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健美操运动员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竞技健美操,因素分析,竞技能力
健美操运动员论文文献综述
王一众[1](2019)在《竞技健美操项目运动员竞技能力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竞技健美操是要求高难度、观赏性很强的项目,在技术能力和身体素质融合度非常高,不仅需要在限定时间内容完成复杂、高强度的技术动作,同时还要求整体的观赏性。从竞技能力决定因素、比赛成绩决定因素以及运动员训练特点分析竞技健美操项目,更加深入了解竞技健美操运动员竞技能力特点。(本文来源于《体育风尚》期刊2019年11期)
施成娥,王美[2](2019)在《第15届健美操世锦赛男单项目我国运动员与前叁名运动员成套难度动作对比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研究目的:竞技健美操属于小众型竞技体育项目,具有较高的艺术价值和观赏价值。近年来,随着竞技健美操的不断发展,各项目之间争夺的日渐增长,尤其是男单项目,角逐尤为激烈。我国男单项目运动成绩起伏波动较大,已连续几届未进入奖牌榜,名次都稍落后。世锦赛是竞技健美操项目最权威的大型赛事,是健美操运动健儿们的荣耀殿堂。难度动作是竞技健美操成套动作的灵魂核心,成套动作的编排选用都是参照竞技健美操评分规则而精心设计。竞技健美操评分规则每四年修订一次,第15届健美操世锦赛是2017-2020版评分规则修订后的第一场世锦赛,具有一定的研究意义。为找出我们国男单运动员与世界顶尖男单运动员之间的差距,提高我男单项目在国际上的竞争力,早日登上世锦赛的奖牌榜。研究方法:本文采用文献资料法、录像分析法、数理统计法和对比分析法对第15届健美操世锦赛中国男单运动员与前叁名运动员成套难度动作进行对比分析。分别从比赛成绩、难度动作组别、难度动作的整体布局、难度空间变化、难度动作前后衔接动作以及难度组合和难度完成时间段分布情况来分析。研究结果:1.通过对比四名运动员的比赛成绩,我国男单运动员在难度分方面与前叁名相差不大,难度分值选用的区间在0.6-1.0分之间,难度分选用最多的是0.9分,0.7分选取最少。完成分和艺术分与前叁名运动员相差较大,完成质量低于前叁名运动员,自我艺术表现力也稍差,在今后的训练中应加强运动员完成质量和艺术性的训练。2.在难度总体布局和组别数量选用情况上,四名运动员开始动作和结束动作都是选用的D组难度动作,难度数量选取最多的是C组难度,B组难度只有第一名日本运动员选用了,其他运动员均没有选用。日本运动员将A、B、C、D四组难度均匀的分布的成套动作中,我国运动员与其他两名运动员都或多或少的出现了难度堆积,易造成观众和裁判员的审美疲劳。难度动作位序排列方面,每个运动员各不相同,各具特色,都能根据自己的实际实力,科学合理的安排难度动作顺序。3.在难度动作空间变化上,B-C-A类型是四位运动员采用最多的难度动作空间变化类型,充分合理的运用了低、中、高(地面、站立和空中)叁个空间层次。A类型是选取最少的类型。我国运动员王浩宇难度动作空间变化类型与第二名匈牙利运动员完全相同,B-C-A和B-C-B是两名运动员选用最多的类型,说明两名运动员C组难度选用多,有着较好的腿部爆发力。难度空间变化使得成套动作空间层次跌宕起伏、错落有致,产生良好的艺术效果,观赏价值较高。4.难度组合的使用不仅为运动员获得了额外的加分,同时为成套内容增添了色彩,增加了比赛的亮点。在难度组合选用上,C-C-A难度组合是四名运动员选用最多的,其中C组剪式变身跳是运动员的首选。前叁名运动员选用了两组难度组合,叁连接难度组合还加入技巧动作,种类丰富,形式多样,我国运动员只选用了一个C-C-A叁连接难度组合,难度组合数量相对较少,组合编排和创新性有待提高。难度组合虽有额外的连接加分,但不是越多越好,越难越好,难度组合一旦失败,不仅失去连接加分,还会引起其他额外扣分。按照运动员的实际水平,合理创编难度组合,切不可因小失大。5.在难度动作或难度组合前、后衔接动作上,我国运动员与前叁名运动员难度动作或组合前、后衔接动作最多的是C-E-C类型,即难度动作前、后都是过渡连接。难度组合比难度动作更难完成,前、后衔接要更为稳妥,才利于难度组合顺利完成。运动员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在保持新颖、独特的情况下选用利于难度动作或难度组合完美展现的动作。6.从难度动作时间段分布的情况来看,四名运动员在前1/3段难度动作完成数量相同,在中1/3段至后1/3段,前叁名运动员难度数量呈下降的趋势,而我国运动员是呈上升趋势。在前2/3段体能大量消耗的情况下还能继续完成高难度动作,说明我国运动员王浩宇体能情况较好。结论与建议:我国运动员在难度动作方面与世界高水平运动相差不大,但在成套动作创编、完成质量以及艺术性方面相对欠缺。在今后的训练中,要不断提高难度动作的完成率和完成质量,同时注重成套动作的编排设计突破创新、重视细节,丰富成套动作内容,强化运动员自我展现的艺术性,使我国男单项目早日更上一层楼。(本文来源于《第十一届全国体育科学大会论文摘要汇编》期刊2019-11-01)
王赞,王宏,齐作成[3](2019)在《AIS及PNF牵拉训练对竞技健美操运动员肌肉放松效果的比较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研究目的:过度训练或频繁的赛事可能造成身体的疲劳,将会降低运动表现或引起肌肉的损伤,若能在有限的时间内运用有效的方式进行恢复,这对于保持竞技状态,降低运动损伤会有很大的帮助。疲劳多见于神经肌肉连接点处以及外周部(肌肉),最佳的恢复方式是使在强度刺激下变粗的肌纤维得以舒缓,使肌丝变细,而能起到该作用的就是牵拉练习。牵拉不仅对柔韧和关节活动度的提高有帮助,还具有保持肌肉的良好功能(弹性、爆发力等)的作用。牵拉能够加速疲劳消除,有利于预防肌肉僵硬及肌肉劳损;有利于发展肌肉力量。竞技健美操早已由人们所理解的花拳绣腿变成了体现技术与能力的难美性项目。由于健美操全套动作几乎是在提踵状态下完成,跳步的蹬踏、技巧的翻转和不同类型的柔韧动作都在不断的刺激肌肉收缩,因此,运动员肌肉疲劳问题显得尤为突出。介于消除肌肉疲劳在运动训练中有着重要的意义,本研究对参加2018年世界健美操锦标赛的23名国家队男女队员进行了不同牵拉法与肌肉表现特征(肌肉弹性,硬度)变化的验证研究,力求发现牵拉与肌肉恢复之间的有效和差异;处理好牵伸与放松的关系,为运动员的疲劳恢复和更好的投入训练提供方法与参考。研究方法:2.1实验法将运动员分为竞技动作组和有氧大众组分别采用AIS和PNF腿部牵拉训练法在训练间歇和课后进行牵拉。利用MINyomineterMINYOTON-3肌肉检测仪来检验肌肉力学特征。纪录肌肉物理参数包括:肌肉伸缩性(单位:HZ),弹性和刚性(单位:N/MIN)。实施时间为每周3次,共21天。2.2数理统计法对所有测得数据均用spss17.0统计学软件进行处理。对于自变量干预时间和方式与因变量肌肉物理参数进行统计分析。研究结果:3.1AIS牵拉法对运动员肌紧张的调节和肌肉物理参数变化AIS牵拉法(Active Isolated Stretching)即自己主动完成的单一肌群伸展练习。可以有效伸展肌肉,发展柔韧性,且痛苦较少,比较容易被运动员接受。竞技健美操一套动作的心率通常在180次/min,由于成套动作几乎是半提踵状态下的跑跳动作,又要完成在横、纵开度180度以上的跳步,所以,运动员的股四头肌、股二头肌和小腿通常酸胀感和疲劳加剧。为减缓运动员的疲劳,本研究利用课后进行了AIS牵拉,检测肌肉的恢复程度。试验后发现5minAIS牵拉练习无论与干预前还是与无干预比较,在统计学上都没有呈显着性差异(P>0. 05),说明对肌肉疲劳的缓解没有明显改善,分析认为这与牵拉时间的不足有关。牵拉时间短,肌梭还未将刺激传回大脑,肌肉的拮抗肌还处于兴奋状态,神经系统的兴奋性还没有下降,所以,短时间内牵拉不能达到理想的程度。为证实作用时间对肌肉放松的影响,本研究又进行了总时长约15min的AIS牵拉。15min干预后股四头肌的弹性和腓肠肌的伸缩性发生了显着性变化,所有指标通过效果量均显示肌肉的恢复。肌肉弹性好有助于血流速度增加,减缓肌肉的硬度。有研究指出肌肉在绷紧状态下血流速度几乎为零,认为肌肉弹性的增加会有利于肌肉硬度的恢复。为持续观测牵拉的后续效果,研究又对12h后运动员的肌肉恢复情况进行的了对比。12h后,数值中多项指标有了显着性差异(P﹤0. 05),值得注意的是每项指标中多是伸缩性发生了变化。伸缩性是描述肌肉在休息过程当中的复原状况,这也就是说明在足够长的时间下,AIS牵拉对肌肉的恢复是有效果的。此外,在客观评价的基础上,通过成套间歇的AIS的训练并结合运动员的主体感受,在叁项案例中充分证明了AIS牵拉训练对肌肉紧张的改善。3.2PNF牵拉法对运动员肌紧张调节的分析PNF牵拉法(Proprioceptive Neurominuscular Facilitation),是用于放松肌肉、改善柔韧性的一种治疗技术,其特点是在牵伸之前,利用肌肉的等长收缩,刺激本体感受功能,使肌肉出现放松反射,在此基础上进行伸展,从而实现更好的伸展肌肉的效果。通过PNF测试发现,10min干预后的各项指标在统计学上并没有显着性变化,相反从效果量来看,干预后男运动员的各项肌肉物理学变化并未好于干预前。分析认为,PNF牵拉法的最初目的是为了发展柔韧性,其具体运用方法是"缓慢逆向运动-收缩并保持(6秒以上)-放松—向相反方向牵伸……,直至达到一定的伸展效果。在试验中发现,运动员在收缩(对抗)过程中肌肉会用力绷紧,这增加了肌肉的紧张度,也有一定力的产生,尤其是男队员的对抗力量明显多于女同学。这也是男队员肌肉物理参数变化并未优于干预前的原因。牵拉练习对于各专项目来说都较为重要,特别是对于健美操这样的项目,伸展又是获得较高专项水平的保证。尽管如此,运用什么样的方式、时间的长短,或所要达到怎样的目的是伸展练习的关键。本研究认为,相比于AIS牵拉,PNF牵拉法更适用于柔韧素质的发展。研究结论:4.1时间的长短是牵拉练习能否达到肌肉放松效果的保证。AIS牵拉法在进行15min或更长时间以上有助于肌肉紧张度的恢复,可采用作为肌肉的放松练习。4.2作为肌肉放松,AIS牵拉训练更容易在心理上被运动员接受,运用时运动员心里无紧张感,最终可达到减缓肌肉紧张的目的。在主体感受上,训练间歇进行AIS牵拉更能说明及时进行牵拉练习有助于肌肉疲劳的消除。4.3作为肌肉放松AIS更优于PNF牵拉法,PNF更适合柔韧素质的发展。(本文来源于《第十一届全国体育科学大会论文摘要汇编》期刊2019-11-01)
牛建勋,王安利,王宏,李玉[4](2019)在《中国健美操运动员膝关节等速肌力测试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研究目的:膝关节的屈伸肌力比(H/Q)过小、左右侧膝关节同名肌力不对称是膝前痛、前十字韧带损伤(ACL)等膝关节损伤的重要风险因子,因此,增加大腿前后肌群的力量、促进屈伸肌力比H/Q可以有效降低膝关节损伤发生的风险。目前关于健美操运动员下肢膝关节力量、屈伸肌力量比值的研究较少。本研究应用IsoMed2000等速测试/训练系统对中国国家健美操队运动员的膝关节屈伸肌群进行测试分析,分析国家健美操运动员左右侧膝关节力量、屈伸肌力量比值特征,观察左右两侧膝关节的力量特点,评价左右两侧膝关节伸肌屈肌力量平衡性以及左右两侧膝关节力量对称性,为后续的研究观察提供数据支持以及为备战随后的到来的健美操世锦赛科学训练、损伤预防提供科学依据。研究方法:选用IsoMed2000等速测试系统,采用60°/s、180°/s两种角速度,测试模式选择向心-向心测试模式,对22名国家健美操队运动员(22.32±1.52y,170.77±7.1cm,65.93±9.66kg)膝关节进行等速肌力。根据健美操运动员不同单项分为有氧组(8名,23.00±1.07y,172.13±9.00cm,66.06±11.95kg)和竞技组(14名,21.93±1.64y,170.00±6.06cm,65.86±8.59kg),两组运动员基本情况无显着性差异,分析比较两组运动员的测试结果。实验指标:峰力矩、相对峰力矩(峰力矩/体重,PT/BW)、屈伸峰力矩比值H/Q。数据统计:采用SPSS19.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所有数据均以均数±标准差表示,均进行方差齐性检验,数据处理组间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组内采用配对样本T检验,显着性水平为P≤0.05为显着性水平,P≤0.01为极显着性水平。研究结果:(1)慢速测试时(60°/s),健美操运动员左右侧膝关节屈肌峰力矩、伸肌峰力矩、屈肌相对峰力矩、伸肌相对峰力矩均极显着高于快速测试(180°/s)时对应指标(P=0.000);(2)膝关节屈伸峰力矩比值(H/Q)随测试速度递增,180°/s速度测试时左右膝H/Q极显着高于60°/s测试速度(P=0.000);(3)慢速测试(60°/s)时,健美操运动员右侧膝关节屈伸比H/Q显着高于左侧(0.56±0.065&0.52±0.056,P=0.026),左右侧膝关节屈伸比H/Q(左:0.52±0.056,右:056±0.065)均低于参考值0.6-0.69,左右侧膝关节屈伸肌峰力矩PT、屈伸肌相对峰力矩PT/BW无显着性差异;(4)快速测试(180°/s)时,健美操运动员右侧膝关节屈肌峰力矩显着高于左侧膝关节屈肌峰力矩(76.06±21.90&71.83±19.72,P=0.041)、右侧膝关节屈肌相对峰力矩显着高于左侧膝关节屈肌相对峰力矩(1.15±0.26&1.08±0.22,P=0.024),左右侧伸肌峰力矩PT、伸肌相对峰力矩PT/BW无显着性差异,左右侧膝关节屈伸比(左:0.59±0.060,右:0.62±0.068)均小于参考值0.70-0.79;(5)慢速测试(60°/s)时,有氧组健美操运动员左右侧膝关节屈伸肌峰力矩、屈伸肌相对峰力矩、屈伸肌比H/Q均无显着性差异;竞技组健美操运动员左右侧膝关节屈伸肌峰力矩、屈伸肌相对峰力矩、屈伸肌比H/Q均无显着性差异;(6)快速测试(180°/s)时,有氧组健美操运动员左右侧膝关节屈伸肌峰力矩、屈伸肌相对峰力矩、屈伸肌比H/Q均无显着性差异;竞技组健美操运动员右侧膝关节屈肌峰力矩(76.02±16.06&70.83±14.62,P=0.018)、相对峰力矩(1.16±0.20&1.08±0.18,P=0.012)、屈伸比H/Q(0.61±0.054&0.57±0.048,P=0.040)均显着高于左侧膝关节,左右侧膝关节伸肌峰力矩、伸肌相对峰力矩无显着性差异;(7)慢速测试(60°/s)时,有氧组与竞技组健美操运动员左右侧膝关节屈伸肌峰力矩、屈伸肌相对峰力矩、屈伸肌比H/Q均无显着性差异;(8)快速测试(180°/s)时,有氧组运动员左侧膝关节屈伸比H/Q显着高于竞技组运动员(0.63±0.062&0.57±0.048,P=0.018),其余指标两组间均无显着性差异。研究结论:(1)180°/速度测试时,健美操运动员膝关节右侧屈肌力量强于左侧,显示快速运动时双膝关节肌力不平衡;(2)180°/速度测试时,竞技组健美操运动员右侧屈肌力量、H/Q强于左侧,显示快速运动时双膝关节肌力不平衡;(3)健美操运动员左右膝关节屈伸比H/Q均较低,需加强膝关节屈肌力量训练,尤其是快速力量,以提高H/Q,从而提高运动员的运动表现及预防膝关节损伤。(本文来源于《第十一届全国体育科学大会论文摘要汇编》期刊2019-11-01)
刘佳琪,周莹[5](2019)在《优秀健美操运动员表现力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健美操运动员是根据音乐节奏、动作编排进行一系列拥有不同难度动作组合的表演和竞技,同时健美操完成度的高低主要取决于运动员的表现力。健美操项目的表现形式是反映运动员综合能力的体现,即要求运动员对动作完成度的精准把控又要求运动员外在的表现力和感染力。本文对优秀健美操运动员的表现力进行了全面的分析,寻找出影响运动员表现力的影响因素,并给出了提升表现力的方法,以便促进健美操运动员表现力的提高。(本文来源于《当代体育科技》期刊2019年30期)
李艳,全晶,于巍[6](2019)在《竞技健美操女子运动员核心力量素质训练》一文中研究指出竞技健美操在国际和全国比赛中越来越激烈,而核心力量素质对竞技健美操运动员在比赛中取得优异成绩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本文采用了观察法、数理统计法和实验法。研究结果表明:通过一定的核心力量训练,竞技健美操女子运动员技能指标静力性直角支撑时间有显着性增长。通过本文实验研究,探讨竞技健美操女子力量素质训练及对专项运动技能的影响。(本文来源于《文体用品与科技》期刊2019年18期)
贾亚楠,王亚萌[7](2019)在《快速力量素质训练对竞技健美操运动员整体素质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由于竞技健美操的表演动作具有变化快、难度大、技术较复杂等难点,想要使其动作实现艺术性、全面性、创新性,就需要对运动员的力量以及协调等相关素质进行培养。快速力量素质作为竞技健美操的比赛取得良好效果的关键,其所有高难度的动作想要有效完成,都需要具有足够的力量素质作为保障。为此,本文主要对竞技健美操在实际运动中的用力特点、力量训练的手段以及特点对运动员开展快速力量素质训练的重要影响进行探讨。(本文来源于《田径》期刊2019年09期)
俞忠友,郑荣珍[8](2019)在《快速伸缩复合训练法对健美操运动员下肢爆发力的影响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通过对实验组和对照组为期8周的专业快速伸缩复合训练和一般性力量训练,在实验之前实验组和对照组的数据并无显着差异,实验后实验组的大部分运动成绩得到了显着提高,对照组的运动成绩并无显着变化,这说明快速伸缩复合训练法对健美操运动员的下肢爆发力有显着的促进作用.研究显示,快速伸缩复合训练能够提高健美操运动员的短距离跑能力,其中对5 m冲刺跑和10 m冲刺跑效果明显,而对20 m冲刺跑的提高效果并不显着;下肢不同方向的爆发力对健美操运动员对应方向的专项运动能力存在显着的正相关关系.(本文来源于《白城师范学院学报》期刊2019年08期)
张玉金[9](2019)在《高校健美操运动员竞技能力结构分析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在高校的健美操运动里,主导运动员竞技能力的两大因素是技能和体能,而与此同时,运动参与者的智能以及心理能力等也具有比较突出的影响。我们利用文献调阅法、问卷调查法等,对相关问题进行了系统分析,并提出了与之相应的对策,借以全面认知并发展高校健美操运动员的竞技效果。(本文来源于《辽宁科技学院学报》期刊2019年04期)
黄亚琼[10](2019)在《我国国家健美操队运动员集训前后下肢Y平衡的变化》一文中研究指出本研究是以我国国家健美操队22名运动员为研究对象,为了探究国家健美操队集训对运动员下肢y平衡的影响。通过测试法、数理统计法等研究方法,得到以下结果:(1)集训前我国国家健美操队运动员y平衡测试结果显示下肢各个方向上的差距比较明显。(2)集训前下肢测试成绩大部分人的左侧测试成绩高于右侧,这与他们的习惯有一定的关系,据调查大部分健美操运动员左侧腿为惯用发力腿。(3)集训后y平衡测试结果显示运动员的左右侧差距加大,并且单侧测试成绩高于集训前。(4)通过本次测试可以判断出健美操专项训练(集训时绝大部分时间在进行专项训练)会加大运动员下肢y平衡测试的差距,进而推断出会增加运动损伤的风险。(本文来源于《当代体育科技》期刊2019年22期)
健美操运动员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研究目的:竞技健美操属于小众型竞技体育项目,具有较高的艺术价值和观赏价值。近年来,随着竞技健美操的不断发展,各项目之间争夺的日渐增长,尤其是男单项目,角逐尤为激烈。我国男单项目运动成绩起伏波动较大,已连续几届未进入奖牌榜,名次都稍落后。世锦赛是竞技健美操项目最权威的大型赛事,是健美操运动健儿们的荣耀殿堂。难度动作是竞技健美操成套动作的灵魂核心,成套动作的编排选用都是参照竞技健美操评分规则而精心设计。竞技健美操评分规则每四年修订一次,第15届健美操世锦赛是2017-2020版评分规则修订后的第一场世锦赛,具有一定的研究意义。为找出我们国男单运动员与世界顶尖男单运动员之间的差距,提高我男单项目在国际上的竞争力,早日登上世锦赛的奖牌榜。研究方法:本文采用文献资料法、录像分析法、数理统计法和对比分析法对第15届健美操世锦赛中国男单运动员与前叁名运动员成套难度动作进行对比分析。分别从比赛成绩、难度动作组别、难度动作的整体布局、难度空间变化、难度动作前后衔接动作以及难度组合和难度完成时间段分布情况来分析。研究结果:1.通过对比四名运动员的比赛成绩,我国男单运动员在难度分方面与前叁名相差不大,难度分值选用的区间在0.6-1.0分之间,难度分选用最多的是0.9分,0.7分选取最少。完成分和艺术分与前叁名运动员相差较大,完成质量低于前叁名运动员,自我艺术表现力也稍差,在今后的训练中应加强运动员完成质量和艺术性的训练。2.在难度总体布局和组别数量选用情况上,四名运动员开始动作和结束动作都是选用的D组难度动作,难度数量选取最多的是C组难度,B组难度只有第一名日本运动员选用了,其他运动员均没有选用。日本运动员将A、B、C、D四组难度均匀的分布的成套动作中,我国运动员与其他两名运动员都或多或少的出现了难度堆积,易造成观众和裁判员的审美疲劳。难度动作位序排列方面,每个运动员各不相同,各具特色,都能根据自己的实际实力,科学合理的安排难度动作顺序。3.在难度动作空间变化上,B-C-A类型是四位运动员采用最多的难度动作空间变化类型,充分合理的运用了低、中、高(地面、站立和空中)叁个空间层次。A类型是选取最少的类型。我国运动员王浩宇难度动作空间变化类型与第二名匈牙利运动员完全相同,B-C-A和B-C-B是两名运动员选用最多的类型,说明两名运动员C组难度选用多,有着较好的腿部爆发力。难度空间变化使得成套动作空间层次跌宕起伏、错落有致,产生良好的艺术效果,观赏价值较高。4.难度组合的使用不仅为运动员获得了额外的加分,同时为成套内容增添了色彩,增加了比赛的亮点。在难度组合选用上,C-C-A难度组合是四名运动员选用最多的,其中C组剪式变身跳是运动员的首选。前叁名运动员选用了两组难度组合,叁连接难度组合还加入技巧动作,种类丰富,形式多样,我国运动员只选用了一个C-C-A叁连接难度组合,难度组合数量相对较少,组合编排和创新性有待提高。难度组合虽有额外的连接加分,但不是越多越好,越难越好,难度组合一旦失败,不仅失去连接加分,还会引起其他额外扣分。按照运动员的实际水平,合理创编难度组合,切不可因小失大。5.在难度动作或难度组合前、后衔接动作上,我国运动员与前叁名运动员难度动作或组合前、后衔接动作最多的是C-E-C类型,即难度动作前、后都是过渡连接。难度组合比难度动作更难完成,前、后衔接要更为稳妥,才利于难度组合顺利完成。运动员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在保持新颖、独特的情况下选用利于难度动作或难度组合完美展现的动作。6.从难度动作时间段分布的情况来看,四名运动员在前1/3段难度动作完成数量相同,在中1/3段至后1/3段,前叁名运动员难度数量呈下降的趋势,而我国运动员是呈上升趋势。在前2/3段体能大量消耗的情况下还能继续完成高难度动作,说明我国运动员王浩宇体能情况较好。结论与建议:我国运动员在难度动作方面与世界高水平运动相差不大,但在成套动作创编、完成质量以及艺术性方面相对欠缺。在今后的训练中,要不断提高难度动作的完成率和完成质量,同时注重成套动作的编排设计突破创新、重视细节,丰富成套动作内容,强化运动员自我展现的艺术性,使我国男单项目早日更上一层楼。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健美操运动员论文参考文献
[1].王一众.竞技健美操项目运动员竞技能力的研究[J].体育风尚.2019
[2].施成娥,王美.第15届健美操世锦赛男单项目我国运动员与前叁名运动员成套难度动作对比分析[C].第十一届全国体育科学大会论文摘要汇编.2019
[3].王赞,王宏,齐作成.AIS及PNF牵拉训练对竞技健美操运动员肌肉放松效果的比较研究[C].第十一届全国体育科学大会论文摘要汇编.2019
[4].牛建勋,王安利,王宏,李玉.中国健美操运动员膝关节等速肌力测试分析[C].第十一届全国体育科学大会论文摘要汇编.2019
[5].刘佳琪,周莹.优秀健美操运动员表现力分析[J].当代体育科技.2019
[6].李艳,全晶,于巍.竞技健美操女子运动员核心力量素质训练[J].文体用品与科技.2019
[7].贾亚楠,王亚萌.快速力量素质训练对竞技健美操运动员整体素质的影响[J].田径.2019
[8].俞忠友,郑荣珍.快速伸缩复合训练法对健美操运动员下肢爆发力的影响分析[J].白城师范学院学报.2019
[9].张玉金.高校健美操运动员竞技能力结构分析研究[J].辽宁科技学院学报.2019
[10].黄亚琼.我国国家健美操队运动员集训前后下肢Y平衡的变化[J].当代体育科技.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