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组合特征论文-林鹤鸣,张青林,张向涛,邵磊,郑金云

地理组合特征论文-林鹤鸣,张青林,张向涛,邵磊,郑金云

导读:本文包含了地理组合特征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硅质岩,放射虫组合,地球化学特征,中生界

地理组合特征论文文献综述

林鹤鸣,张青林,张向涛,邵磊,郑金云[1](2019)在《南海北部潮汕坳陷MZ-1井硅质岩放射虫组合、地球化学特征及构造古地理意义》一文中研究指出中国南海北部潮汕坳陷MZ-1井发育多层放射虫硅质岩,其中1 725~1 887 m层段发现含Loopus primitivus、Pantanellium philippinense、Praeconosphaera sphaeraconus和Spongocapsula sp.cf.S.palmerae等重要分子的放射虫动物群,属于太平洋生物区系的放射虫Pseudodictyomitra primitiva带,对应的时代为晚侏罗世提塘期。1 725~1 785 m层段硅质岩SiO_2质量分数为68.36%~74.53%,Al_2O_3质量分数为12.29%~16.05%,Si/Al质量比为3.86~5.35,Al/(Al+Fe+Mn)质量比为0.65~0.74,Si/(Si+Al+Fe)质量比为0.72~0.79,以及高的∑REE[(127.61~182.08)×10~(-6)],Ba质量分数为(722.42~1812.12)×10~(-6)且与SiO_2质量分数呈负相关,这些特征共同指示其是以生物作用为主,并有大量陆源物质混入,还有火山物质加入形成的硅质岩。Al_2O_3/(Al_2O_3+Fe_2O_3)质量比为0.71~0.81、MnO/TiO_2质量比为0.09~0.21、(La)_N/(Yb)_N比值为0.75~1.35、δCe为1.05~1.09、(La)_N/(Ce)_N比值为0.94~0.99指示,MZ-1井硅质岩形成于大陆边缘环境。N-MORB标准化多元素蛛网图显示,MZ-1井硅质岩高场强元素P、Ti、Nb、Ta亏损,这表明其与岛弧火山岩有成因联系。综合分析表明,南海北部潮汕坳陷晚侏罗世盆地为与古太平洋板块俯冲相关的弧前盆地。(本文来源于《石油学报》期刊2019年S1期)

李林林,郭召杰,管树巍,周苏平,王明振[2](2015)在《柴达木盆地西南缘新生代碎屑重矿物组合特征及其古地理演化》一文中研究指出通过对柴达木盆地西南地区新生代地层中碎屑重矿物组合特征的分析发现,柴西南重矿物组合具有典型分区特征,反映区内主要受阿尔金山和祁漫塔格-东昆仑山两大物源体系的控制.其中干柴沟-狮子沟-花土沟地区(A区)物源主要来自阿尔金山地区,其重矿物组合显示,古新世至早始新世时期,重矿物以锆石、钛的氧化物和硅灰石为主;中晚始新世-渐新世时期,重矿物以不稳定矿物为主,其中角闪石的含量显着增加;晚渐新世-中新世以来,重矿物仍以不稳定矿物为主,同时绿帘石含量明显增加,角闪石含量相应降低.七个泉-红柳泉地区(B区)物源受阿尔金山和祁漫塔格-东昆仑山双方向的控制,重矿物以绿帘石、石榴石和角闪石等矿物为主.绿草滩-东柴山-昆北地区(C区)物源主要来自祁漫塔格-东昆仑山方向,古近纪时期,其重矿物以锆石和钛的氧化物为主,晚渐新世-中新世以来,石榴石、绿帘石和角闪石等矿物的含量明显增加.跃进-油砂山地区(D区)重矿物组合显示明显的混合物源特征,指示物源来自多个方向.柴西南新生代物源体系的演化指示,阿尔金山在古新世-早始新世时期地形起伏不大,物源区以低洼丘陵地貌为特征,中晚始新世时期,阿尔金山开始快速隆升,并导致A区沉积物中不稳定矿物含量的增加.阿尔金断裂古近纪时期走滑速率缓慢,走滑位移量较小,晚渐新世-中新世时期以来,走滑速率显着增大,走滑位移量超过300 km.祁漫塔格-东昆仑断裂带古近纪时期构造活动相对稳定,祁漫塔格山地形起伏较小,晚渐新世-中新世以来,构造活动开始活跃并导致了祁漫塔格山的强烈隆升.(本文来源于《中国科学:地球科学》期刊2015年06期)

牛志军,吴俊,王建雄,赵小明[3](2011)在《青海南部治多—杂多地区早石炭世珊瑚组合和生物地理特征》一文中研究指出青海南部下石炭统杂多群珊瑚化石丰富,下部为维宪阶Siphonodendron scitulus-Lithostrotionella zadoensis组合,产于下碳酸盐岩组和碎屑岩组,以群体的Siphonodendron属和Lithostrotionella属最为常见,以地方性属种为主;上部为维宪阶—谢尔普霍夫阶Lithostrotion decipiens-Kueichouphyllum sinense-Siphonodendron irregulare asiaticum组合,产于上碳酸盐岩组,该组合新出现华南地区暖水型单体分子Kueichouphyllum属,同时产少量欧亚区北方类型的重要分子Gangamo-phyllum属,属种的分异度明显高于下伏珊瑚组合。该两个珊瑚组合与藏东和华南及邻区同期生物群进行了很好的对比,表明青海南部早石炭世珊瑚组合属暖水的特提斯型,古生物地理区系属于特提斯大区巴颜喀拉—叁江亚区,与龙木错—双湖—澜沧江结合带以南的生物群区别较大。(本文来源于《现代地质》期刊2011年05期)

刘峰贵,张海峰,陈琼,张镱锂,周强[4](2010)在《青藏铁路沿线自然灾害地理组合特征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根据青藏铁路沿线26个行政单元自然灾害的历史记录,对沿线的洪水、山洪、地震、雪灾、风灾以及滑坡、泥石流和崩塌等自然灾害进行量化分析,通过自然灾害灾种、频次的统计和聚类分析将青藏铁路沿线划分为6个自然灾害组合分区,其中,拉萨河谷路段主要以洪水、滑坡灾害为主;羌塘高原路段主要以雪灾、风灾为主,青南高原路段以雪灾、地震灾害为主;柴达木盆地路段以风灾、地震等灾害为主;青海湖盆地路段以洪水、雪灾为主;湟水谷地路段以洪水、山洪、滑坡灾害为主。拉萨河谷路段和湟水谷地路段的自然灾害类型组合具有相似性。(本文来源于《地理科学》期刊2010年03期)

马灿[5](2009)在《河湟文化演变以及文化景观的地理组合特征》一文中研究指出对于文化景观的研究,目前没有系统的理论和实践经验,只有从各学科角度出发的各种景观研究。“文化景观”≠“文化”+“景观”。本文创新之处在于将河湟地区文化景观作为一个整体系统来加以整理研究,突破了传统以某项单一有性元素为景观研究的界限;也强调了文化景观并非是单一的人文或地理环境的附属物,而是作为历史时期社会发展中人与自然环境的结合物。将地域文化景观特色的涵义重新提炼,与地方文化的内涵相联系,以文化景观作为发展区域特色的基础,并对河湟地区古代至现代的文化特色从文化景观的角度加以解释和探讨分析。本文首先从河湟文化的历史发展演变谈起,运用定性描述的方法,阐述了河湟文化的最初起源以及河湟文化的最终形成。根据文化景观要素的分类方法,以此列举了河湟地区多个民族文化景观结构,并确定了现存的文化景观因子,从多个角度探讨、研究了河湟地区文化景观。本文重点采用层次分析方法、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方法、要素分类和综合分析相结合的方法以及单因子与多因子分析法相结合等方法,将其各要素文化景观合理定位,查找其景观的分布特征,地区景观的集聚度、多样性和知名度,然后进行综合评价,最终得出区域文化景观组合的地理特征。希望能够通过对这一领域的初步探索和理论研究的实际运用,为未来区域文化景观的研究与保护提供一定的依据。经研究,在河湟地区各个县区,文化景观组合综合评价排名最高的县市为民和县、化隆县、循化县、西宁市和大通县5个区域;其次为湟中县、乐都县、互助县、贵德县和尖扎县5个县;第叁个区域为湟源县、平安县、同仁县、门源县、海宴县和海晏县5个县。其地理组合特征为:(1)自然地理条件差异成为地域文化景观的塑造地;(2)多民族的融合是河湟地区文化景观多样性的前提;(3)地区多民族大杂居、小聚居的特点是河湟地区文化景观密集度的重要表现;(4)地域优良的山水条件、古老景观的历史条件和开放较早的社会环境是衡量河湟地区文化景观知名度高低的先决条件;(5)各要素文化景观的地域组合比例不均衡是河湟地区文化景观地理组合特征的重要体现;(6)虽然有些单要素景观在地域景观的地理组合特征上并不是很明显,但对整个地区景观的发展和区域民族的交流、合作有着不可抹灭的作用。(本文来源于《青海师范大学》期刊2009-04-01)

廖卫华,马学平[6](2008)在《华南中泥盆世艾菲尔期浅海相四射珊瑚的组合特征和古生物地理区系》一文中研究指出虽然在华南中泥盆世艾菲尔期(Eifelian)较深水或斜坡相地层中产有许多国际标准的牙形类带化石,但在广阔的浅海相地层中却很难寻觅到其踪影。华南浅海相沉积地区是否缺失艾菲尔阶?在野外众多剖面的实地考察中表明,从下泥盆统埃姆斯阶到中泥盆统吉维特阶都是连续沉积,中间并没有发现地层的缺失或间断现象。浅海相的艾菲尔阶与其上覆的吉维特阶和下伏的埃姆斯阶都是连续沉积,说明可能是由于海水太浅,不太适合那些国际标准分子的生存而已。艾菲尔期中期末发生一次生物灭绝事件(Mid-Eifelian event),favositids,heliolitids和许多古老类型的珊瑚在地球上灭绝。华南艾菲尔期四射珊瑚可以划分成下、上两个完全不同的组合:1)Utara-tuiasinen sis-Sociop hyllum minor组合(牙形类partitus带—costatus带);2)Columnaria spinosa-Dendrostella praerhenana组合(牙形类australis带—kocklianus带)。(本文来源于《古生物学报》期刊2008年01期)

刘耕武[7](1996)在《青藏高原东部地区晚新生代孢粉组合特征及其古地理意义》一文中研究指出青藏高原东部晚新生代孢子花粉组合大致可分为叁个组合两个亚组合。中新世组合主要以壳斗科,桦科以及榆科为主,并有大量的松科花粉。上新世以后组合则以壳斗科和松科花粉据优势,并有很多草本植物花粉。晚新生代孢粉植物群在本地区已经分出南北两个区系,反映了不同的气候特征或者不同的高度。青藏高原东部的孢粉资料显示本地区至少有两个成煤时期:中新世和上新世到早更新世。孢粉资料说明在中新世时青藏高原可能已经达到两千米高度。这个高度已经可以构成影响本地区气候特征的因素之一。青藏高原在晚新生代的抬升是我国季风气候和现代气候分区形成的一个很重要的因素。(本文来源于《微体古生物学报》期刊1996年04期)

彭补拙[8](1992)在《西藏高原洞穴堆积物的粘土矿物组合特征及其古地理意义》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通过对西藏高原洞穴堆积物的粘土矿物组合特征的分析,初步探讨了喀斯特地貌形成的古地理环境。喜马拉雅山北坡旧定日东山洞穴堆积物是较温湿的森林草原环境下的产物,新定日西侧遮普若山北坡洞穴堆积物则是在高寒草甸环境下形成的;拉萨西南曲水大佛后溶洞堆积物形成于湿热的亚热带气候环境,而拉萨西山洞穴堆积物却形成于较温湿的草原环境;唐古拉山南坡安多一带的洞穴堆积物则是在高寒的草甸环境下形成的。并以此研讨了西藏高原喀斯特的成因和时代。(本文来源于《山地研究》期刊1992年03期)

邝国敦[9](1989)在《广西石炭纪四射珊瑚的地理分布及组合特征》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简要介绍了广西石炭纪四射珊瑚的地理分区、组合和地层分布概况。认为广西石炭纪四射珊瑚群落的构成和分布受沉积相和生物地理分区的双重控制。四射珊瑚的分布大致以右江断裂带为界。可分为两个大区,东北部区的珊瑚群由下到上可划分为7个组合带,西南部区可分为6个组合带。文章还提出造成广西早石炭世珊瑚群分布差异的原因是右江断裂带的控相作用。(本文来源于《广西地质》期刊1989年04期)

地理组合特征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通过对柴达木盆地西南地区新生代地层中碎屑重矿物组合特征的分析发现,柴西南重矿物组合具有典型分区特征,反映区内主要受阿尔金山和祁漫塔格-东昆仑山两大物源体系的控制.其中干柴沟-狮子沟-花土沟地区(A区)物源主要来自阿尔金山地区,其重矿物组合显示,古新世至早始新世时期,重矿物以锆石、钛的氧化物和硅灰石为主;中晚始新世-渐新世时期,重矿物以不稳定矿物为主,其中角闪石的含量显着增加;晚渐新世-中新世以来,重矿物仍以不稳定矿物为主,同时绿帘石含量明显增加,角闪石含量相应降低.七个泉-红柳泉地区(B区)物源受阿尔金山和祁漫塔格-东昆仑山双方向的控制,重矿物以绿帘石、石榴石和角闪石等矿物为主.绿草滩-东柴山-昆北地区(C区)物源主要来自祁漫塔格-东昆仑山方向,古近纪时期,其重矿物以锆石和钛的氧化物为主,晚渐新世-中新世以来,石榴石、绿帘石和角闪石等矿物的含量明显增加.跃进-油砂山地区(D区)重矿物组合显示明显的混合物源特征,指示物源来自多个方向.柴西南新生代物源体系的演化指示,阿尔金山在古新世-早始新世时期地形起伏不大,物源区以低洼丘陵地貌为特征,中晚始新世时期,阿尔金山开始快速隆升,并导致A区沉积物中不稳定矿物含量的增加.阿尔金断裂古近纪时期走滑速率缓慢,走滑位移量较小,晚渐新世-中新世时期以来,走滑速率显着增大,走滑位移量超过300 km.祁漫塔格-东昆仑断裂带古近纪时期构造活动相对稳定,祁漫塔格山地形起伏较小,晚渐新世-中新世以来,构造活动开始活跃并导致了祁漫塔格山的强烈隆升.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地理组合特征论文参考文献

[1].林鹤鸣,张青林,张向涛,邵磊,郑金云.南海北部潮汕坳陷MZ-1井硅质岩放射虫组合、地球化学特征及构造古地理意义[J].石油学报.2019

[2].李林林,郭召杰,管树巍,周苏平,王明振.柴达木盆地西南缘新生代碎屑重矿物组合特征及其古地理演化[J].中国科学:地球科学.2015

[3].牛志军,吴俊,王建雄,赵小明.青海南部治多—杂多地区早石炭世珊瑚组合和生物地理特征[J].现代地质.2011

[4].刘峰贵,张海峰,陈琼,张镱锂,周强.青藏铁路沿线自然灾害地理组合特征分析[J].地理科学.2010

[5].马灿.河湟文化演变以及文化景观的地理组合特征[D].青海师范大学.2009

[6].廖卫华,马学平.华南中泥盆世艾菲尔期浅海相四射珊瑚的组合特征和古生物地理区系[J].古生物学报.2008

[7].刘耕武.青藏高原东部地区晚新生代孢粉组合特征及其古地理意义[J].微体古生物学报.1996

[8].彭补拙.西藏高原洞穴堆积物的粘土矿物组合特征及其古地理意义[J].山地研究.1992

[9].邝国敦.广西石炭纪四射珊瑚的地理分布及组合特征[J].广西地质.1989

标签:;  ;  ;  ;  

地理组合特征论文-林鹤鸣,张青林,张向涛,邵磊,郑金云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