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滁州市第一人民医院北区呼吸三科安徽滁州239000)
【摘要】目的:探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AECOPD)血清D-二聚体水平与肺动脉高压的相关性。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1月-2016年9月收治的460例AECOPD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所有患者的外周血血清D-二聚体水平进行检测,采取超声心动图检测并记录肺动脉收缩压(PASP)。结果:AECOPD合并肺动脉高压组患者的血清D-二聚体水平明显高于单纯AECOPD组患者(P<0.01)。经Pearson相关分析结果显示,PASP与血清D-二聚体水平呈显著正相关(r=0.598,P<0.01)。结论:AECOPD患者存在血液高凝状态,D-二聚体可作为反映AECOPD继发肺动脉高压严重程度的重要指标。
【关键词】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D-二聚体;肺动脉高压
【中图分类号】R56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1752(2017)17-0166-01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为临床常见呼吸系统疾病,患者以低氧血症与高碳酸血症为主要表现,病程晚期还可并发肺动脉高压,诱发慢性肺源性心脏病与右心衰竭,严重威胁患者的生命健康。COPD急性期(AECOPD)并发肺动脉高压较为多见,研究证实,肺动脉高压是COPD发病及病情进展的独立危险因素,同时也是导致COPD患者死亡与不良预后的重要危险因素[1]。研究表明,血液高凝状态是COPD典型的病理改变之一,且在COPD并发肺动脉高压的过程中可起到重要作用[2]。为进一步探讨AECOPD血清D-二聚体水平与肺动脉高压的相关性,本研究对我院近年来收治的AECOPD患者的血清D-二聚体水平及肺动脉高压进行了检测,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15年1月-2016年9月收治的460例AECOPD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其中男308例,女152例,年龄53~87岁,平均(75.3±6.8)岁,COPD病程2~39年,平均(11.5±8.4)年。所有患者均符合AECOPD诊断标准,肺动脉高压的诊断标准以肺动脉收缩压(PASP)≥40mmHg确诊。排除冠心病、肺栓塞、房颤、心肌梗死、肝肾功能不全、近2周内使用过抗凝药物。
1.2方法
1.2.1血清D-二聚体检测:所有患者于清晨空腹抽取1.8ml外周静脉血,并置于含有3.18%枸橼酸钠0.2ml的抗凝管内,以3000r/min速度离心10min后收集上清液。采取全自动血凝仪检测患者的血清D-二聚体水平。
1.2.2PASP检测:采用美国GE公司VividE9彩色多普勒超声心动图仪进行检测,对出现三尖瓣返流的患者测定PASP。
1.3统计分析
采取统计软件SPSS19.0处理数据,计数资料采取χ2检验,计量资料采取t检验,相关性检验采用Pearson相关分析,α=0.05。
2.结果
2.1单纯AECOPD与AECOPD合并肺动脉高压组血清D-二聚体水平对比,AECOPD合并肺动脉高压组患者的血清D-二聚体水平明显高于单纯AECOPD组患者(P<0.01)。见表1。
2.2AECOPD患者PASP与血清D-二聚体水平相关性分析
通过对AECOPD患者PASP与血清D-二聚体水平的Pearson相关分析得出,PASP与血清D-二聚体水平呈显著正相关(r=0.598,P=0.000)。
3.讨论
肺动脉高压是COPD常见合并症,多出现在COPD急性期,患者多伴慢性低氧血症,由气流受限引起的慢性肺泡性低氧是诱发肺动脉高压的重要原因。此外,COPD并发肺动脉高压也与AECOPD患者存在的血液高凝状态与微小血栓形成密切相关[3]。AECOPD患者的血液呈高凝状态的发生机制可能是急性期因缺氧、高碳酸血症、继发感染等因素可引起血管内皮细胞受损,导致组织因子释放,进而使内源性凝血系统被启动,引起微血栓形成,血液即呈现高凝状态。
D-二聚体属交联纤维蛋白与其特异性降解产物,当血液中出现D-二聚体提示机体内存在纤维蛋白形成与溶解,其水平的高低可特异性反映出机体内是否处于高凝状态以及是否存在继发性纤溶亢进,血清D-二聚体水平越高提示血液高凝状态越严重。血液高凝状态下易引起肺部微血栓形成,并刺激释放出血管活性物质,诱发或加重肺动脉高压[4]。本研究结果显示,AECOPD合并肺动脉高压组患者的血清D-二聚体水平明显高于单纯AECOPD组患者(P<0.01)。而经Pearson相关分析结果显示,PASP与血清D-二聚体水平呈显著正相关(r=0.598,P<0.01)。提示,AECOPD合并肺动脉高压与血清D-二聚体水平密切相关,通过监测血清D-二聚体水平一定程度上能对AECOPD继发肺动脉高压起到早期判断作用。本研究结果与金丛等[5]的研究具有较高的一致性。
综上所述,AECOPD患者存在血液高凝状态,D-二聚体作为反映血液高凝状态的重要指标,其水平越高,AECOPD合并肺动脉高压的风险越大,且血清D-二聚体水平也反映了肺动脉高压病情的严重性。
【参考文献】
[1]杨小花,苏洁,徐建国.D-二聚体、血细胞比容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合并肺动脉高压诊断中的临床意义[J].中国老年学杂志,2015,35(10):2746-2748.
[2]盛艳玲,李志娟,杜新兴,等.降钙素原、D-二聚体、红细胞比容及血气分析在AECOPD合并肺动脉高压患者中的临床意义[J].疑难病杂志,2015,14(9):921-924.
[3]兰平起,黄慧俐,俞洋,等.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不成比例”肺动脉高压与血CRP、D-二聚体水平的相关性[J].中华保健医学杂志,2014,16(4):283-285.
[4]吴艳,汪家坤,范晓东,等.血清NT-proBNP、D-二聚体及血气分析与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合并肺动脉高压患者的相关性[J].中国老年学杂志,2015,35(19):5550-5551.
[5]金丛,黄相增.CRP及D-Dimer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继发肺动脉高压中的相关性[J].实用医学杂志,2014,30(24):3949-39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