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老年肝炎患者的心态分析及对策(论文文献综述)
樊杰[1](2020)在《授权教育对肝硬化患者自我管理行为的影响研究》文中提出目的:1.探讨应对方式在肝硬化患者自我效能对自我管理影响过程中的中介机制。2.评价授权教育对肝硬化患者自我管理行为的影响。方法:1.2018年8月—2019年5月,采用方便抽样法在山西省某2所三级甲等医院选取336名肝硬化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一般资料调查问卷、医学应对方式问卷、一般自我效能感量表、肝硬化患者自我管理行为量表进行调查。2.2019年6月—9月,采用方便抽样法选取山西省某三甲医院消化科符合标准的肝硬化患者80例作为研究对象,消化科病区一的受试对象为试验组,病区二的受试对象为对照组,每组各40例。试验组接受授权教育模式,对照组接受常规健康教育模式,两组均干预6周,运用医学应对方式问卷、一般自我效能感量表、肝硬化患者自我管理行为量表在干预前后进行测量,评价实施效果。结果:1.肝硬化患者医学应对方式中“回避”和“屈服”得分均高于常模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明患者多采用“回避”和“屈服”应对方式,自我效能和自我管理能力处于中等水平,得分分别为(27±5.542)、(70.75±11.295);自我效能与自我管理和应对方式呈正相关(r=0.278,P<0.01)(r=0.249,P<0.01),应对方式与自我管理呈正相关(r=0.263,P<0.01);应对方式在自我效能感和自我管理之间起着中介作用,中介效应占总效应值26%;Bootstrap检验显示,自我效能至自我管理中介效应95%置信区间为0.067-0.003。2.干预前,两组在医学应对方式、自我效能、自我管理得分的差异上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试验组患者在医学应对方式、自我效能、自我管理得分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1.在肝硬化人群中,应对方式可以在自我效能感与自我管理之间进行中介作用。临床工作中应引导其采取积极有效的应对方式,着重评估及提高病人的自我效能感,有助于科学提高患者的自我管理能力。2.授权教育能够改善肝硬化患者的医学应对方式,增强自我效能,提高自我管理能力。
桑丽云[2](2020)在《基于达标理论的干预方案对肝硬化患者出院准备度的影响》文中指出目的:我国慢性病防治形势严峻,《中国防治慢性病中长期规划(2017-2025年)》指出应对慢性病患者进行全程健康管理,但目前研究多关注患者院内安全,对患者出院安全关注寥寥。近年来为缓解医疗资源紧张的问题,缩短患者平均住院日成为一个趋势,但住院日的缩短使得患者出院时尚处于恢复阶段,发生非计划再入院等不良事件的风险增加,如何在这种大形势下帮助患者顺利安全出院,提高患者出院准备度有重要意义。本研究以肝硬化为例,以国家政策为契机,基于达标理论,立足于我国实际情况,探索慢性病患者出院准备方案,旨在提高患者出院准备度,保证患者出院安全,节约医疗费用,优化医疗资源分配,提高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方法:本课题采用混合研究设计,通过现状调查了解肝硬化患者出院准备度及影响因素、肝硬化患者及其家属评估出院准备度的差异性;通过质性研究了解肝硬化患者出院准备感知;通过文献研究和专家咨询构建基于达标理论的肝硬化患者出院准备方案;通过实证研究验证出院准备方案的有效性。具体如下:1.现状调查(1)调查肝硬化患者出院准备度并分析影响因素:方便抽样选取山西省某三甲医院185名肝硬化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一般资料调查表、出院准备度评估量表、出院指导质量量表和疾病不确定感量表对其调查,并进行出院准备度影响因素的单因素和多元线性回归分析;(2)比较肝硬化患者及其家属评估出院准备度的差异性并探索影响因素:方便抽样选取山西省某三甲医院166名肝硬化患者及其家属为研究对象,采用患者版和家属版出院准备度量表进行调查,分别从患者及其家属角度调查患者出院准备度现状并比较两者评估结果的差异性,探索影响因素。2.质性研究采用目的抽样的方法,对2019年1月3月山西省某三甲医院符合纳入和排除标准的15名肝硬化患者进行半结构访谈,并采用Colaizzi方法分析资料。3.方案构建以“达标理论”为理论基础,结合前期现状调查、质性研究以及文献研究,形成干预方案初稿,经过15名专家两轮咨询和预实验形成干预方案的终稿。4.实证研究方便抽样选取山西省某三甲医院99例肝硬化患者为研究对象,对照组(n=49)采取常规护理,干预组(n=50)实施课题组前期构建的基于达标理论的肝硬化患者出院准备方案,比较两组患者出院准备度、出院指导质量、自我管理行为、疾病不确定感和非计划再入院情况。结果:1.现状调查结果(1)调查肝硬化患者出院准备度并分析影响因素:肝硬化患者出院准备度得分为(75.86±10.56),处于较低水平,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显示文化程度、居住状况、肝功能Child-Pugh分级、出院指导质量和疾病不确定感是其影响因素,能解释出院准备度分值总变异的67.4%。(2)比较肝硬化患者及其家属评估出院准备度的差异性并探索影响因素:患者自评(76.17±10.81)分,家属他评(80.71±9.67)分,两者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肝功能Child-Pugh分级、住院次数、家属身份现况及是否与患者一起居住是两者评分差异的影响因素(P<0.05)。2.质性研究结果对15份访谈资料进行归纳、总结、提炼,最终关于肝硬化患者出院准备感知析出4个主题:出院时矛盾心理、出院准备状态未知、出院后面临多种挑战和患者希望参与出院讨论。3.方案构建结果出院准备干预实施方案包括互动护理评估、护患共同制定达标目标、互动达标措施执行(干预时间、干预内容、干预形式、干预人员)、效果评价,出院准备干预具体内容包括整体评估、疾病知识储备、自我管理技能储备、照顾者指导和出院后可利用的资源。4.实证研究结果(1)研究对象脱落情况:干预组选取53例患者,3例脱落,其中因个人私事主动要求退出1例,不愿意继续参加研究2例;对照组选取51例患者,2例脱落,其中拒绝随访1例,因个人私事主动要求退出1例。最终本研究共纳入99例研究对象,干预组50例,对照组49例。(2)干预前对两组患者一般资料、自我管理行为和疾病不确定感总分及各维度得分情况进行均衡性检验,结果显示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3)干预后干预组患者出院准备度总分及各维度得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干预组出院指导质量总分和获得内容得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干预组自我管理行为得分在出院当日、出院后1个月和出院后3个月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干预组疾病不确定感得分在出院当日、出院后1个月和出院后3个月得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干预组患者出院后1个月内非计划再入院率为6.0%,低于对照组(22.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9);干预组出院后3个月内非计划再入院率为16.0%,而对照组高达34.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32)。结论:基于达标理论的肝硬化患者出院准备方案可提高患者出院准备度和出院指导质量,降低患者疾病确定感和非计划再入院率,可为慢性病患者出院准备工作提供参考。
李影影[3](2020)在《基于院校—社区多维度互动的居民传染健康素养干预方案构建及实践》文中提出目的1.描述社区居民传染病健康素养现状,分析其影响因素,进一步基于健康信念模式,构建基于院校-社区多维度互动的居民传染病健康素养干预方案。2.探讨基于院校-社区多维度互动的居民传染病健康素养干预措施的可行性和有效性,为提升居民传染病健康素养水平、促进其形成健康行为,提供新的实践思路。方法本研究包括两部分:第一部分:构建基于院校-社区多维度互动的居民传染病健康素养干预方案通过回顾往年文献,和分析政策,采用便利抽样法对安徽省亳州市227名社区居民开展问卷调查,分析居民传染病健康素养现状及影响因素,在健康信念模式的指导下,根据调查结果形成干预方案初稿,经专家小组会议和预实验后,形成干预方案实施稿。第二部分:评价基于院校-社区多维度互动的居民传染病健康素养干预效果采用量性研究和质性研究相结合的方法,共同评价干预效果。①量性研究:采用便利抽样的方法,选取安徽省亳州市富荣花园和天润花园小区各35名居民,通过抛硬币法,随机将富荣花园小区居民作为对照组,天润花园小区居民为干预组。对照组给予社区常规干预,干预组在此基础上,院校师生和社区工作人员共同为居民实施传染病健康素养干预。采用中国居民传染病健康素养量表和健康行为能力自评量表进行量化评分,比较和分析干预前后两组居民传染病健康素养和健康行为能力的得分情况。②质性研究:干预结束后,采用目的抽样法,对干预组10名居民进行半结构访谈,应用Colaizzi分析法对访谈资料进行分析。结果第一部分:居民问卷调查结果显示,居民传染病健康素养总分为(21.73±7.25)分。通过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居民传染病健康素养得分在年龄、学历和平均每天上网时间方面存在差异,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通过多元线性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学历和平均每天上网时间是影响居民传染病健康素养得分的因素。院校师生和社区工作者共同为居民开展传染病健康素养干预,居民向师生提供改进意见,社区医务人员和教师针对遇到的问题定期给予护生指导,护生定期写反思汇报,教师与护生相互讨论交流,教师根据各方反馈总结经验,进一步完善传染病护理学教学。干预主题:感知传染病、认识传染病健康素养、传染病总论、提升传染病信息素养、消化道传染病防治知识、呼吸道传染病防治知识、接触传播疾病防治知识、动物疫源性疾病防治知识、血液/体液传染病防治知识、饮食指导、运动指导、心理指导、睡眠指导、巩固知识、保证依从、巩固练习、回顾总结、健康行为;干预形式:团体干预和个体干预。干预时间为8周,共计13次,每周1~2次,每次35~50分钟。第二部分:1.量性研究(1)两组居民传染病健康素养得分比较采用协方差分析,对干预前基线水平矫正后,干预组居民干预后传染病健康素养总分、传染病预防和传染病的治疗与管理维度得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采用配对t检验分析,干预组居民在传染病健康素养总分、传染病治疗与管理、对病原体和传染源的辨认维度得分高于干预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两组居民健康行为能力得分比较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比较干预前两组居民和健康行为能力总分和各维度得分,结果显示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与对照组相比,干预组居民健康行为能力总分和营养维度得分明显增高,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采用配对t检验分析,在干预组中,干预后居民健康行为能力总分、营养和运动维度得分较干预前增高,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质性研究通过分析居民的访谈资料,提炼出3个主题,即①居民获益良多:增加传染病防治知识、提升传染病防治意识、提高传染病防治技能、提高传染病信息素养;②居民战胜困难:克服自我惰性、控制自我饮食、改变自我作息;③居民共同期待:提高护生沟通能力、丰富干预内容、丰富干预形式。结论(1)居民的传染病健康素养水平受其自身的学历和每天上网时间影响。(2)基于院校-社区多维度互动的居民传染病健康素养干预方案可操作性强,能够提高居民传染病健康素养水平,促进其形成健康行为。
陈卓[4](2020)在《高血压患者疾病感知与心理一致感对治疗依从性的影响》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了解高血压患者的疾病感知、心理一致感及治疗依从性的现状及相关关系,明确疾病感知与心理一致感对治疗依从性的影响,为提高治疗依从性提供参考资料。方法:本研究为非实验性研究中的描述性研究。采用便利抽样法,抽取吉林省1所三甲级医院符合纳入标准的283例住院高血压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一般资料调查表、简易疾病感知问卷、心理一致感量表及原发性高血压患者治疗依从性量表进行调查。使用SPSS20.0软件对数据统计分析。采用频数、百分比、均值与标准差、t检验、方差分析、Pearson相关分析及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法,以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1)高血压患者治疗依从性得分为87.78±18.43,处于中等偏上水平。治疗依从性在性别、年龄、文化程度、婚姻状况、工作状况、人均月收入、病程、吸烟与饮酒方面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2)高血压患者疾病感知得分为40.48± 13.04,处于中等水平。疾病感知在年龄、民族、文化程度、婚姻状况、工作状况、人均月收入、病程、血压控制情况、高血压相关症状、合并慢性病与自评健康状况方面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3)高血压患者心理一致感得分为62.94±18.27,处于低水平。心理一致感在年龄、文化程度、婚姻状况、工作状况、人均月收入、病程与自评健康状况方面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4)高血压患者疾病感知与治疗依从性呈负相关(r=-0.537,P<0.01),心理一致感与治疗依从性呈正相关(r=0.651,P<0.01),疾病感知与心理一致感呈负相关(r=-0.653,P<0.01)。(5)高血压患者治疗依从性的影响因素为文化程度、病程、饮酒、疾病感知与心理一致感,其中心理一致感的预测性最大。结论:(1)高血压患者的治疗依从性处于中等偏上水平。年龄70岁及以上、女性、学历高中或中专及以上、已婚、在职、人均月收入3000元及以上、病程25年及以上、不吸烟与不饮酒的高血压患者治疗依从性较好。(2)高血压患者的疾病感知处于中等水平。年龄70岁及以上、朝鲜族、学历大专及以上、已婚、在职、人均月收入3000元及以上、病程15年及以上、血压控制达标、无高血压相关症状、无合并慢性病与自评健康好的高血压患者疾病感知较好。(3)高血压患者的心理一致感处于低水平。年龄80岁及以上、学历大专及以上、已婚、在职、人均月收入3000元及以上、病程15年及以上与自评健康好的高血压患者心理一致感较好。(4)高血压患者的疾病感知越高,治疗依从性越低;心理一致感越高,治疗依从性越高;疾病感知越高,心理一致感越低。(5)高血压患者治疗依从性的影响因素为文化程度、病程、饮酒、疾病感知及心理一致感,其中心理一致感的影响最大,并且心理一致感越高,治疗依从性越高。
邹海洁[5](2020)在《延续性护理对肝硬化患者用药依从性及生活质量影响的效果分析》文中研究说明目的:本研究依托微信平台,制定延续性护理干预方案并进行干预,比较肝硬化患者干预前后用药依从性及生活质量等方面的差异,探讨基于微信平台的延续性护理干预在肝硬化患者中的应用效果,以期为构建有效的肝硬化延续性护理干预模式提供借鉴和参考依据。方法:本研究采用两组对照研究的类实验性研究设计。采用便利抽样的方法,选取了 2018年12月~2019年3月于威海市某三甲医院住院治疗的181名肝硬化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90例和实验组91例,分别于出院时、出院后3个月、出院后6个月收集相关数据,对数据进行分析,观察两组患者干预前后的用药依从性和生活质量的变化,并进行干预效果的评价,所有数据采用SPSS22.0软件进行分析,运用非参数检验及t检验进行分析,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1)本研究纳入的181例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平均年龄54(47,60)岁,男性患者多于女性患者(64.6%,35.4%),患者已婚状态多于未婚状态(97.2%,2.8%),居住方式多以夫妇同居为主,患者总体文化程度处于中等水平,家庭收入处于中等水平,医疗支付方式绝大多数为新农村合作医疗保险或者城镇居民医疗保险,饮酒患者居多,将患者随机分在两组,实验组与对照组基线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干预前后肝硬化患者用药依从性比较本数据通过检验分析为偏态分布,数据均采用四分位数间距进行描述。延续性护理干预前对照组用药依从性分值为1.750(0.750,2.938)分,实验组患者的用药依从性分值为2.250(0.500,4.500)分,对照组出院后3个月用药依从性分值为2.750(1.750,3.750)分,出院6个月后分值为2.875(2.500,6.750)分,实验组出院后3个月用药依从性分值为4.500(2.500,5.750)分,出院6个月后(干预结束后3个月)分值为7.000(6.500,7.000)分,实验组在干预3个月时,较对照组用药依从性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用药依从性的持续效果,实验组较对照组也随着时间的延长逐步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干预前后肝硬化患者生活质量比较干预后(干预后3个月),实验组生活质量在生理机能、生理职能、一般健康状况、情感职能、精神健康、健康变化各维度得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对肝硬化患者生活质量的持续性影响(干预结束后3个月)方面,实验组生活质量各维度比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1)基于微信平台的延续性护理能提高肝硬化患者的用药依从性。(2)基于微信平台的延续性护理能提高肝硬化患者的生活质量。(3)与传统干预比较,基于微信平台的延续性护理干预在社会功能、精神健康方面提高效果不显着,需进一步进行研究和探讨。
卢妍言[6](2020)在《生活方式对老年人健康的影响研究》文中认为《“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的实施,使人们愈发关注和重视健康问题。随着年龄的增长、身体机能下降、慢性病发病率升高等因素的影响下,老年人的健康问题更不容忽视。生活方式作为影响老年人健康状况的重要因素已经受到了学术界广泛关注。通过梳理老年人生活方式的现状并探讨其对老年人健康的影响,有助于老年人改善当前的生活方式,促进其享受更加健康的生活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论文在梳理文献基础上,界定生活方式的内涵;结合相关理论基础,分析老年人生活方式现状及问题,阐明生活方式对老年人健康影响的作用机理;根据生活方式对老年人健康影响调查问卷的结果,构建和评价生活方式中影响老年人健康的指标,并运用回归分析法进行实证研究。论文主要研究内容分为以下几个部分:首先,梳理出当前老年人的生活方式,从老年人的人口学特征、心理因素以及行为选择三个维度构建生活方式对健康影响的概念模型,分析作用机理;其次,对老年人的生活方式进行实地调研,结合调研结果描述老年人的基本情况并对生活方式与健康间相关性进行分析;随后,结合理论模型以及调研情况构建老年人生活方式的指标体系并进行评价研究,根据评价结果选出重要程度较高的几项指标作为实证分析中的自变量,运用有序logistic回归的方法分析老年人的人口学特征、心理因素以及行为选择情况对健康的影响,并根据不同年龄段老年人生活方式的差异对其健康状况做进一步分析;最后,结合分析结果从知、信、行三个角度做出提升老年人健康状况的对策建议,以达到进一步提升老年人健康状况的目的。论文得出的主要结论如下:第一,老年人的整体健康状况一般,生活方式中的行为选择对老年人健康影响趋于显着,其次是心理因素中的孤独感、生活满意度对老年人的健康状况影响显着。第二,生活方式对不同年龄段老年人的健康影响存在差异,低龄段、中龄段以及高龄老年人应根据年龄变化对生活方式做出相应的调整,可适当补充睡眠时间,家人和社会应给予老年人更多的关心和陪伴等,以促进老年人更加健康的享受生活。
王光霞[7](2020)在《协同护理模式对农村乙肝肝硬化患者遵医行为的影响》文中提出目的1.以农村乙肝肝硬化患者为对象制定合适的协同护理模式干预方案。2.探讨协同护理干预方案对来自农村的乙肝肝硬化患者遵医行为的影响。方法1.本课题选取2017年11月-2018年8月间来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感染科一病区和二病区就诊的农村乙肝肝硬化患者为研究对象,用抽签法将参研的106例农村乙肝肝硬化患者所在的病区分为对照组选取病区和干预组选取病区。其中符合条件的对照组含有53例,符合条件的干预组含有53例。对照组患者入院后,评估参研患者相关资料,告知患者有关乙肝肝硬化要严格控制日常三餐,定期按规定复诊,根据医生指导用药及预防乙肝肝硬化其他并发症发生等注意事项,并根据患者符合出院条件后出院时情况进行院外电话随访等常规护理。在对照组农村乙肝肝硬化患者基础上干预组农村乙肝肝硬化患者增加协同护理,协同护理方案如下:(1)患者入院时即组织协同护理团队,为患者提供专业化、个性化治疗、护理方案;(2)根据最新肝硬化诊治指南,结合病人病情、文化程度、理解力,制定《健康教育手册》,在患者入院时团队各成员充分评估患者和家属的情况,指定责任照护者,发放《健康教育手册》;(3)根据手册内容向患者进行院内家庭技能培训和相关知识指导,并多次对患者和家属进行知识和技能的考查,确保其完全掌握;(4)协同患者和家属共同参与制定可及的康复目标,帮助患者移除遵医行为中遇到的障碍;(5)充分利用医保资源及其他社会资源为患者的治疗及复诊提供帮助。2.在入院时及符合出院条件出院后1个月月末、3个月月末、6个月月末时对乙肝乙肝的“肝硬化自我管理行为量表”,“医疗依从性量表”等得分进行测量,同时记录两组患者相关生化及检查指标。3.数据的统计分析采用Spss25.0软件、图表绘制用Graph Pad Prism5.3软件,采用描述性统计分析、重复测量方差分析、非参数检验、两独立样本t检验等统计方法进行数据处理。结果1.依据入组及排除标准和剔除标准。共103例患者参与并完成本研究,即对照组52例,干预组51例。两组农村乙肝肝硬化患者患者入院时的一般临床基本信息、医疗依从性得分、干预前自我管理得分等各项情况分别进行比较,均未显示明显差异,并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2.分析两组患者自我管理行为各维度得分发现,干预组各项得分均比对照组高,各项得分在出院后1个月月末、3个月月末、6个月月末分别比较,有差异,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3.干预组农村乙肝肝硬化患者医疗依从性各项得分均大于对照组,用药依从性得分(表3-7)、自我检测依从性得分(表3-8)、复诊依从性得分(表3-9)、行为改变依从性得分(表3-10)等在出院后1个月月末、3个月月末、6个月月末时两组分别进行比较,显示明显差异,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4、两组患者生化指标结果显示,出院后6个月月末,干预组患者白蛋白、血清钠、空腹葡萄糖分别与对照组患者相应的生化指标比较,其中在白蛋白水平方面,干预组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血清钠、空腹葡萄糖水平方面,干预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协同护理模式是一种有效的干预模式,能够帮助农村肝硬化患者改善患者遵医行为,提高自我管理能力,改善患者生活质量。
江楚云,杨毅华,彭雪金,李钰婵[8](2019)在《慢性乙型肝炎患者护理需求的调查分析》文中研究说明目的调查分析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的护理需求。方法选取本院2016年2月至2017年5月收治的150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自制调查问卷,调查分析其护理需求。结果大部分患者通过护理掌握了疾病相关内容,但是对行为保健及消毒隔离等知识的认知水平仍需提高。结论根据患者护理需求开展相应的健康教育宣传及护理工作,有助于帮助其更好地认识自身疾病,避免并发症的发生。
王静[9](2019)在《正念减压疗法对肝硬化上消化道出血患者焦虑抑郁的影响研究》文中提出目的:通过调查肝硬化上消化道出血患者焦虑抑郁的现况,分析患者焦虑抑郁的影响因素,并以调查研究结果为依据,制定基于正念减压疗法的护理干预方案,探索该方案对肝硬化上消化道出血患者焦虑抑郁的影响,为提高患者疾病治疗效果,减少复发率及并发症提供新的视角,为心理护理措施领域提供参考及依据。方法:本研究分为调查研究和干预研究两个阶段。调查研究:2018年1月-3月,采用便利抽样法选取山西省太原市某两所三甲医院被诊断为肝硬化上消化道出血患者180例进行问卷调查。采用一般资料调查表,广泛性焦虑量表(Generalised Anxiety Disorder-7,GAD-7),患者健康问卷抑郁量表(Patient Health Questionnaire-9,PHQ-9)为研究工具,调查肝硬化上消化道出血患者焦虑抑郁现状,通过单因素分析和多元回归分析出影响焦虑抑郁的危险因素。干预研究:自2018年4月-2019年1月在山西省某三甲医院消化科肝硬化上消化道出血的住院患者中选取符合纳入标准和排除标准的患者共62例,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干预组在对照组常规护理的基础上给予以正念减压疗法为基础的护理干预,在干预前后使用广泛性焦虑量表(Generalised Anxiety Disorder-7,GAD-7),患者健康问卷抑郁量表(Patient Health Questionnaire-9,PHQ-9)对研究对象进行评估,得出干预方案的实施效果。结果:1.本次共有180位患者有效完成问卷调查,其中有89人患有焦虑,焦虑检出率为49.44%,有105人患有抑郁,抑郁检出率为58.3%。2.焦虑的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性别,家庭经济收入,婚姻状况,职业,体育锻炼,受教育程度,肝炎感染情况(病程长短),睡眠质量,休闲娱乐是患者焦虑的影响因素,得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将单因素分析中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的因素纳入多元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性别,婚姻状况,家庭经济收入,肝炎感染情况(病程长短),睡眠质量,休闲娱乐对焦虑的发生有独立的影响。3.抑郁的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年龄,医保类型,职业,体育锻炼,受教育程度,肝炎感染情况(病程长短),睡眠质量,休闲娱乐,是患者抑郁的影响因素,得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将单因素分析中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的因素纳入多元回归分析,显示年龄,体育锻炼,受教育程度,肝炎感染情况(病程长短),睡眠质量对抑郁的发生有独立的影响。4.组内对比显示干预组和对照组在干预前后,焦虑、抑郁得分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组间比较显示,干预前,干预组和对照组在焦虑和抑郁的得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干预后两组研究对象在焦虑抑郁的得分都具有统计学意义,且干预组在干预前后的差值要大于对照组在干预前后的差值。结论:1.肝硬化上消化道出血患者的焦虑抑郁水平较高,应引起重视,尽早给予干预。2.肝硬化上消化道出血患者焦虑的主要影响因素为性别,婚姻状况,家庭经济收入,肝炎感染情况(病程长短),睡眠质量,休闲娱乐;抑郁的主要影响因素为年龄,体育锻炼,受教育程度,肝炎感染情况(病程长短),睡眠质量。3.基于正念减压疗法的护理干预方案能够有效降低患者的焦虑抑郁水平,缓解焦虑抑郁情绪,值得推广。
姚悦[10](2019)在《延续性护理在老年慢性乙肝患者保肝治疗中的应用效果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本研究旨在探讨延续性护理模式在老年慢性乙肝患者中的应用效果研究,同时对乙肝的护理现状提供积极的应对策略,为老年慢性乙肝患者的预后提供合理化建议。方法研究对象选取于2017年3月至2018年3月锦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传染科收治的老年慢性乙肝患者(60周岁以上)。选取100例患者并对其采用随机数字表法进行分组,对照组和干预组各50例患者,对照组实行常规护理方法,干预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应用延续性护理模式进行护理服务,分别对两组患者出院1个月、3个月、6个月进行效果比较。比较内容包括:四项肝功能检验指标: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总胆红素(TB)、总蛋白(TP)。凝血功能检验指标情况:凝血酶原活动度(PTA)和凝血酶原时间(PT)。对治疗前后两组患者进行心理状态评估: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AS)[1]、抑郁自评量表(SDS)[2]。应用SPSS20.0统计软件对两组患者上述指标进行分析,计量资料采用(x±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不同时点出院1个月、3个月、6个月重复测量资料采用重复测量方差分析。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果1、出院1个月,患者的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总胆红素(TB)、总蛋白(TP)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出院3个月,患者的总蛋白(TP)较治疗前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5)。焦虑及抑郁状态也有了好转,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出院6个月,肝功能各项检查指标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凝血酶原时间(PT)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患者的焦虑及抑郁状态得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4、经过重复测量方差分析:两组患者的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总胆红素(TB)时间效应、组别效应、组别与时间交互效应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时间效应、组别与时间交互效应有统计学意义(P<0.05)。总蛋白(TP)组别效应、组别与时间交互效应有统计学意义(P<0.05)。凝血酶原活动度(PTA)时间效应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SAS组别效应有统计学意义(P<0.05)。SDS组别效应、时间效应有统计学意义(P<0.05)。5、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凝血酶原活动度(PTA)、抑郁自评量表(SDS)在出院1个月与3个月相比,出院1个月与6个月相比,出院3个月与6个月相比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总胆红素(TB)在出院1个月与3个月相比,出院1个月与6个月相比有统计学意义(P<0.05)。焦虑自评量表(SAS)在出院3个月与出院6个月相比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1、老年慢性乙肝患者心理焦虑、抑郁状态水平较高。2、延续性护理模式加强了患者相关疾病知识的掌握。有效地改善了老年慢性乙肝患者的心理应对能力,缓解了患者多种压力的困扰,对疾病的好转具有重要意义。
二、老年肝炎患者的心态分析及对策(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老年肝炎患者的心态分析及对策(论文提纲范文)
(1)授权教育对肝硬化患者自我管理行为的影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缩略词表 |
前言 |
第一部分 应对方式在肝硬化患者自我效能与自我管理能力间的中介作用 |
1.研究对象 |
2.研究方法 |
2.1 调查工具 |
2.2 调查方法 |
2.3 统计学方法 |
3.研究结果 |
3.1 肝硬化患者一般人口学和社会学特征 |
3.2 肝硬化患者自我效能、应对方式、自我管理现状 |
3.3 肝硬化患者自我效能与应对方式、自我管理的相关性分析 |
3.4 应对方式在肝硬化患者自我效能与自我管理的中介效应分析 |
3.5 中介效应的检验 |
4.讨论 |
4.1 肝硬化患者自我效能、应对方式、自我管理的现状分析 |
4.2 肝硬化患者自我效能、“面对”“回避”应对方式与自我管理呈正相关 |
4.3 应对方式在肝硬化患者自我效能与自我管理间具有中介作用 |
5.小结 |
第二部分 授权教育对肝硬化患者自我管理行为的影响 |
1.研究对象 |
2.研究方法 |
2.1 研究工具 |
2.2 干预方法 |
2.3 资料收集方法 |
2.4 统计学方法 |
2.5 质量控制 |
3.研究结果 |
3.1 研究对象的脱落情况 |
3.2 两组一般资料的比较 |
3.3 干预前后两组研究对象的应对方式得分比较 |
3.4 干预前后两组研究对象的自我效能得分比较 |
3.5 干预前后两组研究对象的自我管理得分比较 |
4.讨论 |
4.1 授权教育能够使患者积极应对方式增加,消极应对方式减少 |
4.2 授权教育能够增强肝硬化患者自我效能 |
4.3 授权教育对提高肝硬化患者的自我管理行为水平有一定的作用 |
5.小结 |
结论与建议 |
创新与不足 |
参考文献 |
综述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作者简介 |
(2)基于达标理论的干预方案对肝硬化患者出院准备度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常用中英文对照表 |
前言 |
1 研究背景 |
1.1 慢性病防治面临严峻形势 |
1.2 慢性病患者出院准备情况需引起重视 |
1.3 肝硬化的流行病学 |
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2.1 国外出院准备度研究现状 |
2.2 国内出院准备度研究现状 |
3 研究目的、意义及内容 |
3.1 研究目的 |
3.2 研究意义 |
3.3 研究内容 |
4 操作性定义及理论依据 |
4.1 操作性定义 |
4.2 理论依据 |
5 技术路线 |
第一部分 现状调查 |
1 肝硬化患者出院准备度现状调查及影响因素分析 |
1.1 研究目的 |
1.2 研究对象与方法 |
1.3 研究结果 |
1.4 讨论 |
1.5 小结 |
2 肝硬化患者出院准备度自评与家属他评的差异性分析 |
2.1 研究目的 |
2.2 研究对象与方法 |
2.3 研究结果 |
2.4 讨论 |
2.5 小结 |
第二部分 质性研究肝硬化患者出院准备感知的质性研究 |
1 研究对象与方法 |
1.1 研究对象 |
1.2 方法 |
1.3 质量控制 |
1.4 伦理原则 |
2 研究结果 |
2.1 访谈对象一般资料 |
2.2 主题 |
3 讨论 |
3.1 缓解患者出院时的矛盾心理、准确评估患者出院准备状态 |
3.2 帮助患者积极应对出院后面临的挑战 |
3.3 支持患者参与出院讨论 |
4 小结 |
第三部分 方案构建基于达标理论肝硬化患者出院准备干预方案的构建 |
1 研究对象与方法 |
1.1 组建课题小组 |
1.2 文献回顾 |
1.3 专家咨询 |
1.4预实验 |
2 研究结果 |
2.1 干预方案初稿 |
2.2 专家咨询结果 |
2.3 干预方案终稿 |
3 讨论 |
3.1 方案的系统性 |
3.2 方案的科学性 |
3.3 构建的方案利于规范患者宣教内容 |
4 小结 |
第四部分 实证研究基于达标理论的干预方案对肝硬化患者出院准备度的影响 |
1 研究对象与方法 |
1.1 研究类型 |
1.2 研究对象 |
1.3 实施干预 |
1.4 研究工具 |
1.5 资料收集 |
1.6 统计学方法 |
1.7 质量控制 |
2 研究结果 |
2.1 研究对象脱落情况 |
2.2 两组患者基线资料均衡性比较 |
2.3 干预后两组患者比较 |
3 讨论 |
3.1 基于达标理论的干预方案可提高患者出院准备度和出院指导质量 |
3.2 基于达标理论的干预方案可改善患者自我管理行为、降低疾病不确定感 |
3.3 基于达标理论的干预方案可降低患者非计划再入院率 |
4 小结 |
结论与建议 |
1 本研究的结论 |
2 本研究的创新点 |
3 本研究的不足之处和建议 |
参考文献 |
附录 |
个人简历 |
致谢 |
(3)基于院校—社区多维度互动的居民传染健康素养干预方案构建及实践(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中英文缩略词对照表 |
引言 |
1 研究背景 |
1.1 立题依据 |
1.2 相关概念及操作性定义 |
1.3 国内外文献回顾 |
1.4 小结 |
2 研究目的及意义 |
2.1 研究目的 |
2.2 研究意义 |
3 理论依据 |
4 技术路线 |
第一部分 基于院校-社区多维度互动的社区居民传染病健康素养干预方案构建研究 |
1 社区居民传染病健康素养水平及影响因素研究 |
1.1 研究内容和方法 |
1.2 结果 |
1.3 讨论 |
2 基于院校-社区多维度互动的社区居民传染病健康素养干预方案的构建 |
2.1 初步建构干预方案 |
2.2 修订干预方案 |
2.3 形成干预方案实施稿 |
第二部分 基于院校-社区多维度互动的居民传染病健康素养干预实践 |
1 量性研究 |
1.1 研究内容和方法 |
2 质性研究 |
2.1 研究内容和方法 |
3 结果 |
3.1 量性研究分析结果 |
3.2 质性研究分析结果 |
4 讨论 |
4.1 居民传染病健康素养水平得以提升 |
4.2 居民健康行为能力得以提高 |
4.3 护生亟需提升沟通能力 |
4.4 传染病健康素养干预方案具有一定的可行性 |
4.5 对进一步开展传染病健康素养干预活动的思考 |
总结 |
参考文献 |
综述 我国居民传染病健康素养现状研究 |
参考文献 |
附录 |
个人简历 |
致谢 |
(4)高血压患者疾病感知与心理一致感对治疗依从性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目的 |
1.3 研究意义 |
1.4 主要概念 |
1.5 文献回顾 |
1.6 研究内容 |
第二章 研究设计与方法 |
2.1 研究设计 |
2.2 研究对象 |
2.3 研究工具 |
2.4 资料收集 |
2.5 统计方法 |
2.6 质量控制 |
2.7 伦理学考虑 |
2.8 技术路线 |
第三章 结果 |
3.1 高血压患者的一般人口学特征 |
3.2 高血压患者的治疗依从性现状 |
3.3 高血压患者的疾病感知现状 |
3.4 高血压患者的心理一致感现状 |
3.5 高血压患者的疾病感知、心理一致感与治疗依从性的相关性 |
3.6 高血压患者的疾病感知与心理一致感对治疗依从性的影响 |
第四章 讨论 |
4.1 高血压患者的治疗依从性现状分析 |
4.2 高血压患者的疾病感知现状分析 |
4.3 高血压患者的心理一致感现状分析 |
4.4 高血压患者的疾病感知、心理一致感与治疗依从性的相关性分析 |
4.5 高血压患者的疾病感知与心理一致感对治疗依从性的影响分析 |
第五章 结论 |
5.1 主要结论 |
5.2 本研究的创新点 |
5.3 本研究的局限性及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A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 |
附录B (调查问卷) |
附录C (已发表综述) 高血压患者治疗依从性的研究进展 |
参考文献 |
(5)延续性护理对肝硬化患者用药依从性及生活质量影响的效果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目的 |
1.3 研究意义 |
1.4 主要概念 |
1.5 文献回顾 |
1.6 研究内容 |
第二章 研究设计与方法 |
2.1 研究设计 |
2.2 研究对象 |
2.3 样本量计算 |
2.4 抽样方法 |
2.5 研究工具 |
2.6 干预策略及具体实施 |
2.7 资料收集 |
2.8 统计学方法 |
2.9 质量控制 |
2.10 伦理学考虑 |
2.11 技术路线 |
第三章 研究结果 |
3.1 研究对象一般资料 |
3.2 两组患者研究数据的分布分析 |
3.3 两组患者用药依从性的基线比较 |
3.4 两组患者生活质量各维度的基线比较 |
3.5 干预后两组患者组间相关指标的比较 |
3.6 干预结束后3个月两组患者相关指标的比较 |
第四章 讨论 |
4.1 肝硬化患者用药依从性及生活质量现状分析 |
4.2 微信平台干预对患者用药依从性和生活质量的影响 |
4.3 基于微信平台的延续性护理干预模式的前景分析 |
第五章 结论 |
5.1 本研究的主要结论 |
5.2 本研究的创新性和局限性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A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 |
附录B 研究工具(调查问卷) |
附录C 综述 肝硬化患者延续性护理研究进展 |
参考文献 |
(6)生活方式对老年人健康的影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文献综述 |
1.2.1 国外文献综述 |
1.2.2 国内文献综述 |
1.2.3 文献述评 |
1.3 研究内容和创新点 |
1.3.1 研究内容 |
1.3.2 创新点 |
1.4 研究方法和设计方案 |
1.4.1 研究方法 |
1.4.2 技术路线图 |
第二章 基本概念和理论基础 |
2.1 相关概念 |
2.1.1 生活方式 |
2.1.2 老年群体 |
2.1.3 健康及健康自评 |
2.2 理论基础 |
2.2.1 闲暇时间论 |
2.2.2 休闲理论 |
2.2.3 活动理论 |
2.2.4 社会支持理论 |
第三章 老年人生活方式的现状和问题分析 |
3.1 老年人生活方式的现状 |
3.1.1 老年人生活水平日渐提升 |
3.1.2 老年人日常饮食种类丰富 |
3.1.3 老年人更愿购买健康产品 |
3.1.4 老年人社交需求逐渐增多 |
3.1.5 老年人体育锻炼形式丰富 |
3.2 老年人生活方式存在的问题 |
3.2.1 过度锻炼危害老年人的身心健康 |
3.2.2 暴饮暴食是老年人健康危险因素 |
3.2.3 吸烟酗酒增加老年人的患病风险 |
3.2.4 情绪消极不利于老年人心理健康 |
3.2.5 盲目养生损害老年人的身心健康 |
第四章 生活方式对老年人健康影响的作用机理研究 |
4.1 人口学特征对老年人健康的作用机理分析 |
4.1.1 年龄增长与老年人健康呈负向预测 |
4.1.2 婚姻状态是老年人健康的保护因素 |
4.1.3 老年人的健康状况呈现出地域差异 |
4.2 心理因素对老年人健康影响的作用机理分析 |
4.2.1 孤独感对老年人健康状况的影响分析 |
4.2.2 生活满意度对老年人健康状况的影响 |
4.2.3 子女关系满意度对老年人健康的影响 |
4.3 行为选择对老年人健康影响的作用机理分析 |
4.3.1 睡眠时长对老年人健康的影响 |
4.3.2 饮酒程度对老年人健康的影响 |
4.3.3 吸烟与否对老年人健康的影响 |
4.3.4 社会参与对老年人健康的影响 |
第五章 生活方式对老年人健康影响的调研及数据分析 |
5.1 调研设计 |
5.1.1 样本选择 |
5.1.2 问卷设计 |
5.1.3 调查方法 |
5.2 老年人基本情况分析 |
5.2.1 老年人性别比例分布情况 |
5.2.2 老年人年龄范围分布情况 |
5.2.3 老年人文化程度分布情况 |
5.2.4 老年人子女个数分布情况 |
5.3 老年人生活方式与健康的相关性分析 |
5.3.1 老年人孤独感与健康状况交叉分析 |
5.3.2 老年人生活满意度与健康状况交叉分析 |
5.3.3 老年人子女关系满意度与健康交叉分析 |
5.3.4 老年人吸烟情况与健康状况交叉分析 |
5.3.5 老年人饮酒情况与健康状况交叉分析 |
5.3.6 老年人社交状况与健康状况交叉分析 |
第六章 生活方式的指标体系构建及评价研究 |
6.1 生活方式指标体系的构建 |
6.1.1 方法介绍 |
6.1.2 指标选取 |
6.1.3 模型构建 |
6.1.4 计算权重 |
6.1.5 权重排序 |
6.2 生活方式的指标评价 |
6.2.1 准则层的指标评价 |
6.2.2 方案层的指标评价 |
第七章 生活方式对老年人健康影响的实证研究 |
7.1 生活方式与老年人健康的回归分析 |
7.1.1 研究方法 |
7.1.2 变量选取 |
7.1.3 老年人自评健康回归结果 |
7.1.4 人口学特征对老年人健康影响回归结果分析 |
7.1.5 心理因素对老年人健康的影响回归结果分析 |
7.1.6 行为选择对老年人健康的影响回归结果分析 |
7.2 生活方式对不同年龄段老年人健康的影响及结果分析 |
7.2.1 生活方式对低龄(60-70岁)老年人健康的影响 |
7.2.2 生活方式对中龄(70-80岁)老年人健康的影响 |
80岁)的老年人健康的影响'>7.2.3 生活方式对高龄(>80岁)的老年人健康的影响 |
7.2.4 生活方式对低年龄段老年人健康影响结果分析 |
7.2.5 生活方式对中龄段老年人健康影响的结果分析 |
7.2.6 生活方式对高龄段老年人健康影响的结果分析 |
第八章 提升老年人健康状况的对策研究 |
8.1 知——健康生活方式的基础 |
8.1.1 了解健康生活方式知识 |
8.1.2 学习健康生活方式理论 |
8.1.3 提升健康生活方式意识 |
8.2 信——健康生活方式的动力 |
8.2.1 明确不良生活方式的危害 |
8.2.2 宣传健康生活方式的益处 |
8.2.3 坚信健康生活方式的价值 |
8.3 行——健康生活方式的目标 |
8.3.1 加大健康生活方式的宣传力度 |
8.3.2 营造健康生活方式的学习氛围 |
8.3.3 养成健康生活方式的良好习惯 |
第九章 总结与展望 |
9.1 总结 |
9.2 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1 生活方式对老年人健康影响调查问卷 |
附录2 相关政策文件梳理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取得的相关科研成果 |
致谢 |
(7)协同护理模式对农村乙肝肝硬化患者遵医行为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中英文缩略词 |
1 引言 |
2 研究对象及方法 |
3 结果 |
4 讨论 |
5 局限及展望 |
6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个人简历 |
致谢 |
(8)慢性乙型肝炎患者护理需求的调查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 对象与方法 |
1.1 研究对象 |
1.2 方法 |
1.3 统计学处理 |
2 结果(表1) |
3 讨论 |
3.1 行为保健 |
3.1.1 戒酒与肝病的关系 |
3.1.2 出院后继续用药方法、治疗对策及注意事项 |
3.1.3 调整用药时间、种类及数量 |
3.1.4 饮食、休息原则 |
3.2 消毒隔离 |
3.3 药物服用指导 |
3.4 定期进行门诊指导 |
3.5 健康教育 |
(9)正念减压疗法对肝硬化上消化道出血患者焦虑抑郁的影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第一部分 肝硬化上消化道出血患者焦虑抑郁现状调查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
1 研究对象方法 |
1.1 研究方法 |
1.2 研究对象 |
1.3 研究工具 |
1.4 资料收集方法 |
1.5 数据录入与分析 |
2 结果 |
2.1 调查对象的基本资料 |
2.2 肝硬化上消化道出血患者焦虑抑郁水平 |
2.3 肝硬化上消化道出血患者焦虑的影响因素分析 |
2.4 肝硬化上消化道出血患者抑郁的影响因素分析 |
3 讨论 |
3.1 肝硬化上消化道出血患者的焦虑抑郁水平 |
3.2 肝硬化上消化道出血患者焦虑的影响因素分析 |
3.3 肝硬化上消化道出血患者抑郁的影响因素分析 |
第二部分 正念减压疗法对肝硬化上消化道出血患者焦虑抑郁的干预效果研究 |
1 研究对象与方法 |
1.1 研究方法 |
1.2 研究对象 |
1.3 研究工具 |
1.4 干预过程 |
1.5 资料收集方法 |
1.6 数据录入与分析 |
1.7 质量控制 |
2 结果 |
2.1 两组研究对象一般资料对比 |
2.2 干预组和对照组干预前后焦虑抑郁得分比较 |
2.3 干预前后两组研究对象焦虑水平比较 |
2.4 干预前后两组研究对象抑郁水平比较 |
3 讨论 |
3.1 正念减压护理干预可缓解肝硬化上消化道出血患者的焦虑情绪 |
3.2 正念减压护理干预可降低肝硬化上消化道出血患者的抑郁水平 |
结论 |
研究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综述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介 |
(10)延续性护理在老年慢性乙肝患者保肝治疗中的应用效果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论着摘要 |
英文论着摘要 |
英文缩略语表 |
前言 |
技术路线 |
研究对象与方法 |
结果 |
讨论 |
结论 |
创新性自我评价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文献综述 |
参考文献 |
在学期间科研成绩 |
致谢 |
个人简历 |
附表 |
四、老年肝炎患者的心态分析及对策(论文参考文献)
- [1]授权教育对肝硬化患者自我管理行为的影响研究[D]. 樊杰. 山西中医药大学, 2020(07)
- [2]基于达标理论的干预方案对肝硬化患者出院准备度的影响[D]. 桑丽云. 山西医科大学, 2020(11)
- [3]基于院校—社区多维度互动的居民传染健康素养干预方案构建及实践[D]. 李影影. 郑州大学, 2020(02)
- [4]高血压患者疾病感知与心理一致感对治疗依从性的影响[D]. 陈卓. 延边大学, 2020(05)
- [5]延续性护理对肝硬化患者用药依从性及生活质量影响的效果分析[D]. 邹海洁. 延边大学, 2020(05)
- [6]生活方式对老年人健康的影响研究[D]. 卢妍言. 上海工程技术大学, 2020(05)
- [7]协同护理模式对农村乙肝肝硬化患者遵医行为的影响[D]. 王光霞. 郑州大学, 2020(02)
- [8]慢性乙型肝炎患者护理需求的调查分析[J]. 江楚云,杨毅华,彭雪金,李钰婵. 护理实践与研究, 2019(10)
- [9]正念减压疗法对肝硬化上消化道出血患者焦虑抑郁的影响研究[D]. 王静. 山西中医药大学, 2019(01)
- [10]延续性护理在老年慢性乙肝患者保肝治疗中的应用效果研究[D]. 姚悦. 锦州医科大学, 2019(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