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屈曲稳定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稳定准则,F.Bleich,《金属结构的屈曲强度》,屈曲强度
屈曲稳定论文文献综述
王立军[1](2019)在《《金属结构的屈曲强度》(F.Bleich)——稳定问题的数学分析和稳定准则:20-21节(连载8)》一文中研究指出20引言第一章从柱子挠曲的微分方程出发,由线性齐次微分方程的解得到屈曲荷载PE。微分方程是解决稳定问题的基础,而其线性齐次微分方程的解揭示了屈曲问题的本质。这些线性齐次方程在解决微振问题上同样举足轻重。弹性稳定理论与微振理论具有相似性,其根源在于稳定问题和振动问题具有共同的数学基础。第21和22节通过引入微分方程的若干重要特点切入屈曲问题的数学本质。第23-26节讨论能量法,重点介绍李兹法。第27和28节分别介绍逐次渐近法和有限差(本文来源于《建筑结构》期刊2019年21期)
陈笑楠,张慧梅[2](2019)在《层状边坡岩体结构的后屈曲稳定性态》一文中研究指出针对层状边坡岩体结构的赋存特点和初始缺陷特性,应用初始后屈曲理论和突变理论探讨了边坡岩体结构的分岔性态和稳定性态,得出了岩体结构的分岔方程和分岔载荷计算公式,确定了边坡岩体后屈曲状态下溃屈破坏的上下限,建立了边坡岩体结构溃屈破坏的判据,并以雅砻江下游的霸王山边坡为例给出了工程实例.研究结果表明:边坡岩体结构在其分岔点的临界值是由其突变模型的分岔集确定的;初始后屈曲理论可揭示层状边坡岩体结构后屈曲平衡路径和平衡构形的稳定性;只有考虑了边坡岩体的实际缺陷,才可得出其溃屈破坏的阈值.(本文来源于《辽宁工程技术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期刊2019年05期)
张明,周殿阁[3](2019)在《全膝关节置换术中度屈曲不稳定的影响因素》一文中研究指出随着人口老龄化的到来,全膝关节置换例数逐年上升。目前两种学派使用的假体后交叉保留型(CR)和后方稳定型(PS),国内学者更倾向于PS。近年来翻修病例越来越多,不稳定逐步取代感染成为早期翻修的主要原因。中度屈曲的稳定性对于行走功能非常重要,因此得到业内广泛关注。现在任何一种假体和手术技术都无法彻底解决中度屈曲不稳。本文分析了CR和PS术后中度屈曲稳定性的差异,旨在给关节科同道提供理论依据和发展方向。(本文来源于《生物骨科材料与临床研究》期刊2019年05期)
单华峰,夏唐代,卢玉华,陶海冰,金崇正[4](2019)在《既有建筑下挖增层桩顶约束对受荷桩桩身屈曲稳定临界荷载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既有建筑物地下室增层开挖施工过程中,随着开挖深度的增加,桩侧土层对基桩的约束逐渐减小,从而可能引发屈曲失稳。不同的桩顶约束对桩基础的屈曲失稳影响不同。首先,以甘水巷3~#组团地下室建设工程为背景,介绍了下挖增层改造的施工工艺;之后,引入了不同桩顶约束时的桩身挠曲变形函数,结合Winkler弹性地基梁理论建立了桩-土体系总势能方程,利用最小势能原理,导得了既有建筑物下挖增层工况下,不同桩顶约束时,桩基础的屈曲稳定临界荷载;在此基础上,分析了桩顶约束对桩基础屈曲稳定临界荷载的影响。得知:随着半波数的增加,桩基础的屈曲临界荷载逐渐收敛,桩顶固定收敛速度最快,铰接次之,弹性嵌固最慢;不同的桩顶约束对桩基础屈曲稳定临界荷载比影响不同,在同一开挖深度下,桩顶固定时,临界荷载比最大,弹性嵌固次之,铰接最小;随着开挖深度的增加,桩顶固定时的临界荷载比缓慢减小,而桩顶嵌固及铰接时的临界荷载比急剧降低;甘水巷3~#组团地下室建设工程中,托换桩不发生屈曲破坏。(本文来源于《四川建筑科学研究》期刊2019年05期)
杨松,张莉,李立辰,张靖坤,梁荣柱[5](2019)在《基于能量法的超长桩屈曲稳定影响因素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随着大型超高层建筑的发展,超长桩的使用越来越多,超长桩的屈曲稳定性问题研究显得尤为重要。在前人的基础上,采用土抗力与实际更为接近的C法和常数法组合的土抗力模式,且同时考虑桩自重和桩侧摩阻力,用能量法求解得到超长桩的屈曲临界荷载公式,并进一步全面分析各因素对超长桩屈曲稳定的影响。结果表明:桩侧单位摩阻力与桩身自重对桩的屈曲影响可忽略不计;桩的挠曲函数项数越多、土抗力越小,基桩的屈曲临界荷载越小;桩自身参数桩长、桩径越大,屈曲临界荷载力越大;地基土比例系数越大,屈曲临界荷载越大。因此,从超长桩的屈曲稳定性来讲,尺寸较大的超长桩运用到较硬地基时基桩抵抗屈曲破坏的性能最大。研究成果可为工程中超长桩的设计和运用提供理论依据。(本文来源于《长江科学院院报》期刊2019年05期)
潘峰,陈文翰,初金良,王谦,张辰[6](2019)在《大规格角钢轴压杆局部屈曲稳定强度折减系数对比》一文中研究指出大规格角钢的等效宽厚比较大,轴压构件边缘有可能会发生局部失稳而丧失承载力,国内外规范常用的方法是采用强度折减系数对设计强度进行适当的折减,从而防止发生构件的局部屈曲。为此,对铁塔设计规范(包括DL/T5154、ASCE74-2009、AISC、BS8100、EN50341及CSA)中关于稳定强度折减系数的计算原理进行梳理和分析,得到了一套适应我国规范的大规格角钢稳定强度折减系数的计算方法;同时,根据国内外规范对大规格角钢稳定强度折减系数计算方法进行对比分析,得到了相应的国外规范稳定强度折减系数的分布特点,且与我国规范的计算结果进行对比研究。研究结果揭示了大规格角钢稳定强度折减系数的取值要点,并可作为输电铁塔构件设计的参考。(本文来源于《广东电力》期刊2019年01期)
赵芷迎,于敬超[7](2019)在《张弦梁平面内整体稳定特征屈曲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模型利用ansys有限元程序,对平面大跨度张弦梁结构在竖向均布荷载作用下的结构弹性稳定问题做了系统分析,研究了特征屈曲解在撑杆数目,拉索的垂度及跨度叁种不同参数下的变化情况。(本文来源于《北京力学会第二十五届学术年会会议论文集》期刊2019-01-06)
徐增茂,马克俭,李扬[8](2018)在《蜂窝型钢空腹夹层板剪力键的设计与屈曲稳定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蜂窝型钢空腹夹层板剪力键节点是典型的叁向受力节点。为科学地对该节点进行设计,基于大型通用有限元软件ANSYS,建立3种计算模型,对盖板和加劲板对节点模型的屈曲模态、屈曲承载力系数以及von Mises应力影响进行分析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盖板和加劲板对节点的屈曲形态影响较大;无盖板和加劲板时剪力键圆形钢管容易发生屈曲;增设盖板和加劲板可以增大剪力键节点的屈曲荷载系数,增大节点的承载力,节点达到屈曲时所能承受的von Mises应力最大,最大值不超过材料的屈服强度,满足相关要求。(本文来源于《钢结构》期刊2018年11期)
徐言涛,余超群,叶丹,张广和[9](2018)在《基于ABAQUS的汽车底盘稳定杆连接杆屈曲分析在工程中的应用验证》一文中研究指出汽车底盘中的横向稳定杆又称防倾斜杆、平衡杆,稳定杆通过稳定杆连接杆与汽车支柱相连,稳定杆连接杆的强度性能,对整车的平顺性以及稳定性有着重要的作用。本文通过计算、CAE分析、实验验证连接杆屈曲强度的方式,来证明CAE分析在汽车工程中重要的作用。(本文来源于《汽车与驾驶维修(维修版)》期刊2018年07期)
马腾飞,王振武,莫宗云,张友恒[10](2018)在《考虑杆件屈曲网壳结构动力稳定矢跨比优化》一文中研究指出为研究在动力载荷作用下考虑杆件屈曲的单层球面网壳结构对矢跨比的敏感性,本文采用非线性有限单元法,对四种不同矢跨比的存在杆件缺陷的单层球面网壳结构进行非线性稳定全过程分析.研究结果表明:考虑杆件屈曲的单层球面网壳结构在动力载荷作用下的稳定性因矢跨比的不同有较大差异,并通过比较得出较优矢跨比.通过本文的研究,为在动力载荷作用下考虑杆件屈曲的单层球面网壳结构矢跨比设计提供理论依据.(本文来源于《辽宁工程技术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期刊2018年01期)
屈曲稳定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针对层状边坡岩体结构的赋存特点和初始缺陷特性,应用初始后屈曲理论和突变理论探讨了边坡岩体结构的分岔性态和稳定性态,得出了岩体结构的分岔方程和分岔载荷计算公式,确定了边坡岩体后屈曲状态下溃屈破坏的上下限,建立了边坡岩体结构溃屈破坏的判据,并以雅砻江下游的霸王山边坡为例给出了工程实例.研究结果表明:边坡岩体结构在其分岔点的临界值是由其突变模型的分岔集确定的;初始后屈曲理论可揭示层状边坡岩体结构后屈曲平衡路径和平衡构形的稳定性;只有考虑了边坡岩体的实际缺陷,才可得出其溃屈破坏的阈值.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屈曲稳定论文参考文献
[1].王立军.《金属结构的屈曲强度》(F.Bleich)——稳定问题的数学分析和稳定准则:20-21节(连载8)[J].建筑结构.2019
[2].陈笑楠,张慧梅.层状边坡岩体结构的后屈曲稳定性态[J].辽宁工程技术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9
[3].张明,周殿阁.全膝关节置换术中度屈曲不稳定的影响因素[J].生物骨科材料与临床研究.2019
[4].单华峰,夏唐代,卢玉华,陶海冰,金崇正.既有建筑下挖增层桩顶约束对受荷桩桩身屈曲稳定临界荷载的影响[J].四川建筑科学研究.2019
[5].杨松,张莉,李立辰,张靖坤,梁荣柱.基于能量法的超长桩屈曲稳定影响因素分析[J].长江科学院院报.2019
[6].潘峰,陈文翰,初金良,王谦,张辰.大规格角钢轴压杆局部屈曲稳定强度折减系数对比[J].广东电力.2019
[7].赵芷迎,于敬超.张弦梁平面内整体稳定特征屈曲分析[C].北京力学会第二十五届学术年会会议论文集.2019
[8].徐增茂,马克俭,李扬.蜂窝型钢空腹夹层板剪力键的设计与屈曲稳定分析[J].钢结构.2018
[9].徐言涛,余超群,叶丹,张广和.基于ABAQUS的汽车底盘稳定杆连接杆屈曲分析在工程中的应用验证[J].汽车与驾驶维修(维修版).2018
[10].马腾飞,王振武,莫宗云,张友恒.考虑杆件屈曲网壳结构动力稳定矢跨比优化[J].辽宁工程技术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8
标签:稳定准则; F.Bleich; 《金属结构的屈曲强度》; 屈曲强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