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体育健身俱乐部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上海市,社区体育健身俱乐部,治理体系,全方位服务
体育健身俱乐部论文文献综述
祝良[1](2019)在《上海市社区体育健身俱乐部的成长:发展历程、问题诊断及未来出路》一文中研究指出问题提出:在创新社会治理的时期,在全民健身上升为国家战略的当下,在"健康中国"建设的号角已经吹响的今天,社区体育已然成为各项战略目标落实的前沿阵地,社区体育健身俱乐部则成为其基本的组织形式和重要的抓手推手,也是实施"六以"战略推动全民健身"六个身边"工程中群众身边组织建设的主要方式。在国家体育总局创建国家级社区体育健身俱乐部试点工作推动下,成立起来的236家社区体育健身俱乐部,发展至今还有多少家仍然在运营在服务于社区居民,有多少家已经成为"空壳组织",又有多少家早已销声匿迹,令人发醒。社区体育健身俱乐部在新时期扮演角色和承担职能的重要性更是不容忽视,如何充分发挥它们的作用激发它们的活力值得深思。上海市社区体育健身俱乐部的发展历经了十四年,俱乐部的数量从最初的2家发展到至今的164家,成为名副其实的居民身边的组织。它在上海市社区体育发展和创新实践中扮演着不可或缺的角色,是推动上海全民健身运动深入开展的组织载体。在新的时期,社区体育健身俱乐部的运作和经营模式仍在不断探索和发展之中,以适应社会发展步伐,以满足居民多元化需求。因此,对上海市社区体育俱乐部的发展进行全面、系统的梳理和分析,并提出未来发展思路显得尤为重要。研究目的:从上海的实践创新角度对社区体育健身俱乐部的发展历程进行全面、系统的梳理,对社区体育健身俱乐部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展开深入、细致的诊断,最后指出可持续发展的路径。旨在为其他200多家国家级社区体育健身俱乐部的创新发展提供参考和借鉴,以推动它们独立自治的发展进程,从而使得他们在新的时期发挥出应有的作用,最终为"全民健身"的落实和"健康中国"的建设服务。研究方法:(1)访谈法。访谈以区为单位通过座谈会的形式展开,访谈对象包括上海市16个区200多个街道(镇)及工业园区分管社区体育工作的负责人或社区体育干部,以及每个区体育局群体处或者每个区社会体育管理中心的有关负责人。座谈会包括汇报、提问、答疑、讨论等环节。(2)实地考察法。针对典型的个案,进行实地考察,以获得更为详尽的资料。研究结论:(1)上海市社区体育健身俱乐部从最初的2家发展到至今的164家,根据其发展过程中的重要事件作为划分节点,可将社区体育健身俱乐部的发展历程分为即为探索、改革和创新叁阶段,划分节点分别为2008年和2013年。2008年国家级社区体育健身俱乐部创建工作停止,2009年上海市拉开了其市级社区体育健身俱乐部的创建序幕。2014年,上海市社区体育协会成立,迎来了社区体育健身俱乐部发展的新局面。(2)上海市社区体育健身俱乐部发展中主要面临的问题包括,一是自治性较弱,表现为一方面社区体育健身俱乐部的人员配制由街道安排,这一人事安排把社区体育健身俱乐部纳入了街道行政运行体系之中,使得社区体育健身俱乐部的大小事务处于"被组织、被管理"的"他治"状态;一方面社区体育健身俱乐部自身的组织建设能力缺乏且落后于组织的发展需求以及当前的社会发展趋势。二是服务性不足表现为一方面社区体育健身俱乐部因同构在街道的职能部门,其内部外部的各项事务对街道形成了很强的依赖性;一方面它是自上而下成立,社会基础薄弱,公益意识淡薄,组织力量弱小,其社会服务功能萎缩。叁是工作人员缺乏,社区体育健身俱乐部在成立的时候,其主任,由街道分管体育的领导兼任,工作人员也由街道的体育工作者兼任,由他们来管理社区体育健身俱乐部的日常事务。具有专职人员的社区体育健身俱乐部,尽管工作人员数量方面有了保障,但是专职人员的流动性较大。(3)其发展出路为,一是社区体育健身俱乐部治理体系的建设,可以从其内部治理和外部治理两个方面着手。二是社区体育健身俱乐部全方位服务的拓展。首先,社区体育健身俱乐部要释放自身的服务功能,即服务的全面性和普及性,以拓展服务的广度;其次,社区体育健身俱乐部要优化自身的服务质量,即服务的精细化和专业化,以拓展服务的深度。叁是社区体育健身俱乐部人才保障体系的构建。首先,充分发挥社区体育志愿者角色优势;其次,进一步完善社会体育指导员人才体系。(本文来源于《第十一届全国体育科学大会论文摘要汇编》期刊2019-11-01)
刘帅,马延安,王金金[2](2019)在《西安体育健身俱乐部品牌发展的影响因素与对策研》一文中研究指出研究背景:近年来,党中央和国务院领导高度重视我国体育产业的发展,并于2014年10月20日出台了《加快发展体育产业促进体育消费的若干意见》。为我国体育产业的发展指明了方向,明确提出"2025年体育产业总规模超过50000亿元,成为推动经济持续发展的重要力量。"作为体育产业的重要支柱,体育健身俱乐部也将得到大力发展。当前,在西安市里体育健身俱乐部有的也已经捷足先登,率先在市里扎根,率先占领了市场,形成了市场优势。有的却还在经营中苦苦挣扎。体育健身俱乐部作为一个社会性经济组织,要想长远可持续发展,必然需要品牌战略的支持,但是品牌发展也势必会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因此,本论文尝试对西安体育健身俱乐部品牌发展的影响因素和对策进行研究,并尝试提出一些对策来解决目前西安体育健身俱乐部品牌发展所遇到的困境。研究方法:2.1文献资料调研:通过Internet(Cnki,中国期刊网,Baidu、Sina等网站,贴吧、论坛、微博、知乎等平台)等检索、汇集、整理西安市本地体育健身俱乐部品牌发展影响因素和实施对策等方面的资料和相关研究成果,并结合翻阅有关品牌策划,品牌营销,品牌推广,品牌战略规划等与品牌学相关的资料及专着。2.2问卷调查:先根据学习了解的一般品牌影响因素,依据各影响因素逐条设计《西安市体育健身俱乐部品牌发展影响因素调查问卷》,以分层抽样、随机抽样的方法抽取这21所体育健身俱乐部中的管理人员、消费者以及相关行业内专家,发放相关调查问卷。为了更好地反映影响西安市体育健身俱乐部品牌发展的各种因素,在发放问卷时根据西安市下辖各区的人口密度、区域特性、健身俱乐部发展情况等因素,合理分配调查数量。选取各区具有代表性的体育健身俱乐部,有效的保证了本研究的客观性。2.3数理统计:采用数理统计的方法,将本次调查的所有数据汇集起来,并建立数据库,利用SPSS统计分析软件来统计分析各影响因素,并对各影响因素实行数值计分衡量。研究结论:3.1政府采取扶持政策,制定法律法规规范市场。西安市相关部门对于市场中存在的"资源分配不均""鱼目混杂"等问题,需要制定相应的法律法规来加强规范和监督体育健身行业。对于一些投机性的、不符要求的小型体育健身俱乐部,要加强管理,督促其改进服务,并提高行业进入门槛。对于占据大量社会资源的强势品牌,也要加强管理,对社会资源进行合理有效配置。对于新兴的本地体育健身俱乐部,通过政策引导,资金支持,税收减免等手段,培养出一批有质量、有影响的本地知名健身俱乐部品牌,推动整个西安健身行业的发展。3.2重视市场调研,创新营销宣传方式。西安市体育健身俱乐部经营不好或未达到预期的重要原因就是:忽视了市场调研,不适应市场变化。对于市场调研,大多数健身俱乐部并没有设立专门组织。因此导致的结果是没有科学正确的依据来支撑自己的品牌战略和营销战略。而营销方式单一简单也是阻碍健身俱乐部品牌发展的重要原因,很多俱乐部将"打折""降价"作为唯一有效的营销手段,缺乏对消费者的吸引力,并将输在日益激烈的同行竞争中。3.3树立品牌意识,实施品牌战略。体育健身俱乐部要牢固品牌意识,品牌是俱乐部的一笔宝贵的无形财富。知名的品牌能够帮助健身俱乐部在市场竞争中占据优势,提高健身俱乐部服务质量和企业形象,也能够保护消费者权益。实施有效的品牌战略有利于俱乐部明确自身发展的正确方向,也能提高俱乐部人才素质,管理素质和技术素质,也能帮助健身俱乐部加强内部管理,为俱乐部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占据优势。3.4强化服务意识,提高服务质量。体育健身俱乐部归根究底依旧是服务行业。健身俱乐部要树立以服务为产品的主旨,要不断地提供人性化服务。比如:为消费者提供个人服务,回答健身方面的问题,对消费者的健身行为进行针对性的专门指导,为消费者提供健身方面的知识座谈等。优秀的人性化服务不仅会使消费者身体收益,也会让消费者的内心得到一定程度的满足。是自己健身俱乐部的品牌形象得到提升,增加消费者对自己品牌的忠诚度。3.5加强器械设施管理,创新健身娱乐项目。消费者在体育健身俱乐部的训练项目比较集中,目前主要集中在器械健身和各种健身课程。对于器械健身而言,器械设施的新旧好坏是关键,保证器械设施的可用,定期进行器械更新换代,是健身俱乐部经营过程中的重要一环。对于各种健身课程,越来越多地消费者对于健身项目并不满足于单一的"健身",在健身的同时,也在追求"休闲""娱乐"的成分。健身俱乐部要不断地创新拓展新型健身娱乐项目,要将传统和创新相结合,开创新颖个性的课程服务,提供既健身又娱乐的新型健身项目,形成自身品牌特色,增加核心竞争力。3.6引进高级管理人才,加强品牌管理。一个健身俱乐部如果没有高级管理人才和服务人才,没有合理的管理制度,就不能有序的维持经营下去,最终也会被市场淘汰。引进人才,加快人才储备,是提高经营管理水平和服务水平的根本之道。完善管理体制,是维持健身俱乐部稳步发展的前提。建立科学的决策机制,是健身俱乐部走向正轨的保证。(本文来源于《第十一届全国体育科学大会论文摘要汇编》期刊2019-11-01)
贾富米,裴德超[3](2019)在《体育健身俱乐部多元捆绑式营销策略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近年中国国民经济迅猛发展,中国俨然成为世界健身市场的潜力巨星,这与健身行业成功的营销手段息息相关。近年来,多元捆绑式营销模式愈来愈受广大消费者的青睐。因此,本文主要采用文献资料、实地考察、对比分析等研究方法,在从营销的元素、定价、渠道、促销四个方面归纳总结当前体育健身俱乐部营销现状的基础上,重点探讨了体育健身俱乐部多元捆绑式营销的优势与具体策略,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目的在于构建科学合理的体育健身俱乐部多元捆绑式营销模式,为我国体育健身俱乐部形成集群式发展提供参考。(本文来源于《当代体育科技》期刊2019年23期)
郭明一[4](2019)在《沈阳市健身俱乐部消费者体育消费结构特征的研究与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为促进沈阳市健身产业进一步发展,探索其健身俱乐部消费市场不能一概而论,应该探索其消费结构,为相关企业的产品结构改造提供根据,为政府更好地引领市民健身消费提供借鉴,为沈阳市健身行业决策部门和商业性体育俱乐部的投资者、经营者提供决策参考,从而达到拉动体育产业消费的目的。(本文来源于《体育风尚》期刊2019年08期)
祝良,黄亚玲[5](2019)在《委托代理:社区体育健身俱乐部从“同构”到“脱钩”的过渡方式》一文中研究指出社区体育健身俱乐部是开展全民健身工作的组织载体和重要抓手。以社区体育健身俱乐部为研究对象,采用文献资料法、实地考察法和个案分析法,分析其存在"同构性"现实问题的原因,以及社区体育健身俱乐部从"同构"到"脱钩"的改革方式。研究发现社区体育健身俱乐部在创立之时就带有行政色彩,即采取自上而下的方式成立,在运行过程中,政府嵌入过多,使其行政色彩没有淡化反而更加浓厚。实践中社区体育健身俱乐部则通过委托代理的方式实现了其社会化的运作。于是进一步提出,委托代理可作为社区体育健身俱乐部从"同构"到"脱钩"改革的一种过渡方式,该方式虽存在利弊,但具有其可行性和适用性。旨在为国家体育总局创建国家级社区体育健身俱乐部试点工作推动下成立起来的236家俱乐部的可持续发展提供参考依据和借鉴意义。(本文来源于《北京体育大学学报》期刊2019年07期)
管晶晶[6](2019)在《体育院校与健身俱乐部人才协同培养策略》一文中研究指出当前受社会环境影响,越来越多的人身体出现亚健康状态。人们也逐渐意识身体健康的重要性,健身运动成为热潮,促进健身行业蓬勃发展。本文阐述了健身俱乐部人才供给的现状及体育院校学生的就业情况。并针对两者出现的问题,提出新的人才定向培养新策略。体育院校优化课程设置,重新配比师资力量,为健身行业输送专业人才。(本文来源于《体育风尚》期刊2019年07期)
马英辉[7](2019)在《体育经济视角下健身俱乐部的市场营销途径》一文中研究指出健身俱乐部的出现,表示了体育运动越来越经济化。目前,人们对身体健康越来越重视,促进了健身俱乐部的发展。俱乐部的合理的运营,增加健身的人群,是现在健身俱乐部的主要任务。(本文来源于《现代营销(经营版)》期刊2019年07期)
胡查冬,王莉,毛雨[8](2019)在《校企合作的草根体育“娱乐健身俱乐部”生存探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采用实地调查法、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等研究方法对合肥城市草根体育组织进行调查研究,通过对城市草根体育组织的活动内容、组织指导、场地设施、资金运作等情况进行调查研究,分析发现合肥市的草根体育组织存在设施不足、组织单一、经费不足、社会体育指导缺乏、管理不够系统等问题。研究针对这些问题提出相应的建议和对策。运用团队精神,发展共享体育;推崇体育健身共享,不仅网络共享,实体资源也要共享。最终响应国家政策,让草根体育组织传承化,让全民健身共享体育梦想化,最终增强群众体育技能与健身的效果。(本文来源于《海峡科技与产业》期刊2019年05期)
郭新斌[9](2019)在《体育健身俱乐部现状分析及发展策略——以太原市为例》一文中研究指出运用问卷调查法和专家访谈法,以太原市为例,对体育健身俱乐部管理模式和会员状况进行分析,研究得出:体育健身俱乐部以中型居多,消费群体大多为中等收入者;俱乐部管理者年龄趋近于年轻化,专业技能水平较高,但管理经验欠缺;俱乐部教练大多是专业出身,但是专业知识技能过硬同时又具有专业执教资质的教练员不多;多数消费者职业为事业工作者,锻炼的动机主要是增肌、塑性和健康,年龄大多在21岁-40岁之间,且男性会员多于女性会员.最后提出了一系列相关的健身俱乐部发展策略。(本文来源于《长沙大学学报》期刊2019年02期)
胡良楠,赵江鸿,朱洪伟,刘志强[10](2019)在《陕西省体育健身俱乐部健身指导服务管理标准化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以陕西省西安市、宝鸡市、汉中市、安康市的17个体育健身俱乐部的体育指导员和会员为调查对象,采用文献资料、数理统计、问卷调查、"IPA"等研究方法,对陕西省体育健身俱乐部体育指导服务管理标准化现状进行了调查研究。结果表明:陕西省体育健身俱乐部健身指导员趋于年轻化且从业年限相对较短,流动性较大,其学历水平和专业水平仍有较大提升空间;在规章制度、服务规范、教学管理、安全条例上需要改进;信息管理中的信息安全、会员管理和教练员信息等系统需要改进,知识技能方面的能力有待提升。(本文来源于《体育研究与教育》期刊2019年01期)
体育健身俱乐部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研究背景:近年来,党中央和国务院领导高度重视我国体育产业的发展,并于2014年10月20日出台了《加快发展体育产业促进体育消费的若干意见》。为我国体育产业的发展指明了方向,明确提出"2025年体育产业总规模超过50000亿元,成为推动经济持续发展的重要力量。"作为体育产业的重要支柱,体育健身俱乐部也将得到大力发展。当前,在西安市里体育健身俱乐部有的也已经捷足先登,率先在市里扎根,率先占领了市场,形成了市场优势。有的却还在经营中苦苦挣扎。体育健身俱乐部作为一个社会性经济组织,要想长远可持续发展,必然需要品牌战略的支持,但是品牌发展也势必会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因此,本论文尝试对西安体育健身俱乐部品牌发展的影响因素和对策进行研究,并尝试提出一些对策来解决目前西安体育健身俱乐部品牌发展所遇到的困境。研究方法:2.1文献资料调研:通过Internet(Cnki,中国期刊网,Baidu、Sina等网站,贴吧、论坛、微博、知乎等平台)等检索、汇集、整理西安市本地体育健身俱乐部品牌发展影响因素和实施对策等方面的资料和相关研究成果,并结合翻阅有关品牌策划,品牌营销,品牌推广,品牌战略规划等与品牌学相关的资料及专着。2.2问卷调查:先根据学习了解的一般品牌影响因素,依据各影响因素逐条设计《西安市体育健身俱乐部品牌发展影响因素调查问卷》,以分层抽样、随机抽样的方法抽取这21所体育健身俱乐部中的管理人员、消费者以及相关行业内专家,发放相关调查问卷。为了更好地反映影响西安市体育健身俱乐部品牌发展的各种因素,在发放问卷时根据西安市下辖各区的人口密度、区域特性、健身俱乐部发展情况等因素,合理分配调查数量。选取各区具有代表性的体育健身俱乐部,有效的保证了本研究的客观性。2.3数理统计:采用数理统计的方法,将本次调查的所有数据汇集起来,并建立数据库,利用SPSS统计分析软件来统计分析各影响因素,并对各影响因素实行数值计分衡量。研究结论:3.1政府采取扶持政策,制定法律法规规范市场。西安市相关部门对于市场中存在的"资源分配不均""鱼目混杂"等问题,需要制定相应的法律法规来加强规范和监督体育健身行业。对于一些投机性的、不符要求的小型体育健身俱乐部,要加强管理,督促其改进服务,并提高行业进入门槛。对于占据大量社会资源的强势品牌,也要加强管理,对社会资源进行合理有效配置。对于新兴的本地体育健身俱乐部,通过政策引导,资金支持,税收减免等手段,培养出一批有质量、有影响的本地知名健身俱乐部品牌,推动整个西安健身行业的发展。3.2重视市场调研,创新营销宣传方式。西安市体育健身俱乐部经营不好或未达到预期的重要原因就是:忽视了市场调研,不适应市场变化。对于市场调研,大多数健身俱乐部并没有设立专门组织。因此导致的结果是没有科学正确的依据来支撑自己的品牌战略和营销战略。而营销方式单一简单也是阻碍健身俱乐部品牌发展的重要原因,很多俱乐部将"打折""降价"作为唯一有效的营销手段,缺乏对消费者的吸引力,并将输在日益激烈的同行竞争中。3.3树立品牌意识,实施品牌战略。体育健身俱乐部要牢固品牌意识,品牌是俱乐部的一笔宝贵的无形财富。知名的品牌能够帮助健身俱乐部在市场竞争中占据优势,提高健身俱乐部服务质量和企业形象,也能够保护消费者权益。实施有效的品牌战略有利于俱乐部明确自身发展的正确方向,也能提高俱乐部人才素质,管理素质和技术素质,也能帮助健身俱乐部加强内部管理,为俱乐部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占据优势。3.4强化服务意识,提高服务质量。体育健身俱乐部归根究底依旧是服务行业。健身俱乐部要树立以服务为产品的主旨,要不断地提供人性化服务。比如:为消费者提供个人服务,回答健身方面的问题,对消费者的健身行为进行针对性的专门指导,为消费者提供健身方面的知识座谈等。优秀的人性化服务不仅会使消费者身体收益,也会让消费者的内心得到一定程度的满足。是自己健身俱乐部的品牌形象得到提升,增加消费者对自己品牌的忠诚度。3.5加强器械设施管理,创新健身娱乐项目。消费者在体育健身俱乐部的训练项目比较集中,目前主要集中在器械健身和各种健身课程。对于器械健身而言,器械设施的新旧好坏是关键,保证器械设施的可用,定期进行器械更新换代,是健身俱乐部经营过程中的重要一环。对于各种健身课程,越来越多地消费者对于健身项目并不满足于单一的"健身",在健身的同时,也在追求"休闲""娱乐"的成分。健身俱乐部要不断地创新拓展新型健身娱乐项目,要将传统和创新相结合,开创新颖个性的课程服务,提供既健身又娱乐的新型健身项目,形成自身品牌特色,增加核心竞争力。3.6引进高级管理人才,加强品牌管理。一个健身俱乐部如果没有高级管理人才和服务人才,没有合理的管理制度,就不能有序的维持经营下去,最终也会被市场淘汰。引进人才,加快人才储备,是提高经营管理水平和服务水平的根本之道。完善管理体制,是维持健身俱乐部稳步发展的前提。建立科学的决策机制,是健身俱乐部走向正轨的保证。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体育健身俱乐部论文参考文献
[1].祝良.上海市社区体育健身俱乐部的成长:发展历程、问题诊断及未来出路[C].第十一届全国体育科学大会论文摘要汇编.2019
[2].刘帅,马延安,王金金.西安体育健身俱乐部品牌发展的影响因素与对策研[C].第十一届全国体育科学大会论文摘要汇编.2019
[3].贾富米,裴德超.体育健身俱乐部多元捆绑式营销策略研究[J].当代体育科技.2019
[4].郭明一.沈阳市健身俱乐部消费者体育消费结构特征的研究与分析[J].体育风尚.2019
[5].祝良,黄亚玲.委托代理:社区体育健身俱乐部从“同构”到“脱钩”的过渡方式[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19
[6].管晶晶.体育院校与健身俱乐部人才协同培养策略[J].体育风尚.2019
[7].马英辉.体育经济视角下健身俱乐部的市场营销途径[J].现代营销(经营版).2019
[8].胡查冬,王莉,毛雨.校企合作的草根体育“娱乐健身俱乐部”生存探究[J].海峡科技与产业.2019
[9].郭新斌.体育健身俱乐部现状分析及发展策略——以太原市为例[J].长沙大学学报.2019
[10].胡良楠,赵江鸿,朱洪伟,刘志强.陕西省体育健身俱乐部健身指导服务管理标准化研究[J].体育研究与教育.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