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植被格局的分形特征(论文文献综述)
刘茜雅[1](2021)在《戈壁地表沉积物组分空间异质性研究》文中认为戈壁是我国干旱区典型的荒漠景观地表,也是东亚主要沙尘源。风沙运动是干旱区地表过程的主要表现形式,在长期风沙作用下,戈壁地表景观在宏观上表现为均质的表面,但其地表沉积物组分、砾石盖度及分布形式存在明显的空间差异性,使得戈壁地表风沙运动呈现时间上“间歇性”和空间上“不连续”等特征。地表异质性制约戈壁风沙运动过程,同时风沙运动又显着影响戈壁地表沉积物组分的空间分布,能否定量化表达这种地表异质性并深入探究风沙运动对其的影响是目前研究较少且较具科学意义的重要问题。为此,本文基于全粒径分布模型及分形理论方法分析了狼山以西戈壁像元尺度及区域尺度戈壁地表沉积物的组分特征及参数空间异质性规律并对不同地表进行风沙活动观测。研究结果表明:(1)戈壁地表沉积物粒度分布呈“双峰”形式,以粒径为0.063~0.125 mm、0.125~0.315 mm组分为主,且沉积物组分具有时空变异性。全粒径分布参数与分形维数参数特征较为明显:戈壁地表沉积物全粒径分布参数C、μ、Dc分布范围分别为0~1000、-0.5~0.4、0.04~32,当μ<0.11时为沙质类地表,μ>0.11时为砾质类地表,特征粒径Dc也随着沉积物颗粒粒径的增大而增大;戈壁地表沉积物分形维数值分布范围为2.2~2.9,该类地表分形维数值域范围大于沙漠地表。(2)观测期内不同戈壁地表风沙运动特征差异明显,低风速背景下(7.5m/s~7.91 m/s),沙质类地表(细沙砾质地表、粗沙砾质地表)平均输沙率、平均风蚀强度、平均沙尘释放强度分别为砾质类地表(细砾质地表、中砾质地表)的2.33~2.75倍、3.77~4.26倍、8.5~171.82倍。在地表异质性影响下戈壁地表风蚀强度变异特征较为明显,表现为粗沙砾质地表变异程度最高,中砾质地表变异程度最低。(3)全粒径分布参数与分形维数分别在量化像元尺度和区域尺度地表异质性中具有指示意义。像元尺度地表异质性主要受沉积物组分的影响,沙质类地表C、μ变异程度高于砾质类地表,Dc变异程度低于砾质类地表,变异性随着特征粒径Dc的增大呈现先增大后减小的趋势;区域尺度地表异质性主要受长期的风沙作用影响,在主导风路径下不同类型戈壁地表分形维数空间差异显着。
郑伟[2](2021)在《黄土高原不同地貌类型区小流域土壤侵蚀特征》文中指出黄土高原水土流失问题对我国生态环境、防洪灌溉、粮食红线和饮水保源等安全的确保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本文采用修正后的通用土壤流失方程RUSLE模型对选取的黄土高原综合治理5个小流域,以2016年遥感影像为基础,进行了15m、30m、90m三种不同分辨率土壤侵蚀强度计算,利用多重分形理论构建了高程、土地利用类型、坡度和植被覆盖的多重分形谱,结合地理探测器选取土地利用类型、坡度、植被覆盖三个因子对土壤侵蚀强度的空间分异特征进行了分析。1、探明了各小流域在经过综合治理后的土壤侵蚀总体现状。泥河沟流域土壤侵蚀以微度和轻度侵蚀为主,泉家沟流域以微度和剧烈侵蚀为主,王东沟流域以微度为主,枣子沟流域以轻度和微度侵蚀为主,纸坊沟流域以微度和剧烈为主。2、各流域不同侵蚀强度在坡度、土地利用类型和植被覆盖上的空间分布。各流域微度侵蚀主要分布在<5°坡,轻度及以上侵蚀主要分布在5°~8°和8°~15°坡。随着空间分辨率的减小,剧烈侵蚀面积向5°~8°坡集中;各流域的森林和灌木主要以微度侵蚀为主,轻度及以上侵蚀主要分布在农田、草地、硬化地面和裸地;除泉家沟流域外,其它各流域植被覆盖在<0.05区间上均为微度侵蚀,轻度及以上侵蚀主要分布在>0.7和0.5~0.7区间上。随着空间分辨率的减小,>0.7和0.5~0.7区间上的侵蚀情况越严重。泉家沟流域的侵蚀主要集中在>0.7区间上,且以剧烈侵蚀为主。3、各流域不同分辨率DEM所对应的高程、土地利用类型、坡度、植被覆盖的多重分形谱具有钟罩状特点。随着DEM分辨率的降低,多重分形谱的极值泥河沟、王东沟、枣子沟、纸坊沟流域先增大后减小,这表现出在DEM分辨率逐渐降低的情况下,高程之间的差异先增大后减小,概括地貌信息的能力就先弱后强,地貌形态的复杂度先升高再降低;泉家沟流域先减小后增大,这表现出在DEM分辨率逐渐降低的情况下,高程之间的差异先减小后增大,概括地貌信息的能力就先强后弱,地貌形态的复杂度先降低再升高。随着土地利用类型分辨率的降低,多重分形谱的极值泥河沟、王东沟、枣子沟、纸坊沟流域先增大后减小,这表现出在土地利用类型分辨率逐渐降低的情况下,土地利用类型之间的差异先增大后减小,概括土地利用类型信息的能力就先弱后强,土地利用类型间的复杂度先升高再降低;泉家沟流域增大,这表现出在土地利用类型分辨率逐渐降低的情况下,土地利用类型之间的差异增大,概括土地利用类型信息的能力减弱,地块间的复杂度升高。随着坡度分辨率的降低,多重分形谱的极值王东沟、枣子沟流域先增大后减小,这表现出在坡度分辨率逐渐降低的情况下,地貌形态之间的差异先增大后减小,概括坡度信息的能力就先弱后强,地貌形态间的复杂度先升高再降低;泥河沟、泉家沟、纸坊沟流域增大,这表现出在坡度分辨率逐渐降低的情况下,地貌形态之间的差异增大,概括坡度信息的能力减弱,地貌形态间的复杂度升高。随着植被覆盖分辨率的降低,多重分形谱的极值王东沟、枣子沟、纸坊沟流域先增大后减小,这表现出在植被覆盖分辨率逐渐降低的情况下,植被覆盖之间的差异先增大后减小,概括植被覆盖信息的能力就先弱后强,植被覆盖间的复杂度先升高再降低;泥河沟、泉家沟流域增大,这表现出在植被覆盖分辨率逐渐降低的情况下,植被覆盖之间的差异增大,概括植被覆盖信息的能力减弱,植被覆盖间的复杂度升高。4、明确了不同分辨率DEM条件下土壤侵蚀的主要驱动力。土壤侵蚀强度单因子探测结果表明,在15m分辨率下,各流域土壤侵蚀的主要驱动力为植被覆盖和土地利用类型;在30m分辨率下为植被覆盖和坡度,在90m分辨率下为坡度。随着DEM分辨率的降低,土地利用类型对土壤侵蚀的作用在减小,坡度的作用在增大,植被覆盖作用基本稳定。土壤侵蚀强度双因子交互结果表明,在15m、30m、90m分辨率下各流域植被覆盖和坡度的共同作用对土壤侵蚀强度的影响作用较大。总之,黄土高原综合治理小流域整体上土壤侵蚀情况明显好转,局部地区集中分布着面积较小的剧烈侵蚀(纸坊沟流域和泉家沟流域),以裸地和5°~8°坡为主。说明黄土高原综合治理小流域近20年的治理成效显着,水土流失得到了有效控制。因此,今后黄土高原生态环境改善和水土保持工作仍要以土壤侵蚀防控为首要任务,科学造林,合理利用当地土地资源,改善生态环境,控制水土流失,进一步改善黄土高原的生态环境质量。
冯微微[3](2019)在《贵州侗族传统村落的分形特征与美学特性及其关系研究》文中研究说明侗族传统村落是比较有特色的民族传统村落,“山-水-田-林-村”的空间格局,鼓楼、风雨桥、寨门、禾仓等侗族特色建筑在中国乃至世界建筑史上具有一定的价值,因此对侗族传统村落进行研究具有很大的研究意义和价值。目前,国内外对侗族传统村落的分形特征及美学特性的研究较少涉及,对其进行定量研究更是具有较大的探索空间。本文运用分形维数、间隙度、景观美学评价对侗族传统村落典型村寨的分形特征和美学特性进行量化研究。该研究对侗族传统村落的保护发展具有重大意义,同时也可为当下乡村振兴战略发展提供参考思路和方向。研究结果表明:(1)贵州侗族传统村落整体、建筑、道路、水系、农田、植被及建筑单体要素均具有明显的分形特征。由此可见基于分形理论思想对侗族传统村落进行量化分析研究是可行的。(2)从空间形态分析,村落整体分维数值为1.4404~1.6360,均值为1.5486,说明侗族传统村落整体空间形态趋于复杂,且处于随机分布状态,受外界干扰较少,村落原始状态保持较好,与自然环境融合。建筑分维数值为1.3493~1.5105,道路分维数值为1.2202~1.3749,水系分维数值为1.0254~1.2701,植被分维数值为1.2188~1.6806,农田分维数值为1.0312~1.5826。综合来看面状布局的建筑、植被、农田要素其空间自相似性和形态复杂度高于线形布局的道路、水系。这与侗族村落的选址、生产生活条件、文化习俗等有密切关系。(3)从空间布局分析,侗族传统村落整体和植被均属于随机分布,呈现自然生态属性,可见侗族村落空间布局尊重当地自然环境,具有保护自然的意识;受自然条件因素制约、民族信仰及生产生活习惯的影响,侗族建筑多呈现聚集分布;道路随地形、建筑、水系随机自由生长延伸;受研究范围内村寨的地形地貌、建设条件、村落发展等因素影响,水系和农田要素呈现随机分布、聚集分布、均匀分布三种形式。(4)从建筑单体空间形态分析,侗族传统村落建筑平面和立面均具有明显的分形特征,且民居、鼓楼、风雨桥、戏台比寨门、禾仓的分形特征明显,相同观测尺度下前者平面肌理要素分布更均衡、立面肌理形态更丰富。这与建筑的使用频率、民族信仰文化等有很大关系。(5)从建筑单体空间布局分析,侗族传统村落建筑立面肌理要素多属于均匀分布,且鼓楼、风雨桥的间隙度指数大于其他建筑,说明鼓楼、风雨桥立面肌理要素的聚集度高于其他建筑;侗族建筑平面肌理要素分布形式不同,平面规模较大且相近的建筑多为均匀分布,平面规模较小且差异显着的建筑多为聚集分布。侗族禾仓、寨门建筑的间隙度指数大于其他建筑,说明侗族禾仓、寨门建筑平面肌理要素聚集度更高。(6)侗族传统村落整体、农田、植被景观美景度高于建筑、水体、道路;不同季节景观美景度有差异且以植物为主的景观受季节影响较大;景观美景度值随时间推进产生变化,变化程度取决于村落的保护发展情况。(7)侗族传统村落美学价值体现在人工环境与自然环境相融共生的生态和谐之美、村落及建筑组合空间形式美、侗族建筑功能实用美、侗族传统村落的民族特色美。(8)侗族传统村落的整体、建筑、道路、水系、农田、植被和建筑单体相对应的分维数值、间隙度指数和SBE之间存在显着相关性,由此可见侗族传统村落的分形与美学存在一定的量化关系,显着的分形特征有助于景观美学价值的维系。(9)本研究成果可促进传统村落“原汁原味”的保护发展规划,评价传统村落的保护发展规划方案的合理性,做出尊重自然、具有地域特色的规划设计方案,有助于探索识别或判定传统村落的新方法。
李斌斌,李占斌,郝仲勇,杨胜利,黄俊雄[4](2017)在《植被格局特征对大理河流域侵蚀产沙的响应》文中研究说明为了进一步研究植被覆盖FBM(fractional brownian motion)分形维数在不同流域中对植被覆盖特征的综合效果及作为固定参数代替现有的植被量化指标在实际的水文、土壤侵蚀等预测模型中的应用,该文通过对大理河流域上中下游青阳岔、李家河和曹坪3个水文站控制流域的降雨、径流和产沙等资料的全面综合分析,以次降雨径流侵蚀功率作为侵蚀外营力输入,通过对站控流域地貌特征FBM分形维数、植被景观格局FBM分形维数和NDVI植被指数作为描述下垫面特征,以地理信息系统(GIS)为平台,利用GIS和RS技术,构建大理河流域侵蚀产沙量多元线性回归模型,并通过2组不同参数预测结果对比,结果表明:以植被格局分形维数为植被量化参数的模型输沙模数模拟值与实测值之间的相对误差和绝对误差比以NDVI为植被量化参数的小;在38场次暴雨洪水中,基于植被格局分形维数为植被量化参数的模型次暴雨输沙模数模拟值与实测值之间的相对误差小于10%、20%、50%的分别占总场次的34.21%、55.26%、86.85%;38场次暴雨输沙模数的模拟值和实测值之间的平均相对误差为25.19%,其中模拟值与实测值绝对误差小于300 t/km2有31场,植被格局FBM分形维数可以更好反映植被覆盖与水土流失之间的关系,并且分析得到植被格局分形维数与土壤侵蚀强度之间呈负相关关系,决定系数为0.506 6,即土壤侵蚀强度随着植被格局FBM分析维数的增大呈减小趋势,说明植被格局FBM分形维数对土壤侵蚀强度的影响较大。
程圣东[5](2016)在《黄土区植被格局对坡沟—流域侵蚀产沙的影响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植被是防治水土流失的主要措施,植被覆盖度是衡量植被水土保持作用的主要指标之一,而大量的研究表明,植被的景观格局也是影响植被水土保持功效的关键因素。在黄土区退耕还林还草生态建设背景下,植被覆盖及其格局对流域水土流失的控制作用及其发展趋势的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用价值。本研究以黄土高原大理河流域为研究对象,运用景观生态学等多学科理论和方法,通过坡沟物理模型试验和原位观测,结合“3S”分析技术和运用分形理论,系统分析了植被格局对坡沟-流域侵蚀产沙过程的影响机理。首先,通过室内模型试验,揭示了植被格局对坡沟系统侵蚀动力的调节机制;其次,建立了基于栅格数据的数字植被模型,改进了数盒维数、面积维数和分形布朗运动维数等分形维数的计算方法,实现了对流域植被格局的分形量化:再次,以次降雨侵蚀能量分析计算为基础,发展了月、年等时间尺度的径流侵蚀功率计算方法;最后,建立了基于不同时空尺度植被格局分形量化参数和侵蚀动力因子的流域侵蚀产沙响应模型。本文取得的主要研究成果如下:(1)植被覆盖度相同而植被布局不同,坡沟系统的侵蚀产沙差异显着。相同覆盖度下的不同植被格局的蓄水减沙效益大小依次为:坡面中下部>下部>中上部>上部,在本试验条件下,将草带种植在距坡顶4.0m时的减沙效果最佳,减水7.4%,减沙62.9%;随着降雨延续,径流量峰值不断增加,而产沙量峰值不断减小,初始产流时间和径流峰值出现时间不断提前:径流量趋于稳定的时间缩短;第2次和第3次降雨产生的径流量的均值分别比第1次降雨增加5.4~37.2%、1.8~21.8%,产沙量的均值分别比第1次降雨减少42.0~82.4%、72.3~92.3%,初始产流时间分别比第1次降雨提前了 0.5~12.5 min、2.0-8.0 min;坡面植被带对径流量的削减比例平均约为5.0%,而泥沙平均消减比例约为33.0%。(2)揭示了植被格局对坡沟系统侵蚀动力的调节机制。植被通过降低径流的剪切力来降低径流冲刷对坡面土壤的分离能力:不同植被格局下径流剪切力τ的降低程度差异较大;坡面径流剪切力均随着草带与坡顶距离的增加呈现先增加后减小的趋势;在草带布置距坡顶2m和6m时,径流剪切力最小;单位径流功率随着草带与坡顶之间距离的增加呈现先增加后减小的趋势。坡沟系统坡面上的径流能耗基本不变,在进入沟道后径流能耗呈先增大后减小再增大的趋势,同时沟道的径流能耗为坡面的2.69倍。(3)改进了基于分形理论的流域植被格局量化模型,并开发了相关软件,提高了植被参数估算侵蚀强度的有效性。基于NDVI时间序列数据集重建方法,利用最大值合成法(MVC)生成了研究区归一化植被指数NDVI数据集和植被覆盖度VC数据集;改进了数盒维数、面积维数和分形布朗运动维数等不同分形维数的计算方法,实现了流域植被空间分布特征的量化。大理河流域及其上游青阳岔流域、中游小理河流域、下游岔巴沟流域的植被分布,在各自的无标度区间内均表现出较好的分形特征;流域归一化植被指数NDVI和植被覆盖度VC分布的分形布朗运动维数的线性拟合的相关系数均在0.90以上,最高可达0.98,可见将分形维数作为表征流域植被格局的量化指标的有效性。(4)大理河流域年降雨量减少趋势不显着(P>0.05),但是年径流量和产沙量显现持续减少趋势,主要是由于植被覆盖增加所致。应用修正通用土壤流失方程计算得到1985、1996、2000、2005、2010年大理河流域的平均侵蚀模数分别为14960.11、20444.67、21290.22、11762.96、18638.51 t/(km2 · a),在极强烈侵蚀和剧烈侵蚀之间变化,其中2000年平均侵蚀模数最大;流域微度侵蚀区主要分布在沿河及上游流域,强烈侵蚀面积和极强烈侵蚀面积分布广泛,且随着年代的增加,极强烈侵蚀的面积比例由32.56%升至45.79%。年降雨量系列M-K趋势检验结果表明,大理河流域的年降雨量变化不大,无明显的增加或减少趋势;流域典型水文站长序列水沙资料分析结果表明,大理河流域各水文站的年径流量和年输沙量整体上呈现明显减少趋势,其中2000-2010年李家河和绥德站输沙量分别只占多年平均的86.30%,74.20%;流域的基流量随着年代的增加呈明显下降趋势。(5)揭示了流域径流侵蚀功率与流域侵蚀模数之间的多时空尺度高度相关性。在次降雨洪水能量特征分析计算的基础上,发展了月、年等时间尺度径流侵蚀功率的计算方法,实现了对不同空间尺度流域月、年尺度径流侵蚀功率特征的计算与分析。结果表明,月、年尺度径流侵蚀功率,均与输沙模数表现出了较好的相关关系,与以径流量为参数的计算成果相比,确定性系数最大从0.64提高到了 0.91,提高了计算结果的精确度。(6)建立了基于不同时空尺度植被格局分形量化参数和侵蚀动力因子的流域侵蚀产沙响应模型。以黄土高原大理河流域为研究对象,运用非线性数学模型方法,建立了基于植被格局分形量化参数和月尺度降雨侵蚀动力的流域侵蚀产沙耦合关系模型;基于该耦合关系模型误差比较,选取了分形布朗运动维数作为植被格局分形量化参数指标,并加以验证;研究表明,引入了被格局分形量化参数和侵蚀动力参数的流域侵蚀产沙模型,比采用单一变量的产沙模型精度更高,能更好地定量描述流域水沙耦合关系,模型的建立和方法的提出具有一定的合理性和可靠性,对其它侵蚀产沙模型的构建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付贵全,徐先英,徐梦莎,孟源源,赵鹏,刘江[6](2016)在《民勤绿洲边缘2种生境红砂种群分形特征及影响因素》文中研究表明以民勤绿洲边缘丘间低地和梭梭林固定沙丘2种生境下红砂种群为研究对象,采取空间替代时间和分形维数(计盒维数、信息维数和关联维数)研究了红砂种群的结构特征和空间格局的分形特征,并对其影响因素做了主成分分析,研究结果表明:(1)红砂种群在丘间低地生境下,主要集中在龄级Ⅰ,更新较好;在固定沙丘生境下,主要集中在龄级Ⅲ,更新受到很大的限制。(2)与梭梭林固定沙丘生境下相比,丘间低地生境下红砂种群个体间竞争较弱,但占据和利用空间能力较强且格局强度较大。红砂种群的计盒维数和信息维数对种群的个体数量、更新状况和分布情况反映灵敏,而且关联维数在干旱地区有其特定的生态学意义,即只表示种群竞争的强弱。(3)分形维数不仅与群落结构(密度、幼体数量等)有关,还与生境因子有关。主成分分析表明,土壤结皮类型是红砂种群格局分形维数的第一主成分,土壤含水量、土壤全盐量分别是第二和第三主成分,这三个主成分的累计贡献率为80.002%。(4)建议在防风固沙和植被恢复时,丘间低地生境下可以通过增大红砂Ⅰ小龄级个体的密度来提高整体的防风固沙能力和幼苗的成活量,但在梭梭林固定沙丘生境下如何提高红砂Ⅰ小龄级个体的成活率是保护和利用红砂的关键。
戴德艺[7](2014)在《基于景观生态分析的城市绿色天际线规划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随着产业化进程的推进,人地相互作用增强,城市已成为全球主导人口聚落形式。城市聚落的形成与发展改变了人地生态系统的运行方式。在人口集中与城市化地域进程快速推进形势下,城市环境承载人为干扰的压力增大,加剧了城市生态环境的压力,在局部地区引起人地生态系统的退化并引发环境危机,城市地表破坏和土壤污染、水气环境质量下降、生态多样性降低等现实问题直接威胁人类的生存和发展。城市人地生态系统演化趋势下,环境与生态问题已成为环境科学、城市规划和管理共同关注的焦点问题。城市环境变化的另一表现是景观生态结构和组分的演化,在频繁的人类活动干扰形势下,自然景观的存续空间被挤占而趋于破碎化,景观多样性下降,景观功能弱化。而景观质量是城市人居环境质量的构成内容,景观质量的下降制约人居环境质量提高。因此,迫切要求环境科学、生态学、景观规划与设计等学科更多关注城市景观生态的保护与规划,以其学科的理论和实践引导城市景观生态规划和建设。天际线规划与设计是当前城市规划的前沿方向,是多学科交叉融合形成的研究领域。天际线是城市形体轮廓的重要形式,是城市环境的空间形态景观。天际线景观的形成与演变植根于城市环境,是城市环境发展的产物,其景观的演变以城市环境为基底,反映城市景观生态因素的变动,并因在景观建设中叠加了人工建设要素而对城市环境产生影响。传统的天际线规划多以心理学分析、景观视觉分析为主,对天际线空间形态进行孤立研究,割裂天际线与城市环境的天然联系,难以体现天际线与景观生态环境的互动关系,且在研究过程中多采用定性方法分析天际线景观特征、定位天际线规划,规划成果中对天际线建设的用地区划方案、形态控制指标方面明显缺失,制约天际线规划的实际作用。本研究综合利用景观生态规划理论、分形理论、城市管理理论等应用学科理论,采用ARCGIS、FRAGSTATS、FRACTALYSE等空间分析与统计的技术工具,以南安市滨江城市绿色天际线规划为实证,通过定量化的景观生态格局指数分析,研究城市景观生态格局特征及其变动趋势,评估景观生态格局对天际线规划的影响;通过用地的景观生态适宜性评价,评估天际线用地建设的景观生态适宜性;通过天际线分形特征的量化和评估,评价城市天际线的分形特征。之后,依据用地的景观生态适宜性评价结果,建立天际线高度控制区划方案;依据天际线分形评估结果,提出天际线线形控制目标和策略;依据景观格局特征、变动及其对天际线规划的影响评估结果,完善景观生态保护与建设的天际线规划引导策略。论文主要研究内容及结论:(1)绿色城市天际线规划的概念及天际线要素、结构城市绿色天际线规划的抽象特征概念类似于城市绿色建筑,是在更大尺度的城市垂直空间形态规划中以环境持续发展为目标,协调城市人工环境与自然环境关系,确定天际线高度与线形控制方案的环境设计与城市管理过程。天际线要素是天际线景观的组分,天际线要素之间联系形成不同的空间组合形式,构成天际线结构。本研究通过要素识别分析,将天际线要素划分为自然要素、人工要素、视觉要素三类,各要素因空间分异,或因不同的组合形式形成差异化的天际线景观。从视觉纵深方向上的层次分析,将城市天际线景观结构分为前景、中景和背景三个层次。通过对天际线的要素、结构层次分析,提出天际线规划需遵循层次原则、动态与静态相结合原则、协调原则及个性原则。通过城市与环境关系分析,识别天际线的主要环境影响因子,分析地形坡度、地形风、地震断裂带、离岸距离、植被覆盖质量等环境影响因子对城市天际线景观的影响。(2)城市景观生态格局分析从景观生态分析相关概念阐述出发,梳理景观生态分析的主要理论模式及方法,选取景观格局指数数分析方法,并利用FRAGSTATS4.2集成的系统景观格局计算工具,从景观(Landscape level)水平、斑块类型(Class leve1)水平两个分析层次,量化景观、景观类型的格局特征及变化趋势,结果显示:南安市城市景观生态受人为干扰程度加大,景观总体趋于破碎;斑块受城市建设的控制,形状由不规则向规则变化,景观破碎化后的总体形状趋于复杂;城市建设扩展,景观之间的联系得到加强,但扩张建设较为分散,呈现多处协同式拓展;景观多样性出现下降。结合量化结果,评价城市景观格局特征及变动对滨江区域天际线规划的影响:①多样性的景观生态类型为城市天际线规划提供良好的要素基础;西溪干流水体保护严格,在景观类型中的面积比重得到提高,是滨江区域天际线的核心视域。②城市山体绿地和植被景观面积下降,景观趋于破碎,景观的中心斑块减弱,山体天际线背景局部遭到破坏。③建构筑物景观的中心斑块得到加强,利于天际线垂直空间形体的规划。④建构筑物景观的扩展形势下,景观多样性出现下降,山体植被、河塘支流景观规模的下降影响景观多样性保护,间接影响天际线景观多样性。(3)天际线用地的景观生态适宜性评价用地的景观生态适宜性评价是进行天际线高度控制区划的基本依据。评价以因子识别出发,确定评价指标并对评价指标进行初始等级赋值,分别对视廊和视域、地形坡度、离岸距离、地形风区、距地震断裂带距离、植被覆盖质量等6项指标进行单因素评价,完成单因素指标评价后,结合指标得分和权重赋值,基于ARCGIS网格用地单元划分,开展用地的景观生态适宜性综合评价,评估天际线建设用地的整体适宜性,将研究区的用地景观生态适宜性划分为适宜、较适宜、基本不适宜和不适宜四类,建立基于网格的用地景观生态适宜性综合区划方案,评价天际线建设用地的景观生态适宜性及分布特征:①不适宜用地与基本不适宜用地占格网总面积的49.98%,表明滨江景观生态敏感区域较大,对天际线用地建设限制显着。②适宜用地和较适宜用地占可用地总面积的50.02%,表明滨江区域作为城市景观生态系统的核心区域,用地的建设与天际线景观生态的保护不存在根本矛盾。③不适宜用地与基本不适宜用地存在显着的空间集聚,大体呈带状连续分布,主要集中于沿江离岸l00m范围内、景观视廊区、区域内山体和高质量植被覆盖区等区域。④适宜用地和较适宜用地被以西溪为中心的其它两类用地所分隔,呈现组团式分布特征,分布于离岸距离>100m、景观视廊两侧、山体和高等级植被覆盖区周围,适宜进行组团用地开发。⑤适宜用地、较适宜用地沿西溪存在显着空间分布不均衡,在研究区内西段和东段分布较集中。(4)天际线的分形特征量化与评价将分形理论与分形维数量化方法引入天际线线型分析,分析城市天际线的分形特征,定量天际线空间形体的分形特征。运用计盒维数法及FRACTALYSE2.4分形统计软件,计算国内外部分城市认知度较高的城市天际线分形维数,结果反映天际线的分形维数与城市规模、影响力存在显着正相关关系,据此聚类得到城市天际线分形维数类型:国际大都市维数≥1.165、国内超大型城市维数1.155-1.164、国内大中型城市维数1.135-1.154、国内中小城市维数≤1.135。之后,分别计算研究区的建构筑物天际线、自然形体(山体)天际线的分形维数。结合城市天际线分形维数总体规律、研究区现状天际线的分形维数,评价研究区城市天际线的分形特征:①南安市滨江城市天际线的分形维数分别为1.114(西溪北岸)和1.116(西溪南岸),与城市聚类分维数值范围相符,但与计算选取的同类城市差距明显,天际线分形特征与同类型城市的协调性低,偏小的现状天际线维数制约天际线景观作用的发挥。②滨江区域南、北岸山体天际线分形维数数值接近,平均值为1.0965,山体天际线总体维数值较低,天际线线形的连续性好,垂直变化和缓,且沿西溪两岸滨江区域有较为均质的山体天际线线形。建构筑物天际线与山体天际线的分维数值协调性较好,但两者的协调关系是分形维数均处于较低水平的协调,城市现状的建构筑物天际线景观作用不显着。(5)绿色天际线高度与线形控制。天际线是城市的空间形态景观,高度和线形控制是天际线规划的基本目标。城市绿色天际线规划以景观格局分析、用地景观生态适宜性评价、分形特征量化与评价为依据,确定天际线的高度、线形控制指标和策略:①依据景观生态用地适宜性评价,建立天际线高度控制区划方案,将研究区划分为天际线高度重点建设区、适建区、限建区和禁建区,确定各分区项目准入控制及建构筑物规划指标:重点建设区高度≥55m,建筑密度25-35%,容积率≥5.4;适建区高度24-55m,建筑密度20-30%,容积率2.0-4.7;限建区高度<24m,建筑密度<15%,容积率<1.2;禁建区确需建设项目高度<10m,建筑密度<10%,容积率<0.3。②依据天际线分形维数量化评估,确定天际线分形维数控制目标为1.130,并应加强山脊线形的保护,建立天际线动态规划与分形监测机制。③依据景观格局分析,确定天际线规划引导策略。为保护城市景观多样性,建构筑物天际线规划应减小对山体、植被、河塘和支流等自然景观的破坏;为增强要素的景观功能,应充分发挥集聚度水平较高的西溪河流干流、河塘及支流景观功能;为增强建构筑物天际线功能,应引导提高建构筑物景观的集聚度,引导规划用地延展式开发,提高天际线线形连续性;引导集约用地发展,强化建构筑物核心斑块的天际线景观功能。论文的创新点:(1)理论创新首次提出城市绿色天际线规划理念,建立基于景观生态分析的绿色天际线规划模式。城市天际线作为景观资源纳入城市规划范畴在国外兴起不久,理论体系及实践方法尚处于建立过程,国内相关系统研究较少,从景观生态分析角度进行天际线规划研究的文献更为匮乏。本研究梳理天际线规划的理论和研究基础,拓展天际线规划研究的理论视野,尝试建立包含规划目标、规划原则、研究模式的理论框架,初步构建城市绿色天际线规划理论,成为环境科学、地球信息科学与城市规划理论的新结合点。(2)方法创新将新应用技术、方法引入城市天际线规划,建立城市绿色天际线规划的方法体系。在城市景观格局分析、天际线用地适宜性评价、天际线分形量化与评价中,结合ARCGIS空间处理和分析工具、FRAGSTATS景观格局统计工具、FRACTALYSE分形维数计算工具,运用计盒维数法、景观格局指数及GIS空间统计和分析等方法,为绿色天际线规划实践引入高效、可行的应用方法和技术。(3)实践创新以定量规划方法进行实证区研究,提出绿色天际线规划的空间区划方案和线形控制指标,解决传统城市规划设计理论在环境、生态控制与设计中普遍存在的目标难以准确量化、规划指标针对性不足等问题。建立滨江城市绿色天际线规划实证范式,确定南安市滨江绿色天际线用地建设规划指标和规划策略,为政府实施城市管理提供规划方案依据。
汪涛[8](2011)在《三峡库区土壤侵蚀遥感监测及其尺度效应》文中研究指明三峡库区地处长江上游,属土壤侵蚀强度区,生态环境的脆弱性及其作为长江中下游生态安全屏障的重要地位,一直是国家水土保持工作的重点地区。因此,研究三峡库区土壤侵蚀状况对与库区水土流失治理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在RS和GIS技术支持下,运用分形理论和RUSLE模型从定性和定量两方面对三峡库区土壤侵蚀进行了监测,分析了其空间分布特征及动态变化进行了分析,并从不同景观尺度上探讨了库区土壤侵蚀空间格局分形特征,以及从不同尺度DEM研究了RUSLE模型中LS因子的变化规律,以便揭示了库区土壤侵蚀的尺度效应。研究结果表明:(1)定性研究分析表明,从2000到2009年,三峡库区微度侵蚀类型面积所占比例都大于50%,而且年呈大幅度增加,而轻度以上土壤侵蚀类型面积有明显减少的趋势。微度侵蚀和轻度侵蚀类型空间结构复杂度减小,而中度以上侵蚀类型空间结构复杂度呈现增加趋势。剧烈侵蚀类型的斑块镶嵌结构稳定性均高于其他侵蚀类型,稳定性指数在2000和2009年分别为0.4892和0.4636。(2)从定量估测结果看,三峡库区土壤侵蚀量为18359.43×104 t·a-1,平均土壤侵蚀模数为3185.28t·km-2·a-1,属于中度侵蚀,微度和轻度侵蚀类型约占库区总面积的63.93%。(3)三峡库区土壤侵蚀空间分布特征分析表明,土壤侵蚀类型在垂直梯度上无明显线性特征,中度以上侵蚀类型主要分布在人类活动最为活跃的500-1500m高程带上;随着坡度增加,土壤侵蚀强度显着增大,其中,中度、强烈和极强烈侵蚀主要集中在大于15°的坡地上,绝大部分剧烈侵蚀发生在>35°急坡、险坡;而坡向对库区土壤侵蚀的影响没有坡度那么明显,阴坡的土壤侵蚀量要稍大于阳坡,其侵蚀量占库区总侵蚀量的56.63%。(4)在景观水平上,土壤侵蚀空间格局的分维数D值随高程增加而迅速减少,稳定性指数SI随高程带的升高呈增大趋势;而在斑块水平上,微度、轻度和中度侵蚀景观与高程并无明显的线性关系,而强烈以上侵蚀强度景观的D值随高程的增加而减小,SI随高程的增加而增大。而从2000年到2009年变化来看,微度侵蚀景观和轻度侵蚀景观的SI基本呈减小趋势,而中度以上强度侵蚀景观在较低海拔上,SI基本呈减小趋势,在较高海拔上,SI呈增大趋势。(5)随着DEM分辨率的降低,坡度因子S的最大值和平均值均呈现递减趋势,坡长因子L的最大值和平均值均出现线性增加趋势。而LS因子值根据不同的地貌形态却表现出不同的变化规律,高山地貌的巴东县LS因子的最大值和平均值总体呈现线性增加趋势,而丘陵地貌的长寿县LS因子的最大值和平均值呈现线性减小趋势。
覃德华[9](2010)在《闽东土地利用/覆盖变化的时空分异规律及其区域生态安全综合评价》文中研究说明宁德俗称闽东,位于福建省东北部,介于我国最发达的长三角、珠三角和台湾省三大经济区的中心地带,北承浙江省温州市,南连福建省会城市福州市,东望台湾,具有“北承南联、西进东出”的区位优势。近年来,随着温福高速铁路、沈海高速公路等大量基础设施建设建成,给闽东经济带来迅猛发展的同时,也对区域生态环境与生态安全造成深远的影响。有鉴于此,本文以三期(1990、2001和2007年)TM遥感影像为数据源,结合野外实地调查,并运用“3S”技术,对闽东9个县市(蕉城、福安、福鼎、霞浦、古田、寿宁、屏南、柘荣、周宁)近20年土地景观格局和时空动态变化规律、闽东土地景观分形特征与稳定性、闽东土地景观变化驱动机制等方面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在此基础上构建了闽东景观生态安全指标体系,从景观水平上科学评价了闽东景观生态安全状况、动态变化及其空间分异特征。同时,创新地将灰色关联度、径向神经网络(RBF-ANN)、基于人工免疫投影寻踪(AIS-PPE)和支持向量机(SVM)等多种方法引入到区域生态安全评价研究中,并对闽东区域生态安全水平进行了全面系统分析与评价。结果如下:1、闽东近20年来的土地利用/覆盖格局及其演变规律的研究结果表明:林地作为闽东地区的基质景观,面积占研究区总面积80%以上。1990-2007年,闽东各种土地景观均有所变化,但以林地变化最为明显,其面积在20年间减少27326hm2,耕地、建设用地和水域增加,分别增加38386、12019和3585 hm2,未利用地被大量开发利用。土地景观变化导致景观多样性、均匀度和破碎度呈增大趋势,破碎度变化最为明显由1990年0.597上升到2007年的2.131。土地资源分布和变化区域差异明显,沿海县市土地资源开发利用、变化的程度和幅度均高于内陆县市。2、闽东不同时期景观类型分形特征研究表明:建设用地在所有景观类型中是人类活动干扰最强的一类,2001-2007年间存在大规模的城镇建设,使其呈现明显的区域化特征;不同时期各地类景观的空间结构分维水平较高,林地和耕地作为闽东的景观基质,由于地形复杂和其他类型交错分割,空间结构复杂;耕地、未利用地和林地空间分布上表现出较为明显的均衡性,但均衡性在减弱,而建设用地和水域表现出集群分布特征,集群性在加强;平均稳定性排序为:建设用地>林地>未利用地>耕地>水域,各土地类型稳定性表现出一定的波动性,但整体上内稳定呈增强趋势。3、闽东土地利用变化驱动机制研究表明:气候对未利用地变化起决定作用,而其他土地类型变化主要受人口增长、社会发展、技术投入等人为因素的影响。闽东土地景观格局的形成和演变,是自然条件和人文因子综合作用下的历史产物,其中人类活动对区域土地利用变化起着决定性的作用。4、闽东景观生态安全评价及其时空分异规律研究表明:1990-2007年间,不论是整个区域,还是各个县市,闽东景观生态安全水平较高,景观生态安全值都维持在0.8以上,表明整体上闽东生态环境良好,同时景观生态安全有逐渐改善趋势;闽东景观生态安全整体上呈现正相关,随着时间推移,景观生态安全空间自相似性(依赖性)减弱,同时具有明显空间尺度效应,在0-45km间,具有空间相似性,45km以外表现出强烈的差异性;闽东景观生态安全呈现明显集群现象,主要以景观生态安全高值—高值区(HH)和低值——值区(LL)为主,并且这两种格局分布面积缩小,显着水平下降;对闽东景观生态安全空间分异研究表明,结构性因素对闽东景观生态起着主导作用,非结构因素对景观生态安全起着中等强度影响,并且有增强的趋势,同时由于研究区地形起伏大,空间异质性强,导致步长较小。5、闽东区域生态安全评价结果表明:闽东区域生态安全处于良好状态,科学技术和资源环境压力阻碍和限制闽东区域生态安全协调发展。只有影响区域生态安全因素之间相互协调、相互促进,才能有效促进区域生态系统安全建设,同时有效推进和加强自然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通过对灰色关联度、RBF-ANN、AIS-PPE和SVM等4种方法评价结果的比较分析,显示灰色关联度、RBF-ANN、和SVM在闽东区域生态安全评价过程中具有较好的适应性,而投影寻踪适应性则相对差一些,这为区域生态安全评价方法的选择提供了有力的参考。6、闽东生态环境状况变化分析及其生态环境建设存在问题表明:2001年除周宁,2007年除福鼎外,其他县市在2001年和2007年均处于优级别,整个区域处于级别优,表明宁德市植被覆盖度高,生物多样性丰富,生态系统稳定,大气环境、水环境状况优良,比较适合人类生存,从而进一步验证了论文前面的研究结果。最后分析了闽东生态环境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并有针对性提出了相应对策和建议。总而言之,开展闽东区域土地资源动态变化和生态安全评价研究,对闽东土地资源科学管理、合理规划、优化配置以及促进海峡西岸经济区建设等方面均有着重要的理论价值和积极的现实指导意义。
沈中原[10](2009)在《黄土高原流域土壤侵蚀下垫面特征及其对水土流失的作用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地貌形态、土地覆盖、景观格局是流域侵蚀环境的重要下垫面条件和区域水土流失的主导因素。如何科学合理的对流域下垫面特征进行量化,建立适合于描述黄土高原地区侵蚀环境的下垫面指标体系,研究各种量化参数与流域侵蚀产沙的作用关系与耦合机制,是黄土高原流域水土流失规律研究的重要内容。本研究以黄土高原典型流域大理河为研究对象,采用地貌学、景观生态学、水文学、土壤侵蚀学、分形理论、数理统计学及RS/GIS技术等多学科交叉,对流域土壤侵蚀下垫面特征及与水土流失的关系进行了研究。主要结论如下:(1)构建了大理河流域地理空间数据库,阐明了流域土壤侵蚀空间分布的下垫面特征。以RS/GIS为平台,结合遥感数据成图与空间信息叠加分析,对大理河流域土壤侵蚀的基本特征、土壤侵蚀空间分布的分形特征、地形特征以及土地利用/土地覆被的地形分异性进行了研究,初步揭示了流域土壤侵蚀空间分布的下垫面特征及其复杂性。(2)建立了流域地貌特征分形布朗运动量化模型,开发了相关的计算程序。针对以往地貌分形计算过程主观随意性较大和分形特征缺乏有效检验手段的问题,根据分形布朗运动理论,结合流域DEM特点,提出了基于移动窗口法的流域地貌分形布朗运动量化模型。阐明了地貌特征FBM分形维数对流域地貌表面形态的表征意义,并对流域地貌形态的分形布朗运动特征进行了检验,探讨了流域地貌特征分形布朗运动量化的实现方法,编写并调试了相关计算程序。(3)揭示了大理河流域地貌分形布朗运动特征的空间变异性,探讨了地貌特征的尺度转换的途径,阐明了地貌特征FBM分形维数与传统地貌量化参数的关系。以流域地貌特征分形布朗运动量化模型为基础,对大理河流域上中下游各子流域地貌分形布朗运动特征进行计算,运用回归与多元回归的方法,建立了地貌特征FBM分形维数的沿程变化方程及其与流域面积的相关关系方程,揭示了流域地貌形态的空间变异特征及其变化规律。对地貌特征FBM分形维数与传统地貌量化参数的关系进行了探讨,阐明了地貌特征FBM分形维数对流域地貌特征的整体性、综合性表征。(4)建立了流域植被覆盖及植被格局特征量化模型,并用以评价区域植被的水土保持效应。以多期多源的TM/ETM影像为基础信息源,在完成几何校正、辐射校正、切割裁剪和图像增强等处理过程的基础上,提取了大理河流域各期NDVI植被指数的空间分布特征。通过数据挖掘建模提出了基于均值化NDVI植被指数的流域植被覆盖特征量化指标和基于植被格局FBM分形维数的植被空间分布特征量化模型,并在GIS/RS平台下进行相应的计算程序开发,初步建立了反映植被水土保持作用、易于遥感提取、适合区域研究的植被水土保持功能评价指标。(5)研究了大理河流域植被覆盖的时空变化特征。利用多年的TM/ETM影像资料,提取了流域多期植被覆盖信息,通过对大理河流域上中下游各子流域均值化NDVI植被指数、植被格局FBM分形维数以及不同高程上不同等级NDVI植被指数的计算,定量的分析了大理河流域地表植被覆盖随时间和空间的变化规律及其垂直分布特征,揭示20年来大理河流域植被状况的变化特征和动态变化规律。(6)揭示了流域下垫面特征与流域侵蚀产沙的耦合关系。收集并分析处理大理河流域38场降雨的径流泥沙资料,以流域次降雨径流侵蚀功率为流域水蚀过程侵蚀输沙动力,构建了地貌形态、植被覆盖、植被格局等流域下垫面特征与降雨侵蚀产沙之间的动态耦合关系。通过对不同下垫面输入参数的比选,阐明了流域地貌特征FBM分形维数、均值化NDVI植被指数和植被格局FBM分形维数作为流域降雨侵蚀产沙预报模型下垫面特征量化参数的合理性与可行性。
二、植被格局的分形特征(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植被格局的分形特征(论文提纲范文)
(1)戈壁地表沉积物组分空间异质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引言 |
1.1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
1.2.1 全粒径分布模型 |
1.2.2 分形理论 |
1.2.3 空间异质性 |
1.2.4 戈壁风沙(尘)运动特征 |
1.3 研究区概况 |
1.3.1 地理位置 |
1.3.2 地形特征 |
1.3.3 气候与水文特征 |
1.3.4 土壤与植被特征 |
2 研究内容与方法 |
2.1 研究内容 |
2.2 研究方法 |
2.2.1 沉积物样品采集与测定 |
2.2.2 输沙通量仪器布设与观测 |
2.2.3 数据处理及计算 |
2.2.4 地统计学方法 |
2.3 技术路线图 |
3 戈壁地表沉积物组分及参数特征 |
3.1 沉积物组分特征 |
3.2 戈壁地表沉积物全粒径分布 |
3.2.1 沉积物全粒径分布参数特征 |
3.2.2 沉积物组分与全粒径参数的关系 |
3.3 戈壁地表沉积物分形 |
3.3.1 沉积物分形维数特征 |
3.3.2 沉积物组分与分形维数关系 |
3.4 全粒径参数、分形维数与粒度参数关系 |
4 戈壁地表风沙运动特征 |
4.1 地表输沙特征 |
4.1.1 风沙流结构特征 |
4.1.2 富沙、砾地表输沙特征 |
4.1.3 戈壁地表输沙特征 |
4.2 地表风蚀沙尘释放特征 |
4.2.1 富沙、砾地表风蚀与沙尘释放 |
4.2.2 戈壁地表风蚀与沙尘释放 |
4.3 地表对风沙运动的影响 |
5 戈壁地表异质性 |
5.1 像元尺度地表异质性 |
5.1.1 沉积物全粒径分布参数异质性 |
5.1.2 地表风沙运动异质性 |
5.2 区域尺度地表异质性 |
5.2.1 区域尺度组分特征及参数空间分布 |
5.2.2 区域尺度地表异质性表达及其成因 |
6 讨论与结论 |
6.1 讨论 |
6.1.1 全粒径参数及分形维数的意义 |
6.1.2 戈壁地表异质性对风沙运动的影响 |
6.1.3 戈壁地表异质性的成因 |
6.2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个人简介 |
(2)黄土高原不同地貌类型区小流域土壤侵蚀特征(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选题目的和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RUSLE模型研究现状 |
1.2.2 分形理论研究现状 |
1.2.3 多重分形在水蚀因子中的应用现状 |
1.2.4 地理探测器 |
1.3 小结 |
第二章 研究内容和方法 |
2.1 数据来源 |
2.2 研究区概况 |
2.2.1 淳化泥河沟流域 |
2.2.2 乾县枣子沟流域 |
2.2.3 安塞纸坊沟流域 |
2.2.4 米脂泉家沟流域 |
2.2.5 长武王东沟流域 |
2.3 研究内容 |
2.3.1 典型小流域土壤侵蚀空间格局 |
2.3.2 典型小流域多重分形特征 |
2.3.3 土壤侵蚀强度空间分异特征 |
2.4 研究方法 |
2.4.1 土壤侵蚀模型 |
2.4.2 多重分形理论 |
2.4.3 地理探测器 |
2.5 技术路线 |
2.6 小结 |
第三章 典型小流域土壤侵蚀空间格局 |
3.1 土壤侵蚀各因子空间分布 |
3.2 土壤侵蚀强度分类 |
3.3 流域土壤侵蚀分布的坡度特征 |
3.4 流域土壤侵蚀分布的土地利用类型特征 |
3.5 流域土壤侵蚀分布的植被覆盖特征 |
3.6 小结 |
第四章 典型小流域多重分形特征 |
4.1 高程多重分形特征 |
4.2 土地利用类型多重分形特征 |
4.3 坡度多重分形特征 |
4.4 植被覆盖多重分形特征 |
4.5 小结 |
第五章 土壤侵蚀强度空间分异特征分析 |
5.1 单因子驱动分析 |
5.2 双因子驱动分析 |
5.3 小结 |
第六章 结论与讨论 |
6.1 结论 |
6.2 讨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个人简历 |
(3)贵州侗族传统村落的分形特征与美学特性及其关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理论基础 |
1.4 相关概念界定 |
1.4.1 传统村落 |
1.4.2 分维数 |
1.4.3 间隙度 |
1.4.4 景观美景度 |
1.5 研究现状 |
1.5.1 国外相关研究 |
1.5.2 国内相关研究 |
1.6 研究对象及内容 |
1.6.1 研究对象及其概况 |
1.6.2 研究内容 |
1.7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
1.7.1 研究方法 |
1.7.2 技术路线 |
第2章 贵州侗族传统村落的分形特征研究 |
2.1 研究方法 |
2.1.1 研究对象选取 |
2.1.2 分形维数测定 |
2.1.3 间隙度测定 |
2.2 空间形态分析 |
2.2.1 村落整体及各要素平面形态分析 |
2.2.2 建筑平立面形态分析 |
2.3 空间布局分析 |
2.3.1 村落整体及各要素间隙度分析 |
2.3.2 建筑平立面间隙度分析 |
2.4 贵州侗族传统村落分形特征的影响因素研究 |
2.5 小结 |
2.5.1 侗族传统村落的分形特征 |
2.5.2 贵州侗族传统村落分形特征研究的意义及启示 |
第3章 贵州侗族传统村落的美学特性研究 |
3.1 研究方法 |
3.1.1 研究要素选取 |
3.1.2 SBE法 |
3.1.3 SD法 |
3.1.4 景观美景度阈值 |
3.1.5 数据处理 |
3.2 景观美景度分析 |
3.2.1 各类景观美景度值分析 |
3.2.2 不同景观类型的SBE值比较 |
3.2.3 不同季节景观美景度分析 |
3.2.4 不同年份景观美景度分析 |
3.3 景观美景度影响因素分析 |
3.3.1 整体景观美景度影响因素分析 |
3.3.2 建筑景观美景度影响因素分析 |
3.3.3 水系景观美景度影响因素分析 |
3.3.4 农田景观美景度影响因素分析 |
3.3.5 植被景观美景度影响因素分析 |
3.3.6 道路景观美景度影响因素分析 |
3.4 景观美景度阈值分析 |
3.5 小结 |
3.5.1 侗族传统村落景观美学特征 |
3.5.2 构建侗族传统村落景观美景度阈值的启示 |
3.5.3 基于美景度及其影响要素的侗族传统村落景观保护与发展策略 |
第4章 贵州侗族传统村落分形特征与美学特性的关系及启示 |
4.1 贵州侗族传统村落分形特征与美学特性的关系分析 |
4.1.1 整体及各要素分维数、间隙度指数和SBE值分析 |
4.1.2 建筑单体分维数、间隙度指数和SBE值分析 |
4.1.3 村落整体及各要素与建筑单体间分维数、间隙度指数和SBE值比较分析 |
4.2 侗族传统村落的分形特征与美学特性关系的影响因素研究 |
4.3 分形特征与美学特性及其关系研究对传统村落保护发展规划的启示 |
第5章 结论和讨论 |
5.1 结论 |
5.2 讨论 |
5.2.1 论文创新点 |
5.2.2 存在的问题 |
5.2.3 后续工作的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5)黄土区植被格局对坡沟—流域侵蚀产沙的影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立题依据 |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
1.2.1 基于能量特征的侵蚀过程研究 |
1.2.2 植被格局与水土流失关系研究进展 |
1.2.3 植被格局量化及其与侵蚀能量过程耦合关系研究 |
1.3 研究目标和内容 |
1.3.1 研究目标 |
1.3.2 研究内容 |
1.4 研究方法和技术路线 |
1.4.1 研究方法 |
1.4.2 技术路线 |
1.5 拟解决的关键问题和论文创新点 |
1.5.1 拟解决的关键问题 |
1.5.2 论文创新点 |
2 试验设计与研究区概况 |
2.1 坡沟系统物理试验设计 |
2.1.1 模拟降雨试验设计 |
2.1.2 放水冲刷试验设计 |
2.2 流域概况及空间数据库建立 |
2.2.1 流域概况 |
2.2.2 流域多源空间数据库建立 |
2.3 流域土地利用及其景观特征变化分析 |
2.3.1 材料与方法 |
2.3.2 流域土地利用动态变化分析 |
2.3.3 流域土地利用分形维数变化分析 |
2.3.4 流域土地利用类型景观指数变化 |
2.3.5 流域景观格局变化分析 |
2.4 本章小结 |
3 植被格局对坡沟水蚀过程调控的试验研究 |
3.1 试验材料与方法 |
3.1.1 试验材料 |
3.1.2 试验方法 |
3.2 降雨-植被格局对坡沟系统产流产沙总体特征 |
3.3 降雨-植被格局对坡沟系统水沙及流速特征变化 |
3.3.1 初始产流时间及径流量峰值变化 |
3.3.2 产沙量峰值及出现时间的变化 |
3.3.3 径流流速的变化特征 |
3.4 降雨-植被格局耦合作用对坡沟系统产流产沙过程影响 |
3.4.1 间歇降雨对坡沟系统产流产沙过程的影响 |
3.4.2 植被格局对坡沟系统产流产沙过程的影响 |
3.5 本章小结 |
4 植被格局对坡沟系统侵蚀动力的调节机制 |
4.1 试验的材料与方法 |
4.1.1 试验材料 |
4.1.2 试验方法 |
4.2 植被格局对坡沟系统径流剪切力的影响 |
4.2.1 坡沟系统径流剪切力的时间变化 |
4.2.2 坡沟系统径流剪切力的空间变化 |
4.2.3 植被格局对径流剪切力的影响 |
4.3 植被格局对坡沟系统径流功率的影响 |
4.3.1 坡沟系统单位径流功率的时间变化特征 |
4.3.2 坡沟系统单位径流功率的空间变化特征 |
4.3.3 植被格局对单位径流功率的影响 |
4.4 本章小结 |
5 基于分形理论的流域植被格局量化研究 |
5.1 基于TM影像的植被指数提取方法 |
5.1.1 归一化植被指数NDVI的计算 |
5.1.2 植被覆盖度VC的计算 |
5.1.3 遥感影像的选择及预处理 |
5.1.4 基于最大值合成法的流域NDVI计算 |
5.2 植被分布分形量化的计算原理 |
5.2.1 数字植被指数模型DVM的构建 |
5.2.2 分形理论概述 |
5.2.3 基于数字植被模型DVM的分形量化算法 |
5.3 流域植被分布分形维数的计算 |
5.3.1 流域归一化植被指数分布的分形布朗运动分维数计算 |
5.3.2 流域植被覆盖度分布的分形布朗运动维数计算 |
5.4 流域植被分布分形计算软件开发 |
5.4.1 流域植被分布分形计算软件开发原则 |
5.4.2 软件总体功能与软件运行流程设计 |
5.4.3 软件的实现 |
5.4.4 流域植被分布分形量化参数 |
5.5 本章小结 |
6 流域土壤侵蚀及降雨侵蚀动力变化研究 |
6.1 流域土壤侵蚀强度特征研究 |
6.1.1 材料与方法 |
6.1.2 降雨侵蚀力R因子的计算 |
6.1.3 土壤可蚀性因子计算 |
6.1.4 坡度坡长因子计算 |
6.1.5 植被覆盖因子的确定 |
6.1.6 水土保持措施因子的确定 |
6.1.7 大理河流域侵蚀模数的确定 |
6.2 流域降雨-径流-泥沙变化情势分析 |
6.2.1 研究材料与方法 |
6.2.2 大理河流域降雨变化特征 |
6.2.3 大理河流域径流变化特征 |
6.2.4 大理河流域输沙量变化特征 |
6.3 径流侵蚀功率的计算 |
6.3.1 径流侵蚀功率的计算原理 |
6.3.2 流域次降雨径流侵蚀功率 |
6.3.3 流域月径流侵蚀功率 |
6.3.4 流域年降雨侵蚀功率 |
6.4 本章小结 |
7 植被格局对流域侵蚀产沙的影响研究 |
7.1 研究区概况 |
7.1.1 流域基本情况 |
7.1.2 流域植被格局参数 |
7.1.3 流域降雨侵蚀动力参数 |
7.2 基于多元非线性回归的侵蚀产沙研究 |
7.2.1 多元非线性回归分析概述 |
7.2.2 多元非线性回归的理论基础 |
7.3 流域植被格局与侵蚀产沙耦合关系 |
7.4 流域多元非线性侵蚀模型的比较分析 |
7.5 本章小结 |
8 结论与研究展望 |
8.1 主要结论 |
8.2 研究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6)民勤绿洲边缘2种生境红砂种群分形特征及影响因素(论文提纲范文)
1 研究区概况及研究方法 |
1.1 研究区概况 |
1.2 研究方法 |
1.2.1 样地设置 |
1.2.2 龄级的确定 |
1.2.3 分形分析 |
(1)计盒维数 |
(2)信息维数 |
(3)关联维数 |
1.2.4 数据分析 |
2 结果与分析 |
2.1 红砂种群的结构特征 |
2.2 红砂种群格局的分形特征 |
2.2.1 两种生境下红砂种群格局的计盒维数 |
2.2.2 两种生境下红砂种群格局的信息维数 |
2.2.3 两种生境下红砂种群格局的关联维数 |
2.3 分形维数与环境因子的主成分分析 |
3 讨论 |
3.1 红砂种群格局的分形特征 |
3.2 红砂种群格局分形特征的影响因素 |
4 结论 |
(7)基于景观生态分析的城市绿色天际线规划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作者简介 |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城市化与城市环境变化 |
1.1.2 城市天际线与天际线规划 |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及相关理论基础 |
1.2.1 城市天际线国外研究现状 |
1.2.2 城市天际线国内研究现状 |
1.2.3 景观生态规划的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4 天际线国内外研究存在的问题及绿色天际线规划趋势 |
1.2.5 相关理论基础 |
§1.3 研究目标、方法技术及研究意义 |
1.3.1 城市绿色天际线研究目标和意义 |
1.3.2 研究方法 |
1.3.3 技术路线 |
第二章 城市天际线的要素与结构 |
§2.1 城市天际线的要素 |
2.1.1 自然要素 |
2.1.2 人工要素 |
2.1.3 视觉要素 |
§2.2 城市天际线的结构 |
2.2.1 城市天际线的层次结构 |
2.2.2 城市天际线各层次的关系 |
2.2.3 城市天际线的规划原则 |
§2.3 城市天际线与环境的关系 |
2.3.1 城市天际线与地形坡度的关系 |
2.3.2 城市天际线与地形风的关系 |
2.3.3 城市天际线与地震断裂带的关系 |
2.3.4 城市天际线与离岸距离的关系 |
2.3.5 城市天际线与植被覆盖质量的关系 |
第三章 研究区概况 |
§3.1 南安市概况 |
3.1.1 地理位置 |
3.1.2 区位 |
3.1.3 自然条件 |
§3.2 天际线规划研究区基本情况 |
§3.3 城市建设 |
3.3.1 土地利用现状 |
3.3.2 建成区空间变化 |
第四章 城市景观生态格局分析 |
§4.1 相关概念 |
4.1.1 景观生态学中的景观 |
4.1.2 景观要素与景观生态分类 |
4.1.3 城市景观与城市景观生态格局 |
§4.2 景观生态分析的理论模式及方法 |
4.2.1 IAN L.Mcharg的“千层饼”模式 |
4.2.2 R.Forman的“斑块-廊道-基质”模式 |
4.2.3 Zev Naveh的“整体人类生态系统”模式 |
4.2.4 Philip.H.Lewis的“区域规划过程演进”理论模式 |
4.2.5 景观格局指数方法和模型 |
§4.3 南安市城市景观生态分类 |
4.3.1 景观生态分类方法 |
4.3.2 景观生态分类 |
§4.4 基于景观格局指数的景观生态格局分析 |
4.4.1 分析地表范围的确定 |
4.4.2 景观格局指数分析方法 |
4.4.3 计算过程 |
§4.5 计算结果分析 |
4.5.1 Landscape level水平的格局指数计算结果分析 |
4.5.2 Class level水平的格局指数计算结果分析 |
4.5.3 城市景观格局对滨江区域天际线景观规划的影响 |
§4.6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天际线用地景观生态适宜性评价 |
§5.1 评价总体框架 |
5.1.1 评价层次和内容 |
5.1.2 评价原则 |
§5.2 评价因子和指标 |
5.2.1 评价因子和指标确定 |
5.2.2 指标数据来源 |
§5.3 天际线用地景观生态适宜性定量评价 |
5.3.1 评价区域确定 |
5.3.2 单因素评价框架 |
5.3.3 因素综合评价框架 |
§5.4 单因素评价 |
5.4.1 天际线视域和视廊因素的用地适宜性评价 |
5.4.2 地形坡度因素的用地适宜性评价 |
5.4.3 地形风区因素的用地适宜性评价 |
5.4.4 离岸距离因素的用地适宜性评价 |
5.4.5 距地震断裂带距离因素的用地适宜性评价 |
5.4.6 植被覆盖质量因素的用地适宜性评价 |
§5.5 天际线用地景观生态适宜性综合评价 |
5.5.1 综合评价指标和赋值 |
5.5.2 用地单元的划分方法 |
5.5.3 综合评价用地单元划分及数据处理 |
5.5.4 评价结果 |
§5.6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天际线的分形特征量化与评价 |
§6.1 分形理论与分形维数测度方法 |
6.1.1 分形的基本定义 |
6.1.2 分形维数及算法 |
§6.2 分形原理与天际线规划的联系 |
6.2.1 分形在城市规划设计中的作用 |
6.2.2 天际线规划中分形原理利用的方向 |
§6.3 天际线空间形体分形特征 |
6.3.1 近似的或统计学意义的自相似 |
6.3.2 分形维数大于拓扑维数 |
§6.4 国内外标识性天际线景观的分形维数测算 |
6.4.1 计算方法和计算工具 |
6.4.2 国内外部分城市的标识性天际线的分形维数计算 |
§6.5 研究区城市天际线的分形维数计算 |
6.5.1 自然形体分形测度的作用 |
6.5.2 自然形体分形维数计算 |
6.5.3 人工建构筑物分形测度的作用 |
6.5.4 人工建构筑物分形维数计算 |
§6.6 基于分形维数计算的城市天际线分形评价 |
6.6.1 研究区与同类型城市天际线分形特征的协调性评价 |
6.6.2 山体天际线与建构筑物天际线的分形维数协调性评价 |
§6.7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绿色天际线高度与线形控制 |
§7.1 基于用地适宜性评价的天际线高度控制区划 |
7.1.1 重点建设区控制指引 |
7.1.2 适建区控制指引 |
7.1.3 限建区控制指引 |
7.1.4 禁建区控制指引 |
§7.2 基于景观生态格局特征的天际线规划引导策略 |
7.2.1 景观多样化保护与天际线规划引导策略 |
7.2.2 景观集聚度保持与天际线规划引导策略 |
7.2.3 景观面积和形状格局指数变化与天际线规划引导策略 |
§7.3 基于天际线线形维数量化目标的天际线规划控制 |
7.3.1 天际线分形维数控制 |
7.3.2 山脊线形的控制 |
7.3.3 城市天际线动态规划与天际线分形监测评价 |
§7.4 本章小结 |
第八章 结论与展望 |
§8.1 研究结论 |
§8.2 研究创新点 |
§8.3 研究不足 |
§8.4 研究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8)三峡库区土壤侵蚀遥感监测及其尺度效应(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2 研究综述 |
1.2.1 区域土壤侵蚀研究进展 |
1.2.2 分形理论在地理学中的应用研究进展 |
1.2.3 RUSLE侵蚀模型的研究进展 |
1.2.4 尺度效应 |
1.3 研究内容 |
1.3.1 基于分形理论的三峡库区土壤侵蚀空间格局变化研究 |
1.3.2 基于RUSLE的三峡库区土壤侵蚀定量评估 |
1.3.3 不同景观尺度上土壤侵蚀强度空间格局垂直变化特征 |
1.3.4 数据粒度变化对RUSLE模型中LS因子提取的影响 2 研究基础与方法 |
2.1 研究区概况 |
2.2 基础数据 |
2.3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
2.3.1 研究方法 |
2.3.2 技术路线 3 基于分形理论的三峡库区土壤侵蚀空间格局变化研究 |
3.1 土壤侵蚀各因子的获取 |
3.1.1 坡度因子的提取 |
3.1.2 土地利用类型因子提取 |
3.1.3 植被覆盖因子提取 |
3.2 三峡库区土壤侵蚀空间格局变化特征 |
3.2.1 土壤侵蚀强度总特征 |
3.2.2 土壤侵蚀强度分形维数特征 |
3.2.3 土壤侵蚀强度空间格局复杂度 |
3.2.4 土壤侵蚀强度空间格局稳定性 |
3.3 小结 4 基于RUSLE的三峡库区土壤侵蚀定量评估 |
4.1 RUSLE模型中各个侵蚀因子的计算 |
4.1.1 降雨侵蚀力R因子 |
4.1.2 土壤可蚀性K因子 |
4.1.3 坡长坡度LS因子 |
4.1.4 植被覆盖与管理C因子 |
4.1.5 水土保持措施P因子 |
4.2 三峡库区土壤侵蚀量特征及其空间分布特征 |
4.2.1 土壤侵蚀量与土壤侵蚀强度 |
4.2.2 不同高程带的土壤侵蚀空间分布特征 |
4.2.3 不同坡度土壤侵蚀空间分布特征 |
4.2.4 不同坡向土壤侵蚀空间分布特征 |
4.3 小结 5 不同景观尺度上土壤侵蚀强度空间格局垂直变化特征 |
5.1 景观水平上的土壤侵蚀强度空间格局垂直变化特征 |
5.2 斑块水平上土壤侵蚀强度空间格局垂直变化特征 |
5.2.1 不同高程带上土壤侵蚀强度空间格局复杂度变化特征 |
5.2.2 不同高程带上土壤侵蚀强度空间格局稳定性变化特征 |
5.3 小结 6 数据粒度变化对RUSLE模型中LS因子提取的影响 |
6.1 LS因子的尺度效应分析——以巴东县为例 |
6.1.1 坡度因子S的尺度效应分析 |
6.1.2 坡长因子L的尺度效应分析 |
6.1.3 LS因子尺度效应分析 |
6.2 LS因子的尺度效应分析——以长寿县为例 |
6.2.1 坡度因子S的尺度效应分析 |
6.2.2 坡长因子L的尺度效应分析 |
6.2.3 LS因子尺度效应分析 |
6.3 小结 7 结论与展望 |
7.1 研究结论 |
7.2 问题与展望 参考文献 在读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致谢 |
(9)闽东土地利用/覆盖变化的时空分异规律及其区域生态安全综合评价(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前言 |
1.1 土地利用和土地覆盖 |
1.1.1 土地利用/土地覆盖的内涵 |
1.1.2 土地利用/土地覆盖变化 |
1.2 土地利用/土地覆盖变化研究方法 |
1.2.1 遥感资料法 |
1.2.2 模型研究方法 |
1.2.3 野外试验观测法 |
1.3 土地利用/覆盖变化研究内容及其国内外进展 |
1.3.1 土地利用/覆盖变化时空演变规律研究 |
1.3.2 土地利用/覆盖变化分形特征研究 |
1.3.3 土地利用/覆盖变化的驱动力机制研究 |
1.3.4 土地利用/覆盖变化下生态响应研究 |
1.3.5 土地利用/土地覆被变化模型研究 |
1.3.6 土地利用/覆盖变化对生态安全影响评价研究 |
第2章 研究区概况、研究意义与技术路线 |
2.1 研究区概况 |
2.1.1 地貌 |
2.1.2 气候 |
2.1.3 水文 |
2.1.4 土壤 |
2.1.5 植被 |
2.1.6 经济与社会 |
2.2 研究意义、研究目标和技术路线 |
2.2.1 研究意义 |
2.2.2 研究目标 |
2.2.3 技术路线 |
第3章 闽东土地利用/覆盖变化的时空演变规律研究 |
3.1 数据来源与分类 |
3.1.1 数据来源与处理 |
3.1.2 分类体系构建 |
3.2 研究方法 |
3.2.1 土地利用/覆盖变化数量特征研究方法 |
3.2.2 土地利用/覆盖变化的空间格局变化研究方法 |
3.3 结果与分析 |
3.3.1 闽东土地利用与土地覆盖 |
3.3.2 闽东土地利用/覆盖变化时空特征分析 |
3.3.3 闽东土地利用/覆盖空间格局变化分析 |
3.4 小结 |
第4章 闽东土地景观分形特征研究 |
4.1 数据来源 |
4.2 研究方法 |
4.2.1 土地景观的分形特征研究方法 |
4.2.1.1 土地景观斑块形状分形计算 |
4.2.1.2 土地景观空间结构分形计算 |
4.2.1.3 土地景观空间分布分形计算 |
4.2.1.4 土地景观形态半径维数计算 |
4.2.2 土地结构稳定性指数计算 |
4.2.3 灰色关联度分析 |
4.3 结果与分析 |
4.3.1 土地景观的分形特征研究 |
4.3.1.1 土地景观斑块形状分形特征研究 |
4.3.1.2 土地景观空间结构分形特征研究 |
4.3.1.3 土地景观空间分布分形特征研究 |
4.3.1.4 土地景观区域形态分形特征研究 |
4.3.2 基于分形理论的土地生态系统稳定性评价 |
4.3.3 土地景观复杂性和稳定性影响因子分析 |
4.4 小结 |
第5章 闽东土地利用变化驱动力分析 |
5.1 数据来源与研究方法 |
5.1.1 数据来源 |
5.1.2 研究方法 |
5.2 闽东土地利用/覆盖变化 |
5.2.1 闽东土地利用数量变化 |
5.2.2 闽东土地利用程度变化 |
5.3 土地利用变化驱动力及驱动力机制分析 |
5.3.1 土地利用/覆盖变化驱动因素 |
5.3.2 土地利用/覆盖变化驱动因子提取 |
5.3.3 驱动力因子对土地利用变化影响分析 |
5.4 小结 |
第6章 闽东景观生态安全评价及其时空分异规律研究 |
6.1 数据来源 |
6.2 研究方法 |
6.2.1 景观生态安全研究方法 |
6.2.1.1 景观干扰指数 |
6.2.1.2 景观脆弱性指数 |
6.2.1.3 区域景观生态安全指数构建 |
6.2.2 景观生态安全空间自相关研究方法 |
6.2.2.1 全局自相关 |
6.2.2.2 局部自相关 |
6.2.3 景观生态安全区域分异研究方法 |
6.3 结果与分析 |
6.3.1 景观生态安全时空动态分析 |
6.3.1.1 土地利用类型干扰度现状及动态变化分析 |
6.3.1.2 土地利用类型生态安全现状及动态变化分析 |
6.3.1.3 闽东区域景观生态安全分布及其动态变化 |
6.3.2 景观生态安全空间相关分析 |
6.3.2.1 景观生态安全的全局自相关及其尺度变化的响应 |
6.3.2.2 景观生态安全的空间关联局域指标LISA 分析 |
6.3.3 景观生态安全空间分异分析 |
6.4 小结 |
第7章 闽东区域生态安全综合评价与分析 |
7.1 闽东区域生态安全评价体系的构建 |
7.1.1 评价体系的构建 |
7.1.2 评价指标的筛选 |
7.1.3 等级标准的建立 |
7.1.4 指标一致性处理 |
7.2 区域生态安全综合评价方法 |
7.2.1 灰色关联度方法 |
7.2.2 RBF 神经网络方法 |
7.2.2.1 RBF 神经网络模型 |
7.2.2.2 RBF 神经网络原理 |
7.2.3 基于人工免疫算法的投影寻踪方法 |
7.2.4 支持向量机(SVM)模型 |
7.2.4.1 线性SVM |
7.2.4.2 非线性SVM |
7.3 结果与分析 |
7.3.1 基于灰色关联区域生态安全评价分析 |
7.3.2 基于RBF 神经网络区域生态安全评价分析 |
7.3.3 基于人工免疫算法投影寻踪生态安全评价 |
7.3.3.1 建立区域生态安全等级标准PPE 评价模型 |
7.3.3.2 基于人工免疫算法投影寻踪闽东区域生态安全评价 |
7.3.4 基于SVM 区域生态安全评价 |
7.3.5 区域生态安全5 种评价模型比较 |
7.3.5.1 各评价模型特点 |
7.3.5.2 4 种模型评价结果比较 |
7.4 小结 |
第8章 闽东生态环境质量分析与土地资源优化对策 |
8.1 闽东生态环境质量分析 |
8.1.1 数据来源 |
8.1.2 生态环境质量分析方法 |
8.1.3 闽东生态环境质量分析结果 |
8.1.3.1 2001 年闽东各县市生态环境质量分析结果 |
8.1.3.2 2007 年闽东各县市生态环境质量分析结果 |
8.1.3.3 2001-2007 年闽东生态环境质量变化 |
8.2 闽东生态环境建设存在的问题 |
8.2.1 部分森林破坏相对严重,生态功能有所衰弱 |
8.2.2 污染排放有所加剧,环境压力呈加大趋势 |
8.2.3 土地开发程度增强,资源压力进一步加大 |
8.3 闽东土地资源优化利用的建议与对策 |
8.3.1 加强耕地资源保护,推进农业结构调整 |
8.3.2 增强森林资源管理,逐步改善林分结构 |
8.3.3 优化城乡产业结构,完善城市体系建设 |
8.3.4 规范矿产资源开发,加强部门协调沟通 |
8.3.5 增强环境保护意识,推动区域生态建设 |
8.4 小结 |
第9章 结论与讨论 |
9.1 结论 |
9.1.1 主要结论 |
9.1.2 论文创新点 |
9.2 讨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10)黄土高原流域土壤侵蚀下垫面特征及其对水土流失的作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立题依据 |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
1.2.1 植被遥感技术研究进展 |
1.2.2 植被与水土流失关系研究进展 |
1.2.3 流域地貌分形特征研究进展 |
1.2.4 流域地貌特征与水土流失关系研究进展 |
1.3 研究目标和内容 |
1.3.1 研究目标 |
1.3.2 研究内容 |
1.4 研究方法和技术路线 |
1.4.1 研究方法 |
1.4.2 技术路线 |
1.5 拟解决的关键问题和论文创新点 |
1.5.1 拟解决的关键问题 |
1.5.2 论文创新点 |
2 大理河流域土壤侵蚀空间分布的下垫面特征研究 |
2.1 大理河流域概况 |
2.1.1 流域概况 |
2.1.2 地质地貌 |
2.1.3 河流水系 |
2.1.4 气象水文 |
2.2 大理河流域地理空间数据库建立 |
2.2.1 遥感资料 |
2.2.2 数字地面模型(DEM)资料 |
2.2.3 土壤侵蚀遥感普查资料 |
2.2.4 大理河流域水沙资料 |
2.2.5 地理空间数据库设计 |
2.3 土壤侵蚀空间分布的下垫面特征研究 |
2.3.1 研究方法及资料准备 |
2.3.2 土壤侵蚀空间分布的基本特征 |
2.3.3 土壤侵蚀空间分布的分形特征 |
2.3.4 土壤侵蚀空间分布的地形特征 |
2.3.5 土地利用/土地覆被的地形分异性研究 |
2.4 本章小结 |
3 流域地貌特征分形布朗运动(FBM)量化模型研究 |
3.1 分形布朗运动理论的基本原理 |
3.1.1 布朗运动理论 |
3.1.2 分形布朗运动理论 |
3.1.3 分形布朗运动与地貌特征分形 |
3.2 流域地貌特征FBM量化模型 |
3.2.1 流域地貌特征FBM计算原理 |
3.2.2 基于移动窗口法的高程增量测量子模型 |
3.2.3 基于自相似性的流域地貌特征FBM分形维数计算子模型 |
3.3 流域地貌特征分形布朗运动的参数意义及特征检验 |
3.3.1 地貌特征分形布朗运动的参数意义 |
3.3.2 流域地貌形态的布朗运动特征检验 |
3.3.3 流域地貌特征的统计自相似性 |
3.4 基于GIS的流域地貌特征FBM量化实现方法 |
3.4.1 流域地貌三维空间数据的创建 |
3.4.2 流域地貌特征FBM量化模型的GIS实现 |
3.5 本章小结 |
4 大理河流域地貌分形布朗运动(FBM)特征研究 |
4.1 大理河流域地貌分形布朗运动分形维数计算 |
4.1.1 子流域的划分与选取 |
4.1.2 数字高程模型的创建 |
4.1.3 大理河子流域地貌分形布朗运动特征研究 |
4.2 大理河流域地貌分形布朗运动特征空间变异性研究 |
4.2.1 地貌分形布朗运动特征上下游分布特征 |
4.2.2 地貌分形布朗运动特征沿程分布特征 |
4.3 大理河流域地貌分形布朗运动特征空间尺度转换研究 |
4.3.1 不同尺度小流域选取与划分 |
4.3.2 不同尺度小流域地貌特征FBM分形计算 |
4.3.3 地貌特征FBM分形维数的尺度变化特征 |
4.3.4 地貌特征FBM分形维数的尺度转换方程 |
4.4 大理河流域地貌分形布朗运动特征与传统地貌量化参数关系研究 |
4.4.1 大理河子流域传统地貌参数的计算结果 |
4.4.2 地貌特征FBM分形维数与传统地貌参数的关系 |
4.5 本章小结 |
5 流域植被覆盖特征量化模型研究 |
5.1 遥感技术简介 |
5.1.1 遥感技术的应用 |
5.1.2 Landsat卫星简介 |
5.1.3 TM影像简介 |
5.2 TM遥感影像处理 |
5.2.1 TM影像的数据准备 |
5.2.2 TM影像的几何校正 |
5.2.3 TM影像的辐射校正 |
5.2.4 TM影像的切割裁剪 |
5.2.5 TM影像的图像增强 |
5.3 基于TM影像的植被指数提取 |
5.3.1 植被指数的概念 |
5.3.2 植被指数的种类 |
5.3.3 NDVI植被指数的计算 |
5.3.4 NDVI植被指数与水土保持评价指标 |
5.4 基于NDVI指数的植被格局量化模型研究 |
5.4.1 植被格局的意义 |
5.4.2 植被格局量化参数的计算原理 |
5.4.3 植被格局的量化建模 |
5.4.4 植被格局量化模型的实现过程 |
5.5 本章小结 |
6 大理河流域植被覆盖的时空变化特征研究 |
6.1 大理河流域植被指数计算 |
6.1.1 遥感影像时相的选择 |
6.1.2 数据来源及前期处理 |
6.1.3 大理河子流域划分与选取 |
6.1.4 计算过程及结果 |
6.2 大理河流域植被覆盖的年际变化特征 |
6.2.1 大理河流域整体植被覆盖的年际变化特征 |
6.2.2 大理河上游植被覆盖的年际变化特征 |
6.2.3 大理河中游植被覆盖的年际变化特征 |
6.2.4 大理河下游植被覆盖的年际变化特征 |
6.3 大理河流域植被覆盖的空间变化特征 |
6.3.1 大理河流域植被覆盖的空间变化特征 |
6.3.2 大理河流域植被格局的空间变化特征 |
6.4 大理河流域植被覆盖的垂直分布特征 |
6.4.1 大理河流域高程分级 |
6.4.2 不同高程植被覆盖的年际变化特征 |
6.4.3 不同年份植被覆盖的垂直分布特征 |
6.4.4 不同等级NDVI植被指数的垂直分布特征 |
6.5 本章小结 |
7 流域下垫面特征与降雨侵蚀产沙关系研究 |
7.1 研究流域基本概况 |
7.1.1 流域基本特征 |
7.1.2 流域降雨特征 |
7.1.3 汛期水沙特征 |
7.2 流域径流侵蚀功率的计算 |
7.2.1 径流侵蚀功率的计算原理 |
7.2.2 站控流域径流侵蚀功率的计算结果 |
7.3 流域下垫面特征的计算 |
7.3.1 流域地貌特征FBM分形维数的计算 |
7.3.2 流域均值化NDVI植被指数的计算 |
7.3.3 流域植被格局FBM分形维数的计算 |
7.4 基于BP神经网络的侵蚀产沙模型研究 |
7.4.1 BP神经网络概述 |
7.4.2 基于BP神经网络的流域侵蚀产沙模型的构建 |
7.4.3 大理河流域侵蚀产沙BP神经网络模型研究 |
7.4.4 大理河流域侵蚀产沙BP神经网络模型的比选 |
7.5 本章小结 |
8 结论 |
8.1 结论 |
8.2 研究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四、植被格局的分形特征(论文参考文献)
- [1]戈壁地表沉积物组分空间异质性研究[D]. 刘茜雅. 内蒙古农业大学, 2021
- [2]黄土高原不同地貌类型区小流域土壤侵蚀特征[D]. 郑伟.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21(01)
- [3]贵州侗族传统村落的分形特征与美学特性及其关系研究[D]. 冯微微. 贵州大学, 2019(06)
- [4]植被格局特征对大理河流域侵蚀产沙的响应[J]. 李斌斌,李占斌,郝仲勇,杨胜利,黄俊雄. 农业工程学报, 2017(19)
- [5]黄土区植被格局对坡沟—流域侵蚀产沙的影响研究[D]. 程圣东. 西安理工大学, 2016(11)
- [6]民勤绿洲边缘2种生境红砂种群分形特征及影响因素[J]. 付贵全,徐先英,徐梦莎,孟源源,赵鹏,刘江. 生态学报, 2016(18)
- [7]基于景观生态分析的城市绿色天际线规划研究[D]. 戴德艺. 中国地质大学, 2014(02)
- [8]三峡库区土壤侵蚀遥感监测及其尺度效应[D]. 汪涛. 华中农业大学, 2011(05)
- [9]闽东土地利用/覆盖变化的时空分异规律及其区域生态安全综合评价[D]. 覃德华. 福建农林大学, 2010(12)
- [10]黄土高原流域土壤侵蚀下垫面特征及其对水土流失的作用研究[D]. 沈中原. 西安理工大学, 2009(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