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关键环境要素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长白山,苔原带,尖被藜芦,关键物候期
关键环境要素论文文献综述
高雅芳[1](2019)在《长白山西坡苔原带尖被藜芦关键物候期及其与环境要素关系》一文中研究指出长白山苔原带是东亚典型的山地苔原植被生态系统。在全球变暖背景下,长白山苔原带植被正在发生显着的变化,草本植物上侵,苔原带植被出现草甸化趋势。作为中国仅有的两处山地苔原之一,长白山苔原带草本植物物种多样性的时空格局和苔原带草甸化过程及机制研究显得愈发重要。尖被藜芦多坡向分布,扩展速度快,生长周期短,利用自身物候优势,大量吸收苔原带生长季初期土壤中的营养元素,成为了目前苔原带物种重要值增速最快的植物和草本上侵的主要物种之一。本研究利用物候相机,自动连续获取长白山苔原带尖被藜芦的物候信息,使用关键物候期提取技术提取尖被藜芦的关键物候期(返青期、成熟期、衰落期和枯萎期),分析尖被藜芦的植株生长状况和叶片生长状况。同时,研究环境要素与尖被藜芦生长的关系。得出以下主要结论:(1)长白山苔原带的尖被藜芦主要分布于苔原带洼地和山谷土壤水分丰富、土层深厚、养分优越的微地形中。尖被藜芦具有典型的异速生长性且生长周期短,不足70天。在苔原带积雪消融后,尖被藜芦在6月初发芽返青,快速生长,在7月初达到成熟状态。在成熟状态停留时间占其生长周期相对较长,且海拔越低,停留时间越长。在7月末尖被藜芦表现出衰落迹象,且衰落迅速,海拔越高,衰落用时越短。在8月中上旬,尖被藜芦植物体地上部分全部枯萎。(2)长白山苔原带尖被藜芦的关键物候期随海拔的变化特征为:返青期和成熟期随海拔升高而推后,低、中、高海拔的推后速率为0.33 d/100m、0.89 d/100m;衰落期和枯萎期均随海拔升高而提前,提前速率分别为1.00 d/100m、2.11 d/100m。生长季长度随海拔升高缩短,缩短速率平均为2.44 d/100m。(3)长白山苔原带尖被藜芦植株高度随海拔升高而显着下降,植株数量随海拔升高表现出先增多再减少。尖被藜芦叶绿素含量随海拔和物候期变化差异显着,表现为尖被藜芦叶片叶绿素含量随海拔升高而降低,各海拔尖被藜芦叶片中叶绿素在返青期含量最低,在成熟期或衰落期达到峰值。(4)土壤温度、土壤水分、空气温度和空气相对湿度对尖被藜芦生长的贡献度均比较高,尤其是空气温度、土壤温度、土壤水分与尖被藜芦的生长状况关系密切。在长白山苔原带尖被藜芦生长季初期,土壤水分充足,温度升高触发了尖被藜芦返青期;而后,苔原带温度持续升高,土壤水分的充足供应使得尖被藜芦快速生长到达成熟期,然后由于土壤水分的持续消耗造成的水分供给不足,导致尖被藜芦生长速度下降并表现出衰落迹象。在第214 d附近,苔原带温度升高至最高温后回落,土壤水分下降到最低值后回升,但尖被藜芦的衰落趋势无法扭转,继续衰落直至地上部分植物体全部枯萎死亡。(5)长白山苔原带尖被藜芦分布的土壤中,有机碳、全氮磷钾含量随海拔变化差异显着,但在各物候期间变化相对稳定。土壤中的速效养分和叶片中营养元素含量随海拔和物候期变化差异均显着,且两者的变化特征具有较好的一致性。各海拔土壤中速效养分和尖被藜芦叶片中营养元素在返青期含量均显着高于成熟期和衰落期含量,这不仅与长白山苔原带高寒地区冬季土壤养分积累的特殊性有关,也与尖被藜芦自身较强的土壤养分吸收能力有关。苔原带尖被藜芦植物叶片氮磷养分回收率较高,说明尖被藜芦保证自身生长和抗寒抗旱能力较强。长白山苔原带目前正处于快速草甸化进程中,本研究能为长白山苔原带草本植物入侵机理和苔原带生态系统养分循环过程提供科学参考。(本文来源于《东北师范大学》期刊2019-05-01)
毕乃双,傅亮,陈洪举,刘瑞志,陈霖[2](2018)在《南海叁沙永乐龙洞关键水体环境要素特征及其影响因素》一文中研究指出基于2016年10月在南海叁沙永乐龙洞开展的水体环境要素的综合观测,获取了水体温度、盐度、密度、叶绿素a、溶解氧、浊度、悬浮颗粒物粒度和海流等数据,研究了南海叁沙永乐龙洞关键水体环境要素的分布特征及影响因素.结果表明:永乐龙洞在水深10 m以下区域与外海无大规模连通;水体温度、盐度、密度存在多个跃层,分别位于水深3,10,50和80~110 m附近水深,其中以50 m水深附近跃层最强,155 m以下区域水文要素几无变化.叶绿素a垂向分布表现为多峰特征,在10~20 m附近存在一次表层叶绿素a最大值区.随着水深增加叶绿素a含量快速降低,在水深90 m附近叶绿素a浓度达到最大值,而后叶绿素a快速降低.溶解氧浓度垂向分布较为复杂,表层最高可达7 mg/L,在温度、盐度和密度跃层水深附近浓度快速降低,并在水深90 m附近降为0,即无氧状态.水体浊度与叶绿素a分布特征极为相似,即在水深10~20和90 m附近存在浊度高值区.龙洞内悬浮颗粒物主要有两个粒径组分,分别为145~500μm的粗颗粒组分和5.28~38.55μm的细颗粒组分,其中以粗颗粒组分为主.龙洞80 m以上和其下水体性质差异显着,表明其来源不同.80 m以上水体温度、盐度跃层主要为日变和季节性跃层,80~110 m为永久性跃层.跃层处密度的显着差异,导致水体垂向对流受限并富集悬浮颗粒物,是导致溶氧浓度快速降低的主控因素.80 m以下水体与其上水体几无交换,加之有机颗粒物的氧化与分解,形成无氧状态.悬浮细颗粒组分体积浓度控制水体浊度变化,推测细颗粒应主要为矿物及岩石碎屑,粗颗粒应主要为藻类和海洋雪花等.(本文来源于《科学通报》期刊2018年21期)
蔡晓珊,陈和[3](2016)在《知识型企业创业的关键环境要素探讨:基于SEM模型的实证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知识型企业是我国步入知识经济时代后创业的主导力量,鼓励知识型企业创业成为经济升级发展的重要任务。在知识型企业创业中,创业环境是影响创业成败的重要外部条件,鼓励知识型企业创业需要为其营造特定的创业环境。然而由于创业关键性资源的差异,知识型企业创业所需的环境有别于制造业企业,并更加依赖于教育、资本市场和知识产权制度叁类关键环境要素。笔者通过构建SEM结构方程模型,从理论和实证两方面验证教育、资本市场以及知识产权制度是知识型企业创业的关键环境要素,是其创业的重要实现条件。然后基于实证结果,笔者分析当前我国知识型企业创业环境的缺失及其原因,指出资本市场发展不完善、创新型教育不足、知识产权运用和保护力度不够制约当前我国知识型企业创业发展,并从构建"叁创"教育体系、鼓励金融创新、实施国家和企业知识产权战略等方面提出完善我国知识型企业创业环境的政策思考。(本文来源于《中央财经大学学报》期刊2016年01期)
于东平,段云龙[4](2012)在《基于DS/AHP方法的西部民营企业外部关键环境要素辨识》一文中研究指出为有效辨识企业外部关键环境要素以合理配置有限资源,应用DS/AHP方法整合了学界、从业界、政界等主体对西部民营企业外部环境中机会和威胁要素或要素集重要性的偏好判断信息,并最终基于Pignistic概率的决策规则有效辨识出对西部民营企业战略目标具有显着性影响的关键环境要素。实证结果表明,目前我国西部民营企业应极力抓住并有效利用国家政策环境的好转、新型工业化和工业园区建设、西部大开发及"走出去"战略的部署与实施、区域投资需求增加等关键外部机会,并采取有效措施合理规避融资渠道狭隘、政府服务意识差、行业垄断、生产要素价格上涨等关键外部威胁。(本文来源于《华东经济管理》期刊2012年12期)
雷少刚[5](2010)在《荒漠矿区关键环境要素的监测与采动影响规律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为研究地下煤炭开采对荒漠区脆弱环境的影响规律,选择植被、水体(土壤水、包气带水、地下水)作为荒漠矿区的关键环境要素,以具有代表性的神东矿区为研究区域,集RS、GIS、GPR、现场调查等多种技术手段,多尺度监测研究关键环境要素的时空演变规律,并在监测技术与采动影响规律方面取得了以下成果:在宏观尺度上,利用MODIS-NDVI(250m/km)实现了区域植被的2000—2005期间的月际时序监测分析,以及与气温、降水等气象因素的关联分析。结果表明,研究区植被仍具有明显的物候年周期性,植被与气象因素具有明显的相关性,其中植被对降水变化的响应最为敏感。总体来讲,矿区植被呈现出区域性变化,近年来开展的生态建设影响,使得植被有明显好转,空间变异性增强。然而小尺度的植被现场调查与Landsat-NDVI监测表明,地下开采导致了部分矿井采区植被相对非采区小幅下降。为解释采矿对植被的影响规律,对矿区浅层土壤含水率进行了遥感定量反演。研究表明,相对于土壤反射率、土壤湿度、地形湿度指数,土壤含水率与表观热惯量之间具有更加显着的相关性。通过改进的土壤温度预测模型,建立了适用于TM或ETM+的土壤温差转换模型。利用该模型能更准确地提取任意深度的土壤温差信息,这比单纯利用MODIS影像能提取更高分辨率的表观热惯量。改进后的表观热惯量与10cm埋深土壤含水率的R2由0.264提高到了0.789。从而实现了基于表观热惯量法与TM/ETM+、MODIS影像相结合的土壤含水率高分辨率反演。反演结果与现场调查一致发现,受地表沉陷影响,采区土壤含水率均略偏小于非采区,该现象在风沙区更加明显。对补连塔工作面上方地下水采前、采中、采后的长期观测表明,采矿对地下水具有显着的负面影响,且采后地下水的恢复过程缓慢。但是,该工作面上方植被并没有明显衰退,其原因在于,通过探地雷达(GPR)对包气带土壤含水的垂向分布研究给出了风积沙区地下水的临界作用埋深为8m,而该工作面的初始水位(约30m)埋深远远大于临界埋深。因此,采后地下水位大幅降低并不会引起地表植被生长的明显变化。此外,结合GPR与开采沉陷预计理论对沉陷变形影响下的包气带土壤含水的横向分布规律进行了分区研究,分析了土壤压缩、拉伸变形对包气带土壤含水分布的影响规律,指出今后沉陷变形区土壤特性的实验研究应分区进行。最后,根据对矿区植被、水体的地空一体化监测结果,给出了植被与土壤水的负倒数关系模型,地下水与土壤含水、植被的指数关系模型,以及地下水深埋区植被受采动影响的判别模型,并提出了适用于荒漠矿区资源环境协调开采的建议与措施。(本文来源于《煤炭学报》期刊2010年09期)
雷少刚[6](2009)在《荒漠矿区关键环境要素的监测与采动影响规律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为研究地下煤炭开采对荒漠区脆弱环境的影响规律,论文选择了植被、水体(土壤水、包气带水、地下水)作为荒漠矿区的关键环境要素,以具有代表性的神东矿区为研究区域,集RS、GIS、GPR、现场调查等多种技术手段,多尺度监测研究关键环境要素的时空演变规律,并在监测技术与采动影响规律方面取得了以下成果:在宏观尺度上,利用MODIS-NDVI实现了区域植被的月际时序监测分析,以及与气温、降水等气象因素的关联分析。结果表明研究区植被具有明显的物候年周期性,植被与气象因素具有明显的相关性,其中植被对降水变化的响应最为敏感。总体来讲,矿区植被呈现出区域性变化,近年来开展的生态建设影响,使得植被有明显好转,空间变异性增强。然而小尺度的植被现场调查与Landsat-NDVI监测表明,地下开采导致了部分矿井采区植被相对非采区小幅下降。为解释采矿对植被的影响规律,论文对矿区浅层土壤含水率进行了遥感定量反演。研究表明,相对于土壤反射率、土壤湿度、地形湿度指数,土壤含水率与表观热惯量之间具有更加显着的相关性。通过改进的土壤温度预测模型,建立了适用于TM或ETM+的土壤温差转换模型。利用该模型能更准确地提取任意深度的土壤温差信息,这比单纯利用MODIS影像能提取更高分辨率的表观热惯量。改进后的表观热惯量与10cm埋深土壤含水率的R2由0.264提高到了0.789。从而首次实现了基于表观热惯量法与TM/ETM+、MODIS影像相结合的土壤含水率高分辨率反演。反演结果与现场调查一致发现,受地表沉陷影响,采区土壤含水率均略偏小于非采区。对工作面上方地下水采前、采中、采后的长期观测表明,采矿对地下水具有显着的负面影响,且采后地下水的恢复过程缓慢。但是,该工作面上方植被并没有明显衰退。其原因在于,通过探地雷达(GPR)对包气带土壤含水的垂向分布研究给出了风积沙区地下水的临界作用埋深为8m,而该工作面的初始水位埋深远远大于临界埋深。此外,本文首次结合GPR与开采沉陷预计理论对沉陷变形影响下的包气带土壤含水的横向分布规律进行了分区研究,分析了土壤压缩、拉伸变形对包气带土壤含水分布的影响规律,指出今后沉陷变形区土壤特性的实验研究应分区进行。最后,根据对矿区植被、水体的地空一体化监测结果,给出了植被与土壤水的负倒数关系模型,地下水与土壤含水、植被的指数关系模型,以及地下水深埋区植被受采动影响的判别模型,提出了适用于荒漠矿区资源环境协调开采的建议与措施。(本文来源于《中国矿业大学》期刊2009-05-01)
乔方利[7](2006)在《海洋动力环境要素 数值预报关键技术》一文中研究指出海洋数值预报系统是国家科学与技术综合能力的体现,运动耦合与资料同化是数值预报系统的两个关键问题,目前,我国在运动耦合领域处于国际前沿。当前已经具备了建立我国鲜明特色的海洋动力环境预报系统的理论和数值模式基础。日前在北京召开的首次全国海洋科技大会明确提出:(本文来源于《海洋开发与管理》期刊2006年05期)
关键环境要素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基于2016年10月在南海叁沙永乐龙洞开展的水体环境要素的综合观测,获取了水体温度、盐度、密度、叶绿素a、溶解氧、浊度、悬浮颗粒物粒度和海流等数据,研究了南海叁沙永乐龙洞关键水体环境要素的分布特征及影响因素.结果表明:永乐龙洞在水深10 m以下区域与外海无大规模连通;水体温度、盐度、密度存在多个跃层,分别位于水深3,10,50和80~110 m附近水深,其中以50 m水深附近跃层最强,155 m以下区域水文要素几无变化.叶绿素a垂向分布表现为多峰特征,在10~20 m附近存在一次表层叶绿素a最大值区.随着水深增加叶绿素a含量快速降低,在水深90 m附近叶绿素a浓度达到最大值,而后叶绿素a快速降低.溶解氧浓度垂向分布较为复杂,表层最高可达7 mg/L,在温度、盐度和密度跃层水深附近浓度快速降低,并在水深90 m附近降为0,即无氧状态.水体浊度与叶绿素a分布特征极为相似,即在水深10~20和90 m附近存在浊度高值区.龙洞内悬浮颗粒物主要有两个粒径组分,分别为145~500μm的粗颗粒组分和5.28~38.55μm的细颗粒组分,其中以粗颗粒组分为主.龙洞80 m以上和其下水体性质差异显着,表明其来源不同.80 m以上水体温度、盐度跃层主要为日变和季节性跃层,80~110 m为永久性跃层.跃层处密度的显着差异,导致水体垂向对流受限并富集悬浮颗粒物,是导致溶氧浓度快速降低的主控因素.80 m以下水体与其上水体几无交换,加之有机颗粒物的氧化与分解,形成无氧状态.悬浮细颗粒组分体积浓度控制水体浊度变化,推测细颗粒应主要为矿物及岩石碎屑,粗颗粒应主要为藻类和海洋雪花等.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关键环境要素论文参考文献
[1].高雅芳.长白山西坡苔原带尖被藜芦关键物候期及其与环境要素关系[D].东北师范大学.2019
[2].毕乃双,傅亮,陈洪举,刘瑞志,陈霖.南海叁沙永乐龙洞关键水体环境要素特征及其影响因素[J].科学通报.2018
[3].蔡晓珊,陈和.知识型企业创业的关键环境要素探讨:基于SEM模型的实证研究[J].中央财经大学学报.2016
[4].于东平,段云龙.基于DS/AHP方法的西部民营企业外部关键环境要素辨识[J].华东经济管理.2012
[5].雷少刚.荒漠矿区关键环境要素的监测与采动影响规律研究[J].煤炭学报.2010
[6].雷少刚.荒漠矿区关键环境要素的监测与采动影响规律研究[D].中国矿业大学.2009
[7].乔方利.海洋动力环境要素数值预报关键技术[J].海洋开发与管理.2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