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诗歌现象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新生代诗歌社团,口语化,“他们”诗派
诗歌现象论文文献综述
侯知佩[1](2019)在《新生代诗歌社团“口语化”创作现象探析——以“他们”诗派为例》一文中研究指出新生代诗歌社团是指20世纪80年代出现的、参加过《诗歌报》和《深圳青年报》推出的新生代诗歌群体大展的60余个诗歌团体,例如"他们"诗派、"莽汉主义"诗派、"非非主义"诗派、"撒娇"诗社等。在这些诗歌社团中,大多数诗人作品呈现出"口语化"的创作审美追求。本文就以"他们"诗派创作为例,来探析这一文化现象。(本文来源于《散文百家(新语文活页)》期刊2019年11期)
罗小凤[2](2019)在《“诗歌事件化”作为传播策略——论新媒体时代的“诗歌事件化”现象及其反思》一文中研究指出近年来,诗歌界进入新媒体时代后"热点事件"频繁爆发,如赵丽华诗歌事件、裸体朗诵事件、羊羔体事件、诗人跑奖事件、余秀华事件、诗人自杀事件、诗人抄袭事件等各种诗歌事件接踵而来,无论是传播速度、波及面还是影响力都让人始料不及。而且,"诗歌事件化"已成新媒体时代的诗歌常态,甚至已成为诗歌传播过程中一种至关重要的策略。何以出现这种现象?其诗学意义与价值何在?这是新媒体时代诗歌所必须面对的一种新生态,同时亦是值得反思与审慎的一种诗歌新现象。(本文来源于《福建论坛(人文社会科学版)》期刊2019年06期)
赵东[3](2019)在《曹大臣诗歌的日常语言与现象世界》一文中研究指出曹大臣是一个有着强烈问题意识的诗人,他善于敏锐地抓住隐藏在墙角和漂浮在空气中转瞬即逝的尘埃。诗歌本身并非要揭示什么,甚至也不是刻意去呈现什么。尽管诗歌的指向性也会带有些许荒谬感,可是诗歌发展却不会把我们带向设定好的那个场景。简而言之,诗歌从细节走向现象,又将现象还原为意念。回顾曹大臣的诗歌写作之路,可以发现,他曾经历了漫长而又深刻的寻觅和嬗变。他的诗歌写作经历过狂(本文来源于《诗歌月刊》期刊2019年06期)
李美芳[4](2019)在《论明清云贵川地方诗歌总集的外发、自生与共生现象》一文中研究指出因地理环境、民族构成和文化风貌等方面的相似性,西南地区的云贵川叁省常常被人们相提并论。在明清地方诗歌总集编纂活动中,云贵川总体表现不俗,呈现出一种相互勾连又彼此独立的文学现象。从发生论角度来看,全国类诗歌总集和传统文化发达地区的刺激;本土文人自觉保存地方文献,让地方诗人显名于世的意识;由于地缘因素的影响,西南叁省逐步推进,彼此交融的模式,是明清云贵川地方诗歌总集的叁大主要特征。(本文来源于《玉林师范学院学报》期刊2019年03期)
张清华[5](2019)在《疾病、疯狂、青春、死亡:作为精神现象学的海子诗歌》一文中研究指出请整理好我那凌乱的骨头放入一个小木柜。带回它像带回你们富裕的嫁妆但是,不要告诉我扶着木头,正在干草上晾衣的母亲。——海子:《死亡之诗(之二)》小引精神现象学这个概念非常复杂,我不敢说我能说清楚什么是精神现象学。但这么多年来对海子和当代诗歌的阅读使我坚信,所有最重要的诗歌,都可以置于(本文来源于《文艺争鸣》期刊2019年05期)
刘忱[6](2019)在《晚近以来跨文类写作现象中诗歌和散文的泛化与归一》一文中研究指出在晚近以来的文学作品中,诗歌与散文逐渐突破其体裁界限而将触手伸及文学创作技巧与文学风格的领域。诗化的散文、散文诗、诗化小说、散文化小说等在传统四分法交叉地带出现的文体逐渐从边缘走向主流。"四分法"作为传统文学体裁分类的方法正在面临被消解的命运。文章从现当代文学作品中诗歌与散文作为文学体裁泛化的现象出发,结合后现代主义文学思潮、"跨文类写作"的相关观点、当代作家的思想气质以及诗歌散文本身作为文学体裁的特点,旨在探求这一现象发生的内在机理与最终走向,力求对文学创作与文学批评提供崭新的思路与方法。(本文来源于《大观(论坛)》期刊2019年05期)
成雨晴[7](2019)在《从艾米莉·狄金森诗歌中“die”一词的多译现象看诗歌翻译选词问题》一文中研究指出一词多译现象在英汉翻译中十分常见,在文学翻译,尤其是诗歌翻译中,一词多译更是能显示出译者对原诗准确而深入的理解。2011年出版的周建新译本《艾米莉·狄金森诗选1-300首》中,对"die"这个词的译法就有21种。研究者多认为周译本严谨贴切,而其中大量的一词多译现象更表明了其译文的生动灵活。本文通过对周译本或译者造词的分析,归纳了其造词的原则,希望给译者翻译实践,特别是在翻译诗歌选词时些微启示。(本文来源于《吉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期刊2019年05期)
张伟[8](2019)在《论魏晋南北朝时期诗歌摹拟的现象、成因与艺术价值》一文中研究指出诗歌摹拟是魏晋南北朝重要的文学现象,包括以《文选》杂拟类为代表的显题摹拟和其他类型的摹拟形式,《诗品》对这一摹拟现象也进行了批评。深入考察摹拟现象的成因,可以发现,摹拟是时人文体自觉意识的产物,新变与摹拟同时并存,不成功的摹拟从反面促进了文体的新变。对于摹拟诗歌艺术性的评价,应考虑当时的历史语境,不同时代的拟诗风格不一。受才情、才性的影响,不同的诗人的诗作艺术性亦有高低之分,不可一概而论,应针对具体文本进行分析。(本文来源于《南昌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期刊2019年02期)
王琴[9](2019)在《对古代诗歌教学“长短脚”现象的体会》一文中研究指出在以往的诗歌教学中,教师教学大多注意对文本的解读,忽视了音韵的赏析,这种"长短脚"的诗歌解读现象不利于整体把握诗歌。所以,本文从音韵、吟诵、写作叁个方面整体阐述诗歌的教学,以期提高诗歌的教学效果。(本文来源于《课外语文》期刊2019年12期)
郝欣[10](2019)在《俄罗斯白银时代女性诗歌中的文学面具现象》一文中研究指出十九、二十世纪之交,俄罗斯的文化进程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狂欢假面游戏的“元素”——面具。自古以来,面具作为一种文化现象,是时代趋势之一,是这一时期知识精英们进行个性表达和创作表达的最典型手段。女性作为白银时代文化活动的直接参与者,首当其冲地希望在自己的生平创作实践中设立不同类型的面具,并借助这些面具隐匿真实的自己,构建自己的日常生活习性和文学创作面貌。女性面具现象成为了多种文化交融下反映集体存在经验和个人存在经验的手段。白银时代作家个人改造现实的可能性滋养了文学面具的“成长”,这些面具不再局限使用于狂欢假面游戏中,而是作为一种文学手法,被赋予了深刻的哲学内涵。女性诗学中,文学面具的构建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原因在于女性具有双重身份:一方面,社会对女性的桎梏逐渐消除,女性期待已久的解放将到来;另一方面,父权制文化下男性对女性的刻板印象仍然存留,偏见难消,这是女性创作的自身特点造成的。白银时代的女性创作涉及了先前对女性而言禁忌、忌讳的题材,女性可以充分表达自己的内心世界,寻幽入微,探索深层问题。此外,术语“文学恶作剧”、“假名”、“异名”、“人物角色”、“抒情主人公”作为文学面具现象的不同表述难以区分、屯毛不辨,因此构建标准的理论区分体系是重中之重。而在当下的文学研究中,没有针对特定作家(女作家)文学面具的整体研究,这使得论文的研究具备一定的现实意义。论文的研究对象是文学面具现象——俄罗斯文学中该现象的起源、特点(从历史文学观点、社会心理学观点、文化学观点进行分析)。论文的研究对象物是白银时代女作家作品中文学面具的构建原则。论文的研究材料是伊莲娜·古罗的叁部诗歌集《天堂骆驼》、《秋梦》、《贫穷的骑士》;阿杰拉以德·戈尔茨克的诗歌(1903-1921)。论文的目的在于构建关于文学面具现象的完整表述;确定十九世纪末至二十世纪初文学面具现象兴盛的原因;展现这一时期女性作品中面具构建的特点。论文的理论-方法论基础。为了更好地理解文学面具现象,论文采用动态研究工具、综合研究方法、研究策略。塔尔图学派(Б.М.加斯帕罗夫)的主题分析、古典语言文学分析(Н.А.尼科利娜)、传记研究法(В.Н.奥尔洛夫《亚历山大·勃洛克的一生》和В.П.库普琴科《马克西米利安·沃洛申的旅行》)、解释学方法(Х.Г.伽达默尔)、精神分析方法(З.弗洛伊德、А.阿德勒)成为论文研究的基本方法。论文的创新之处在于研究之前学界较少涉猎的文本(伊莲娜·古罗和阿杰拉以德·戈尔茨克的作品),同时分析文学面具现象的起源、多面性、概念体系。论文结构。论文由导论,正文,结语和参考文献组成。导论确定了研究对象、研究对象物、研究目标、研究任务、创新点、理论-方法论基础、研究的理论和现实意义。第一章研究文学面具现象的理论基础,理解其在白银时代蓬勃发展的原因、界定其特点与概念。第一节主要对“文学面具”这一概念追本溯源,区分近义术语(“文学恶作剧”、“笔名”、“异名”、“人物角色”、“抒情主人公”),建立界定作家面具的标准体系。第二节分析了构建面具的原因。面具现象是一种完整、多面的现象,其形成是各种因素作用的结果。论文主要从文学历史因素、文化学因素、社会心理学因素、哲学因素对其进行了分析。第叁节追本溯源,简述了文学面具现象与其相似现象在俄罗斯本土的发展历史。第四节分析了俄罗斯现代主义中文学面具现象兴盛的原因。文学面具现象的兴盛与改造现实的可能性息息相关。作家可以在精神世界里畅游无忌、为所欲为,而在现实生活中,作家需要使用面具进行个性表达,这种作家面具由文本内空间延伸到文本外空间,模糊虚构与现实的界限。作家面具随着作家的发展而发展,随着面具的不断进化,作家能够拒绝心理界定上、性别决定的那个“我”,寻找另一个“真我”。白银时代女性作家群体的崛起,使得女性面具这一现象具有迫切的现实意义,这是由女性自身的社会文化活动所决定的,并主要体现在那些具有面具和游戏特性的“戏剧化”共性之中(例如酒神的祭司、女巫、交际花、女性知识分子、诗意缪斯、红颜祸水、美人鱼,幽灵等)。第二、叁章分析了伊莲娜·古罗(母亲面具)和阿杰拉以德·戈尔茨克(预言家面具)作品中面具构建的具体机制。首先,论文阐述了促使诗人创造面具的原因,分析了面具构建的“工具”——主题系统、语言特性、风格特征。伊莲娜·古罗的作品以自由/不自由的主题为基石,结合野性自然主题、有序的“成人世界”主题,逐步发展,成为反对条条框框、清规戒律的主题。她创造了一种特殊的交际代码——母子之间的永恒对话。对阿杰拉以德·戈尔茨克来说,梦的主题、遗忘的主题(预言家的固有状态)、脱离世界的主题意义重大,后期发展出献身上帝(基督)的主题,反对本人天性中游戏原则的主题。在晚期的诗歌中,自我牺牲的主题愈演愈烈,世俗世界的苦难和悲伤被全盘接受。死亡主题也衍生出不同变体,但这种死亡并非普遍意义上的死亡,它会带来与上帝相遇的希望。第二、叁章中,面具的自我演化成为文学面具现象的重要标志之一。在伊莲娜·古罗的作品中,唐吉诃德的形象最终发展为高大的“贫穷骑士”原型形象,这一形象与基督相关,他是作家实现“受圣神感应而怀孕”的圣母神话的手段。阿杰拉以德·戈尔茨克的面具进化基于作家自己战胜本性中的游戏原则,基于作家拒绝预言家面具的态度,基于作家从半神式先知到为了灵魂救赎、会见真实上帝的基督教式的忏悔。因此,女性面具中集中反映了白银时代女性世界观最重要的方面,表现了女性的道德精神面貌,实现了为摆脱生活纷扰和个人情结而寻求出路的愿望。伊莲娜·古罗和阿杰拉以德·戈尔茨克的创作恰好代表了这种“寻求出路”的愿望:伊莲娜·古罗为自己构建母亲面具,而不是在现实中成为一名母亲;阿杰拉以德·戈尔茨克通过面具进行自我探索,寻求本质,达成哲学意识。结语部分,总结了俄罗斯白银时代女性诗歌中文学面具现象的意义,概述了女性面具现象研究的前景。(本文来源于《西南大学》期刊2019-04-02)
诗歌现象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近年来,诗歌界进入新媒体时代后"热点事件"频繁爆发,如赵丽华诗歌事件、裸体朗诵事件、羊羔体事件、诗人跑奖事件、余秀华事件、诗人自杀事件、诗人抄袭事件等各种诗歌事件接踵而来,无论是传播速度、波及面还是影响力都让人始料不及。而且,"诗歌事件化"已成新媒体时代的诗歌常态,甚至已成为诗歌传播过程中一种至关重要的策略。何以出现这种现象?其诗学意义与价值何在?这是新媒体时代诗歌所必须面对的一种新生态,同时亦是值得反思与审慎的一种诗歌新现象。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诗歌现象论文参考文献
[1].侯知佩.新生代诗歌社团“口语化”创作现象探析——以“他们”诗派为例[J].散文百家(新语文活页).2019
[2].罗小凤.“诗歌事件化”作为传播策略——论新媒体时代的“诗歌事件化”现象及其反思[J].福建论坛(人文社会科学版).2019
[3].赵东.曹大臣诗歌的日常语言与现象世界[J].诗歌月刊.2019
[4].李美芳.论明清云贵川地方诗歌总集的外发、自生与共生现象[J].玉林师范学院学报.2019
[5].张清华.疾病、疯狂、青春、死亡:作为精神现象学的海子诗歌[J].文艺争鸣.2019
[6].刘忱.晚近以来跨文类写作现象中诗歌和散文的泛化与归一[J].大观(论坛).2019
[7].成雨晴.从艾米莉·狄金森诗歌中“die”一词的多译现象看诗歌翻译选词问题[J].吉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9
[8].张伟.论魏晋南北朝时期诗歌摹拟的现象、成因与艺术价值[J].南昌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9
[9].王琴.对古代诗歌教学“长短脚”现象的体会[J].课外语文.2019
[10].郝欣.俄罗斯白银时代女性诗歌中的文学面具现象[D].西南大学.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