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费医疗论文-温小鲜,陈路强

公费医疗论文-温小鲜,陈路强

导读:本文包含了公费医疗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健康素养,公费医疗,番禺区

公费医疗论文文献综述

温小鲜,陈路强[1](2018)在《番禺区公费医疗对象健康素养现状及对策》一文中研究指出为响应党的十九大报告中"实施健康中国战略",进一步提高公费医疗享受对象的健康素养,培养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增强健康意识和提高健康安全风险的能力。通过了解番禺区公费医疗享受对象的健康素养、健康状况和疾病负担等现状情况,分析存在的主要健康问题。明确优先干预问题,为下一步有针对性地开展健康教育提供依据,从而提高我区公费医疗享受对象的健康素养。(本文来源于《广州市第十一届健康教育学术交流活动稿集》期刊2018-09-25)

蔡晓艳[2](2018)在《公费医疗制度改革对医院业务量影响的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2017年5月30日广东省政府宣布,部分省直属事业单位职工公费医疗制度并入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制度。从2017年6月13日起正式实行,从下达文件到正式执行有2周缓冲期。通过对广东省计划生育专科医院在公费医疗改革正式实施前后门诊量、药费及检查治疗费等多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表明,缓冲期期间,3项数据都急剧增加,特别是门诊量在缓冲期的第二周几乎是平时的6倍之多,对医院的正常业务造成了很大的冲击。而且,绝大多数就诊者都是为"突击"开药囤积药品而来,给社会资源造成巨大的浪费。建议医改或类似改革还是不留缓冲期为好,但政策出台前,要做好相应配套的措施和预案,避免在执行过程中过于仓促和被动。(本文来源于《经济研究导刊》期刊2018年21期)

黄阎莉[3](2018)在《高校公费医疗经费超支现象的原因及对策——以N大学为例》一文中研究指出公费医疗经费连年超支已成为高校最为棘手的问题之一。本文从N大学公费医疗管理现状入手,分析其超支成因,对如何减少高校公费医疗经费超支提出建设性建议。(本文来源于《财经界(学术版)》期刊2018年10期)

王封礼[4](2018)在《中国古代官员的“公费医疗”制度》一文中研究指出自秦汉以来,医药水平及制度不断进步和完善。隋唐医事制度,主要建立有叁个系统,一是为帝王服务的尚药局和食医;二是为太子服务的药藏局和掌医;叁是百官医疗兼教育机构的太医署及地方医疗机构。唐代的医药行政,隶属于礼部的祠部掌管,相当于中央卫生总署。另有隶属于太常寺的太医署,相当于中央一级的医学院,兼备医学教育和医疗组织两种功能。(本文来源于《文史天地》期刊2018年05期)

顾昕[5](2017)在《社会医疗保险和全民公费医疗:医疗保障制度的国际比较》一文中研究指出在大多数国家,医疗保障体系的发展是从社会医疗保险的设立起步。社会医疗保险是一种多元付费者体系,其内在固有的缺陷是碎片化,既有失公平,也有损效率。去碎片化的途径一是通过政府强化给付结构的管制,为所有参保者提供一个平等的基本医疗服务保障;二是推动从社会医疗保险向全民公费医疗,即单一付费者体系的转型。一些经济发达国家和转型国家走上了第一条道路,也有不少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走上了第二条道路。全民公费医疗在发展中国家由于政府投入不足和治理能力孱弱而无法满足民众对基本医疗服务保障的需求。发展中国家医保的去碎片化,依然任重道远。(本文来源于《行政管理改革》期刊2017年12期)

杜鹏,吕如敏[6](2017)在《公费医疗对老年人预防性储蓄动机的影响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文章结合预防性储蓄理论,采用中国健康营养调查数据,研究是否享受公费医疗对我国老年人储蓄行为的影响。发现:医疗支出是老年人晚年生活的重要支出;我国的老年人有很强的预防性储蓄动机;预防性储蓄主要是为了应对医疗的不确定性;享受公费医疗的老年人在经济条件上,相比一般老年人,拥有更充足的流动性支持。基于以上发现,文章提出政府应在改革和完善医疗保险制度的过程中,着重提高老年人医疗保障水平,为老年人提供更为确定的医疗保障预期,促进老年人减少预防性储蓄,这将有利于老年人充分享受改革发展的社会经济成果。(本文来源于《新疆社会科学》期刊2017年05期)

王玉锋,钱远宇,张思兵,孙建新,解地[7](2017)在《2013-2015年度我院公费医疗患者住院收容科室及季节分布特点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研究我院公费医疗患者不同季节、不同收容途径下的住院量、住院热点科室分布,提高公费医疗患者住院管理水平。方法对我院2013-2015年12 236例次公费医疗患者住院病历数据进行回顾性研究,包括患者住院日期、住院科室、接诊及入院诊断、入院方式等。结果我院公费医疗患者的住院科室中呼吸科、心内科、骨科、肿瘤科、产科、消化内科等占比较大,呼吸科和心内科两个科室占全院住院量的30%以上。第二季度、第四季度是我院公费医疗患者住院小高峰,第叁季度住院量最低。第一季度、第四季度是呼吸科、心内科、消化科住院小高峰,第二季度、第叁季度是骨科、肿瘤科、产科住院小高峰。全院公费医疗总住院量中门诊收住院占63.55%,远远高于急诊收入院量,但产科、心内科、神经内科、消化内科的急诊住院量均超过其科室总住院量的50%。结论呼吸科、心内科、骨科、肿瘤科、产科、消化内科是公费医疗患者收容数量最多的科室,第二、第四季度是住院的高峰期。(本文来源于《解放军医学院学报》期刊2017年09期)

顾昕[8](2017)在《走向准全民公费医疗:中国基本医疗保障体系的组织和制度创新》一文中研究指出在当今中国,全民医保体系已经建立,但与运转良好的目标还有距离。基本医疗保障体系由城镇职工医保、城镇居民医保和新农合叁大社会医疗保险组成。2015-2016年间,后两个保险已经合并为城乡居民医保。该体系运转不良的根源在于叁个(或两个)医疗保险的诸多制度细节,如统筹层次、筹资模式、缴费年限、给付结构和行政管理等,呈现高度地方化,进而导致医保碎片化,不仅有损公平,而且也有损效率。直面碎片化,既有文献提出的以及各级政府普遍实施(本文来源于《社会科学文摘》期刊2017年03期)

李锋[9](2017)在《澳大利亚公费医疗陷困境》一文中研究指出澳大利亚医疗协会日前公布的报告显示,该国公立医院的医疗资源日渐紧张,服务质量和医疗水平持续下降,已经处于“经常性紧急状态”。根据报告,除5项内容因缺乏数据来源未做评估外,仅有3项内容合格。在这份报告中,衡量医疗水平的一个基准值是病床数量与人口的(本文来源于《人民日报》期刊2017-02-23)

乔岩,李文祯,宋兴月,陈雅雯,李静[10](2017)在《公费医疗患者对社区首诊制的接受度及影响因素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了解公费医疗患者对社区首诊制的接受度,并探讨其影响因素。方法于2015年7—11月在武汉市随机抽取非医学高等院校举办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CHCs)4家,选取研究期间至该4家CHCs就诊的公费医疗患者1 200例。采用课题组自行设计的《社区居民问卷调查表》对纳入患者进行调查,主要内容包括患者的基本情况、就诊行为、健康状况、对社区首诊制的意愿和认知、对CHCs的评价。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探讨公费医疗患者对社区首诊制接受度的影响因素。结果共回收有效问卷1 162份,问卷有效回收率为96.8%。其中782例(67.3%)公费医疗患者了解社区首诊制相关政策,862例(74.2%)愿意接受社区首诊制。不同性别、文化程度、家庭人均月收入、自评健康状况得分患者的社区首诊制接受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年龄、年就诊次数,以及是否了解社区首诊制相关政策、是否认为CHCs诊疗水平能够满足居民常见病诊治、是否认为CHCs医疗设备能够满足居民常见病诊治、是否认为CHCs药品配备能够满足居民常见病诊治、是否对CHCs服务感到满意患者的社区首诊制接受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年龄、是否了解社区首诊制相关政策、是否对CHCs服务感到满意是公费医疗患者对社区首诊制接受度的影响因素(P<0.05)。结论公费医疗患者对社区首诊制的接受度较高,从患者角度分析社区首诊制在我国实施有较好的可行性。年龄、是否了解社区首诊制相关政策、是否对CHCs服务感到满意是其影响因素,建议加大对社区首诊制的宣传力度,提高患者对社区首诊制内涵的理解,同时进一步提升社区卫生服务水平,以促进社区首诊制的全面实施。(本文来源于《中国全科医学》期刊2017年01期)

公费医疗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2017年5月30日广东省政府宣布,部分省直属事业单位职工公费医疗制度并入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制度。从2017年6月13日起正式实行,从下达文件到正式执行有2周缓冲期。通过对广东省计划生育专科医院在公费医疗改革正式实施前后门诊量、药费及检查治疗费等多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表明,缓冲期期间,3项数据都急剧增加,特别是门诊量在缓冲期的第二周几乎是平时的6倍之多,对医院的正常业务造成了很大的冲击。而且,绝大多数就诊者都是为"突击"开药囤积药品而来,给社会资源造成巨大的浪费。建议医改或类似改革还是不留缓冲期为好,但政策出台前,要做好相应配套的措施和预案,避免在执行过程中过于仓促和被动。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公费医疗论文参考文献

[1].温小鲜,陈路强.番禺区公费医疗对象健康素养现状及对策[C].广州市第十一届健康教育学术交流活动稿集.2018

[2].蔡晓艳.公费医疗制度改革对医院业务量影响的分析[J].经济研究导刊.2018

[3].黄阎莉.高校公费医疗经费超支现象的原因及对策——以N大学为例[J].财经界(学术版).2018

[4].王封礼.中国古代官员的“公费医疗”制度[J].文史天地.2018

[5].顾昕.社会医疗保险和全民公费医疗:医疗保障制度的国际比较[J].行政管理改革.2017

[6].杜鹏,吕如敏.公费医疗对老年人预防性储蓄动机的影响研究[J].新疆社会科学.2017

[7].王玉锋,钱远宇,张思兵,孙建新,解地.2013-2015年度我院公费医疗患者住院收容科室及季节分布特点分析[J].解放军医学院学报.2017

[8].顾昕.走向准全民公费医疗:中国基本医疗保障体系的组织和制度创新[J].社会科学文摘.2017

[9].李锋.澳大利亚公费医疗陷困境[N].人民日报.2017

[10].乔岩,李文祯,宋兴月,陈雅雯,李静.公费医疗患者对社区首诊制的接受度及影响因素研究[J].中国全科医学.2017

标签:;  ;  ;  

公费医疗论文-温小鲜,陈路强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