脉象特点论文-胡岚,王鹤,王超,齐文杰

脉象特点论文-胡岚,王鹤,王超,齐文杰

导读:本文包含了脉象特点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肝脓肿,合并症,病原菌,舌象

脉象特点论文文献综述

胡岚,王鹤,王超,齐文杰[1](2019)在《肝脓肿76例临床特点及初期中医舌象、脉象观察》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通过回顾性研究,探讨肝脓肿患者的临床症状、体征、病原学分布、辅助检查的特点,以及中医舌象、脉象表现,以提高诊治水平。方法回顾性分析2007年1月至2017年12月北京友谊医院感染内科收治的76例肝脓肿患者的临床资料,包括临床症状、体征、辅助检查、中医舌质、舌苔、脉象特点。结果在本研究中男性患者55例,28例患者合并糖尿病,23例患者合并胆囊炎;72例患者临床表现以发热为主,右上腹痛33例;致病菌以肺炎克雷白菌为主(包括血培养及脓液培养阳性),占全部病例的57.89%;初期舌质红:红绛舌43.42%,淡红舌31.58%;舌苔偏黄燥:黄苔44.74%、苔燥19.74%;脉象弦数:其中以数脉(52.63%)最为常见,其次为弦脉43.42%,滑脉39.47%。治疗以全身应用抗菌药物结合超声引导下肝脓肿穿刺作为肝脓肿首选治疗方法。治疗有效率为98.68%。结论在收集的76例患者中肝脓肿以男性多发,病原学以肺炎克雷白菌最常见,症状主要为发热、右上腹痛等,糖尿病是发病的主要危险因素。发病初期中医舌象脉象方面,舌质以红绛舌及淡红舌为常见、舌苔以黄苔、苔燥为常见、脉象以数,弦、滑为常见。(本文来源于《中国中医急症》期刊2019年03期)

张颖,马建萍,马秀兰,艾合买提·阿不都热依木,李静茹[2](2018)在《HIV/AIDS患者CD_4~+T淋巴细胞计数分段脉象特点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调查分析新疆地区HIV/AIDS患者不同CD_4~+T淋巴细胞计数分段脉象特点。方法共收集HIV/AIDS患者1644例,运用脉诊与专家分析相结合的方法采集脉象信息,对不同CD_4~+T淋巴细胞计数分段脉象特征进行比较和分析。结果 CD_4~+T淋巴细胞计数在200个/μl以下者,脉象以弱脉、虚脉为主;计数在201~350个/μl之间者,脉象以细脉为主;计数在351~500个/μl之间者,脉象以弦脉为主;计数在501个/μl以上者,脉象以滑脉为主。结论艾滋病病程不同,脉象特征亦不同。不同CD_4~+T淋巴细胞计数分段的脉象结果能够反映艾滋病发展阶段,可为艾滋病的中医辨证治疗及疗效判定提供参考。(本文来源于《时珍国医国药》期刊2018年07期)

徐曼曼[3](2018)在《冠状动脉狭窄患者中医脉象特点的临床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通过智能化脉诊检测仪器对健康人和冠心病患者的左右手寸、关、尺脉象进行数据检测,比较健康人和冠心病患者的脉象特点和一般临床资料,探讨冠心病易感因素。其次比较经皮冠状动脉造影确诊后的冠心病患者和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症患者(简称非冠心病患者)的中医脉象特点,探讨冠心病患者的中医脉象特点。方法.:此次实验采集受试者共150例左右手寸、关、尺的脉象信息,冠心病病组在中日友好医院心内科采集,正常组来自中日友好医院职工,脉象信息统一在中医诊疗技术实验室采集。经数据剔除,健康组剩余62例,冠造组剩余59例,其中冠心病患者40例,非冠心病患者19例。首先重点比较健康组和冠心病组的一般临床资料和脉象特点。其次比较冠心病与非冠心病患者的一般资料、脉象特征、证型、合并症、心电图和超声心动图等检查指标。结果:(1)健康组与冠心病组比较结果:与健康对照组相比,冠心病组平均BMI指数和平均体重显着增高,说明肥胖是冠心病的危险因素之一。冠心病组男性比例高于女性,平均年龄超过60岁,说明高龄男性比女性更容易发生冠心病。对冠心病组和健康组的脉象信息进行无监督学习-主成份分析发现,两类样本在无监督学习的情况下个主成分之间具有显着差异,准确率为61%,该差异由两组人群不同产生。通过EFBLS方法选择能够将冠心病组患者与健康人脉诊信息进行分类判别的特征性参数(Feature),结果表明,上述两类人群的脉诊信息差异极其显着,可以进行准确分类,准确率为76%。采用Lasso回归进行判决的准确率为67%。冠心病组主要以弦涩脉为主,健康组主要以弦脉或者弦滑脉或者滑脉为主。(2)冠心病组与非冠心病组比较结果:冠心病患者和非冠心病患者的性别比例、年龄、身高、体重和BMI指数没有显着差异,均P>0.05。冠心病患者和非冠心病患者脉诊信息之间存在明显差异。这种差异主要由主成分分析、LS识别、LsssO3种不同的数学方法分别进行统计分析,采用无监督学习对冠心病组和非冠心病组进行分类的准确概率为61%,采用有监督学习进行分类的准确概率达到66%-81%。根据《冠心病中医辨证标准》可以将冠心病证型分为痰浊、血瘀、气滞、寒凝、气虚、阴虚、阳虚7种,大部分患者是两证兼夹。冠心病患者中所有证型的人数比例除阳虚外均高于非冠心病患者,但两组患者中寒凝证型人数最少。冠心病组出现不同证型的人数由高到低依次为:气滞、血瘀、痰浊、气虚、阳虚、阴虚、寒凝。两组患者的LM病变人数均为0,LAD位置病变人数均最多。冠心病组左回旋支(LCX)出现病变的患者人数显着高于非冠心病组,P<0.05。与非冠心病患者相比,冠心病组出现RCA和LAD病变的患者比例都升高,但所占比例没有显着变化,P>0.05。非冠心病组患者所有病变的狭窄程度均为轻度;而冠心病组的狭窄程度为中度和重度比例居多,两组患者动脉病变狭窄程度人数分布具有极显着差异,P<0.001。冠心病与非冠心病组的病变位置、病变支数和病变狭窄程度都有极显着差异,P<0.01。两组患者冠状动脉支架数量没有显着差异,P>0.05。冠心病组和非冠心病组在心电图的ST-T波有明显改变的患者比例没有显着差异,均P>0.05。超声心动图参数比较发现,两组人数比例和EF(%)值都没有显着差异,但冠心病组所有患者均出现E/A≤1的情况,非冠心病组只有约60%的患者有这一病理表现,差异具有极显着性,P<0.01。非冠心病组没有患者出现RWMA异常,而冠心病组有8例患者出现,所占人数比例显着高于非冠心病组,P<0.01。冠心病和非冠心病患者都有部分左心房内径超出正常范围,但各自比例相比没有显着差异,P>0.05。冠心病组患者左心室内径超出正常范围的比例20%高于非冠心病组10.5%,差异具有极显着性,P<0.01,相差近1倍。两组患者左房内径和左室内径值均没有显着差异,P>0.05.冠心病组和非冠心病组合并心律不齐、心率衰竭、高血压和2型糖尿病的人数比例和严重程度都没有显着差异,均P>0.05,合并高血脂患者人数比例冠心病组显着高于非冠心病组,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通过实验初步发现了冠心病患者在左寸、尺脉象具有特征性指标,脉象分析结果与冠造结果、心电图、超声心动图等结果基本一致,通过辨证分型所得冠心病在辨证分型上以心血瘀阻证为主,在寸、尺部脉象以弦、涩为主,脉象和证型相互对应。(本文来源于《北京中医药大学》期刊2018-05-01)

张力仁[4](2017)在《非杓型高血压病脉象特点与踝臂指数、ApoE基因多态性的相关性》一文中研究指出脉诊是重要的中医临床技术,现代中医均仅以“寸口脉”作为临床脉诊技术。历史上首次出现“独取寸口”的诊法是源自《难经》。寸口脉为桡动脉的部分节段,是中医辨证体系的重要部分。寸口脉可以反映全身气血周转规律,也是脉气流经的起始点,与动脉硬化和高血压具有相关性。非杓型高血压是指夜间血压高于正常,昼夜曲线变浅或消失的一类高血压,昼夜节律失常夜间气血发生明显变化。非杓型高血压与动脉硬化程度、心脑血管事件密切相关,寸口脉的叁部九候变化与非杓型高血压昼夜节律之间,目前尚无相关研究。本研究分为叁个部分:研究综述、文献研究和临床研究。临床研究包括叁个内容,一是非杓型高血压与脉象特点的相关性研究,二是非杓型高血压患者踝臂指数与脉象的相关性研究,叁是非杓型高血压患者ApoE基因多态性与脉象的相关性研究。第一部分 研究综述本部分从叁个方面进行了文献综述。综述一 寸口脉诊仪研究进展。介绍了脉诊仪的基本原理、研究进展和存在问题。脉诊仪研究在国家七五时出现脉诊仪的第一个研究高峰,目前脉诊仪的研究基础与设计思路基本奠基于当时的研究。2000年由于计算机的进步,出现了第二个研究高峰。以下就叁个部分对脉诊仪进行说明:第一部分是脉诊仪的起源与发展过程;第二部分是脉诊仪使用的基本设计原理;第叁部分是脉诊仪研究的现况。第一部分可以了解我国脉诊仪的起源是国外的脉搏波研究的原型设备,着重于数据解读不同用来进行脉象分析。国外因为血压计的发明,取代了脉搏波研究的地位,目前西医循环研究的主要指标是血压。原因是脉搏波需要应用波形分析,因此必然会使用到变量换转换器与数据分析公式,这导致了两个步骤中都可能出现干扰,没有血压研究的直观与单纯。但由于中医的脉象不计算罕见与特殊情况下的脉象,基本的就有28种,因此血压不适合作为脉象研究的基础。第二部分是说明脉诊仪研究采用的技术。脉搏的波动转换成图像的形式进行分析,七五时期主要使用的采集工具有固态式、液体式、气囊式。脉搏波的分析技术主要是频域分析与时域分析两种。概括的说:频域分析是指波形振幅、时域分析是脉率。脉搏经过变量转换器后会出现波形,事实上这个波形是由两个构面组成的。其中横轴是频率,纵轴是该频率信号的幅度,也就是所谓的频谱图。频谱图的组成是两个构面,因此分析频谱(波形)的时候除了分析时间变化外,还与影响幅度的关键因素有关。因此脉搏波的研究关键在两个变量可以进行转换,这样只要分析其中的一个构面(时域分析或频域分析)就可以获得需要的讯息。分析信号的频率结构,并在频率域中对信号进行描述从时间域变换到频率域,常用的方法是傅立叶级数和傅立叶变换。因此脉搏波研究的原理就是变量转换器研究与变量分析(频域分析或时域分析)。第叁部份说明了变量转换器的进展,除了七五时期使用的固态、液态、气囊叁种模式以外,目前进展到超声、声音、光电、电磁换能器,因经过数十年的研究数据累积,发现传统的变量转换器没有办法一次性如同人手,同时取得脉象在数位形势四个方面的特征。因此研究者认为这与变量转换器的功能不足有关,故改善了变量转换器的功能。其次是分析技术,由于类神经网络技术的成形,配合移动医疗具有的大数据特色,在数据分析方面目前已人工智能研究,让AI自动判断脉象是较前沿的研究。但目前没有大规模的搜集数据,因此人工智能类神经网络的优势尚未凸显。由于笔者是台湾人,对台湾研究进展具有接触管道较多的优势。台湾在脉诊研究上除了与大陆相同想证明中医理论的优势性外,还有建立新的循环理论,认为脉诊的功能是测量能量,采用的是共振方式,分析方法也属于频域分析,但指导的理论具有特殊性。此外,台湾人文社会学领与研究发达,因此哲学与医学史研究人员,对脉诊仪研究也都进行了反思与批判。目前台湾人文社会领域学者认为,中医理论利用科技取得客观化的可能很小,因为中医的思维模式与科学证据的直接取得具有差异,仅能间接的证明现象可能存在是不能进行实验验证。因此最佳的方式是立足于中医,吸收近代科学的成果,重新架构新的以脉象为核心的循环理论。综述二 非杓型高血压的研究概况介绍了非杓型高血压的危害和中医治疗特点。非杓形高血压与中医脉诊的气血运行理论具有高度相关性。因此非杓形高血压代表的气血失和,生物节律丧失的循环障碍,必然可以在中医脉诊中体现。非杓型形高血压是目前高血压研究的冷门领域,目前国内对非杓型高血压研究很少,中医对于非杓型高血压研究集中在时间医学方面。而对于非杓形高血压在临床诊断上的意义探讨较少也不深入,因此本研究的立意,具有一定的创新性与临床价值。综述叁ApoE基因多态性的研究概况介绍了 ApoE基因多态性的研究热点、高血压相关性和中医观点。ApoE基因多态性是目前之代谢方面的特殊发现。本研究组经过文献回顾发现中医在该领域研究很少,因此对于中医诊断是否能够察觉出遗传的脂代谢异常属于未知的领域。本研究在这方面可以提共一个初步的认识,作为未来研究的可能方向的探索。第二部分 文献研究本部分从文献资料角度回顾独取寸口诊法的发展脉络与历史沿革。独取寸口源于《难经》,《难经》在东汉末年成书,在北宋获得官方认可的地位,首先被校正医书局收录并重新编纂。校正医书局将难经的理论与文字辑入其他医书中,并且校正后的《难经》被选入当时北宋太医院医师资格考试的指定教材。此之前,独取寸口脉诊法是多种脉诊法的其中之一,并没有特别突出的历史地位;此后,《难经》的独取寸口脉诊法成为金元四大家的主要脉诊方法,其余脉诊法则较少应用矣。金元明清整整近千年的医学思想都深受《难经》的影响。《难经》独取寸口脉诊法主要根据寸口是人身脉气循环的起止点,以胃气为根本,因此可反映人体的虚实盛衰研究目的是对寸口脉象“独取寸口”的发展脉络在理论方面发现《难经》的学说以《黄帝内经》的内容奠定理论基础。其次,《难经》选择“独取寸口”目的是为了达到扁鹊脉诊学脉思外揣内的境界,即《难经》关注在临床操作便利性的创新,提出符合中医传统简、效、便、廉特色的创新。但《难经》的缺点在理论与临床操作的过度简化,致理论较为狭隘、临床讯息太少,因此出现“脉证不合”“心中了了,指下难明”的问题。这种临床现象与理论不一致的问题,是明清两代脉学研究主要想解决的脉学研究问题。明清医家采用了标准化的原则,进行脉象规范化尝试。现代脉诊科学化研究的核心思想与明清相同。未来突破脉诊研究瓶颈的方向有两个:首先是优秀的顶层设计,结合现代科技方法与中医特色,构建新的脉象理论;其次是搜集临床讯息,验证新脉象理论的临床可靠性、一致性。经过临床数据的搜集,对理论与现象的不一致持续修正,最终才可能获得一个较深入、较全面的新脉学理论,对脉学发展带来革新。第叁部分 临床研究临床研究一非杓型高血压与脉象的相关性研究目的:应用道生DS01-C型脉象采集设备,客观分析非杓型高血压患者的夜间寸口脉象特点,探讨非杓型高血压患者血压下降率与寸口脉象的相关性。方法:研究对象为中国中医科学院西苑医院2015年1月1日到2016年1月31日124例非杓型高血压患者。以道生DS01-C型客观化脉诊仪采集脉象、以西苑医院动态血压室24小时动态血压监测设备进行血压数据采集。结果:试验总计纳入非杓型高血压患者124例,其中男性61人(占49%),女性63人(占51%)。年龄分布小于60岁患者有27人(占22%),60岁到80岁73人(占58%),80岁以上有24人(占19%)。平均血压控制在收缩压145.7±23mmHg,舒张压86.1±13.6mmHg。夜间血压下降率与结脉的相关系数0.26(P=0.03),代脉的相关系数0.286(P=0.01),滑脉的相关系数0.193(P=0.32)。提示当夜间血压下降越多,则结、代、滑叁种脉象出现的频率增加。临床研究二 非杓型高血压患者踝臂指数与脉象的相关性研究目的:应用道生DS01-C型脉象采集设备,欧姆龙动脉硬化测定仪BP-203RPEⅡ测量肢体动脉血压,客观分析非杓形高血压患者的脉象与踝臂指数的相关性。方法:对中国中医科学院西苑医院2015年1月1日到2017年1月31日124例非杓型高血压患者以道生DS01-C型客观化脉诊仪采集脉象;欧姆龙动脉硬化测定仪同步监测体检人员踝臂指数、心率、平均动脉压,同时记录身高、体重、年龄、性别。结果:试验总计纳入患者124例。踝臂指数与代脉的相关系数0.294(P=0.01),实脉的相关系数0.318(P=0.00),浮脉的相关系数0.191(P=0.33),弦脉的相关系数0.743(P=0.00),滑脉的相关系数0.287(P= 0.01)。临床研究叁 非杓型高血压患者ApoE基因多态性与脉象的相关性目的:应用道生DS01-C型脉象采集设备,探讨非杓形高血压患者ApoE基因多态性与脉象的相关性。方法:对中国中医科学院西苑医院2015年1月1日到2017年1月31日124例非杓型高血压患者以道生DS01-C型客观化脉诊仪采集脉象,以赛乐奇生物载脂蛋白E(ApoE)基因型检测试剂盒(基因芯片法)为检测试剂定性检测全血样本中的ApoE基因分型。ApoE基因分型共计3大类(ApoE2;ApoE3;Apo E4)6种分型。ApoE2含载脂蛋白E2/E2型与载脂蛋白E2/E3型;ApoE3含载脂蛋白E2/E4型与载脂蛋白E3/E3型;Apo E4含载脂蛋白E3/E4型与载脂蛋白E4/E4 型。结果:ApoE与脉象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的是促脉。促脉的相关系数 0.205(P=0.23)。总之,中医脉象具有独特的科学价值,本研究以非杓形高血压患者为研究对象,对非杓形高血压患者的寸口脉象特点,以及寸口脉象与踝臂指数、ApoE基因多态性进行了初步探讨。本文也存在不足之处,如样本量较少、脉象分类较为简单等,以期在今后工作中进一步提升。(本文来源于《中国中医科学院》期刊2017-05-30)

岳雁[5](2017)在《冠心病血瘀证患者脉象特点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冠心病是威胁人类健康最常见的心血管疾病之一,血瘀证是其最常见的证型,且瘀血发生贯穿疾病的整个发展过程。病证结合研究是现代医学的发展趋势。近年来,诸多学者对冠心病血瘀证的病因病机、治则治法、转归预后进行了广泛的研究,随着科技的发展,脉象仪的产生使冠心病“脉象客观化研究”成为了现实。但目前关于冠心病血瘀证的“脉象客观化研究”较少,且缺少不同指标的关联研究。本文通过对古代医案中胸痹血瘀证患者的脉象进行整理,并对现代临床中冠心病血瘀证患者的脉图与心电图进行收集、整理与分析,探讨冠心病血瘀证脉象特征及其脉图与心电图两者之间可能存在的对应关系,以期确定冠心病血瘀证诊断的脉象标志信息,为冠心病血瘀证的准确辨证提供依据,为其治疗预后提供新思路。本文分为文献综述与实验研究两大部分,实验研究分为叁部分。研究一、古代胸痹血瘀证与现代冠心病血瘀证脉象对比研究方法:检索整理古代胸痹血瘀证150例脉象类型,采集冠心病血瘀证患者102例脉象信息,并对其进行焦虑问卷调查,对其血压、血脂、血糖情况进行统计,将所得数据录入Excel表中,用频数分析法进行分析。结果:现代血瘀证患者共检测出10种脉象,其频次由高到低,依次为弦脉、结脉、虚脉、缓脉、促脉、沉脉、浮脉、代脉、数脉、迟脉。最主要的脉象为弦脉、结脉、虚脉,分别占比37.72%、17.96%、13.77%。古代血瘀证患者脉象频次由高到低,依次为弦脉、数脉、涩脉、细脉、滑脉、大脉。最主要的脉象为弦脉、数脉、涩脉,分别占比27.18%,23.03%,21.21%。冠心病血瘀证合并高血压患者所占比例最大。焦虑患者共47人,占比为46.1%。结论:弦脉可以作为冠心病血瘀证的一个重要脉象诊断依据;焦虑抑郁以及血瘀体质与冠心病血瘀证的发生、发展有着密切的联系;老年人易发生虚损,是冠心病血瘀证的一个重要因素;高血压是冠心病血瘀证患者最重要的危险因素。研究二、冠心病血瘀证患者脉图与心电图的相关性研究方法:采集80例冠心病血瘀证患者脉图及心电图信息,将其脉图参数与心电图参数录入Excel表中,用Spss19.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冠心病血瘀证患者心电图指标检测,频次由高到低依次为,ST段改变37次,T波改变30次,心电轴左偏27次,心律不齐13次,心动过缓10次,心房肥大10次,心室肥大7次,心电轴右偏2次,心动过速1次。冠心病血瘀证患者ST段改变主要为弦脉、结脉,占比分别为45.5%、33.8%。T波改变主要为弦脉,占44.6%。心电轴左偏主要为弦、结脉。其中弦脉占39.6%。窦性心律不齐主要为结脉、弦脉,均占30.8%。心动过缓主要为结脉、弦脉。分别占36.3%、31.8%。心动过速表现为结脉。心房肥大主要表现为弦脉、结脉。其中弦脉占35%,结脉占20%。心室肥大主要表现为结脉,占57.1%。心电轴右偏主要表现为弦脉。心率与脉率具有相关性,相关系数为0.881;心率与H4即降中峡高度具有相关性,相关系数为0.636;RR间期与H4即降中峡高度具有相关性,相关系数为0.677;ST段与H1即主波高度及H4降中峡高度具有相关性,相关系数分别为0.437、0.315。结论:冠心病血瘀证患者最明显的心电图改变为ST段改变,T波改变与心电轴左偏。冠心病血瘀证患者的脉图指标与心电图指标具有相关性。研究叁、冠心病血瘀证患者脉图特异性及动态性研究方法:采集80例冠心病血瘀证患者及76例健康人脉图信息。另随机选取30例冠心病血瘀症患者,检测其入院第一天、入院一周及出院叁个时间点的脉图,将脉图参数录入Excel表中,用Spss19.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与健康对照组比较,冠心病血瘀证患者H5、H5/H1明显低于正常组,而H3、H4、H3/H1、H4/H1明显高于正常组,H1无差异性改变。冠心病血瘀证组30例患者在叁个不同的时间点,脉图参数H3、H4、H4/H1呈下降趋势,H5、H5/H1呈上升趋势,H1、H3/H1无明显趋势。结论:冠心病血瘀证患者的脉图参数具有特异性,且随着病情好转,其脉图参数呈规律性变化。(本文来源于《长春中医药大学》期刊2017-03-01)

盛丽,郑烈[6](2016)在《基于血流动力学变化特点探讨多普勒频谱对中医脉象客观化评价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从血流动力学变化探讨彩色多普勒频谱对中医脉象客观性的研究。方法:由2名高年资超声主任医师采用彩色多普勒超声血流成像仪进行检查,检查时将线阵探头置于对弦脉组、滑脉组、平脉组患者(每组各50例)右手桡动脉处,纵切清晰地显示出桡动脉,将多普勒取样容积置于该血管中心部位,校正角度小于60度,取3个连续频谱,采用QLAB自动包络线,可以显示各检测数据并计算分析。结果:3组研究对象的收缩期峰值血流速度(Vs)、平均峰值血流速度(Vm)、舒张末峰值血流速度(Vd)、阻力指数(R1)、血管横截面积(area)及血流量(Q)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通过彩色多普勒频谱,从桡动脉的血流动力学变化为中医脉象提供了一种无创、直观、定量的新方法,进而可为中医脉诊的标准化、客观化提供重要依据。(本文来源于《西部中医药》期刊2016年02期)

菅振刚,陈阳[7](2014)在《《伤寒论》中桂枝汤及类方脉象特点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针对《伤寒论》中桂枝汤及其类方脉象特点研究不足的现状,作者对《伤寒论》中桂枝汤及其类方脉象进行了初步归类,并提出了桂枝汤及其类方脉象表现的特点。通过分析,作者强调实际应用中不能忽略脉象,而要切实做到脉证合参。(本文来源于《光明中医》期刊2014年04期)

文艳,朱颖,赵兴友,隋晓菲,阎兆君[8](2013)在《小儿多发性抽动症舌、脉象特点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通过临床流行病学调研,初步总结小儿多发性抽动症的舌象及脉象特点。方法:1.编制中医小儿多发性抽动症证候调查表2.采集并记录120例多发性抽动症患儿的临床资料3.建立数据库,并用SPSS17.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1.多发性抽动症患者舌质以淡红、红者居多分别占53.3%、42.5%;舌苔以白者居多占69.2%;舌苔厚者占50.0%。2.左手单脉以细脉、弦脉、涩脉居多,分别为62次、52次、34次,复合脉以弦涩、弦细、细脉、细涩居多,分别为16例、13例、11例、11例;右手单脉以细脉、弦脉、滑脉居多,分别为44次、19次、17次,复合脉以常脉、细脉、滑数居多,分别为39例、20例、8例。结论:多发性抽动症患儿的舌象以舌形正常、舌质淡红或红、舌苔白厚者最为多见,脉象以细脉者最多见,其次为弦脉,且这种趋势在左手表现更明显。(本文来源于《中华中医药学会儿科分会第叁十次学术大会论文汇编》期刊2013-10-25)

张剑[9](2013)在《基于临床流行病学调查的心脑合病舌、脉象特点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观察和研究心脑合病即冠心病心绞痛合并动脉粥样硬化性血栓性脑梗死(发病后2周-8周)患者舌象与脉象特点,探析其在不同中医病因中的分布特征,以阐释其中医病因病机,为心脑合病患者的研究提供理论基础,为本病的临床治疗、康复和远期预后提供更为系统的指导。材料与方法:采用横断面调查设计,以全国11家叁级甲等医院为分中心,在向患者说明研究目的及内容,签订知情同意书后,严格按照病例纳入标准、排除标准、剔除标准筛选病例。对符合入选标准的982例患者一次性采集一般资料﹑病史﹑相关危险因素﹑发病节气、中医病因﹑舌象、脉象等信息。基于982例心脑合病病例信息,运用频数、构成比等方法分析心脑合病患者舌象、脉象特点,中医病因在不同舌象形态中的分布特点,中医病因及发病节气在不同脉象中的分布特点。结果:1、982例患者舌质颜色共获得10种,其中以红舌、淡红舌、淡暗舌居前叁位,分别占总病例数的24.5%、22.7%和20.0%,另外将其中的绛、淡紫、绛紫、紫、淡暗、暗、紫暗、暗红统一归类为偏紫暗色系,合计占总病例数的44.1%;从舌态来看出现强硬舌、痿软舌、颤动舌、歪斜舌、吐弄舌、短缩舌、舌麻痹7种舌态,其中以强硬舌和歪斜舌最多,分别占总病例数的22.6%和27.1%;从舌形表现来看,心脑合病患者中出现老舌、嫩舌、胖大舌、瘦小舌、齿痕舌、裂纹舌6种舌形表现,其中以齿痕舌、胖舌为多,分别占总病例数的31.4%和28.5%;舌下络脉的表现,以迂曲、色紫者居多,分别占总病例数的40.8%和27.5%。982例患者色舌苔特点,通过舌苔颜色、润燥、厚薄、腐腻状况来观察,发现舌苔颜色以白色居多,占总病例数的60.0%,燥苔和滑苔均在总病例数的17.7%,以薄苔居多,占总病例数的47.1%,滑腻苔、粘腻苔分别占总病例数的20.7%和19.9%。2、六淫邪气在8种异常形态舌象中均占有一定的比例,其中老舌以风邪所占比例最高,嫩舌以寒邪所占比例最高;胖舌以风邪所占比例最高,瘦舌以湿邪所占比例最高;齿痕舌以风邪所占比例最高,裂纹舌以湿邪所占比例最高;强硬舌以风邪所占比例最高,歪斜舌以寒邪所占比例最高。七情内伤因素在8种异常形态舌象中,老舌以怒所占比例最高,嫩舌为忧;胖舌为怒,瘦舌为忧;齿痕舌为怒,裂纹舌为忧;强硬舌和歪斜舌均为怒。在饮食偏嗜方面除裂纹舌象中以喜热食所占比例最高,其他7种异常形态舌象中均以饮食偏咸居首位;在患者体质方面,素体虚弱在瘦舌中分布所占比例最高,依次为强硬舌、裂纹舌、老舌、嫩舌、齿痕舌、胖舌和歪斜舌。3、从脉位、脉率、脉力、脉宽、流利度、紧张度、均匀度8个方面来体察脉象,发现982例患者中沉脉者有570例,约占总病例的58.0%;脉缓者有109例,约占总病例的11.1%;弱脉者有205例,约占总病例的20.9%;有428例表现为细脉,约占总病例的43.6%;有473例患者表现为滑脉,约占总病例的48.2%;从紧张度体察脉象,弦脉患者有559例,约占总病例的56.9%;从均匀度来体察脉象,患者出现促、结、代这类节律不匀的情况较少。而在982例心脑合病患者中,两种脉象并见以弦滑脉所占比例最高,为34.83%,其次分别为沉细脉29.12%,沉弦脉27.39%,沉滑脉26.68%,沉弱脉16.40%,弦细脉15.48%,沉短脉10.69%,其余沉缓、沉涩、沉数、沉虚脉所占比例均不足10%。而在叁种脉象相兼中,以沉弦滑脉所占比例最高为18.02%,沉细弱脉其次,占9.98%,另有沉细滑、沉细弦、弦细滑脉。4、在患者一般资料与疾病相关危险因素及中医病因方面均发现不同脉象特点有不同的比例分布规律。结论:1、舌象特点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反映患者的病因病机,其对于心脑合病患者中医证侯要素的微观反映是中医病证结合诊断与治疗的重要参考依据。2、脉象特点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反映患者的病因病机,其对于心脑合病患者中医证侯要素的微观反映是中医病证结合诊断与治疗的重要参考依据。3、舌象与脉象信息的采集仍然需要进一步的规范化和客观化。4、基于中医四诊合参、辨证论治的特点,对于中医的病因进行采集并分析其在不同的舌、脉象特征中的分布状况,提示中医外因、内因致病因素与舌象、脉象特点可能存在不一致性,或可提示了舍脉从证或舍证从脉治疗疾病的合理性,也从另一角度反映了中医个体化的治疗理念。(本文来源于《辽宁中医药大学》期刊2013-04-01)

任汉书,滕晶[10](2013)在《试论中医脉象内在特点》一文中研究指出"脉象"是最具有中医特色的四诊技能切诊诊察的内容,是几千年来众多中医医家长期实践临床经验的结晶。本文就脉象的内在蕴含特点作了简要介绍。(本文来源于《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期刊2013年03期)

脉象特点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目的调查分析新疆地区HIV/AIDS患者不同CD_4~+T淋巴细胞计数分段脉象特点。方法共收集HIV/AIDS患者1644例,运用脉诊与专家分析相结合的方法采集脉象信息,对不同CD_4~+T淋巴细胞计数分段脉象特征进行比较和分析。结果 CD_4~+T淋巴细胞计数在200个/μl以下者,脉象以弱脉、虚脉为主;计数在201~350个/μl之间者,脉象以细脉为主;计数在351~500个/μl之间者,脉象以弦脉为主;计数在501个/μl以上者,脉象以滑脉为主。结论艾滋病病程不同,脉象特征亦不同。不同CD_4~+T淋巴细胞计数分段的脉象结果能够反映艾滋病发展阶段,可为艾滋病的中医辨证治疗及疗效判定提供参考。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脉象特点论文参考文献

[1].胡岚,王鹤,王超,齐文杰.肝脓肿76例临床特点及初期中医舌象、脉象观察[J].中国中医急症.2019

[2].张颖,马建萍,马秀兰,艾合买提·阿不都热依木,李静茹.HIV/AIDS患者CD_4~+T淋巴细胞计数分段脉象特点分析[J].时珍国医国药.2018

[3].徐曼曼.冠状动脉狭窄患者中医脉象特点的临床研究[D].北京中医药大学.2018

[4].张力仁.非杓型高血压病脉象特点与踝臂指数、ApoE基因多态性的相关性[D].中国中医科学院.2017

[5].岳雁.冠心病血瘀证患者脉象特点研究[D].长春中医药大学.2017

[6].盛丽,郑烈.基于血流动力学变化特点探讨多普勒频谱对中医脉象客观化评价分析[J].西部中医药.2016

[7].菅振刚,陈阳.《伤寒论》中桂枝汤及类方脉象特点分析[J].光明中医.2014

[8].文艳,朱颖,赵兴友,隋晓菲,阎兆君.小儿多发性抽动症舌、脉象特点研究[C].中华中医药学会儿科分会第叁十次学术大会论文汇编.2013

[9].张剑.基于临床流行病学调查的心脑合病舌、脉象特点研究[D].辽宁中医药大学.2013

[10].任汉书,滕晶.试论中医脉象内在特点[J].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2013

标签:;  ;  ;  ;  

脉象特点论文-胡岚,王鹤,王超,齐文杰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