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物脑电图论文-官彬,刘蕊,朱帅,严军

药物脑电图论文-官彬,刘蕊,朱帅,严军

导读:本文包含了药物脑电图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吸入全身麻醉,静脉全身麻醉,定量药物脑电图,认知水平

药物脑电图论文文献综述

官彬,刘蕊,朱帅,严军[1](2019)在《吸入全身麻醉与静脉全麻手术患者定量药物脑电图-α1频段变化及术后认知水平对比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初步分析吸入全身麻醉与静脉全麻手术患者定量药物脑电图(Quantitative Pharmaco EEG,QPEEG)频段变化,并对比其术后的认知水平,为临床上更加安全及高效的手术麻醉应用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采用病例抽样的方法选取本院择期进行吸入全麻37例患者及静脉全麻34例手术患者,将吸入全麻患者设为吸入全麻组,将静脉全麻患者设为静脉全麻组;通过数字化脑电图仪记录患者麻醉诱导前(T0)、诱导后30秒(T1)及诱导后2分钟时刻(T2)的额区、顶区、颞区α1功率百分比,同时记录上述3个时刻患者的平均动脉压及心率;借助Loewenstein认知功能评定量表的相关内容,于患者术后清醒1小时后对其认知功能进行评估。结果吸入全麻组与静脉全麻组对比,两组间T0平均动脉压、T0心率、T0~T2额区功率百分比、T0~T2顶区功率百分比、T0~T2颞区功率百分比均差异有显着性(P<0.05),且吸入全麻组所有指标值均低于对照组静脉全麻组(均P<0.05);不同时刻监测到的动脉压、心率、额区功率百分比、顶区功率百分比及颞区功率百分比,差异均有显着性(P<0.05),T0~T2所有指标值呈下降趋势(均P<0.05);吸入全麻组术后1小时身体方向、与周围物体的空间关系、图片中的空间关系的认知能力显着高于静脉全麻组(均P<0.05)。结论吸入全麻与静脉全麻相比,吸入全麻对患者脑电波稳定性造成的干扰相对更小,且患者术后认知功能恢复更好。(本文来源于《中国临床医生杂志》期刊2019年06期)

麻婷婷[2](2018)在《右美托咪定滴鼻对患者定量药物脑电图δ频段及α_1频段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讨局部麻醉手术中右美托咪定(dexmedetomidine,DEX)镇静下患者定量药物脑电图(quantitative pharmaco electroencephalography,QPEEG)δ频段及α_1频段的变化。研究方法:选取择期行局部麻醉下乳腺肿物切除术患者6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观察组经鼻给予患者DEX1μg/kg,对照组经鼻给予患者等量生理盐水。记录2组患者安静状态下(T_0)、给药后20 min(T_1)、和60 min(T_2)的脑电图,计算QPEEG的δ和α_1波的频率,对比两组之间的差异。结果:观察组T_2时左额区、右额区、左颞区、右颞区δ波频率(8.72±0.58、8.52±0.68、8.61±0.84、8.59±0.79)明显高于T_0(7.10±1.90、7.25±2.75、7.36±2.86、7.28±1.71)和T_1时(8.05±2.45、8.11±2.60、8.10±2.77、7.81±1.93),α_1波频率(7.92±1.78、8.22±1.65、8.52±2.14、8.59±1.75)明显低于T_0(11.84±1.75、11.25±1.64、12.06±2.16、11.48±1.74)和T_1时(11.21±1.31、10.11±2.13、10.61±1.25、10.81±1.53)(P<0.05),T_1时与T_0时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患者T_0、T_1、T_2时左额区、右额区、左颞区、右颞区δ、α_1波频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T_2时左额区、右额区、左颞区、右颞区δ波频率比高于对照组(8.12±0.54、7.89±0.59、7.97±0.69、7.94±0.84),α_1波频率明显低于对照组(11.74±1.64、10.89±1.27、10.97±2.65、11.94±1.82)(P<0.05),T_0和T_1时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观察组患者经鼻滴入DEX后,δ波波动增加,α_1波波动减少,镇静效果明确,未观察到低血压及心动过缓等不良反应,对照组患者脑电图无明显变化。提示δ波和α_1波频率的变化可反映右美托咪定的镇静效果并可以被QPEEG准确监测。(本文来源于《中国医科大学》期刊2018-03-01)

李阳,李秀艳,曹悦悦,王宏玉,麻婷婷[3](2017)在《不同剂量舒芬太尼在全麻诱导气管插管时对定量药物脑电图α1频段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比较在全麻诱导气管插管时使用不同剂量的舒芬太尼对定量药物脑电图(QPEEG)α1频段的影响。方法选择择期全麻手术患者40例,随机分为Ⅰ组(舒芬太尼诱导剂量为0.2μg/kg)和Ⅱ组(舒芬太尼诱导剂量为0.3μg/kg),每组20例。2组给予舒芬太尼后,顺序给予丙泊酚2 mg/kg和顺苯磺阿曲库铵0.15 mg/kg行麻醉诱导,分别记录2组患者麻醉诱导前(T0)、诱导后(T1)、插入气管插管后(T2)的心率(HR)、平均动脉压(MAP)和QPEEG,利用功率谱分析技术计算QPEEG的α1频段的功率百分比。结果与T0时刻比较,T1时刻2组患者的HR、MAP和大部分脑区的α1频段百分比均有所下降(P<0.05);T2与T1相比,Ⅰ组的HR、MAP和α1频段百分比均有所上升(P<0.05),Ⅱ组无明显改变(P>0.05)。结论诱导时使用0.3μg/kg的舒芬太尼可以更好地抑制气管插管时出现的心血管反应,并可使QPEEG的α1频段功率百分比趋于稳定,提示QPEEG的α1频段可以作为反映镇静深度的指标。(本文来源于《中国医科大学学报》期刊2017年05期)

李阳,曹悦悦,麻婷婷,王宏玉,朱俊超[4](2017)在《全麻诱导行气管插管和喉罩置入对定量药物脑电图α1频段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对比全麻诱导时行气管插管和喉罩置入对定量药物脑电图(QPEEG)α1频段的影响。方法选取择期全麻手术患者40例,随机分为气管插管组(T组)和喉罩置入组(L组),每组20例。分别记录2组患者麻醉诱导前(T0)、诱导后(T1)、插入气管插管或喉罩置入后(T2)的心率(HR)、平均动脉压(MAP)和QPEEG,利用功率谱分析技术计算QPEEG的α1频段的功率百分比。结果与T0时刻比较,T1时刻2组患者的HR、MAP和大部分脑区的α1频段百分比均有所下降(P<0.05);与T1时刻相比,T2时刻T组HR、MAP和α1频段百分比均有所上升(P<0.05),L组则无明显改变(P>0.05)。结论与喉罩置入相比,气管插管对循环系统的刺激更为强烈,并可引起QPEEG的α1频段功率百分比增加,提示QPEEG的α1频段可作为反映刺激强弱的指标。(本文来源于《中国医科大学学报》期刊2017年04期)

王卿,赵健,李玲玲,戴体俊[5](2015)在《地西泮与氟马西尼合用对兔定量药物脑电图δ频段功率百分比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观察地西泮对兔定量药物脑电图(QPEEG)δ频段功率百分比的影响及其与苯二氮受体的关系。方法 36只家兔随机分为6组(n=6),均静脉注射。空白组用0.9%氯化钠1 m L·kg-1,3个剂量地西泮组:0.12,0.25,0.50 mg·kg-1地西泮,氟马西尼组用氟马西尼0.1 mg·kg-1,合用组先注射0.1 mg·kg-1氟马西尼5min后,再注射0.5 mg·kg-1地西泮。用数字脑电地形图仪分别计算给药前及给药后各时间点兔各脑区QPEEGδ频段功率百分比。结果与给药前比较,0.25,0.50 mg·kg-1地西泮组各脑区δ频段功率百分比在0.5~30.0 min增加,且与地西泮剂量呈正相关;合用组的δ频段功率百分比明显低于同时点的0.50mg·kg-1地西泮组。结论地西泮以剂量依赖方式增加兔QPEEGδ频段功率百分比且由苯二氮受体介导,提示δ频段可能成为反映镇静催眠程度的指标。(本文来源于《中国临床药理学杂志》期刊2015年07期)

张丹,李贺,王孝庆,徐佳雯,于亚梅[6](2015)在《纳洛酮拮抗舒芬太尼的兔定量药物脑电图β_1频段功率百分比效应》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讨舒芬太尼对兔定量药物脑电图(QPEEG)β1频段的影响及其与阿片受体的关系。方法 36只成年家兔随机分为6组(n=6):空白组(0.9%Na Cl 1 m L·kg-1),低、中、高3个剂量舒芬太尼组(1.5,3,6μg·kg-1),纳洛酮组(400μg·kg-1)和联合用药组(纳洛酮400μg·kg-1+舒芬太尼3μg·kg-1)。采集给药前30 s及给药后1,3,5,10,20,25 min脑电图数据,分析QPEEG样本。结果与给药前相比,中、高剂量舒芬太尼组的β1频段功率百分比明显减少(P<0.05),且与舒芬太尼剂量呈负相关(P<0.05)。纳洛酮组与给药前相比,β1频段功率百分比无明显变化(P>0.05)。结论舒芬太尼以剂量依赖方式减少兔QPEEGβ1频段功率百分比,且此作用由阿片受体介导。(本文来源于《中国临床药理学杂志》期刊2015年04期)

王虹,蔡慧明,戴体俊,邵东华,杭黎华[7](2015)在《异氟烷对家兔定量药物脑电图δ频段功率百分比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讨异氟烷对兔定量药物脑电图(QPEEG)δ频段功率百分比的影响。方法将24只成年白色家兔,按分层随机区组设计均分为NS组、Iso25组、Iso50组及Iso100组,分别于耳缘静脉注射生理盐水及25、50、100μL·kg-1异氟烷,观察并比较各组给药前后QPEEGδ频段功率百分比的变化。结果兔静脉注射25μL·kg-1异氟烷或生理盐水后,各脑区的δ频段功率百分比无明显变化(P>0.05);静脉注射50、100μL·kg-1异氟烷后,各脑区的δ频段功率百分比在1~15 min时均增加(P<0.05、P<0.01),且在2~5 min时达高峰;在给药后15 min内,QPEEGδ频段功率百分比与异氟烷的剂量呈正相关(r为0.652~0.987,P<0.05、P<0.01)。结论异氟烷可剂量依赖性地增加兔QPEEGδ频段功率百分比,提示QPEEGδ频段功率百分比有可能成为监测异氟烷麻醉深度的指标。(本文来源于《华西药学杂志》期刊2015年01期)

王虹,戴体俊[8](2014)在《体位改变对兔定量药物脑电图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为观察并比较体位改变对兔定量药物脑电图(QPEEG)各频段的影响,本文采用QPEEG功率谱分析技术,分析并比较清醒兔俯卧位和仰卧位各频段功率百分比的变化。结果发现,与俯卧位相比,仰卧位各脑区除β2频段功率百分比增大(P<0.05,P<0.01)外,其余各频段(δ、θ、α1、α2及β1)功率百分比的变化均不明显(P>0.05)。所以,体位改变可能引起兔QPEEGβ2频段功率百分比的改变。(本文来源于《河南科技》期刊2014年23期)

赵健,韦慧,李贺,韩平平,戴体俊[9](2014)在《吗啡对兔定量药物脑电图β_1频段功率百分比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讨吗啡对兔定量药物脑电图(QPEEG)β1频段功率百分比的影响。方法 36只成年家兔随机均分为六组:NS组(生理盐水1ml/kg)、LD、MD、HD组(分别给予吗啡0.5、1.0、2.0mg/kg)、N组(纳洛酮200μg/kg)和NAM组(纳洛酮200μg/kg+吗啡2.0 mg/kg)。应用QPEEG分析各组静脉给药前后β1频段功率百分比的变化。结果与给药前比较,给药后,NS、N、LD和MD组中β1频段功率百分比无明显变化(P>0.05),HD组中β1频段功率百分比在部分脑区1-20min内增加(P<0.05或P<0.01)。上述变化与吗啡剂量呈正相关(P<0.05或P<0.01)。NAM组中给吗啡前后β1频段功率百分比无明显变化(P>0.05),且部分脑区低于HD组(P<0.05)。结论吗啡以剂量依赖方式增加兔QPEEGβ1频段功率百分比;纳洛酮可逆转这一现象。β1频段可能成为反映镇痛程度的指标。(本文来源于《江苏医药》期刊2014年14期)

徐佳雯,于亚梅,常永青,李贺,郭继龙[10](2014)在《氟比洛芬酯对兔定量药物脑电图各频段功率百分比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观察氟比洛芬酯对家兔定量药物脑电图(QPEEG)各频段功率百分比的影响。方法 24只成年家兔随机分为4组:0.9%NaCl组和3个剂量(5,10,20 mg·kg-1)氟比洛芬酯组,用QPEEG和功率谱分析法,分析并观察兔耳缘静脉注射氟比洛芬酯前后脑电活动的变化。结果各剂量氟比洛芬酯组对家兔QPEEG各脑区、各频段的功率百分比均无明显影响(P>0.05)。结论氟比洛芬酯对家兔QPEEG各频段无明显影响,这与阿片类镇痛药有明显区别。(本文来源于《中国临床药理学杂志》期刊2014年07期)

药物脑电图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目的:探讨局部麻醉手术中右美托咪定(dexmedetomidine,DEX)镇静下患者定量药物脑电图(quantitative pharmaco electroencephalography,QPEEG)δ频段及α_1频段的变化。研究方法:选取择期行局部麻醉下乳腺肿物切除术患者6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观察组经鼻给予患者DEX1μg/kg,对照组经鼻给予患者等量生理盐水。记录2组患者安静状态下(T_0)、给药后20 min(T_1)、和60 min(T_2)的脑电图,计算QPEEG的δ和α_1波的频率,对比两组之间的差异。结果:观察组T_2时左额区、右额区、左颞区、右颞区δ波频率(8.72±0.58、8.52±0.68、8.61±0.84、8.59±0.79)明显高于T_0(7.10±1.90、7.25±2.75、7.36±2.86、7.28±1.71)和T_1时(8.05±2.45、8.11±2.60、8.10±2.77、7.81±1.93),α_1波频率(7.92±1.78、8.22±1.65、8.52±2.14、8.59±1.75)明显低于T_0(11.84±1.75、11.25±1.64、12.06±2.16、11.48±1.74)和T_1时(11.21±1.31、10.11±2.13、10.61±1.25、10.81±1.53)(P<0.05),T_1时与T_0时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患者T_0、T_1、T_2时左额区、右额区、左颞区、右颞区δ、α_1波频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T_2时左额区、右额区、左颞区、右颞区δ波频率比高于对照组(8.12±0.54、7.89±0.59、7.97±0.69、7.94±0.84),α_1波频率明显低于对照组(11.74±1.64、10.89±1.27、10.97±2.65、11.94±1.82)(P<0.05),T_0和T_1时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观察组患者经鼻滴入DEX后,δ波波动增加,α_1波波动减少,镇静效果明确,未观察到低血压及心动过缓等不良反应,对照组患者脑电图无明显变化。提示δ波和α_1波频率的变化可反映右美托咪定的镇静效果并可以被QPEEG准确监测。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药物脑电图论文参考文献

[1].官彬,刘蕊,朱帅,严军.吸入全身麻醉与静脉全麻手术患者定量药物脑电图-α1频段变化及术后认知水平对比研究[J].中国临床医生杂志.2019

[2].麻婷婷.右美托咪定滴鼻对患者定量药物脑电图δ频段及α_1频段的影响[D].中国医科大学.2018

[3].李阳,李秀艳,曹悦悦,王宏玉,麻婷婷.不同剂量舒芬太尼在全麻诱导气管插管时对定量药物脑电图α1频段的影响[J].中国医科大学学报.2017

[4].李阳,曹悦悦,麻婷婷,王宏玉,朱俊超.全麻诱导行气管插管和喉罩置入对定量药物脑电图α1频段的影响[J].中国医科大学学报.2017

[5].王卿,赵健,李玲玲,戴体俊.地西泮与氟马西尼合用对兔定量药物脑电图δ频段功率百分比的影响[J].中国临床药理学杂志.2015

[6].张丹,李贺,王孝庆,徐佳雯,于亚梅.纳洛酮拮抗舒芬太尼的兔定量药物脑电图β_1频段功率百分比效应[J].中国临床药理学杂志.2015

[7].王虹,蔡慧明,戴体俊,邵东华,杭黎华.异氟烷对家兔定量药物脑电图δ频段功率百分比的影响[J].华西药学杂志.2015

[8].王虹,戴体俊.体位改变对兔定量药物脑电图的影响[J].河南科技.2014

[9].赵健,韦慧,李贺,韩平平,戴体俊.吗啡对兔定量药物脑电图β_1频段功率百分比的影响[J].江苏医药.2014

[10].徐佳雯,于亚梅,常永青,李贺,郭继龙.氟比洛芬酯对兔定量药物脑电图各频段功率百分比的影响[J].中国临床药理学杂志.2014

标签:;  ;  ;  ;  

药物脑电图论文-官彬,刘蕊,朱帅,严军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