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液滴大小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表面张力,表面能,浸润
液滴大小论文文献综述
白天羽[1](2019)在《液滴大小的力学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从能量的角度分析了液滴大小服从的规律,发现当液体处于失重条件下可以形成无限大的液滴,而在考虑了重力势能时,会有一个最大的临界状态,大于时水滴会趋向于分解。(本文来源于《中国高新科技》期刊2019年09期)
解芳芳,王晓东[2](2018)在《基于MD模拟的不同大小液滴合并弹跳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超疏水表面上,相等半径液滴的合并弹跳速度遵循惯性-毛细标度定律,已经被广泛证实,但自然界中不等半径液滴合并更为普遍,其是否满足该定律却未进行过研究。本文根据不等半径液滴的合并过程进行了理论建模,并利用分子动力学方法,模拟了不同半径比的液滴合并,证明不等半径液滴的合并在一定半径比的范围内弹跳速度仍遵循惯性-毛细速度标度定律,发展了更具普适性的理论模型描述不等半径液滴的合并,同时得出了液滴合并弹跳的临界半径比。(本文来源于《工程热物理学报》期刊2018年11期)
曲燕[3](2014)在《T型微通道液滴/气泡生成时间和大小的研究现状》一文中研究指出利用微流体机械可以生成更均匀、大小可调的微液滴/气泡。文中分析了T型微通道生成微液滴/气泡的典型流型以及过程中的主要受力、微液滴形成/破碎过程的典型阶段以及相关的影响因素,总结了现有的利用力平衡方法预测微液滴/气泡大小的关系式,为有效控制T型微通道内微液滴/气泡的生成时间以及最终的体积,形成一种稳定的多相流流动提供了参考。(本文来源于《节能技术》期刊2014年05期)
[4](2014)在《澳大利亚研究乳状液液滴大小对牛奶脂肪结晶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澳大利亚研究人员使用差示扫描量热计(differential scanning calorimeter,DSC)研究了乳滴大小、冷却速率、乳化剂类型对含有乳基成分的乳脂乳化液结晶特性的影响(发表于2014年2月Food Chemistry)。无水乳脂及其片段(硬脂酸甘油酯和叁油酸甘油脂)与浓缩乳清蛋白、酪蛋白酸钠、Tween-80乳化后,进行均质,以期生产出含不同粒径脂肪球的乳状液(0.13~3.10μm)。颗粒大小、冷却速度和乳化剂类型都影响乳状液中脂肪的结晶性能。一般来说,降低平均液滴的大小可导致乳化脂肪的结晶温度降低,并且结晶温度为液滴大小的指数函数。因此,粒度对结晶温度的影响在次微米范围更明显。电子显微镜也验证了这种粒子尺寸效应。(本文来源于《乳业科学与技术》期刊2014年01期)
刘佳,范国军,刘赵淼,申峰[5](2013)在《对液滴撞击液膜凹坑大小及冠状水花变化的数值模拟》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利用VOF数值模拟方法研究液滴与水平液膜碰撞后凹坑扩展直径及冠状水花形态变化过程。数值模拟结果显示下落液滴初始速度影响凹坑扩展直径及水花的形态大小。(本文来源于《北京力学会第19届学术年会论文集》期刊2013-01-12)
张建,董国明[6](2012)在《海洋封存二氧化碳最佳注入深度与液滴大小》一文中研究指出大气中大量温室气体的排放特别是二氧化碳,已被广泛认为是造成全球气候变化的主要原因.研究结果显示,将二氧化碳封存到海洋是可行的,二氧化碳水合物水是需要考虑的重要问题.关于二氧化碳水合物在海水中的生成、扩散、溶解规律,不同的学者提出了不同模型与结论,但仍有很多不确定因素.通过数值模拟分析得出,封存过程中二氧化碳的释放速率、溶解速率和上升速度都是需要考虑的重要参数,液滴半径越小或者注入深度越浅时,其溶解速率将会越快.在同一深度下液滴由大半径溶解成小半径时,在海水中的溶解速率将越来越快.液滴在海水中并非以同一速度往上运动,而是与液滴的大小和位置有关.当注入深度增加时,可允许溶解的液滴半径随之增加,其中当注入深度在1 800m时,可允许最大液滴半径为1.0cm,在1 000m深度下,可允许最大的液滴半径为0.5cm.(本文来源于《武汉大学学报(工学版)》期刊2012年06期)
邢臻真,朱宏[7](2010)在《循环伏安法测定复配反相微乳液的液滴大小》一文中研究指出采用循环伏安法测定了以铁氰化钾为水相的司盘80/吐温80/正丁醇/异辛烷复配反相微乳液的扩散系数,并结合黏度测试,建立了推算复配反相微乳液液滴大小的新方法。测试结果表明,该复配反相微乳体系在工作电极上的电化学行为是扩散控制的可逆过程;推算结果表明,该复配反相微乳体系液滴都在纳米范围内,符合理论液滴大小,且液滴大小随含水量的变化规律可理论解释,证明了采用循环伏安法测定复配反相微乳液液滴大小的可行性。(本文来源于《现代化工》期刊2010年06期)
张显丕,郭子如,李道平[8](2006)在《乳化炸药基质分散相液滴大小及分布的影响因素》一文中研究指出利用激光粒度分析仪测试了乳化炸药基质粒子大小与分布,研究了乳化炸药水相析晶温度、搅拌速度、乳化剂含量对粒子大小及分布的影响。结果表明:在一定条件下,水相析晶温度对分散相液滴大小与分布有较明显的影响;乳化搅拌速度存在一个临界值,本实验条件下此值为1230 r.m in-1,超过临界搅拌速度时,其分散相液滴大小与分布变化不显着,在临界搅拌速度以下,乳化搅拌速度影响十分显着;过分地增加乳化剂含量对分散相液滴大小与分布也没有明显作用。(本文来源于《含能材料》期刊2006年02期)
戴杰,齐鸣斋[9](1999)在《闭式涡轮转盘塔中液滴大小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用拍照法研究了闭式涡轮转盘塔(CTRDC)中液滴平均直径dp与转速NR、总通量V、流比L等操作条件的关系,并与普通转盘塔(RDC)作了比较。由于闭式涡轮的强烈搅拌作用,NR和dp均比RDC大大降低,且由于NR小于临界转速NRc,液滴上升过程中被转盘进一步分散的几率很小,因而dp轴向分布较均匀。实验结果与理论分析预测相吻合。(本文来源于《华东理工大学学报》期刊1999年04期)
王敏华,韩杰,戴干策[10](1989)在《物系性质对搅拌釜内液-液分散系液滴大小及其分布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研究物系性质对搅拌釜内液-液分散系性质的影响.重点考察了较高粘性分散相的液漓大小及分布规律。实验揭示了分散相粘性和相界面张力对于平均液滴直径有交联作用,即不同水平的相界面张力之下,对于不同的分散相粘性的液滴,相界面张力对于平均液滴直径d_(32)影响不同.以此为基础,解释了不同文献所报道的实验结果差异的原因.同时作者还推荐了一个经验性关联式:(?)具有粘性分散相的液-液分散体系中的反应,在聚合反应过程中占据重要的地位.作为最终产品的聚合物颗粒大小及其分布往往受到聚合过程中液滴大小及分布状态所控制.(本文来源于《石油学报(石油加工)》期刊1989年03期)
液滴大小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超疏水表面上,相等半径液滴的合并弹跳速度遵循惯性-毛细标度定律,已经被广泛证实,但自然界中不等半径液滴合并更为普遍,其是否满足该定律却未进行过研究。本文根据不等半径液滴的合并过程进行了理论建模,并利用分子动力学方法,模拟了不同半径比的液滴合并,证明不等半径液滴的合并在一定半径比的范围内弹跳速度仍遵循惯性-毛细速度标度定律,发展了更具普适性的理论模型描述不等半径液滴的合并,同时得出了液滴合并弹跳的临界半径比。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液滴大小论文参考文献
[1].白天羽.液滴大小的力学分析[J].中国高新科技.2019
[2].解芳芳,王晓东.基于MD模拟的不同大小液滴合并弹跳的研究[J].工程热物理学报.2018
[3].曲燕.T型微通道液滴/气泡生成时间和大小的研究现状[J].节能技术.2014
[4]..澳大利亚研究乳状液液滴大小对牛奶脂肪结晶的影响[J].乳业科学与技术.2014
[5].刘佳,范国军,刘赵淼,申峰.对液滴撞击液膜凹坑大小及冠状水花变化的数值模拟[C].北京力学会第19届学术年会论文集.2013
[6].张建,董国明.海洋封存二氧化碳最佳注入深度与液滴大小[J].武汉大学学报(工学版).2012
[7].邢臻真,朱宏.循环伏安法测定复配反相微乳液的液滴大小[J].现代化工.2010
[8].张显丕,郭子如,李道平.乳化炸药基质分散相液滴大小及分布的影响因素[J].含能材料.2006
[9].戴杰,齐鸣斋.闭式涡轮转盘塔中液滴大小的研究[J].华东理工大学学报.1999
[10].王敏华,韩杰,戴干策.物系性质对搅拌釜内液-液分散系液滴大小及其分布的影响[J].石油学报(石油加工).19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