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体育锻炼态度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体育教学风格,女大学生,学习满意度,锻炼态度
体育锻炼态度论文文献综述
夏君玫,余玲,尹碧昌,周小翔,郑锋[1](2019)在《Mosston组合式体育教学风格对女大学生学习满意度和锻炼态度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研究目的:Muska Mosston提出的体育教学风格频谱,从学生需求与兴趣爱好出发,增进学生身心健康提供了参考。本课题尝试通过在高校健美操选项教学中运用Mosston组合式体育教学风格,探讨女大学生对健美操学习满意度、心理健康和锻炼态度的影响,为提高健美操课程学习效果、优化健美操课堂教学行为和促进大学生培养终身运动兴趣、提高终身体育能力和养成终身运动习惯提供实证依据,为普通高校健美操教学改革提供新的思路与方向。研究方法:采用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数理统计法和实验法。采用史青教授编制的《大学生体育课学习满意度量表》、《症状自评量表》(SCL-90)、毛荣建(2003)修订的《锻炼态度量表》和王才康等人翻译修订的《自我效能感量表》(GSES)检验女大学生对健美操学习的满意度、心理健康水平、锻炼态度和自我效能感。采用准实验研究的方法,即利用自然形成的完整团体(选项课班级)进行实验。本研究以Z大学2018级健美操选项课中的3个班中90名女生为研究对象,随机确定1个对照班和2个实验班。其中,对照班为传统教学班(采用命令式教学风格),实验班分为A班(采用包含-练习式教学风格)和B班(采用互惠-练习式教学风格)。从2017年9-12月及2018年3-6月进行了2个学期的实验教学,授课时间为32周,每次课时90min。研究结果:在健美操课堂教学中重新定位"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教学理念,以"开放互动、因材施教、引领示范"为目标、充分实现"课内外一体化"为手段,注重培养和养成自主练习以及团队合作的学习习惯,建立师生之间、生生之间全方位立体式多边互助的"互惠-练习式教学风格"和"包含-练习式教学风格"新型"组合式"体育课堂教学风格。结果表明:(1)学习满意度与对照班相比,实验班学生的健美操学习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班学生,其中,实验A班学生在教学氛围与内容因子和教师教学能力因子上与实验前有显着性差异(P<0.05),实验B班学生在教学氛围与内容因子和同学关系因子上与实验前有显着性差异(P<0.05),经单因素分析,实验A班学生在教学氛围与内容因子和教师教学能力因子上有显着性差异(P<0.05),表明"包含-练习式教学风格"促使女大学生根据教师的教学任务设计,并在"课内外一体化"教学中决定进行何种难度的学习任务,课后参与自主性练习并进行自我监控,积极参与健美操课中学习和课后锻炼。学生对于健美操课的满意度越高,通过学习动机与成效就越强,对于健美操学习的态度越趋于正向。(2)心理健康水平实验后A班和B班学生在SCL-90各因子上的得分明显低于前测值。其中包含-练习式教学风格班的学生在总均分、躯体化、焦虑因子上存在显着性差异(P<0.05);互惠-练习式教学风格班学生在总均分、躯体化、人际关系敏感、敌对和恐怖因子上存在显着性差异(P<0.05),其它因子虽有下降,但无显着性差异。表明健美操课堂采用的组合式体育教学风格对学生的心理健康产生了不同的影响。互惠-练习式教学风格创造了师生和谐愉悦的氛围,学生之间进行反馈和评价,相互配合和帮助,增加了交流合作,消除猜疑和敌对心理。(3)锻炼态度实验班的锻炼总分在实验前后存在显着性差异,实验后结果明显优于实验前(P<0.05),其中在行为认知和行为习惯方面存在显着差异(P<0.05),表明互惠-练习式教学风格促使学生形成了正确的锻炼态度,学生参与动作学习积极性较高,获得了切实的锻炼机会,从而形成态度和行为之间的稳定关系。传统的命令式教学风格让学生跟随教师的讲解和示范充分学习运动技能,练习式教学风格给学生充足的练习时间,互惠式教学风格让学生相互之间监督合作有利于运动技能的学习。(4)自我效能与对照班相比,实验班学生的自我效能均有明显提升(P<0.05),互惠-练习式教学风格强调的是同伴之间的合作关系和即刻反馈,把教师的指导与同伴互助融为一体,能够促使学生有规律的进行锻炼,利于提高学生的健美操锻炼兴趣和积极性。包含-练习式教学风格使学生的自主决策能力增强,在学习健美操组合和套路时根据任务自主学习,独自决策,逐步根据指导完成任务,能感受到更多的运动愉悦,利于自我效能感的提高。研究结论:(1)互惠-练习式教学风格和包含-练习式教学风格,均能提高女大学生的健美操学习满意度、心理健康、锻炼态度和自我效能感水平;(2)互惠-练习式教学风格和包含-练习式教学风格对女大学生的心理健康和锻炼态度产生不同的影响,提示在健美操选项课教学中,教师应根据学生的特点,选择合适的教学风格进行组合,全方位育人,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和谐发展,从知识、能力和素质叁个方面达成教学目标。(本文来源于《第十一届全国体育科学大会论文摘要汇编》期刊2019-11-01)
卢京顺,杨阿丽,王超[2](2019)在《体育价值观对锻炼行为的影响:基本心理需要和体育态度的中介作用》一文中研究指出随着我国经济水平的快速发展与信息时代的到来,快速的生活节奏与对手机的依赖使得人们的体育锻炼行为越来越少,伴随而来的是国民体质健康水平越来越低与肥胖率居高不下等一系列健康问题,因此,对体育锻炼行为的研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研究以体育参与动力调节系统为理论基础,着重探讨体育价值观、基本心理需要、体育态度与体育锻炼行为的关系,并揭示其内在的作用机制。以沈阳体育学院224名非体育专业大学生为调查对象,采用《锻炼基本心理需要量表》、《体育态度量表》、《锻炼行为量表》和《体育价值观问卷》作为测评工具。研究结果表明:(1)体育价值观与基本心理需要、积极体育态度维度显着正相关;(2)体育价值观、基本心理需要、积极体育态度对锻炼行为有正向预测作用,体育价值观对基本心理需要和积极体育态度有正向预测作用,基本心理需要对积极体育态度具有正向预测作用;(3)基本心理需要与积极体育态度在体育价值观与锻炼行为中具有完全中介作用,体育价值观通过基本心理需要与积极体育态度的链式中介作用对锻炼行为产生影响。结论:体育价值观对锻炼行为的影响完全通过基本心理需要和积极体育态度而起作用,基本心理需要和积极体育态度是影响锻炼行为的重要变量,要促进学生的体育锻炼行为可从满足其基本心理需要和培养积极体育态度入手进行干预。(本文来源于《第二十二届全国心理学学术会议摘要集》期刊2019-10-19)
张辉[3](2019)在《锻炼提升,对策改善——高校大学生体育锻炼态度与行为现状及对策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在追求人才全面发展的现代社会,重视学生的德智体美劳的全面提升是教育的一个重要的目标,其中体育是一项重要的指标,借助体育锻炼的形式可以让高校大学生的身体素质大大提升,增强自我疾病抵抗的能力,进而实现学习的连续性,成为建设国家,推动国家发展的人才。基于此,本文分析了高校大学生体育锻炼活动中对体育素养提升的态度,从对学生日常活动中观察总结了当前大学生的体育锻炼行为,提出了几点大学生体育锻炼优化完善的措施。(本文来源于《考试与评价》期刊2019年10期)
陈洛嵩,佘梓航[4](2019)在《运动APP虚拟社区融入程度与参与者体育锻炼态度、行为习惯的差异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运用问卷调查法和数理统计法,以运动APP使用者作为调查对象,探究运动APP虚拟社区融入程度对参与者体育锻炼态度、行为习惯的影响。结果表明:运动APP使用者对APP虚拟社区的融入程度,会导致其体育锻炼态度和行为习惯的差异;随着融入程度的加深和相应体育锻炼实践的执行,APP使用者会形成更好的体育锻炼态度和更高的锻炼行为习惯。(本文来源于《体育科技文献通报》期刊2019年09期)
黄苏群,查龙应[5](2019)在《肇庆市某医科学校中职学生体育锻炼态度与体质健康状况》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了解肇庆市某医科学校中职学生的体育锻炼态度与体质健康状况,探讨体育锻炼态度与体质健康促进的关系。方法采用自编《学生体育锻炼态度量表》对肇庆市某医科学校中职学生进行锻炼态度调查,同时根据《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的要求对其进行体质健康测试,并对调查和测试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学生的体育锻炼态度总分为109.73±14.80,属一般水平,男生的体育锻炼态度好于女生。学生的体质测试综合总评的平均分是67.98±10.78,分数偏低,表明他们的体质健康水平一般。学生的体育锻炼态度总分与体质测试水平之间呈正相关关系(r=0.262,P<0.01);行为习惯较锻炼态度中的其他维度与体质健康的相关性更好;而耐力跑与锻炼态度的7个维度都表现出不同程度的低相关性。结论良好的体育锻炼态度有利于中职医学生体质健康的促进,学校教育中应该继续加强健康教育和开展丰富的体育活动,不断改善学生体育锻炼态度,从而持续推动学生体质健康水平的提高。(本文来源于《职业与健康》期刊2019年16期)
杨建盛[6](2019)在《健步走对女大学生体育锻炼态度和体质影响的实验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采用文献资料法、实验法、问卷调查法,对健步走对女大学生体育锻炼态度和体质健康影响进行实验研究。研究表明:持续一定时间的健步走能够促进女大学生体育锻炼态度的养成,对提升女大学生体质健康水平有促进作用。大学应采取有效引导和激励大学生健步走运动的措施,积极引导大学生自觉主动地坚持健步走运动,切实提升大学生体质健康水平。(本文来源于《运动精品》期刊2019年08期)
党民,白玉[7](2019)在《高职院校学生体育锻炼态度调查研究——以包头职业技术学院为例》一文中研究指出文章选用锻炼态度量表,主要运用对比分析的方法对包头职业技术学院在校一年级和二年级学生的体育态度进行调查与分析,并根据分析结论,从提高学生体育锻炼态度、丰富体育课程内容,关注学生个体差异等方面提出改变学生体育锻炼态度的建议。(本文来源于《包头职业技术学院学报》期刊2019年02期)
葛丹丹[8](2019)在《健身类APP对山东省本科大学生体育锻炼态度影响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体育锻炼态度是个体在面对体育活动时的认知、情感体验和行为倾向,对体育行为有着指导性的作用,可以对体育行为产生直接或间接的影响。随着网络的飞速发展和手机的普及,手机APP被应用于众多领域,人们对健身的需求使健身类APP发展日益普及。大学生是APP接受能力强的重要群体,是健身类APP用户中的重要群体之一。那么,健身类APP对于大学生体育锻炼态度的影响也就具有一定的研究价值。值此,运用问卷调查法了解健身类APP的发展现状、健身类APP在大学生群体中的使用情况和功能特点,研究分析健身类APP对不同群体大学生体育锻炼态度的影响以及健身类APP使用情况对于大学生体育锻炼态度的影响。研究认为:(1)微信、微博等社交平台是大学生了解健身类APP的主要途径原因之一。62.7%的大学生都在使用健身类APP进行体育运动,且女生使用比例要高于男生;在四个年级中,大叁使用比例最高。不同专业使用者的比例也不相同,其中使用率最高的是体育专业,其次是艺术专业。(2)大学生使用健身类APP的年限、时间以及每次使用时间情况均良好。最常使用的功能是数据记录、视频教学、量身定制训练计划,主要是为了达到减肥、增强体质、监督和督促锻炼的目的。(3)健身类APP对大学生良好体育锻炼态度的养成有积极作用,不存在性别差异,但在行为认知和行为控制感两维度上存在显着性差异,且在行为认知上女生优于男生,在行为控制感上男生优于女生;在年级方面,各年级的体育锻炼态度在整体上没有显着性差异,只在叁个分维度上存在显着性差异,且均为大四年级显着高于大二年级;在专业方面,各专业的体育锻炼态度不仅在整体上存在显着性差异,而且在个别维度也存在显着性差异,均为体育专业显着高于其他专业。(4)使用健身类APP的年限、频率、每次时间对大学生体育锻炼态度在整体和多数维度上均有积极影响,使用健身类APP的年限越长、频率越高、每次时间越长,大学生的体育锻炼态度越为积极。在健身类APP的功能方面,运动提高这一功能在目标态度上显着高于运动商城,说明运动提高这一功能更有助促进积极的体育锻炼态度;在健身类APP的目的方面,结交好友这一目的在行为认知上要显着低于其余几项目的,可知监测记录、提高运动能力、获取信息知识几项目的对体育锻炼态度更有促进作用。(本文来源于《聊城大学》期刊2019-06-01)
陈洛嵩,佘梓航[9](2019)在《使用智能手机运动软件对大学生体育锻炼态度、行为习惯的影响——基于计划行为理论的解释与质疑》一文中研究指出为探讨智能手机运动软件的使用对大学生体育锻炼态度和行为习惯的影响,以387名大学生作为调查对象,其中APP使用组240人,APP干预组147人,运用实验法、问卷调查法和数理统计法,从横向和纵向两个角度,对APP使用组和APP干预组实验前后的体育锻炼态度和行为习惯进行比较分析。结果均显示:使用智能手机运动软件能显着提高大学生体育锻炼的"目标态度"、"行为态度"、"行为意向"等态度变量和"行为习惯",而且,这些态度变量与行为习惯均具有较强的正相关性,能相互促进,这在一定程度上验证了"计划行为理论"模型解释锻炼行为的有效性;但是,研究也发现"主观标准"变量与"行为习惯"仅具有微弱相关性,说明该理论模型的解释力具有局限性。研究结果可为大学生体育行为促进提供新的思路。(本文来源于《广州体育学院学报》期刊2019年03期)
张梓玲[10](2019)在《湘西地区高校教师生命质量与体育锻炼态度的相关性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主要采取了查阅文献资料、发放问卷、数理统计和数据进行逻辑分析等手法对湘西地区483名高校教师的生命质量与体育锻炼态度的现状进行调查与研究,对他们的生命质量和体育锻炼态度是否存在一定的相关性进行进一步的探讨与研究。论文主要分析了湘西地区高校教师生命质量与体育锻炼态度的关系,探讨了良好的体育锻炼态度对提高高校教师的锻炼意识,提高身体健康状况与生命质量的作用。希望本次研究能够有效的提高湘西地区高校教师的体育锻炼的认知水平,并对教师进行有效引导,使教师们形成好的体育锻炼态度,养成良好的体育锻炼习惯,为湘西地区高校教师的整体生命质量的提高出一份力,为高校制定管理决策提供新的理论依据。研究结果显示:(1)湘西地区高校教师的生命质量与健康状况不是很理想,发现他们生命质量的8个维度得分较低,而通过本文研究得出影响湘西地区高校教师生命质量重要因素分别是性别、年龄、婚姻状况、学历、职称。(2)湘西地区高校教师体育锻炼态度的各维度的得分一般,该地区的高校教师对体育锻炼持有比较积极的态度,在湘西地区不同性别的高校教师中,男性教师体育锻炼态度比女性教师好,在湘西地区不同的年龄46-55岁这个年龄段的高校教师的体育锻炼态度很积极,在湘西地区不同的婚姻状况中,已婚教师对体育锻炼态度分好于未婚教师,在湘西地区不同学历的高校教师中,学历越高,他们的体育锻炼态度的分值越低对锻炼行为评价不高,在不同职称的高校教师中职称越高,体育锻炼态度就越积极。(3)湘西地区高校教师生命质量与体育锻炼态度之间存在着显着的相关关系,其中,影响生命质量维度的主要因素是行为态度、目标态度、行为习惯和行为意向。而不同性别、年龄、婚姻状况、学历与职称,他们对生命质量的有着不同的影响因素。建议:(1)湘西地区高校应加强教师对生命质量和体育知识的学习,把好的锻炼态度能促使好的锻炼行为形成,把提高生命质量作为重点宣传,让高校教师拥有一个好的体育锻炼态度和好的健身观念。(2)在湘西地区高校中对体育锻炼意识较好的教师应加强积极引导,将没有运动意识的教师带动起来,学校应将有锻炼习惯和有锻炼兴趣的教师凝聚在一起,让他们分享运动锻炼的经验,并相互交流相互带动共同进步。学校应在有能力的条件下,为一些体育项目营造好的锻炼氛围。(3)生命质量是每个高校教师必须了解与重视的,积极学习生命质量的内容培养良好的体育锻炼态度,合理的安排好工作和生活,积极参加体育锻炼活动,建立良好的社会关系,保持一个健康向上的生活观念,这样能促使湘西地区高校教师生命质量的提高。(4)湘西地区的高校管理者应该根据学校的发展,结合地域特殊的优势,科学合理制订人才培养方案,加大对体育知识的宣传和体育教学的投入,鼓励教师进行体育参与和提高体育教育的水平。加大体育设施的投入,增加体育场所的开放时间,为高校教师提供良好的锻炼环境和锻炼场所。(5)社会管理机构应该对全民体育的计划落到实处,加大对体育事业的投资以及在住宅区及公园周围兴建合适规模的健身区及设施。(本文来源于《吉首大学》期刊2019-05-28)
体育锻炼态度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随着我国经济水平的快速发展与信息时代的到来,快速的生活节奏与对手机的依赖使得人们的体育锻炼行为越来越少,伴随而来的是国民体质健康水平越来越低与肥胖率居高不下等一系列健康问题,因此,对体育锻炼行为的研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研究以体育参与动力调节系统为理论基础,着重探讨体育价值观、基本心理需要、体育态度与体育锻炼行为的关系,并揭示其内在的作用机制。以沈阳体育学院224名非体育专业大学生为调查对象,采用《锻炼基本心理需要量表》、《体育态度量表》、《锻炼行为量表》和《体育价值观问卷》作为测评工具。研究结果表明:(1)体育价值观与基本心理需要、积极体育态度维度显着正相关;(2)体育价值观、基本心理需要、积极体育态度对锻炼行为有正向预测作用,体育价值观对基本心理需要和积极体育态度有正向预测作用,基本心理需要对积极体育态度具有正向预测作用;(3)基本心理需要与积极体育态度在体育价值观与锻炼行为中具有完全中介作用,体育价值观通过基本心理需要与积极体育态度的链式中介作用对锻炼行为产生影响。结论:体育价值观对锻炼行为的影响完全通过基本心理需要和积极体育态度而起作用,基本心理需要和积极体育态度是影响锻炼行为的重要变量,要促进学生的体育锻炼行为可从满足其基本心理需要和培养积极体育态度入手进行干预。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体育锻炼态度论文参考文献
[1].夏君玫,余玲,尹碧昌,周小翔,郑锋.Mosston组合式体育教学风格对女大学生学习满意度和锻炼态度的影响[C].第十一届全国体育科学大会论文摘要汇编.2019
[2].卢京顺,杨阿丽,王超.体育价值观对锻炼行为的影响:基本心理需要和体育态度的中介作用[C].第二十二届全国心理学学术会议摘要集.2019
[3].张辉.锻炼提升,对策改善——高校大学生体育锻炼态度与行为现状及对策研究[J].考试与评价.2019
[4].陈洛嵩,佘梓航.运动APP虚拟社区融入程度与参与者体育锻炼态度、行为习惯的差异研究[J].体育科技文献通报.2019
[5].黄苏群,查龙应.肇庆市某医科学校中职学生体育锻炼态度与体质健康状况[J].职业与健康.2019
[6].杨建盛.健步走对女大学生体育锻炼态度和体质影响的实验研究[J].运动精品.2019
[7].党民,白玉.高职院校学生体育锻炼态度调查研究——以包头职业技术学院为例[J].包头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9
[8].葛丹丹.健身类APP对山东省本科大学生体育锻炼态度影响的研究[D].聊城大学.2019
[9].陈洛嵩,佘梓航.使用智能手机运动软件对大学生体育锻炼态度、行为习惯的影响——基于计划行为理论的解释与质疑[J].广州体育学院学报.2019
[10].张梓玲.湘西地区高校教师生命质量与体育锻炼态度的相关性研究[D].吉首大学.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