盆底肌康复治疗产后女性压力性尿失禁的效果评价

盆底肌康复治疗产后女性压力性尿失禁的效果评价

福建省宁德市医院产房

摘要:目的:探讨盆底训练包括电刺激生物反馈对产后压力性尿失禁的治疗效果。方法:选择168例自然分娩单胎头位初产妇产后压力性尿失禁分观察组和对照组各84例。观察组由专人指导进行盆底功能训练,对照组进行一般的产后健康教育。将两组盆底肌收缩力、产后压力性尿失禁发生率进行比较和分析。结果:观察组盆底肌收缩力、产后压力性尿失禁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产后盆底康复治疗能够提高盆底肌力,预防和治疗产后张力性尿失禁,有助于产后妇女身体康复和生活质量的提高。

关键词:产后压力性尿失禁;盆底肌训练;康复

随着国际上对女性生殖健康的高度关注,近年来女性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FPFD)包括盆腔器官脱垂、尿失禁、粪失禁、性功能障碍等以引起广泛关注[1].常见的为尿失禁.现将我院2012年9月-2014年8月到我院住院分娩168例单胎头位初产妇产后压力性尿失禁接受与未接受盆底康复治疗进行观察,探讨盆底康复治疗对降低产后压力性尿失禁的影响。现报告如下。

1对象和方法

1.1一般资料将2012年1月-2014年8月期间来在我院住院分娩168例单胎头位初产妇产后压力性尿失禁作为研究对象,把其中接受盆底康复治疗的84例为观察组,未接受盆底康复治疗的84例为对照组.两组孕产妇年龄、家庭情况等基本相似,具有可比性。

1.2盆底康复治疗时间选择产后42天回医院复查,同时进行盆底肌力检测及制度治疗方案,早期治疗可使盆底肌力更早康复。

1.3治疗方法两组患者给与心理指导,进行室外锻炼、定时排尿并嘱其多食新鲜蔬菜、水果等常规治疗,如有必要可采取适当的护理措施。对照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指导进行缩肛运动,以增强盆底肌力,增强控尿能力。观察组给与盆底康复综合治疗,应用盆底康复治疗仪,采用生物电刺激,从0mA电流开始,根据患者情况适当增加电流量,以患者有刺激感但不感疼痛为标准,最高不超过50mA,根据屏幕反馈信息给与指导,使其能够自主进行正确的盆底肌锻炼,每周3次,每次30分钟,4周为一疗程,每次治疗后嘱患者回家自行继续做缩肛运动,每天至少2次,每次15-20分钟,体位不限,舒适即可,注:锻炼前排空膀胱。两个疗程后,观察疗效。

2.结果

2.1两组产后压力性尿失禁治愈率比较(表1)

结果示:经过治疗后可见,观察组有效率90.5%明显高于对照组65.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3.结论

寿命的延长和生活质量的提高,女性盆底功能障碍导致产后尿失禁已成为影响女性生活质量的最常见慢性疾病之一,越来越严重地影响女性身心健康而成为社会问题。

发病原因主要是由于骨盆肌肉变弱使尿道脱离正常的位置时,用以保持膀胱流出口关闭的技能变弱,从而形成压力性尿失禁。该疾病多发人群为妊娠期及产后的中老年妇女,中年妇女主要是因为生产及损伤造成肌张力减弱而形成,而老年妇女则是因为肌肉萎缩所致[2]

盆底康复治疗指生物电刺激联合盆底肌肉锻炼。生物电刺激主要通过盆底治疗仪来实现,作用机制为通过电刺激能提高神经肌肉的兴奋性,唤醒部分因受压而功能暂停的神经细胞,促进神经细胞功能的恢复。电刺激是通过刺激尿道外括约肌收缩,通过神经回路进一步增强括约肌收缩,加强控尿。电刺激神经和肌肉,兴奋交感通路并抑制交感通路,抑制膀胱收缩能力,降低逼尿肌代谢水平,增加膀胱容量,加强储尿能力。电刺激是通过松弛盆底肌来缓解因肌痉挛引起的疼痛,直接诱导治疗性的反应或者调节下尿路功能的异常。盆底生物反馈治疗生物反馈治疗通过肌电图、压力曲线或其他形式把肌肉活动的信息转化成听觉和视觉信号反馈给患者,指导患者进行正确的、自主的盆底肌肉训练,并形成条件反射。它能有效地控制不良的盆底肌肉收缩,并对这种收缩活动进行改进和纠正。同时配合自主的盆底肌肉锻炼,以保障疗效。盆底康复治疗是目前治疗女性产后尿失禁较为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值得在临床上推广。

参考文献:

[1]张洁,刘洪梅.女性尿失禁盆底康复治疗的护理[J].临床护理杂志,2008,7(5):33-34.

[2]唐芳,王京晨,荣风年,等.女性尿失禁影响因素分析及其健康管理策略探讨[J].中华健康管理学杂志,2012,6(6):394-397.

标签:;  ;  ;  

盆底肌康复治疗产后女性压力性尿失禁的效果评价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