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反刍家畜饲喂氨化物时应注意的问题(论文文献综述)
任傲[1](2020)在《山羊瘤胃细菌蛋氨酸代谢机理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以反刍家畜而言,当生产性能提高,小肠氨基酸转运、吸收和利用及微生物蛋白产量受到限制时,会导致氨基酸需要量增加,表现出某些氨基酸的限制性作用。日粮配比造成氨基酸组成的变化,直接影响氨基酸的限制性顺序,根据限制程度的不同,依次分为第一、第二和第三限制性氨基酸。玉米-豆粕型为主体的日粮,其第一限制性氨基酸基本上为蛋氨酸(Met),而瘤胃微生物的存在导致进入小肠氨基酸的不确定性,瘤胃细菌氨基酸代谢过程主要包括分解代谢(异化作用)和合成代谢(同化作用)。瘤胃细菌的分解代谢是指将动物不能利用的复杂有机物分解成葡萄糖、有机酸等,供动物机体使用;分解代谢的方式很多,主要为脱氨作用和脱羧作用。瘤胃微生物的合成代谢是指将日粮蛋白质降解产生的氨、肽和氨基酸作为氮源,合成微生物蛋白,为动物机体提供必需的养分和能量来源。本文旨在探究Met在瘤胃微生物的代谢机理。试验一:本研究利用同位素标记法研究瘤胃微生物对Met的利用及Met对微生物氮流转的影响。试验以玉米-豆粕:玉米秸秆(50:50)型饲粮为发酵底物,采用单因子试验设计,设试验组(T)与对照组(C),试验组添加0.33μmol同位素标记的Met(13C-Met),对照组不添加,探究13C-Met对体外发酵p H值、氨态氮(NH3-N)含量、挥发性脂肪酸(VFA)含量、氮降解率、微生物氮、微生物Met以及微生物13C丰度的影响。结果表明:添加Met能显着的提高发酵液的p H值(P<0.01);添加13C-Met能极显着提高微生物13C的丰度(P<0.01);添加13C-Met对NH3-N含量、VFA含量、氮降解率、微生物氮、微生物Met均没有显着影响(P>0.1)。因此可以推断瘤胃微生物可有效利用Met,Met对发酵特性有一定的影响,但不影响微生物氮的流转。试验二:本研究旨在利用双外流连续培养发酵系统来评价日粮不同蛋白来源,包括豆粕(SBM)、棉籽粕(CSM)或菜籽粕(RSM)在补充Met的情况下对营养物质消化率、瘤胃发酵和微生物群的影响。研究采用有重复的3×3拉丁方设计,以3种蛋白来源日粮为试验处理,每个处理在日粮基础上添加0.097%Met,试验分为3个试验期,每期8天,其中前5天为适应期,后3天为试验期。结果表明,无论是CSM、RSM还是SBM对营养物质的消失均无影响(P>0.1);与SBM相比,CSM或RSM的p H值显着降低(P<0.01),NH3-N浓度显着提高(P<0.01);与RSM和CSM相比,SBM中总挥发性脂肪酸(VFA)含量较高(P=0.05);RSM中乙酸的摩尔百分比小于SBM(P<0.01),而丙酸的摩尔百分比大于SBM(P<0.01),因此导致RSM中乙酸/丙酸比值(A/P)降低,SBM组原虫数量相比于RSM组和CSM组有降低的趋势(P=0.08),主坐标分析(PCo A)结果显示SBM组与RSM及CSM组微生物有显着差异,拟杆菌门(Bacteroidetes)、厚壁菌门(Firmicutes)和变形菌门(Proteobacteria)为丰度最高的3个门,与SBM相比,CSM组和RSM组的螺旋体(Spirochaetae)(P<0.01)和绿菌门(Chlorobi)(P<0.05)相对丰度显着降低。在属水平上,Prevotella_1为优势属,与SBM相比,CSM组和RSM组相对丰度更大(P<0.01);CSM组Prevotellaceae_Ga6A1和Christensenellaceae_R7的相对丰度较低(P<0.05),而CSM组和RSM组Eubacterium_oxidoreducens和Treponema_2的相对丰度较低(P<0.01),其他属在各组间无差异(P>0.10)。综上所述,虽然不同日粮蛋白来源影响微生物群落结构,但是营养成分消失率不受影响,说明RSM与CSM适合作为反刍动物日粮蛋白来源。试验三:本研究的目的是利用双外流连续培养发酵系统来评价日粮不同蛋白来源对微生物氨基酸组成、细菌对Met利用以及Met代谢特征的影响。研究采用有重复的3×3拉丁方设计,以3种蛋白来源(SBM、RSM、CSM)为试验处理,每个处理在日粮基础上添加0.097%Met,试验分为3个试验期,每期8天,其中5天为适应期,3天为试验期,试验期开始每天投料时用20%[1-13C]-Met与20%[甲基-2H3]-Met。不同蛋白来源日粮对总氨基酸含量没有显着影响(P>0.1),细菌Ser在SBM组与RSM组中的相对含量显着高于CSM组(P=0.01),Gly在RSM组中的相对含量显着高于SBM组与CSM组(P=0.02),其他氨基酸在细菌中的相对含量不受日粮蛋白来源的影响(P>0.1);日粮不同蛋白来源对[1-13C]-Met APE没有显着影响(P=0.25),但RSM组细菌[甲基-2H3]-Met APE显着高于CSM组(P=0.00);不同蛋白来源瘤胃细菌[甲基-2H3]-Met APE均显着(P<0.01)高于[1-13C]-Met APE,Met分解为SAM(硫腺苷蛋氨酸)后,其中约80%SAM发生去羧基反应,约20%SAM进入同型半胱氨酸循环;细菌水解产物代谢组学分析结果表明,不同蛋白来源主要影响精氨酸(Arg)和脯氨酸(Pro)代谢,其中SBM组代谢更加活跃,且SBM与RSM、CSM间细菌代谢差异较大。试验四:本试验旨在研究日粮添加Met对湘东黑山羊生长性能、屠宰性能、肉品质、血液氨基酸含量、肌肉氨基酸含量以及脂肪酸组成的影响,采用单因子完全随机区组试验设计,将10只体重(18.73±1.8kg)和日龄相近的湘东黑山羊平均分为两组,对照组饲喂基础日粮,试验组在日粮基础上添加1.27%Met,试验期结束后进行屠宰。结果发现:日粮添加Met对山羊生长性能和屠宰性能没有显着影响(P>0.1);日粮添加Met对山羊脏器指数没有显着影响(P>0.1);日粮添加Met对山羊背最长肌与臀中肌p H值、肉色、滴水损失、失水率以及蒸煮损失均没有显着的影响(P>0.1),Met会显着提高臀中肌24 h的p H值(P=0.04),其他肉品质指标不受日粮Met添加的影响(P>0.1);日粮添加Met不影响山羊血液游离氨基酸含量,但Gly含量有升高的趋势(P=0.07);山羊肌肉中含量较高的几种氨基酸分别为Glu、Asp、Lys和Leu,日粮中添加Met对背最长肌总氨基酸含量没有显着影响(P>0.1),添加Met会显着提高Gly(P<0.01)和Pro(P<0.01)的含量,但是其他氨基酸组分以没有显着差异(P>0.1),日粮添加Met后,股外侧肌中Met的含量有增加的趋势(P=0.06),其他氨基酸含量不受日粮Met添加的影响(P>0.1),日粮添加Met后,臀中肌Met(P=0.10)与Glu(P=0.05)的含量有增加的趋势,其他氨基酸含量不受日粮Met添加的影响(P>0.1),日添加Met对所有肌肉呈味氨基酸、必需氨基酸、非必需氨基酸、酸性氨基酸、碱性氨基酸以及药效氨基酸等都没有显着影响(P>0.1);日粮添加Met后,二十碳烯酸相对含量显着降低(P=0.04),反十八烷烯酸有显着降低的趋势(P=0.07),其他脂肪酸相对含量不受Met添加的影响(P>0.1),饱和脂肪酸与不饱和脂肪酸相对含量也不受日粮Met添加的影响(P>0.1);日粮添加Met不影响瘤胃NH3-N浓度以及VFA含量。综上所述,日粮中添加Met对山羊的生长性能、屠宰性能以及脏器指数没有影响;Met可能具有改善肉品质的潜力;总体上讲,Met基本不影响肌肉氨基酸组成,Met亦对山羊瘤胃发酵没有影响,日粮添加Met可能具有提高肌肉Met的潜力;但Met可能不利于肌肉不饱和脂肪酸的合成。
雒瑞瑞[2](2018)在《马铃薯茎叶和玉米秸/甜高粱混合青贮料的制作及其对瘤胃发酵特性的影响》文中研究表明为研究马铃薯茎叶和不同物料的混合青贮效果及其制成的青贮料对瘤胃发酵的影响,进行了本研究。共包括四个试验:试验一:马铃薯茎叶和玉米秸混合青贮的效果研究。共分为7个处理,分别为马铃薯茎叶单独青贮、马铃薯茎叶和玉米秸混合青贮(50%+50%、40%+60%、30%+70%、20%+80%、10%+90%)及玉米秸单独青贮,每个处理4个重复。与马铃薯茎叶单独青贮相比,随着玉米秸混合比例的提高,青贮料的青贮品质明显提高,其中感官评分、乳酸持续升高(P<0.05),pH、氨氮、乙酸、丁酸含量持续降低(P<0.05)。在营养成分上,混合青贮料的干物质、中性洗涤纤维和酸性洗涤纤维提高,粗蛋白质含量降低(P<0.05)。试验二:马铃薯茎叶和玉米秸混合青贮料对绵羊体外瘤胃发酵特性的影响。采用单因素完全随机设计,将Rusitec系统的8个发酵罐分为2组,分别采用玉米秸青贮料、马铃薯茎叶混合青贮料(马铃薯茎叶与玉米秸按40∶60混合青贮)配制发酵绵羊饲粮,2组分别以此为发酵底物,每组4个重复。马铃薯茎叶混合青贮料组的产气量,全期发酵液总氮、氨氮(除了换料后3 h)和微生物氮含量,换料后6、9 h的发酵液丙酸含量均显着高于玉米秸青贮料组(P<0.05),甲烷产量、换料后3 h的发酵液pH、换料后9 h的发酵液乙酸含量、换料后6和9 h的发酵液乙酸/丙酸显着低于玉米秸青贮料组(P<0.05)。2组的营养物质降解率和其他瘤胃发酵指标无显着差异(P>0.05)。试验三:马铃薯茎叶和甜高粱混合青贮的效果研究。共分为7个处理,分别为马铃薯茎叶单独青贮、马铃薯茎叶和甜高粱混合青贮(50%+50%、40%+60%、30%+70%、20%+80%、10%+90%)及甜高粱单独青贮,每个处理4个重复。与马铃薯茎叶单独青贮相比,随着甜高粱混合比例的增加,青贮料的青贮品质明显提高,感官评分、乳酸含量持续升高(P<0.05),pH、氨氮、乙酸、丁酸含量持续降低(P<0.05);在营养成分上,混合青贮料的干物质、中性洗涤纤维和酸性洗涤纤维显着提高(P<0.05),粗蛋白质含量显着降低(P<0.05)。试验四:马铃薯茎叶和甜高粱混合青贮料对绵羊体外瘤胃发酵特性的影响。试验采用完全随机设计,分为2个处理,分别为甜高粱青贮料组和马铃薯茎叶混合青贮料组(马铃薯茎叶与甜高粱按40∶60混合青贮),每个处理4个重复。马铃薯茎叶混合青贮料组的总产气量、换料后0 h和3 h的乙酸含量和干物质降解率均显着高于甜高粱青贮料组(P<0.05),甲烷产量和换料后3 h的氨氮含量显着低于甜高粱青贮料组(P<0.05)。2组的营养物质降解率(除了干物质降解率)和其他瘤胃发酵指标无显着差异(P>0.05)。综合而言,马铃薯茎叶单独青贮不能成功,和玉米秸或甜高粱混贮均可大幅度改善青贮品质。两种类型的马铃薯茎叶混合青贮料对绵羊瘤胃体外发酵均没有产生不良影响,且有利于减少瘤胃甲烷对环境的污染和促进反刍动物对能量或氮的利用。
高燕[3](2016)在《混菌发酵全穗玉米及其对母猪繁殖性能的影响》文中提出为探究不同菌种对全穗玉米(玉米籽实、包衣和玉米芯)的发酵工艺,确定混菌发酵全穗玉米的最佳工艺,明晰其对母猪繁殖性能的影响。试验结果如下:试验一:混菌发酵全穗玉米最佳工艺条件的研究本试验采用酵母菌、枯草芽孢杆菌、植物乳杆菌混菌发酵制备好的全穗玉米浆,以发酵后菌种的活菌数为指标,通过单因素试验和L9(34)正交试验,探究发酵温度、混菌接种量、接种比例、饲料料水比、发酵时间等因素对全穗玉米营养价值的影响。研究结果发现:混菌发酵全穗玉米的最优条件为接种量6%、按酵母菌、枯草芽孢杆菌及植物乳杆菌3:3:4混合、料水比2.5:1、温度37℃下发酵10天。在此条件下,发酵效果显着提高,其粗蛋白含量提高至12.51%,粗纤维含量降低至16.88%,乳酸、生物量含量分别提高至4.3%、68.7×107 cfu/mL。试验二:全穗玉米发酵饲料对母猪繁殖性能的影响试验选取相同胎次、妊娠后期(81-85d)的母猪120头,采用随机分组的方式分为4组,每组3个重复,每个重复10头母猪。其中,对照组饲喂基础日粮,试验组按不同比例用全穗玉米发酵饲料替代日粮中的玉米籽实分为三个组,即10%替代组、15%替代组和20%替代组。试验预饲养10d,正试期为80d。试验结果表明:1)与对照组相比,15%替代组可极显着提高母猪断奶体况评分(P<0.01),试验组母猪断奶后正常发情率和情期受胎率分别为90.00%和100.00%。2)试验组仔猪断奶重、平均日增重、仔猪皮毛发育状况评分较对照组均极显着提高(P<0.01),其腹泻率均有降低趋势。3)与对照组相比,试验组用全穗玉米发酵饲料替代玉米籽实饲喂母猪可显着增加母猪初乳中免疫球蛋白G的含量(P<0.05),对乳蛋白、乳脂的含量以及血清抗氧化指标也有提高趋势;20%替代量使母猪粪便中大肠杆菌、沙门氏菌数量显着减少(P<0.05),而乳酸菌数量显着增多(P<0.05)。试验证明,饲喂全穗玉米发酵饲料替代玉米籽实能够改善猪肠道微生态和健康状况,提高母猪的繁殖性能和哺乳仔猪的生长性能。
徐清华[4](2014)在《秸秆饲料复合化学调制效果研究》文中认为目的:针对我国新疆牧区放牧家畜饲料供给不足和营养不均衡影响生产性能带来的关键问题,本研究主要是以尿素、氧化钙和食盐复合处理农作物秸秆,研究处理后对秸秆营养价值的影响,利用秸秆的加工调制提高其营养价值和利用效率,探讨复合化学处理方法的可行性,为秸秆饲料加工利用提供技术支撑。方法:本研究由三个部分组成。试验一:复合处理小麦秸秆化学试剂添加量的优化。为了研究复合化学处理对麦秸营养价值的影响,本试验对用尿素-氧化钙-氯化钠复合处理后的麦秸营养成分进行了测定分析,并且通过体外产气法对处理前后麦秸进行了产气性能和降解率的研究。在本试验中,尿素,氧化钙,氯化钠均采用了三个水平,尿素和氧化钙均按麦秸风干重0%、2%和4%的量添加,氯化钠按麦秸风干重0%、0.5%和1%添加量添加。试验二:复合化学处理玉米秸和油菜秆的效果研究。本试验采用试验一中最优的处理组,即4%尿素+2%氧化钙+1%氯化钠处理组,处理玉米秸和油菜杆。通过测定调制前后不同秸秆的相关营养指标以及不同秸秆的消化率的差异,比较和分析复合化学处理对不同秸秆的调制效果。试验三:用试验一中优化的复合化学调制方法处理玉米秸秆进行绵羊的饲喂试验,通过进行采食量、日增重和增重效率等生长性能的测定,确定尿素-氧化钙-氯化钠复合处理玉米秸秆对绵羊饲喂效果的影响。结果:试验一:只添加氧化钙和氯化钠而没有添加尿素的处理组(B1,B2,B3,C1,C2,C3)出现了发霉状况,添加尿素的各处理组良好;添加尿素的处理组的粗蛋白(CP)水平显着高于未添加尿素的的试验组和原料组(P <0.05),复合化学各处理组的有机物降解率(OMD)显着高于对照组和其他试验组(P <0.05)。分析试验结果表明:在本试验设计条件下,用占麦秸风干重4%尿素+2%氧化钙+1%氯化钠共同处理是最适宜的麦秸复合化学处理法。试验二:在本试验条件下,处理组玉米秸中CP含量明显高于原料组CP的含量;处理组玉米秸的NDF和ADF含量低于原料组NDF和ADF含量。处理组玉米秸OMD明显高于原料组,与玉米秸原料组相比,提高幅度达到15.87%。处理组油菜杆中CP含量明显高于原料组CP的含量,达到6.66%;处理组油菜杆的NDF和ADF含量低于油菜杆原料组中NDF含量;处理组油菜杆的OMD明显高于油菜杆原料组,与油菜杆原料组相比,处理组OMD提高幅度达到17.90%。试验三:在本试验中,玉米秸秆经过复合化学处理使绵羊的粗饲料采食量增加,复合化学处理组绵羊的日增重比对照组提高了20.79%,饲料转化效率比对照组提高了13.83%。结论:试验一:在本试验设计条件下,用占麦秸风干重4%尿素+2%氧化钙+1%氯化钠共同处理是最适宜的麦秸复合化学处理法。试验二、复合化学处理玉米秸秆和油菜杆能够明显提高秸秆中的营养成分和有机物降解率。试验三、复合化学处理玉米秸秆可以明显提高绵羊的生长性能。
刘洁[5](2012)在《肉用绵羊饲料代谢能与代谢蛋白质预测模型的研究》文中提出本文以肉用绵羊为试验动物,用体外产气法对用12种不同精粗比日粮建立肉用绵羊饲料代谢能预测模型做可行性分析,采用消化代谢、气体代谢和半体内试验方法较为系统的研究了肉用绵羊能量和蛋白质代谢,建立了代谢能和代谢蛋白质预测模型。具体内容分为以下三部分:试验一、肉用绵羊饲料有机物体外消化率与代谢能预测模型的建立采用体外产气法测定12种不同精粗比日粮有机物体外消化率,旨在通过饲料成分建立肉用绵羊饲料有机物体外消化率和代谢能的预测模型。试验采用单因素随机试验设计,分为12个处理,每个处理设3个重复,配制精粗比分别为0:100、8:92、16:84、24:76、32:68、40:60、48:52、56:44、64:36、72:28、80:20和88:12的12种全混合颗粒饲料,测定12种饲料的各项体外发酵参数及有机物体外消化率并计算代谢能,进行饲料有机物体外消化率和代谢能与饲料的饲料成分或体外参数的相关性和回归分析,建立预测模型。结果表明:饲料精粗比显着影响饲料体外24h产气量、潜在产气量、产气速率、发酵液pH、氨态氮浓度以及挥发性脂肪酸比例(P<0.05)。饲料中的粗蛋白质(CP)和中性洗涤纤维(NDF)与有机物体外消化率(IVOMD)相关性极显着(P<0.01),用CP或NDF为变量建立的肉用绵羊饲料IVOMD的预测方程分别为:IVOMD(%)=28.845+2.022CP(%)(R2=0.932,n=12,P<0.001);IVOMD(%)=88.578-0.734NDF(%)(R2=0.921,n=12,P<0.001)。饲料中的CP、NDF、有机物(OM)以及24h体外产气量(GP24h)与代谢能(MEin vitro)均呈极显着相关(P<0.01),均可作为肉用绵羊饲料代谢能的预测因子,建立的预测方程分别为:代谢能(MEin vitro,MJ/kgDM)=-74.812+0.924OM(%)(R2=0.849,n=12,P<0.001);MEin vitro(MJ/kgDM)=3.866+0.285CP(%)(R2=0.931,n=12,P <0.001);MEin vitro(MJ/kgDM)=12.293-0.104NDF(%)(R2=0.921,n=12,P <0.001);MEin vitro(MJ/kgDM)=-2.677+0.241GP24h(mL/0.2kgDM)(R2=0.885,n=12,P <0.001)。试验二、肉用绵羊饲料代谢能预测模型的建立选用安装永久性瘤胃瘘管的杜泊羊(♂)×小尾寒羊(♀)杂交1代肉用公羊12只,采用12×4不完全拉丁方设计,分别饲喂精粗比为0:100、8:92、16:84、24:76、32:68、40:60、48:52、56:44、64:36、72:28、80:20和88:12的12种全混合颗粒饲料,开展消化代谢试验和气体代谢试验,分4期进行,每期22d,预饲期14d,正试期8d。测定日粮养分消化率和有效能值,并进行消化率和有效能与饲料成分含量或可消化营养物质的一元和/或多元线性回归分析,建立肉用绵羊饲料代谢能的预测模型。结果表明:干物质(DM)、有机物(OM)、总能(GE)和粗蛋白质(CP)的消化率与它们在饲料中的含量均呈极显着正相关(P<0.01),而与中性洗涤纤维(NDF)呈极显着负相关(P<0.01);NDF消化率与饲料中的OM、GE和CP均呈显着负相关(P<0.05),与NDF呈极显着正相关(P<0.01);消化能(DE)和代谢能(ME)与饲料中的OM、GE和CP的含量均呈极显着正相关(P<0.01),而与NDF呈极显着负相关(P<0.01)。用饲料成分含量预测能量消化率(ED)和代谢能的预测模型分别为:ED(%)=194.907-0.987NDF(%)-0.901OM(%)-0.603CP(%)(R2=0.966,n=12,P<0.001),ME(MJ/kgDM)=50.245-0.136NDF(%)-0.394OM(%)-0.012CP(%)(R2=0.901,n=12,P<0.001)。饲料中可消化营养物质与代谢能之间也存在极显着相关(P<0.01),用可消化营养物质建立的代谢能的预测模型为:ME(MJ/kgDM)=-2.208+0.002DOM(g/kgDM)+0.988DE(g/kgDM)-0.013DP(g/kgDM)(R2=0.958,n=12,P<0.001),饲料体外参数与代谢能之间同样相关性显着(P<0.01),利用有机物体外消化率和24h体外产气量建立的代谢能的预测模型为:ME(MJ/kgDM)=3.328-0.078IVOMD(%)+0.259GP24(hmL/0.2kgDM)(R2=0.901,n=12,P<0.001)。试验三、肉用绵羊饲料可代谢蛋白质预测模型的建立选用安装永久性瘤胃瘘管和十二指肠瘘管的杜泊羊(♂)×小尾寒羊(♀)杂交1代肉用公羊12只,采用12×4不完全拉丁方设计,分别饲喂精粗比为0:100、8:92、16:84、24:76、32:68、40:60、48:52、56:44、64:36、72:28、80:20和88:12的12种全混合颗粒饲料,试验分4期进行,每期21d,预饲期14d,正试期7d。采用固相标记物Yb(YbCl3)和液相标记物Co(Co-EDTA)作为双相标记物测定食糜流量和日粮非降解蛋白质,15N标记物测定微生物蛋白质,计算代谢蛋白质,并测定12种不同精粗比饲料的瘤胃发酵参数和24h可发酵有机物。用饲料成分含量、可消化营养物质、24h可发酵有机物为预测因子建立代谢蛋白质的预测模型。结果表明,日粮中精粗比显着影响肉用绵羊瘤胃pH、氨态氮浓度和瘤胃总挥发性脂肪酸含量及比例(P<0.05)。饲料中粗蛋白质或可消化蛋白质与饲料中代谢蛋白质均存在极显着相关(P<0.01),用粗蛋白质或可消化蛋白质建立的代谢蛋白质的预测模型分别为:MP(g/kgDM)=-55.712+9.826CP(%)(R2=0.986,n=12,P<0.001),MP(g/kgDM)=-9.841+0.983DP(g/kgDM)(R2=0.999,n=12,P<0.001)。通过尼龙袋法,测定12种饲料的24h可发酵有机物,发现FOM24h与ME或MP之间也存在极显着相关(P<0.01),利用FOM24h作为预测因子建立的模型为:ME(MJ/kgDM)=5.094+0.130FOM24h(g/kgDM)(R2=0.765,n=12,P<0.001),MP(g/kgDM)=-70.321+4.639FOM24(hg/kgDM)(R2=0.858,n=12,P<0.001)。
段进江[6](2012)在《非蛋白氮(NPN)在反刍家畜中的合理利用》文中认为介绍了反刍家畜利用非蛋白氮饲料的机制以及反刍家畜对非蛋白氮饲料的合理利用方法,以期为非蛋白氮在反刍家畜生产中的合理利用提供参考。
常玉婷[7](2012)在《青绿饲料的营养及应用》文中提出青绿饲料所含有的营养成分全面而且丰富,在高粮价时代用青绿饲料适当代替配合饲料,既可降低养殖成本又可获得营养全面的畜产品,还能大大提高经济效益。因此,青绿饲料在中小规模的养殖场值得推广应用。
林建国,徐大文[8](2011)在《饲喂氨化秸秆饲料应注意的问题》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秸秆氨化处理技术是目前我国畜牧业生产中发展最快、应用最广的秸秆饲料化方法之一。现结合笔者的工作实践,将饲喂氨化秸秆饲料时应注意的问题总结如下,供参考。1.氨化秸秆饲料只适宜饲喂反刍家畜氨化秸秆饲料的理论依据:一是氨化剂中的氢氧根可打开秸秆中纤维素和半纤维素与木质素之间对碱不稳
苏小凤[9](2011)在《舔食尿素—糖蜜舔块对绵羊瘤胃微生态环境和主要功能菌的影响》文中研究说明本文通过舔食尿素-糖蜜舔块,研究舔块对羊生产性能;对瘤胃纤维分解菌、淀粉分解菌和脂肪分解菌影响;对瘤胃内环境发酵参数的影响和对瘤胃各营养物质消化率的影响,旨在通过羊对尿素-糖蜜的舔食,为瘤胃微生物提供充足的可发酵能和可发酵氮,调节瘤胃微生态环境,提高饲料利用率。实验按照研究内容分为四部分:第一部分:研究舔食尿素糖蜜舔块对不同品种放牧羊生产性能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放牧德美羊实验组日增重与对照组相比二者差异性在0.01水平上显着(P<0.01);放牧内蒙古细毛羔羊实验组日增重与对照组相比二者差异性在0.05水平上显着(P<0.05);小尾寒羊实验组日增重与对照组相比二者差异极显着(P<0.01);绒山羊实验组日增重与对照组相比二者差异性不显着(P>0.05);第二部分:用Real-Time PCR方法定量测定舔食尿素-糖蜜后,瘤胃微生物的数量变化。舔食尿素-糖蜜后羊瘤胃纤维分解菌、淀粉分解菌和脂肪分解菌均发生变化。第三部分:研究舔食尿素-糖蜜舔块对瘤胃发酵参数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细毛羊试验后试验组pH值低于试验前试验组和试验后对照组,但差异均不显着(P>0.05);试验后试验组BCP浓度高于试验前试验组和试验后对照组,但差异均不显着(P>0.05);NH3-N浓度试验后试验组高于试验前试验组和试验后对照组,但差异均不显着(P>0.05);原虫浓度试验后试验组高于试验前试验组且差异极显着(P<0.01),试验后对照组和试验组差异均显着(P<0.05);放牧德美羊试验后试验组pH值低于试验前试验组和试验后对照组,但差异均不显着(P>0.05);BCP浓度试验后试验组高试验前试验组和试验后对照组,且差异均显着(P<0.05);NH3-N浓度试验后试验组高于试验前试验组和试验后对照组,但差异均不显着(P>0.05);原虫浓度试验后试验组高于试验前试验组且差异均显着(P<0.05),试验后对照组与试验组差异均极显着(P<0.01);小尾寒羊pH试验后试验组pH值低于试验前试验组和试验后对照组,但差异均不显着(P>0.05);BCP浓度试验后试验组高于试验前验组且二者差异显着(P<0.05);NH3-N试验后试验组高于试验前试验组和试验后对照组差异极显着(P<0.01)。原虫浓度试验后试验组高于试验前试验组和试验后对照组,且差异显着(P<0.05);绒山羊pH值有变化,试验后试验组pH值低于试验前试验组和试验后对照组,但差异均不显着(P>0.05);BCP浓度有变化,试验后试验组高于试验前验组和试验后对照组,且差异显着(P<0.05);NH3-N浓度试验后试验组高于试验前验组和试验后对照组,差异显着(P<0.05);原虫试验后试验组高于试验前试验组和试验后对照组差异均极显着(P<0.01);蒙古绵羊瘤胃pH不同,即实验组pH高于对照组pH,并且本实验的pH均在6.48-7.41范围内变动,均属于正常的生理范围(5.57.5);BCP浓度实验组高于对照组;NH3-N浓度总体趋势是添加组高于未添加组;添加舔块组原虫数量高于未添加组。第四部分:研究舔食尿素-糖蜜舔块对干物质、CP、粗纤维、粗脂肪消化率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绵羊的干物质消化率高于未添加组,且高出7个百分点;绵羊的粗蛋白消化率高于未添加组,且平均值高出3.2个百分点;NDF的消化率实验组比对照组高出平均值高出3.45个百分点;ADF的消化率实验组比对照组高出0.14个百分点。
杜建文[10](2010)在《不同日粮对内蒙古白绒山羊消化道UT-B表达的影响研究》文中认为本研究共分为4个试验。首先,研究不同日粮的氮消化代谢情况,然后,对各日粮在瘤胃内降解状况进行测定,接下来通过对瘤胃内环境相关指标的研究确立各个日粮被内蒙古白绒山羊的利用,最后进行消化道组织UT-B测定试验,得出内蒙古白绒山羊消化道UT-B的相对表达量。研究发现可以通过日粮来调控UT-B在消化道的表达。试验1不同日粮对内蒙古白绒山羊氮消化代谢的影响选用18只体重为34.95±2.37kg装有永久性瘤胃瘘管的内蒙古白绒山羊半同胞羯羊,按体重随机分为6组。饲喂破碎和膨化玉米两类型日粮,分为三个蛋白质水平,分别为:低蛋白组7.5%、中蛋白组10.5%、高蛋白组13.5%,共计6种日粮。研究发现,日粮类型和CP对山羊氮消化代谢有影响作用。山羊的进食氮、可消化氮、沉积氮及其与代谢体重的比随着日粮蛋白质水平的增加而增加。膨化玉米型日粮可显着提高沉积氮、沉积氮/代谢体重,显着降低血液氨态氮。结论:膨化玉米型日粮中的高蛋白组促进日粮氮在动物机体的沉积。试验2不同日粮消化规律的研究试验用羊同试验1,本试验采用尼龙袋法测定上述6种日粮中表观物质、DM、CP、NDF和ADF的消化率和瘤胃动力学参数。本试验采用“逐次投放,依次取出”的方案,分别在晨饲后0、2、4、6、8、12、24、48h投放尼龙袋。研究结果表明,随着试验时间的推移,日粮的日粮的表观消化率、DM、CP、NDF和ADF降解率(%)都不断增加。在本试验中,中、高蛋白组显着提高了表观消化率及其动力学参数P和C、DM降解率及其参数B、A+B、P和C、8h之前的CP降解率;低中蛋白组显着提高了NDF的参数A、A+B和P;低高蛋白组显着提高ADF动力学参数A+B,ADF的参数C随日粮CP增加而显着提高。膨化玉米型日粮较破碎玉米型日粮显着提高了日粮表观消化的动力参数A和P、DM的相关参数P、8h之前的CP降解率和CP的参数P、NDF的参数B和P、ADF的P,也显着降低了日粮表观消化和NDF降解相关参数C。结论:高蛋白质水平和膨化玉米可以显着提高表观物质、DM、CP(8h之前)、NDF降解率及动力学参数P,从而促进日粮的消化。试验3不同日粮对内蒙古白绒山羊瘤胃内环境的影响试验用羊同试验1,在晨饲后0、2、4、6、8、10和12h采集各组山羊的瘤胃液,测定pH值、尿素-N、NH3-N和VFA。研究发现,随着采集样品的推后,pH值和乙酸/丙酸逐渐上升,而其它指标包括尿素-N、NH3-N、乙酸、丙酸、丁酸和TVFA在不同程度上出现下降趋势。随着日粮蛋白质水平的提高pH值、尿素-N、NH3-N、乙酸、丙酸和TVFA浓度的提高,乙酸/丙酸却为降低。膨化玉米可以显着提高瘤胃液酸度、尿素-N、NH3-N、乙酸、丙酸和TVFA浓度,而在瘤胃液中乙酸/丙酸下降。结论:高蛋白质水平和膨化玉米可以提高尿素-N、NH3-N、乙酸、丙酸和TVFA浓度,降低乙酸/丙酸比例。试验4不同日粮对内蒙古白绒山羊消化道UT-B表达的影响从每组试验羊中随机选取一只,屠宰,采集组织样品,进行Western Blot测定,并对各组织内30~34kD UT-B进行相对定量。研究结果:Western Blot测定发现所有样品中均表达30~34kD的UT-B蛋白,而随着日粮的变化,各组织中还有其它分子量的UT-B存在。不同组织间存在显着差异,消化道前段显着高于后段;肝脏显着高于腮腺,极显着高于肾脏。日粮高蛋白质促进除前胃、回肠、盲肠及盲囊和肾脏中UT-B的表达,却抑制十二指肠的表达,对腮腺、皱胃、肝脏影响较小。膨化玉米型日粮提高皱胃、十二直肠、盲肠及盲囊和肾脏的表达,减少了回肠和肝脏中UT-B蛋白的量。
二、反刍家畜饲喂氨化物时应注意的问题(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反刍家畜饲喂氨化物时应注意的问题(论文提纲范文)
(1)山羊瘤胃细菌蛋氨酸代谢机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1.1 Met在反刍动物的研究进展 |
1.1.1 Met的概述及其生理功能 |
1.1.2 Met的限制性作用 |
1.1.3 Met对反刍动物生产性能的影响 |
1.1.4 Met对反刍动物瘤胃发酵的影响 |
1.2 瘤胃微生物的研究方法 |
1.2.1 瘤胃微生物简介 |
1.2.2 瘤胃微生物的分离方法 |
1.2.3 瘤胃微生物鉴定方法 |
1.2.4 组学技术 |
1.3 瘤胃微生物Met代谢研究进展 |
1.3.1 Met的转运 |
1.3.2 瘤胃微生物对Met的分解代谢 |
1.3.3 瘤胃微生物对Met的合成代谢 |
第二章 瘤胃微生物对Met的利用及微生物氮流转特征研究 |
2.1 材料与方法 |
2.1.1 主要仪器与试剂 |
2.1.2 试验动物与试验设计 |
2.1.3 样品采集与处理 |
2.1.4 数据处理与统计分析 |
2.2 结果与分析 |
2.2.1 ~(13)C-Met对体外发酵特性的影响 |
2.2.2 ~(13)C-Met对细菌与原虫~(13)C丰度的影响 |
2.2.3 ~(13)C-Met对微生物氮代谢的影响 |
2.3 讨论 |
2.3.1 ~(13)C-Met对体外发酵特性的影响 |
2.3.2 ~(13)C-Met对细菌与原虫~(13)C丰度的影响 |
2.3.3 ~(13)C-Met对微生物N及微生物Met的影响 |
2.4 小结 |
第三章 不同蛋白来源日粮对体外发酵特性及微生物多样性的影响 |
3.1 材料与方法 |
3.1.1 主要仪器与试剂 |
3.1.2 试验动物与试验设计 |
3.1.3 样品采集与处理 |
3.1.4 数据处理与统计分析 |
3.2 结果与分析 |
3.2.1 日粮不同蛋白来源对营养成分消失率的影响 |
3.2.2 日粮不同蛋白来源对体外发酵参数的影响 |
3.2.3 日粮不同蛋白来源对原虫数量的影响 |
3.2.4 日粮不同蛋白来源对细菌多样性的影响 |
3.3 讨论 |
3.3.1 日粮不同蛋白来源对营养成分消失率的影响 |
3.3.2 日粮不同蛋白来源对体外发酵参数的影响 |
3.3.3 日粮不同蛋白来源对原虫数量的影响 |
3.3.4 日粮不同蛋白来源对细菌多样性的影响 |
3.4 小结 |
第四章 日粮不同蛋白来源对细菌Met代谢及微生物代谢物的影响 |
4.1 材料与方法 |
4.1.1 主要仪器与试剂 |
4.1.2 试验动物与试验设计 |
4.1.3 样品采集与处理 |
4.1.4 数据处理与统计分析 |
4.2 结果与分析 |
4.2.1 日粮不同蛋白来源对细菌氨基酸组成的影响 |
4.2.2 日粮不同蛋白来源对细菌Met利用的影响 |
4.2.3 代谢组学研究日粮不同蛋白来源对微生物水解产物的影响 |
4.3 讨论 |
4.3.1 日粮不同蛋白来源对细菌氨基酸组成的影响 |
4.3.2 日粮不同蛋白来源对细菌Met利用的影响 |
4.3.3 代谢组学研究日粮不同蛋白来源对微生物水解产物的影响 |
4.4 小结 |
第五章 日粮添加Met对山羊生长性能、瘤胃发酵参数、肉品质以及肌肉成分的影响 |
5.1 材料与方法 |
5.1.1 主要仪器和试剂 |
5.1.2 试验动物与试验设计 |
5.1.3 样品采集与处理 |
5.1.4 数据处理与统计分析 |
5.1.5 数据处理与统计分析 |
5.2 结果与分析 |
5.2.1 日粮添加Met对山羊生长性能和屠宰性能的影响 |
5.2.2 日粮添加Met对山羊脏器指数的影响 |
5.2.3 日粮添加Met对山羊肉品质的影响 |
5.2.4 日粮添加Met对山羊血液氨基酸含量的影响 |
5.2.5 日粮添加Met对山羊肌肉氨基酸含量的影响 |
5.2.6 日粮添加Met对山羊肌肉脂肪酸组成的影响 |
5.2.7 日粮添加Met对山羊瘤胃发酵参数的影响 |
5.3 讨论 |
5.3.1 日粮添加Met对山羊生长性能和屠宰性能的影响 |
5.3.2 日粮添加Met对山羊脏器指数的影响 |
5.3.3 日粮添加Met对山羊肉品质的影响 |
5.3.4 日粮添加Met对血液氨基酸含量的影响 |
5.3.5 日粮添加Met对山羊肌肉氨基酸组成的影响 |
5.3.6 日粮添加Met对山羊肌肉脂肪酸组成的影响 |
5.3.7 日粮添加Met对山羊瘤胃发酵参数的影响 |
5.4 小结 |
第六章 结论 |
6.1 总结 |
6.2 创新点 |
6.3 下一步研究方向 |
参考文献 |
缩写词表 |
致谢 |
个人简介 |
个人信息 |
教育经历 |
在读期间科研学术成果目录 |
攻读博士期间发表学术论文 |
攻读博士期间参与专利申请 |
攻读博士期间参与科研项目 |
攻读博士期间获得奖励 |
(2)马铃薯茎叶和玉米秸/甜高粱混合青贮料的制作及其对瘤胃发酵特性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Summary |
前言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1 马铃薯茎叶制作青贮饲料的研究进展 |
1.1 马铃薯茎叶的营养特性 |
1.2 马铃薯茎叶的青贮特性 |
1.3 对马铃薯茎叶进行一定的处理后进行青贮及其效果 |
1.4 小结 |
2 青贮饲料对反刍动物瘤胃发酵影响的研究进展 |
2.1 对瘤胃pH的影响 |
2.2 对瘤胃产气量和甲烷产量的影响 |
2.3 对瘤胃挥发性脂肪酸的影响 |
2.4 对瘤胃氨氮浓度的影响 |
2.5 对营养物质降解率的影响 |
3 研究内容和技术路线 |
第二章 试验研究 |
试验一 马铃薯茎叶和玉米秸混合青贮效果的研究 |
1 材料和方法 |
1.1 试验设计 |
1.2 青贮原料的来源 |
1.3 青贮饲料的调制 |
1.4 样品采集和处理 |
1.5 指标测定及方法 |
1.6 数据统计 |
2 结果与分析 |
2.1 青贮原料的化学特性 |
2.2 马铃薯茎叶与玉米秸混贮的青贮品质 |
2.3 马铃薯茎叶与玉米秸混贮的营养成分 |
3 讨论 |
4 小结 |
试验二 马铃薯茎叶和玉米秸混合青贮料对绵羊体外瘤胃发酵特性的影响 |
1 材料和方法 |
1.1 试验设计 |
1.2 饲料配方 |
1.3 人工瘤胃装置及条件 |
1.4 具体操作 |
1.5 样品采集 |
1.6 测定方法 |
1.7 数据统计 |
2 结果与分析 |
2.1 不同青贮料对瘤胃发酵的影响 |
2.2 两种饲粮的降解率 |
3 讨论 |
4 小结 |
试验三 马铃薯茎叶和玉甜高粱混合青贮效果的研究 |
1 材料和方法 |
1.1 试验设计 |
1.2 青贮原料的来源 |
1.3 青贮饲料的调制 |
1.4 样品采集和处理 |
1.5 测定指标和方法 |
1.6 数据统计 |
2 结果与分析 |
2.1 青贮原料的化学特性 |
2.2 马铃薯茎叶与甜高粱混贮的青贮品质 |
2.3 马铃薯茎叶与甜高粱混贮的营养成分 |
3 讨论 |
4 小结 |
试验四 马铃薯茎叶和甜高粱混合青贮料对绵羊体外瘤胃发酵特性的影响 |
1 材料与方法 |
1.1 试验设计 |
1.2 饲料配方 |
1.3 人工瘤胃装置及条件 |
1.4 具体操作 |
1.5 样品采集 |
1.6 测定方法 |
1.7 数据统计 |
2 结果与分析 |
2.1 不同青贮料对瘤胃发酵的影响 |
2.2 两种饲粮的降解率 |
3 讨论 |
4 小结 |
第三章 全文结论 |
第四章 本论文的创新点及有待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介 |
导师简介 |
(3)混菌发酵全穗玉米及其对母猪繁殖性能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文献综述 |
微生物发酵饲料的分类 |
微生物发酵饲料中常用的菌种及其生长条件 |
微生物发酵的分类 |
微生物发酵饲料的原料来源 |
青贮饲料的起源和发展 |
青贮原料的选择 |
菌种的选择 |
1.酵母菌(yeast) |
2.枯草芽孢杆菌(bacillus subtilis) |
3.植物乳杆菌(lactobacillus plantarum) |
青贮的特点和意义 |
混合青贮的应用 |
玉米发酵饲料在动物中的应用 |
1. 玉米发酵饲料在牛、羊等反刍动物上的应用 |
2. 玉米发酵饲料在猪等单胃动物上的应用 |
玉米发酵饲料的安全性 |
玉米发酵饲料未来发展的前景 |
试验一 混菌发酵全穗玉米最佳工艺的研究 |
前言 |
1 材料与方法 |
1.1 试验材料 |
1.2 试验方法 |
1.3 菌种的活化与计数 |
1.4 单因素优化试验 |
1.5 正交试验的优化 |
2 结果与分析 |
2.1 单菌发酵接种量的优化试验 |
2.2 混菌发酵的最佳接种比例优化结果 |
2.3 料水比的优化结果与分析 |
2.4 发酵温度的优化结果与分析 |
2.5 发酵时间的优化结果与分析 |
2.6 正交试验的优化结果与分析 |
2.7 发酵前后营养价值对比 |
3 讨论 |
4 结论 |
试验二 混菌发酵全穗玉米饲料对母猪繁殖性能的影响 |
前言 |
1 材料与方法 |
1.1 全穗玉米发酵饲料的制备 |
1.2 试验猪群与分组 |
1.3 观测指标 |
2 结果与分析 |
2.1 不同比例添加全穗玉米发酵饲料代替玉米籽实饲喂母猪对哺乳仔猪生长性能的影响 |
2.2 不同比例添加全穗玉米发酵饲料代替玉米籽实饲喂母猪对哺乳仔猪生长性能的影响 |
2.3 不同比例添加全穗玉米发酵饲料代替玉米籽实饲喂母猪对母猪及哺乳仔猪健康体况的影响 |
2.4 不同比例添加全穗玉米发酵饲料代替玉米籽实饲喂母猪对母猪再繁殖性能的影响 |
2.5 不同比例添加全穗玉米发酵饲料代替玉米籽实饲喂母猪对哺乳母猪泌乳力、初乳成分及IgG含量的影响 |
2.6 不同比例添加全穗玉米发酵饲料代替玉米籽实饲喂母猪对其血清抗氧化指标的影响 |
2.7 不同比例添加全穗玉米发酵饲料代替玉米籽实饲喂母猪对母猪粪便微生物数量的影响 |
3 讨论 |
3.1 不同比例添加全穗玉米发酵饲料代替玉米籽实饲喂母猪对其繁殖性能的影响 |
3.2 不同比例添加全穗玉米发酵饲料代替玉米籽实饲喂母猪对哺乳仔猪生长性能的影响 |
3.3 不同比例添加全穗玉米发酵饲料代替玉米籽实饲喂母猪对其再繁殖性能和哺乳仔猪生长性能的影响 |
4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介 |
(4)秸秆饲料复合化学调制效果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缩例语表 |
前言 |
1 研究目的及意义 |
2 论文的理论依据 |
3 论文总体研究思路 |
第一部分 文献综述 |
1 秸秆类粗饲料的利用概况 |
1.1 秸秆资源用于饲料的意义 |
1.2 国内外秸秆的利用现状 |
1.2.1 国外秸秆的利用现状 |
1.2.2 国内秸秆利用现状概况 |
1.3 秸杆的营养成分 |
1.3.1 秸秆的成分和消化率 |
1.3.2 秸秆各部位的营养价值 |
1.4 秸秆用作饲料的限制因素 |
2 秸秆饲料加工调制方法 |
2.1 物理处理方法 |
2.1.1 切短与粉碎 |
2.1.2 浸泡 |
2.1.3 蒸煮 |
2.1.4 碾青 |
2.1.5 膨化与热喷 |
2.1.6 制粒 |
2.1.7 照射 |
2.2 化学调制法 |
2.2.1 碱化处理 |
2.2.2 氨化处理 |
2.2.3 秸秆的氨化碱化复合处理 |
2.2.4 氧化处理 |
2.3 生物学处理法 |
2.3.1 青贮 |
2.3.2 微贮 |
2.3.3 酶制剂处理 |
第二部分 试验研究 |
试验一 复合化学处理麦秸化学试剂添加量的优化 |
1.材料和方法 |
1.1 试验材料 |
1.2 小麦秸秆的处理方法 |
1.3 测定项目及方法 |
1.3.1 人工唾液的制备 |
1.3.2 瘤胃液采集 |
1.3.3 人工培养液的配制 |
1.3.4 人工瘤胃装置 |
1.3.5 产气量测定 |
1.3.6 有机物质降解率的计算 |
1.4 数据处理 |
2 结果与分析 |
2.1 复合化学处理对麦秸营养成分含量的影响 |
2.2 不同复合化学处理对小麦秸秆有机物降解率的影响 |
3 讨论 |
4 小结 |
试验二:用优化的调制技术处理玉米秸和油菜秆的效果研究 |
1.材料和方法 |
1.1 试验材料 |
1.2 秸秆的处理方法 |
1.3 测定项目及方法 |
2 结果与分析 |
2.1 复合化学处理对秸秆营养成分含量的影响 |
2.2 几种复合化学处理对秸秆降解率的影响 |
3 小结 |
试验三:复合化学调制玉米秸秆对绵羊饲喂效果的研究 |
1. |
1.1 复合化学处理玉米秸秆对绵羊采食量的影响 |
1.1.1 试验设计与饲粮组成 |
1.1.2 饲喂管理 |
1.1.3 测定项目与方法 |
1.2 数据统计分析 |
2. |
2.1 结果与分析 |
2.2 结果与分析 |
3.讨论 |
3.1 复合化学处理玉米秸秆对绵羊采食量的影响 |
3.2 复合化学处理玉米秸秆对绵羊生长效果的影响 |
4.小结 |
第三部分 论文结论、创新点与研究展望 |
1 论文结论 |
2 创新点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介及在学成果 |
石河子大学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导师评阅表 |
(5)肉用绵羊饲料代谢能与代谢蛋白质预测模型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肉用绵羊饲料营养价值评定的意义 |
1.2 肉用绵羊饲料营养价值评定指标 |
1.2.1 能量代谢 |
1.2.2 蛋白质代谢 |
1.3 肉用绵羊饲料营养价值评定方法 |
1.3.1 代谢能的评定方法 |
1.3.2 代谢蛋白质的评定方法 |
1.4 本研究的目的、意义、内容及技术路线 |
1.4.1 研究目的和意义 |
1.4.2 研究内容 |
1.4.3 技术路线 |
第二章 肉用绵羊饲料有机物体外消化率与代谢能预测模型的建立 |
2.1 材料与方法 |
2.1.1 试验材料 |
2.1.2 瘤胃液供体动物与日粮 |
2.1.3 试验设计 |
2.1.4 仪器设备与培养液配制 |
2.1.5 操作步骤 |
2.1.6 测定指标和方法 |
2.1.7 统计分析 |
2.2 结果与分析 |
2.2.1 体外产气参数 |
2.2.2 体外发酵参数 |
2.2.3 有机物体外消化率与饲料成分含量的相关性 |
2.2.4 有机物体外消化率与产气量的相关性 |
2.2.5 代谢能与饲料成分的相关性 |
2.2.6 代谢能与产气量的相关性 |
2.3 讨论 |
2.3.1 不同精粗比饲料对产气参数的影响 |
2.3.2 不同精粗比饲料对体外发酵参数的影响 |
2.3.3 不同精粗比日粮对有机物消化率的影响 |
2.3.4 有机物体外消化率与饲料成分含量的关系 |
2.3.5 代谢能与饲料成分的关系 |
2.3.6 代谢能与产气量的关系 |
2.4 小结 |
第三章 肉用绵羊饲料代谢能预测模型的建立 |
3.1 材料与方法 |
3.1.1 试验动物 |
3.1.2 试验日粮 |
3.1.3 试验设计 |
3.1.4 饲养管理 |
3.1.5 测定指标和方法 |
3.1.6 数据分析与处理 |
3.2 结果与分析 |
3.2.1 营养物质消化率 |
3.2.2 饲料营养物质消化率与其饲料成分含量的相关性 |
3.2.3 饲料消化能与代谢能 |
3.2.4 代谢能与饲料成分含量或可消化营养物质的相关性 |
3.2.5 饲料有机物消化率和代谢能与体外参数的相关性 |
3.3 讨论 |
3.3.1 饲料消化率与其饲料成分含量的关系 |
3.3.2 饲料代谢能与其饲料成分含量的关系 |
3.3.3 代谢能与可消化营养物质的关系 |
3.3.4 代谢能与体外参数的关系 |
3.4 小结 |
第四章 肉用绵羊代谢蛋白质预测模型的建立 |
4.1 材料与方法 |
4.1.1 试验动物 |
4.1.2 试验日粮 |
4.1.3 试验设计 |
4.1.4 饲养管理 |
4.1.5 样品采集 |
4.1.6 测定指标、方法及主要仪器 |
4.1.7 统计分析 |
4.2 结果与分析 |
4.2.1 日粮精粗比对瘤胃 pH 的影响 |
4.2.2 日粮精粗比对瘤胃 NH3-N 浓度的影响 |
4.2.3 日粮精粗比对瘤胃 VFA 浓度的影响 |
4.2.4 饲料中可消化蛋白质和代谢蛋白质含量 |
4.2.5 饲料代谢蛋白质与饲料成分或可消化营养物质的相关性 |
4.2.6 24 h 可发酵有机物与代谢能和代谢蛋白质的相关性 |
4.3 讨论 |
4.3.1 日粮精粗比对瘤胃发酵参数的影响 |
4.3.2 饲料代谢蛋白质预测模型的研究 |
4.4 小结 |
第五章 全文结论 |
5.1 本研究主要结论 |
5.2 创新点 |
5.3 有待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作者简历 |
(6)非蛋白氮(NPN)在反刍家畜中的合理利用(论文提纲范文)
1 反刍家畜利用非蛋白氮的机制 |
2 非蛋白氮饲料的合理利用 |
2.1 严格控制尿素的喂量 |
2.2 合理的饲喂方法 |
2.2.1 足够的优质碳源。 |
2.2.2 适宜的蛋白质水平。 |
2.2.3 适量补充钴、硫等矿物元素。 |
2.2.4 合理的饲喂方法。 |
2.2.5 食入尿素过多引起中毒的处理。 |
(7)青绿饲料的营养及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1 青绿饲料的概念 |
2 青绿饲料的营养特点 |
2.1 含水量大, 适口性好 |
2.2 粗蛋白含量高 |
2.3 粗纤维含量较低 |
2.4 矿物质含量高, 钙磷比例合适 |
2.5 维生素含量丰富 |
3 影响青绿饲料营养价值的因素 |
3.1 青绿饲料的种类 |
3.2 青绿饲料的生长阶段 |
3.3 植物的不同器官 |
3.4 土壤和肥料 |
4 青绿饲料在养殖业中的应用 |
5 使用青绿饲料应注意的问题 |
5.1 适时刈割 |
5.2 力求新鲜 |
5.3 合理搭配 |
5.4 严防中毒 |
5.4.1 防止农药中毒: |
5.4.2 防止亚硝酸盐中毒: |
5.4.3 防止氢氰酸中毒: |
(8)饲喂氨化秸秆饲料应注意的问题(论文提纲范文)
1. 氨化秸秆饲料只适宜饲喂反刍家畜 |
2. 氨化秸秆饲料饲喂前一定要放净余氨 |
3. 饲喂氨化秸秆饲料应循序渐进 |
4. 饲喂氨化秸秆饲料时要搭配其他饲料 |
5. 饲喂氨化秸秆饲料后不可马上饮水 |
6. 饲喂氨化秸秆饲料时要防止发生氨中毒 |
(9)舔食尿素—糖蜜舔块对绵羊瘤胃微生态环境和主要功能菌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引言 |
1.1.1 瘤胃微生物的种类及功能 |
1.1.2 瘤胃微生物之间的关系 |
1.1.3 分子生物学在瘤胃微生态系统中的应用 |
1.1.4 尿素在反刍动物营养学上的应用 |
1.2 论文总体研究思路 |
1.3 实验研究内容 |
2 试验研究 |
2.1 研究舔食尿素-糖蜜舔块对春季放牧细毛羊生产性能、瘤胃微生物数量及发酵参 数的影响 |
2.1.1 试验方法 |
2.1.2 试验材料 |
2.1.3 结果与讨论 |
2.1.4 小结 |
2.2 研究舔食尿素-糖蜜舔块对放牧德美羊生产性能、瘤胃微生物数量及发酵参数的 影响 |
2.2.1 实验方法 |
2.2.2 试验材料 |
2.2.3 结果与讨论 |
2.2.4 小结 |
2.3 研究舔食尿素-糖蜜舔块对舍饲小尾寒羊生产性能、瘤胃微生物数量及发酵参数 的影响 |
2.3.1 实验方法 |
2.3.2 试验材料 |
2.3.3 结果与讨论 |
2.3.4 小结 |
2.4 研究舔食尿素-糖蜜舔块对放牧绒山羊生产性能、瘤胃微生物数量及发酵参数的 影响 |
2.4.1 实验方法 |
2.4.2 试验材料 |
2.4.3 结果与讨论 |
2.4.4 小结 |
2.5 研究舔食尿素-糖蜜舔块对舍饲蒙古绵羊瘤胃微生物数量及发酵参数的影响 |
2.5.1 实验方法 |
2.5.2 试验材料 |
2.5.3 结果与讨论 |
2.5.4 小结 |
2.6 饲喂尿素-糖蜜颗粒对营养物质消化率的影响 |
2.6.1 材料与方法 |
2.6.2 结果与讨论 |
2.6.3 小结 |
3 论文总体讨论与结论 |
3.1 总体讨论 |
3.1.1 舔食尿素-糖蜜舔块对绵羊瘤胃纤维分解菌、脂肪分解菌和淀粉分解菌的影响 |
3.1.2 添加尿素-糖蜜舔块对羊生长性能的影响 |
3.1.3 添加尿素-糖蜜舔块对绵羊瘤胃发酵指标的影响 |
3.1.4 添加尿素-糖蜜舔块对营养物质消化率的影响 |
3.2 论文总体结论 |
3.3 本实验研究的创新之处 |
3.4 对未来研究的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 |
(10)不同日粮对内蒙古白绒山羊消化道UT-B表达的影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引言 |
1.1 反刍动物氮代谢研究概述 |
1.1.1 反刍动物瘤胃氮代谢研究进展 |
1.1.2 反刍动物蛋白质代谢研究进展 |
1.1.3 反刍动物非蛋白质氮代谢研究进展 |
1.1.4 反刍动物内源代谢研究进展 |
1.2 反刍动物氮代谢研究技术概述 |
1.2.1 传统技术 |
1.2.2 现代技术 |
1.3 尿素转运蛋白(Urea Transporters,UTs)研究进展 |
1.3.1 UTs 的基因、cDNA 和蛋白 |
1.3.2 UTs 的表达定位 |
1.3.3 UTs 的表达调控 |
1.3.4 UTs 的胚胎形成 |
1.3.5 UTs 的生理功能 |
1.4 内蒙古白绒山羊营养研究概况 |
1.4.1 内蒙古白绒山羊概况 |
1.4.2 内蒙古白绒山羊营养研究 |
1.5 论文研究思路 |
2 试验研究 |
2.1 不同日粮对内蒙古白绒山羊氮消化代谢的影响 |
2.1.1 引言 |
2.1.2 材料与方法 |
2.1.3 结果与讨论 |
2.1.4 小结 |
2.2 不同日粮消化规律的研究 |
2.2.1 引言 |
2.2.2 材料与方法 |
2.2.3 结果与讨论 |
2.2.4 小结 |
2.3 不同日粮对内蒙古白绒山羊瘤胃内环境的影响 |
2.3.1 引言 |
2.3.2 材料与方法 |
2.3.3 结果与讨论 |
2.3.4 小结 |
2.4 不同日粮对内蒙古白绒山羊消化道UT-B 表达的影响 |
2.4.1 引言 |
2.4.2 材料与方法 |
2.4.3 结果与讨论 |
2.4.4 小结 |
3 论文总体讨论与结论 |
3.1 论文总体讨论 |
3.1.1 不同日粮对内蒙古白绒山羊氮消化代谢的影响研究 |
3.1.2 不同日粮消化规律的研究 |
3.1.3 不同日粮对内蒙古白绒山羊瘤胃内环境的影响 |
3.1.4 不同日粮对内蒙古白绒山羊消化道 UT-B 表达的影响 |
3.2 论文结论 |
3.3 论文创新点 |
3.4 对未来研究的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 |
四、反刍家畜饲喂氨化物时应注意的问题(论文参考文献)
- [1]山羊瘤胃细菌蛋氨酸代谢机理研究[D]. 任傲. 湖南农业大学, 2020
- [2]马铃薯茎叶和玉米秸/甜高粱混合青贮料的制作及其对瘤胃发酵特性的影响[D]. 雒瑞瑞. 甘肃农业大学, 2018(10)
- [3]混菌发酵全穗玉米及其对母猪繁殖性能的影响[D]. 高燕. 安徽农业大学, 2016(06)
- [4]秸秆饲料复合化学调制效果研究[D]. 徐清华. 石河子大学, 2014(03)
- [5]肉用绵羊饲料代谢能与代谢蛋白质预测模型的研究[D]. 刘洁. 中国农业科学院, 2012(10)
- [6]非蛋白氮(NPN)在反刍家畜中的合理利用[J]. 段进江. 现代农业科技, 2012(05)
- [7]青绿饲料的营养及应用[J]. 常玉婷. 畜牧与饲料科学, 2012(02)
- [8]饲喂氨化秸秆饲料应注意的问题[J]. 林建国,徐大文. 科学种养, 2011(08)
- [9]舔食尿素—糖蜜舔块对绵羊瘤胃微生态环境和主要功能菌的影响[D]. 苏小凤. 内蒙古农业大学, 2011(12)
- [10]不同日粮对内蒙古白绒山羊消化道UT-B表达的影响研究[D]. 杜建文. 内蒙古农业大学, 201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