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次序记忆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认知失调,错误记忆,次序记忆
次序记忆论文文献综述
杨娜,秘晓冉[1](2007)在《认知失调引起的系列次序错误记忆初探》一文中研究指出本实验借鉴认知失调领域自由范式的思路,以系列次序为对象,研究了错误记忆在认知失调影响下的产生特点和机制。结果表明:(1)选择操作对被试的次序回忆产生了显着影响:Z(有选择—无选择)=11.036,p<0.01;(2)在有选择条件下,接受项目的喜好程度增加(χ2(2)=13.000,p<0.005),拒绝项目的喜好程度降低(χ2(2)=9.250,p=0.001);在无选择的条件下,叁种位置的频次分布无显着差异,表明认知失调引发了次序错误记忆;(3)预警变量对于次序回忆的相关程度有显着影响(Z(有提示—无提示)=3.535,p<0.01),对于接受项目和拒绝项目的位置回忆无显着影响(接受项目:χ2(2)=0.629,p=0.730;拒绝项目:χ2(2)=0.180,p=0.914),表明错误记忆是由认知失调引起,并且难以抑制。(本文来源于《心理科学》期刊2007年03期)
杨娜[2](2007)在《认知失调引起的序列次序错误记忆初探》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涉及了两个领域的研究内容,认知失调的研究与错误记忆的研究。故在本文的理论背景部分,分两个方面阐述:关于认知失调领域,主要概述了认知失调理论的核心,回顾了认知失调理论的发展,介绍了认知失调的主要研究方法;关于错误记忆领域,同样介绍了错误记忆的主要研究方法,并回顾了错误记忆的理论发展。在本文的实验部分,主要通过借鉴J.W.Brehm(1956)提出的自由选择范式,从叁个不同的角度,探讨了影响这类由认知失调引起的序列次序错误记忆的影响因素:自由度(自己,他人)、操纵方式(选择,拒绝)、排列位置(4-12排列,4-6排列)。实验一,以世界风景图片为材料,探讨在积极情绪背景下,自由度(自己,他人)、操纵方式(选择,拒绝)、排列位置(4-12排列,4-6排列)对由认知失调引起的序列次序错误记忆的影响。对接受项目和拒绝项目单独分析,经Chi-square检验,发现对于拒绝项目而言,自由度(自己,他人)主效应显着,在自己选择、或拒绝的情况下,引起的错误记忆在量上显着大于在他人选择、或拒绝的情况下引起的错误记忆的量;排列位置(4-12排列,4-6排列)的主效应显着,在4-12排列情况下,引起的错误记忆在量上显着大于在4-6排列情况下引起的错误记忆。实验二,使用文字材料,探讨在消极的情绪背景下,自由度(自己,他人)、操纵方式(选择,拒绝)、排列位置(4-12排列,4-6排列)对由认知失调引起的序列次序错误记忆的影响。对接受项目和拒绝项目单独分析,经Chi-square检验,发现排列位置(4-12排列,4-6排列)的主效应显着,在4-12排列情况下,引起的错误记忆在量上显着大于在4-6排列情况下引起的错误记忆的量。实验叁,仍以文字为材料,探讨在积极情绪背景下,自由度(自己,他人)、操纵方式(选择,拒绝)、排列位置(4-12排列,4-6排列)对由认知失调引起的序列次序错误记忆的影响。采用矢量和为因变量,经方差分析,发现排列位置(4-12排列,4-6排列)的主效应显着,在4-12排列情况下,引起的错误记忆在量上显着大于在4-6排列情况下引起的错误记忆的量。自由度(自己,他人)主效应显着,在自己选择、或拒绝的情况下,引起的错误记忆在量上显着大于在他人选择、或拒绝的情况下引起的错误记忆的量。自变量两两交互作用显着,在选择操作下,自己操作和他人操作引发的错误记忆在量上存在显着差异,前者显着高于后者;在4-12排列中,自己操作引发的错误记忆在量上显着高于他人操作引发的错误记忆;而在4-6排列中,自己操作引发的错误记忆显着低于他人操作引发的错误记忆;在4-12排列中,选择操作和拒绝操作引发的错误记忆在量上存在显着的差异,前者显着高于后者。(本文来源于《华东师范大学》期刊2007-05-01)
黄胜山[3](2006)在《材料性质和加工资源对项目记忆和次序记忆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对项目记忆和次序记忆关系的研究源于上世纪90年代,研究者陆续发现项目记忆和次序记忆之间存在权衡关系,项目记忆的提高必然会引起次序记忆的降低。一些研究者提出“项目次序假设”解释项目记忆与次序记忆的关系。项目次序假设认为项目加工和次序加工是一个相互权衡的过程,与正常编码条件相比,异常编码条件下项目记忆提高而次序记忆降低。但是,近年来有研究者发现了次序记忆降低但项目记忆没有提高的现象,这对项目次序假设提出了挑战。本研究采用知觉干扰范式来研究材料性质和加工资源对项目记忆和次序记忆的影响。其中,材料性质包括材料的熟悉性和材料的奇异性,加工资源包括编码条件和加工资源分配倾向。本研究包含叁项实验:实验一探讨材料的熟悉性和编码条件对项目记忆和次序记忆的影响;实验二探讨材料的奇异性和编码条件对项目记忆和次序记忆的影响;实验叁探讨加工资源分配倾向和编码条件对项目记忆和次序记忆的影响。结果发现:(1)材料性质对项目记忆有影响,低频词的项目记忆绩效优于高频词,但非词与低频词的项目记忆绩效并没有显着差异;编码条件对项目记忆的影响依赖于材料,高频词情景下知觉干扰条件比无知觉干扰条件的项目记忆好,但低频词和非词情景下知觉干扰条件与无知觉干扰条件的项目记忆无显着差异;加工资源分配倾向的影响接近显着,与加工资源无分配倾向情景相比,当加工资源分配倾向于次序记忆时项目记忆较差。(2)材料性质对次序记忆有影响,高频词的次序记忆绩效优于低频词,但非词与低频词的次序记忆绩效无显着差异;编码条件对次序记忆的影响显着,知觉干扰条件比无知觉干扰条件的次序记忆绩效差;加工资源分配倾向对次序记忆的影响不显着。(3)项目记忆与次序记忆之间存在两种关系:项目记忆提高伴随次序记忆降低;项目记忆不变但次序记忆降低。结论表明:“项目次序假设”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将材料性质和加工资源的观点结合起来能够更好的解释项目记忆与次序记忆之间的关系。(本文来源于《浙江大学》期刊2006-04-01)
金红军[4](2003)在《单词记忆软件中的次序算法》一文中研究指出主要论述了如何在变化的范围内按“字母顺序”、“随机选择”和“先易后难”3种不同的次序抽取单词的算法,并介绍了这些算法在Delphi环境下的实现。(本文来源于《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期刊2003年01期)
陈会钦,尹文刚,沈抒,孙启良[5](1997)在《一例额颞叶病人的次序性记忆测查》一文中研究指出通过对一名左侧额颞胶质瘤术后病人的神经心理学检查和实验,着重探讨了次序性记忆和应用题解算技能的关系。结果发现:(1)动作的次序性记忆存在;(2)数字和无意义图形的次序性记忆有显着障碍;(3)解算复杂应用题的能力基本正常,其中包括次序性应用题。这表明了复杂的计算能与次序性记忆可能没有直接关联。(本文来源于《心理学动态》期刊1997年04期)
张达人,陈湘川,万俊,谢恒,唐孝威[6](1997)在《混合通道记忆中有关编码与复述以及通道间相对次序信息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1 混合通道记忆中的编码与复述编码(encoding)和复述(retrieval)是记忆中的重要加工成分,这两种加工是自动的,还是需要注意或中央资源?这是一个开始引起重视的问题(Craik,1996)。Craik的实验显示:在执行双任务时,在编码阶段有明显的干扰和资源的竞争,但是在复述阶段,这种效应则不明显。这个结论是否适用于短期记忆或工作记忆?(本文来源于《第八届全国心理学学术会议文摘选集》期刊1997-10-01)
次序记忆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涉及了两个领域的研究内容,认知失调的研究与错误记忆的研究。故在本文的理论背景部分,分两个方面阐述:关于认知失调领域,主要概述了认知失调理论的核心,回顾了认知失调理论的发展,介绍了认知失调的主要研究方法;关于错误记忆领域,同样介绍了错误记忆的主要研究方法,并回顾了错误记忆的理论发展。在本文的实验部分,主要通过借鉴J.W.Brehm(1956)提出的自由选择范式,从叁个不同的角度,探讨了影响这类由认知失调引起的序列次序错误记忆的影响因素:自由度(自己,他人)、操纵方式(选择,拒绝)、排列位置(4-12排列,4-6排列)。实验一,以世界风景图片为材料,探讨在积极情绪背景下,自由度(自己,他人)、操纵方式(选择,拒绝)、排列位置(4-12排列,4-6排列)对由认知失调引起的序列次序错误记忆的影响。对接受项目和拒绝项目单独分析,经Chi-square检验,发现对于拒绝项目而言,自由度(自己,他人)主效应显着,在自己选择、或拒绝的情况下,引起的错误记忆在量上显着大于在他人选择、或拒绝的情况下引起的错误记忆的量;排列位置(4-12排列,4-6排列)的主效应显着,在4-12排列情况下,引起的错误记忆在量上显着大于在4-6排列情况下引起的错误记忆。实验二,使用文字材料,探讨在消极的情绪背景下,自由度(自己,他人)、操纵方式(选择,拒绝)、排列位置(4-12排列,4-6排列)对由认知失调引起的序列次序错误记忆的影响。对接受项目和拒绝项目单独分析,经Chi-square检验,发现排列位置(4-12排列,4-6排列)的主效应显着,在4-12排列情况下,引起的错误记忆在量上显着大于在4-6排列情况下引起的错误记忆的量。实验叁,仍以文字为材料,探讨在积极情绪背景下,自由度(自己,他人)、操纵方式(选择,拒绝)、排列位置(4-12排列,4-6排列)对由认知失调引起的序列次序错误记忆的影响。采用矢量和为因变量,经方差分析,发现排列位置(4-12排列,4-6排列)的主效应显着,在4-12排列情况下,引起的错误记忆在量上显着大于在4-6排列情况下引起的错误记忆的量。自由度(自己,他人)主效应显着,在自己选择、或拒绝的情况下,引起的错误记忆在量上显着大于在他人选择、或拒绝的情况下引起的错误记忆的量。自变量两两交互作用显着,在选择操作下,自己操作和他人操作引发的错误记忆在量上存在显着差异,前者显着高于后者;在4-12排列中,自己操作引发的错误记忆在量上显着高于他人操作引发的错误记忆;而在4-6排列中,自己操作引发的错误记忆显着低于他人操作引发的错误记忆;在4-12排列中,选择操作和拒绝操作引发的错误记忆在量上存在显着的差异,前者显着高于后者。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次序记忆论文参考文献
[1].杨娜,秘晓冉.认知失调引起的系列次序错误记忆初探[J].心理科学.2007
[2].杨娜.认知失调引起的序列次序错误记忆初探[D].华东师范大学.2007
[3].黄胜山.材料性质和加工资源对项目记忆和次序记忆的影响[D].浙江大学.2006
[4].金红军.单词记忆软件中的次序算法[J].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2003
[5].陈会钦,尹文刚,沈抒,孙启良.一例额颞叶病人的次序性记忆测查[J].心理学动态.1997
[6].张达人,陈湘川,万俊,谢恒,唐孝威.混合通道记忆中有关编码与复述以及通道间相对次序信息的研究[C].第八届全国心理学学术会议文摘选集.19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