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物异黄酮论文-邓坦

植物异黄酮论文-邓坦

导读:本文包含了植物异黄酮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毛蕊异黄酮,肝星状细胞,雌激素受体β,肝纤维化

植物异黄酮论文文献综述

邓坦[1](2019)在《雌激素受体β介导植物雌激素毛蕊异黄酮对TGF-β_1诱导肝星状细胞活化,增殖和迁移的抑制作用》一文中研究指出肝纤维化(liver fibrosis)是由各种致病因子所致肝内细胞外基质(ECM)异常增生与降解失衡的病理生理过程,目前理论认为,肝纤维化是可以发生逆转的病理阶段,抑制肝纤维化可有效预防肝硬化,肝癌的发生。活化的肝星状细胞(HSC)在肝纤维化的进展中起关键作用,并且是肝纤维化中ECM的主要来源细胞。通过抑制HSC的活化、增殖和胶原合成等作用可有效地预防和治疗肝纤维化。在流行性病学统计中发现,绝经前女性肝纤维化发病率显着小于男性,女性体内雌激素对肝脏具有保护作用,因而曾有研究者直接用雌二醇等雌激素治疗肝纤维化,但研究发现由于雌激素靶受体在体内分布十分广泛,过强的雌激素效应及对靶位较差的选择性会带来诸多严重副作用,因此在近年研究中,雌激素效应相对较弱的植物雌激素成为较有潜力的替代药物选择。植物雌激素毛蕊异黄酮是雌激素受体部分激动剂,具有抗氧化自由基、保护肝细胞和抑制肝细胞癌等药理活性,我课题组在前期体内实验中也发现其能显着减轻小鼠肝损伤和肝纤维化的病理状态,本研究将进一步考察毛蕊异黄酮对HSC功能的影响并探究雌激素受体在其中所发挥的作用。目的:研究毛蕊异黄酮对肝星状细胞细胞功能的影响,并探讨其是否通过雌激素受体而发挥作用。方法:用系列浓度毛蕊异黄酮(0,50,100,200,400,800μmol/L)直接作用于HSC-T6细胞,用MTT法检测并筛选合适的药物作用浓度;为筛选合适的造模剂TGF-β_1浓度,细胞分组为正常组、系列浓度TGF-β_1组(2.5,5,10,15ng/ml),用MTT法选择最佳造模剂浓度。待处理浓度确定后,细胞分为正常组,TGF-β_1(10ng/ml)组,毛蕊异黄酮组(50,100,200μmol/L),雌激素受体拮抗剂ICI182,780组(毛蕊异黄酮50,100,200μmol/L+ICI 182,780 1μmol/L)。加入毛蕊异黄酮前用ICI 182,780预先孵育30min,加入毛蕊异黄酮12h后添加TGF-β_1(10ng/ml)继续孵育细胞12h。LDH法测定毛蕊异黄酮对HSC-T6的细胞毒性及安全浓度;MTT法和Transwell小室法分别测定毛蕊异黄酮对TGF-β_1诱导的HSC-T6的增殖和迁移的影响;实时荧光定量PCR和Western blotting检测毛蕊异黄酮对TGF-β_1诱导的HSC-T6中α-SMA、Col-Ⅰ和ERβmRNA和蛋白表达的影响;免疫荧光检测HSC-T6中α-SMA和ERβ蛋白的共定位和表达情况。结果:1.毛蕊异黄酮对HSC-T6的安全作用浓度为25-200μM,对未经TGF-β_1诱导的HSC-T6增殖影响不明显。对于经TGF-β_1诱导的HSC-T6,毛蕊异黄酮(200μM)可显着抑制其增殖(P<0.05),毛蕊异黄酮(100,200μM)对细胞迁移的抑制作用尤为显着(P<0.001),且可降低α-SMA,Col-Ⅰ在活化HSC-T6中的mRNA和蛋白表达(P<0.05)。结果提示,毛蕊异黄酮对TGF-β_1诱导的HSC-T6增殖、活化、迁移具有抑制作用。2.毛蕊异黄酮显着下调经TGF-β_1诱导的HSC-T6内ERβ蛋白的表达量(P<0.05),且发现HSC-T6中的ERβ亚型是分子量为47kDa的ERβ_5。ERβ表达量随着α-SMA表达量的下调而降低,提示ERβ随着HSC活化程度不同而发生表达量变化。3.加入雌激素受体完全拮抗剂ICI 182,780的共处理组,毛蕊异黄酮对HSC-T6的上述作用被明显逆转,鉴于已知HSC上仅有ERβ而无ERα表达,提示ERβ可介导毛蕊异黄酮对HSC-T6功能的影响。结论:毛蕊异黄酮对TGF-β_1诱导的HSC-T6增殖、活化和迁移具有抑制作用,该作用可能与毛蕊异黄酮结合并下调细胞内ERβ_5有关。(本文来源于《安徽医科大学》期刊2019-04-01)

曾妮,范小龙,江丰,刘国姣,郭晓希[2](2018)在《UPLC-MS/MS法测定植物蛋白饮料中6种大豆异黄酮》一文中研究指出为了满足快速识别豆源性植物蛋白饮料掺伪的要求,提出了一种建立在优化液相色谱质谱条件下,检测大豆异黄酮成分的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PLC-MS/MS)方法。该方法检测出的6种大豆异黄酮成分在(5.0~200)μg/L范围内线性相关性良好,相关系数(R2)大于0.99,回收率均达80%以上。利用该方法检测市售的4种植物蛋白饮料(杏仁露、椰子汁、核桃乳、豆乳)中6种大豆异黄酮的质量浓度,并用杏仁露和豆乳进行掺杂实验,结果表明,该检测技术能够对植物蛋白饮料中6种大豆异黄酮成分进行定性定量检测,从而辅助鉴别豆源性掺杂使假行为,为保证植物蛋白饮料的质量、安全消费提供了有力的检测手段。(本文来源于《食品科技》期刊2018年08期)

李恋曲,王晓钰,贾志荣,魏盼,吴鹏[3](2018)在《异黄酮类植物雌激素防治过敏性疾病研究进展》一文中研究指出异黄酮类植物雌激素是生物黄酮中的一种,其对于机体免疫系统具有调节作用。研究表明,异黄酮类植物雌激素能够维持Th1/Th2平衡,调节免疫细胞及增加宿主对食物致敏原耐受等作用,从而改善过敏症状。该文对异黄酮类植物雌激素对过敏性疾病的作用及其机制做一综述,以期促进其研发利用。(本文来源于《中国药理学通报》期刊2018年04期)

王秋媛,姜兰,范成林[4](2016)在《豆科植物中异黄酮类化合物生物合成的研究进展》一文中研究指出异黄酮是一类主要在豆科植物中合成的次级代谢产物,鉴于异黄酮类化合物在维持人类和植物健康的过程中发挥的重要作用,人们不约而同地把研究的重点集中于异黄酮的药理分析及其合成途径中来。异黄酮合成的前体为丙苯氨酸,通过苯丙氨酸途径合成最后以葡糖基化和丙二酰糖基化的衍生物形式贮存于液泡中,为方便在未来的研究,介绍了植物异黄酮及其相关衍生物合成途径的最新研究进展。(本文来源于《耕作与栽培》期刊2016年05期)

云无心[5](2016)在《细说植物激素——大豆异黄酮》一文中研究指出不久前有一则报道,说是某医院接诊了一位45岁的女病人,为了养生每天早上喝自磨豆浆,坚持近叁年,后来体检中竟检查出了乳腺癌。文章解释说豆浆里面有植物雌激素,食用豆浆会提高女性雌性激素水平,进而引发乳腺癌。不少女性被吓到,称"再也不敢喝豆浆了"。文中所说的植物雌激素是指大豆异黄酮。它是大豆为了抵御生长环境中的不利因素而产生的一(本文来源于《饮食科学》期刊2016年06期)

贾腾蛟[6](2016)在《大豆异黄酮合成关键酶基因GmIFS1和GmCHS7参与植物盐胁迫响应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目前,全球土壤盐渍化有逐渐加重的趋势,盐胁迫成为限制农作物生长和增产的重要环境胁迫因子之一。大豆异黄酮类物质在体外具有显着的抗氧化活性,该类物质可能作为植物抗氧化系统的组成部分在植物应对逆境胁迫过程中发挥更多作用。由于异黄酮合酶(Isoflavones synthase,IFS)和查尔酮合酶(Chalcon synthase,CHS)是控制异黄酮类物质合成的关键酶,因此研究上述基因的表达调控及其对改善植物耐盐性的效应具有重要的研究意义。在本文中,以栽培大豆N23674品种为材料,采用砂培法,在温室条件下研究不同浓度的盐胁迫对上述大豆植株生长及种子中异黄酮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80 mM、100 mMNaCl胁迫下,其株高、叶面积、鲜重同对照相比显着下降(P<0.05)。保持盐胁迫直到种子成熟,收获不同生长阶段的种子用于测定异黄酮含量。结果表明,盐胁迫显着促进N23674成熟种子中异黄酮的积累。对N23674幼苗进行80mMNaCl胁迫,盐胁迫时间为Oh、2h及48h时取顶端成熟叶片和根用于IFS1和IFS2基因表达的荧光定量分析;盐胁迫2周后,取顶端成熟叶片用于异黄酮含量测定。结果表明,80 mM NaCl胁迫促进叶片中IFS1和IFS2基因的表达及异黄酮含量的增加,但根部异黄酮增加并不显着。同时对根和叶片中CHS7基因表达进行荧光定量分析,结果表明该基因也会受到盐胁迫调控。克隆GmCHS7基-因至表达载体pCambia1300用于发根农杆菌(Agrobacterium rhizogenes)的转化和侵染,用于转化大豆子叶发根。对转基因发根进行分子鉴定后,取阳性转基因发根用于异黄酮含量测定。结果表明,盐胁迫促进了CHS7基因在根部和叶部的表达,但在转基因材料中,该基因的表达却没有显着促进异黄酮在发根中的积累。将克隆得到的GmIFS1基因转化表达载体pCambia1300,用于发根农杆菌(Agrob-acterium rhizoenes)的转化和侵染。对转基因大豆子叶发根盐胁迫后,进行耐盐性测定,并测定异黄酮含量。结果表明,在对照条件下,对照发根和转GmIFS1基因发根中的异黄酮含量差异不显着(P>0.05),两者的生长情况也没有差异;在盐胁迫下,转GmIFS1基因发根的异黄酮含量会显着增加,其鲜重、相对含水量、根长与对照相比有显着差异(P<0.05)。这说明,盐胁迫下GmIFS1基因的表达促进了大豆子叶发根中异黄酮含量的提高,并改善了转基因发根的耐盐性。采用根癌农杆菌(Agrobacterium tumefaciens)介导的叶片法,将GmIFS1基因转化烟草(Nicotiana tabacum),经DNA分子鉴定、转基因拷贝数分析及RNA水平的表达分析,选取低拷贝转基因烟草进行耐盐性和叶部组织抗氧化分析。结果表明:在85 mMNaCl胁迫下,转基因烟草的株高、叶组织鲜重显着高于野生型烟草,转基因烟草叶片的抗氧化性优于野生型烟草。IFS1基因的表达提高转基因烟草叶片的抗氧化性,并改善了转基因烟草的耐盐性。将克隆得到CHS的编码序列在NCBI网站上进行比对,序列分析表明该序列同CHS7高度相似。构建含有GmCHS7基因表达载体pCambia1300后,由根癌农杆菌介导转化烟草,经DNA分子鉴定、拷贝数及RNA水平的表达量分析,选低拷贝数转基因烟草用于总黄酮含量测定、抗氧化及耐盐性分析。结果表明,在盐胁迫下,GmCHS7基因的表达促进烟草中总黄酮含量积累及叶片的抗氧化性的提高;与野生型烟草相比,转基因烟草植株高度和叶片鲜重都显着大于野生型烟草,G,rCHS7基因的表达促进了烟草黄酮类物质的积累和耐盐性的改善。综上研究表明,盐胁迫促进大豆植株体内异黄酮合成途径关键酶基因GmIFS1、GmIFS1和CHS7等基因表达及异黄酮的积累。在盐胁迫下,过表达GmIFS1或GmCHS7基因的大豆子叶发根或烟草体内异黄酮或黄酮类物质积累显着增加,这有利于改善它们的耐盐性。(本文来源于《南京农业大学》期刊2016-06-01)

焦彩凤,杨润强,顾振新[7](2014)在《高等植物中异黄酮合成代谢及其调控》一文中研究指出异黄酮是植物次级代谢过程中产生的酚类物质,豆科等植物中含量丰富,在动植物体内有着广泛的生理作用。本文综述了高等植物中异黄酮的合成代谢途径及其关键酶以及调控机理。(本文来源于《植物生理学报》期刊2014年11期)

胡冬华,闫娜,何振洋,许士杰,钟婷[8](2014)在《车轴草属植物异黄酮分析和比较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形成吉林省红、白车轴草异黄酮成分提取、分离、纯化方法,进行车轴草属植物异黄酮有效成分对比分析和研究。方法用乙醇提取车轴草属植物异黄酮有效成分,采用溶剂纯化法精制异黄酮,采用紫外分光光度法进行总异黄酮含量测定及提取工艺优化研究。结果车轴草属植物含有刺芒柄花素、鹰嘴豆芽素、染料木素及大豆苷元等,其中刺芒柄花素在车轴草属植物各部位含量丰富均衡,色谱分析结果稳定,可作为吉林省野生车轴草异黄酮成分分析标准品。结论吉林省野生红车轴草药用植物中所含异黄酮种类丰富,白车轴草中含有染料木素、刺芒柄花素等异黄酮成分,研究结果有望为我省长白山地区野生车轴草药用植物资源开发利用提供指导。(本文来源于《长春中医药大学学报》期刊2014年05期)

[9](2014)在《《植物细胞报告》:异黄酮糖基转移酶研究获新进展》一文中研究指出中科院武汉植物园在挖掘野葛根中催化异黄酮糖苷形成的糖基转移酶研究方面取得新进展,发现了两种相关基因的功用。该成果近日在线发表于《植物细胞报告》(Plant Cell Report)。糖苷是天然药物的修饰基团,能够增强小分子药物的水溶性与制剂成药的可操作性。野葛是一种豆科植物,其根富含多种异黄酮糖苷类化合物,具有降血脂、抗肿瘤,预防骨质疏松和女性更年期综合征等功效。所以,挖掘野葛根中催化异黄酮糖苷形成的糖基转移酶,对于新药合成与老(本文来源于《现代生物医学进展》期刊2014年22期)

[10](2014)在《《植物细胞报告》:异黄酮糖基转移酶研究获新进展》一文中研究指出中科院武汉植物园在挖掘野葛根中催化异黄酮糖苷形成的糖基转移酶研究方面取得新进展,发现了两种相关基因的功用。该成果近日在线发表于《植物细胞报告》(Plant Cell Report)。糖苷是天然药物的修饰基团,能够增强小分子药物的水溶性与制剂成药的可操作性。野葛是一种豆科植物,其根富含多种异黄酮糖苷类化合物,具有降血脂、抗肿瘤,预防骨质疏松和女性更年期综合征等功效。所以,挖掘野葛根中催化异黄酮糖苷形成的糖基转移酶,对于新药合成与老(本文来源于《现代生物医学进展》期刊2014年20期)

植物异黄酮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为了满足快速识别豆源性植物蛋白饮料掺伪的要求,提出了一种建立在优化液相色谱质谱条件下,检测大豆异黄酮成分的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PLC-MS/MS)方法。该方法检测出的6种大豆异黄酮成分在(5.0~200)μg/L范围内线性相关性良好,相关系数(R2)大于0.99,回收率均达80%以上。利用该方法检测市售的4种植物蛋白饮料(杏仁露、椰子汁、核桃乳、豆乳)中6种大豆异黄酮的质量浓度,并用杏仁露和豆乳进行掺杂实验,结果表明,该检测技术能够对植物蛋白饮料中6种大豆异黄酮成分进行定性定量检测,从而辅助鉴别豆源性掺杂使假行为,为保证植物蛋白饮料的质量、安全消费提供了有力的检测手段。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植物异黄酮论文参考文献

[1].邓坦.雌激素受体β介导植物雌激素毛蕊异黄酮对TGF-β_1诱导肝星状细胞活化,增殖和迁移的抑制作用[D].安徽医科大学.2019

[2].曾妮,范小龙,江丰,刘国姣,郭晓希.UPLC-MS/MS法测定植物蛋白饮料中6种大豆异黄酮[J].食品科技.2018

[3].李恋曲,王晓钰,贾志荣,魏盼,吴鹏.异黄酮类植物雌激素防治过敏性疾病研究进展[J].中国药理学通报.2018

[4].王秋媛,姜兰,范成林.豆科植物中异黄酮类化合物生物合成的研究进展[J].耕作与栽培.2016

[5].云无心.细说植物激素——大豆异黄酮[J].饮食科学.2016

[6].贾腾蛟.大豆异黄酮合成关键酶基因GmIFS1和GmCHS7参与植物盐胁迫响应的研究[D].南京农业大学.2016

[7].焦彩凤,杨润强,顾振新.高等植物中异黄酮合成代谢及其调控[J].植物生理学报.2014

[8].胡冬华,闫娜,何振洋,许士杰,钟婷.车轴草属植物异黄酮分析和比较研究[J].长春中医药大学学报.2014

[9]..《植物细胞报告》:异黄酮糖基转移酶研究获新进展[J].现代生物医学进展.2014

[10]..《植物细胞报告》:异黄酮糖基转移酶研究获新进展[J].现代生物医学进展.2014

标签:;  ;  ;  ;  

植物异黄酮论文-邓坦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