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忠学云南省昭通市彝良县钟鸣镇中学657608
摘要:初中学生具有较强的思维能力,那么在初中语文教学中就要充分运用学生的这一特点,将语文教学的本体建立起来,并与学生兴趣、个性相结合。有教育学家认为,现在初中语文教学中所面临的问题,就是教师无法对自己的教学方向定位,而学生不知道学习的重点是什么。本论文则从语文本体的确立作为课程视角,对初中语文教学的问题以及改进措施进行了研究。
关键词:初中语文教学语文本体改进研究
随着新课程标准改革的不断推进,素质教育逐渐取代了应试教育。在初中语文教学中,课程改革很显然已经成为重点研究课题,而且日渐紧迫。与其他的学科有所不同,语文作为日常生活的沟通工具,与现实紧密相连。初中学生从性格特点的角度而言,充满着青春气息,而且拥有丰富的想象力,为了提高初中语文的教学效率,就要从学生的兴趣出发,以提高学生对初中语文教学内容的积极意识。但是从目前的初中语文教学情况来看,语文教学质量并不够理想,其中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初中语文教师对于教学方向并没有准确的定位,因此而导致语文教学中存在着诸多的问题。
一、初中语文教学中所存在的问题
1.无法用恰当的语言调节人与语言之间的矛盾关系
在语文教学中,语言形式是教学内容的核心,要让学生对于语文课程的重要内容有所领会,就要重视语言形式。也就是说,语文所要建立的是人与语言之间的关系。一旦人与语言之间存在着矛盾关系,就意味着语文课程教学过程中没有建立学生与教师之间的有效沟通。此时,就要运用语言的智慧将语文教学信息连接起来,形成连贯性,让学生能够将知识有序地衔接起来,以提高初中语文的教学效率。
例如《老王》(杨绛):坐老王的三轮。他蹬,我坐,一路上我们说着闲话。老王只有一只眼,另一只是“田螺眼”,瞎的。
如果对课文的内容并不熟悉,仅仅读这么几句话,也可以领会所陈述的内容。但是,如果结合上下文,这样一句简单的话就会有更深层次的含义。仅仅的“他蹬,我坐,一路上我们说着闲话”,这样平淡的笔触中就蕴藏着更多的人性内涵。对于一篇文章来讲,这样的语言表达似乎太过简单,但往往是这样间接的语言表达更值得读者推敲,品味出作者所要表达的思想含义。
从文学的角度而言,这样的文字表达是一种意会之意,在学生还没有完全体会到作者要表达的深刻含义的时候,就需要教师领会学生的意图,将这句话的本质用恰当的语言表达出来。这一点恰恰是目前初中语文教师所缺失的,需要当前的语文教师不断学习相关的语言技巧,在日常工作中多学习其他优秀教师的讲解方法,让学生可以更好地理解教师的意思;同时我们认为,还可以让教师多参阅期刊杂志,学习国内其他地区教师的授课心得,不断改变自己的授课方式。
2.忽视了品读在初中语文教学中的重要性
初中语文教学事实上是汉语文教学。在初中语文教学中,很多教师忽视了“汉”的民族性,即对于语言教学没有顾及母语教育的特点,结果导致学生如同学习一门语言工具一样地学习语文,而没有对语文教学内容加以认真品读。
汉语言具有继承性,那么在初中语文教学中就要追踪中国传统文化,将语文教学汉语化、民族化,以使学生能够从文化的历史延续性上对语文的内容地以深入理解,而避免了学生从有用性的角度排斥古文、古诗等等的学习。继承传统语文教学,可以从语文的教学方法上体现出来,比如在诗歌教学中引入审美教育以及由此而延伸的中国传统教育内容,首先从素质教育的角度展开。继而开展知识教育,引导学生对于语文知识有所认知,达到命题的效果。语文的教学目的是培养学生的语言,要求文辞达意。目前初中语文教学中采用了多种教学方法,诸如“评点法”、“质疑法”等等,都较为具有实践价值。在此基础上构建新的教学与学习之间的关系,则成为汉语言教学中有待进一步探讨的课题。除了可以利用多媒体方式让学生体会汉文化外,教师还可以利用影音视频,举例说明汉文化对当今社会现象的影响,如从“百善孝为先”引出当今对父母、长辈孝顺的含义等。
二、初中语文教学的改进措施
1.引导学生从兴趣中寻找语文的痕迹
语文伴随着每一个人走过生命历程。作为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初中语文教师就要让学生意识到语文不是用来学习的,而是知识领会的结果。以《死海不死》为例:以中国的生命观念,对死是充满着敬畏的。死海不死,如果按照常规的思维,显然是一种悖论。此时教师在课堂上并不需要明确死海的“死”与不死的“死”之间的差别,而是询问学生为什么死海不会淹死人,并鼓励学生之间进行讨论。对于回答出正确答案的学生,教师要注意其兴趣以及汉语的阅读能力,从而鼓励学生广泛阅读的同时还要提示学生阅读的范围要符合自己的认知能力。这样就可以将课外阅读与语文教材内容之间相互贯通。
2.将“立人”作为语文教育的本质
教育的本质就是“立人”,而初中语文教育则是利用“立言”来完成“立人”的任务。在初中的语文教学领域中,越来越重视阅读教学,其目的不仅仅是要引导学生对语文知识提高兴趣,而是需要语文教师带领着学生“徜徉”在语文课文中,进而将教学核心内容更为明确地呈现给学生,让学生享受着丰富多彩的语言,以及由语言勾勒出来的曼妙图画的同时挖掘出语文教学的意图,因此而提升了语文教学的审美价值以及文化精神。比如对《愚公移山》的教学,如果按照传统的教学方法,要更为强调愚公的移山过程,并过多地对课文的语言予以解释,以试图让学生了解课文的内容。如果从故事讲起,并符合多媒体课件,甚至于播放《愚公移山》的动画片段,然后让学生讲述“愚公移山”的过程,就可以引领学生避开咬文嚼字,将语文教材中的那种言语表达回避开来,取而代之的是生动的故事讲述。这就需要语文教师要具有较高的语感,以其生动的语气激发学生的兴趣,从而提高学生的言语表现力。
三、结语
综上所述,初中语文教学是学生语言的基础教学,其主要的目的是要将学生的语言潜质挖掘出来,并引导学生在享受语言的同时还能够将自身所具备的个性语言发挥出来。那么初中语文教师在语文教学中就要对学生的个性、兴趣以及知识积累有所了解,并融入到语文本体中,进一步说明语文教学不仅是知识教学,而且是建立其人与语言的沟通,并不断地提高品读能力。
参考文献
[1]黄兰娣初中语文有效教学改革存在的问题及解决策略[J].祖国,2013,(03)。
[2]寇思明捕捉初中语文的生活元素——谈初中语文的生活化教学[J].语文论坛,2012,(12)。
[3]李艳敏创设情境要“四”化,语文教学质更佳[J].新课程研究(下旬刊),2011,(03)。
[4]朱奇松让语文教学荡起“生活”之桨[J].科教文汇(中旬刊),2009,(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