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受力和变形特性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地下工程,管廊,变形,设计
受力和变形特性论文文献综述
孟伟[1](2019)在《六边形管廊及组合结构的受力变形特性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提出一种仿蜂巢结构的正六边形管廊断面及组合形式,采用数值计算的方法分析六边形单舱及多舱管廊受力变形特性,结合工程案例对比圆形隧道及矩形管廊,分析六边形四舱和七舱管廊的受力变形特性,对单舱及多舱六边形管廊进行结构优化,评价其在受力变形和经济性方面的优劣。结果表明,六边形管廊的受力性能优于矩形管廊,空间利用率优于圆形隧道。净面积相同时,六边形多舱管廊节省混凝土用量,具有结构性及经济性优势。(本文来源于《施工技术》期刊2019年18期)
黄明华,赵明华,陈昌富[2](2019)在《基于非线性界面模型的锚杆拉拔受力变形特性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锚杆是广泛应用于土建交通、水利水电、采矿巷道等工程领域的重要支护手段之一。为研究锚固界面剪切变形非线性特征和残余剪切强度对锚杆拉拔受力变形特性的影响,引入剪切强度残余系数,在双指数曲线界面模型的基础上,理论推导出一种反映锚固界面残余剪切强度影响的非线性界面模型;通过对锚杆锚固段进行等效分段,采用线性弹簧模拟锚固分段、非线性弹簧模拟界面剪应力作用,建立非线性界面模型下锚杆拉拔受力变形特性的计算方法,计算得到两项工程实例锚杆张拉端的荷载-位移曲线和轴力分布曲线,并分析了残余剪切强度对锚杆拉拔受力变形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理论计算获得的锚杆荷载-位移曲线和轴力分布曲线均与实测结果基本一致;锚固界面处于弹性黏结状态时,残余剪切强度对锚杆拉拔受力变形特性影响很小;锚固界面进入弹塑性变形状态后,残余剪切强度对锚杆的拉拔受力变形特性有较大影响,其一定程度上提高了锚杆的极限承载力。因此,在锚杆拉拔受力变形计算和锚固设计时,应合理地考虑残余剪切强度的影响,以更准确地反映锚杆的受力变形特性和工作状态。(本文来源于《安全与环境学报》期刊2019年04期)
徐建,周爱兆,姜朋明[3](2019)在《倾斜岩面深大圆形锚碇基坑支护结构受力与变形特性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镇江某大桥锚碇基坑属于国内外少有的超深超大圆形嵌岩基坑,依据倾斜岩层走向首次采用台阶状不等高地下连续墙支护方案、基岩为五级阶梯开挖.针对此特色工程,采用叁维有限元分析方法模拟了基坑开挖过程中支护结构的受力与变形特性,并与现场监测数据进行对比验证.结果表明:拱效应显着减小了墙体竖向应力和径向位移,降低了不对称荷载的敏感性.阶梯岩面与嵌岩地连墙的组合嵌固作用显着,位移反弯点明显上移.支护结构竖向应力较小,主要以环向受压为主;在倾斜分布岩层影响下,墙体径向位移、地连墙及内衬环向应力从上游侧到下游侧呈增大趋势.数值分析结果与实测数据吻合较好,总结得出的倾斜岩面深大圆形基坑支护结构的受力与变形规律可为今后类似工程设计与施工提供参考依据.(本文来源于《江苏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期刊2019年04期)
陆鹏程[4](2019)在《考虑先期变形的隧道管片受力特性分析及修复措施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盾构隧道的受力变形特征与其结构安全状态密切相关,根据某隧道工程最大先期变形达105 mm的实例,对不同阶段下的管片受力特征进行了分析,并根据计算结果提出了隧道管片的修复措施。通过监测和校核结果可知,在先期变形为105 mm以内的情况下,承载力及螺栓应力仍可满足设计要求,但裂缝相对较大部位,建议采取裂缝修复和防水处理等措施。(本文来源于《建筑施工》期刊2019年07期)
李婕,张琪,张稳军[5](2019)在《不同地质条件下盾构隧道受力变形特性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针对天津滨海地区盾构隧道衬砌结构,采用大型有限元软件ABAQUS建立叁维地层-结构模型,考虑隧道管片材料非线性特征,利用混凝土材料的塑性损伤本构模型,研究地层和隧道结构相互作用后隧道管片结构内力分布与变形特征,以及隧道管片受拉和受压损伤情况。最后,研究不同地质条件和超载作用对隧道管片结构的影响。数值分析结果表明:隧道管环横截面变形表现为水平向外扩张、竖向压缩的特点,呈现"横鸭蛋"形状;隧道管环拱顶轴压力最小,拱腰轴压力最大;管片外侧受拉时最大弯矩位于拱腰,内侧受拉时最大弯矩位于拱顶;受拉和受压损伤分布均集中在拱底附近,其中管环受压损伤面积比受拉损伤面积大;地质条件越好,变形随轴线方向变化越均匀,轴力和弯矩、隧道结构竖向位移、横截面收敛变形,以及管环损伤面积与损伤程度越小。研究结果以期为进一步探讨隧道衬砌结构的变形性能与损伤分布提供参考。(本文来源于《土木工程学报》期刊2019年S1期)
刘增荣,王梦迪,刘明[6](2019)在《黄土地区抗拔单桩的受力及变形特性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在黄土地区抗拔桩现场试验的基础上,通过数值模拟,分析了等截面抗拔单桩在竖向上拔荷载作用下的变形特性,并探讨了桩长和桩身混凝土强度对抗拔单桩Q-s曲线、桩身轴力及桩侧摩阻力的影响,力图为黄土地区抗拔桩的设计及施工提供一定的参考。(本文来源于《岩土工程技术》期刊2019年03期)
卢玖辉,谭可,瞿永,刘维正,石志国[7](2019)在《临水路堤微型桩—承台—挡墙结构受力与变形特性数值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微型桩-承台-挡墙组合结构作为一种新型支挡结构,其受力变形特性研究尚不完善。文中结合某临水路堤支挡工程,采用ABAQUS有限元软件建立微型桩-承台-衡重式挡墙加固路堤叁维数值模型,模拟该结构各组成部分受力与变形特性,分析不同桩间距、桩排距和填土内摩擦角对微型桩内力与变位的影响。结果表明,墙体整体向外侧移动并向内侧轻微转动,墙底位移大于墙顶位移,土体产生的水平应力主要集中在衡重台附近;承台与微型桩连接处产生明显应力集中现象;微型桩水平位移沿桩身逐渐减小,桩体表现出主动防护作用,在桩顶出现一定范围轴向拉力分布,桩身弯矩呈勺子形,峰值出现在土层分界面处,桩身剪力方向与滑坡方向相同,上部荷载的影响使滑面以上桩身剪力变化很小;合理的桩间距为5~6倍桩径,排间距在5倍桩径时桩身受力情况最好,填土内摩擦角超过30°时桩身受力与变形变化不明显。(本文来源于《公路与汽运》期刊2019年03期)
骆瑞萍,戴劲,陈保国,孟庆达[8](2019)在《钢纤维高强混凝土简支梁受力和变形特性试验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为了明确预应力钢纤维高强混凝土简支梁的受力性能和破坏特征,对高强混凝土(C150)简支梁进行了现场受弯试验。分析了预应力钢纤维高强混凝土简支梁加载全过程中的变形特性、应变变化规律和破坏特征。结果表明:试验梁在加载量达到荷载效应标准组合及荷载效应基本组合时(加载第一、第二阶段)均以弹性变形为主,塑性变形仅占简支梁总变形量的2.85%和9.96%;加载到约2.0倍荷载效应基本组合值时梁跨中挠度显着增大,逐渐进入屈服阶段;加载第一、二阶段,跨中截面和1/4跨截面应变均呈线性变化,加载至极限承载力(第叁阶段)过程中梁截面应变呈非线性变化;腹板变厚度处截面两侧应变存在差异,该应变差随着腹板厚度差值的增加而增大;加载量达到约2.1倍荷载效应基本组合值时,试验梁在离支座约2 m处发生剪切破坏,剪切裂缝延伸至原施工冷缝,试验梁沿原施工冷缝整体破坏,原施工冷缝对其结构受力性能存在一定的影响,梁的破坏具有明显的脆性破坏特征。(本文来源于《土木工程新材料、新技术及其工程应用交流会论文集(上册)》期刊2019-05-17)
费东阳,许江波,蔡世春[9](2019)在《钢波纹管受力与变形特性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利用Midas/GTS软件,对钢波纹管进行了数值模拟,研究了不同填土厚度、波形、壁厚等情况下钢波纹管的受力与变形特性,并对比分析了钢波纹管与普通直管的受荷差异。在Midas/GTS中建立多个单一变量模型,取管顶、管肩、管腰、管脚和管底各测点,研究各因素作用下钢波纹管的受力变形规律。结果表明,在21m填土高度范围内,随着填土高度的增加,钢波纹管受力变形呈线性增长;波纹管的最大应力应变都位于管底;钢波纹管的波纹较好地分散了土体压力,使整体受力更加均匀,且波形对其受力变形特性有显着影响。(本文来源于《公路》期刊2019年05期)
孔德森,张杰,王士权,刘一[10](2019)在《倾斜悬臂支护桩受力变形特性模型试验》一文中研究指出在基坑支护工程中采用倾斜悬臂桩作为支护桩,可以有效减小桩顶位移以及桩身弯矩,改善桩身受力和变形特性。根据基坑支护倾斜悬臂桩模型试验,对5种不同工况进行模拟,对比分析倾斜角度、布桩方式、桩顶约束方式、桩位置四种因素对基坑支护倾斜悬臂桩受力变形特性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在一定范围内增大支护桩倾斜角度、增加桩顶约束都可以有效减小桩顶水平位移,改善桩身的变形和受力状态;斜直交替布桩方式较单纯全斜或全竖直布桩方式能更大地提高桩体抗倾覆能力,保持基坑稳定。(本文来源于《工业建筑》期刊2019年03期)
受力和变形特性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锚杆是广泛应用于土建交通、水利水电、采矿巷道等工程领域的重要支护手段之一。为研究锚固界面剪切变形非线性特征和残余剪切强度对锚杆拉拔受力变形特性的影响,引入剪切强度残余系数,在双指数曲线界面模型的基础上,理论推导出一种反映锚固界面残余剪切强度影响的非线性界面模型;通过对锚杆锚固段进行等效分段,采用线性弹簧模拟锚固分段、非线性弹簧模拟界面剪应力作用,建立非线性界面模型下锚杆拉拔受力变形特性的计算方法,计算得到两项工程实例锚杆张拉端的荷载-位移曲线和轴力分布曲线,并分析了残余剪切强度对锚杆拉拔受力变形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理论计算获得的锚杆荷载-位移曲线和轴力分布曲线均与实测结果基本一致;锚固界面处于弹性黏结状态时,残余剪切强度对锚杆拉拔受力变形特性影响很小;锚固界面进入弹塑性变形状态后,残余剪切强度对锚杆的拉拔受力变形特性有较大影响,其一定程度上提高了锚杆的极限承载力。因此,在锚杆拉拔受力变形计算和锚固设计时,应合理地考虑残余剪切强度的影响,以更准确地反映锚杆的受力变形特性和工作状态。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受力和变形特性论文参考文献
[1].孟伟.六边形管廊及组合结构的受力变形特性研究[J].施工技术.2019
[2].黄明华,赵明华,陈昌富.基于非线性界面模型的锚杆拉拔受力变形特性研究[J].安全与环境学报.2019
[3].徐建,周爱兆,姜朋明.倾斜岩面深大圆形锚碇基坑支护结构受力与变形特性研究[J].江苏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9
[4].陆鹏程.考虑先期变形的隧道管片受力特性分析及修复措施研究[J].建筑施工.2019
[5].李婕,张琪,张稳军.不同地质条件下盾构隧道受力变形特性研究[J].土木工程学报.2019
[6].刘增荣,王梦迪,刘明.黄土地区抗拔单桩的受力及变形特性研究[J].岩土工程技术.2019
[7].卢玖辉,谭可,瞿永,刘维正,石志国.临水路堤微型桩—承台—挡墙结构受力与变形特性数值分析[J].公路与汽运.2019
[8].骆瑞萍,戴劲,陈保国,孟庆达.钢纤维高强混凝土简支梁受力和变形特性试验研究[C].土木工程新材料、新技术及其工程应用交流会论文集(上册).2019
[9].费东阳,许江波,蔡世春.钢波纹管受力与变形特性研究[J].公路.2019
[10].孔德森,张杰,王士权,刘一.倾斜悬臂支护桩受力变形特性模型试验[J].工业建筑.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