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热物性优化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冷链物流,复合材料,蓄冷,相变
热物性优化论文文献综述
贾蒲悦,武卫东,王益聪,张兵[1](2019)在《新型复合低温相变蓄冷材料的研制及热物性优化》一文中研究指出针对低温冷链物流应用场合,提出一种由叁羟甲基丙烷(TMP)、氯化铵(NH_4Cl)和水组成的新型有机-无机复合相变蓄冷材料。首先对该复合材料的不同配比进行DSC热分析实验,筛选出热力性能较优异的材料混合比(TMP∶NH_4Cl∶H_2O质量比为1.0∶2.0∶7.0)。其次,以上述配比的复合材料为基液,研究了添加不同的纳米粒子(叁氧化二铝、二氧化钛、叁氧化二铁)对其过冷度、热导率的影响,以及增稠剂(羧甲基纤维素(CMC)、聚丙烯酸钠(PAAS))对其相分离现象的影响,并进行了热循环实验。实验结果表明:添加0.40%(质量分数)的TiO_2纳米粒子对降低该复合材料过冷度效果最佳;添加0.50%(质量分数)的TiO_2纳米粒子对增大其热导率效果最佳;增稠剂CMC和PAAS可以消除该复合材料相分离现象并对其相变温度、相变潜热、过冷度等热物性影响较小。经优化所得最终复合相变蓄冷材料的配比为以1.0∶2.0∶7.0质量比混合的TMP-NH_4ClH_2O+0.40%(质量分数)TiO_2+1.0%(质量分数)PAAS,其相变温度为-19.9℃,相变潜热为246.8 kJ/kg,热导率为0.81 W/(m·K),并具有较好的循环稳定性。(本文来源于《化工学报》期刊2019年07期)
张长兴,胡松涛,刘玉峰,丛晓春[2](2012)在《基于系统优化的岩土热物性确定方法》一文中研究指出针对地埋管地源热泵系统设计中的岩土热物性确定问题,以竖直U形地埋管换热器的管式储热系统DST模型为基础,建立岩土热物性试验系统模型.通过系统模拟出的地埋管换热器进、出水平均温度与实测值的对比,以其差值的平方和为目标函数,利用系统优化的方法,对岩土的综合导热系数和热容量2个参数实施优化,确定出其最优值.通过具体算例,将优化算法确定的热物性参数应用于不同的地埋管换热器模型(有限长线热源模型、柱热源模型、DST模型)中计算埋管平均水温,并与试验结果进行对比,结果表明:应用DST模型确定的热物性参数对应的水温差值的平方和最小,且试验系统模型计算的地埋管换热量模拟值与试验输入值的最大误差为3.11%.(本文来源于《浙江大学学报(工学版)》期刊2012年12期)
孙斌[3](2012)在《多孔介质热物性测试中的参数辨识与优化算法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摘要:随着计算机科学以及智能优化算法的不断深入发展,越来越多的工程参数辨识问题可以借助计算机来解决。智能优化算法越来越多地应用于多种工程问题中,成为了解决这些工程问题的重要工具。在多孔介质热物性参数辨识过程中,由于待辨识的参数个数较多,计算量大,多维空间参数最优化求解难度高,因而大多采用近似公式或者线源模型进行求解,从而导致参数辨识的准确度不高,需要复杂的后期修正处理,大大影响了辨识参数的效率。本文基于上述工程中出现的参数辨识问题,对工程数理模型及其求解方法进行深入分析,研究了用于参数辨识的算法及其参数设置的问题,分析了工程中出现的误差,最终结合对多孔介质的实测数据对其热物性参数进行辨识。总体来说,本文提出了以下四点创新性成果:(1)在工程模型的选取和求解方法方面,在该领域首次采用热探针模型进行参数辨识,从而能够有效反映实际工程问题中测试系统对参数辨识的影响,避免了因使用近似公式和线源模型而造成的后期修正问题。同时分析参数间的内在联系,提出了对此数理模型的求解方法。(2)在热物性参数辨识的算法研究方面,采用智能优化算法进行求解。首先基于区间搜索算法进行改进,提出了区间粒子群搜索改进算法求解方法,该方法通过区间内粒子随即产生机制和新粒子判断机制,不断离散和缩小搜索区间,并判断区间是否需要融入历史最优解,最终达到对多维粒子的辨识。同时对各个粒子目标函数值的求解采用并行计算,提高了计算速度,引入对初始区间的反馈机制动态调整初始区间,提高了算法的鲁棒性。其次研究了遗传算法和模拟退火算法,根据两种算法各自的特点,提出了遗传算法-模拟退火算法混合求解,并对其进行一定的改进。最后结合模拟数据和实测数据,验证并比较两种求解方法的准确性、快速性和稳定性。(3)在参数辨识算法的参数设置上,需要设置的算法参数不止一个,目前这些参数大多通过经验知识或者实验测试得出的。本文在算法参数设置的研究上,将其转化为最优化问题进行讨论。通过设计参数的训练方法和利用全局最优智能优化算法来寻找参数辨识算法的最优参数。最后结合经验知识和大量测试数据确定算法的参数,提高了算法进行热物性参数辨识的效率。(4)在误差分析方面,通过探讨实际工程中的误差因素,利用模拟数据系统地分析误差因素对参数辨识的影响。同时给出减小这种影响的方法,使辨识的准确度保持在工程计算的要求之中,为参数的辨识提供借鉴与参考。(本文来源于《中国计量学院》期刊2012-06-01)
孙娜,周华刚,周雷[4](2011)在《高空飞艇气囊材料热物性的数值优化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飞艇气囊与浮升气体的热平衡控制问题是高空飞艇研究中必须解决的一个关键问题,因此对飞艇进行热分析和热控制研究是十分必要的。本文在已建立并得到验证的高空飞艇热力学控制模型的基础上,对高空飞艇外表面气囊材料进行了热辐射特性的最优化设计,以达到对飞艇实现热控制的目的。优化结果表明:当气囊材料具有低太阳辐射吸收率、高红外辐射发射率的特征时,高空飞艇内部温度变化受外界影响最小,定点工作控制模式最好。(本文来源于《2011年中国浮空器大会论文集》期刊2011-05-16)
姚先周,胡子君,房景臣,孙陈诚,张宏波[5](2009)在《SiO_2气凝胶制备条件正交优化设计及其热物性》一文中研究指出利用溶胶-凝胶酸碱两步催化法和超临界干燥法制备了SiO2气凝胶。反应物的配比是影响SiO2气凝胶制备最主要的因素。为了得到热导率最小、密度最小的SiO2气凝胶,本文设计了一个4因素、3水平的正交实验确定去离子水、无水乙醇、HCl和氨水等反应物与正硅酸乙酯(TEOS)的摩尔比。同时为了保证所有实验均能在相同条件下发生,确定了其他实验参数。结果表明:SiO2气凝胶制备的最优反应摩尔配比为TEOS:去离子水:无水乙醇:HCl:NH3.H2O=1:4.5:10:0.0005:0.0018。这将为进一步探讨SiO2气凝胶制备工艺优化和热物性设计提供参考依据。(本文来源于《宇航材料工艺》期刊2009年01期)
陈荣[6](2005)在《生物组织热物性参数辩识的遗传优化》一文中研究指出基于探针测量生物体有限个温度点来辩识热物性参数的理论,提出利用一种混合遗传算法来优化生物组织热物性参数,该混合遗传算法是将标准遗传算法与模拟退火算法结合,不但增强了遗传算法的全局收敛性,而且使算法在进化后期有较强的爬山性能,加快了进化后期的收敛速度.(本文来源于《湖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期刊2005年04期)
侯曙光,黄晓明,汪双杰[7](2005)在《基于优化遗传算法的冻土路基热物性参数反演》一文中研究指出在冻土路基温度场模拟和稳定性分析中,冻土路基热物性参数的取值是至关重要的。基于优化的遗传算法,本文提出求解冻土路基热物性参数的反演方法,利用该方法对青藏公路冻土路基进行热物性参数反演,将计算结果和实测数据相比较,结果表明,在仅给定各反演参数取值范围的条件下,对常规遗传算法优化后进行冻土热物性参数反演具有一定的可行性和实际的工程意义。(本文来源于《公路交通科技》期刊2005年01期)
奚同庚,王圣妹,章宗德,陆燕静,李明华[8](1997)在《高温隔热材料热物性的预测和优化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应用导热微观理论,对高温隔热材料诸导热因子进行理论分析,并对影响导热性能的显微组织、晶相组成和化学组份等物理化学因素开展了系统的实验研究,从而为预测和优化高温隔热材料的隔热性能提供了新的技术途径.(本文来源于《无机材料学报》期刊1997年02期)
朱宪华,颜银标,朱萍[9](1989)在《用微机优化方法测定砂型的热物性值》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设计并自制了简便的实验装置,用浇注法测定出铸件—砂型的界面温度及砂型中各点温度随时间的变化,将实验获得的数据经微机处理获得砂型的表观热物性值,进而经过微机优化求得随砂型温度变化的真正热物性值。测量及计算误差在5%以下。原则上可适用于各种铸件—铸型系统。为定量处理铸造凝固问题时所需的热物性值提供了简便易行的实测方法。(本文来源于《铸造技术》期刊1989年03期)
热物性优化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针对地埋管地源热泵系统设计中的岩土热物性确定问题,以竖直U形地埋管换热器的管式储热系统DST模型为基础,建立岩土热物性试验系统模型.通过系统模拟出的地埋管换热器进、出水平均温度与实测值的对比,以其差值的平方和为目标函数,利用系统优化的方法,对岩土的综合导热系数和热容量2个参数实施优化,确定出其最优值.通过具体算例,将优化算法确定的热物性参数应用于不同的地埋管换热器模型(有限长线热源模型、柱热源模型、DST模型)中计算埋管平均水温,并与试验结果进行对比,结果表明:应用DST模型确定的热物性参数对应的水温差值的平方和最小,且试验系统模型计算的地埋管换热量模拟值与试验输入值的最大误差为3.11%.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热物性优化论文参考文献
[1].贾蒲悦,武卫东,王益聪,张兵.新型复合低温相变蓄冷材料的研制及热物性优化[J].化工学报.2019
[2].张长兴,胡松涛,刘玉峰,丛晓春.基于系统优化的岩土热物性确定方法[J].浙江大学学报(工学版).2012
[3].孙斌.多孔介质热物性测试中的参数辨识与优化算法研究[D].中国计量学院.2012
[4].孙娜,周华刚,周雷.高空飞艇气囊材料热物性的数值优化研究[C].2011年中国浮空器大会论文集.2011
[5].姚先周,胡子君,房景臣,孙陈诚,张宏波.SiO_2气凝胶制备条件正交优化设计及其热物性[J].宇航材料工艺.2009
[6].陈荣.生物组织热物性参数辩识的遗传优化[J].湖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5
[7].侯曙光,黄晓明,汪双杰.基于优化遗传算法的冻土路基热物性参数反演[J].公路交通科技.2005
[8].奚同庚,王圣妹,章宗德,陆燕静,李明华.高温隔热材料热物性的预测和优化研究[J].无机材料学报.1997
[9].朱宪华,颜银标,朱萍.用微机优化方法测定砂型的热物性值[J].铸造技术.19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