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Shoppers Treated to Bare Flesh and Underwear(论文文献综述)
尤达[1](2021)在《网络时代美国创剧人研究》文中指出美国创剧人,英文为the creator of American TV soaps,sitcoms and series,原指提供故事创意或者完成试播集剧本向各大电视网推销的人,在实际生产中演变为美剧的创作主体,即具有创作剧本能力的执行制片人。从历史观之,电视时代的创剧人在美剧生产过程中流露出普遍性特点,由此形成的群体特征深刻影响着创剧人自身的演变:从身份的确立到群体的形成,再到阶层的固化。网络时代的创剧人致力于群体特征的变革,以此打破阶层的桎梏。立足创剧人文本的内容与形式观之,所谓“变革”与以往并非只是理念上的区分,在实践场域的分野十分明晰。创剧人既对美剧成规化生产模式进行大胆革新,又依据“自我”的觉感与体认进行个性化创造。更为重要的是,创剧人调和了成规与个性间的对立关系,在文本的内容选择上追求“他者互文”与“自我表现”的紧密结合,表现形式上注重制作范式与创作风格的高度统一,由此在作品中反映出多元且精彩的主题,满足受众不断增长和变化的娱乐需求。这便使得创剧人不再只是播出机构定义下一味媚俗的符号客体,而是被赋予对超越性的追求。本文从历史与现实的维度探讨美国创剧人群体的演变;从文本的内容选择与表现形式上深入考察网络时代创剧人的变革举措,指出其群体特征的两个维度;进而分析这两个维度的相互关系与共同作用;最后基于媒介场域的变化探讨群体特征发生变革的外在成因,从创剧人心理探讨变革的内在动因。如此,形成了对网络时代美国创剧人从表象到本质的考察。揆诸现实,这一研究的目的在于面对美剧在全球范围内卓越的传播力,从创作主体维度探寻美剧的成功之道,以求能在去芜存菁中有效“吸收外来”,为国产电视剧的发展带来启示意义。
赵萧萌[2](2021)在《西方古典紧身胸衣虚拟模型构建与参数化研究》文中提出近年来,服饰博物馆开始向数字化方向转型,建立属于自己的数字博物馆平台。在数字平台上,不仅可以突破地域限制方便参观者浏览博物馆内藏品信息与最新动态,还可以增加浏览用户与博物馆之间的互动性。利用虚拟技术构建藏品的三维模型与展示平台是建立数字博物馆的主要研究内容之一。西方古典紧身胸衣一直是国内外艺术博物馆与服饰博物馆的重要展览对象,目前展览方式依旧沿用传统方式,主要以实物、二维图像配以文字的形式为主,这一传统展览方式只能满足浏览用户对文物藏品基本信息的了解,缺乏真实感与立体感,因此构建具有真实感与立体感的古典紧身胸衣三维虚拟展示是本课题的研究目的。本文以西方欧洲历史服装——紧身胸衣为研究对象,提出了古典紧身胸衣虚拟仿真模型构建方法,并在此基础上对其虚拟仿真模型进行了参数化描述,构建了紧身胸衣参数化模型。不仅为紧身胸衣的虚拟展示提供了可能,还可以为紧身胸衣的造型设计与样板获取提供了理论基础,可以帮助设计师提升紧身胸衣的设计效率。本文的研究内容主要包括以下三个方面:首先是古典紧身胸衣虚拟仿真模型的构建。该部分运用3D CLO软件中的三维虚拟试衣技术将紧身胸衣的1:1纸样进行缝合,获得初步模型,再应用3D MAX中的FFD程序对初步模型进行调整,获得接近历史造型的模型。最后应用Maya软件与PS软件图像处理技术相结合还原紧身胸衣的表面特征,包括部件的构建、颜色添加、装饰工艺的添加、图案渲染等,从而形成具有真实感与立体感的紧身胸衣虚拟仿真模型。然后是紧身胸衣参数化模型的构建。针对其中一款紧身胸衣,对其3D造型的正侧面轮廓进行参数描述,对其横截面曲线进行NURBS曲线优化。通过对紧身胸衣3D模型点、线、面的定义与描述,进一步构建紧身胸衣的参数化模型。最后是紧身胸衣参数化模型的应用。参数化模型只需调节其控制点的参数,可得到不同造型与尺寸的紧身胸衣模型,再经过分割、展平后,即可得到紧身胸衣纸样,为现代紧身胸衣的造型设计提供纸样获取方法,并提高设计效率。
孙雨畅[3](2021)在《无性别服装设计研究》文中认为随着社会制度的进步和人们对多元化审美的要求,无性别服装正在经历着前所未有的飞速发展的时期。本文在参考了国内外各界对于“无性别”和“无性别服装”的研究后,对无性别服装进行了更加全面的界定:无性别服装是男性、女性或其他任何性别的人群皆可穿着的服装,不针对某一生理性别的人群,也不针对某一种社会性别的人群。它是利用弱化、模糊或颠覆性别气质的方式超越性别规范的服装,是致力于打破一成不变的性别刻板印象,打破二元对立的思维方式,并追求多元性和包容性的审美方式的服装。考虑到在女权运动的影响下,女性拥有了越来越自由的着装方式,而对于男性来说,当代社会对他们的着装要求却依然严苛。所以,无性别主义设计师利用当代“男性”穿着“女性化”服装的设计表现形式来打破性别刻板印象的现象,成为了近年来的时尚热点。值得一提的是,这种设计表现形式并不单独针对男性群体或其他某一群体,而只是利用这种较为直观的、突破性别着装规范和审美认知的视觉呈现方式,表达多元化的“无性别”设计理念。笔者分别研究了不同视觉类型的无性别服装,综合研究无性别服装产生原因、品牌现状、要素特征、表现手法、设计原则以及未来展望。本文得出以下结论:1.从无性别服装的概念上来看,无性别服装没有固定的标准,它其实是一种概念性、实验性的服装,显示出一种性别的不确定性和复杂性。无性别服装的设计目的不只是在已有的性别审美标准之上进行设计,而是打破传统审美标准,将更多元的服饰美感呈现在大众面前。2.从无性别服装设计要素的角度来说,不同视觉类型的无性别服装的表现方式有较大差异。模糊性别气质的无性别服装追求实用性和舒适性,颠覆女性气质的无性别服装追求硬朗、干练的阳刚之感,而颠覆男性气质的无性别服装追求繁复的装饰和柔美的视觉感受。3.从无性别服装设计原则的角度来说,笔者以女性主义学者对性别问题的相关研究作为理论基础,得出无性别服装设计的三个原则,分别是:差异性原则、包容性原则和反二元对立原则。4.本文基于服装社会心理学的认知观点、符号互动论观点以及文化的观点对无性别服装进行了详细分析:首先,性别的不稳定性和性少数群体(LGBT)亚文化的引导作用,是无性别服装产生与流行的原因;其次,笔者指出,当代设计师是为了创造符合社会期望的公开形象、或者是为了模糊传统的性别外观符号并创造新奇的外观刺激,才促使无性别服装发展成了当下的面貌;最后,笔者根据技术、社会结构和意识形态的三种层次的变化,对无性别服装的发展趋向进行了展望,得出无性别服装具有较大发展潜力的结论。
李朝艳[4](2019)在《芭拉蒂·慕克吉流散三部曲研究》文中研究指明芭拉蒂·慕克吉是当代着名的印度裔美国作家,在世界流散文学中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她的小说作品《老虎的女儿》(1971)、《妻子》(1975)和《詹思敏》(1989)关注了女性流散者的文化困境,形成了明显的连续性和发展性特征,因而常常被评论家称为“流散三部曲”。三部曲见证了慕克吉内在精神世界的流动和文化转变,反映了慕克吉对流散者、尤其是女性流散者遭遇的文化问题的主要见解以及她文学创作的独特之处。本文旨在研究这样三个问题:首先,以流散文化理论为立场来看流散者、尤其是女性流散者遭遇的文化问题;其次,以女性主义理论和后殖民理论视角来看待女性权力问题,探讨女性流散者在面临“双重属下”阶层地位和“他者化”困境时,如何发挥女性力量来获得自我实现;再次,以精神分析学来探索常常被忽略的女性流散者精神和心理方面的难题,并探讨“家园”重建问题。本文将流散文化三部曲《老虎的女儿》、《妻子》和《詹思敏》作为一个整体,通过细读小说作品,结合流散文化理论,探讨三部曲与作家本人所经历的“流亡者”—“放逐者”—“移民”三种文化状态的对应关系,其文化观念经历的从“文化无根”、“文化茧缚”到“文化融入”的三阶段转变。慕克吉的流散写作,反映了流散者精神世界的潜在流动和心理发展,挑战了主流民族主义文化叙事中稳定的、同质的身份概念,移民在自我改变的同时也改变了移居地,这是一种双向的文化转化。女性身份和权力是慕克吉写作的核心话题,本文运用女性主义批评和后殖民批评理论,探讨女性身份和女性力量问题,研究“流散三部曲”中女性流散者面临“属下”地位和“他者化”困境时,能否发声以及如何发声的问题。本文认为,女性流散者将英语语言、姓名、性和暴力等作为女性施行力量的方式,与“他者性”和父权—男权进行了持续而有效的斗争。三部作品中的女性主角——塔拉、迪波、詹思敏,在流散生活中各以自己的方式去寻找到她们独特的声音,作家同时以此表达了自己的流散女性观。女性流散者在跨界过程中,在多重边缘化、他者化的处境下所遭遇的心理问题、所受到的精神创伤,是慕克吉流散写作中最为关注、也运笔最多之处。本文从精神分析理论视角切入,探讨后殖民流散文化背景下慕克吉三部曲中伴随女性流散者的“暗恐”和“非家幻觉”等心理问题。分析表明,流散者无论是在家、离家还是安家,都难以摆脱暗恐和非家幻觉。接着本文回归文化视角,探讨流散者的身份和家园重建问题。针对慕克吉的流散女性写作,本文提出:作家其实具有一种“双重内向”视角,即作为女性对女性的观察,作为流散者对流散者的观察,且这一双重内向的视角是交叉的,也因此她的流散小说创作表现出不同于一般男性流散作家的独特性质。本文认为,慕克吉的“流散三部曲”其实展开了一个流动的内在精神世界,也展开了一个活跃的心理世界,而这是流散作家要面对和认识的基本问题。这一内在流动,使流散者的世界因其不确定性,而具有挑战一般僵死的确定性世界的活力,也必将影响移居地的社会文化,在文学中反映出比一般其他文学更具有生命活力的创造,从而为世界文学园地带来可喜的贡献,而这也是本文选择慕克吉小说作为研究对象的原因之一。
陈璐[5](2019)在《维多利亚的秘密时尚秀中的女性身体叙事》文中指出性和身体是日常生活的基本景观,也是媒介影像提供视觉快感与满足的重要元素。《维多利亚的秘密时尚秀》(简称:维密秀)自2005年开创性地与电视、网络媒体合作,在美国国内推出电视时尚内衣秀,节目的新潮时尚、性感惊艳在全世界范围引发狂潮,并使其名声大噪,一度成为消费神话。维密秀作为当下的娱乐文化消费,正是诉诸受众的性与身体的视觉快感与精神满足。那么维密秀节目是如何在视觉观景台上建构这样的景观呢?女性的身体特征和“性感与美感”紧密联系在一起,女性的着装、裸露程度和身材都暗含着“性吸引力”,这些性感的身体特征如何在舞台上展现出魅惑的一面?女性对于身材的表达重心在于肉体化的身体,而衣着打扮可看作是肉体裸露的量度。维多利亚的秘密时尚秀中模特首先是自身身体曲线所展示的吸引力,所穿戴的巨型天使羽翼,亦包括蝴蝶、孔雀或恶魔等其他形式与尺寸的翅膀则以“犹抱琵琶半遮面”的状态使女性更富有诱惑力。维密秀是一场场身体的狂欢,它与身体的快感相联系在一起,身体打破社会与文化的控制而获得暂时性的自由,视觉的美感带来了快感,凸显那些浮面的表象,拒绝意义或深度。身体狂欢是对身体的过度消耗,是对身体的放纵,是一种创造式的、游戏式的自由。这一切在精美的灯光舞美和变幻的镜头语言包裹下,建造了一个现实之外的世界。维密秀是大众文化创造出来的产品。大众传播媒介作为信息最有效的生产者和传播者,对当代消费文化和视觉文化中的女性符号推波助澜使其无处不在。大众传媒所引领的时尚浪潮主导着女性形象,女性身体成为一种关于女性的审美认知和物化形象的当代表征。借助于大众媒介,女性身体在“看”与“被看”、“消费”与“被消费”呈现出复杂的文化意味。本论文意图以维密秀中的身体作为切入点,借助身体文本的考察,分析与阐释影像文化中女性形象作为欲望的对象,在视觉盛宴的狂欢中是如何被营造出身体脱离既定社会情境约束的自由想象,从而询唤日常生活情境中的女性现实主体,指出当代女性摆荡于“被看和被消费”的客体和“看与消费”的主体之间的吊诡。
孙睿[6](2019)在《观念与视野:当代艺术设计中的身体》文中认为自20世纪开始,身体成为各界普遍关注的研究焦点。随着人们对其认识的不断加深,它逐渐发展成为人类文化的重要载体。身体作为人类意识的重要载体,其最显着的特征即丰富性,而这种丰富性不但指的是生物属性多样化,同时还彰显了人类社会文化的基本内涵。身体有自己的述说方式与设计语言,身体如同一面镜子,不仅能够展现人的风格,还能折射出当前社会人们在观念上发生的变化。身体的视觉形式通过引导、传达、记忆来满足身体的物质需求、审美需求、功能需求。通过视觉进行创造属于一种认知行为。身体在创作时能够感知自身正位于和世界的新型互动之中,将其发展至全新的精神层面中。梅洛·庞蒂在其前两部着作《行为的结构》和《知觉现象学》中均反复强调,他的目的是要探讨意识与自然的关系。在艺术设计的发展进程中,情感与设计如同两股持续涌动的潮流,成为人类造物活动有序发展不可或缺的动力支持。视觉传达设计中的身体沟通打破“视觉”的范围,向“触觉、听觉、嗅觉、味觉”拓展,直至打动人们的情感。梅洛·庞蒂的知觉现象学理论认为,身体是我思的主体,而在我思的过程中逐渐产生了技术,这从另一个角度上展现出了人们把握世界本质的方法。身体体验是现象学的关注焦点,该学派重点研究的是空间中身体的各种感受。身体行为作为艺术创作的元素,行为艺术的本质更多的是身体作为媒介直接进行的自我反思,使作品表达出深刻的文化意义与内涵,看似简单的身体行为引起我们高度的共鸣。很多艺术类型都是以身体语言为载体进行表述的,譬如舞蹈、雕塑等。文学、美术等学科则是以描述身体语言的方式进行再创作,并以此为契机,揭示人的生存状态,赋予人类生命新的寓意。身体语言在设计中所传达的各种现象均取决于一种前提,即表达以信息诉求为基准的身体原因。具体来说,设计传达的基础是一种认知共性,即对某一姿态,某一动作,某一场景下的身体内在情绪、情感状态、常见动作的普遍性认知。设计的产生从本质上说是来源于身体的需求,在身体体验与产品设计的“感知层”中,身体行为对产品的感知过程是通过身体与产品产生接触性交互来实现的。身体美学包括如下要素:第一,肉体;第二,服装;第三,个人;第四,社会。将这四个要素运用到日常生活以及艺术设计中,从服装、肉体、个人三个要素下探讨时尚、设计和身体美学的关系,将身体与服装、人体外形、风貌、姿态等都结合起来,实现对身体美学更为细致深刻地刻画,分析出相关的艺术设计理念。
储福金[7](2018)在《念头》文中研究说明第一章生死龟走回这条谭家湾路,张晋中似乎嗅到了一种久违的气息,不是叶香,不是泥香,不是炊香,不是药香,不是新香水之香,也不是旧木瓦之香。眼前的马路宽了,与城市其他的道路没多少不同,路灯亮了,水泥路上一片明亮。张晋中感觉那点气息,和早年昏黄的灯光与路灯杆的阴影牵连着,触及那宛如梦间的记忆。其实人的记忆并不完全真实,张晋中某一刻的记忆与别人提及的往往不一样,有时差距还离谱。
王丹丹[8](2018)在《台湾现代主义小说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台湾现代主义小说是台湾文学史上最为浓墨重彩的篇章。它的发展历程时盛时衰、时显时隐,曲折坎坷却不绝如缕。它的作家队伍整齐庞大,不同世代、不同族群、不同性别的作家都积极投身于现代主义的书写之中。它的作品技艺精湛,小说文本所展示出来的繁复技巧、审美原则、语言锤炼,具有较高的审美价值和阐释意义,产生许多经典之作。它的影响广泛深远,既带来了台湾文学创作的革命性变革,又遭遇了聚讼纷纭、莫衷一是的争议和评价。本文就聚焦这一纷繁复杂的台湾现代主义小说叙事景观,对其进行整体性、系统性地剖析论述。本文共分绪论、正文(六章)、结语三大部分,主要研究内容如下:绪论部分介绍了台湾现代主义小说的研究现状,在此基础上阐发本论文的研究价值与意义。第一章探讨台湾现代主义小说的生成背景。现代主义美学在台湾的传播有其复杂的历史源流。本章从台湾具体时空背景和作家主体精神出发,探究台湾现代主义发生的多重历史因素,诠释台湾现代主义文学在地化的生成品质。第二章梳理台湾现代主义小说的创作流变。勾勒台湾现代主义小说所历经的发展图式。在现代主义嬗变的脉络梳理中窥见不同世代、不同群族或同一作家前后关于现代主义小说创作的承嬗离合。第三章解析台湾现代主义小说作家的主体精神。台湾知识分子孤绝、脆弱与边缘性的精神处境深刻地体现在小说的创作肌理之中。氤氲在字里行间的是浓重的荒原气息,跋涉在荒野之中的是一个个孤独的灵魂,这些孤立于世的生命个体在上下求索中体味着孤寂的滋味,寻找着生命的价值与意义。现代主义作家们呈现出孤独的生命精神形态,抒发着悲情的生命情感话语。第四章阐述台湾现代主义小说的存在书写意蕴。结合历史语境与文本解读,从个体、原乡两个层面切入,细致挖掘蕴含于现代主义小说文本之中的作家们对人的生命意识、生存意义的思考以及对精神原乡的终极追寻与关怀。第五章分析台湾现代主义小说的叙事艺术。现代主义文学对语言和形式持有着高度的自觉和敏感。本章深入探析台湾现代主义小说对语言文字与艺术形式的转化与建构。透过作家个性化的文体追求感受台湾知识分子的文化境遇和对于个体存在的反思。第六章归纳台湾现代主义小说的文史学意义。在宏观视域下对台湾现代主义小说的文史学价值做出评释。在艺术情思表现上,台湾现代主义小说树立了新的美学范式、深化了对人的存在意义的哲理思考。在文学传播影响上,台湾现代主义小说不仅是台湾文学史中不可或缺的华丽篇章,而且是中国现代主义文学整体建构中的重要一支。并且台湾现代主义文学之风促进并推动了海外华文文学的发展,成就了海外华文文学中的现代主义书写。结语总结了台湾现代主义小说的在地化风貌以及对未尽研究的展望。
冯芹[9](2018)在《文化批判视角下的新媒体“欢场”文化研究》文中指出本研究借用中国古代文学作品中的“欢场”概念,考察和研究新媒体时代网民参与社会互动的空间形式和过程,及其所呈现的一种新型“欢场”文化现象——以新媒体技术为主导,以“娱乐”和“性”为主要元素,以扩散化传播为关系的网络狂欢现象。具体而言,新媒体“欢场”文化指涉着一个由网站、论坛、博客、APP等系列空间构建的涉“性”娱乐的生产、传播和消费的文化场域。随着新媒体日益渗透人们的日常生活,“欢场”文化盛行所带来的文化失范等负面效应引发了人们的许多质疑和忧虑。本研究借鉴媒介社会学的研究框架,综合运用历史分析、话语分析、内容分析与案例分析等方法,在考察“欢场”文化生成的基础上探讨从近现代大众传媒到新媒体时代的“欢场”叙事,重点探讨“欢场”文化在新媒体空间中的媒介呈现,进而阐释“欢场”文化生产与公众、经济、文化等因素之间的权力关系,并对其价值和负面效应进行反思与批判。本研究力图从五个方面展开新媒体“欢场”文化的研究。第一,通过梳理古代文学中的“欢场”书写主题,在历史文化语境中考察“欢场”文化的生成依据,探寻“欢场”与社会发展之关系,并进一步考察“欢场”由文学书写到新媒体叙事的连接脉络。近代报刊的产生刺激了媒介文化的欲望叙事及大众的感性诉求,孕育了近代“欢场”文化的传播特征。现代大众传媒通过议程设置的批判话语叙事和相关报道,在大众的认知观念和价值观中建构起了对“欢场”的刻板印象。新媒体时代,“欢场”文化在新媒体空间中的扩散已初步显现出“场域”的迹象,这一场域的生成可以从媒介技术的变革、声色惯习与文化资本、空间类型的集聚拓展、行动者的变化多元等分析中得到阐释。第二,参照爱德华·索亚的“第三空间”理论视角,将新媒体空间依据空间特性分为物理空间、想象空间和社会空间,通过对新媒体“欢场”文化扩散现状的梳理,探讨“欢场”文化在新媒体空间中的形态。首先梳理考察网站、论坛、博客、QQ群、微信、陌陌等“物理”空间中“欢场”形态的呈现。其次考察“欢场”文化在新闻客户端、综艺、影视、广告、直播中的渗透和扩散,探析这些新媒介形态如何以想象性为主的媒介叙述建构起“欢场”文化的第二空间。最后将社会转型期频发的道德隐私新媒体事件视为第三空间,强调其所蕴含的权力和社会关系的变化,探寻社会各方主体何以通过空间重构、话语实践及意义争夺展开社会道德、公权力等方面的关系博弈,从而在互动、抗争、协商中影响着“欢场”文化的生产与重构。第三,在梳理分析新媒体空间中“欢场”形态的基础上,以新媒体“欢场”的文化习性为主线,分别从新媒体“欢场”主体的语言、行为及身份上凝练出奇观特征、狂欢精神和快感宣泄的特征,并探讨这三大特征与“欢场”生成机制的关系以及在导引“欢场”文化建构特性中起到的作用。具体来看,新媒体“欢场”奇观特征突出地表现为“原欲/罪”奇观、名人“私生活”奇观和荧屏“污”奇观;狂欢精神体现在窥私的狂欢和以段子、神曲、恶搞等为表现形式的戏谑调侃的话语狂欢;快感宣泄则体现在基于欲望释放的生理快感、基于情感消费的精神快感和以利益诉求为目的的行动快感等方面。第四,通过考察新媒体“欢场”与公众、经济以及文化等外部场域之间的勾连,考察“欢场”文化在中国当代社会文化场域中复杂的生产张力。新媒体“欢场”文化也是性别权力争夺的重要场域,通过探讨女性如何运用身体、话语、行动等方式参与“欢场”文化的生产和建构,从性别角度阐释“欢场”文化再现的社会性别政治。以“海天盛筵”为个案进行分析,考察这一事件中各种权力主体的斗争和博弈以及对大众价值判断的影响。第五,强调新媒体“欢场”文化是消费社会出现的文化形态,对当下“欢场”文化引发网络社会道德的危机、媒介技术伦理与空间异化、消费欲望的异化等现实问题进行反思与批判。本研究提出,探寻重构新媒体文化生态的行动策略,要通过审查监管和疏导引导,来健全新媒体文化的治理体系,通过互联网内容的完善,提升新媒体文化的责任与品格,同时要加强公民理性的培育,提升个人的媒介素养。从个体理性上升到公共理性,承担起塑造新文化形态的重要传播力量,是时代提出的重要课题,也是难题。
李隽[10](2018)在《中国早期电影与中国审美现代性研究:1896-1937》文中研究说明早期电影尾随第二次工业革命而来,大约于19世纪90年代起源于欧洲,随后不久在中国出现,并作为一种新的媒介进入了中国的大众娱乐谱系。早期电影既为中国人的日常生活开辟了一个新的维度,又为中国的现代性进程提供了必要的传播媒介,从而成为中国审美现代性进程中一个重要的因素。基于此,本文试图以早期电影为切入点,将之置于中国社会的发展轨迹及现代都市文化的背景中,从现代性的视域下审视中国早期电影是如何在时代风云的激荡中,在社会情景的剧变中,呈现出美学精神的现代转型。由于电影的意义并不仅仅在电影本身,因此本文将不拘囿于电影文本内部的探讨,文本生成的历史语境、生产机制等外部因素也将纳入我们的研究范畴。本文认为,早期电影为我们提供了一部可供繁复解读的文本,但对它的充分理解必须建立在马克思唯物史观的基础上,必须立足于20世纪中国由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转型的历史语境中。这将是本文的逻辑起点。本文分绪论、正文和结语三个部分。正文共分为四个章节:第一章,我们先从“空间维度”着手,在电影与城市的互动关系中建立观察、分析、研究中国早期电影的视角,探讨早期电影是如何作为现代化和城市化的表征,折射出文化现代性转型的一个侧面。第二章,我们将探析20世纪早期社会的语境下,处于电影观看过程中的主客体复杂的互动机制,以及中国人是如何在这种复杂的机制中自我更新,最终完成了现代中国族群以及作为个体的“现代人”的主体自觉。20世纪早期电影女星们,尤其是她们妙曼的身体也是银屏内外最受关注的对象之一。她们的身体经历了怎样的转变?在转变过程中获得了什么样的解放,又遭遇了什么样的禁锢?她们的身体是如何参与民族国家话语的?在参与过程中,她们的个人意志是如何与民族国家的宏大话语进行“协商”的?以上问题也将纳入本章的探索范畴。第三章,我们将考察早期电影里“声音”和现代性之间的关系。早期电影里“声音”是如何成为构建国家民族概念的符码和工具,并与“白话文”运动、“国片运动”形成合力,使中国发出现代性之声的?早期电影歌曲既有“软性歌曲”这样的靡靡之音又有“左翼歌曲”那样的铿锵之声。这样的区分有何缘由与基础,产生了怎样的影响与后果?在漫长的封建社会里“失声”的女性因为电影获得了更多“发声”的机会,她们能否从银屏内外的男性和封建伦理的规训下挣脱出来,发出属于自己的声音?这些都是本章要探讨的直接目标。第四章,我们将通过早期电影聚焦审美精神的现代转向。无论是政治经济体制还是经济生产方式、科学文化思想,在20世纪早期都经历了翻天覆地的剧变。在“师夷之长技”和“西学东渐”的浪潮之下,中国踏上了艰难而执着地现代性探索之路。从西方舶来的、于19世纪末期进入中国的电影是这一历程的见证者。必须指出的是,现代审美精神并非一个固定不变的概念,它以“新”为精髓,始终保持着与时俱进的活力。因此,我们试图立足于具体的历史语境,通过对早期电影的发展历程的分析研究,更好地理解中国审美精神转型的演变轨迹和历史特征。通过以上梳理分析,我们发现作为在近代工业文明和都市文化浸淫下诞生的全新的通俗娱乐样式和消费样式,早期电影与现代性有着天然的联系。它传递新的社会观念、表达新的审美体验、引领新的审美潮流。早期电影所承载的审美现代性追求并非一成不变,而是因特定历史时期的社会要求的不同而不同。总体来说,在宏观层面始终符合“美的规律”的一维性方向,在微观层面则充分体现了具体历史语境中的复杂事实,大致经历了从20年代侧重“人的解放”的维度到30年代逐渐向“民族独立”这个维度滑动的逻辑转折。这也给了我们如何在当代继续推动审美现代性持续发展以启示:我们必须始终坚持以“美的规律”为最高标准,坚持审美文化的先进方向,促进社会生产力的持续发展,推动人的不断完善。
二、Shoppers Treated to Bare Flesh and Underwear(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Shoppers Treated to Bare Flesh and Underwear(论文提纲范文)
(1)网络时代美国创剧人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绪论 |
第一节 研究缘起 |
第二节 文献综述 |
第三节 研究对象 |
第四节 研究思路和方法 |
第一章 身份与阶层:美国创剧人群体的演变 |
第一节 电视时代创剧人的身份界定(1928-1963) |
一、创剧人身份的探索:从发明家到电视人 |
二、创剧人身份的确立:首席编剧与执行制片人 |
第二节 电视时代创剧人的阶层分析(1964-1998) |
一、创剧人群体的形成:三大剧种创剧人群体 |
二、创剧人阶层的出现:三大阶层创剧人分布 |
第三节 网络时代创剧人的阶层突破(1999-2019) |
一、模型构建:多源异构数据下的第一阶层创剧人画像 |
二、画像分析:从第一阶层创剧人到创剧人“职业群体” |
第二章 他者与自我:网络时代创剧人文本的内容选择 |
第一节 他者互文:临摹现实文本下的客观写实 |
一、效仿现实生活:从真人真事中取材 |
二、互文经典作品:从文学与影视中取材 |
第二节 自我表现:“三重自我建构”下的主观抒情 |
一、对“个体自我”的探寻 |
二、对“关系自我”的定位 |
三、对“集体自我”的认知 |
第三节 紧密结合:创剧人文本内容层面的群体特征 |
一、他者故事中自我的汇入 |
二、自我镜像中他者的虚构 |
第三章 制作与创作:网络时代创剧人文本的表现形式 |
第一节 制作范式:视听电影化与叙事文学性 |
一、电影化影像策略:质感营造与“景观”制造 |
二、文学性叙事策略:叙事结构与叙事线索 |
第二节 创作风格:视听个性化与叙事风格化 |
一、个性化的长镜头与蒙太奇 |
二、风格化的“话语”建构 |
第三节 高度统一:创剧人文本形式层面的群体特征 |
一、制作范式中个性的凸显 |
二、创作风格中成规的体现 |
第四章 互构与升华:群体特征两个维度的相互关系与共同作用 |
第一节 相互关系:成规与个性的互构 |
一、同源性:相近起源与发展 |
二、同构性:相互建塑和形构 |
三、共生性:互相依存与协作 |
第二节 共同作用:多元且精彩的主题 |
一、世界观的引导:个人信仰与哲学思辨 |
二、人生观的认同:女性主义、反同性歧视和反种族歧视 |
三、价值观的迎合:反英雄、非英雄与集体无意识 |
第五章 环境与心理:网络时代创剧人群体特征的成因 |
第一节 外在环境之变:媒介场域架构下的特征成因 |
一、网络时代媒介场域的架构变化 |
二、媒介与受众博弈下的底层逻辑 |
第二节 内在心理动因:“人类动机理论”下的特征成因 |
一、自我求生:生活困难者的生理需要 |
二、自我救赎:面临威胁者的安全需要 |
三、自我倾诉:身份认同困惑者的归属需要与情感缺失者的情感需要 |
四、自我证明:事业受挫者的尊重需要 |
五、自我实现:美国创剧人的终极追求 |
结语 |
第一节 从传播到效仿:美剧强大的影响力 |
第二节 在分辨中学习:现状、启示与反思 |
附录 |
参考文献 |
在校期间取得的成果 |
致谢 |
(2)西方古典紧身胸衣虚拟模型构建与参数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课题研究内容及意义 |
1.2.1 研究内容与方法 |
1.2.2 研究意义 |
1.3 论文章节安排与技术路线图 |
1.3.1 论文章节安排 |
1.3.2 研究技术路线图 |
1.4 研究的创新点 |
1.5 本章小结 |
2 相关理论及研究综述 |
2.1 紧身胸衣相关理论及研究 |
2.1.1 紧身胸衣的概念 |
2.1.2 紧身胸衣的起源及形制演变 |
2.1.3 紧身胸衣的造型结构 |
2.1.4 紧身胸衣的支撑材料 |
2.1.5 紧身胸衣与人体之间的关系 |
2.2 服饰博物馆 |
2.2.1 服饰博物馆的数字化概念 |
2.2.2 数字化服饰博物馆的现状 |
2.3 服装三维模型的获取 |
2.3.1 基于2D图像特征的虚拟仿真模型获取 |
2.3.2 多角度高清摄像法 |
2.3.3 虚拟试衣技术 |
2.3.4 基于3D激光扫描获取服装三维模型 |
2.4 参数化设计建模软件及方法 |
2.4.1 基于Autodesk Inventor软件的参数化建模方法 |
2.4.2 基于Rhino软件与Grasshopper插件的参数化建模 |
2.5 本章小结 |
3 基于2D纸样的古典紧身胸衣虚拟仿真模型构建研究 |
3.1 古典紧身胸衣造型特征演变与研究范围 |
3.1.1 古典紧身胸衣造型特征演变分析 |
3.1.2 紧身胸衣研究范围界定 |
3.1.3 虚拟仿真模型构建对象的选取 |
3.2 历史女性人体模型的获取方法 |
3.2.1 19 世纪女性人体测量项目 |
3.2.2 3D CLO软件中人体模型测量项目 |
3.2.3 19 世纪人体与现代软件人体测量项目的对比分析 |
3.3 紧身胸衣虚拟仿真模型构建 |
3.3.1 1860's年代紧身胸衣款式结构分析 |
3.3.2 1880's年代紧身胸衣款式结构分析 |
3.3.3 1890's年代紧身胸衣款式结构分析 |
3.3.4 紧身胸衣模型的构建与改进 |
3.4 紧身胸衣表面特征数字化表现 |
3.5 本章小结 |
4 古典紧身胸衣3D造型的参数化表达 |
4.1 紧身胸衣轮廓要素分析 |
4.1.1 紧身胸衣的轮廓提取 |
4.1.2 紧身胸衣轮廓的特征区域分析 |
4.2 紧身胸衣正侧轮廓的参数表达 |
4.2.1 紧身胸衣正侧轮廓的几何点与参数定义 |
4.2.2 三款紧身胸衣正侧轮廓的参数化表达 |
4.3 横截面曲线优化与几何点定义 |
4.3.1 横截面曲线的提取 |
4.3.2 横截面曲线优化与几何点定义 |
4.4 本章小结 |
5 紧身胸衣参数化模型的构建与应用 |
5.1 紧身胸衣参数化模型的构建 |
5.2 参数化模型的应用 |
5.2.1 紧身胸衣造型特征模型的获取 |
5.2.2 紧身胸衣平面展开图的获取 |
5.3 本章小结 |
6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3)无性别服装设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目的及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目的 |
1.1.3 研究意义 |
1.2 相关研究现状分析 |
1.2.1 关于女性主义与性别问题的研究 |
1.2.2 时尚与性别的关系 |
1.2.3 服装历史文化与性别审美的关系 |
1.2.4 关于无性别服装的研究 |
1.3 主要研究内容 |
1.4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
1.4.1 研究方法 |
1.4.2 技术路线 |
1.5 创新点与难点 |
1.5.1 创新点 |
1.5.2 研究难点 |
2 无性别服装的概念与品牌发展现状 |
2.1 无性别服装产生的影响因素 |
2.1.1 现代服装性别审美取向的变化 |
2.1.2 女权运动对无性别服装的推动 |
2.2 无性别服装的界定 |
2.2.1 无性别服装的名词界定 |
2.2.2 无性别服装与男装和女装的区别 |
2.2.3 无性别服装与中性服装的区别 |
2.3 无性别服装品牌的类别与特征 |
2.3.1 模糊性别气质的服装品牌 |
2.3.2 颠覆女性气质的服装品牌 |
2.3.3 颠覆男性气质的服装品牌 |
3 无性别服装设计要素分析 |
3.1 模糊性别气质的无性别服装设计要素分析 |
3.1.1 款式要素 |
3.1.2 色彩要素 |
3.1.3 面料要素 |
3.2 颠覆女性气质的无性别服装设计要素分析 |
3.2.1 款式要素 |
3.2.2 色彩要素 |
3.2.3 面料要素 |
3.3 颠覆男性气质的无性别服装设计要素分析 |
3.3.1 款式要素 |
3.3.2 色彩要素 |
3.3.3 面料要素 |
4 无性别服装的表现手法与设计原则 |
4.1 无性别服装的表现手法 |
4.1.1 “夸张性”设计手法 |
4.1.2 “混搭性”设计手法 |
4.1.3 “解构性”设计手法 |
4.2 无性别服装的设计原则 |
4.2.1 差异性原则 |
4.2.2 包容性原则 |
4.2.3 反二元对立原则 |
5 基于服装社会心理学理论的无性别服装分析 |
5.1 无性别服装的产生与流行原因 |
5.1.1 性别的不稳定性 |
5.1.2 LGBT亚文化的引导 |
5.2 无性别服装的设计现象解读 |
5.2.1 创造符合社会期望的公开形象 |
5.2.2 模糊传统的性别外观符号 |
5.2.3 创造新奇的外观刺激 |
5.3 无性别服装的发展趋向 |
5.3.1 无性别服装具有较大的发展潜力 |
5.3.2 无性别童装的需求将逐渐增强 |
6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期间研究成果 |
致谢 |
(4)芭拉蒂·慕克吉流散三部曲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芭拉蒂?慕克吉其人其作 |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
三、流散、南亚流散文学与芭拉蒂·慕克吉的流散写作 |
四、学术目标及创新点 |
五、研究思路与论文构设 |
第一章 流散三部曲的文化演变 |
第一节 文化无根:《老虎的女儿》(1971) |
一、在“旧世界的边缘” |
二、“是,也不是” |
三、“再进入是被禁止的” |
第二节 文化“茧缚”:《妻子》(1975) |
一、“成为悉多” |
二、破“茧”之挣 |
三、“茧缚”之殇 |
第三节 文化融入:《詹思敏》(1989) |
一、在路上 |
二、迦梨女神:转世与再生 |
三、配方的给予者 |
第二章 性别与权力 |
第一节 作为女儿、妻子、母亲的女性 |
一、“印度教想象”:传统规约下的女性 |
二、“我是一个囚犯”:流散状态的新挑战 |
三、性别话语:女性身份的反抗与意义 |
第二节 四种女性力量 |
一、语言跨界:从“他的”语言到“我的”语言 |
二、被命名表象下的自我命名:“我将是这个人” |
三、自我主导的性:“新生活的希望” |
四、以暴制暴:女性转化的契机 |
第三章 非家幻觉与家园重建 |
第一节 非家幻觉 |
一、在“家”非家:《老虎的女儿》 |
二、离“家”非家:《妻子》 |
三、安“家”非家:《詹思敏》 |
第二节 “家园”重建 |
一、身份与家园 |
二、何处为家? |
三、时空位移与家园建构 |
结语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 |
致谢 |
(5)维多利亚的秘密时尚秀中的女性身体叙事(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节 研究背景 |
第二节 研究现状 |
第三节 研究意义、方法及创新点 |
第一章 维密秀的生活化 |
第一节 女性内衣的时尚化 |
第二节 时装与习性 |
第三节 身体的时尚化 |
第二章 维密秀的“性感”呈现 |
第一节 性感的身体特征 |
第二节 美感与性感 |
第三节 性感的呈现情境 |
第三章 看与被看 |
第一节 两性看女性 |
第二节 看与被看的女性身体叙事 |
第三节 色情规则 |
第四章 消费与被消费 |
第一节 自我管理 |
第二节 模特制造者 |
第五章 身体的狂欢 |
第一节 裸露的状态 |
第二节 身体的狂欢 |
第三节 大众传媒的狂欢 |
第六章 走出“维密秀” |
第一节 身体迷恋下的“失色” |
第二节 伪文化和伪内衣 |
第三节 新的女性话语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承担的科研任务与主要成果 |
致谢 |
个人简历 |
(6)观念与视野:当代艺术设计中的身体(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节 论题来源及研究思路 |
第二节 研究范围及相关特定概念界定 |
一、当代艺术与设计 |
二、身体艺术 |
三、身体与设计 |
第三节 相关研究文献综述 |
一、关于身体的哲学思考 |
二、关于身体与艺术关系的研究 |
三、关于身体艺术的研究 |
四、关于当代艺术设计视野下身体的研究 |
五、身体与设计学研究 |
第四节 文本结构与研究方法 |
一、文本结构 |
二、研究方法 |
第五节 论题研究意义 |
第一章 视觉艺术设计与身体 |
第一节 身体与视觉形式的三种功能 |
一、引导功能 |
二、传达功能 |
三、记忆功能 |
第二节 身体“意象”与设计 |
一、女性主义身体 |
二、身体与创作——感觉的逻辑 |
三、“表层”、“表现”与身体的“意象” |
第三节 身体绘画与设计 |
一、抽象化设计 |
二、写实主义 |
三、超现实主义 |
四、德国新表现主义 |
第四节 身体与叙事设计 |
一、戏剧化设计 |
二、体验设计 |
三、情感设计 |
四、隐匿设计 |
第二章 公共艺术设计与身体 |
第一节 雕塑设计与身体 |
一、拟人型 |
二、身体的局部表达 |
三、器官的抽象化 |
第二节 互动装置设计与身体 |
一、身体与情境交融设计 |
二、间接感发——互动设计 |
三、体验感官式设计 |
第三节 反形式艺术设计与身体 |
一、身体或质料的现象学 |
二、精神、物质与身体 |
第四节 人体工程学与功能性公共艺术设计 |
一、休息功能 |
二、引导功能 |
三、娱乐功能 |
第三章 身体行为的设计解读 |
第一节 观念设计与身体 |
一、怪诞艺术设计 |
二、文化与身份 |
第二节 行为艺术与身体 |
一、身体与时间设计 |
二、身体与空间设计 |
三、身体与情感设计 |
第三节 身体设计的视觉语言 |
一、肢体语言的形式表现 |
二、肢体语言的信息传达 |
三、肢体语言与场景构建 |
第四节 身体设计的动态演绎 |
一、流动旋律中的身体设计 |
二、张力幻象中的身体设计 |
三、反叛意识下的身体设计 |
四、身体设计与极限探索 |
第四章 身体功能的设计延伸 |
第一节 技术、身体和设计的三重奏 |
一、技术与身体 |
二、身体、技术与现象学 |
三、身体、技术与设计 |
四、无器官身体 |
第二节 基于本体的设计 |
一、基于身体体验的设计 |
二、弥补身体缺陷的设计 |
三、增强身体功能的设计 |
四、贴合身体习惯的设计 |
第三节 身体导向的设计 |
一、运动器械设计 |
二、健身器械设计 |
三、康复护具设计 |
第五章 身体美学与时尚设计 |
第一节 舒斯特曼的身体美学 |
一、身体美学的本体论的三个场极 |
二、身体美学现象论的三个角度 |
三、身体美学的现实维度 |
第二节 身体规训与设计 |
一、缠足与姿态规训 |
二、束胸与形体规训 |
三、高跟鞋——身体的扭曲与时尚 |
第三节 身体形态与设计 |
一、身体形态与空间 |
二、身体比例与剪裁 |
三、人体动力学与身体形态 |
第四节 身体、时尚、消费与设计 |
一、鲍德里亚的消费身体与虚拟身体 |
二、消费主义的兴盛与身体设计 |
三、时尚消费语境中的身体装饰设计 |
四、时尚消费语境中的身体形态设计 |
总结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 |
致谢 |
(8)台湾现代主义小说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章 台湾现代主义小说的生成背景 |
第一节 文化危机中的现代主义价值选择 |
1.威权时空下的西方文化思潮影响 |
2.现代主义与台湾知识分子的精神遇合 |
第二节 东方语境中的现代主义在地化生成 |
1.五四精神的薪火相传 |
2.中华文化的浅吟低唱 |
第二章 台湾现代主义小说的创作流变 |
第一节 五、六十年代台湾现代主义小说的崛起 |
1.夏氏兄弟对台湾现代主义文艺思潮的开启 |
2.《自由中国》、《笔汇》对台湾现代主义文学的推动 |
3.《现代文学》对台湾现代主义文学运动的引领 |
4.新批评对台湾现代主义文学的助推 |
5.台湾现代主义小说的产生和繁荣 |
第二节 七、八十年代台湾现代主义小说的成熟与深化 |
1.台湾现代主义小说经典的确立 |
2.现代技法与乡土现实的结合 |
3.现代主义性别议题的爆发 |
4.现代主义与后现代主义的交汇 |
第三节 九十年代以后台湾现代主义小说的美学坚守与多元发展 |
1.语言形式的艺术突破 |
2.文本主题的多重面向 |
3.女性话语的历史叙述 |
4.语体风格的多元繁复 |
5.文化杂糅下“中文的纯化” |
6.文学新世代的现代主义精神承续 |
第三章 台湾现代主义小说作家的主体精神 |
第一节 孤独的生命映像 |
1.无所依凭的虚无 |
2.辗转漂泊的零丁 |
3.身份迷失的孤愤 |
4.与世疏离的孤寂 |
5.西化之下的空虚 |
第二节 悲情的生命话语 |
1.叹时序变迁无常 |
2.哀人生偃蹇困顿 |
3.苦羁旅相思离愁 |
4.伤生死离别痛楚 |
5.悲人之异化空乏 |
第四章 台湾现代主义小说的存在书写 |
第一节 个体生存困境的言说 |
1.力比多的困扰 |
2.存在的迷惘 |
3.死亡叙写 |
第二节 原乡的失落与守望 |
1.外省作家的血脉寻根 |
2.本省作家的乡土之恋 |
3.在台马华作家的原乡再造 |
第五章 台湾现代主义小说的叙事艺术 |
第一节 重表现的叙事技巧 |
1.内视阈的叙事视角 |
2.时空重组的蒙太奇手法 |
第二节 多维度的叙事结构 |
1.错时的叙事排列 |
2.非线性叙事构架 |
第三节 缤纷多彩的叙事话语 |
1.博雅丰赡的温婉之美 |
2.另类奇崛的惊艳之美 |
第六章 台湾现代主义小说的文史学意义 |
第一节 艺术情思的深度开掘 |
1.反叛与创新:标新立异的美学实践 |
2.追寻与反思:生存意义的哲理思考 |
第二节 文学格局的空间拓展 |
1.引领与传承:台湾文学史中的华丽篇章 |
2.互补与共融:中国现代主义文学的整体建构 |
3.辐射与传播:海外华文文学中的现代主义书写 |
结语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的科研成果 |
致谢 |
(9)文化批判视角下的新媒体“欢场”文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提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节 研究的缘起 |
第二节 研究文献综述 |
一、国外相关研究 |
二、国内相关研究 |
三、简要评述 |
第三节 概念界定及理论框架 |
一、空间、新媒体空间 |
二、场、场域 |
三、“欢场”、“欢场”文化 |
四、本研究的理论框架 |
第四节 研究方法与创新之处 |
一、研究方法 |
二、创新之处 |
第一章 “欢场”:从文学书写到新媒体叙事 |
第一节 古代文学中的“欢场”书写 |
一、声色歌舞的“欢场”主题 |
二、晚清狭邪小说中的欢场书写 |
三、欲望宣泄、消遣享乐、消费倾向的“欢场”蕴涵 |
第二节 近代传媒中的“欢场”叙事 |
一、社会转型与近代报刊的欢场叙事 |
二、“黄色小报”的内容倾向 |
三、捧妓、“选花榜”:情色的舆论造势 |
四、商业广告的欲望叙事 |
第三节 现代传媒中的“欢场”叙事 |
一、作为社会问题的卖淫与嫖娼 |
二、酒吧、夜总会等欢场空间的暗喻 |
三、身体、性的煽情话语生产 |
四、从“小姐”到“女性工作者”:性别身份的建构 |
第四节 新媒体“欢场”的场域生成 |
一、技术动力:媒介技术的变革 |
二、场域结构:“声色”惯习与文化资本 |
三、空间拓展:类型的多元集聚 |
四、主体变化:“欢场”行动者的多元 |
第二章 新媒体空间中的“欢场”形态 |
第一节 情欲、技术、伦理与“性息”空间 |
一、网站:开启“性息”传播之门 |
二、论坛:性息交流的空间聚集 |
三、博客:草根女红人的成名空间 |
四、微信:“熟人+陌生人”的交往快感 |
五、陌陌:以“约炮”为名的陌生人社交 |
六、QQ群:隐秘的“温床” |
第二节 视觉欲望、身体情色与想象空间 |
一、新闻客户端中感官议题的呈现 |
二、新媒体娱乐“欢场”:综艺狂欢与明星消费 |
三、新媒体影视“欢场”:身体、情色与场景奇观 |
四、新媒体广告“欢场”:强化欲望叙事 |
五、网络直播“欢场”:窥私与“视淫” |
第三节 主体多元、话语博弈、价值重塑与社会空间 |
一、“道德隐私新媒体事件”及话语分析 |
二、主体多元:作为行动者的名人、明星、官员及公众 |
三、话语博弈:社会道德、公权力的抗争诉求 |
四、价值重塑:“公”与“私”界限的打破 |
第三章 新媒体“欢场”的特征 |
第一节 奇观特征与新媒体“欢场” |
一、赛博空间的潘多拉:“原欲/罪”的奇观 |
二、隐私窥探:名人“私生活”奇观 |
三、娱乐无极限:荧屏“污”奇观 |
第二节 狂欢精神与新媒体“欢场” |
一、快乐至上:欢场中的狂欢精神 |
二、道德为名:窥私的狂欢 |
三、戏谑调侃:段子、神曲、恶搞的话语狂欢 |
第三节 快感宣泄与新媒体“欢场” |
一、欲望释放:生理的身体快感 |
二、情感消费:感官愉悦的精神快感 |
三、利益诉求:抵抗的行动快感 |
第四章 新媒体“欢场”的权力关系 |
第一节 公众诉求与娱乐表达 |
一、娱乐消费与公众的感性诉求 |
二、情感动员与公众的抗争诉求 |
三、参与赋权与公众的表达诉求 |
第二节 资本催生与商业逻辑 |
一、资本运作:新媒体“欢场”的经济动力 |
二、流量诉求:实现价值增殖 |
三、商业逻辑:融入新媒体“欢场”的生产 |
第三节 文化“契合”与多元共生 |
一、与消费文化的“结盟” |
二、与网络亚文化的“契合” |
三、与精英文化的“博弈” |
第四节 性别政治与女性话语赋权 |
一、女性与“欢场”:从“主体虚位”到“高频率出场” |
二、另类的张扬:裸露、“写作”与展演 |
三、名利收益:主动发声与话语赋权 |
四、成名的幻象:阈限空间中的“欢场”女性 |
第五节 个案分析:“海天盛筵”事件 |
一、海天盛筵概述 |
二、情色化、狂欢化、奇观化的“欢场”特征 |
三、海天盛筵中的权力博弈 |
四、海天盛筵的批判反思 |
第五章 新媒体“欢场”文化的反思与批判 |
第一节 网络社会道德的危机 |
一、网络道德观的失范 |
二、传统价值观的弱化 |
三、感官愉悦功能的夸大 |
四、公共理性的缺失 |
第二节 媒介技术伦理与空间异化 |
一、媒介技术与文化的悖论 |
二、媒介技术的伦理困境 |
三、“藏私”的空间危机 |
第三节 消费欲望的异化 |
一、诱导感官欲望消费 |
二、病态消费观的蔓延 |
三、女性身体消费的泛滥 |
第四节 重构新媒体文化生态 |
一、健全新媒体文化治理体系 |
二、提升新媒体文化责任与品格 |
三、加强公共理性的培育 |
结语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科研成果 |
参考文献 |
后记 |
(10)中国早期电影与中国审美现代性研究:1896-1937(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对象 |
二、研究综述 |
三、研究视角 |
四、研究思路及章节安排 |
第一章 中国早期电影与都市空间:空间的现代转型 |
第一节 都市空间的初兴与电影空间的形成 |
一、现代都市的初兴与空间的现代转型 |
二、前电影院时代的观影空间:以“徐园”为中心的考察 |
三、早期电影院:现代公共空间与都市生活 |
第二节 早期电影中的都市空间:从“自然景观”到“辨证景观” |
一、街景 |
二、流动性空间:汽车 |
三、百货商店 |
四、舞厅 |
第三节 都市空间的未来:返乡与离乡 |
一、都市空间的“未来”:崩毁还是重生? |
二、“都市的未来”的答案之一:崩毁—返乡 |
三、“都市的未来”的答案之二:重建—离乡 |
第二章 中国早期电影与视觉现代性 |
第一节 “看电影”:视觉的现代转向 |
一、从“读画”到“看电影” |
二、从“听戏”到“看电影” |
第二节 “看”的焦虑:看电影与主体性的生成 |
一、 “看旧戏—电影”事件与主体的生成的历史语境 |
二、启蒙叙事:个体意识的萌发与“现代人”的形成 |
三、民族叙事:电影市场争夺与“想象共同体”的形成 |
第三节 女体:电影女星与视觉现代性 |
一、早期电影中女性身体的表现和消费:艺术品、商品和重要文化事件的能指 |
二、摩登女性、波波头与剪发运动 |
三、女装、“脱衣裳派”电影与都市妖女 |
第三章 中国早期电影与声音现代性 |
第一节 国音与声片:现代民族国家想象的构建 |
一、“国音”与“白话”:现代国家民族想象 |
二、“国片”与“声片”:声音的焦虑 |
第二节 电影歌曲:都市情怀与革命话语 |
一、时代背景:电影歌曲的兴起及其历史语境 |
二、都市情怀:声色联姻的软性歌舞片 |
三、革命话语:左翼声片 |
第三节 “女声”:“失声”、“发声”与女性话语的建构 |
一、 “失声”的女性与“扮女人”的男性:红牡丹/胡蝶与梅兰芳 |
二、阮玲玉之死:“发声”的女人和公共话语的性别协商 |
第四章 中国早期电影与审美精神的现代转向 |
第一节 从鸳鸯蝴蝶派电影到左翼电影:中国早期电影发展历程所折射出的中国美学现代性的逻辑内涵 |
一、“鸳鸯蝴蝶派”电影的产生与发展 |
二、“鸳鸯蝴蝶派”电影与现代性 |
三、“鸳鸯蝴蝶派”电影与“左翼电影”:现代性的两种维度 |
第二节 在传统和现代、东方和西方之间:中国早期电影发展中的文化选择与文化精神 |
一、早期电影发展之路与文化选择:在传统与现代之间 |
二、早期电影发展之路与文化自信:在中国和西方之间 |
三、当代反思:文化强国与中国道路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图表索引 |
(一)表格部分 |
(二)图片部分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
参加的课题 |
已发表的论文 |
已录用待发表的论文 |
致谢 |
四、Shoppers Treated to Bare Flesh and Underwear(论文参考文献)
- [1]网络时代美国创剧人研究[D]. 尤达. 南京艺术学院, 2021(12)
- [2]西方古典紧身胸衣虚拟模型构建与参数化研究[D]. 赵萧萌. 东华大学, 2021(09)
- [3]无性别服装设计研究[D]. 孙雨畅. 东华大学, 2021(01)
- [4]芭拉蒂·慕克吉流散三部曲研究[D]. 李朝艳. 西北大学, 2019(04)
- [5]维多利亚的秘密时尚秀中的女性身体叙事[D]. 陈璐. 福建师范大学, 2019(12)
- [6]观念与视野:当代艺术设计中的身体[D]. 孙睿. 南京艺术学院, 2019(01)
- [7]念头[J]. 储福金. 作家, 2018(07)
- [8]台湾现代主义小说研究[D]. 王丹丹. 山东师范大学, 2018(11)
- [9]文化批判视角下的新媒体“欢场”文化研究[D]. 冯芹. 苏州大学, 2018(12)
- [10]中国早期电影与中国审美现代性研究:1896-1937[D]. 李隽. 上海师范大学, 2018(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