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气候变化规律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江西地区,建筑总能耗,典型气象年,未来气候
气候变化规律论文文献综述
敖宇强[1](2019)在《气候变化下江西地区建筑能耗演化规律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建筑因气候而生,气候对建筑能耗产生决定性影响。但随着近年来城市化进程的加快,污染物和温室气体排放量的增加,全球的气候较之前都有了很大的变化。由于现阶段的建筑设计都采用的是之前的气象数据,这样导致了在进行建筑的设计时不能很好地考虑到将来的发展,因此有必要了解气候变化下建筑能耗的演化规律。首先,在分析了国内外各种典型气象年的生成方法的基础上,选择了最适合国内现阶段使用的方法。通过从气象局得到的南昌地区1987-2016年的逐时气象数据,对现阶段的典型气象年数据进行更新,得到新的典型气象年数据。然后,在分析各种未来气象数据的生成方法的基础上找到最适合我国国情的温室气体排放量情景,生成未来时间段下的气象数据。以南昌地区某办公楼为例,分析现有的江西地区实际建筑在原、现和未来典型气象年数据下能耗的变化规律,发现建筑的制冷能耗一直是上升趋势而供暖能耗一直处于下降趋势,且总能耗一直是增加的。对比原、现典型气象年数据下对应的办公楼全年空调能耗发现,空调制冷能耗呈上升趋势,上升幅度为1017.16kWh,上升比例为7.16%;空调制热能耗呈下降趋势,下降了154.88kWh,下降比例为2.68%。总的空调能耗依然呈现上升的趋势,上升了862.3kWh,上升比例为4.32%。对比原、2080s典型气象年数据下对应的办公楼全年空调能耗发现,空调制冷能耗呈上升趋势,上升幅度为20925.87kWh,上升比例为147.48%;空调制热能耗呈下降趋势,下降了4074.4kWh,下降比例为70.6%。总的空调能耗同样呈现上升的趋势,上升了16851.3kWh,上升比例为84.43%。最后,分析未来建筑各围护结构的热流量变化趋势,得出了原典型气象年下窗户最理想面积大小的朝向由南>北>东>西变为了北>南>东>西,并分析了其产生变化的原因。在分析不同典型气象年下各朝向热流量变化情况发现,不论在哪个时段典型气象年下,都应注重西向的隔热。(本文来源于《南昌大学》期刊2019-06-30)
宋喜群,刘晓倩[2](2019)在《“西风模态”可诠释亚洲中部干旱区气候变化规律》一文中研究指出兰州大学西部环境教育部重点实验室陈发虎院士团队创造性提出亚洲中部干旱区气候变化规律的“西风模态”及其形成的物理机制。该成果近日发表于国际地学期刊《地球科学评论》。论文的通讯作者中科院陈发虎院士说,在气候变化学界,季风及其气候效应的研究比较早,季(本文来源于《光明日报》期刊2019-05-09)
苟晓霞,杨余辉,叶茂,张同刚,汪亮亮[3](2019)在《天山北坡不同海拔气候变化规律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基于天山北坡不同海拔高度4个典型气象站56 a的气象数据,通过数理统计方法,分析和讨论了天山北坡垂直气候变化趋势和特征,研究该区域气候变化响应的垂直分异过程.结果表明:(1)天山北坡气温总体呈上升趋势,海拔高度越高气温增长越明显.高海拔区域全年增温,低海拔区域冬季增温最明显.1984年天山北坡各站点同时出现温度低值.(2)天山北坡降水总体呈上升趋势.低海拔降水增量大,随着海拔的增加,增湿的趋势略有减少,且冬季降水量增加明显.(3)随着时间和海拔变化,气候突变差异明显.(本文来源于《云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期刊2019年02期)
张翠英,樊献政[4](2019)在《菏泽市气候变化及主要农业气象灾害发生规律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利用菏泽市1964?2014年温度、降水、光照、相对湿度和当地农业气象灾害指标,统计分析气候变化及农业气象灾情出现的概率。结果表明:菏泽市冬季气温升高比较明显,年降水量、秋季降水呈增多趋势,春、夏初降水呈减少趋势;相对湿度呈升高趋势;日照时间呈减少趋势。气候变化使近20年主要农业气象灾害变化总体呈现减少趋势,但10月份干旱发生次数较1990年以前有所增加,70%的年份出现干旱,严重影响秋播及冬小麦冬前生长;秋季连阴雨出现机率较1990年以前大,使秋作物贪青晚熟,从而影响冬小麦播种;近20年无霜期延长,终霜日提前及初霜日推迟,对菏泽市农业生产十分有利;干热风、大风出现次数减少,对农业生产威胁减轻。(本文来源于《山东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期刊2019年01期)
王昊,邓薇[5](2019)在《我市将根据气候变化规律分区域实施错峰生产》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报讯 ( 王昊 通讯员 邓薇)近日,从市生态环境局获悉,按照精准化、差异化、区域化的原则,我市正式出台《唐山市重点行业2019年第二至叁季度错峰生产实施方案》。《方案》的出台意在加大对工业企业生产的调控力度,督促工业企业科学合理安排生产计划,切(本文来源于《唐山劳动日报》期刊2019-02-01)
张德露,刘芳,武倩,王茅雁,赵鸿彬[6](2018)在《气候变化下草原植物物候响应规律研究进展》一文中研究指出气候变化显着影响植物的开花格局,进而导致物种多样性改变,因此,明确气候变暖对植物物候的影响过程和机理是理解和应对气候变化的前提。文章综述了气候变化对生态系统和植物物候的影响,以及现阶段对植物花期物候分子机制的研究进展,旨在为草原植物物种基因组群的功能研究提供参考。(本文来源于《内蒙古林业调查设计》期刊2018年06期)
朱光海,杨品华,刘明,郭利华[7](2018)在《基于“五运六气”理论预测2019年气候变化及发病规律》一文中研究指出五运六气学说基于"天人合一"和"阴阳五行"理论,探讨自然气候变化规律及其对人体健康和疾病的影响,其中对疾病的预测和防治为医门之上乘学问,在中医治未病理论中占有重要地位。以"五运六气"为理论依据,参考历代医家研究五运六气之相关记载,从2019年运气特点、气候变化规律、疾病流行等方面综述该年防病治病、养生调摄要点,为临床用药提供参考。(本文来源于《陕西中医药大学学报》期刊2018年06期)
李志青[8](2018)在《诺德豪斯:寻找气候变化与经济发展之间的规律》一文中研究指出在应对气候变化的政策选择中,不仅要考虑对气候环境的影响,同时还需要测算不同政策对于经济增长造成的影响,只有同时实现两部门内部各自的均衡关系,此时应对气候变化所支付的各种成本对于福利的总体负面影响才能降到最低的程度。北京时间10月8日17时55分(本文来源于《中国环境报》期刊2018-10-12)
吕坤[9](2018)在《秃尾河径流量对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的响应规律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利用1961—2013年秃尾河径流量和相关气象资料,采用线性倾向估计、Mann-Kendal、累积曲线及相关分析方法,分析秃尾河径流量对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的响应规律.研究结果表明,秃尾河径流量年内分配不均,丰水期主要在每年的3—4月份和7—8月份;1961—2013年径流量以0.524×10~8m~3/10a的趋势减少,Man-Kendall趋势检验结果表明下降趋势显着,且突变点为1979年;降雨量和潜在蒸散发量在整个时间序列均出现下降趋势,但是Man-Kendall趋势检验结果表明二者下降趋势不显着,认为秃尾河径流量减少的主要因素不是气候变化,而是人类活动导致,人类活动对径流量减少的贡献率高达为67.7%.(本文来源于《河南科学》期刊2018年09期)
刘聪[10](2018)在《全球气候变化背景下应用温度叁区间理论对郑州地区夏玉米高温热害规律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在全球气候变化背景下,中国气候自20世纪80年代开始明显变暖,并且北方增温更甚于南方,而这对于农作物的生长发育进程有着重大影响。玉米作为我国最重要的粮食作物之一,其产量对于国家粮食安全有着重要意义。而黄淮海地区,是我国夏玉米种植面积最大的区域之一,随着全球气候变化,黄淮海地区气温在50年(1958年-2007年)来处于上升趋势,这也加重了该地区夏玉米遭受高温热害的程度。本文以夏玉米温度叁区间理论中的两个指标GDDbase,opt、GDDbase+为基础,以黄淮海地区河南省郑州市为例,对当地夏玉米在抽穗开花期、灌浆结实期所受高温热害程度进行研究,并得出以下结论:50年间(1958年-2008年),郑州地区夏玉米在其抽穗开花期、灌浆结实其所受高温热害程度趋于增加,且后者无论从高温热害的增加趋势及严重程度上均要高于前者。(本文来源于《现代农业研究》期刊2018年09期)
气候变化规律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兰州大学西部环境教育部重点实验室陈发虎院士团队创造性提出亚洲中部干旱区气候变化规律的“西风模态”及其形成的物理机制。该成果近日发表于国际地学期刊《地球科学评论》。论文的通讯作者中科院陈发虎院士说,在气候变化学界,季风及其气候效应的研究比较早,季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气候变化规律论文参考文献
[1].敖宇强.气候变化下江西地区建筑能耗演化规律研究[D].南昌大学.2019
[2].宋喜群,刘晓倩.“西风模态”可诠释亚洲中部干旱区气候变化规律[N].光明日报.2019
[3].苟晓霞,杨余辉,叶茂,张同刚,汪亮亮.天山北坡不同海拔气候变化规律研究[J].云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9
[4].张翠英,樊献政.菏泽市气候变化及主要农业气象灾害发生规律的研究[J].山东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9
[5].王昊,邓薇.我市将根据气候变化规律分区域实施错峰生产[N].唐山劳动日报.2019
[6].张德露,刘芳,武倩,王茅雁,赵鸿彬.气候变化下草原植物物候响应规律研究进展[J].内蒙古林业调查设计.2018
[7].朱光海,杨品华,刘明,郭利华.基于“五运六气”理论预测2019年气候变化及发病规律[J].陕西中医药大学学报.2018
[8].李志青.诺德豪斯:寻找气候变化与经济发展之间的规律[N].中国环境报.2018
[9].吕坤.秃尾河径流量对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的响应规律研究[J].河南科学.2018
[10].刘聪.全球气候变化背景下应用温度叁区间理论对郑州地区夏玉米高温热害规律研究[J].现代农业研究.2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