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成就目标论文-伊日牡文

个人成就目标论文-伊日牡文

导读:本文包含了个人成就目标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自立人格,成就目标,创造性

个人成就目标论文文献综述

伊日牡文[1](2016)在《以成就目标为中介,探讨个人自立与创造性的关系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美国心理学家Amabile的“创造性成分模型”提出,创造性是来自个性特质、认知能力和社会环境的特殊综合的行为结果。人格对创造性有较大影响,但本土化的人格是否在外在动机的影响下创造性的发挥?本文旨在通过情境启动、问卷法来考察自立人格与创造性思维的关系,以及有、无意识成就目标的中介作用。研究假设:高、低自立人格通过不同意识的成就目标启动,对创造性提出科学问题、解决的思维具有显着影响。针对以上假设,本文进行了两项研究。研究一选取556名高中生为被试,通过自立人格问卷调查和创造性提出科学问题任务测验,借助方差分析和主效应分析技术,考察了自立人格对创造性提出科学问题思维的影响,和不同意识下成就目标的中介作用。研究二以328名高中生为被试,运用方差分析和回归分析技术,考察了自立人格对创造性解决问题思维的影响,及成就目标的中介作用。结果表明:创造性的人口学变量存在差异。创造性存在显着的专业差异:文科与理科的创造性差异显着。高中生与中职生在创造性上存在显着差异:中职生明显优于高中生。在灵活性方面,高中生与中职生存在显着差异:中职生明显优于高中生。在独创性方面,高中生与中职生存在显着差异:中职生明显优于高中生。自立人格的人口学变量存在差异。高中生与中职生在个人主动上存在显着差异:中职生明显优于高中生。男生与女生在个人开放上存在显着差异:男生明显优于女生。个人灵活存在显着的年级差异:高一与高叁的个人灵活差异显着,高叁的个人灵活度显着高于高一。男生与女生在个人灵活上存在显着差异:女生明显优于男生。文科与理科的个人灵活差异显着。自立人格、成就目标与创造性提出问题的关系:高自立人格下,有意识成就目标、无意识成就目标优于无目标的创造性,有意识成就目标与无意识成就目标的创造性之间无显着差异。低自立人格下,无意识成就目标的创造性优于有意识成就目标和无目标,有意识成就目标的创造性优于无目标。责任性、开放性在有意识成就目标下对创造性起中介作用。结论:成就目标在自立人格与创造性之间起部分中介作用。本研究可以丰富自立人格和创造性理论,并为学校教育培养学生自立人格和创造性,提供理论依据和实践指导,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文来源于《内蒙古师范大学》期刊2016-03-30)

郝桂丽,陈陈[2](2014)在《课堂目标结构知觉与青少年学校心理机能的关系:个人成就目标和需要满足的中介作用》一文中研究指出本研究采用问卷法调查了122名八年级中学生(M=13.69 SD=0.93)知觉到的课堂目标结构和与其适应性学校生活(学业自我效能、学校情感和人际冲突调节)的关系,特别考察了心理需要满足和个人成就目标在课堂目标结构与各适应性学习结果间的中介作用。研究结果表明:(1)除男生的消极情感显着高于女生,其它预测变量和结果变量都不存在显着的性别差异。(2)课堂掌握目标结构显着正向预测积极学校情感、学业自我效能、观点整合型和自我能力肯定型两种人际冲突调节方式,对消极学校情感的负向预测未达显着性水平;课堂表现目标结构显着正向预测所有学校生活指标。(3)社会关系需要和教学结构性需要的满足及个人掌握-趋向和掌握-回避成就目标在课堂掌握目标结构对学业自我效能的正向预测过程中起完全中介作用;社会关系需要和个人掌握-趋向成就目标在课堂掌握目标结构对学校积极情感的预测过程中起部分中介作用;教学相关性需要的满足和个人表现-趋向目标在课堂掌握目标结构和课堂表现目标结构对观点整合型人际冲突调节策略(epistemic conflict regulation)的正向预测过程中起部分中介作用;教学相关性需要在课堂掌握目标结构和课堂表现目标结构对自我能力肯定型人际冲突调节策略(relational conflict regulation)的正向预测过程中起部分中介作用。(本文来源于《第十七届全国心理学学术会议论文摘要集》期刊2014-10-10)

胡俊丽,杜红芹[3](2009)在《个人成就目标和课堂目标结构对成就相关变量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对学业动机的研究文献中,研究者很早就意识到:以成就为背景变量情况下,预测学业影响、认知和学业行为要同时考虑到个人变量和情景变量的重要性。在这种背景下,探讨学习中个体变量和情景变量是怎样影响成就相关变量的显得很重要。以前在研究个人成绩目标,课堂目标结构对学生变量的影响时,很少有研究证实个人成就目标和课堂目标结构是如何共同影响成就相关变量的,两个目标结构模型共包括叁种:1.直接影响模型:个人成就目标和课堂目标结构分别影(本文来源于《第十二届全国心理学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期刊2009-11-05)

刘海燕,王鹏[4](2009)在《焦虑、班级成就目标知觉对个人成就目标定向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采用问卷测量法,以472名初中生为对象,探讨焦虑、班级成就目标知觉及个人成就目标定向叁者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焦虑可以通过班级成就目标知觉间接地影响个人成就目标定向,低状态焦虑通过班级掌握目标知觉间接影响个人掌握接近目标,高特质焦虑通过班级成绩目标知觉间接影响个人掌握回避目标、个人成绩接近目标和个人成绩回避目标。(本文来源于《中国特殊教育》期刊2009年08期)

刘阳[5](2009)在《中学生考试情绪及其与班级成就目标、个人成就目标定向的关系》一文中研究指出自美国和俄国心理生理学家Brown和Gelder(1938)以及德国心理分析治疗师Stengel(1936)先后发表的关于有关考试情绪的文章后,有关考试情绪的研究就层出不穷,但是,除考试焦虑之外的其他有关考试的情绪却一直被研究者所忽略(Pekrun,2002)。2004年Pekrun编制了第一个考试情绪问卷(TEQ)才开启了考试情绪研究的新篇章。本论文共包括叁个研究,研究一立足于我国的校园环境,在综合国外考试情绪和国内考试焦虑等相关研究基础上,以中学生为被试,采用文献分析法、开放式问卷调查法、访谈法、结构化问卷调查法等方法,最终编制了中学生考试情绪问卷。研究二以731名中学生(初一、初二、高一、高二)为研究对象,采用问卷调查法考察了中学生考试情绪的特点。研究叁从班级环境和个人心理两个层面探讨了中学生考试情绪与班级成就目标、个人成就目标定向的关系。本研究得出如下主要结论:1、本研究编制的中学生考试情绪问卷包括积极考试情绪和消极考试情绪两个分问卷,问卷具有较好的信度和效度,可以用作对中学生考试情绪状况的测评。2、女生在消极情绪总分、内疚、失望和自豪情绪上的得分均显着高于男生。3、消极考试情绪随着年级的增长而增加,高中生的消极考试情绪显着高于初中生,积极考试情绪显着低于初中生。4、积极考试情绪与掌握趋近目标、成绩趋近目标和班级掌握目标均呈显着正相关;消极考试情绪与掌握回避目标、成绩回避目标、成绩趋近目标和班级成绩目标均呈正相关。5、个人成就目标定向在班级成就目标与考试情绪之间起中介作用。(本文来源于《河南大学》期刊2009-05-01)

刘捷[6](2009)在《高中生心理幸福感与个人成就目标和学校目标知觉的关系》一文中研究指出心理幸福感是人们对于自我实现的内心体验。20世纪80年代末关于心理幸福感的讨论迅速活跃了起来,其中重要的方面就是心理幸福感测量工具的完善以及成就目标与心理幸福感的关系探讨。本文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旨在我国高中生中修订学校目标知觉量表和Ryff六维心理幸福感量表,并利用多元回归探讨了学校目标知觉、个人成就目标对心理幸福感的影响。来自吉林和黑龙江的1205名高中生填写了问卷。研究结果表明:1、修订后的学校目标知觉量表包括13题,仍然保有原量表的两个维度:成绩目标知觉和掌握目标知觉,各维度的α系数在0.65-0.75间。2.修订后的Ryff心理幸福感量表包括49个项目,分成五个维度:生活控制与接受,个人成长,自我肯定,积极的人际关系和自主性。各维度的α系数在0.65-0.86间。3.高中生的学校掌握目标知觉对个人成就目标和心理幸福感有显着的预测力.4、学校目标知觉中除了掌握目标知觉对心理幸福感中的个人成长和积极的人际关系两个维度有直接作用外,还通过个人成就目标对个人成长、自我肯定和积极的人际关系有间接作用。(本文来源于《东北师范大学》期刊2009-05-01)

刘海燕,王鹏,吴利国[7](2007)在《焦虑、班级成就目标知觉对个人成就目标定向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关于成就目标与动机、情绪、认知和行为过程的关系。Linnenbrink 和 Pintrich(2002)从理论上提出了情绪与成就目标之间是一种非对称性的关系,认为情绪与成就目标之间是种不对称的双向关系,它们相互影响、相互作用。心境(没有针对特定对象的一般情绪)直接或通过班级成就目标知觉间接影响(本文来源于《第十一届全国心理学学术会议论文摘要集》期刊2007-11-01)

王鹏,刘海燕,吴利国[8](2006)在《焦虑、班级成就目标知觉对个人成就目标定向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Linnenbrink和Pintrich (2002)从理论上提出了情绪与成就目标之间是一种非对称性关系,但相关的实证研究还比较少,因此,本研究选取德州市两所中学的472名初中生为研究对象,运用状态—特质焦虑量表、班级成就目标知觉量表和个人成就目标定向量表对其进行了问卷调查,采用方差分析和回归分析方法初步探讨了焦虑、班级成就目标知觉与个人成就目标定向之间的关系,为揭示情绪和成就目标之间关系提供实证依据。研究结果表明,焦虑和班级成就目标除了直接影响个人成就目标定向外,焦虑通过班级成就目标还可以间接影响到个人成就目标定向,状态焦虑和特质焦虑通过班级掌握目标知觉间接影响个人掌握接近目标,二者还可以通过班级成绩目标知觉间接影响个人掌握回避目标、个人成绩接近目标和个人成绩回避目标。(本文来源于《中国心理学会发展心理学专业委员会、中国心理学会教育心理学专业委员会二〇〇六年度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期刊2006-12-01)

吴利国[9](2005)在《焦虑、班级成就目标知觉与个人成就目标定向的关系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成就目标理论是研究动机的一个重要的社会认知理论,成就目标定向是成就动机研究的前沿课题,是社会认知研究在成就动机研究领域的具体体现。目前,关于成就目标, 研究者考察了个人成就目标定向、班级成就目标定向及两者之间的关系。班级成就目标定向是教育工作者在课堂上通过制定的规章制度及其实践活动施加给学生的情境因素, 但同样的班级情境,不同的学生可能知觉为不同的班级成就目标定向,进而影响其个人成就目标定向,即学生的个体因素影响其对班级成就目标定向的知觉。其中情绪是影响班级成就目标知觉的个体因素之一。焦虑是学生中普遍存在的消极情绪之一,直接影响学生的学业成绩和心理健康,也是影响个人成就目标定向的重要因素之一;而班级成就目标知觉可能是焦虑影响个人成就目标定向的中介因素。目前,关于这叁者之间的关系尚不明确,需进一步进行探讨。Linnenbrink 和Pintrich(2002)在前人有关情绪与班级成就目标知觉、情绪与个人成就目标定向关系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了一个情绪与成就目标之间关系的理论模型。我们在此模型的基础上,初步探讨了焦虑、班级成就目标知觉与个人成就目标定向之间的关系。本研究采用整群随机抽样法,运用状态一特质焦虑量表、班级成就目标知觉量表和个人成就目标定向量表对德州市两所中学的初中生进行了问卷调查,共收回有效问卷369 份。数据采用统计软件SPSS10.0 进行了ANOVA 和多元逐步回归分析。研究可得出以下主要结论:(1)初中生在状态焦虑、特质焦虑、班级掌握目标知觉和班级成绩目标知觉上存在显着的年级差异,在班级成绩目标知觉、个人掌握接近目标、个人成绩接近目标和个人成绩回避目标存在显着的性别差异。(2)状态焦虑对个人掌握接近目标、个人掌握回避目标和个人成绩回避目标具有显着影响,但对个人成绩接近目标不具有显着影响。(3)特质焦虑对个人掌握回避目标和个人成绩回避目标具有显着影响,但对个人掌握接近目标和个人成绩接近目标不具有显着影响。(4)班级掌握目标知觉的学生更多地采用个人掌握接近目标,班级成绩目标知觉的学生更多地采用个人成绩接近目标和个人成绩回避目标。(本文来源于《山东师范大学》期刊2005-10-17)

毛晋平[10](2005)在《教师个人教学效能感与成就目标及学生学习归因关系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通过对 192名中学教师的个人教学效能感与成就目标取向以及学生学习归因关系的研究 ,结果表明 :教师个人教学效能感与成就目标取向存在显着相关 ;与学生学习的外部归因 ,如学生努力、环境影响有显着相关。其中 16年以上教龄教师个人效能感与学生学习的努力、能力、环境影响、教师作用各内外归因都显着相关。(本文来源于《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报》期刊2005年01期)

个人成就目标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研究采用问卷法调查了122名八年级中学生(M=13.69 SD=0.93)知觉到的课堂目标结构和与其适应性学校生活(学业自我效能、学校情感和人际冲突调节)的关系,特别考察了心理需要满足和个人成就目标在课堂目标结构与各适应性学习结果间的中介作用。研究结果表明:(1)除男生的消极情感显着高于女生,其它预测变量和结果变量都不存在显着的性别差异。(2)课堂掌握目标结构显着正向预测积极学校情感、学业自我效能、观点整合型和自我能力肯定型两种人际冲突调节方式,对消极学校情感的负向预测未达显着性水平;课堂表现目标结构显着正向预测所有学校生活指标。(3)社会关系需要和教学结构性需要的满足及个人掌握-趋向和掌握-回避成就目标在课堂掌握目标结构对学业自我效能的正向预测过程中起完全中介作用;社会关系需要和个人掌握-趋向成就目标在课堂掌握目标结构对学校积极情感的预测过程中起部分中介作用;教学相关性需要的满足和个人表现-趋向目标在课堂掌握目标结构和课堂表现目标结构对观点整合型人际冲突调节策略(epistemic conflict regulation)的正向预测过程中起部分中介作用;教学相关性需要在课堂掌握目标结构和课堂表现目标结构对自我能力肯定型人际冲突调节策略(relational conflict regulation)的正向预测过程中起部分中介作用。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个人成就目标论文参考文献

[1].伊日牡文.以成就目标为中介,探讨个人自立与创造性的关系研究[D].内蒙古师范大学.2016

[2].郝桂丽,陈陈.课堂目标结构知觉与青少年学校心理机能的关系:个人成就目标和需要满足的中介作用[C].第十七届全国心理学学术会议论文摘要集.2014

[3].胡俊丽,杜红芹.个人成就目标和课堂目标结构对成就相关变量的影响[C].第十二届全国心理学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2009

[4].刘海燕,王鹏.焦虑、班级成就目标知觉对个人成就目标定向的影响[J].中国特殊教育.2009

[5].刘阳.中学生考试情绪及其与班级成就目标、个人成就目标定向的关系[D].河南大学.2009

[6].刘捷.高中生心理幸福感与个人成就目标和学校目标知觉的关系[D].东北师范大学.2009

[7].刘海燕,王鹏,吴利国.焦虑、班级成就目标知觉对个人成就目标定向的影响[C].第十一届全国心理学学术会议论文摘要集.2007

[8].王鹏,刘海燕,吴利国.焦虑、班级成就目标知觉对个人成就目标定向的影响[C].中国心理学会发展心理学专业委员会、中国心理学会教育心理学专业委员会二〇〇六年度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2006

[9].吴利国.焦虑、班级成就目标知觉与个人成就目标定向的关系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05

[10].毛晋平.教师个人教学效能感与成就目标及学生学习归因关系的研究[J].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报.2005

标签:;  ;  ;  

个人成就目标论文-伊日牡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