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轮径差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轮径差,地铁车辆,动力学性能,磨耗功率
轮径差论文文献综述
蒋益平,池茂儒,周橙,朱海燕[1](2019)在《组合轮径差对地铁车辆动力学性能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为了研究各种轮径差组合形式对地铁车辆动力学性能的影响,基于车辆系统动力学和赫兹非线性接触理论,建立地铁动车非线性动力学模型,分析各种轮径差组合工况下地铁车辆的临界速度、平稳性、安全性和磨耗功率及其变化规律。结果表明:在多种轮径差组合工况下,轮径差增大会使地铁车辆的临界速度有较大幅度降低,会使地铁车辆的横向平稳性和磨耗功率明显增大;轮径差对地铁车辆的垂向平稳性、轮轴横向力、轮轨垂向力、脱轨系数和轮重减载率影响较小;通过左、右曲线时,轮径差对磨耗功率增幅的影响存在差异,但变化规律一致。(本文来源于《润滑与密封》期刊2019年10期)
严松,姜毅,王欢[2](2019)在《轮径差对机车安全性能的影响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机车车轮会受到加工和实际运行环境等因素的影响而产生轮径差,轮径差会影响机车的行驶安全性。基于多体动力学理论,建立了铁路机车动力学模型。研究了4种典型轮径差对机车直曲线行驶安全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复杂的轮径差可以通过4种典型轮径差组合而成; 4种典型轮径差对机车的行驶安全性有影响且影响的程度各不相同,轮径差越大,影响越明显;轮径差增大到一定值后,机车运行速度对行驶安全性产生影响,速度越高,安全性指标越低。(本文来源于《重庆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期刊2019年08期)
王军平,沈钢,毛鑫,马德礼[3](2018)在《基于轮径差的直线钢轨廓形优化设计方法》一文中研究指出为了配合直线线路提速下高速轮对踏面外形的优化,提出一种基于轮径差函数的钢轨廓形优化设计方法,该方法兼顾了轮对动力学性能和磨耗特性,以逆向工程设计理念为优化手段,设计了优化算法的闭环流程,并通过计算机程序实现该算法。以50、60和75?kg/m钢轨为例进行优化,证明了该方法的有效性和高效性,可为直线线路升级和新线路设计提供依据。(本文来源于《中国铁路》期刊2018年11期)
张云飞,李军[4](2018)在《轮径差对轨道客车山区小半径曲线通过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为了解决山区小半径曲线下车辆运行安全性低、平稳性差等问题,针对性地建立轨道客运车辆动力学模型.归纳轮径差的概念和种类,仿真计算转向架受力,并讨论前导/后随轮对、等值同相/反相轮径差对轨道客车山区小半径曲线通过性能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不同类型轮径差及车速的提高都不利于客车通过曲线;影响指数由大到小依次为轴间同相(4.05)、同轴前导(2.22)、轴间反相(2.08)和同轴后随(1.44).(本文来源于《华侨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期刊2018年04期)
陈嵘,陈嘉胤,王平,高原,徐井芒[5](2018)在《轮径差对道岔区轮轨接触几何和车辆过岔走行性能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高速列车车轮磨耗或加工误差引起不同车轮名义滚动圆半径偏差,在道岔区固有结构不平顺作用下,轮径差加剧轮轨系统动力性能。为揭示轮径差对高速道岔区车辆走行性能的影响,以某型高速动车组和客运专线12号道岔为主要研究对象,在综合考虑不同轮径差对岔区轮轨接触几何关系影响的基础上,建立了高速车辆-道岔耦合动力学模型,系统分析了高速车辆存在不同类型和幅值轮径差时通过道岔的稳定性、安全性和平稳性。结果表明,轮径差使轮载过渡位置提前;小轮径车轮位于尖轨侧时,轮对侧滚角增大,道岔固有横向结构不平顺变化剧烈。等值同相轮径差显着恶化车辆过岔走行性能,等值同相轮径差达2mm时,轮轨横向力和脱轨系数快速增大,车辆过岔易发生失稳,平稳性指标达到峰值。建议将同相分布同轴轮径差2 mm或反相分布同轴轮径差3mm作为运用限度,将同轴轮径差1.5mm作为一、二级检修限度。(本文来源于《铁道学报》期刊2018年05期)
毛鑫,沈钢[6](2018)在《基于轮径差函数的曲线钢轨打磨廓形设计》一文中研究指出为改善打磨质量,提高打磨后车辆运行品质,提出了一种基于直接反推方法的铁路钢轨打磨廓形的设计方法,该方法以优化打磨后的轮径差函数为核心目标,以预期的轮轨接触分布为设计边界条件,实现了通过设计轮径差函数直接反推钢轨打磨廓形的算法设计,并经编制的算法程序校验了该方法的可行性.该方法既可针对两股钢轨同时设计,也可针对单股钢轨进行设计,同时能够通过调整设计轮径差和预期接触分布满足不同的打磨需求.(本文来源于《同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期刊2018年02期)
蔡送宝,李林安,孙士刚[7](2015)在《车桥耦合中轮径差对车轮磨耗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推导了同时考虑接触斑内刚性滑动量和弹性变形量影响的轮轨相对滑动速度计算公式;建立了车轮磨耗理论计算模型并发展了相应的数值分析程序,该计算模型中包含了车桥耦合动力学模型、轮轨滚动接触模型和材料摩擦磨损模型。应用该模型仿真分析了4种典型轮径差对车桥耦合中车轮磨耗的影响。分析结果表明:轮径差不仅会造成车轮的严重偏磨,而且会明显改变车轮踏面的磨耗区域。(本文来源于《机械科学与技术》期刊2015年12期)
姚治锋,王勇[8](2015)在《轮径差对车辆非线性临界速度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运用多体动力学软件SIMPACK研究了轮对存在等值同相轮径差和等值反相轮径差条件下车辆的非线性临界速度,并和轮对无轮径差对应的结果进行了对比。计算结果表明:不同轮径差状态下,车辆的非线性临界速度变化不同,但临界速度的变化趋势相同。对等值反相轮径差条件下轮对的运动规律进行了仿真分析,结果表明,前后轮对单独出现轮径差的条件下,虽然轮径差相同,但轮对的运动规律并不是简单的反相对称关系,而是与轮径差所在的轮对位置密切相关。(本文来源于《铁道车辆》期刊2015年11期)
马卫华,邹瑞明,罗世辉[9](2015)在《轮径差对机车惰行和电制动轮轨作用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在分析轮径差类型的基础上,探讨轮径差对轮对受力状态和运动形态的影响。建立八轴重载机车+详细C80型运煤专用敞车+简化C80型运煤专用敞车的列车模型,仿真分析机车在惰行和电制动工况下,不同类型轮径差对轮轨相互作用的影响。结果表明,轮径差会改变轮对的运动形态,从而引起轮轨相互作用的变化,加剧轮轨之间的磨耗;由于摇头角会引起轮对的横向蠕滑,因此反相轮径差对轮轨横向力和轮轨磨耗的影响要大于同相轮径差;电制动工况相对惰行工况而言,横向蠕滑力有所减小,因此电制动工况下轮径差对轮轨横向力的影响要小于惰行工况,并且轮轴横向力相对惰行工况总体也有所减小;由于制动力会降低轮对对左右轮滚动圆半径的调整能力,因此电制动工况下的稳态轮径差要大于惰行工况下的稳态轮径差,轮轨磨耗也要远大于惰行工况,在电制动工况下,轮径差还会引发轮对偏磨的出现,进一步加大轮径差。(本文来源于《机械工程学报》期刊2015年14期)
魏静,罗斌贝[10](2015)在《轮径差对C_0—C_0径向转向架曲线通过动力学性能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为了研究不同分布形式轮径差对径向转向架曲线通过性能的影响,以某C0—C0轴式电力机车通过曲线为例,在SIMPACK中建立车辆-轨道系统动力学模型,从叁轴转向架轮径差的19种典型分布形式中选取最恶劣的7种形式进行仿真。仿真结果表明,不同形式轮径差对径向转向架动力学性能的影响程度不同。反相轮径差(前轮对小轮径车轮在曲线外侧,中间轮对轮径差与前轮对轮径差同相)对导向力、脱轨系数、摇头角和磨耗功的影响最大;叁轮对同向轮径差(小轮径车轮在曲线外侧)对轮轴横向力、外轨垂向力和轮重减载率的影响最大。传统转向架和径向转向架的曲线通过性能均随着轮径差的增大而恶化,并且在仍然改善了曲线通过性能的前提下,径向转向架对轮径差更敏感。(本文来源于《铁道机车与动车》期刊2015年06期)
轮径差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机车车轮会受到加工和实际运行环境等因素的影响而产生轮径差,轮径差会影响机车的行驶安全性。基于多体动力学理论,建立了铁路机车动力学模型。研究了4种典型轮径差对机车直曲线行驶安全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复杂的轮径差可以通过4种典型轮径差组合而成; 4种典型轮径差对机车的行驶安全性有影响且影响的程度各不相同,轮径差越大,影响越明显;轮径差增大到一定值后,机车运行速度对行驶安全性产生影响,速度越高,安全性指标越低。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轮径差论文参考文献
[1].蒋益平,池茂儒,周橙,朱海燕.组合轮径差对地铁车辆动力学性能的影响[J].润滑与密封.2019
[2].严松,姜毅,王欢.轮径差对机车安全性能的影响分析[J].重庆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2019
[3].王军平,沈钢,毛鑫,马德礼.基于轮径差的直线钢轨廓形优化设计方法[J].中国铁路.2018
[4].张云飞,李军.轮径差对轨道客车山区小半径曲线通过的影响[J].华侨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8
[5].陈嵘,陈嘉胤,王平,高原,徐井芒.轮径差对道岔区轮轨接触几何和车辆过岔走行性能的影响[J].铁道学报.2018
[6].毛鑫,沈钢.基于轮径差函数的曲线钢轨打磨廓形设计[J].同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8
[7].蔡送宝,李林安,孙士刚.车桥耦合中轮径差对车轮磨耗的影响[J].机械科学与技术.2015
[8].姚治锋,王勇.轮径差对车辆非线性临界速度的影响[J].铁道车辆.2015
[9].马卫华,邹瑞明,罗世辉.轮径差对机车惰行和电制动轮轨作用的影响[J].机械工程学报.2015
[10].魏静,罗斌贝.轮径差对C_0—C_0径向转向架曲线通过动力学性能的影响[J].铁道机车与动车.20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