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耕区论文-张立,刘国栋,吕石佳,崔玉军,王恩宝

农耕区论文-张立,刘国栋,吕石佳,崔玉军,王恩宝

导读:本文包含了农耕区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土壤硒,成土母质,硒形态,有效硒

农耕区论文文献综述

张立,刘国栋,吕石佳,崔玉军,王恩宝[1](2019)在《黑龙江省海伦市农耕区土壤硒分布特征及影响因素》一文中研究指出海伦市是黑龙江省耕地面积最大的县市,为了研究海伦市农耕区土壤硒的分布特征及影响因素,在海伦市农耕区采集了15 608件0~20 cm表层土壤样品和976件150~200 cm深层土壤样品,分析了土壤全硒含量、形态等土壤化学指标。结果表明,表层土壤硒元素含量在0. 02~0. 87 mg·kg-1之间,平均含量0. 29 mg·kg-1,93. 87%的农耕土壤为足硒土壤,4. 99%的土壤为富硒土壤,几乎不存在硒潜在不足和缺硒土壤,无硒中毒地区。不同土壤类型的硒元素平均含量由高到低依次为水稻土>黑土>草甸土>风沙土>暗棕壤。相关分析结果表明:影响研究区土壤硒含量的主要因素是土壤pH、有机质和成土母质,土壤中硒元素赋存形式以有机结合态为主,土壤总硒、有机质、pH也是影响硒有效性的主要因素。(本文来源于《现代地质》期刊2019年05期)

陈月娇,施泽明,程科[2](2019)在《西南某典型农耕区水稻及其根系土重金属含量分布特征》一文中研究指出我国《全国土地污染状况调查公报》显示,全国耕地土壤的超标率为19.4%,其中的主要污染物为镉、镍、铜、砷、汞、铅等重金属元素(环境保护局,2014)。重金属是土壤环境中广泛存在的对人体具有潜在危害的元素。近年来,随着人们环境意识的加强,我国土地生态环境受到广泛关注,土地环境质量评价项目以及生态环境地球化学调查等都对土壤重金属的污染情况有所涉及。目前西南片区的土壤重金属调查大多从重金属在土壤、水系中的总量、(本文来源于《中国矿物岩石地球化学学会第17届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期刊2019-04-19)

陈星,刘正祥,杜春红,洪梅,龚正达[3](2019)在《云南省农耕区小型兽类群落结构及分布格局》一文中研究指出为了解云南省农耕区小型兽类群落结构及空间分布特征,根据云南不同经纬度、海拔等自然环境条件,于2010年8月—2018年4月,选取云南省25个调查样区中104块农耕地,采用铗夜法开展小型兽类调查,运用群落生态学指标对农耕区小型兽类的群落特征和沿环境梯度的空间分布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共捕获小型兽类3240头,隶属4目9科21属42种,其中啮齿目最多,以齐氏姬鼠和黄胸鼠为代表.25个样区聚类为叁大类.小兽在纬度和垂直分布上类似,低纬度和低海拔范围的种类相对较少,以家鼠属和小鼠属为主,而高纬度和高海拔地区以姬鼠属、白腹鼠属和绒鼠属为主.小兽物种多样性指数随着海拔的增加呈现先增后降的单峰分布格局,峰值出现在中海拔地区;经度水平分布上,小兽多样性指数呈V型分布格局,在98°—99°E最高;而纬度水平上,小兽多样性指数由南到北总体呈上升趋势.广义可加模型(GAM)分析表明,各因子对农耕区小型兽类多样性指数分布格局的影响程度为经度>海拔>纬度.相似性分析表明,相邻梯度带之间小兽群落结构为中等相似,相似性最高出现在中海拔带、中纬度带、低经度带之间,不同梯度带距离越远,小兽相似性越低.云南省农耕区小兽群落结构在不同维度上存在较高的空间异质性,物种多样性的地理分布随环境梯度变化呈现出不同的分布格局.(本文来源于《应用生态学报》期刊2019年06期)

马晓娟[4](2018)在《历史上中国农耕区与北方草原间的和亲人文效应评析》一文中研究指出和亲是历史上中国农耕区与北方草原间人文交流的一个典型代表。其人文效应也是显着的,包括政治合作、文化互动、经济交流和人员流动。这些方面彼此渗透、彼此依存。对其研究有助于深层次与多角度地认识和亲在密切农牧彼此间的天然伙伴邻里关系中所发挥的历史影响与作用。(本文来源于《新丝路学刊》期刊2018年02期)

杨煜岑,杨联安,任丽,李聪莉,朱群娥[5](2018)在《基于随机森林的农耕区土壤有机质空间分布预测》一文中研究指出以陕西省周至县农耕区为研究区,采集192个土壤样品,通过随机森林模型(random forest,RF)对土壤有机质含量进行回归预测,通过29个(15%)独立验证点对预测结果进行精度验证,并与普通克里格(ordinary kriging,OK)和协同克里格(cokriging,COK)插值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研究区土壤有机质含量在训练集和验证集中均属于中等变异性,含量处于中等偏低水平,大致表现为中、南部黑河东岸土壤有机质含量相对较高,东北部渭河沿岸含量较低。对变量重要性进行排序,影响研究区土壤有机质的主要因素为数字高程(DEM)和降水量。与OK、COK相比,RF对土壤有机质的预测值和实测值的相关系数(0.782)更高,而平均绝对误差(0.618 g·kg~(-1))和均方根误差(2.062 g·kg~(-1))更低,说明RF能够更精确地反映局部土壤有机质含量的空间变化信息。(本文来源于《浙江农业学报》期刊2018年07期)

罗旭洋[6](2018)在《明代农耕区发展的技术空间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自然及社会环境对于农业生产均有决定性的影响,根据明代农耕区的气候特征和政区范围大体划分为北方传统农耕区、南方传统农耕区及边疆农耕区(西南、西北、华南)叁大类型。由此研究明代(公元1368-1644年)二叁百年间农区演变发展的基本特征。通过对明代全国范围内北方、南方以及边疆农耕区的研究,分析不同环境条件下各农耕区的发展情况,如土地开发利用、水利建设、作物种植以及作物引进等,可以发现一个地区同一时期内农耕制度及相关农业技术与环境、人口等因素高度相关,随着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的变化,农业技术也相应发生了适应性改变,以进一步提高粮食产量和丰富作物品种,满足社会发展的需求。同时,在应对灾害时人们也找到了行之有效的规避灾害方法,从灾害产生之前的预防,到灾后对于受灾区域的赈济,应对灾害的手段逐渐多样化,且应对灾害的成效也愈益明显。这一系列的措施不但促进了传统农耕区发展,也使边疆农耕区和低水平农区得到了一定的发展,扩大了土地的可利用面积,传统农业的精耕细作进一步深化发展,并逐渐走向成熟。传统农耕区与边疆农耕区之间存在技术势差,导致相关农业技术的流动及农业技术运用面积的拓展,并在流动拓展的过程中因地制宜的产生一些技术的改变,逐渐形成更高效、更符合当地环境特点的制度与技术,这样的改变对于技术本身而言则是改进、扩大了技术的适用范围,丰富了农耕技术的内容。明代农耕区发展忽略了过度开发对于环境所带来的影响,为补救其不良影响,明代晚期也注重农业技术的合理利用,减轻对环境造成过度的破坏,这也使得明代以来全国范围内的农业发展呈现开发—制约—再开发的趋势。本文主要对农耕区与农业技术之间的相互关系进行讨论,以便能够把握彼此之间影响促进的原理,对明代农耕区与农业技术有一个整体的把握。(本文来源于《陕西师范大学》期刊2018-05-01)

王何[7](2018)在《清代农耕区发展问题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清代农耕区发展非常迅速,不仅农耕区的范围相比此前历代得到极大拓展,其农业技术发展也是日新月异。与此同时,航海技术的发展又促进了域外农作技术与作物品种经由海上丝绸之路传入传统农区乃至内陆边疆。本文通过剖析清代农耕区的发展脉络,力求发现和还原农业生产技术的改进革新及其社会影响。首先,廓清了清代农耕区发展的历史背景。主要包括历史气候、人地关系和技术驱动力等。清代气候处于小冰期,自然灾害频繁,而人口数量则随着“摊丁入亩”的政策施行呈现出陡增态势,人地关系在清代200多年中变得越来越紧张。正是气候和人口的双重压力才驱动了清代农业技术的快速发展。其次,综合运用了文献法、对比法、历史计量法等分析了清代典型农耕区的农业技术发展情况。清代农耕区的发展具有典型的技术特征:(1)新兴边疆农耕区面积持续扩大,农业生产技术由农耕区之间的传播转向农耕区内部的扩展。(2)内地传统农耕区技术水平逐渐提高,精耕细作程度不断提升,与此同时农耕区的扩张方式从平面化开始转向立体化。(3)传统农耕区已经完成了从小农经济到商品经济的转变,经济作物大量种植,社会化大分工开始逐渐开始,手工业、资本主义工商业开始发展。再次,清代农耕区的各项技术表现出明显的地域空间特征。本文力图对当时出现的各种技术要素进行总结和归纳,并对其出现的原因加以分析。最后,探讨了技术、经济与农耕区发展之间的关系,并得出了商品经济的高度发达其实是小农经济高度发展的延续这一结论,而促进小农经济发展的核心驱动因素正是在于资本的集中和技术的进步。而资本的集中和技术进步往往是同步的,正是由于商品经济的发展,资本对时间效率和人工效率的追求促进了生产力水平的提高和进步。(本文来源于《陕西师范大学》期刊2018-05-01)

杨煜岑,杨联安,王晶,王安乐,黄安[8](2017)在《基于多元线性回归模型的土壤养分空间预测——以陕西省蓝田县农耕区为例》一文中研究指出以陕西省蓝田县农耕区为例,基于土壤类型、地形、植被、人类活动等土壤养分影响因子,采用多元线性回归预测方法,对土壤养分分布进行空间预测。通过数据标准化和分类统计均值法将所有影响因子统一为相对度量值,根据影响因子与土壤养分含量的相关性显着程度,筛选合适的因子构建回归模型,最后使用随机抽取的验证样本集,计算了预测结果误差。结果表明:多元线性回归预测结果虽然与Kriging法预测结果宏观上具有基本一致的空间分布趋势,但是它克服了传统插值方法的不合理突变问题,更加精细地描述了土壤养分空间分布特征;其平均误差和均方根误差小于Kriging插值法,可作为集成多元影响因子对土壤养分空间分布预测的有效方法。分析发现,研究区内洪积土、水稻土、塿土、立茬土等土壤类型分布区,以及地势较低、坡度在0~8°之间、坡向为东坡、东南坡,等水热组合条件良好的区域养分含量较高。该研究可以为土壤资源合理利用、土地的科学管理以及测土施肥技术提供重要依据。(本文来源于《土壤通报》期刊2017年05期)

陈雨薇,吴永祥,顾玲玲,庾康[9](2017)在《盛泽:15平方公里原生态农耕区风姿迷人》一文中研究指出盛泽位于苏州市吴江区的南部,也是江苏省最南端。说起绸都盛泽,人们脑海中会浮现“中国丝绸第一镇”“中国纺织第一镇”“中国第一布市”等响当当的名号。而鲜为人知的是,盛泽这个“丝绸古镇、纺织名城、面料之都”,有一片相当于五分之一镇区面积、共15平方公里的“不开(本文来源于《新华日报》期刊2017-03-21)

鲁靖康[10](2016)在《清代新疆农耕区水利纠纷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清代新疆农业用水有渠灌、井灌和坎儿井叁种利用方式。灌溉水资源分配由专职人员经理,遵循分地安插、先来者优先以及均平分水等原则。气候干旱、河流丰水期与用水高峰期错位、多种用水主体间的利益诉求差异等是产生水利纠纷的主因,兵民争水、官民争水和民户争水是叁种基本表现形式。应对举措除遵循严格的管理分配措施外,还包括调整政区边界、政区归属、进行错季灌溉等。政府对灌溉水资源管控的要旨不在于建构一套一成不变的配额体系,而在于保证新配额达成的公平性,在新配额制定之前维护旧配额的权威性,并且尽量减少导致纠纷的可能因素。(本文来源于《伊犁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期刊2016年03期)

农耕区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我国《全国土地污染状况调查公报》显示,全国耕地土壤的超标率为19.4%,其中的主要污染物为镉、镍、铜、砷、汞、铅等重金属元素(环境保护局,2014)。重金属是土壤环境中广泛存在的对人体具有潜在危害的元素。近年来,随着人们环境意识的加强,我国土地生态环境受到广泛关注,土地环境质量评价项目以及生态环境地球化学调查等都对土壤重金属的污染情况有所涉及。目前西南片区的土壤重金属调查大多从重金属在土壤、水系中的总量、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农耕区论文参考文献

[1].张立,刘国栋,吕石佳,崔玉军,王恩宝.黑龙江省海伦市农耕区土壤硒分布特征及影响因素[J].现代地质.2019

[2].陈月娇,施泽明,程科.西南某典型农耕区水稻及其根系土重金属含量分布特征[C].中国矿物岩石地球化学学会第17届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2019

[3].陈星,刘正祥,杜春红,洪梅,龚正达.云南省农耕区小型兽类群落结构及分布格局[J].应用生态学报.2019

[4].马晓娟.历史上中国农耕区与北方草原间的和亲人文效应评析[J].新丝路学刊.2018

[5].杨煜岑,杨联安,任丽,李聪莉,朱群娥.基于随机森林的农耕区土壤有机质空间分布预测[J].浙江农业学报.2018

[6].罗旭洋.明代农耕区发展的技术空间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18

[7].王何.清代农耕区发展问题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18

[8].杨煜岑,杨联安,王晶,王安乐,黄安.基于多元线性回归模型的土壤养分空间预测——以陕西省蓝田县农耕区为例[J].土壤通报.2017

[9].陈雨薇,吴永祥,顾玲玲,庾康.盛泽:15平方公里原生态农耕区风姿迷人[N].新华日报.2017

[10].鲁靖康.清代新疆农耕区水利纠纷研究[J].伊犁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6

标签:;  ;  ;  ;  

农耕区论文-张立,刘国栋,吕石佳,崔玉军,王恩宝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