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大场秧歌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榆林,大场秧歌,自然环境,历史渊源
大场秧歌论文文献综述
于丽[1](2015)在《论榆林大场秧歌的历史文化形态》一文中研究指出榆林大场秧歌作为陕北秧歌的重要分支,是独具特色的民族民间舞蹈形式。本文详细梳理榆林地区的自然地理环境和历史文化脉络,以期为榆林大场秧歌的深入研究积累必要的文化资料。(本文来源于《北方音乐》期刊2015年04期)
王娜[2](2013)在《浅谈山西伞头秧歌中的大场秧歌》一文中研究指出山西伞头秧歌中场面隆重且气势恢宏的,尤其以大场秧歌为胜。本文通过对山西伞头秧歌大场秧歌的定义解读、对大场秧歌追求"线性审美"表演形式的阐述,进而展开对大场秧歌文化内涵的深层次剖析,旨在证明大场秧歌在线性构图美引领下形成的大场秧歌场图,因其在线、形、色上的合理布局,使得诠释并最终实现大场秧歌的线性审美追求成为必然,更得以升华。(本文来源于《黄河之声》期刊2013年17期)
于丽[3](2011)在《论当代榆林“大场秧歌”的发展路径》一文中研究指出陕北榆林地区"大场秧歌",一般在广场进行,属全体秧歌舞队的集体舞蹈,是陕北秧歌最大、最为壮观热闹的一种表演形式。简述了榆林"大场秧歌"的现实形态,分析了大场秧歌声乐和器乐的艺术特征,并从独特的自然地理环境、悠久的历史文化与特有的民俗风情、厚重的红色圣地文化叁个层面展现了大场秧歌的历史渊源,并在此基础上,探讨了大场秧歌发展的上行路线和下行路线,即塑造精品路线和大众健身路线。(本文来源于《延安职业技术学院学报》期刊2011年05期)
于丽[4](2010)在《陕北榆林地区“大场秧歌”音乐的复调特征》一文中研究指出陕北榆林地区"大场秧歌",一般在广场进行,属全体秧歌舞队的集体舞蹈,是陕北秧歌最为壮观热闹的一种表演形式。其音乐多采用当地的民歌小调,以及器乐合奏曲牌,具有浓郁的地方特色与鲜明的风格特征。其复调特征极为明显。(本文来源于《咸阳师范学院学报》期刊2010年05期)
于丽[5](2008)在《陕北榆林地区“大场秧歌”音乐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正文:陕北榆林地区“大场秧歌”,一般在广场进行,属全体秧歌舞队的集体舞蹈,是陕北秧歌最大、最为壮观热闹的一种表演形式。其音乐多采用当地的民歌小调,以及器乐合奏曲牌,具有浓郁的地方特色与鲜明的风格特征。论文中,借助现有的我国陕北榆林地区“大场秧歌”的秧歌音乐作品、音响资料。从音乐技术理论的角度对“大场秧歌”舞蹈音乐的基本音乐形态、表现手法、组织形式等等进行概括归纳、分析研究,并对其多声部化技术因素(和声性、复调性、织体性、音响特征、结构组织特征等)进行一定的探索,以此为陕北榆林秧歌舞蹈音乐的可视、可读、可操作提供参考。全文共分为五章。第一章、榆林地区“大场秧歌”音乐研究概论。首先,对于榆林地区的地理与人文概观从二个方面进行阐述。一是由于受榆林地区特有的地域条件与自然地理环境的影响,形成了榆林地区秧歌舞蹈音乐粗旷、奔放的音乐旋律特征以及多元化、开放性的艺术特点;二是榆林秧歌不但具有悠久的历史文化渊源,而且是榆林民俗风情的重要组成部分,充分体现了榆林人民古老、纯朴的风土人情。其次,对于榆林地区“大场秧歌”音乐的声乐部分与器乐部分的内容形式、表现方式、器乐曲牌以及打击乐种类和鼓点进行了分述,使得人们对于榆林地区“大场秧歌”音乐从整体上有一个初步的认识。第二章、榆林地区“大场秧歌”音乐形态特征。本章从榆林地区“大场秧歌”的声乐与器乐入手,对其各自的音乐形态特征进行多方面的分析研究。首先,由于声乐部分所采用的曲目多是陕北的民歌小调。所以文章从民歌的曲式结构、音调结构特征、旋律衍变、节奏与节拍、“一领众和”的句尾帮合演唱的唱秧歌形式等五个方面,从音乐技术理论的角度对于秧歌表演中演唱的民歌小调进行分析研究。其次,对于器乐部分的旋律与节奏特征、宫调特点、衍展式结构、打击乐的节奏、伴奏乐器与乐曲的多样化等五个方面,对其音乐形态特征与表现形式的多样化进行分析。第叁章、榆林地区“大场秧歌”音乐的和声形态分析。本章阐述了榆林地区“大场秧歌”音乐中和声因素的应用特征:一、“大场秧歌”唢呐伴奏中多声音乐的和声特点。在榆林地区“大场秧歌”上、下手唢呐所形成的多声部音乐中,是以和声音程作为构成其多声部音乐的主要的和声材料。由于受到调式构成因素、支声型织体构成方式以及旋律进行方式等叁个方面的影响与制约,多以五声式的自然音程为主,其他音程次之。二、“大场秧歌”唢呐伴奏的多声部音乐中和声技法的巧妙运用。在榆林地区“大场秧歌”唢呐的多声部演奏中,艺人们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又有所创新,即采用了四五度结构与二度结构的和声方法。同时,线性结构的和声方法在秧歌伴奏中也多有运用。叁、“大场秧歌”鼓吹乐合奏中,唢呐多位于主旋律位置。打击乐器多作为主旋律的节奏型伴奏。在实际演奏中,不同性能的乐器在发挥各自的性能与特长时,会出现一些分声部与多声部的现象,从而在宏观上使得打击乐器与唢呐主旋律合奏的多声部性更加丰富多样。另外,打击乐合奏中多声部现象的存在形成了极具特征的和声音型节奏和织体结构。第四章、榆林地区“大场秧歌”音乐的复调特征。文章从“大场秧歌”中唢呐音乐的复调因素,打击乐合奏中的复调因素,以及唢呐曲牌与打击乐器之间构成的多层次对位性特点,尝试性的分析了榆林地区“大场秧歌”伴奏音乐中复调因素。第五章、榆林地区“大场秧歌”乐队配器特征。主要从五个方面进行:一是“大场秧歌”乐队及其编制进行概括性的叙述。二是乐队伴奏中上手唢呐的旋律在整个的合奏中占据着极其重要的位置,下手唢呐的加入再次加强了旋律的音响色彩和厚重感。叁是乐队合奏形式,其中包括主奏形式、复调式织体以及打击乐领奏、伴奏式织体等。四是打击乐器是榆林秧歌鼓吹乐乐队中富于民族特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不仅有着多样的表现手法和功能特性、还具有极其特色的独立的织体结构,在整个乐队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五是榆林地区“大场秧歌”舞蹈音乐以其合理、巧妙的声部安排和织体结构,以及不同音色乐器的较好组合方式,最终使得榆林地区“大场秧歌”舞蹈音乐,取得较为丰富多彩的乐队音响效果。榆林地区“大场秧歌”舞蹈音乐的研究是多方面的,但对其进行音乐技术理论的分析与研究,正是为陕北秧歌音乐研究提供了又一个新的视角,为后面的进一步研究、探索提供参考。(本文来源于《陕西师范大学》期刊2008-04-01)
大场秧歌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山西伞头秧歌中场面隆重且气势恢宏的,尤其以大场秧歌为胜。本文通过对山西伞头秧歌大场秧歌的定义解读、对大场秧歌追求"线性审美"表演形式的阐述,进而展开对大场秧歌文化内涵的深层次剖析,旨在证明大场秧歌在线性构图美引领下形成的大场秧歌场图,因其在线、形、色上的合理布局,使得诠释并最终实现大场秧歌的线性审美追求成为必然,更得以升华。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大场秧歌论文参考文献
[1].于丽.论榆林大场秧歌的历史文化形态[J].北方音乐.2015
[2].王娜.浅谈山西伞头秧歌中的大场秧歌[J].黄河之声.2013
[3].于丽.论当代榆林“大场秧歌”的发展路径[J].延安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1
[4].于丽.陕北榆林地区“大场秧歌”音乐的复调特征[J].咸阳师范学院学报.2010
[5].于丽.陕北榆林地区“大场秧歌”音乐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