榆科植物论文-任广明

榆科植物论文-任广明

导读:本文包含了榆科植物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榆科,组织培养,培养基

榆科植物论文文献综述

任广明[1](2018)在《榆科植物组织培养技术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榆科植物是优良的用材和绿化树种,为加快育种进程,满足市场需要,组织培养技术已广泛用于榆科植物的快繁研究中,本文对目前已取得榆科植物组织培养的技术成果及其在组织培养过程中所需要注意的问题进行了阐述并展望,以期为榆科植物组织培养提供参考。(本文来源于《现代园艺》期刊2018年13期)

任俞新,雷颖,任继文,张国梁[2](2015)在《《甘肃省小陇山高等植物志》分类群增补及学名订正——金粟兰科、杨柳科、桦木科、壳斗科、榆科》一文中研究指出增补报道了《甘肃省小陇山高等植物志》中未记录的小陇山有分布的金粟兰科、杨柳科、壳斗科植物4种,订正了金粟兰科、杨柳科、桦木科、壳斗科、榆科10种6变种2变型的学名。(本文来源于《甘肃林业科技》期刊2015年02期)

佟健美[3](2009)在《五种榆科植物解剖结构与抗旱性相关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采用石蜡切片和木材叁切面切片法及光学显微技术,对生长在干旱地区的五种榆科植物,即栓皮春榆Ulmus japonica (Rehd.) Sarg. var. suberosa (Turcz.) S. D. Zhao、蒙古黄榆U1mus macrocarpa var. mongolica Liou et Li、大果榆Ulmus macrocarpa Hance、刺榆Hemiptelea davidii (Hance)Planch.和家榆Ulmus pumila Linn.的枝材和叶进行了解剖结构比较及抗旱性的研究。结果表明,旱生环境下,榆科植物通常表现出很多抗旱性特征:角质层加厚、栅栏组织发达、气孔多分布于下表皮,表皮细胞膨大并且含有黏液物质等。这些旱生植物结构的演化为五种榆颉颃干旱逆境起到了重要作用。综上所述,本文选取与五种榆抗旱有关的演化结构作为参数,进行了方差分析和多重比较,旨在对五种榆抗旱性大小进行客观评价。在叶片组织结构参数与抗旱性关系分析中,选用叶片厚度、栅栏组织厚度、栅栏组织与海绵组织厚度之比、上下表皮细胞角质化壁层厚度、上下表皮细胞厚度及主脉导管径向直径等8个组织结构参数作为抗旱性指标进行测定;叶柄中选用表皮细胞角质化壁层厚度、表皮细胞厚度、木质部导管径向直径等3种结构参数进行测定;在枝材组织结构参数与抗旱性关系上,选用横切面木纤维壁迭加厚度、木纤维内径和早材管孔径向直径作为抗旱性指标进行测定;所测得的数据经方差分析后导出:除主脉导管径向直径无显着差异外,其他参数均有极显着差异,经进一步多重比较结果分析得出:这些组织结构作为抗旱性指标,其灵敏度具有高低之分。可作为抗旱性指标来对植物体进行抗旱性评价的高灵敏度指标为叶片厚度、栅栏组织厚度、叶柄表皮细胞角质化壁层厚度、叶柄表皮细胞厚度和木纤维壁迭加厚度;较高灵敏度指标为栅栏组织和海绵组织之比、叶上表皮和下表皮角质化壁层厚度、叶柄导管孔径、木纤维内径和早材导管孔径;辅助指标为叶上、下表皮细胞厚度。分析还得出,五种榆科植物抗旱性大小在叶片及叶柄和枝材组织结构参数上表现为:栓皮春榆最强,其次是蒙古黄榆,再次为大果榆,刺榆和家榆在叶组织结构参数中是刺榆大于家榆;在叶柄上是家榆组织参数大于刺榆;在枝材解剖结构中参数的大小表现的不明显。至此,可通过结构上的综合分析来比较,最终得出五种榆科植物的抗旱性大小为:栓皮春榆>蒙古黄榆>大果榆>刺榆>家榆。(本文来源于《东北师范大学》期刊2009-06-01)

孙同兴[4](2008)在《9种榆科植物叶表皮结构特征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利用叶表皮离析法观察了榆科6属9种植物叶片的表皮结构。结果表明,榆科植物叶片气孔器仅分布在远轴面,不规则型,不具副卫细胞;叶片毛状体主要有腺毛和非腺毛两种类型,腺毛由基细胞、柄细胞和膨大的顶细胞构成,非腺毛均由单细胞发育而来,基部具或不具钟乳体,多数非腺毛顶部发育成长锥状,少数非腺毛顶部极短呈喙状。根据气孔器的类型和分布位置,尤其是表皮毛的基本结构和发育类型等特征,不支持将广义榆科分为两个独立科的观点。但榆科这9种植物叶表皮特征具有属间或种间差异,有一定的分类学价值。(本文来源于《亚热带植物科学》期刊2008年04期)

萨仁,苏德毕力格[5](2003)在《榆科榉属的植物地理学》一文中研究指出榉属是东亚 -地中海间断分布属 ,分属于东亚植物区、地中海植物区及伊朗 -土兰植物区。根据现存榉属植物的形态演化趋势、细胞学、孢粉学证据及其化石资料和古地质历史事件相结合分析 ,该属植物是第叁纪温带森林的孑遗成分而且第叁纪末期的喜马拉雅造山运动及第四纪的冰川作用是榉属植物演化的主要动力。在欧洲 ,由于喜马拉雅造山运动及第四纪冰川作用的较强烈 ,使分布于此的榉属植物受到严厉的生存竞争 ,未能适应环境的物种遭受灭绝 ,少数进行适应性变异的物种在极端环境条件下生存了下来。而东亚地区由于自然环境相对较稳定 ,便成了榉属植物的避难所 ,因此也保留了榉属植物种较为古老的种类。(本文来源于《云南植物研究》期刊2003年02期)

冯广平,Albert,G,ABLAEV,王宇飞,李承森[6](2003)在《中国东北古新世乌云植物群:榆科叉脉榆(英文)》一文中研究指出根据叶结构特征 ,将黑龙江省古新世乌云植物群中的榆科叶化石确定为叉脉榆 (Ulmusfurcinervis (Borsuk)Ablaev) ,叶化石二级脉达缘且在叶缘区分叉、叁级脉及顶、叶缘锯齿两侧边凸出。重新研究了前人鉴定为小叶普拉榆 (Planeracf.microphyllaauct.nonNewberry)和乌云珍珠梅 (SorbariawuyungensisTaoetXiong)的叶化石并将其归入叉脉榆。(本文来源于《Acta Botanica Sinica》期刊2003年02期)

朱长山,方成良,袁祖丽[7](2001)在《河南榆科植物二新异名》一文中研究指出将太行榆UlmustaihangshanensisS .Y .Wang并入脱皮榆U .lamellosaWangetS .L .ChangexL .K .Fu作为新异名 ;将毛叶朴CeltispubescensS.Y .WangetC .L .Chang并入朴树C .sinensisPers.作为新异名(本文来源于《植物分类学报》期刊2001年01期)

李法曾,张学杰[8](2000)在《中国榆科植物系统分类研究综述》一文中研究指出榆科 (Ulmaceae)植物 1 6属近 2 30种 〔1〕,广布于世界温带及热带地区 ,主产北温带 〔2~ 4〕。榆科具高度稳定性和适应性 ,现存的各属、组及主要种早于新世即已存在。据化石孢粉学分析 ,第叁纪时 ,我国东北、华北及西北就有榆科分布。我(本文来源于《武汉植物学研究》期刊2000年05期)

任宪威,孙大立,胡冬梅[9](1997)在《中国榆科植物果实、种子形态及聚类分析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对中国产榆科8属、26种植物的果实和种子形态进行了研究,包括果核表面的电镜扫描。编制了种子、果实分属检索表,简要记载了榆科8属果核表面电镜扫描特征。以果实、种子形态特征为主,参阅花粉和种子油脂肪酸资料及腊叶标本,进行了36个性状的聚类分析。参阅其他有关文献,支持把刺榆属Hemiptelea及榉属Zelkova划归榆亚科Ulmoideae,把朴亚科由榆科中独立成朴科Celtidaceae的意见。(本文来源于《河北林果研究》期刊1997年03期)

齐国凡,杨家驹,徐瑞瑚,杨礼茂[10](1997)在《武汉地区晚第叁纪两种榆科植物化石木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研究了我国湖北省武汉市新洲县阳逻镇北部的化石木,它们是武汉糙叶木(AphananthewuhanensisYangsp.nov.),武汉榉木(ZelkovawuhanensisYangsp.nov.),这些化石木的地质年代为晚第叁纪。化石木反映了当时当地的气候比较炎热和潮湿。(本文来源于《古生物学报》期刊1997年03期)

榆科植物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增补报道了《甘肃省小陇山高等植物志》中未记录的小陇山有分布的金粟兰科、杨柳科、壳斗科植物4种,订正了金粟兰科、杨柳科、桦木科、壳斗科、榆科10种6变种2变型的学名。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榆科植物论文参考文献

[1].任广明.榆科植物组织培养技术研究[J].现代园艺.2018

[2].任俞新,雷颖,任继文,张国梁.《甘肃省小陇山高等植物志》分类群增补及学名订正——金粟兰科、杨柳科、桦木科、壳斗科、榆科[J].甘肃林业科技.2015

[3].佟健美.五种榆科植物解剖结构与抗旱性相关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9

[4].孙同兴.9种榆科植物叶表皮结构特征研究[J].亚热带植物科学.2008

[5].萨仁,苏德毕力格.榆科榉属的植物地理学[J].云南植物研究.2003

[6].冯广平,Albert,G,ABLAEV,王宇飞,李承森.中国东北古新世乌云植物群:榆科叉脉榆(英文)[J].ActaBotanicaSinica.2003

[7].朱长山,方成良,袁祖丽.河南榆科植物二新异名[J].植物分类学报.2001

[8].李法曾,张学杰.中国榆科植物系统分类研究综述[J].武汉植物学研究.2000

[9].任宪威,孙大立,胡冬梅.中国榆科植物果实、种子形态及聚类分析的研究[J].河北林果研究.1997

[10].齐国凡,杨家驹,徐瑞瑚,杨礼茂.武汉地区晚第叁纪两种榆科植物化石木的研究[J].古生物学报.1997

标签:;  ;  ;  

榆科植物论文-任广明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