4 ml/min和1.8ml/min时,得到的7个组分中,组分SV1和SV2,组分SV3和SV4,组分SV5、SV6和SV7组分之间分离效果较差;当流速为1.6 ml/min时,各组分的分离效果理想。HPLC分析显示,组分SV5、组分SV6都是单一成分,纯度分别为95.8%、93.6%;CTX1内标法显示,组分SV6与CTX1指纹图谱吻合。结论 CM-Sepharose FF用于蛇毒分离可获得较高纯度的单一有效成分,流速为1.6 ml/min分离效果佳。(本文来源于《蛇志》期刊2011年02期)

陈劲海,董伟华,孔天翰[4](2011)在《舟山眼镜蛇毒及其有效组分体内外抑瘤的作用》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观察蛇毒(SV)及其有效组分体内外的抗癌活性,为SV抗肿瘤新药的开发提供实验依据。方法:采用四甲基偶氮唑盐比色法(MTT法)筛查不同浓度(5~20mg/mL)SV及其7种分离组分对人结肠癌细胞株(HCT-8)、人肝癌细胞株(Bel-7402)、人口腔上皮癌细胞株(KB)、人乳腺癌细胞株(MCF-7)的影响;并用小鼠肝癌(H22)动物移植瘤作为实验动物模型,进一步观察SV及其组分Ⅳ(0.01~0.03mg/kg)对瘤重、脾重、外周血白细胞和体质量的影响。结果:SV、Ⅲ2和Ⅳ的肿瘤抑制作用较为明显,叁者的浓度在20μg/mL时,对HCT-8、Bel-7402、KB以及MCF-7具有非常显着的抑制作用,对HCT-8的抑制率分别为84.37%、79.39%和85.78%;对Bel-7402的抑制率分别为89.64%、88.13%和92.08%;对KB的抑制率分别为90.08%、91.30%和93.93%;对MCF-7的抑制率分别为89.88%、89.49%和92.33%。腹腔注射10 d后,组分Ⅳ对H22有明显的抑制作用,SV组分Ⅳ3个浓度组的瘤重分别为(0.81±0.20)g、(0.70±0.18)g、(0.61±0.17)g,均明显低于对照组瘤重[(1.19±0.21)g,P<0.05],肿瘤生长抑制率(IR)分别为31.93%、41.17%和48.73%。Ⅳ各剂量组小鼠脾脏指数较对照组增加,白细胞数与对照组相比无明显变化。结论:SV及其7种分离组分均能有效抑制4种人肿瘤细胞株(HCT-8、Bel-7402、KB及MCF-7)的生长,不同的SV分离组分对同一肿瘤细胞抑制作用有差异;不同肿瘤细胞对同一SV分离组分的反应性也不同。SV分离组分Ⅳ对动物移植性肿瘤小鼠肝癌H22有良好的实验疗效。(本文来源于《广州医学院学报》期刊2011年02期)

陈劲海,孔天翰[5](2010)在《舟山眼镜蛇毒抗肿瘤有效组分分离及其抑瘤作用研究初探》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从舟山眼镜蛇(Naja atraCantor)蛇毒(snake venom,SV)中分离得蛇毒组分,探讨SV及其分离组分的LD50和抑制肿瘤的作用。方法采用凝胶柱层析方法从蛇毒中分离得到了前Ⅰ1、Ⅰ1、Ⅱ1、Ⅱ2、Ⅲ1、Ⅲ2及Ⅳ等7种组分。采用急性毒性实验、MTT法,研究SV及其7种SV分离组分的LD50和抑制肿瘤的作用。结果 SV经Sephadex G-50层析,可分离为前Ⅰ、Ⅰ、Ⅱ、Ⅲ及Ⅳ5个组分,根据峰面积大小排列:Ⅲ>Ⅱ>Ⅰ>Ⅳ>前Ⅰ。5个组分再经Sephadex G-25柱层析,可获得7个脱盐组分:前Ⅰ1、Ⅰ1、Ⅱ1、Ⅱ2、Ⅲ1、Ⅲ2及Ⅳ。通过急性毒性实验,明确Ⅳ的毒性最大,其次为Ⅲ2及Ⅲ1,叁者的LD50值均低于SV;而Ⅰ1、Ⅱ1、Ⅱ2的毒性均小于SV,前Ⅰ1几乎无毒。SV组分Ⅲ2和Ⅳ的抑瘤作用最强,在高浓度(20μg/ml)时对实验中的2种人肿瘤细胞的抑制率均达到60%以上。结论从SV中分离得到了前Ⅰ1、Ⅰ1、Ⅱ1、Ⅱ2、Ⅲ1、Ⅲ2以及Ⅳ7种组分;组分Ⅳ毒性最强,依次为Ⅲ2>Ⅲ1>SV>Ⅱ2>Ⅱ1>Ⅰ1>前Ⅰ1;SV及其7种分离组分对2种人肿瘤细胞株(SGC-7901、A549)的生长抑制有一定的特异性,而不同的SV分离组分对同一肿瘤细胞抑制作用亦有差异。(本文来源于《蛇志》期刊2010年03期)

崔超伟[6](2010)在《舟山眼镜蛇毒细胞毒素CTXn的分离纯化及其镇痛作用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背景:蛇毒是由多种蛋白质、多肽、酶类和其他小分子物质组成的混合物。细胞毒素(cytotoxins,CTXs)和神经毒素(neurotoxin,NT)和PLA2是其主要毒性成分。细胞毒素由60--63个氨基酸组成,空间结构呈叁指结构,因其分子中由致密的内核伸展出3个指状肽链环而得名。蛇毒的成分复杂多样,种属之间变异很大。同一种属,由于性别、年龄、或地域的不同,成分也会有所差别. Mukherjee AK研究发现,印度相邻叁个地区的同种眼镜蛇毒,排除年龄,性别,季节的影响,其成分和生物活性仍存在很大差别。舟山眼镜蛇主要分布于华南,台湾、越南北部和老挝北部地区,明确其成分的地域性差异,对蛇毒的分离纯化和蛇伤急救有实际应用价值。神经病理性疼痛常由外周或中枢的神经损伤或功能紊乱引起。临床主要表现为:痛反应增强(hyperalgesia)、痛阈下降( allodynia)和自发性疼痛( spontaneous pain)。目前临床上对神经病理性疼痛还缺乏有效的药物治疗,常用的镇痛药物主要是NSAIDs和阿片类药物,但药效的局限和不可避免的副作用限制了其应用。因此,有必要寻找和开发新的有效减缓神经病理性疼痛的药物。外周神经损伤的动物模型如,SNI,CCI,SNL等,能够模拟神经病理性疼痛的一些症状,对研究神经病理性疼痛的机制和药物开发提供了工具和载体。蛇毒镇痛的研究与应用已有很久的历史。在上世纪初,已有报道从眼镜蛇毒中分离出的神经毒素cobrotoxin具有镇痛作用。从响尾蛇毒中分离出的crotalphine,通过κ-opioid受体,对CCI模型引起的痛敏,痛超敏和自发痛具有抑制作用。从响尾蛇毒中分离出的crotoxin,通过中枢烟碱受体和5-HT受体,对坐骨神经瘤疼痛模型引起的神经病理性疼痛具有镇痛作用。细胞毒素的作用,则主要集中在心脏毒性,细胞凋亡,抗肿瘤,细胞毒性和抗血小板聚集。近期Dexian Donga和Jiang WJ报道了细胞毒素的镇痛作用。相对于神经毒素,细胞毒素由于其低毒性,显示了广阔的应用前景。研究细胞毒素的镇痛及其作用机制已成为蛇毒镇痛研究的新的方向。本实验拟探讨蛇毒细胞毒素CTXn的镇痛作用,为镇痛药物开发提供实验支持。目的:运用RP-HPLC比较大陆中南地区六省区的舟山眼镜蛇毒的成分差异,选取CTX含量丰富的江西宜春地区的舟山眼镜蛇蛇毒进行分离纯化和镇痛组分初筛。经过生化鉴定后,运用急性疼痛模型和神经病理性疼痛模型进行镇痛作用的评价,同时运用微透析联合RP-HPLC技术对其镇痛作用机制作一初步探讨。方法:一、舟山眼镜蛇毒细胞毒素的分离纯化及鉴定1.中南地区蛇毒样品的RP-HPLC分析收集中南地区六个省区的舟山眼镜蛇毒样本,经采集处理后,运用RP-HPLC技术进行蛇毒成分的含量的地域性差异分析。2.舟山眼镜蛇毒的分离纯化及成分鉴定舟山眼镜蛇蛇毒的分离纯化采用Sephadex G-75层析和离子交换层析两步法进行。将分离后的蛇毒各组分进行镇痛作用初筛。选取有效成分作进一步纯度分析和MALDI-TOF质谱及蛋白质序列测定。二.CTXn的毒性及镇痛活性测定1.毒理学实验Bliss法检测其LD_(50)毒性,运用药物耐受性模型、间接ELISA检测和条件性位置偏爱(CPP)实验、大鼠催促戒断实验和自然戒断实验测定CTXn的药物耐受性和依赖性。2.急性疼痛实验运用热板实验和醋酸扭体实验测定CTXn对生理性疼痛的镇痛作用。3.神经病理性疼痛实验运用大鼠脊神经结扎(SNL)模型测定CTXn对机械刺激痛敏和热刺激痛敏的抑制作用;并用非特异性阿片受体拮抗剂纳洛酮和胆碱能受体拮抗剂阿托品测定其对CTXn镇痛作用的影响。4.动物自主活动测试旷场实验检测CTXn对动物自主活动的影响。叁.微透析技术检测CTXn对脊髓水平单胺类神经递质的调控1.采用脊髓微透析技术联合HPLC-ECD技术实时动态采集脊髓背角部位的单胺类神经递质去甲肾上腺素(NA)和5-羟色胺(5-HT)进行定量分析,测定其NA和5-HT的含量变化及CTXn对其含量的影响。2.测定纳洛酮和阿托品干预对CTXn引起NA和5-HT含量变化的影响。四.统计分析采用t检验、χ~2检验,SPSS软件等统计分析实验数据。结果:1.运用RP-HPLC比较中南六省区的舟山眼镜蛇毒成分差别,结果发现各地蛇毒样品中所含主要成分相同,但各成分的含量存在很大差异。CTXn在江西宜春地区的含量最高,在广西元宝山地区则没有发现这种成分。2.运用Sephadex G-75层析和离子交换层析两步法对舟山眼镜蛇蛇毒进行分离纯化。分离效果良好,分离组分的纯度可达95%以上。3.蛇毒成分的镇痛初筛和理化性质鉴定结果发现,所分离出的成分中,CTXn的镇痛效果较好,治疗指数高。4. CTXn的小鼠腹腔注射的LD_(50)为19.61±2.05mg/kg. CTXn长期腹腔给药易导致药物耐受,腹腔给药期间ELISA检测有抗体产生。CTXn鞘内给药不存在药物耐受。条件性位置偏爱(CPP)实验、大鼠催促戒断实验和自然戒断实验结果说明长期给予CTXn不会产生药物依赖性。5.热板实验和醋酸扭体实验测定,不同剂量的CTXn(0.50mg/kg、1.0mg/kg、2.0mg/ kg.ip.)对生理性疼痛有良好镇痛作用,且具剂量依赖性。6.神经病理性疼痛实验测定,CTXn(0.50mg/kg、1.0mg/kg、2.0mg/ kg.ip.)对SNL引起的机械刺激痛敏和热刺激痛敏有抑制作用;其镇痛作用可被纳洛酮翻转,但阿托品对此无影响。7.旷场实验检测,结果表明实验剂量的CTXn对动物自主活动无影响。8.脊髓微透析联合HPLC-ECD技术检测发现,CTXn可促进SNL模型动物脊髓背角去甲肾上腺素(NA)和5-羟色胺(5-HT)的分泌增加。纳洛酮可逆转此作用。结论:1.中南六省区的舟山眼镜蛇毒成分存在地域性差异。地域相近的蛇毒成分含量较为接近。2.运用Sephadex G-75层析和离子交换层析两步法分离纯化眼镜蛇蛇毒,分离效果好,纯度高。3. CTXn长期系统给药,易导致药物耐受,可能与抗体的产生及中和作用有关。CTXn长期应用不会产生依赖性。4. CTXn对生理性疼痛和神经病理性疼痛模型都有镇痛作用;中枢阿片系统参与其镇痛作用,其作用可能是通过激活阿片系统,进一步诱导脑干下行抑制系统的NA和5-HT神经递质释放到脊髓背角,从而发挥镇痛作用。胆碱能系统对此无影响。(本文来源于《广州医学院》期刊2010-06-01)

王荣飞[7](2010)在《舟山眼镜蛇毒CTXn对6-OHDA诱导的帕金森病动物模型的疗效观察》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1、探讨通过完全损伤黑质建立帕金森病(PD)异动症动物模型的可行性。2、研究舟山眼镜蛇毒CTXn对PD动物模型的治疗效果。方法1、分别运用大剂量和中剂量6-OHDA建立黑质完全损伤和部分损伤的动物模型;以转棒试验(Rota Rod Test)和圆筒试验(Cylinder Test)评估模型大鼠运动功能;运用异常不自主运动(AIM)评分方法评估左旋多巴(L-DOPA)诱导的模型大鼠的异动行为;通过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检测模型大鼠的黑质TH阳性细胞;运用高效液相检测模型大鼠的纹状体多巴胺含量。2、通过大剂量6-OHDA完全损伤黑质建立PD异动症模型,运用CTXn(安慰剂对照用生理盐水)进行预处理,然后运用转棒试验评测大鼠运动协调能力,运用L-DOPA诱导大鼠发生的异常不自主运动(AIM)行为。3、通过中剂量6-OHDA部分损伤黑质建立PD模型,运用尼古丁或/和CTXn进行预处理,然后运用转棒试验评测模型大鼠的运动协调能力、运用APO诱导模型大鼠发生旋转行为。4、通过中剂量6-OHDA部分损伤黑质建立PD模型,运用CTXn(安慰剂对照组用生理盐水)连续腹腔注射2周,然后运用转棒试验评测模型大鼠的运动协调能力、运用APO诱导模型大鼠发生旋转行为,再行免疫组化染色观察纹状体ChAT阳性细胞、多巴胺D2受体阳性细胞和黑质TH阳性细胞数量。结果1、大剂量6-OHDA建立黑质完全损伤动物模型的成功率为71%,死亡率为7%。2、黑质完全损伤大鼠模型在Rota Rod试验转棒上的滞留时间为假手术对照组的55.3%;在圆筒试验中损伤侧前肢触壁次数占双侧触壁总数的比例为19.6%;在首次给予L-DOPA或APO诱导下,均可表现出AIM行为,AIM评分随L-DOPA剂量的增加而上升;损伤侧黑质TH阳性细胞丢失达98%以上,其纹状体内多巴胺DA的含量为对侧的0.94%。3、对于异动症大鼠模型,CTXn降低了L-DOPA诱导的各项AIM行为评分,同时,CTXn急性干预对正常大鼠和异动症模型均没有明显降低其运动能力。4、对于PD大鼠模型,尼古丁显着降低了模型大鼠运动协调能力,而CTXn不影响尼古丁的作用; CTXn急性干预降低了模型大鼠运动协调能力、减少了APO诱导的旋转行为;CTXn慢性干预2周后模型大鼠的运动协调能力有所改善; CTXn慢性干预2周后,损伤侧纹状体区多巴胺D2受体阳性细胞的表达明显增加,而黑质TH阳性细胞数、纹状体ChAT阳性细胞数无明显变化。结论1、通过大剂量6-OHDA完全损伤黑质可以建立PD异动症模型,长期L-DOPA波动刺激并非产生异动症的必要条件。2、舟山眼镜蛇毒素CTXn可以改善PD异动症动物模型的AIM行为。3、CTXn可以增加PD动物模型损伤侧纹状体内多巴胺D2受体的表达。(本文来源于《广州医学院》期刊2010-06-01)

陈瑜,王玥,黄燕愉,许云禄[8](2010)在《舟山眼镜蛇毒细胞毒素的克隆及原核表达》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构建舟山眼镜蛇毒细胞毒素(Cytotoxin,CTX)原核表达载体(pET42α(+)-CTX),并在大肠杆菌中表达CTX重组蛋白。方法从舟山眼镜蛇毒中分离纯化细胞毒素(CTX),测定N-末端氨基酸序列并据此设计引物,以提取的舟山眼镜蛇毒腺总RNA为模板,通过RT-PCR方法扩增细胞毒素基因序列(CTXcDNA)。将CTXcDNA定向克隆到原核表达载体pET42α(+)中,双酶切图谱、PCR和DNA测序鉴定,转化宿主菌E.coliBL21(DE3),异丙基硫代-β-D半乳糖苷(IPTG)诱导,SDS-PAGE凝胶电泳分析表达产物,GSTrap FF亲和层析纯化融合蛋白CTX;Western-blotting鉴定。结果成功合成CTXcDNA,并构建原核表达质粒pET42α(+)/GST-CTX,在大肠杆菌E.coliBL21(DE3)中表达融合蛋白CTX,SDS-PAGE凝胶浓度扫描显示表达量占菌体总蛋白的28.9%,Western-blotting证实纯化蛋白为重组CTX融合蛋白(rCTX)。结论成功构建CTX基因的原核表达载体,并在大肠杆菌中表达,获得rCTX具有眼镜蛇毒CTX的抗原性。(本文来源于《海峡药学》期刊2010年05期)

黄剑钧[9](2009)在《舟山眼镜蛇毒L-氨基酸氧化酶的分离纯化及对体内外抗血管生成作用》一文中研究指出L-氨基酸氧化酶(EC1.4.3.2)是一类以FAD为辅基的黄素蛋白酶,能立体特异性催化L-氨基酸氧化脱氨生成α-酮酸、H2O2和氨[1]。L-氨基酸氧化酶在蛇毒中分布非常广泛,是蛇毒中一种重要的组分,并有众多的生物学活性如:诱导或抑制血小板聚集、细胞毒性、抗菌活性、抗肿瘤作用等。蛇毒中的酶虽然不是蛇毒的主要毒性成分,但它与蛇伤后引起的出血肿胀、组织坏死、伤口溃烂等有密切的关系。近来一些研究表明,蛇毒中的L-氨基酸氧化酶能够诱导细胞凋亡,还能影响血小板功能,被蛇特别是眼镜蛇和蝮蛇咬伤后伤口血流不止等提示L-氨基酸氧化酶可能诱导血管内皮细胞凋亡,对新生血管的生长有一定的影响。本课题通过优化舟山眼镜蛇毒的L-氨基酸氧化酶(L-amino acid oxidase of Naja atra venom,NAV-LAO)的酶活性测定方法、分离纯化,观察NAV-LAO对人脐静脉内皮细胞株(HUVEC)的增殖影响、体外小管形成及鸡胚尿囊膜新生血管生成等的影响,为蛇毒L-氨基酸氧化酶的进一步研发提供实验依据。1. NAV-LAO活性测定方法优化采用邻联茴香胺(ODA)、邻苯二胺(OPD)和3,3’,5,5’-四甲基联苯胺(TMB)叁种供氢体测定NAV-LAO的活性并比较它们灵敏度和重复性。OPD方法的灵敏度在浓度1.0-0.0025mg·ml-1范围内显着高于其他两种方法(p<0.05或p<0.01),且其RSD为2.1%说明其重复性较好。2. NAV-LAO的分离纯化及部分理化性质测定眼镜蛇毒粗毒经过SP-Sepharose FF阳离子交换色谱,获得13个蛋白质组分。采用OPD检测方法,对各洗脱峰进行L-氨基酸氧化酶活性测定,发现组分Ⅰ具有L-氨基酸氧化酶活性,收集含有L-氨基酸氧化酶活性的组分。将Ⅰ组分过Heparin Sepharose CL-6B肝素亲和层析色谱纯化得到一个NAV-LAO纯品。NAV-LAO经12%SDS-PAGE电泳为一条清晰的蛋白带,在SDS-PAGE凝胶电泳中,不论是还原还是非还原其电泳均为一条带,说明NA-LAO为单链蛋白,相对分子质量约58 kD。3. NAV-LAO对人脐静脉内皮细胞株(HUVEC)细胞生长的影响采用MTT法观察NAV-LAO对人脐静脉内皮细胞株HUVEC细胞增殖的抑制作用。结果显示NAV-LAO呈剂量依赖性的抑制细胞的生长,NAV-LAO作用24h对于HUVEC细胞的IC50为21.42μg/ml。4 NAV-LAO对HUVEC细胞移动能力的影响划痕实验检测NAV-LAO对HUVEC细胞迁移能力的影响。在原始致伤区的基础上,与未用药组比较,实验组细胞的运动能力明显下降,与对照组相比有显着性差异(P <0.01)。5. NAV-LAO对HUVEC细胞体外小管形成的影响采用小管形成实验观察NAV-LAO对内皮细胞的抗血管生成作用,通过比较管腔形成个数、面积、周长,发现NAV-LAO抑制HUVEC细胞管腔形成,并且这种作用呈剂量依赖关系。6. Hoechst33342观察NAV-LAO对HUVEC细胞凋亡的影响NAV-LAO作用HUVEC细胞后,经Hoechst33342核荧光染色,发现药物作用后凋亡细胞显着多于对照组,并且发生凋亡的细胞体积缩小,胞核浓缩、靠边、深染,并可见凋亡小体。7. NAV-LAO对HUVEC细胞caspase3、caspase8表达量的影响Western Blotting分析不同浓度NAV-LAO处理HUVEC细胞24h后,caspase3、caspase8的表达量的变化。结果发现caspase3、caspase8表达量均较对照组增加,且呈一定的剂量相关性。8. NAV-LAO对鸡胚尿囊膜(Chick Chorioallantoic membrane,CAM)血管生成的影响选用鸡胚尿囊膜模型观察NAV-LAO对鸡胚尿囊膜血管生成的抑制作用,采用测量区血管面积与测量区面积的比值(VA/CAM)评价抑制程度。结果显示的NAV-LAO组(μg)处理后可见鸡胚CAM血管形态基本正常,呈树状分布,但分布稀疏,与PBS组相比VA/CAM显着减少(P﹤0.01)。其中PBS组VA/CAM(%)为45.75±7.12,而NAV-LAO3.2μg、6.5μg、12.9μg,其VA/CAM(%)分别为32.35±3.83,23.66±2.72,18.48±2.29;阳性对照组Dex75μg VA/CAM(%)为17.43±2.52,通过以上数据显示,NAV-LAO在低浓度就具有抑制血管生成作用。结论:采用OPD方法检测L-氨基酸氧化酶具有较高的灵敏度和重复性。通过两步层析从舟山眼镜蛇毒中分离得到一个L-氨基酸氧化酶纯品NAV-LAO,分子量为58KD。通过体内外实验发现NAV-LAO具有抗血管生成作用。(本文来源于《福建医科大学》期刊2009-05-01)

陈瑜[10](2009)在《舟山眼镜蛇毒细胞毒素的克隆、表达及免疫学活性鉴定》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蛇毒是一种成分复杂的天然生物毒素,含有多种酶类和药理活性多肽,就眼镜蛇(Naja naja atra)蛇毒而言,含有细胞毒素(cytotoxin,CTX)、神经毒素(neurotoxin,NT)和多种酶类等,其中CTX在体外对多种瘤细胞具有直接溶解作用。从蛇毒中分离细胞毒素资源有限,成本高,技术难,质量标准难统一。本文拟应用基因克隆的方法,构建舟山眼镜蛇毒细胞毒素(cytotoxin,CTX)原核表达载体(pET42α(+)- CTX),并在大肠杆菌中表达CTX重组蛋白。旨在为开发眼镜蛇毒细胞毒素作为抗肿瘤药物提供药学和药理学资料;也为深入研究细胞毒素结构与功能关系创造条件。方法从舟山眼镜蛇毒中分离纯化细胞毒素(CTX),测定N-末端及C-末端的氨基酸序列并据此设计引物,含KpnⅠ酶切位点、SacⅠ酶切位点。P1:5’-GGGGTACCAAAACTCTGCTGCTGACCTTG-3’, P2:5’-CGAGCTCTCAGTTGCATCTGTCTGTATTG-3’,以提取的舟山眼镜蛇毒腺总RNA为模板,RT-PCR方法合成扩增其中的细胞毒素基因序列(CTX cDNA)。将CTX cDNA定向克隆到原核表达载体pET42α(+)中,获得重组DNA(pET42α(+)- CTX),经KpnⅠ/ SacⅠ酶切鉴定后,热激转化至大肠杆菌DH5α。获得单克隆(CTX-pET42α(+)-DH5α)增殖后,抽提质粒,并用KpnⅠand SacⅠ双酶切图谱分析、T7引物PCR和DNA序列测定,鉴定阳性转化子DNA序列,该序列与文献报导的蛇毒CTX基因序列一致;将鉴定确认的阳性转化子重组质粒(pET42α(+)-CTX),应用CaCl2法转化至大肠杆菌表达菌E.coli BL21(DE3)中,测序鉴定。IPTG诱导CTX融合蛋白表达,SDS-PAGE凝胶电泳鉴定表达产物;GSTrap FF亲和层析纯化融合蛋白CTX,Western-blotting方法鉴定表达产物的抗原性。结果1. RT-PCR扩增得到的CTX cDNA243bp左右,与预期的CTX基因大小基本一致。2.构建原核表达质粒pET42α(+)- CTX,经双酶切、T7引物PCR和DNA序列测定,证实CTX基因已正确插入质粒载体的多克隆位点。得知CTX的cDNA大小约为243bp。3.在大肠杆菌E.coli BL21(DE3)中成功表达融合蛋白CTX,SDS-PAGE凝胶电泳显示CTX以可溶性蛋白及包涵体形式存在,融合蛋白分子量为:37.9kD。4.纯化得到融合CTX,具有眼镜蛇毒细胞毒素的抗原性。结论成功构建CTX基因的原核表达载体,并在大肠杆菌中表达,获得CTX融合蛋白具有眼镜蛇毒细胞毒素的抗原性。(本文来源于《福建医科大学》期刊2009-03-01)

舟山眼镜蛇毒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目的对舟山眼镜蛇毒蕈碱样多肽MP成分进行纯化及部分理化性质测定。方法采用色谱技术纯化蛇毒MP成分,质谱仪测定其相对分子质量(Mr);Edman降解法分析部分氨基酸序列,与已知成分比对;以卵磷脂为底物测定MP组分的磷脂酶A2活性;采用Bliss法测定MP对小鼠的急性毒性。结果 MP的Mr为13 260,其N端16位氨基酸序列为NLYQFKNMIQCTVPSR,与已知蛇毒磷脂酶A2基本一致,并具有较强的磷脂酶A2活性;腹腔注射MP对小鼠的LD50值为14.3 mg/kg。结论 MP为一种眼镜蛇毒磷脂酶A2。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舟山眼镜蛇毒论文参考文献

[1].韦传宝,李更青,梅元元,高总结,陶用鑫.舟山眼镜蛇毒α-神经毒素致突变性研究(英文)[J].中国新药与临床杂志.2015

[2].黄立峰,俞昌喜.舟山眼镜蛇毒蕈碱样多肽MP的部分理化性质测定[J].中国生化药物杂志.2012

[3].周升铭,董伟华,孔天翰.舟山眼镜蛇毒CTX1层析分离的流速优化[J].蛇志.2011

[4].陈劲海,董伟华,孔天翰.舟山眼镜蛇毒及其有效组分体内外抑瘤的作用[J].广州医学院学报.2011

[5].陈劲海,孔天翰.舟山眼镜蛇毒抗肿瘤有效组分分离及其抑瘤作用研究初探[J].蛇志.2010

[6].崔超伟.舟山眼镜蛇毒细胞毒素CTXn的分离纯化及其镇痛作用研究[D].广州医学院.2010

[7].王荣飞.舟山眼镜蛇毒CTXn对6-OHDA诱导的帕金森病动物模型的疗效观察[D].广州医学院.2010

[8].陈瑜,王玥,黄燕愉,许云禄.舟山眼镜蛇毒细胞毒素的克隆及原核表达[J].海峡药学.2010

[9].黄剑钧.舟山眼镜蛇毒L-氨基酸氧化酶的分离纯化及对体内外抗血管生成作用[D].福建医科大学.2009

[10].陈瑜.舟山眼镜蛇毒细胞毒素的克隆、表达及免疫学活性鉴定[D].福建医科大学.2009

标签:;  ;  ;  ;  

舟山眼镜蛇毒论文-韦传宝,李更青,梅元元,高总结,陶用鑫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