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栅条絮凝─斜管沉淀池设计标准化方法的探讨(论文文献综述)
李佩琪[1](2021)在《预氧化/预加压协同混凝沉淀去除水中有机物及藻类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在中国西北地区,地表水源水在冬春季会呈现低温低浊特性,而部分地表水源在夏季又存在藻类爆发现象。因此,本研究以高效去除低温低浊水中的有机物及解决藻类爆发问题为目标,选择预氧化/预加压联合混凝沉淀技术进行探究,实验用水为西安某深水分层型水库原水。在此基础上,对“引汉济渭工程”中同时处于汛期时的汉江水与黑河水进行不同比例掺混,探究掺混后的水质变化及预氧化对有机物的去除效果。主要研究成果和结论如下:(1)通过在西北某水厂建立网格絮凝-斜管沉淀和机械絮凝-气浮两条中试线,探究何种工艺最优及预氧化强化最优工艺对低温低浊水中有机物的去除效果与机理。结果显示:网格絮凝-斜管沉淀工艺对浊度、CODMn、UV254和DOC的去除效果更好、总运行费用更低。选择高铁酸钾、高锰酸钾和二氧化氯对网格絮凝-斜管沉淀工艺做预氧化强化处理。高锰酸钾投加量为0.6 mg/L时,对有机物的去除效果最优。紫外特性分析显示不同预氧化药剂去除的有机物吸光度主要在250nm~450 nm之间。EEMs平行因子分析显示不同预氧化药剂对不同组分有机物的去除各有侧重。(2)对汛期时黑河水和汉江水进行不同比例掺混。结果显示:当黑河水所占比例越少,汉江水所占比例越多时,掺混后水的浊度和CODMn含量越高,而UV254和DOC含量越低。当水质发生变动时,同一组最优PAC和PAM投加量可以适应一定范围内的水质波动。本实验选择高锰酸钾作为最佳预氧化药剂。(3)通过对天然高藻水进行预加压实验,探究不同压力、不同加压时间和PAC投加顺序对藻类去除的影响。结果显示:先加压实验组对浊度、藻密度、叶绿素a浓度和CODMn的去除率优于同时加压加PAC实验组。当预压力为0.7 MPa、加压时间为60 s时,它对浊度、藻密度、叶绿素a浓度和CODMn的去除率分别为84.5%、53.0%、51.8%和23.0%。相对于加压时间,预压力大小是造成出水差异的主要因素。预加压技术对绿藻的去除也有一定效果。(4)通过对螺旋藻、小球藻和铜绿微囊藻三种纯种藻进行四种不同预处理方式的实验,探究不同预处理方式对不同藻种的去除效果。结果显示四种不同预处理方式对螺旋藻和小球藻的藻密度及有机物的去除效果高低排序均为:高铁酸钾预氧化>次氯酸钠预氧化>预加压>未加压;对铜绿微囊藻的藻密度及有机物的去除效果高低排序为:预加压>高铁酸钾预氧化>次氯酸钠预氧化>未加压。再次证明了预加压也有利于小球藻的去除。
郝文静[2](2021)在《太原城区市政污水处理厂微塑料赋存特征及去除规律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近年来,微塑料污染已成为世界各国日益关注的环境问题。作为微塑料汇集和排放的重要场所,研究污水处理厂进水中微塑料的赋存特征,有助于梳理微塑料的来源,从而在源头控制微塑料的产生;研究污水处理厂处理工艺对于微塑料的削减效率,有助于为新建污水厂在保证常规指标达标的基础上,选择对微塑料的去除效果更好的处理工艺;研究污水处理厂微塑料的水源和陆源的排放量,有助于对污水处理厂在环境中微塑料的源头作用基础数据的掌握。为研究中国内陆城市污水处理厂中微塑料的赋存及去除规律,本研究以太原市汾河以西的晋阳以及汾河以东的北郊(北部)、杨家堡(中部)、汾东(南部)四个市政污水处理厂为例,通过采用浮选和消解的预处理方法对污水处理厂采集的样品的中的微塑料进行分离提取,采用体视显微镜目视观察微塑料的形貌特征,并结合傅里叶变换显微红外光谱仪分析微塑料的组成成分。研究微塑料在不同污水来源中的特征差异,以及不同处理工艺对微塑料去除的影响,并且评估最终出水和污泥对自然环境中微塑料的源头作用。研究得到以下结论:(1)太原市区污水处理厂进水中微塑料浓度分别为晋阳11.7 n/L、北郊54.8 n/L、杨家堡10.7 n/L和汾东21.0 n/L;进水中微塑料浓度与人口密度间未发现存在明显的相关性。纤维状是进水微塑料的主要形状;对于薄膜状微塑料,在各厂进水微塑料总量中占比均低于15%;日化生活用品中常见的颗粒状微塑料仅在杨家堡污水厂被发现(占比仅为0.7%)。四个污水处理厂进水中,小于1000μm的中小尺寸微塑料占比均大于55%;透明和黑色是四个污水处理厂进水微塑料的主要颜色;微塑料的颜色、形状及尺寸等特征参数间均无明显相关关系。污水处理厂进水微塑料浓度的厂间差异可能与包括服务人口、服务区域面积、土地利用程度、居民生活习惯等在内的复杂因素有关。(2)对污水处理厂样品中微塑料组成成分进行整体分析发现,四个污水处理厂中的聚丙烯-聚乙烯共聚物、纤维素、聚酯和人造丝成分,占比总量均达到55%以上。在其他成分中,位于城西的晋阳污水处理厂检测出的种类较城东三个污水处理厂更为丰富,可能与该厂服务区域最广有关。微塑料的组分与服务区域内居民对于塑料材料的使用及衣物洗涤废水有关。(3)四个三级污水处理厂中微塑料总体去除率范围为16.15%~89.04%,平均值为62.94%,与其他研究相比去除率偏低。对各级污水处理工艺对微塑料的去除进行比较,厂内各级处理工艺均对微塑料起到了一定的去除效果,但削减作用主要发生在一级处理和深度处理阶段,一级处理去除率范围为42.35%~50.94%,深度处理为9.95%~68.45%;而受回流污泥中所携带大量微塑料影响,二级处理后个别水厂微塑料去除率会出现负增长现象。作为出厂水质达标保障的深度处理工艺,各污水处理厂深度处理工艺对微塑料均表现出一定的削减能力,但对不同形状微塑料的去除效率表现不同。其中,其中,杨家堡的混凝沉淀工艺对纤维状去除率最高,达到79.06%,而对非纤维状的去除率呈现负增长-21.33%;晋阳系统2的过滤工艺对非纤维状去除率最高,达到81.62%,同时对纤维状去除率也高达61.56%。(4)对不同构筑对微塑料的去除进行比较,在一级处理中,沉砂池对微塑料的去除率为19.23%~34.27%,沉砂池中微塑料的去除率与尺寸和形状等无明显关系。整体上,初沉池在一级处理中对于去除微塑料的贡献率低于沉砂池。在深度处理中,晋阳系统2的纤维滤池和汾东系统2中的砂滤池,对微塑料的去除率为47.22%和11.91%,纤维滤池对微塑料的去除效果优于砂滤池。高效沉淀池对不同形状微塑料的去除上,纤维状的去除优于非纤维状。(5)太原市污水处理厂出水中微塑料的浓度分别为3.5~9.8 n/L,与国内其他对污水处理厂的研究相比,整体上处于中等偏低水平;剩余污泥中微塑料浓度范围为10.4~50.4 n/g干重,处于国内的中等偏高水平。在污水处理厂满负荷运行且处理后污水全部排放的情况下进行估算,每年仍有约1.74×104亿个微塑料进入自然水体;约有1.41×104亿个微塑料通过外运污泥转移到其他环境介质中。
董盛文,汪富贵,桂冬梅[3](2021)在《穿孔旋流絮凝斜管沉淀池的设计研究》文中指出穿孔旋流絮凝斜管沉淀池具有结构设计简单、施工与改造方便、建造成本较低等特点,广泛应用于农村中、小型水厂。文章对穿孔旋流絮凝斜管沉淀池存在的问题进行研究分析,提出了穿孔旋流絮凝斜管沉淀池的设计要点,对农村饮水安全工程设计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张晓航[4](2020)在《气浮-加载絮凝-零价铁过滤处理煤矿矿井水技术研究》文中研究说明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建设不断推进,煤炭作为我国主体能源,在我国一次能源生产和消费占比中始终保持在高位。伴随着煤炭开采,就会排放大量矿井水,矿井水直接排放不仅污染环境,还会造成水资源的巨大浪费。同时,由于我国高端装备制造水平的不断提升,井下开采综采化率与煤炭产量亦不断提高,导致外排矿井水具有了一些新特点,主要表现在:①大型综采设备和液压支架的“跑、冒、滴、漏”现象使矿井水中乳化油含量增加。②采掘速度的提升使矿井水中悬浮物以及与水文地质条件有关的特殊污染物浓度提高,这些新特点造成传统矿井水处理工艺在运行中出现诸多问题。另外,中西部地区作为我国煤炭主产区,矿井水作为一种生态补水,当地普遍要求煤矿企业外排水需满足《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中Ⅲ类水体要求,对水中含有的石油类和特殊污染物(如硒、砷、汞等)均规定了限值,其他地区则要求外排水需满足《煤炭工业污染物排放标准》(GB20426-2006)。同时,若矿井水进行井上或井下回用,各回用途径均对水中悬浮物和乳化油含量作出要求。矿井水所具有的新特点以及未来水质标准的日趋严格,对水处理装备的处理效果和集成程度提出了更高要求。因此,开发出一种能够适应矿井水新特点的,满足不同地区不同水质要求的,兼具工艺流程短、占地面积小、耐冲击负荷强且具有相当智能化的集成化装备就格外重要。本文以陕西省紫阳县某煤矿矿井水作为研究对象,该矿井水中乳化油、悬浮物和硒含量超标,通过工艺比选确定采用气浮-加载絮凝-零价铁过滤工艺对该矿井水进行处理,以达到相关排放标准。在气浮单元中,针对传统溶气释放器所存在的诸多问题,设计出一种新型溶气释放器,对该释放器气泡生成与变化机理进行探究,归纳相关设计方法,经小试试验筛选出最优破乳药剂和复配配方,并与传统TV型释放器比较乳化油去除效果。采用加载絮凝单元去除水中的高浓度悬浮物,经一系列因素筛选试验确定各因素之间的交互关系并得到最优反应条件。在该条件下,观察絮体的分形维数、回转半径、孔隙率和特征长度等形态特征,分别采用普通与改进有限扩散凝聚(DLA)模型对生成絮体形态特征进行对比,推导出普通絮体和加载絮体沉降速率方面的差异,并通过沉降试验验证;依据斜管沉淀模型比较了普通絮凝和加载絮凝在沉淀总效率上的差异,验证加载絮凝对斜管堵塞的缓解效果。对于水中的硒,采用零价铁过滤的方法去除,考察了不同反应条件对硒去除率的影响,并采用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和X射线衍射分析(XRD)方法对除硒前后零价铁性质变化进行表征。根据气浮单元、加载絮凝单元和零价铁过滤单元小试试验结论,使用中试试验装置进行验证性运行,分别采用反相传播人工神经网络(BPNN)、广义回归人工神经网络(GRNN)和径向基函数神经网络(RBFNN)对运行数据进行拟合,确定了最优智能化控制方法。通过上述研究得出以下主要结论:(1)释放器软管中气泡的大小和数量是水空化因素、气液传质因素和气泡间的聚并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而释放器的孔径、管径和溶气压力等条件均会对以上因素产生影响,进而改变释放器的处理效果;通过比较数值计算粒径与实际出口处释放气泡的粒径,可知采用的计算方法具有相当的准确性,可用来指导工程实践应用;通过小试试验,确定最优破乳药剂配方为AR:PFS:PAM=10mg:40mg:0mg,采用连续试验的方式,认为新型释放器的乳化油去除表现优于传统TV型溶气释放器。(2)在影响加载絮凝和普通絮凝出水水质的诸多条件中,混凝剂投加量、絮凝剂投加量、熟化池搅拌强度、注射池搅拌强度均对出水水质有显着影响。在最优反应条件下,改进DLA模型生成的絮体与实际絮体在形态特征方面具有较好的吻合性,通过沉降速率试验观察到加载絮体和普通絮体理论沉速值和实测沉速值拟合曲线之间的差距较小,说明理论计算方法可以有效表示絮体的实际沉降过程;通过理论分析和试验结果得出加载絮凝的实际沉淀总效率高于普通絮凝实际沉淀总效率的结论,并认为加载絮凝可以有效缓解沉淀池斜管积泥和堵塞现象的发生。(3)零价铁除硒过程中滤料回流对滤层中的滤料均质和单质硒的分离具有重要影响;滤池滤速、滤层高度和停留时间对硒的去除率均有重要影响,滤速上升会显着降低硒的去除率;在一定范围内,滤层高度的增加将可使含硒矿井水中硒的去除率增加,但当超出一定范围时,则硒去除率随滤层高度的增加而减少;对于接触时间,随着时间的延长,滤料对水中硒的去除率会逐步提高。滤料回流对过滤时间有显着影响,当滤料回流时,随过滤时间的延长,滤池硒去除率始终保持稳定状态;当滤料不回流时,随过滤时间的延长,硒的去除率呈下降趋势,但与传统除铁锰滤池相比,降幅较小,说明该滤料具有除硒容量高、使用寿命长的特征。(4)分别采用BPNN、GRNN和RBFNN三种人工神经网络拟合中试装置的参数关系,从R2和RMSE两个指标可知,RBFNN的表现均好于另外两种人工神经网络。通过人工神经网络控制与小试试验最优反应条件对比,认为造成结果差异的原因在于处理规模的差异,较少的处理规模更有利于药液溶液与原水的混合,混匀时间更短,反应也更为充分。较大的处理规模则意味着需要更大的搅拌强度,则接近搅拌桨叶处将拥有更大的水力剪切力,不利于絮体的生成与持续生长。
肖燕[5](2018)在《低温低浊水处理工艺的改进与设计》文中指出分析了石嘴山市黄河水厂对低温低浊水处理工艺进行的改进与设计,设计水量为80000m3/d,对其资料进行了给水工艺设计和单体构筑物计算。以期提供参考。
张媛媛[6](2018)在《斜板沉淀装置性能测试与ICEM-CFD网格划分》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本文采用污水厂二沉池进水和自来水厂混凝出水,对斜板沉淀装置进行了为期三个月的性能测试,两组测试进水量均为10 m3/d,污水厂二沉池进水SS(悬浮固体)浓度平均2500 mg/L,自来水厂混凝出水浊度平均350 NTU,研究了不同斜板倾角和斜板间距下的出水沉淀效果。建立了斜板沉淀装置的三维模型并对模型进行网格划分,结论如下:(1)污水厂二沉池进水的沉淀效果随斜板间距变化:斜板倾角20°,斜板间距1 cm时出水SS浓度10 mg/L的累计百分比是16.7%;斜板倾角30°,斜板间距5 cm时出水SS浓度10 mg/L的累计百分比是83.3%;斜板倾角45°,斜板间距5 cm时出水SS浓度10 mg/L的累计百分比是16.7%;斜板倾角60°,斜板间距10 cm时出水SS浓度10 mg/L的累计百分比是8.3%。斜板倾角30°时的出水沉淀效果好。(2)自来水厂混凝出水沉淀效果随斜板间距的变化出现了一致的变化规律,即在每个斜板倾角下都出现在斜板间距10 cm时出水沉淀效果好转的情况。斜板倾角20°,斜板间距5 cm时出水浊度1 NTU的累计百分比是16.7%;斜板倾角30°,斜板间距3 cm时出水浊度1 NTU的累计百分比是75%;斜板倾角45°,斜板间距3 cm时出水浊度1 NTU的累计百分比是25%;斜板倾角60°,斜板间距3 cm时出水浊度1 NTU的累计百分比是41.7%。斜板倾角30°时的出水沉淀效果好。(3)斜板沉淀装置在斜板区采用非结构化网格,剩余区域采用非结构化网格,网格质量雅可比值大于0.6,可被大多数求解器所接受。
李其生,向征[7](2015)在《浅谈链板式刮泥机安装工艺》文中认为刮泥机非金属动力链轮键槽运行中出现了扩宽的故障,分析原因主要是非金属动力链轮键槽的刚度不够造成的。通过简单改变动力传递路线,解决了该问题,同时避免了重新设计制造,节约了资金。
张纯,吝伶艳[8](2015)在《矿井污水处理在线监控系统的开发》文中认为矿井污水处理对环境治理及水资源循环利用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针对晋煤集团寺河矿污水处理站的实际情况,设计了1套基于PLC技术和组态王(King View)技术相结合的矿井污水处理监控系统。给出了系统的总体设计方案,设计了系统的硬件和软件。在实验室进行了实验,实验表明该系统中PLC能够实现系统的控制功能,组态王软件(King View)能够实现计算机的实时监控和管理功能,有效地提高了矿井污水处理系统的控制水平,且系统工作稳定、运行可靠。
张彬[9](2015)在《膜分离处理工业废水及其回用的应用研究》文中研究表明膜分离技术是一种高效、易操作的分离技术。与传统的废水处理方法相比,膜分离技术具有处理效果好,无相变,连续操作性好,占地面积小,能够实现废水的循环利用并对有用物质回收等优点。本论文首先介绍了超滤膜(UF)与反渗透膜(RO)的基本原理、膜制备的基本方法以及膜分离技术在工业废水中的研究进展。其次,以超滤(UF)+反渗透(RO)为主要工艺流程,对煤制甲醇废水进行了处理。根据实验运行数据所得,此系统具有良好的抗冲击能力,对煤制甲醇工业产生的废水有较好的处理效果,其处理后的废水水质优于普通上海地区地表水水质,完全能够满足工业用水的需求。若对其进一步进行处理,如采用EDI技术,出水则能达到锅炉补给水的要求,其浓水则可通过多效蒸发或低温闪蒸等技术,从而实现废水的零排放。最后,将此工艺用于中盐昆山项目的设计,建设200 m3/h的生产生活污水处理装置和550 m3/h的废水深度处理及回用装置。预计可减少废水排放370.4万吨/年(即可减少吴淞江取水约370万吨/年),削减废水中的有机污染物排放量1030.8吨、氨氮排放量369.6吨。有很好的环境效益、社会效益和一定的经济效益。
杨永飞[10](2012)在《突发氨氮和有机物污染水源水处理技术研究》文中研究说明东江东莞段水源在雨季由于内河排涝会突发氨氮、臭味以及有机物污染,给该流域内的给水厂连续供给优质饮用水带来了挑战,本文以保证给水厂优质出厂水为目标展开研究。此水源水质特征在我国南方有一定的代表性,所以研究成果还具有一定的推广意义。本文以曝气生物活性炭滤池(BAC)为新型净水单元中置于沉淀池和砂滤池之间,在东莞市某水厂开展了15m3/h的中试试验,研究组合工艺应对水源突发臭味、氨氮以及有机物污染状况时的处理效果,试验研究结果表明:(1)东江东莞段水源突发污染时的致臭物质主要为还原性致臭物质,通过投加高锰酸钾预氧化可以有效去除该类致臭物质。预投高锰酸钾强化常规处理工艺,臭阈值平均去除率为95.1%;高锰酸钾粉末活性炭联合使用除臭效果增强不明显,臭阈值平均去除率只增加到了95.4%。(2)BAC对突发氨氮污染有一定的缓冲能力,水源突发微氨氮污染时,BAC出水氨氮也满足小于0.5mg/L的试验净水目标,并且经过约9个小时后BAC出水氨氮去除率稳定在90%左右;水源突发高氨氮污染初始阶段,BAC出水氨氮超出了0.5mg/L的试验净水目标,但经过14个小时后BAC出水氨氮重新稳定在0.5mg/L以下,并且去除率稳定在85%左右。(3)BAC对致臭物质和CODMn的去除主要靠活性炭吸附和生物降解,整个试验工艺对CODMn及臭味的去除率相比常规强化均有提高;但突发污染的部分时段仍不能全部去除致臭物质,也不能保证将伴随高氨氮污染的CODMn降解到小于2.0mg/L的试验目标。(4)两周投加一次硝化细菌促生剂后,BAC应急处理微氨氮污染和高氨氮污染时,其出水氨氮均波动较小,只是增加到了与进水氨氮相对应的浓度值。其中1.22~1.31mg/L的进水氨氮浓度对应的出水氨氮浓度为0.08~0.11mg/L,1.94~2.05mg/L的进水氨氮浓度对应的出水氨氮浓度为0.18~0.23mg/L,并且BAC能够将近4.0mg/L的进水氨氮去除到0.5mg/L以下。(5)两周投加一次硝化细菌促生剂,并在水源突发污染时预投1.0mg/L的高锰酸钾,能够保证试验工艺在高效去除氨氮的基础上,全部去除致臭物质以及将伴随高氨氮污染的CODMn降解到小于2.0mg/L的试验目标。
二、栅条絮凝─斜管沉淀池设计标准化方法的探讨(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栅条絮凝─斜管沉淀池设计标准化方法的探讨(论文提纲范文)
(1)预氧化/预加压协同混凝沉淀去除水中有机物及藻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低温低浊水问题概述 |
1.1.2 引汉济渭工程对水质的影响 |
1.1.3 藻类爆发问题概述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气浮技术的应用与发展 |
1.2.2 化学预氧化技术的应用与发展 |
1.2.3 预加压技术的应用与发展 |
1.3 课题研究意义与内容 |
1.3.1 研究意义 |
1.3.2 研究内容 |
1.3.3 技术路线 |
2 低温低浊水中有机物的高效去除工艺研究 |
2.1 引言 |
2.2 实验材料与方法 |
2.2.1 原水水质 |
2.2.2 实验装置 |
2.2.3 实验方法 |
2.2.4 分析项目及方法 |
2.3 网格絮凝-斜管沉淀工艺参数优化 |
2.3.1 PAC投加量优选及去除有机物特性分析 |
2.3.2 PAM投加量优选及去除有机物特性分析 |
2.4 机械絮凝-气浮工艺参数优化 |
2.4.1 PAC投加量优选 |
2.4.2 PAM投加量优选 |
2.4.3 不同G值对气浮出水效果的影响 |
2.4.4 不同回流比对气浮出水效果的影响 |
2.4.5 不同排渣周期对气浮出水效果的影响 |
2.5 网格絮凝-斜管沉淀与机械絮凝-气浮工艺的对比分析 |
2.5.1 两条工艺系统的去除效果对比分析 |
2.5.2 经济分析 |
2.6 预氧化强化网格絮凝-斜管沉淀工艺 |
2.6.1 预氧化对浊度去除的影响 |
2.6.2 预氧化对有机物去除的影响 |
2.6.3 预氧化对水中铁、锰含量和色度的影响 |
2.6.4 预氧化对低温低浊水紫外特性的影响 |
2.6.5 EEMs平行因子分析 |
2.7 本章小结 |
3 黑河水与汉江水不同掺混比下对加药量的影响 |
3.1 引言 |
3.2 实验用水与方法 |
3.2.1 实验用水基本情况 |
3.2.2 实验方法 |
3.2.3 分析项目及方法 |
3.3 黑河水与汉江水不同掺混比条件下的水质差异 |
3.4 不同掺混比条件下混凝剂与助凝剂投加量优选 |
3.4.1 PAC投加量优选 |
3.4.2 PAM投加量优选 |
3.5 预氧化去除有机物效果研究及预氧化药剂优选 |
3.6 本章小结 |
4 高藻水中藻类及有机物的高效去除工艺研究 |
4.1 引言 |
4.2 实验材料与方法 |
4.2.1 原水水质 |
4.2.2 实验装置 |
4.2.3 实验方法 |
4.2.4 分析项目及方法 |
4.3 预加压对天然水体中藻类及有机物的去除效果 |
4.3.1 预加压对高藻水的影响 |
4.3.2 预加压对不同藻种的去除效果研究 |
4.3.3 预加压对有机物的去除效果研究 |
4.4 不同预处理方式对藻类及有机物的去除效果对比分析 |
4.4.1 螺旋藻 |
4.4.2 小球藻 |
4.4.3 铜绿微囊藻 |
4.5 本章小结 |
5 结论与建议 |
5.1 结论 |
5.2 建议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主要成果 |
(2)太原城区市政污水处理厂微塑料赋存特征及去除规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污水处理厂中微塑料研究进展 |
1.2.1 国外污水厂微塑料研究进展 |
1.2.2 国内污水厂微塑料研究进展 |
1.3 污水处理厂中微塑料提取和分析方法研究进展 |
1.3.1 采样方法 |
1.3.2 微塑料提取方法 |
1.3.3 微塑料分析检测方法 |
1.4 存在的不足 |
1.5 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
1.5.1 研究目的和意义 |
1.5.2 研究内容 |
1.5.3 创新点 |
1.5.4 技术路线 |
第2章 实验方法 |
2.1 实验材料与仪器 |
2.1.1 化学试剂 |
2.1.2 仪器与材料 |
2.2 污水处理厂概况及采样点设置 |
2.2.1 晋阳污水处理厂服务系统 |
2.2.2 北郊污水处理厂服务系统 |
2.2.3 杨家堡污水处理厂服务系统 |
2.2.4 汾东污水处理厂服务系统 |
2.3 实验方法 |
2.3.1 采样方法 |
2.3.2 实验室预处理 |
2.3.3 分析鉴定方法 |
2.3.4 统计方法 |
2.4 质量控制 |
第3章 不同区域污水处理厂进水微塑料的赋存特征及差异 |
3.1 微塑料的浓度特征及差异 |
3.2 微塑料的形状-尺寸分布特征及差异 |
3.3 微塑料的颜色分布特征及差异 |
3.4 微塑料的组成成分特征及差异 |
3.5 小结 |
第4章 不同处理工艺对微塑料的去除分析 |
4.1 污水处理厂整体对微塑料的去除 |
4.1.1 不同污水处理厂对微塑料的去除率 |
4.1.2 不同污水处理厂对不同形状微塑料的去除 |
4.1.3 不同污水处理厂对不同尺寸微塑料的去除 |
4.2 一级处理对微塑料的去除 |
4.2.1 一级处理去除率及总体去除贡献率 |
4.2.2 一级处理对不同形状和尺寸微塑料的去除 |
4.2.3 不同构筑物去除效果分析 |
4.3 二级处理对微塑料的去除 |
4.3.1 二级处理去除率及总体去除贡献率 |
4.3.2 二级处理对不同形状和尺寸微塑料的去除 |
4.3.3 回流污泥中微塑料的滞留 |
4.4 深度处理对微塑料的去除 |
4.4.1 深度处理去除率及总体去除贡献率 |
4.4.2 深度处理对不同形状和尺寸微塑料的去除 |
4.4.3 不同构筑物去除效果分析 |
4.5 小结 |
第5章 污水处理厂微塑料的排放归趋 |
5.1 污水处理厂最终出水中的微塑料 |
5.2 污水处理厂剩余污泥中的微塑料 |
5.2.1 微塑料在剩余污泥中的滞留 |
5.2.2 污泥浓缩脱水设备分析 |
5.3 小结 |
第6章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3)穿孔旋流絮凝斜管沉淀池的设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一、引言 |
二、原图集存在的问题 |
三、穿孔旋流絮凝池设计要点 |
四、斜管沉淀池设计要点 |
五、结论 |
(4)气浮-加载絮凝-零价铁过滤处理煤矿矿井水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引言 |
1.1 选题背景与研究意义 |
1.1.1 选题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我国煤炭产量结构与矿井水水质特点 |
1.2.2 关键污染物去除工艺节点的确定 |
1.2.3 气浮单元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4 加载絮凝单元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5 特殊污染物去除单元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6 水处理工艺的智能化控制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
1.3.1 研究内容 |
1.3.2 技术路线 |
1.4 本章小结 |
2 煤矿矿井水水质分析 |
2.1 矿井水来源与水质分析 |
2.2 矿井水模拟水样的配制 |
2.3 矿井水原水的连续监测 |
2.4 本章小结 |
3 加压溶气气浮单元去除水中污染物的研究 |
3.1 材料与方法 |
3.1.1 试剂及用水 |
3.1.2 实验装置与方法 |
3.2 结果与讨论 |
3.2.1 释气量、释气效率与释气流量变化规律 |
3.2.2 气泡粒径变化规律 |
3.2.3 孔径与释气量、气泡粒径的关系 |
3.2.4 气泡实测直径与计算直径的比较 |
3.2.5 新型释放器设计方法归纳 |
3.2.6 气浮工艺的小试研究 |
3.3 本章小结 |
4 加载絮凝单元去除水中污染物的研究 |
4.1 材料与方法 |
4.1.1 试剂与用水 |
4.1.2 实验装置与方法 |
4.2 结果与讨论 |
4.2.1 最佳混凝剂的筛选 |
4.2.2 最佳絮凝剂的筛选 |
4.2.3 最佳加载物的筛选 |
4.2.4 最佳沉淀时间的确定 |
4.2.5 最佳搅拌强度的确定 |
4.2.6 磁系材料比选试验 |
4.2.7 最佳固液分离方式的确定 |
4.2.8 Plackett-Burman设计筛选影响加载絮凝和普通絮凝处理效果的显着因素 |
4.2.9 最陡爬坡试验确定响应面实验因素水平的中心点 |
4.2.10 响应面设计确定加载絮凝和普通絮凝显着因素的最优水平 |
4.2.11 改进DLA模型絮体形态特征分析 |
4.2.12 絮体的沉降特征研究 |
4.2.13 两种絮凝工艺斜管沉淀总效率比较 |
4.2.14 两种絮凝工艺缓解斜管堵塞效果 |
4.3 本章小结 |
5 零价铁过滤单元去除水中污染物的研究 |
5.1 材料与方法 |
5.1.1 试剂与用水 |
5.1.2 实验装置与方法 |
5.2 结果与讨论 |
5.2.1 零价铁滤料回流对滤层的影响 |
5.2.2 滤速对硒去除率影响 |
5.2.3 滤层高度对硒去除率影响 |
5.2.4 停留时间对硒去除率影响 |
5.2.5 过滤时间对硒去除率影响 |
5.2.6 反应前后零价铁性质变化 |
5.3 本章小结 |
6 气浮-加载絮凝-零价铁过滤工艺现场应用与智能化控制 |
6.1 材料与方法 |
6.1.1 实验装置与方法 |
6.1.2 试验装置的智能化控制方法 |
6.1.3 BPNN、GRNN和RBFNN的实现 |
6.1.4 BPNN的初始化 |
6.1.5 GRNN神经网络的初始化 |
6.1.6 RBF神经网络的初始化 |
6.1.7 回归能力的评价 |
6.1.8 人工神经网络控制与小试试验最优反应条件对比 |
6.2 结果与讨论 |
6.2.1 中试装置初始化过程出水浊度变化 |
6.2.2 BPNN的预测结果与参数调整 |
6.2.3 GRNN神经网络预测结果的表现与分析 |
6.2.4 RBF神经网络预测结果的表现与分析 |
6.2.5 三种神经网络回归能力的分析与比较 |
6.2.6 人工神经网络控制与小试试验最优反应条件对比 |
6.3 本章小结 |
7 结论与展望 |
7.1 结论 |
7.2 创新点 |
7.3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介 |
(5)低温低浊水处理工艺的改进与设计(论文提纲范文)
1 引言 |
2 处理工艺流程的选择 |
2.1 方案概述 |
2.1.1 方案一 |
2.1.2 方案二 |
2.2 方案比选与确定 |
3 预沉淀 (澄清) |
3.1 高浊度水沉降特性 |
3.2 辐流式预沉池 |
4 沉淀 |
4.1 影响沉淀池选用的因素 |
4.1.1 水量规模 |
4.1.2 进水水质条件 |
4.1.3 髙程布置的影响 |
4.1.4 运行经验 |
4.2 斜板沉淀池 |
5 混凝 |
5.1 混凝剂 |
5.1.1 混凝剂的选用 |
5.1.2 混凝剂的投加 |
5.2 助凝剂 |
5.3 混合 |
5.4 絮凝:网格 (栅条) 絮凝池 |
(6)斜板沉淀装置性能测试与ICEM-CFD网格划分(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斜板沉淀理论 |
1.1.1 基本原理 |
1.1.2 分类 |
1.1.3 设计理论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国内研究现状 |
1.2.2 国外研究现状 |
1.3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3.1 研究目的 |
1.3.2 研究意义 |
1.4 研究内容 |
2 装置材料与方法 |
2.1 斜板沉淀装置 |
2.2 材料与方法 |
2.2.1 测试用水与材料 |
2.2.2 检测指标及方法 |
3 斜板沉淀装置性能测试 |
3.1 二沉池进水 |
3.1.1 斜板倾角20°效果 |
3.1.2 斜板倾角30°效果 |
3.1.3 斜板倾角45°效果 |
3.1.4 斜板倾角60°效果 |
3.2 混凝出水 |
3.2.1 斜板倾角20°效果 |
3.2.2 斜板倾角30°效果 |
3.2.3 斜板倾角45°效果 |
3.2.4 斜板倾角60°效果 |
3.3 本章小结 |
4 斜板沉淀装置网格划分 |
4.1 网格划分软件选择 |
4.2 网格划分方式确定 |
4.3 网格划分结果 |
4.4 本章小结 |
5 结论与展望 |
5.1 结论 |
5.2 展望 |
参考文献 |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
致谢 |
(7)浅谈链板式刮泥机安装工艺(论文提纲范文)
1 链板式刮泥机简介 |
2 链板式刮泥机安装要点 |
3 链板式刮泥机容易出现的问题及解决措施 |
4 总结 |
(8)矿井污水处理在线监控系统的开发(论文提纲范文)
0 引言 |
1 矿井污水处理工艺流程 |
2 系统总体设计 |
2.1 系统设计原则 |
2.2 系统整体结构 |
2.3 系统硬件设计 |
2.4 系统实现的功能 |
3 系统软件设计 |
3.1 PLC程序设计 |
3.2 加药控制子程序 |
3.3 监控系统的设计 |
4 结语 |
(9)膜分离处理工业废水及其回用的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前言 |
1.2 膜与膜分离法 |
1.3 膜分离基本原理 |
1.4 工业化应用领域 |
1.4.1 苦碱水以及海水淡化 |
1.4.2 污水处理及回用 |
1.4.3 食药品行业产品的浓缩分离 |
1.5 膜分离系统的预处理 |
1.5.1 预处理装置 |
1.5.2 所需化学试剂 |
1.6 超滤膜污染原因及对策 |
1.7 反渗透膜的污染及清洗 |
1.7.1 无机盐结垢污染及清洗 |
1.7.2 胶体污染的症状及清洗 |
1.7.3 有机物污染的症状及清洗 |
1.7.4 微生物污染的症状及清洗 |
1.7.5 金属化合物的污染 |
1.8 本文的研究内容 |
第2章 膜制备过程的影响因素 |
2.1 前言 |
2.2 膜材料 |
2.3 膜的制备方法 |
2.3.1 非溶剂致相分离法 |
2.3.2 非溶剂致相分离法热力学原理 |
2.4 膜制备过程中的影响 |
2.4.1 溶剂 |
2.4.2 聚合物浓度 |
2.4.3 制膜添加剂 |
2.4.4 凝胶浴组分和温度 |
2.4.5 溶剂挥发的影响 |
2.4.6 后处理的影响 |
2.5 本章小结 |
第3章 UF-RO法处理煤制甲醇生产废水的研究 |
3.1 前言 |
3.2 实验水样 |
3.3 实验设备及材料特性 |
3.3.1 超滤(UF) |
3.3.2 反渗透(RO) |
3.4 实验结果与讨论 |
3.4.1 超滤(UF)运行情况 |
3.4.2 反渗透(RO)运行情况 |
3.5 本章小结 |
第4章 日处理万吨级废水UF-RO膜过程及中水回用设计 |
4.1 前言 |
4.2 UF-RO工艺处理煤制甲醇中产生的废水 |
4.2.1 污水处理系统 |
4.2.2 净水站 |
4.2.3 脱盐水站 |
4.2.4 污水处理站 |
4.2.5 回用水站 |
4.3 本章小结 |
第5章 结论与展望 |
5.1 结论 |
5.2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10)突发氨氮和有机物污染水源水处理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研究水源水质特征 |
1.1.2 饮用水水质标准发展 |
1.2 氨氮和有机污染物净化去除技术 |
1.2.1 常规强化处理 |
1.2.2 深度处理 |
1.2.3 生物预处理 |
1.2.4 中置曝气生物活性炭滤池技术 |
1.3 致臭物质净化去除技术 |
1.3.1 粉末活性炭吸附技术 |
1.3.2 预氧化除臭技术 |
1.3.3 生物除臭技术 |
1.3.4 多种技术联用除臭 |
1.4 课题研究目的及意义 |
1.5 课题研究技术路线及研究内容 |
1.5.1 研究技术路线 |
1.5.2 研究内容 |
第二章 试验工艺流程及运行参数 |
2.1 试验工艺流程及规模 |
2.2 试验单元装置及运行投加药剂 |
2.2.1 混凝反应器 |
2.2.2 斜管沉淀池 |
2.2.3 曝气生物活性炭滤池 |
2.2.4 砂滤池 |
2.2.5 水箱 |
2.2.6 试验过程投加药剂 |
2.3 水质检测项目及方法 |
2.3.1 水质检测项目与方法 |
2.3.2 试验水质目标 |
2.4 试验进展安排 |
第三章 强化常规工艺应急处理研究 |
3.1 研究思路 |
3.2 强化混凝沉淀去除突发污染物研究 |
3.2.1 絮凝剂投加量优化实验 |
3.2.2 氨氮和亚硝酸盐去除效果分析 |
3.2.3 臭阈值和 CODMn去除效果分析 |
3.3 高锰酸钾预氧化去除突发污染物研究 |
3.3.1 高锰酸钾投加量优化实验 |
3.3.2 氨氮和亚硝酸盐去除效果分析 |
3.3.3 臭阈值和 CODMn去除效果分析 |
3.4 高锰酸钾粉末活性炭联用去除突发污染物研究 |
3.4.1 粉末活性炭投加量优化实验 |
3.4.2 氨氮和亚硝酸盐去除效果分析 |
3.4.3 臭味和 CODMn去除效果分析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中置曝气生物活性炭滤池后应急处理研究 |
4.1 研究思路 |
4.2 突发微氨氮污染时新型净水工艺处理效果分析 |
4.2.1 氨氮和亚硝酸盐去除效果分析 |
4.2.2 臭味和 CODMn去除效果分析 |
4.3 突发高氨氮污染时新型净水工艺处理效果分析 |
4.3.1 氨氮和亚硝酸盐去除效果分析 |
4.3.2 臭味和 CODMn去除效果分析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预投硝化细菌促生剂强化氨氮去除效果研究 |
5.1 研究思路 |
5.2 预投硝化细菌促生剂试验研究 |
5.2.1 突发微氨氮污染时处理效果分析 |
5.2.2 突发高氨氮污染时处理效果分析 |
5.3 硝化细菌促生剂时效性分析 |
5.3.1 投加周期为 2 周时净水效果分析 |
5.3.2 投加周期为 3 周时净水效果分析 |
5.3.3 投加周期为 4 周时净水效果分析 |
5.4 人工加氨模拟水源高幅度氨氮突变试验 |
5.4.1 硝化细菌促生剂投加后初期 BAC 应急处理效果 |
5.4.2 硝化细菌促生剂投加后末期 BAC 应急处理效果 |
5.5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预投高锰酸钾强化有机物及臭味去除效果研究 |
6.1 研究思路 |
6.2 高锰酸钾投加量优化试验 |
6.2.1 臭味去除效果 |
6.2.2 锰去除效果分析 |
6.2.3 CODMn去除效果分析 |
6.2.4 UV254去除效果分析 |
6.3 水源突发污染时预投高锰酸钾的应急处理效果 |
6.3.1 突发微氨氮污染时应急处理效果分析 |
6.3.2 突发高氨氮污染时应急处理效果分析 |
6.4 本章小结 |
结论与建议 |
结论 |
建议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附件 |
四、栅条絮凝─斜管沉淀池设计标准化方法的探讨(论文参考文献)
- [1]预氧化/预加压协同混凝沉淀去除水中有机物及藻类研究[D]. 李佩琪.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2021
- [2]太原城区市政污水处理厂微塑料赋存特征及去除规律研究[D]. 郝文静. 太原理工大学, 2021(01)
- [3]穿孔旋流絮凝斜管沉淀池的设计研究[J]. 董盛文,汪富贵,桂冬梅. 中国水运(下半月), 2021(04)
- [4]气浮-加载絮凝-零价铁过滤处理煤矿矿井水技术研究[D]. 张晓航. 中国矿业大学(北京), 2020
- [5]低温低浊水处理工艺的改进与设计[J]. 肖燕. 绿色科技, 2018(22)
- [6]斜板沉淀装置性能测试与ICEM-CFD网格划分[D]. 张媛媛. 郑州大学, 2018(12)
- [7]浅谈链板式刮泥机安装工艺[J]. 李其生,向征. 建材与装饰, 2015(47)
- [8]矿井污水处理在线监控系统的开发[J]. 张纯,吝伶艳. 煤炭技术, 2015(07)
- [9]膜分离处理工业废水及其回用的应用研究[D]. 张彬. 华东理工大学, 2015(05)
- [10]突发氨氮和有机物污染水源水处理技术研究[D]. 杨永飞. 华南理工大学, 2012(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