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咸维清

如何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咸维清

◆咸维清山东省临沂市平邑县武台镇中心校273302;刘青山东省临沂市平邑县武台镇初级中学273302

古往今来,许多的教育学者都把兴趣比作开启智慧大门的金钥匙。兴趣是激发学生情感的催化剂,是学生主动学习的启动力。但在当前的语文教学中,教师讲得滔滔不绝、学生却听得恹恹欲睡的现象时有发生,归其原因就是:“不感兴趣。”那么,该如何避免这种现象的发生呢?我认为要想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如今的课堂教学应该从以下几点加以改进:

一、精心设计导入环节,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兴趣有很强的指向性,而引入环节位于一节课的开头,引入环节设计得好,就能吸引学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毕竟“好的开头是成功的一半”。开始讲课时,可根据学生情况以及课文内容,或讲一个笑话,或讲一个故事,或提一个问题,设计一个悬念,或讲一则奇闻趣事,或展示一幅画面,或做一个演示……总之,力求抓住学生的心理,吸引学生注意力,激起学生学习的兴趣和求知的欲望。

有位教育学者说过:“教师是学生心灵的启迪者,教课就要教到学生的心上。”实践证明:精心地设计课文的导入环节,采用恰当的方法去拨动学生的心弦,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和学习兴趣,定能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二、精心提问质疑,以研讨激趣

巧妙的导语使学生对语文学习产生了兴趣,但并不意味着这种兴趣能持久。要想让学生的学习兴趣浓厚并持久,必须让他们通过自己的活动不断扩展新知识,获得新的体验。所以,精心地提问质疑,能刺激学生的学习情绪,活跃思维,使之产生探求新知的欲望。

以教学鲁迅的《故乡》为例,由于这部小说中的人物形象生动鲜明,景物描写真切细致,篇幅较长,内容繁多,教学时不能讲得过于锁细,得抓住重要脉胳来带动学生学。课堂中,我在黑板上列出了几个精心设计的问题:

(1)《故乡》中的少年闰土和中年闰土分别是怎样的一种形象?作者是通过什么描写刻画的?

(2)结合课文找出闰土从少年到中年发生了哪些巨大变化,是什么原因促使他发生了这样的变化?这种变化揭示了怎样的社会现实?

(3)现实故乡和海边月下瓜地的自然景物描写的对比,表现了作者怎样的感情?

(4)杨二嫂的过去和现在的变化对比,说明了什么?

让学生分组进行讨论,再集中交流,最后我归纳总结,课上大部分时间都给了学生,学生在研讨中能不断激发、巩固和发展兴趣。

三、合理借助媒体,以电教激趣

借助多媒体辅助教学,能够充分发挥多媒体色彩鲜艳的动画、生动美妙的音响、灵活便捷的交互手段的优势,使课堂成为学生感兴趣的场所之一,使学生视、听、触及思维联合行动,使文章中的艺术形象更活,大步“跨入”学生的脑际心间,较快地把学生的心神引入到课文的意境中去。

如讲授朱自清的《春》时,我用多媒体动态展示了“绘春”中的五幅画面——春草图、春花图、春风图、春雨图、迎春图,并配上优美和谐的乐曲,给学生营造情境氛围。在学生陶醉其中的基础上,让学生看图说话,进行听说训练,描绘这一幅幅充满活力的春景,在此基础上还进行背诵。再如教学叶圣陶的《苏州园林》时,为学生展示众多苏州园林的图片,进而感受苏州园林的整体特征——“图画美”,再加上各景点的文字说明,学生就更进一步了解了有关苏州园林的知识,大大开拓了眼界。

四、积极调动学生,以新奇激趣

教学活动是双边活动,在这一活动中,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是很重要的。古人云:“教人而未见意趣,必不乐学。”我深切地感到,传统的语文教学法有其长处,也存在极大的弊端,如果教师不能够积极调动学生,采用填鸭式、满堂灌的方法,将会禁锢学生思维的发展,使学生的学习情趣荡然无存。因此,我觉得,在课堂上,老师一定要采用多种新奇的方法,积极调动学生参与学习。

平时的教学实践中,我喜欢采用以下一些方法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1.表演法

即让学生扮演课文中的人物,身临其境地感受文中的情境,使学生更深刻地理解文章的内容主旨。如教学《晏子使楚》一文时,让学生结合书中注释,用现代白话文翻译全文,再分组进行排练(可以加上适当的想象),最后抽签表演,台下的同学进行点评。结果,文中的内容、人物性格都表演得到位,理解得透彻。这样,不仅使所有的同学都积极主动地参与了学习,而且对这篇文言文也有了到位的把握。

2.“电影法”

课要上得有情趣,就应该引导学生充分地想象,在脑海中将课文内容以播放电影的形式加以情景再现。如教学王昌龄的《采莲曲》这首诗时,我就让学生闭眼用放电影的形式加以想象:第一步,勾勒形态。请同学们在脑中放映出荷叶、荷花、采莲女、罗裙、小船等轮廓。第二步,染上色彩。将黑白电视变成彩电,看谁脑子里面的画面更鲜艳美丽。第三步,使画面动起来。采莲女乘着小船在碧绿的荷叶间来回穿梭,唱着动听的歌儿,风儿吹拂着粉色的荷花……第四步,让画面更细致、更逼真。自由放几个特写镜头:人面荷花相映红的美景,带着一两片残荷的莲蓬……如此训练,大大培养了学生的创造思维。

3.音乐法

即在上课前或上课过程中,放一首与课文基调相应的乐曲,渲染气氛,给学生一种美的享受。如学习《枣核》一文时,我就在结束的时候放了一曲《我的中国心》,学生跟唱,再次感受到了海外游子对祖国的眷恋之情。

标签:;  ;  ;  

如何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咸维清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