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原生质体再生菌株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黑曲霉,原生质体,内切型菊粉酶,酶活
原生质体再生菌株论文文献综述
曹泽虹,董玉玮,王春艳[1](2016)在《利用原生质体再生技术选育内切型菊粉酶高产菌株》一文中研究指出利用原生质体制备与再生技术选育内切型菊粉酶高产菌株,以I200913作为出发菌株(酶活为0.413 u/m L),研究了在不同酶配比酶解液、不同酶解温度、不同酶解时间的条件下,对原生质体制备、再生以及内切型菊粉酶酶活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在酶配比为:纤维素酶0.7%+蜗牛酶0.2%+溶菌酶0.1%=1%,酶解温度为30℃,酶解时间为2.5h条件下,原生质体形成率最高,为22.32%。在酶配比为:纤维素酶0.7%+蜗牛酶0.2%+溶菌酶0.1%=1%,酶解温度为30℃,酶解时间为2.5h条件下,原生质体再生率最高,为16.02%。在酶配比为:纤维素酶0.7%+蜗牛酶0.2%+溶菌酶0.1%=1%,酶解温度为30℃,酶解时间为2.5h条件下,原生质体再生菌株内切型菊粉酶酶活最高为0.598 u/m L,比出发菌株提高了28%。(本文来源于《中国食品添加剂》期刊2016年08期)
张运峰,张淑红,武秋颖,刘海英,周国顺[2](2016)在《平菇原生质体再生菌株的ISSR-PCR遗传多样性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本研究对平菇(Pleurotus ostreatus)品种‘唐平26’的20个原生质体再生菌株进行了ISSR-PCR遗传多样性分析。结果表明,10条ISSR引物共扩增出117个基因条带,其中107条为多态性条带,多态性指数达91.29%;再生菌株间遗传距离在0.043 0~0.462 4之间,菌株间遗传相似性为0.60~0.96;当遗传相似系数为0.73时,供试菌株可分为3类,第1类为再生菌株R4,第2类为再生菌株R21,第3类为亲本菌株和其他再生菌株。拮抗反应试验表明,再生菌株R4和R21与亲本菌株存在明显的拮抗反应,可能为新的基因型。研究结果表明,利用ISSR-PCR技术可检测平菇原生质体再生菌株中的遗传变异,用于平菇新品种的选育。(本文来源于《河北农业大学学报》期刊2016年02期)
赖滨霞[3](2014)在《原生质体再生法选育耐自身代谢产物的卡那霉素链霉菌高产菌株》一文中研究指出以卡那链霉菌株KA01为出发菌株,酶法制备原生质体,在含有高浓度的卡那霉素的培养基再生或经UV诱变处理后再生,从再生菌落中分离突变菌株。从中获得一高产突变株KA02,其摇瓶相对效价比出发株提高18%,大罐生产水平提高8%。(本文来源于《海峡药学》期刊2014年08期)
何小慧[4](2014)在《杏鲍菇原生质体再生变异菌株的筛选》一文中研究指出本实验以采自福建省福清市火麒麟食用菌技术开发有限公司的杏鲍菇子实体为材料,自行分离出菌丝体作为出发菌株,通过杏鲍菇原生质体的制备与再生得到发生无性突变的菌株。通过单一变量,如酶系的组成、溶壁酶浓度、pH、酶解时间、温度、渗透压稳定剂的浓度以及菌龄对杏鲍菇菌株原生质体的制备条件进优化试验。得到结果为:温度28℃下PDA平板倒置培养菌丝5d,用0.6mol/L的甘露醇作稳压剂,2.0%浓度(V/M)的单一溶壁酶,调节至pH5.5,设置摇床温度30℃、转速50r/min的条件下酶解菌丝2.5h。通过显微镜下多次计数,计算后得到原生质体浓度为6.10×106个/mL。由于原生质体再生是本试验获得变异菌株的关键,所以本试验对杏鲍菇原生质体再生条件进行优化,分别从再生培养基渗透压稳压剂的种类、再生培养基的组成成分和再生培养的温度叁方面进行摸索试验,得到的结果为:最适再生渗透压稳定剂为0.6mol/L蔗糖,最适再生培养基为麦芽糖综合-蔗糖高渗培养基(其成分为麦芽糖10g,可溶性淀粉10g,葡萄糖4g,酵母浸粉4g,磷酸二氢钾1g,七水合硫酸镁1g,维生素B11g和0.6mol蔗糖,1000ml去离子水,调至pH5.5),原生质体再生培养温度28℃。初步筛选原生质体再生得到的无性变异菌株,最后选出8株分别编号为R’1-R’8,将这8株菌和原始菌株一起进行拮抗试验、菌丝体日平均生长值测量和抗绿色木霉、青霉以及黑曲霉的试验验。得到结果为:R’1、R’2和R’8均为气生菌丝旺盛菌株;R’5和R’7经过多次传代后,菌落形态相似,和R’6的菌落形态都是中间凸起边缘不规则;R’3、R’4和亲本都能在适当的培养条件下在PDA平板上形成子实体;所有9株菌对绿色木霉均无抵抗能力,对青霉都有较强的抵抗能力,对曲霉的抵抗力因菌株不同而异。(本文来源于《福建师范大学》期刊2014-06-01)
刘雪,许杨,李燕萍,涂追,雷达[5](2012)在《米曲霉3.951菌株与RIB40菌株高产原生质体的制备及再生条件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针对2株米曲霉进行原生质体制备条件的研究,比较了制备材料、菌龄、渗透压稳定剂、复合酶配比、酶解时间以及酶解温度对米曲霉原生质体形成和再生的影响。结果表明,2株米曲霉原生质体制备的最适宜条件稍有差异,其中米曲霉3.951菌株原生质体制备和再生的适宜条件是:以菌丝为制备材料,菌龄为14 h,渗透压稳定剂为0.8 mol/L NaCl,复合酶配比为1.0%纤维素酶、1.0%裂解酶、0.l%蜗牛酶,酶解时间为3 h,酶解温度为35℃;米曲霉RIB40的适宜条件是:以菌丝制备材料,菌龄为12 h,渗透要稳定剂为0.8 mol/L NaCl,复合酶配比是为1.0%纤维素酶、1.0%裂解酶、0.l%蜗牛酶,酶解时间为3 h,酶解温度是35℃。在优化条件下米曲霉3.951菌株释放的原生质体达6.43×107个/g,再生率可达23.5%,米曲霉RIB40释放的原生质体可达4.24×107个/g,再生率达22.41%。(本文来源于《食品与发酵工业》期刊2012年04期)
罗玉双,丁学知,夏立秋,王海龙,黄璠[6](2009)在《多杀菌素生产菌原生质体的制备条件及其再生菌株生理特性》一文中研究指出为了改良多杀菌素生产菌种,提高多杀菌素产量,研究了甘氨酸添加浓度、溶菌酶作用时间、温度和浓度对多杀菌素生产菌刺糖多胞菌Saccharopolyspora spinosaSP06081菌株原生质体制备和再生的影响,并考察了不同再生培养基和渗透压稳定剂对其再生的影响,确定了该菌株原生质体制备和再生的最佳条件。同时,对原生质体再生菌株的形态与多杀菌素产量变化进行了比较研究。结果表明:菌体在添加0.2%的甘氨酸的TSB培养基中培养48h收集,0.1mg/mL溶菌酶,28oC作用20min制备原生质体,将原生质体涂布于以蔗糖为渗透压稳定剂的R2YE培养基中,原生质体再生数目最多,达108个/mL以上;原生质体再生菌株在形态和抗生素产量上产生分化,29.3%的再生菌株形态上保持与亲本菌株一致,具有菌丝松散,断裂分枝多的特点,其中53.2%的再生菌株多杀菌素产量变异向正方向移动,最高产量达到582.0mg/L,比亲本菌株提高85.6%。原生质体再生菌株的形态分化与多杀菌素产量具有重要相关性。(本文来源于《生物工程学报》期刊2009年03期)
邱敦莲,刘本洪,肖在勤,彭卫红,甘炳成[7](2008)在《茶树菇原生质体的分离和再生以及单核菌株的筛选》一文中研究指出研究了利用珍稀食用菌茶树菇双核菌丝进行原生质体分离和再生,以及原生质体单核菌株的筛选过程.利用培养4~6 d的茶树菇双核菌丝,以0.6 mol/mL MgSO4.7H2O作稳定剂,在溶壁酶浓度为4 0 mg/mL,温度30~32℃的摇床振荡(70 r/min)条件下进行酶解4 h,制备原生质体,然后,将原生质体在下层高渗固体培养基和上层高渗半固体培养基上再生,从该再生菌落中筛选到茶树菇单核菌株1株.(本文来源于《西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期刊2008年12期)
张拥华,李晶晶,彭志刚,李世东,谢响明[8](2006)在《粉红粘帚霉67-1菌株原生质体的形成和再生》一文中研究指出研究了多种细胞壁降解酶的种类和浓度、酶解时间、菌龄,以及渗透压稳定剂等因素对粉红粘帚霉67-1菌株原生质体形成和再生的影响。结果表明,粉红粘帚霉67-1菌株原生质体形成的适宜条件为:使用溶壁酶(3mg/ml)、蜗牛酶(3mg/ml)、纤维素酶(2mg/ml)的组合酶液酶解时间为2h,菌龄为14h,稳渗剂为NaCl(0·5mol/ml)。在上述条件下,原生质体产量达到9·25×106/ml。将原生质体涂布于含KCl(0·5mol/ml)的再生培养基上,再生率最高。显微观察表明,粉红粘帚霉67-1菌株主要通过顶端和侧位释放原生质体。(本文来源于《中国生物防治》期刊2006年04期)
王谦,刘玉霞[9](2006)在《桃红侧耳原生质体再生菌株菌丝长速与酶活关系初报》一文中研究指出对桃红侧耳原生质体再生菌株进行了高纤维素酶活性菌株的筛选,同时就菌丝长速与纤维素酶活性关系进行了探索。得到了分别在固体基质和液体基质中表现出高纤维素酶活性的再生菌株H240和H247。同时发现再生菌株在PDA培养基中的长速与液体基质中的纤维素酶活性存在正相关性;而在栽培料中的长速与固体基质中纤维素酶活性存在正相关性。(本文来源于《食用菌》期刊2006年05期)
李晓华,周秀芬,邓子新,刘梅芳,万中义[10](2005)在《小单孢菌40027菌株原生质体的形成和再生》一文中研究指出通过酶解温度、酶解时间和再生培养基对小单孢菌40027菌株原生质体形成和再生的研究,确定小单孢菌40027菌株原生质体制备条件为37℃酶解60min;原生质体的再生培养基为R-1培养基。(本文来源于《湖北农业科学》期刊2005年05期)
原生质体再生菌株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研究对平菇(Pleurotus ostreatus)品种‘唐平26’的20个原生质体再生菌株进行了ISSR-PCR遗传多样性分析。结果表明,10条ISSR引物共扩增出117个基因条带,其中107条为多态性条带,多态性指数达91.29%;再生菌株间遗传距离在0.043 0~0.462 4之间,菌株间遗传相似性为0.60~0.96;当遗传相似系数为0.73时,供试菌株可分为3类,第1类为再生菌株R4,第2类为再生菌株R21,第3类为亲本菌株和其他再生菌株。拮抗反应试验表明,再生菌株R4和R21与亲本菌株存在明显的拮抗反应,可能为新的基因型。研究结果表明,利用ISSR-PCR技术可检测平菇原生质体再生菌株中的遗传变异,用于平菇新品种的选育。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原生质体再生菌株论文参考文献
[1].曹泽虹,董玉玮,王春艳.利用原生质体再生技术选育内切型菊粉酶高产菌株[J].中国食品添加剂.2016
[2].张运峰,张淑红,武秋颖,刘海英,周国顺.平菇原生质体再生菌株的ISSR-PCR遗传多样性分析[J].河北农业大学学报.2016
[3].赖滨霞.原生质体再生法选育耐自身代谢产物的卡那霉素链霉菌高产菌株[J].海峡药学.2014
[4].何小慧.杏鲍菇原生质体再生变异菌株的筛选[D].福建师范大学.2014
[5].刘雪,许杨,李燕萍,涂追,雷达.米曲霉3.951菌株与RIB40菌株高产原生质体的制备及再生条件的研究[J].食品与发酵工业.2012
[6].罗玉双,丁学知,夏立秋,王海龙,黄璠.多杀菌素生产菌原生质体的制备条件及其再生菌株生理特性[J].生物工程学报.2009
[7].邱敦莲,刘本洪,肖在勤,彭卫红,甘炳成.茶树菇原生质体的分离和再生以及单核菌株的筛选[J].西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8
[8].张拥华,李晶晶,彭志刚,李世东,谢响明.粉红粘帚霉67-1菌株原生质体的形成和再生[J].中国生物防治.2006
[9].王谦,刘玉霞.桃红侧耳原生质体再生菌株菌丝长速与酶活关系初报[J].食用菌.2006
[10].李晓华,周秀芬,邓子新,刘梅芳,万中义.小单孢菌40027菌株原生质体的形成和再生[J].湖北农业科学.2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