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农民工继续教育探讨(论文文献综述)
李中亮[1](2021)在《学历与能力提升视域下农民工继续教育研究》文中认为我国农民工继续教育政策先后经历了学历与能力结构分离理念阶段、学历与能力融合意识萌芽阶段和学历与能力实质融合理念确立阶段,满足农民工学员学历与能力提升的双重学习需求是新时代人力资本理念、包容性发展理念和共享发展理念落实于继续教育的必然要求。目前,我国农民工继续教育存在政策执行不理想、实践效能偏差的现象,具体表现为参与积极性不高、培训教学资源不足、培训模式滞后和培训合力缺失等问题。为提升农民工继续教育效能,应坚持学历与能力实质融合理念,采取提升政治站位、丰富培训教学资源、改革培训模式和构建合作培训共同体等措施。
董文芳[2](2021)在《新生代农民工接受继续教育的意愿及影响因素研究》文中认为当前,我国正处于城镇化和工业化的加速发展阶段,大量农民工不断涌入城市,农民工这个群体也出现了一些代际上的分层现象,"80后"农民工逐渐成为新环境下的劳动力主体。新生代农民工相对于上一代农民工而言,对教育培训的渴求更加强烈。中国新生代农民工的培训,对提高中国劳动力素质、产业升级和推进城市化进程,都具有深远的意义。因此,通过大量的调查和思考,对农民工继续教育的问题进行研究,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魏丽红[3](2021)在《资溪面包业新生代农民工继续教育有效供给路径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江西省抚州市资溪县有"面包之乡"称号,面包产业从业人员5万多,这些从事面包行业的新生代农民工没有接触过农业生产,进入城市加入面包行业后,并不愿意再回到农村从事农业生产,而是渴望长期扎根于城市。本文用生命历程理论来研究资溪面包业的新生代农民工,了解该类群体的潜在需求,构建他们的生命历程轨迹,挖掘助力他们成功转变的几种职业发展路径,分析各种路径下继续教育的需求状况,并提出能够满足继续教育需求的有效供给路径。
魏丽红[4](2021)在《基于生命历程理论新生代农民工继续教育需求研究——以江西省为例》文中研究指明生命历程理论重点关注和研究城市化进程中的移民问题、城市劳工、种族关系、流浪汉等群体的生命轨迹和发展。本文将生命历程理论应用于渴望融入城市盼望市民化的江西省新生代农民工群体中,深度挖掘继续教育对该群体生命历程转变的影响,应用观察法和访谈法以点到面构建该群体的生命历程轨迹、各个生命历程转变的时间节点及各个阶段的继续教育需求,并提出使继续教育需求得以有效满足的供给对策。
王寒冰[5](2021)在《新时代农民工继续教育模式研究与实践——以广州开放大学为例》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在新型城镇化加速发展的背景下,新时代农民工融入城市过程中出现了难以适应城市生活、难以胜任岗位要求、难以实现自我提升,幸福感相对偏低的"三难一低"现象。广州开放大学(原广州市广播电视大学,下称"学校")以教学改革为依托,以提升农民工学历层次和岗位职业能力为目标,在多方协同机制下开展面向新时代农民工的继续教育实践,探索形成了"四方联动,双证融通,能力学历双提升"的继续教育模式,是全国开展农民工"求学圆梦行动"项目的成功探索与重要组成,对推动企业转型发展,促进新时代农民工向高质量技能型劳动者转型,畅通个人终身学习和职业发展通道具有显着意义。
石露[6](2021)在《新生代女性农民工继续教育面临的问题与发展策略浅析》文中研究说明新生代女性农民工是推进新型城镇化进程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新生代女性农民工快速融入城市的重要途径是继续教育,通过提升自身的职业技能、提高自己的综合实力,使其在城市中更有竞争力。本文基于继续教育对新生代女性农民工生命历程发展、家庭幸福指数以及城镇化建设需要等必要性,分析出现目前新时代女性农民工所面临的问题及对应的发展策略。其主要问题包括政府及企业鼓励机制不完善;培训机构资源欠缺;个体发展动力不足。其发展策略从政府、企业、培训机构及个体发展等方面进行分析。
侯琳[7](2021)在《新生代农民工继续教育研究》文中提出农民工是在我国国家建设中发挥重要作用的一个大群体。随着时间的发展,新生代农民工成为了现阶段农民工中的主力军。在科技飞速发展的今天,如何及时高效地为这部分群体提供继续教育服务,丰富他们的技术技能储备,使之能够更好地服务社会并提高自身生活水平是我们在新时代下必须重视的问题。校企合作模式下的继续教育,有很大的探索空间,这种合作模式有效地将职业院校、企业和农民工联系在一起,在政府指导下,各展所长,互利共赢,既为企业增加了技术人才储备、提升了施工队伍专业化程度,也锻炼了职业院校与行业接轨、服务社会的能力,更提升了农民工的综合素质和生活水平。
李凯月[8](2021)在《返乡农民工创业的继续教育路径——基于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思考》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返乡农民工创业培训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之间具有相互促进的双向推动作用。目前,返乡农民工创业培训依然面临着教育个人成本高、管理权责关系复杂、教育资源重复且分散、创业培训缺乏专家指导以及培训内容与方法不足等严峻考验,这在很大程度上对返乡农民工创业造成困扰。在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收官之年,继续教育任重而道远,通过降低教育个人成本、充分整合培训资源、构建实践共同体、合理安排创业培训课程以及提供远程培训等措施助力返乡农民工创业,加速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进程。
张剑宇,任丹丹[9](2021)在《坚守还是转型——回流农民工的发展选择》文中研究说明伴随农民工的回流,学术界对农民工回流现象和回流农民工群体的认识不断深化,但对多数农民工回流后面临的发展问题关注甚少。基于对回流农民工主观发展意愿和客观发展能力的考察,构建"发展意愿-发展能力"分析框架,可将回流农民工划分为纯粹发展型、发展无奈型、潜在发展型、基本生存型4种类型。不同的回流农民工有不同的发展方向和发展选择,在乡村振兴中发挥着不同的社会价值。为更好促进回流农民工发展及其社会价值发挥,首先要促进城乡融合发展以奠定发展基础,搭建乡村发展平台以创造发展载体,完善扶持激励措施以提升发展意愿,合力完善继续教育以提升发展能力。
徐莲[10](2020)在《返乡热潮下农民工继续教育的需求与策略探析》文中研究表明返乡热潮下,鼓励农民工创业已经成为响应国家"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号召、助推新型城镇化发展的战略性举措。返乡农民工继续教育能够直接促进创业绩效,提高农民工创业成功率,因此,应重视返乡创业农民工继续教育的需求,促进继续教育的有效供给,积极培养并提高农民工的创业学习能力,以推动农民工职业转变,解决其社会融入问题。
二、农民工继续教育探讨(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农民工继续教育探讨(论文提纲范文)
(1)学历与能力提升视域下农民工继续教育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一、学历与能力提升视域下农民工继续教育的政策演绎轨迹 |
(一)1978-2000年:学历与能力结构分离理念阶段 |
(二)2001-2009年:学历与能力融合意识萌芽阶段 |
(三)2010-2020年:学历与能力实质融合理念确立阶段 |
二、学历与能力提升视域下农民工继续教育的时代价值 |
(一)人力资源理念视角下农民工继续教育的价值分析 |
(二)包容性发展理念视角下农民工继续教育的价值分析 |
(三)共享发展理念视角下农民工继续教育的价值分析 |
三、学历与能力提升视域下农民工继续教育存在的问题 |
(一)政治站位偏低,参与积极性不高 |
(二)培训教学资源缺乏,能力关注度不足 |
(三)培训模式滞后,难以缓解工学矛盾 |
(四)培训合力缺失,合作培训紧密度不足 |
四、学历与能力提升视域下农民工继续教育的实践策略 |
(一)提升政治站位,强化组织领导 |
(二)丰富培训教学资源,推进学历与能力同步提升 |
(三)改革培训模式,缓解工学矛盾 |
(四)多方力量协同参与,构建合作培训共同体 |
(2)新生代农民工接受继续教育的意愿及影响因素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一、新生代农民工接受继续教育的必要性分析 |
(一)专业知识和能力较老一代农民工相比有所提高,但仍停留在较低水平 |
(二)缺失归属感及主人翁意识,不能很好地适应现代社会的要求 |
(三)思想道德素质尚未符合社会发展的要求 |
(四)维权意识有所提高,但维权能力不足 |
(五)新生代农民工的社会保障意识淡薄 |
二、新生代农民工接受继续教育的可行性分析 |
(一)对城市生活的依恋和对农村生活的排斥 |
(二)文化程度相对较高 |
(三)消费观念更加开放 |
(四)生活目标明显转移 |
(五)我国产业结构面临转型 |
三、实证分析 |
(一)自变量的选择 |
(二)因变量的选择 |
(三)样本选择 |
(四)回归分析 |
四、结语 |
(3)资溪面包业新生代农民工继续教育有效供给路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一、引言 |
二、资溪面包业新生代农民工的困境 |
三、生命历程理论视域下资溪面包业新生代农民工继续教育的需求 |
(一)面点制作的专业技术职业发展路径 |
(二)面点制作及上下游企业的管理型或创业型职业发展路径 |
(三)放弃面点制作相关的多元化多重职业发展路径 |
四、生命历程理论视域下资溪面包业新生代农民工继续教育的有效供给路径 |
(一)面包职业学校和培训学校提供面点专业技能培训 |
(二)依托各级学校和管理咨询公司提供公司经营与管理技能的培训 |
(三)各行各业为新生代农民工提供知识技能培训 |
(四)成人教育提升新生代农民工的学历水平 |
(五)综合社会各界提升新生代农民工的人文素质 |
(4)基于生命历程理论新生代农民工继续教育需求研究——以江西省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一、江西省新生代农民工的特点 |
二、江西省新生代农民工继续教育需求 |
第一,学历提升教育。 |
第二,技能技术培训。 |
第三,人文教育。 |
三、江西省新生代农民工生命历程与继续教育需求模型的构建 |
四、江西省新生代农民工继续教育需求的供给对策 |
(一)实现新生代农民工继续教育主体的多元化 |
(二)保证新生代农民工继续教育内容与需求均衡化 |
(三)实现新生代农民工继续教育方式的多样化 |
(四)保证新生代农民工继续教育时间的灵活化 |
(5)新时代农民工继续教育模式研究与实践——以广州开放大学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一、实施历程 |
二、主要创新 |
(一)形成了“四方联动、双证融通、能力学历双提升”农民工继续教育模式 |
(二)四方联动,打造农民工继续教育与培训平台 |
1. 四方协调联动、畅通农民工学习渠道 |
2. 汇聚多方资源、高标准打造学习平台 |
3. 成本多元分担、减轻农民工学习负担 |
(三)精准定位,系统构建需求导向的模块化课程体系 |
1. 精准定位、对接农民工能力与学历“双提升”需求 |
2. 需求导向、建立课证融通的模块化课程体系 |
3. 多方联合、开发优质“线上+线下”教育培训资源 |
(四)创新模式、实施“线上理论学习+线下岗位实践”教学改革 |
1. 改革赋能、突破农民工继续教育时空桎梏 |
2. 方法增效、多路径提升农民工学习效能 |
3. 服务提质、建立“一站式”智慧继教管理体系 |
(6)新生代女性农民工继续教育面临的问题与发展策略浅析(论文提纲范文)
一、新生代女性农民工继续教育的现实意义 |
(一)个体生命历程发展需要 |
(二)育儿观及家庭观优化的需要 |
(三)新型城镇化建设需要 |
二、新生代女性农民工继续教育面临的问题 |
(一)政府鼓励机制不完善 |
(二)企业支持力度不足 |
(三)培训机构资源欠缺 |
(四)个体发展动力不充分 |
三、新生代女性农民工继续教育的发展策略 |
(一)加强政府主导,完善保障机制 |
(二)激发企业内生发展动力,重视职工职业提升发展 |
(三)整合资源,提高师资力量,改变单一培训模式 |
(四)采用“学分银行”与社区学院相结合的模式体系 |
(7)新生代农民工继续教育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一、新生代农民工现状 |
二、基于校企合作模式的新生代农民工继续教育 |
三、校企合作继续教育模式新思路———企业新型学徒制 |
四、基于“一带一路”建设项目的新生代农民工继续教育 |
五、展望 |
(8)返乡农民工创业的继续教育路径——基于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思考(论文提纲范文)
一、返乡农民工创业培训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双向推动 |
二、返乡农民工创业培训的继续教育需求 |
三、返乡农民工创业培训的现实困境 |
(一)返乡农民工继续教育的付费能力较低 |
(二)权责关系复杂导致的教育资源浪费 |
(三)返乡农民工创业培训缺乏专家指导 |
(四)返乡农民工的创业培训内容与方法不足 |
四、返乡农民工创业培训的继续教育路径 |
(一)通过实施多渠道培训,以降低教育个人成本 |
(二)充分整合资源,以建设农村创业创新高地 |
(三)在“意义协商”中构建返乡农民工创业实践共同体 |
(四)基于返乡农民工需求,合理安排创业培训课程 |
(五)借助互联网优势,为返乡农民工提供远程培训 |
(9)坚守还是转型——回流农民工的发展选择(论文提纲范文)
一、回流农民工研究30年及其发展问题缘起 |
二、意愿与能力:回流农民工发展的双重属性 |
(一)发展意愿:回流农民工的主观价值判断 |
1.乡村发展现状是影响回流农民工发展意愿的社会因素。 |
2.家庭现实状况是影响回流农民工发展意愿的家庭因素。 |
3.个人价值取向是影响回流农民工发展意愿的个人因素。 |
(二)发展能力:回流农民工的客观发展条件 |
1.受教育状况是影响回流农民工发展能力的直接因素。 |
2.外出务工履历是影响回流农民工发展能力的间接因素。 |
3.经济实力是影响回流农民工发展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 |
三、选择与现实:回流农民工发展的差异化考察 |
(一)纯粹发展型回流农民工:乡村振兴的重要人才支撑 |
(二)发展无奈型回流农民工:值得重点培育的潜在人才 |
(三)潜在发展型回流农民工:乡村振兴的潜在人才资源 |
(四)基本生存型回流农民工:需给予主体性关怀的群体 |
四、促进回流农民工发展的对策建议 |
(一)促进城乡融合发展,为回流农民工发展奠定基础 |
(二)搭建乡村发展平台,为回流农民工创造发展载体 |
(三)完善扶持激励措施,提升回流农民工的发展意愿 |
(四)合力完善继续教育,提升回流农民工的发展能力 |
五、结论与展望 |
(10)返乡热潮下农民工继续教育的需求与策略探析(论文提纲范文)
1 返乡农民工继续教育的需求分析 |
1.1 自身需求 |
1.2 社会需求 |
2 返乡热潮下农民工继续教育供给策略 |
2.1 建立“四位一体”的供需对接平台 |
2.2 构建有效供给的继续教育体系 |
2.3 推动继续教育体系的规范运行 |
2.4 完善继续教育体系的保障机制 |
3 结语 |
四、农民工继续教育探讨(论文参考文献)
- [1]学历与能力提升视域下农民工继续教育研究[J]. 李中亮. 河北大学成人教育学院学报, 2021(04)
- [2]新生代农民工接受继续教育的意愿及影响因素研究[J]. 董文芳. 就业与保障, 2021(14)
- [3]资溪面包业新生代农民工继续教育有效供给路径研究[J]. 魏丽红. 湖北开放职业学院学报, 2021(10)
- [4]基于生命历程理论新生代农民工继续教育需求研究——以江西省为例[J]. 魏丽红. 湖北开放职业学院学报, 2021(09)
- [5]新时代农民工继续教育模式研究与实践——以广州开放大学为例[J]. 王寒冰. 大学, 2021(17)
- [6]新生代女性农民工继续教育面临的问题与发展策略浅析[J]. 石露. 才智, 2021(11)
- [7]新生代农民工继续教育研究[J]. 侯琳. 科技风, 2021(08)
- [8]返乡农民工创业的继续教育路径——基于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思考[J]. 李凯月. 中国成人教育, 2021(02)
- [9]坚守还是转型——回流农民工的发展选择[J]. 张剑宇,任丹丹. 河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1(01)
- [10]返乡热潮下农民工继续教育的需求与策略探析[J]. 徐莲. 山东农业工程学院学报, 20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