稻鱼共作生态系统论文-袁伟玲,曹凑贵,汪金平,蔡明历,王昌付

稻鱼共作生态系统论文-袁伟玲,曹凑贵,汪金平,蔡明历,王昌付

导读:本文包含了稻鱼共作生态系统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稻鱼共作,浮游植物,密度,生物量

稻鱼共作生态系统论文文献综述

袁伟玲,曹凑贵,汪金平,蔡明历,王昌付[1](2010)在《稻鱼共作生态系统浮游植物群落结构和生物多样性》一文中研究指出稻鱼共作技术是中国传统农业的精华,通过对稻鱼共作系统水体浮游植物的种类组成、密度、生物量及多样性进行分析,明确该系统中浮游植物数量变化特性,为进一步开发利用这一经典农艺提供理论基础和实践依据。结果表明,稻田生态系统中浮游植物群落包含蓝藻门、甲藻门、隐藻门、裸藻门、绿藻门和硅藻门等6门,共38属93种。稻鱼共作显着增加稻田水体浮游植物的密度和生物量,降低硅藻和蓝藻的优势度,增加绿藻和裸藻的优势度,提高了稻田水体浮游植物多样性指数。(本文来源于《生态学报》期刊2010年01期)

袁伟玲,曹凑贵,李成芳,展茗,蔡明历[2](2009)在《稻鸭、稻鱼共作生态系统CH_4和N_2O温室效应及经济效益评估》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稻鸭、稻鱼共作生态系统是中国南方稻作区两种主要复合种养模式。研究稻鸭、稻鱼共作生态系统中CH4和N2O排放产生的温室效应并对其经济价值进行评价,旨在为进一步开发利用稻田综合利用模式提供理论基础和实践依据。【方法】采用静态箱技术,研究稻鸭、稻鱼共作生态系统CH4和N2O排放规律,并运用增温潜势对稻鸭、稻鱼共作生态系统CH4和N2O排放的温室效应及经济效益进行估算。【结果】在水稻生长期间,稻鸭、稻鱼共作系统中CH4排放峰值均出现在分蘖盛期和抽穗期,其平均排放通量均显着(P<0.05)低于常规淹水稻田;N2O的排放通量在稻田淹水期间保持较低值,而在稻田落干后迅速升高。养鸭显着(P<0.05)提高了稻田N2O的排放,养鱼降低了稻田N2O的排放。2006和2007年稻鸭、稻鱼处理CH4和N2O排放产生总温室效应分别为4728.3、4611.0kgCO2·hm-2和4545.0、4754.3kgCO2·hm-2,其温室效应成本分别为970.89、946.81 yuan/hm2和933.25和976.23 yuan/hm2,明显低于CK的5997.6和5391.5 yuan/hm2。除去CH4和N2O排放产生温室效应的环境成本,采用稻鸭、稻鱼生态种养技术的经济效益分别比常规稻田增加2210.64、4881.92yuan/hm2和3798.37、5310.64 yuan/hm2。【结论】稻鸭、稻鱼共作能有效的抑制稻田温室气体排放并显着降低其温室效应。因此,稻鸭、稻鱼共作是减少温室气体排放的有效措施之一,具有较好的推广价值。(本文来源于《中国农业科学》期刊2009年06期)

李成芳,曹凑贵,汪金平,展茗,潘圣刚[3](2009)在《稻鸭、稻鱼共作生态系统土壤可溶性有机N的动态和损失》一文中研究指出通过田间试验研究了稻鸭、稻鱼共作生态系统土壤可溶性有机N(SON)的动态和损失,及其与土壤微生物量N和水稻吸N量的相关性。结果表明,(1)土壤SON是稻田土壤主要的可溶性N,其中处理CK,RD和RF土壤SON库分别为121.16,109.30和113.71 kg/hm2,高于土壤无机N库。(2)土壤SON与土壤可溶性无机N显着正相关(p<0.01);在水稻生育期间,土壤SON含量随水稻的生长而逐渐降低;同时由于鸭和鱼的存在,处理RD和RF土壤SON含量显着低于处理CK;土壤SON与水稻累积吸N量呈显着负相关(p<0.01),表明水稻生长强烈影响着土壤SON。(3)在水稻生长前期,渗漏水各形态N含量最大;溶解性有机N(DON)是稻田渗漏水N素的主要形态;同时,统计分析显示,相对于处理CK,RF土壤SON的下渗淋失量显着降低,RD土壤SON的下渗淋失量则略为降低。(4)水稻生育期间,土壤微生物量N不断地变化着,此外,由于鸭和鱼的存在,相对与处理CK,处理RD和RF土壤显着的提高了土壤MBN。同时,由于水稻吸收和N的淋失,土壤微生物量N与土壤SON不相关。总之,在水稻生长期间,土壤可溶性有机N受水稻吸N、微生物吸N与分解和N淋失的共同作用。(本文来源于《生态学报》期刊2009年05期)

李成芳,曹凑贵,汪金平,潘盛刚,叶成[4](2008)在《稻鸭、稻鱼共作生态系统中稻田田面水的N素动态变化及淋溶损失》一文中研究指出通过田间试验研究了稻鸭、稻鱼共作复合生态系统稻季田面水及渗漏水中各形态N素的动态变化及N肥的渗漏损失量.结果表明,水稻生长期间,田面水中N素形态以NH4+-N为主,渗漏水中则以NO3--N为主要形态;施肥有利于田面水和渗漏水各形态N素含量的提高.相对于常规稻作处理(CK),稻鸭(RD)、稻鱼共作(RF)时田面水的pH、NH4+-N含量和TN含量显着增加,渗漏水的NO3--N和TN含量降低,而渗漏水NH4+-N无明显变化.所有处理田面水中NH4+-N/TN在施肥后第3天达到最大,随后降低;而所有处理NH4+-N/TN的均值相当.对各处理的N素淋失分析可知,处理RD与RF的肥料N潜在淋失率分别为2.72%、2.58%,低于CK处理(2.99%),表明稻鸭、稻鱼共作可以减少施入N肥潜在的下渗淋失,同时稻鱼共作减少N肥淋失的效果好于稻鸭共作.(本文来源于《环境科学学报》期刊2008年10期)

李成芳,曹凑贵,汪金平,展茗,袁伟玲[5](2008)在《稻鸭稻鱼共作生态系统N素平衡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通过田间采样与室内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对华中地区稻鸭、稻鱼共作生态系统N素动态及平衡进行了系统研究。结果表明,对于各处理,主要的N输入来自施肥、降雨和灌溉水,其中降雨的N输入量为42.83kgN·hm-2,灌溉水N的输入量分别为34.36(CK)、32.72(RD)和41.72kgN·hm-(2RF)。主要的N损失包括N2O释放、NH3挥发、N淋失、鸭和鱼的收获及水稻吸N。CKN2O释放损失量为4.04kgN·hm-2,显着低于RD的4.31kgN·hm-2和高于RF的3.76kgN·hm-2,表明稻田养鸭能增加N2O释放损失而养鱼则降低N2O释放损失。RD和RFNH3挥发损失分别为43.09和44.89kgN·hm-2,低于CK,这与鸭和鱼的存在降低了田面水pH有关。CK、RD和RFN淋失量分别为6.73、6.11和5.81kgN·hm-2。因鸭和鱼收获而损失的N量分别为0.60和0.18kgN·hm-2。水稻N的吸收是稻田最主要的N损失,CK、RD和RFN吸收量分别为(219.95±20.61)、(273.65±53.49)和(279.22±17.47)kgN·hm-2。N平衡分析显示,施肥和水稻吸N是影响N平衡最主要的影响因素,而NH3挥发损失、降雨和灌溉水N的输入也是影响N平衡的重要因素;与CK相反,由于鸭和鱼的存在,RD和RF为N平衡为正,表明鸭和鱼的存在加速了土壤有机N营养的周转,从而显着提高了水稻N输出。(本文来源于《农业环境科学学报》期刊2008年04期)

稻鱼共作生态系统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目的】稻鸭、稻鱼共作生态系统是中国南方稻作区两种主要复合种养模式。研究稻鸭、稻鱼共作生态系统中CH4和N2O排放产生的温室效应并对其经济价值进行评价,旨在为进一步开发利用稻田综合利用模式提供理论基础和实践依据。【方法】采用静态箱技术,研究稻鸭、稻鱼共作生态系统CH4和N2O排放规律,并运用增温潜势对稻鸭、稻鱼共作生态系统CH4和N2O排放的温室效应及经济效益进行估算。【结果】在水稻生长期间,稻鸭、稻鱼共作系统中CH4排放峰值均出现在分蘖盛期和抽穗期,其平均排放通量均显着(P<0.05)低于常规淹水稻田;N2O的排放通量在稻田淹水期间保持较低值,而在稻田落干后迅速升高。养鸭显着(P<0.05)提高了稻田N2O的排放,养鱼降低了稻田N2O的排放。2006和2007年稻鸭、稻鱼处理CH4和N2O排放产生总温室效应分别为4728.3、4611.0kgCO2·hm-2和4545.0、4754.3kgCO2·hm-2,其温室效应成本分别为970.89、946.81 yuan/hm2和933.25和976.23 yuan/hm2,明显低于CK的5997.6和5391.5 yuan/hm2。除去CH4和N2O排放产生温室效应的环境成本,采用稻鸭、稻鱼生态种养技术的经济效益分别比常规稻田增加2210.64、4881.92yuan/hm2和3798.37、5310.64 yuan/hm2。【结论】稻鸭、稻鱼共作能有效的抑制稻田温室气体排放并显着降低其温室效应。因此,稻鸭、稻鱼共作是减少温室气体排放的有效措施之一,具有较好的推广价值。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稻鱼共作生态系统论文参考文献

[1].袁伟玲,曹凑贵,汪金平,蔡明历,王昌付.稻鱼共作生态系统浮游植物群落结构和生物多样性[J].生态学报.2010

[2].袁伟玲,曹凑贵,李成芳,展茗,蔡明历.稻鸭、稻鱼共作生态系统CH_4和N_2O温室效应及经济效益评估[J].中国农业科学.2009

[3].李成芳,曹凑贵,汪金平,展茗,潘圣刚.稻鸭、稻鱼共作生态系统土壤可溶性有机N的动态和损失[J].生态学报.2009

[4].李成芳,曹凑贵,汪金平,潘盛刚,叶成.稻鸭、稻鱼共作生态系统中稻田田面水的N素动态变化及淋溶损失[J].环境科学学报.2008

[5].李成芳,曹凑贵,汪金平,展茗,袁伟玲.稻鸭稻鱼共作生态系统N素平衡的研究[J].农业环境科学学报.2008

标签:;  ;  ;  ;  

稻鱼共作生态系统论文-袁伟玲,曹凑贵,汪金平,蔡明历,王昌付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