氯氧喹论文-孙燕,冯琳迤,雷蕾,黄平,叶魏武

氯氧喹论文-孙燕,冯琳迤,雷蕾,黄平,叶魏武

导读:本文包含了氯氧喹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氯氧喹,乳腺癌细胞,增殖,凋亡

氯氧喹论文文献综述

孙燕,冯琳迤,雷蕾,黄平,叶魏武[1](2019)在《氯氧喹对不同类型乳腺癌细胞系的抑制作用及机制》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究氯氧喹对不同类型乳腺癌细胞增殖、凋亡及细胞周期阻滞的作用及其可能机制。方法采用不同浓度氯氧喹处理乳腺癌Bcap37、MDA-MB-231和MDA-MB-453细胞。MTT法检测细胞活力,Annexin V-/PI双染法采用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凋亡和细胞周期,蛋白印迹法检测凋亡和细胞周期相关蛋白水平的变化。结果氯氧喹在50 mg·L~(-1)以上对3种细胞系的生长均有明显抑制作用(P<0.05),并呈剂量依赖性,且200 mg·L~(-1)氯氧喹与40 mg·L~(-1)紫杉醇作用相近。氯氧喹可明显诱导3种细胞凋亡(P<0.05),且对MDA-MB-231细胞凋亡的作用尤其明显(P<0.01),并与凋亡相关蛋白cleaved-PARP、cleaved-caspase的表达相一致。氯氧喹还可明显诱导3种细胞G_2/M期的数目增加(P<0.05),但在Bcap37和MDA-MB-453细胞更明显,并伴随p21蛋白下调和CDC2蛋白的上调。结论氯氧喹能有效抑制乳腺癌细胞的增殖活力,在MDA-MB-231细胞以促进凋亡为主,而在Bcap37和MDA-MB-453细胞以细胞周期阻滞为主。(本文来源于《中国药理学通报》期刊2019年03期)

王巍巍[2](2015)在《氟氧喹与氯氧喹抗肿瘤药效学对比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本实验通过对小鼠建立体内移植性肿瘤模型,将氟氧喹(Fluoroxoquinoline, Flu)的抗肿瘤作用和镇痛作用与氯氧喹(Chloroxoquinoline, Chl)进行对比研究。结果表明,氟氧喹12.5、25、50mg/kg剂量组和氯氧喹50mg/kg组对小鼠肝癌H22的平均抑瘤率分别为35.82%、49.90%、59.45%、48.84%;对小鼠肉瘤S180的平均抑瘤率分别为36.63%、50.69%、59.43%、51.47%;对Lewis肺癌的平均抑瘤率分别为35.60%、49.75%、61.20%、51.98%;氟氧喹使腹腔接种肝癌腹水(HepA)小鼠的存活时间比对照组明显延长,12.5、25、50mg/kg剂量组和氯氧喹50mg/kg组平均生命延长率分别为37.0%、62.6%、91.9%、69.8%。氟氧喹在上述实验结果中表现出一定抗肿瘤活性,氟氧喹25mg/kg的作用效果与氯氧喹50mg/kg相当。小鼠扭体法及热板法镇痛实验表明,氟氧喹具有明显的镇痛作用,氟氧喹12.5、25、50mg/kg剂量组和氯氧喹50mg/kg组均能明显减少小鼠醋酸扭体反应次数,其反应抑制率分别为35.9%、58.2%、64.3%、72.5%;氟氧喹50mg/kg的镇痛作用大致与氯氧喹50mg/kg及阿司匹林200mg/kg相当,但不及吗啡20mg/kg。提示氟氧喹对小鼠体内移植性肿瘤的生长具有抑制作用,并具有较好的镇痛作用。(本文来源于《吉林大学》期刊2015-05-01)

要静妍[3](2012)在《氯氧喹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临床观察》一文中研究指出非小细胞患者确诊时,70%~80%成为局部晚期或晚期失去手术切除的根治性机会,全身化疗为主要治疗手段。然而目前晚期非小细胞肺癌仍处于不能满意的现状是多数患者治疗后出现局部区域淋巴结或远处器官的复发转移,成为(本文来源于《山西医药杂志(下半月刊)》期刊2012年06期)

郑大雪[4](2012)在《1、氯氧喹诱导肝癌细胞凋亡机制的研究2、纳米材料PP80的生物安全性评价》一文中研究指出我国是肝癌大国,仅2000年发病人数就达34.7万,约占全世界原发性肝癌的50%左右,且死亡率未见下降。在肝癌的治疗中目前仍以手术结合化疗为主要方法,但肝癌的首次可切除率大约只有20%~30%,所以开发有很好的抗肿瘤效果且副作用较低的抗癌药物仍是目前抗肿瘤研究的主要方向。7-氯-4-氧代-喹啉(chloroxoquinoline,简称氯氧喹,商品名:安体舒),是吉林通化茂祥制药有限公司自行研制开发的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创新药物。已有的荷瘤鼠动物实验表明,氯氧喹具有较高的抑制肿瘤生长和延长生命周期的疗效。为了进一步了解氯氧喹抗肝癌的作用机制,本实验室进行了氯氧喹体外诱导肝癌细胞凋亡的研究,并对其相关机理进行了初步探讨,确定了氯氧喹的抗肝癌效果是通过caspase-3途径诱导细胞凋亡实现的。本实验通过Western-Blot检测进一步发现caspase-3下游底物PARP激活形式的增加,并呈现剂量依赖关系。根据体外实验结果,分别采用75mg/kg和150mg/kg氯氧喹剂量对肝癌细胞HepG2的异种移植瘤进行了治疗,与溶剂对照组相比,肿瘤体积明显减小。以上结果表明氯氧喹可通过激活caspase-3,并诱导其下游底物PARP的激活,进而到达诱导肝癌细胞HepG2凋亡的效果,并对异种移植瘤的生长有明显的抑制作用。纳米材料是指叁维空间至少有一维在纳米尺度范围,即1—100nm,约为10—100个原子紧密排列在一起的长度,也可以是由它们构成的材料。由于其具有奇异的力学、光学、磁学、热学和化学等特性,故相关应用飞速发展,也使人们接触到纳米材料的机会急剧增加,但有关纳米材料安全性的评价体系的建立还处于摸索阶段,现有的相关国家标准、环境与职业卫生接触标准及安全性评价标准中提及的评价方法对纳米材料安全性的评价是否适用还不能确定,因此,探索一系列适用于纳米材料安全性的评价方法是当前迫在眉睫的任务。由中国科学院长春应用化学研究所合成的纳米材料PP80是对商品化的转染试剂聚乙烯亚胺(polyethylenimine, PEI)的改性产物,是一种通过PEI25k的氨基引发苯丙氨酸-NCA(Phenylalanine-NCA)开环聚合得到的两亲性材料。我们结合纳米材料PP80的实际应用,认真学习了《药物非临床研究质量管理规范》、《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2005版)》、《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医疗器械生物学评价》及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中对化学品相关检验的实验要求,同时查阅了大量相关文献。我们利用2%的兔血细胞悬液,根据实验室常用转染体系设置了200μL生理盐水中含pEGFPC1质粒4μg,纳米材料PP80与pEGFPC1质粒0.3:1、0.4:1、0.5:1、0.6:1和0.7:1五个质量比梯度,对纳米材料PP80进行是否存在潜在溶血性进行了评价,结果显示单独的纳米材料PP80有很强的溶血性,但当其与pDNA混合后不再具有溶血性,故作为基因载体应用是安全的。我们根据国家药典中热原检查的相关规定对纳米材料PP80是否含有热原进行了检查,结果显示纳米材料PP80不含热原,应用于体内不会引起受试者发热反应。另外,我们根据国家标准中对化学药品检测的相关规定,结合纳米材料PP80体内应用的浓度(0.2μg/μL)设置了0.2μg/μL、1μg/μL和5μg/μL叁个剂量梯度,利用家兔对纳米材料PP80的皮肤刺激性进行了检测,结果显示纳米材料PP80不具有皮肤刺激性。由以上结果可知,纳米材料PP80作为基因载体应用于体内时不会引起溶血性、热原反应及相关的皮肤刺激现象。(本文来源于《东北师范大学》期刊2012-05-01)

陈志明[5](2008)在《氯氧喹辐射增敏作用的基础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氯氧喹作为抗肿瘤药物,其单药使用与联合化疗方案疗效相近,尤其对于晚期乳腺癌和非小细胞肺癌更为显着,能明显延长生存期,提高生活质量,且具有毒副反应轻微,服用方便的特点。另外,在临床应用过程中发现,服用氯氧喹患者在接受放射治疗时疗效也更明显,分析可能同时具备辐射增敏的作用。本实验基于对氯氧喹是否具备辐射增敏作用进行研究。实验通过体外培养Lewis肺癌细胞,用MTT法检测不同组别的细胞生存率;建立荷瘤小鼠模型,观察不同组别肿瘤的生长曲线、肿瘤控制率、肿瘤生长延迟等评价指标的方法来初步确定其辐射增敏作用。结果表明给药照射组细胞生存率明显低于单纯给药或单纯照射组,统计学差异明显,并呈时间依赖性;对于荷瘤小鼠,给药照射组肿瘤生长曲线明显缓慢,肿瘤控制率明显高于单纯给药及照射组,说明氯氧喹对Lewis肺癌细胞及荷瘤小鼠均表现出一定的辐射增敏作用,同时照射后静脉采血,各组血象结果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进一步说明氯氧喹是一种新型低毒有效的辐射增敏剂,对小鼠正常组织无放射增敏作用,值得进一步研究。(本文来源于《吉林大学》期刊2008-04-14)

耿维凤[6](2005)在《抗癌新药——氯氧喹胶囊》一文中研究指出氯氧喹商品名为安体舒,化学名称为:7-氯-4-氧代-喹啉,英文名为:chloroxoquinoline,分子式为C9H6ClN0。氯氧喹是最新研制开发抗癌药物,2003年4月获得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颁发的新药证书。以其具有与单药使用、与联合化疗方案相似的疗(本文来源于《中国医院药学杂志》期刊2005年10期)

刘晶,王帅,王桂芝,赵凤芹[7](2005)在《氯氧喹胶囊与CAP方案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临床观察》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比较氯氧喹胶囊与CAP方案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近期疗效、毒副反应及生活质量。探讨氯氧喹胶囊单药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临床意义。方法:通过对50例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采用氯氧喹胶囊治疗,50例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采用目前广泛应用与非小细胞肺癌的CAP方案治疗的临床对照试验。结果:两者近期疗效无显着差异,毒性反应氯氧喹组明显低于对照组,生活质量氯氧喹组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氯氧喹单独用药可能比联合用药毒性低,生活质量高,且近期疗效无明显差异。(本文来源于《吉林医学》期刊2005年08期)

王帅[8](2005)在《氯氧喹胶囊与CAP方案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临床观察》一文中研究指出肺癌是目前发病率和死亡率最高的恶性肿瘤之一,在世界范围内,其死亡率高于大肠癌、乳腺癌和前列腺癌叁者的总和[1] 。所有肺癌中,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 celllung cancer NSCLC)占75%~80%。其中75%~80%患者就诊时就已处于Ⅲ~Ⅳ期,5年生存率仅为12%[2]按新的临床分期标准[3],仅有20%的Ⅰa~Ⅱb病人有手术机会,术后五年生存率为50%~80%[4]。尽管,小部分Ⅲa病人仍有手术的可能性,但术后易复发,5年生存率只有10%~30%[5]。Ⅲb和Ⅳ期病人只能依赖于姑息性治疗。化疗作为NSCLC姑息治疗的主要手段之一逐渐被更多的学者所认可[6]。尽管一些新型抗肿瘤药物如紫杉烷类(紫杉醇、多西紫杉醇)、拓扑异构酶抑制(托泊替康、依立替康)、长春瑞宾(诺维本)及吉西他滨(健择)的应用使晚期NSCLC患者的预后有了很大的改善。然而关于这些药物与铂类联合应用的随机研究结果显示中位生存期及一年生存率相似,而且联合用药毒副作用明显增加,往往导致患者不能忍受而中断治。(本文来源于《吉林大学》期刊2005-04-30)

曲雅琴,董丽华,李宝英,刘洪燕,刘晶[9](2001)在《氯氧喹对晚期非小细胞肺癌T细胞亚群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常规化疗方法常常给患者带来许多不良反应,有时会干扰化疗过程。而氯氧喹这种新的口服抗癌药在控制肿瘤的同时,无不良反应,提高了生活质量。我科从1999年3月至2000年8月对60例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应用化疗及氯氧喹治疗前后的T细胞亚群的数(本文来源于《中国肿瘤临床》期刊2001年02期)

氯氧喹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实验通过对小鼠建立体内移植性肿瘤模型,将氟氧喹(Fluoroxoquinoline, Flu)的抗肿瘤作用和镇痛作用与氯氧喹(Chloroxoquinoline, Chl)进行对比研究。结果表明,氟氧喹12.5、25、50mg/kg剂量组和氯氧喹50mg/kg组对小鼠肝癌H22的平均抑瘤率分别为35.82%、49.90%、59.45%、48.84%;对小鼠肉瘤S180的平均抑瘤率分别为36.63%、50.69%、59.43%、51.47%;对Lewis肺癌的平均抑瘤率分别为35.60%、49.75%、61.20%、51.98%;氟氧喹使腹腔接种肝癌腹水(HepA)小鼠的存活时间比对照组明显延长,12.5、25、50mg/kg剂量组和氯氧喹50mg/kg组平均生命延长率分别为37.0%、62.6%、91.9%、69.8%。氟氧喹在上述实验结果中表现出一定抗肿瘤活性,氟氧喹25mg/kg的作用效果与氯氧喹50mg/kg相当。小鼠扭体法及热板法镇痛实验表明,氟氧喹具有明显的镇痛作用,氟氧喹12.5、25、50mg/kg剂量组和氯氧喹50mg/kg组均能明显减少小鼠醋酸扭体反应次数,其反应抑制率分别为35.9%、58.2%、64.3%、72.5%;氟氧喹50mg/kg的镇痛作用大致与氯氧喹50mg/kg及阿司匹林200mg/kg相当,但不及吗啡20mg/kg。提示氟氧喹对小鼠体内移植性肿瘤的生长具有抑制作用,并具有较好的镇痛作用。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氯氧喹论文参考文献

[1].孙燕,冯琳迤,雷蕾,黄平,叶魏武.氯氧喹对不同类型乳腺癌细胞系的抑制作用及机制[J].中国药理学通报.2019

[2].王巍巍.氟氧喹与氯氧喹抗肿瘤药效学对比研究[D].吉林大学.2015

[3].要静妍.氯氧喹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临床观察[J].山西医药杂志(下半月刊).2012

[4].郑大雪.1、氯氧喹诱导肝癌细胞凋亡机制的研究2、纳米材料PP80的生物安全性评价[D].东北师范大学.2012

[5].陈志明.氯氧喹辐射增敏作用的基础研究[D].吉林大学.2008

[6].耿维凤.抗癌新药——氯氧喹胶囊[J].中国医院药学杂志.2005

[7].刘晶,王帅,王桂芝,赵凤芹.氯氧喹胶囊与CAP方案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临床观察[J].吉林医学.2005

[8].王帅.氯氧喹胶囊与CAP方案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临床观察[D].吉林大学.2005

[9].曲雅琴,董丽华,李宝英,刘洪燕,刘晶.氯氧喹对晚期非小细胞肺癌T细胞亚群的影响[J].中国肿瘤临床.2001

标签:;  ;  ;  ;  

氯氧喹论文-孙燕,冯琳迤,雷蕾,黄平,叶魏武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