侯磊徐州市丰县中学
阅读理解题主要考查考生的综合阅读能力。考生常会发现一个很奇怪的现象,明明看“懂”了文章,却总是答题错误。究其原因是没有研究出题者常设的错误陷阱而落入他们的圈套。这里首先来分析一下出题者常用到的出题“伎俩”,然后看这些“伎俩”到底常用在哪些题目上,最后通过实例来分析。
一、了解“圈套”即干扰项的特点
通常情况下,阅读理解题的正确选项有以下特征:
1.同义替换。把原文句子中的关键词(组)换成意义相同或相近的词(组)。
2.词性或者语态的变化。在不改变原文意思的前提下,把原文中的某些词变换一下词性,或者改变原文句子的语态,给考生制造障碍。
3.语言简化。把原文中的复杂语言现象进行简化。
4.正话反说。把原文中的意思反过来表达而成为正确选项(适用于寻找错误选项的题目)。
为了让干扰项披上正确选项的面具,它便具有以下特征:
1.将原文内容扩大或缩小。把原文中的限定词去掉或替换,使该选项看似正确,实际上却是错误选项。
2.把未然当已然。改变文中某句话的时态,如把将来时变成现在时,把未发生的事情当成已发生的事情。
3.无中生有。即选项内容是根据主观想象或推测得出的结论,而文中并未涉及。
4.偷换概念。把原来做该事的“张三”换成“李四”,所述细节确实与原文一致,考生若不细心辨别就会误选。
5.文不对题。这类题最不容易辨别,因为干扰项中的描述与原文完全一致,确实属于原文中的一个细节,只是并未回答所提的问题。这种情况下,考生就要认真研读题干,切忌“答非所问”。
二、干扰项的实际运用
干扰题型一归纳概括主题
做这类题目时,要在阅读全文的基础上,把握好层次关系。注意选项的归纳范围要恰如其分,干扰项往往是局部信息,是某一小节或文章里的某一句。所以我们在解题时要反复推敲,把概括范围过窄或过宽的选项过滤掉。考生一定要注意运用找主题句的阅读方法,留意文章句首和句尾的主题句。如文章中没有主题句,则要把所有的细节综合起来,进行逻辑推理,概括归纳出文章的中心大意。
干扰题型二逻辑推理判断
做此类试题要善于抓住某一段话中的某些关键词或短语去分析、推理、判断,利用逆向或正面推理,从而推断出这句话所隐含的深层含义。在进行推理、判断时,考生一定要依据短文内容或作者观点,切忌主观臆断,切忌以自己的观点看法取代作者的原意。解答此类阅读理解题时,考生不仅要了解文章的大意,吃透文章的精神,摸清文中的细节,更要对文章进行必要的归纳,领会作者的意图,并进行合理的常识性推断及逻辑推理。
干扰题型三领悟作者的态度、倾向
作者态度、倾向是指作者对陈述的观点是赞同、反对还是犹豫不定,对记叙或描写的人、物或事件等是赞颂、同情、冷漠还是厌恶、憎恨。作者的这种思想倾向和感情色彩往往隐含在文章的字里行间,或流露于修饰的词语中。因此,在推断过程中,应特别注意文中作者的措辞,尤其是表达感情色彩的形容词。解答此类阅读理解题时,考生要透过文章字面意思领悟其隐含意义和深层意义,这就需要仔细地阅读和认真地思考,在通篇理解文章的基础上领会作者的言外之意。
通过对干扰项的探讨,我们意识到,在做题的时候,既可以从选择正确答案入手,也可以采用排除法,排除干扰项,从而确定问题的正确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