延迟判断论文-石健,施冬辉,蔡淑华,沈智勇

延迟判断论文-石健,施冬辉,蔡淑华,沈智勇

导读:本文包含了延迟判断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肺癌,正电子发射断层显像,延迟显像,诊断

延迟判断论文文献综述

石健,施冬辉,蔡淑华,沈智勇[1](2019)在《~(18)F-FDG PET/CT延迟显像在肺癌诊断及预后判断中的应用价值》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讨氟代脱氧葡萄糖正电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显像(~(18)F-FDG PET/CT)延迟显像在肺癌诊断及判断预后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1月至2014年12月在南通市肿瘤医院住院且接受PET/CT检查的44例肺结节患者临床资料。患者静脉注射~(18)F-FDG造影剂60 min后行早期PET/CT显像,120 min后行延迟PET/CT显像,测定两次显像中病灶最大标准摄取值(SUVmax)。运用接受器工作特性曲线的曲线下面积(area under the recepto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 curve,AUC)分析比较早期及延迟SUVmax诊断肺结节的诊断效能。1例患者消炎随访、2例进行肺穿刺、41例患者进行手术病理检查。随访恶性肺结节患者手术后的生存状态(健康、转移、死亡)。结果:肺良性结节8例、恶性结节36例。早期及延迟SUVmax的AUC分别为0.719、0.81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2.356,P=0.039;恶性肺结节患者随访结果:死亡5例、转移3例、其余均健康。延迟SUVmax与患者生存状态存在相关性(X~2=18.1759,p <0.0001)。结论:肺结节延迟SUVmax较早期SUVmax诊断价值高,延迟SUVmax与患者的生存状态存在相关性。延迟SUVmax在肺结节诊断及恶性结节预后判断中有重要作用。(本文来源于《现代医用影像学》期刊2019年11期)

胡倩,刘佳,岳庆雄[2](2019)在《超声心动图心肌收缩早期延迟时间指标对判断冠状动脉狭窄程度的价值》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采用二维斑点追踪技术(2D-speckle tracking imaging, 2D-STI)中心肌的收缩早期延迟时间指标对判断冠状动脉(冠脉)狭窄程度的价值。方法:对185例可疑冠脉狭窄患者在冠脉造影前48 h进行超声心动图检查,测量心肌的收缩早期延迟时间、纵向应变(longitudinal strain, LS)、径向应变(radial strain, RS)及圆周应变(circumferential strain, CS)。根据冠脉造影结果分组:即冠脉无狭窄者为冠脉正常组(n=48),狭窄程度<50%者为轻度狭窄组(n=37),50%≤狭窄程度<70%者为中度狭窄组(n=55),70%≤狭窄程度<100%者为重度狭窄组(n=45)。结果:与冠脉正常组比较,轻度狭窄组心肌的收缩早期延迟时间、纵向应变、径向应变及圆周应变无明显改变(P>0.05),中度狭窄组心肌的收缩早期延迟时间延长,纵向应变减低(P<0.05),重度狭窄组心肌的收缩早期延迟时间延长、纵向应变、径向应变及圆周应变均减低(P<0.01)。ROC曲线显示,心肌的收缩早期延迟时间较纵向应变筛选冠脉中度、重度狭窄患者更佳。以收缩早期延迟时间为60.0 ms作为截断值时诊断价值最佳,敏感度为85.5%,特异度为74.1%,AUC=0.91。结论:中度以上的冠脉狭窄患者心肌的收缩早期时间明显延长,这一参数可准确识别不同程度冠状动脉狭窄患者。(本文来源于《中国循环杂志》期刊2019年10期)

马义泼,黄健,盛二燕,洪程,汤晓宇[3](2019)在《心脏磁共振钆对比剂延迟强化的临床意义及判断预后的预测价值》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对心脏磁共振钆对比剂延迟强化的临床意义及判断预后的预测价值进行分析。方法:将2018年3月至2019年7月我院扩张型心肌病患者30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心脏磁共振钆对比剂延迟强化情况分为21例实验组与9例对照组,其中实验组患者为有钆对比剂延迟强化,对照组患者为无钆对比剂延迟强化,对比两组患者心脏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经过对比后,实验组患者心脏衰竭率、VT/VF发生率及不良事件发生率均优于对照组,两组差异大且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心脏磁共振钆对比剂延迟强化可对晚期缺血性心脏病与扩张型心肌病进行准确鉴别,同时还可对扩张型心肌病的不良反应情况进行预测,具有较高预后预测价值。(本文来源于《影像研究与医学应用》期刊2019年17期)

刘超,陈功香,李开云[4](2019)在《延迟学习判断的时间加工进程》一文中研究指出学习判断是指人们在学习之后对自己学习效果所做的一种预测,是元记忆监测性判断的一种形式。学习判断按其发生时间的不同可以分为即时学习判断和延迟学习判断。与即时学习判断相比,延迟学习判断的相对准确性较高,被称为延迟学习判断效应。实验借助事件相关电位技术探究延迟学习判断的时间加工进程,发现高等级学习判断比低等级学习判断诱发了更大的时间窗为400-600ms的早期新旧效应和800-1200ms的晚期右侧额区新旧效应。上述结果表明,延迟学习判断包含不止一个加工过程,早期新旧效应反映了线索再认的过程,晚期右侧额区效应则反映了对提取之后的评估过程,该结果进一步验证了两阶段模型解释延迟学习判断效应的有效性。(本文来源于《心理学探新》期刊2019年03期)

黄柳华[5](2018)在《延迟判断,自主建构物理知识体系》一文中研究指出物理教学不仅要让学生收获沉甸甸的知识,更要让学生在知其然后知其所以然。教师可以通过对难点进行稀释还原、鼓励学生联想类比、进行课堂演绎推理等方式,对物理试题指导模型进行分析,与学生共同探究规律,帮助学生学会自主探究,并自主构建物理知识体系。(本文来源于《中学课程资源》期刊2018年06期)

周维为[6](2017)在《延迟判断在高中化学教学中的实践应用》一文中研究指出为解决高中化学"灌输式"教学,忽视学生主体地位,认知发展和分析解题过程等问题,本文将延迟判断应用在概念形成、实验探究、习题分析等知识构建过程中,提升了学生的思维能力,实现了学习效益的最大化。(本文来源于《学园》期刊2017年35期)

胡守朴[7](2017)在《“延迟判断”彰显化学大智慧》一文中研究指出探讨了如何在教学过程中应用"延迟判断"突出学生的学习主体作用,引导学生转变学习方式,促进学生对知识的理解,从而提高学生的思维品质.(本文来源于《数理化解题研究》期刊2017年33期)

陈功香,刘超,任芬,刘凤娥[8](2017)在《提取方式影响延迟学习判断的ERP证据》一文中研究指出学习判断(judgments of learning,JOLs)是个体对学习材料在未来测验中能否正确回忆的预测,是元记忆监测的重要形式。Nelson和Dunlosky(1991)的研究发现,和即时学习判断相比,延迟学习判断的相对准确性较高,研究者将这种现象称为延迟学习判断效应(delayed JOL effect)。由于其在教育中的重要应用,延迟学习判断受到心理学家的广泛关注,从不同角度提出各种理论试图解释该效应,但是并没有取得一致性结论,并且对于延迟学习判断的脑认知加工机制较少涉猎。本研究通过两个实验探讨了延迟学习判断的认知机制。实验一通过限定学习判断时间论证提取对延迟学习判断的影响,结果却发现虽然和非快速学习判断组相比,快速学习判断组的反应时降低,但是并没有改变判断等级和再认成绩,说明快速学习判断并没有改变延迟学习判断的提取方式或判断过程;实验二通过使用高时间分辨率的事件相关电位(Event-Related Potentials,ERPs)技术进一步探究延迟学习判断不同等级的认知神经机制,发现高低等级的学习判断存在着400-600ms早期新旧效应和800-1200ms晚期右侧额区新旧效应。这说明延迟学习判断包含不止一个加工过程,早期新旧效应反映了线索再认的过程,晚期右侧额中区效应则反映了对提取之后的评估过程,研究证实了延迟学习判断的两阶段模型。(本文来源于《第二十届全国心理学学术会议--心理学与国民心理健康摘要集》期刊2017-11-03)

马林,张璐,姜英杰[9](2017)在《延迟学习判断对记忆的促进作用等效于记忆测试》一文中研究指出个体在学习过程中会对当前信息的学习程度进行评估,以确定学习活动是否需要继续或终止,此即为学习判断。学习判断是元记忆监测的一种重要形式,是对当前学习过的项目在以后回忆测验中成绩的预见性判断。大量研究表明,个体在对自身学习程度进行监测的同时,已经改变了被监测信息的存储状态,就像物理学中海森堡测不准定律,这种元记忆监测过程与记忆成绩密切相关。特别地,如果某一项目在学习完之后,延迟一段时间再进行学习判断,该项目的记忆成绩将优于学习没有进行学习判断的项目。研究者认为这是由于延迟学习判断类似于一次隐秘的不出声的提取尝试,这种提取尝试增强了项目的记忆痕迹。有关测验效应的研究表明,测验本身也能促进记忆。被试在学习或记忆特定材料时,与进行等量地额外学习相比,对所学内容进行测验这一行为能更好地促进被试对学习材料的记忆保持水平,这种现象被称为测验效应。那么,延迟学习判断过程中对信息的隐秘的提取尝试和测验效应中明确的提取加工相比,两者对记忆的促进作用相同吗?本研究采用叁个实验对此问题进行了探讨。实验一,采用被试内设计,以汉语词对为记忆材料,实验程序包括词对学习-学习判断/记忆测试/控制条件(无任务)-回忆叁个阶段。结果发现,学习判断和记忆测试条件下的记忆成绩无显着差异,但二者均优于控制条件。实验二和实验叁采用更长的时间延迟(词对学习与学习判断/记忆测试的时间间隔分别为30分钟、1天),结果与实验一相同,两种实验的记忆成绩均优于控制条件。这些结果表明对学习材料的延迟元记忆监测,与测验效应一样,均可提高记忆成绩。(本文来源于《第二十届全国心理学学术会议--心理学与国民心理健康摘要集》期刊2017-11-03)

刘超[10](2017)在《提取方式影响延迟学习判断的ERP证据》一文中研究指出学习判断(judgments of learning,JOLs)是个体对学习材料在测试中能否正确回忆的预测,是元记忆监测的一种形式。Nelson和Dunlosky(1991)的研究发现,和即时学习判断相比,延迟学习判断的相对准确性较高,研究者将这种现象称为延迟学习判断效应(delayed JOL effect)。由于其在教育中的重要应用,延迟学习判断受到心理学家的广泛关注,从不同角度提出各种理论试图解释延迟学习判断效应,但是并没有取得一致性结论,并且对于延迟学习判断的认知加工过程却较少涉猎。本研究通过两个实验探究了延迟学习判断的认知机制。实验一通过限定学习判断时间论证提取对延迟学习判断的影响,结果却发现虽然和非快速学习判断组相比,快速学习判断组的反应时降低,但是并没有改变判断等级和再认成绩,说明快速学习判断并没有改变延迟学习判断的提取方式或判断过程;实验二通过使用高时间分辨率的事件相关电位(Event-Related Potentials,ERPs)技术进一步探究延迟学习判断不同等级的认知神经机制,发现高低等级的学习判断存在着400-600ms早期新旧效应和800-1200ms晚期右侧额区新旧效应。这说明延迟学习判断包含不止一个加工过程,早期新旧效应反映了线索再认的过程,晚期右侧额中区效应则反映了对提取之后的评估过程。(本文来源于《济南大学》期刊2017-06-01)

延迟判断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目的:采用二维斑点追踪技术(2D-speckle tracking imaging, 2D-STI)中心肌的收缩早期延迟时间指标对判断冠状动脉(冠脉)狭窄程度的价值。方法:对185例可疑冠脉狭窄患者在冠脉造影前48 h进行超声心动图检查,测量心肌的收缩早期延迟时间、纵向应变(longitudinal strain, LS)、径向应变(radial strain, RS)及圆周应变(circumferential strain, CS)。根据冠脉造影结果分组:即冠脉无狭窄者为冠脉正常组(n=48),狭窄程度<50%者为轻度狭窄组(n=37),50%≤狭窄程度<70%者为中度狭窄组(n=55),70%≤狭窄程度<100%者为重度狭窄组(n=45)。结果:与冠脉正常组比较,轻度狭窄组心肌的收缩早期延迟时间、纵向应变、径向应变及圆周应变无明显改变(P>0.05),中度狭窄组心肌的收缩早期延迟时间延长,纵向应变减低(P<0.05),重度狭窄组心肌的收缩早期延迟时间延长、纵向应变、径向应变及圆周应变均减低(P<0.01)。ROC曲线显示,心肌的收缩早期延迟时间较纵向应变筛选冠脉中度、重度狭窄患者更佳。以收缩早期延迟时间为60.0 ms作为截断值时诊断价值最佳,敏感度为85.5%,特异度为74.1%,AUC=0.91。结论:中度以上的冠脉狭窄患者心肌的收缩早期时间明显延长,这一参数可准确识别不同程度冠状动脉狭窄患者。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延迟判断论文参考文献

[1].石健,施冬辉,蔡淑华,沈智勇.~(18)F-FDGPET/CT延迟显像在肺癌诊断及预后判断中的应用价值[J].现代医用影像学.2019

[2].胡倩,刘佳,岳庆雄.超声心动图心肌收缩早期延迟时间指标对判断冠状动脉狭窄程度的价值[J].中国循环杂志.2019

[3].马义泼,黄健,盛二燕,洪程,汤晓宇.心脏磁共振钆对比剂延迟强化的临床意义及判断预后的预测价值[J].影像研究与医学应用.2019

[4].刘超,陈功香,李开云.延迟学习判断的时间加工进程[J].心理学探新.2019

[5].黄柳华.延迟判断,自主建构物理知识体系[J].中学课程资源.2018

[6].周维为.延迟判断在高中化学教学中的实践应用[J].学园.2017

[7].胡守朴.“延迟判断”彰显化学大智慧[J].数理化解题研究.2017

[8].陈功香,刘超,任芬,刘凤娥.提取方式影响延迟学习判断的ERP证据[C].第二十届全国心理学学术会议--心理学与国民心理健康摘要集.2017

[9].马林,张璐,姜英杰.延迟学习判断对记忆的促进作用等效于记忆测试[C].第二十届全国心理学学术会议--心理学与国民心理健康摘要集.2017

[10].刘超.提取方式影响延迟学习判断的ERP证据[D].济南大学.2017

标签:;  ;  ;  ;  

延迟判断论文-石健,施冬辉,蔡淑华,沈智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