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胺醚论文-谢小霞,王成忠,武小康,黄丽

聚胺醚论文-谢小霞,王成忠,武小康,黄丽

导读:本文包含了聚胺醚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聚胺醚,热塑性复合材料,原位聚合

聚胺醚论文文献综述

谢小霞,王成忠,武小康,黄丽[1](2016)在《芳香型聚胺醚及其连续玻纤增强复合材料的性能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以双酚A二缩水甘油醚(DGEBA)和对甲氧基苯胺为单体制备了芳香型聚胺醚,并通过原位聚合的方法制备了连续玻纤增强热塑性聚胺醚(GF/PHAE)复合材料。研究了DGEBA/对甲氧基苯胺体系的反应特性、动态黏度、熔体流动速率(MFR)、耐热性及聚胺醚浇注体和GF/PHAE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采用红外光谱法(FT-IR)对聚胺醚进行了结构分析,并借助SEM分析了GF/PHAE复合材料的断面形貌。研究结果表明:DGEBA/对甲氧基苯胺体系在25℃下放置85 min后黏度为2100 m Pa·s,黏度较低有利于纤维的浸润;聚胺醚为可熔融的热塑性聚合物,反应时间5 h、反应温度140℃下制备的聚胺醚熔融指数较低为1.4 g/10 min;聚胺醚的玻璃化转变温度(T_g)为86.7℃,起始分解温度为310.2℃;聚胺醚浇注体的弯曲强度126.9 MPa,弯曲模量10.2 GPa;当玻纤体积分数为59.3%时,GF/PHAE复合材料弯曲强度1327.2 MPa,弯曲模量21.8 GPa,层间剪切强度86.2 MPa;SEM断面分析表明聚胺醚对玻璃纤维具有良好的界面黏接。(本文来源于《北京化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期刊2016年04期)

谢小霞[2](2016)在《连续纤维增强热塑性聚胺醚复合材料的制备与性能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连续纤维增强热塑性复合材料具有质量轻、韧性好、高比强度、高比模量等特点,广泛应用于航空航天、汽车部件和电器等行业。但是,通常热塑性树脂熔融后熔体黏度很大(>1000 Pa.s)、流动性差,难以充分而均匀地浸润纤维,使树脂/纤维的界面粘结性差,机械性能受到影响。本文以双酚A型环氧树脂(DGEBA)和对甲氧基苯胺、哌嗪为单体构建了聚胺醚反应体系,通过原位聚合的方法制备了连续玻纤增强热塑性聚胺醚复合材料。首先研究了DGEBA/对甲氧基苯胺体系的反应特性和以此制备的聚胺醚的基本物理性能。该体系的活化能为51.52kJ·mol-1,峰顶放热温度为134.9℃,在室温下较长时间内能保持较低的黏度;聚胺醚能溶于DMF、四氢呋喃等极性溶剂,玻璃化转变温度为86.7℃,起始分解温度为310.2℃;最佳反应配比、制备工艺为1:1.07、140℃/5h,此时聚胺醚浇注体的弯曲强度达126.9MPa,弯曲模量达10.2GPa,冲击强度为7.0kJ·m-2。然后研究了连续玻纤增强聚胺醚(GF/DGEBA-对甲氧基苯胺)单向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界面性能和耐热性能。当玻纤体积分数为59.3%时,复合材料的弯曲强度达1327.2MPa,弯益模量达21.8MPa,层剪强度达86.2MPa;Tg为96.6℃,初始分解温度达349.6℃;SEM分析表明DGEBA/对甲氧基苯胺反应体系对玻璃纤维束浸润效果较好。最后研究了DGEBA/哌嗪体系以及DGEBA/哌嗪/对甲氧基苯胺共聚体系的基本性能,并研究了哌嗪含量对共聚聚胺醚浇注体及复合材料力学性能及热性能的影响。DGEBA/哌嗪体系的峰顶放热温度为61.6℃,室温下适用期仅为30min,之后极易发生暴聚;哌嗪组分的加入显着改善了共聚聚胺醚及其复合材料的强度、韧性和耐热性,当哌嗪组分摩尔分数为73.75%时,共聚聚胺醚浇注体的弯曲强度和冲击强度均达到最大,分别为170.2MPa、17.1kJ·m-2,弯曲模量为5.2GPa,初始分解温度为344.2℃;此时共聚聚胺醚单向复合材料的弯曲强度达1405.4MPa,弯曲模量为19.7GPa,层剪强度为52.1MPa,初始分解温度达364.2℃,Tg为104.6℃。SEM分析表明共聚聚胺醚复合材料较GF/DGEBA/哌嗪有更好的界面粘接。(本文来源于《北京化工大学》期刊2016-05-27)

王成忠,徐青,黄丽[3](2015)在《热塑性聚胺醚及其原位聚合复合材料的性能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以双酚A缩水甘油醚(DGEBA)和乙醇胺为单体合成了热塑性聚胺醚,并采用原位聚合的方法制备了连续玻璃纤维增强复合材料。研究了不同配比的DGEBA和乙醇胺对聚合物的流变性能、反应特性、力学性能和热性能的影响,并用红外光谱法(FT-IR)对聚胺醚进行了结构分析,对原位聚合制备的复合材料进行了力学性能、动态热机械性能和界面性能分析。结果表明:在DGEBA/乙醇胺摩尔比1∶1.07时,单体反应较为完全;拉伸强度为51.7MPa,有良好的力学性能;玻璃纤维增强复合材料为41.46MPa,弯曲强度为489MPa,是一种性能良好的纤维增强热塑性树脂基复合材料。(本文来源于《化工新型材料》期刊2015年08期)

邓丽莉,何素文,陈蕾,胡祖明,于俊荣[4](2011)在《静电纺丝法制备MWNTs/聚胺醚复合纳米纤维》一文中研究指出用静电纺丝法制备MWNTs/聚胺醚复合纳米纤维,将收集到的无纺布通过SEM观察其微观形貌,并用Image-Pro Plus 6.0软件测量纤维的直径;分别用TG和XRD测试了复合纤维的热性能和结晶行为。结果表明,MWNTs含量较多的纺丝溶液受到的电场力较大,比较容易得到纤维,且得到的纤维直径较细;MWNTs含量为1%时溶液的可纺浓度为30%~34%;TGA分析表明,随碳管含量增加复合纳米纤维的热稳定性提高;XRD分析表明,碳管较好地分散于聚胺醚中。(本文来源于《材料导报》期刊2011年S1期)

邓丽莉,何素文,诸静,陈蕾,于俊荣[5](2011)在《静电纺聚胺醚纳米纤维的形貌与性能》一文中研究指出介绍了一种热塑性环氧树脂——聚胺醚,研究了氯化锂(LiCl)的质量分数、聚胺醚质量分数等工艺参数对静电纺聚胺醚纳米纤维形貌和纤维直径的影响.通过对扫描电镜图(SEM)和纤维直径的分析,可以得出:LiCl使聚胺醚具有可纺性,且随着LiCl加入量的增加,可纺性得到提高,纤维直径随着LiCl质量分数增加而增大;热失重分析(TGA)表明聚胺醚纳米纤维的热稳定性随着LiCl质量分数的增加而提高;聚胺醚纳米纤维具有良好的表面浸润性.(本文来源于《东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期刊2011年02期)

邓丽莉,何素文,南建举,胡祖明,陈蕾[6](2010)在《多壁碳纳米管对聚胺醚电纺溶液流变性能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通过原位聚合法将酸处理过的多壁碳纳米管(MWNTs)与聚胺醚复合,制备碳管含量不同的电纺溶液。采用应变控制型流变仪研究MWNTs/聚胺醚电纺溶液的流变行为。静态流变结果表明:聚胺醚为切力变稀的非牛顿流体,体系的表观粘度随着碳管含量的增加而增大,非牛顿指数减小;随着碳管含量的增加,聚胺醚电纺溶液的粘流活化能增加。动态流变结果表明:储存模量G′和损耗模量G″均随着MWNTs含量的增加而增加。(本文来源于《合成技术及应用》期刊2010年04期)

凌晓飞,史子兴,陈蕾,于俊荣,胡祖明[7](2009)在《环氧基热塑性材料聚胺醚的制备及性能》一文中研究指出以双官能团环氧树脂和乙醇胺为单体,在等摩尔比的条件下进行反应,可形成线型高相对分子质量聚胺醚热塑性聚合物.使用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核磁共振氢谱(1H-NMR)、热失重分析仪(TGA)、差示热扫描仪(DSC)和电子拉伸机对聚合物的结构和性能进行表征.结果表明这种聚合物具有热塑性材料的加工性能,且具有较好的机械强度.(本文来源于《东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期刊2009年03期)

凌晓飞[8](2008)在《多壁碳纳米管/聚胺醚复合材料的制备与性能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聚胺醚是由亚芳香基二环氧甘油醚(ADGE)与双亲核胺缩聚得到的一类高分子聚合物,具有线型的骨架结构和热塑性材料的加工性能,同时具有较好的热学和力学性能,在电子计算机零件、电工仪表零件以及食品或药品的硬包装等方面也有广泛的应用。本文首先研究了聚胺醚的制备方法以及结构和性能,同时为了进一步提高聚胺醚的应用领域,又研究聚胺醚与多壁碳纳米管的杂化材料。多壁碳纳米管具有巨大的拉伸强度和很高的长径比,而且还具有优良的导电和导热性能,可作为复合材料中良好的填充材料。为了有效的提高多壁碳纳米管(MWNTs)在基体中的分散性及与界面之间的界面作用力,本文首先对MWNTs管进行了表面修饰。第一步,多壁碳纳米管被60%硝酸氧化,在表面引入羧基。第二步,在此基础上采用溶液法,以N,N—二甲基甲酰胺为溶剂、叁苯基膦为催化剂,使羧基化碳纳米管与双酚A型环氧树脂反应,在碳纳米管表面键合环氧分子、引入环氧基团。第叁步,通过“graft from”法在环氧功能化碳管上原位聚合,接枝大分子聚胺醚。通过傅立叶红外光谱(FT-IT)、拉曼光谱(Raman)、透射电镜(TEM)、场发射扫描电镜(SEM)及热失重分析(TGA)对表面功能化的MWNTs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在MWNTs表面成功地接枝上含有聚胺醚结构的大分子,有效地提高了碳纳米管在溶液中的分散性。采用环氧树脂E-51,乙醇胺为单体,合成了线型高分子聚胺醚(PHAE),研究了聚胺醚结构和性能。采用原位聚合的方法制备了MWNTs/聚胺醚纳米复合材料,且加工成薄膜。采用DSC、TGA、DMA、SEM和拉伸强力仪对复合材料进行了性能表征。结果表明,(1)对所制备的MWNTs/聚胺醚复合材料的热稳定性和热分解动力学进行了详细研究,发现MWNTs加入后,纳米复合材料的热分解温度得到了提高,玻璃化转变温度(Tg)有所提高。(2)SEM照片显示MWNTs在聚胺醚基体中分散良好,MWNTs与聚胺醚基体之间形成较强的界面作用力。(3)随着MWNTs含量的增加,MWNTs/聚胺醚纳米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得到了明显的提高,当MWNTs含量为1.5%时,纳米复合材料的断裂强力达到46.9MPa,比纯聚胺醚材料的断裂强度提高了52.8%,起到明显的增强作用。(4)“graft from”法制备的复合材料效果明显优于“graft to”法。(本文来源于《东华大学》期刊2008-12-01)

聚胺醚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连续纤维增强热塑性复合材料具有质量轻、韧性好、高比强度、高比模量等特点,广泛应用于航空航天、汽车部件和电器等行业。但是,通常热塑性树脂熔融后熔体黏度很大(>1000 Pa.s)、流动性差,难以充分而均匀地浸润纤维,使树脂/纤维的界面粘结性差,机械性能受到影响。本文以双酚A型环氧树脂(DGEBA)和对甲氧基苯胺、哌嗪为单体构建了聚胺醚反应体系,通过原位聚合的方法制备了连续玻纤增强热塑性聚胺醚复合材料。首先研究了DGEBA/对甲氧基苯胺体系的反应特性和以此制备的聚胺醚的基本物理性能。该体系的活化能为51.52kJ·mol-1,峰顶放热温度为134.9℃,在室温下较长时间内能保持较低的黏度;聚胺醚能溶于DMF、四氢呋喃等极性溶剂,玻璃化转变温度为86.7℃,起始分解温度为310.2℃;最佳反应配比、制备工艺为1:1.07、140℃/5h,此时聚胺醚浇注体的弯曲强度达126.9MPa,弯曲模量达10.2GPa,冲击强度为7.0kJ·m-2。然后研究了连续玻纤增强聚胺醚(GF/DGEBA-对甲氧基苯胺)单向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界面性能和耐热性能。当玻纤体积分数为59.3%时,复合材料的弯曲强度达1327.2MPa,弯益模量达21.8MPa,层剪强度达86.2MPa;Tg为96.6℃,初始分解温度达349.6℃;SEM分析表明DGEBA/对甲氧基苯胺反应体系对玻璃纤维束浸润效果较好。最后研究了DGEBA/哌嗪体系以及DGEBA/哌嗪/对甲氧基苯胺共聚体系的基本性能,并研究了哌嗪含量对共聚聚胺醚浇注体及复合材料力学性能及热性能的影响。DGEBA/哌嗪体系的峰顶放热温度为61.6℃,室温下适用期仅为30min,之后极易发生暴聚;哌嗪组分的加入显着改善了共聚聚胺醚及其复合材料的强度、韧性和耐热性,当哌嗪组分摩尔分数为73.75%时,共聚聚胺醚浇注体的弯曲强度和冲击强度均达到最大,分别为170.2MPa、17.1kJ·m-2,弯曲模量为5.2GPa,初始分解温度为344.2℃;此时共聚聚胺醚单向复合材料的弯曲强度达1405.4MPa,弯曲模量为19.7GPa,层剪强度为52.1MPa,初始分解温度达364.2℃,Tg为104.6℃。SEM分析表明共聚聚胺醚复合材料较GF/DGEBA/哌嗪有更好的界面粘接。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聚胺醚论文参考文献

[1].谢小霞,王成忠,武小康,黄丽.芳香型聚胺醚及其连续玻纤增强复合材料的性能研究[J].北京化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6

[2].谢小霞.连续纤维增强热塑性聚胺醚复合材料的制备与性能研究[D].北京化工大学.2016

[3].王成忠,徐青,黄丽.热塑性聚胺醚及其原位聚合复合材料的性能研究[J].化工新型材料.2015

[4].邓丽莉,何素文,陈蕾,胡祖明,于俊荣.静电纺丝法制备MWNTs/聚胺醚复合纳米纤维[J].材料导报.2011

[5].邓丽莉,何素文,诸静,陈蕾,于俊荣.静电纺聚胺醚纳米纤维的形貌与性能[J].东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1

[6].邓丽莉,何素文,南建举,胡祖明,陈蕾.多壁碳纳米管对聚胺醚电纺溶液流变性能的影响[J].合成技术及应用.2010

[7].凌晓飞,史子兴,陈蕾,于俊荣,胡祖明.环氧基热塑性材料聚胺醚的制备及性能[J].东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9

[8].凌晓飞.多壁碳纳米管/聚胺醚复合材料的制备与性能研究[D].东华大学.2008

标签:;  ;  ;  

聚胺醚论文-谢小霞,王成忠,武小康,黄丽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