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衡水市饶阳县五公镇中宋福恒
口头表达能力是现代社会人的基本素质,谈吐高雅、语言幽默、语风严谨、语调得体是每个人追求的品质。但这种品质的形成,后天的熏陶和训练起着决定性的作用。为此,作为教师就应在日常教学活动中,以不断提高学生口语表达的能力为重,为他们以后的学习、生活和工作奠定基础。
现今在初中思品课教学中,学生“说话”能力的培养,并未被足够的重视,存在着学生在课堂上不愿或很少说话的问题。
一、学生不愿“说话”的原因
1.学生自身原因:消极、懒惰,缺乏积极性,不按要求完成学习任务,把学习当包袱而应付,缺乏主动性;依赖,缺乏自主学习精神;讨厌学习思品课,呈抗拒心理状态;自卑,灰心丧气情绪波动,自暴自弃。
2.学校教育原因:应试教育是造成学生在思想品德课堂上不爱说话的主要原因。教师满堂灌,教法不当。教师说学生在课堂上说话浪费时间,任务完成不了;学生说“话”谁不会说!考试是笔试又不是嘴巴说。更有学生认为,回答不好被同学嗤笑,让老师瞧不起,不如不说的好。教师使用对学生自尊有损伤的话,对学生有偏见,揪住学生错误不放,师生矛盾使学生产生不愿说话的逆反心理,丧失学习思品课的信心。
二、学生“说话”能力的培养方法
1.即兴演讲活动
此项活动一般放在课前三分钟进行。演讲者或按学号顺序、或事先通知略作准备,可写个演讲稿,也可只拟一个提纲,其内容既可是课本内容,也可以是电视、网络、新闻媒体上的当前热门话题。多数时候采取“记者招待会”、“答记者问”、“时事评论”的做法。活动初期,老师要对开场白、吐字、发音、语调、节奏等进行指导,然后对表情、眼神、手势等进行训练,演讲结束后再由同学们对演讲的主题、观点、结构、技巧、表情、语态等方面进行评说
实践证明,这项活动能弥补课本内容的欠缺,使之从课内引向课外,联系实际,与其他学科纵横延伸,既丰富了教学内容,又开拓了学生的视野,同时还扩大了学生的阅读容量,多方面从外界获取信息,其成效是显著的。再有,演讲不仅有效地培养了学生的说话能力,而且能促进学生学习思品课的积极性,演讲还能使学生的思想沟通,情感相互交流,在众多思想情感的撞击下,便于我们了解学生的思想动态,因势利导,帮助他们提高辩识力。
2.时事新闻发布会
此项活动一般每周进行一次,事先由学生收集资料,并在课前由本堂课要发言的同学负责整理、精选。在上课后,由两位同学向全班发布一周的重大新闻,一位讲国内新闻,一位讲国际新闻。在收集资料时既强调注重“政策性”和“特色性”,又注重“灵活性”和“娱乐性”,并兼顾“地方新闻”。“地方新闻”首先强调一个“新”,其次是一个“大”,重点一般是由近及远、就地取材,可以让学生看得见摸得着、可信度强、有真实感。活动既开阔了学生视野,也有利于培养同学们关心时事,勤收听、勤看报的好习惯,有利于培养学生动手、动脑、动口的能力。更重要的是为了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增强民族凝聚力。此外,还极大地提高了学生学习思品课的兴趣。
3.经验交流会
此项活动一般放在某一课或单元学完之后或测验之后进行。一次可多安排几名同学,每人3-5分钟。一般要求脱稿上台去“说”。台下由同学们组成评分小组,成绩记入记分册上。为了获得高分,许多同学都准备得很认真,有对着镜子试讲的,也有先请家长当评判练习的。这项活动既锻炼了学生的“说”的能力,让许多学生都在为想成为一名未来的演说家而努力着,也帮助部分成绩不太理想、学习方法不太对头的学生找到了提高自己成绩的好方法。
4.辩论活动
辩论能开发人的思维,开启人的语言潜能。根据需要适当开展辩论,能激励学生参与说话的积极性。辩论是一个更高层次的“说话”的训练,因为在辩论前固然要有充分的准备,然而在辩论过程中,要边听对方的话,边归纳要点,然后运用自己的知识来确立自己的辩论内容。这一切都是在极短时间内进行的,双方思维均处于最紧张、最灵活的状态。这样学生思维的敏捷性、灵活性、注意力的集中定向、现场应变等多方面能力都得到锻炼和发展。辩论活动一般每学期进行两次,每次一节课。实践证明,辩论活动是学生“说话”训练的最高层次,也是一种极好的锻炼机会。
教学实践证明,在思品课教学中重视“说”的训练,有利于学生“听”、“思”、“析”能力的锻炼。“说”对学生的思维力、观察力、注意力、记忆力、分析力、概括和综合力、联想和想象力都大有裨益。总之,大多数经过“说话”训练的学生在大小场合说话胆大了,气壮了,脸不红了,声音亮了,音不抖了,嘴会讲了;他们的知识面拓宽了、思维敏捷了、能说会道了。这真是没有不会“说话”的学生,就看你怎么去让他说话。
让我们在新课程教学实践中,不断摸索,锲而不舍,培养学生的“说话”能力,使学生都成为能说会道能言善辩的新一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