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低轨道小卫星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倾斜轨道,太阳高度角,姿态机动
低轨道小卫星论文文献综述
丰保民,陈占胜,叶立军,季诚胜,朱虹[1](2016)在《倾斜轨道小卫星太阳高度角分析与机动方案设计》一文中研究指出针对倾斜轨道小卫星必然会面对的光学姿态敏感器受阳光干扰的问题,分析太阳高度角的变化规律,提出了计算太阳高度角的经验公式,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平台偏航姿态机动方案,可以使光学姿态敏感器规避阳光干扰,并可以简化整星热控和帆板驱动设计,提高了整星的可靠性.(本文来源于《空间控制技术与应用》期刊2016年03期)
陈宇里[2](2011)在《基于低轨道小卫星技术的空间AIS系统》一文中研究指出空间AIS系统是利用低极地轨道小卫星装载AIS收发机,从太空接收并存储船载AIS发射的船舶相关信息,再转发给岸上相关用户的一种新型的船舶交通全球实时监控系统。此文阐述了空间AIS系统产生的背景、研发现状、系统组成特点、关键核心技术细节等,并对空间AIS系统与LRIT系统的关系进行了分析比较。(本文来源于《航海技术》期刊2011年06期)
李中文,曾国强,姚红,胡敏[3](2011)在《近地轨道小卫星编队飞行的电磁控制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电磁编队飞行(EMFF)有广泛的应用前景,使得编队寿命不再受推进剂携带量的限制,避免了推进剂造成的光学干扰和设备污染。首先基于Hill方程,建立了双星绕飞电磁编队的相对运动模型。其次,利用电磁作用的远场磁偶极子模型设计了电磁编队的反馈控制律,求解了编队维持所需的控制力。最后利用Simulink搭建了仿真系统,分析了闭环控制系统的收敛性和电磁控制力大小。仿真结果表明电磁力控制卫星编队飞行是可行的,所设计的控制方法是有效的。(本文来源于《科学技术与工程》期刊2011年23期)
陈佳宝[4](2009)在《低轨道编队小卫星星间链路设计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编队飞行卫星系统凭借其在体积、性能、费用等方面的明显优势而越来越受到重视,并已成为国内外航天领域研究的热点。星间通信是这一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关键技术之一,其性能的好坏直接决定由编队卫星组成的“虚拟大卫星”能否高效可靠地完成空间任务。星间通信系统的设计包含很多关键性的技术,如通信协议、星上处理技术和跟踪捕获技术等。星间链路的总体设计和规划是其中重要的一项。本文主要基于STK和Matlab软件对星间链路设计技术进行研究,内容涵盖了LEO编队星间链路的空间几何特性、通信信道特性、及星间信道编码的研究这叁部分内容。在明确了星间链路的特点、种类、频率选择等问题,分析国内外研究发展动态的基础上,提出在我国发展具有星间链路的编队飞行小卫星的重要性。论述星间链路设计的要点并给出星间链路方程。对卫星的运行轨道进行分析,建立星间链路几何参数(方位角、俯仰角、星间距离)的理论计算公式及其微分公式,详细分析星间链路几何参数静态及动态性能随卫星轨道要素变化的规律,给出仿真结果。详细分析星间通信环境,明确影响星间通信质量的叁个模块:空间传输损耗、多普勒频移和噪声模块。在星间链路空间几何特性分析的基础上,建立空间传输损耗和多普勒频移的仿真模型,仿真分析其随卫星轨道要素变化的规律。分析星间信道的统计模型、数学模型并最终建立星间信道的仿真模型。明确星间通信特点的条件下,选择LDPC码作为星间信道的编码方式进行研究。给出了该信道编码的构造方法和编译码方式,对其常用的译码方法进行了仿真对比,并对译码算法本身的特点进行了探讨,给出了星间信道上的性能仿真。(本文来源于《哈尔滨工业大学》期刊2009-06-01)
刘彦军,于淼,邵学德[5](2004)在《由中、低轨道小卫星组成的移动通信系统技术》一文中研究指出主要论述由微小卫星组成区域性 (纬度有限和经度有限或无限 )移动通信系统总体方案 ;中轨道 ( 1 0 0 0 0km左右 )或低轨道 ( 1 0 0 0km左右 )最佳星座轨道设计及发射组网研究 ;地面终端为手持机的微小卫星移动通信方案。通过对叁项内容的综合 ,最终达到以确定区域手持机为终端的、投资最佳的实时移动通信系统(本文来源于《航天电子对抗》期刊2004年03期)
王家勇,王昌复,梁旭文,杨根庆[6](2002)在《低轨道小卫星通信中谐振式四臂螺旋天线的应用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谐振式四臂螺旋天线由于不需要参考地、能产生赋形方向图且重量轻、尺寸小,在空间通信中得到广泛的应用.本文从低轨道小卫星通信系统的要求出发,设计了两种实际的谐振式四臂螺旋天线,天线采用了新颖的90°自相移结构及平衡馈电结构.最后采用有限元方法对其辐射特性进行分析,计算结果与测试数据的一致性好.(本文来源于《电子学报》期刊2002年12期)
郑庆晖,张育林[7](2002)在《利用GPS确定低轨道小卫星姿态》一文中研究指出为了实现 GPS高精度确定低轨卫星姿态 ,提出了用广义卡尔曼滤波作为定姿算法。建立了 7维卫星姿态运动与 1 2维 GPS载波相位观测方程的离散线性化方程。比较分析了普通广义卡尔曼滤波 ( EKF)与迭代广义卡尔曼滤波 ( IEKF)算法对星载计算机的运算、存贮要求。对两种算法作了仿真计算表明 ,该算法可以达到较高的精度 ,便于星载计算机实现(本文来源于《导弹与航天运载技术》期刊2002年02期)
李文华,袁建平,赵育善[8](2001)在《低地轨道小卫星星座优化问题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以低地轨道小卫星星座为研究对象 ,着重从星座覆盖性能考虑出发 ,详细阐述了局部覆盖小卫星星座优化设计的一般方法与思路。针对某一类型任务对两轨道面和叁轨道面星座进行了优化设计 ,阐述了在一定约束条件下星座优化设计的关键因素以及不同轨道面数目下星座优化的潜力和特点 ,并进行了仿真分析。结果表明提供的优化模型对小卫星星座设计具有理论意义和实用价值(本文来源于《飞行力学》期刊2001年02期)
詹亚平,华戌明[9](2001)在《ORBCOMM商用低轨道小卫星短数据通信系统》一文中研究指出文章介绍了一个商用的低轨道小卫星通信系统———ORBCOMM系统在空间、地面和用户段的构成情况 ,并对其信道分配和工作原理进行了分析 ,还介绍了该系统的实际应用。(本文来源于《电子技术》期刊2001年02期)
Dov,Hasan,S.Adler,N.Miller,张康华[10](1996)在《低地球轨道小卫星用的推进系统》一文中研究指出RAFAEL公司同以色列空间局和以色列飞机工业公司签订了为地平线卫星提供肼推进系统(HPS)的合同,RAFAEL对该系统成功地进行了开发、装配和鉴定。HPS是为低轨道(LEO)科学任务卫星所设计的,但也能用于某些公司研制的通信卫星以及其它LEO卫星。HPS为卫星提供消旋、最终轨道指向、位置保持、角动量轮卸载等所需要的脉冲。HPS由肼推力器、推进剂贮箱、自锁阀、压力传感器、过滤器和加注阀组成。另外还包括一个调节整个系统温度的热控分系统。肼推进剂贮箱为正排出贮箱,装有与肼相容的叁元乙丙合成橡胶(EPDM)膜,该膜还起抑制通常影响卫星稳定的液体晃动的作用。推进系统以模块的形式装入卫星,它兼有适应大范围要求的灵活性和结构重量轻、价格低等优点。文章描述了HPS的设计、鉴定、结构和试验,为保证与设计目标一致特别强调了实际重量控制、材料相容性和测试程序。(本文来源于《控制工程》期刊1996年03期)
低轨道小卫星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空间AIS系统是利用低极地轨道小卫星装载AIS收发机,从太空接收并存储船载AIS发射的船舶相关信息,再转发给岸上相关用户的一种新型的船舶交通全球实时监控系统。此文阐述了空间AIS系统产生的背景、研发现状、系统组成特点、关键核心技术细节等,并对空间AIS系统与LRIT系统的关系进行了分析比较。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低轨道小卫星论文参考文献
[1].丰保民,陈占胜,叶立军,季诚胜,朱虹.倾斜轨道小卫星太阳高度角分析与机动方案设计[J].空间控制技术与应用.2016
[2].陈宇里.基于低轨道小卫星技术的空间AIS系统[J].航海技术.2011
[3].李中文,曾国强,姚红,胡敏.近地轨道小卫星编队飞行的电磁控制研究[J].科学技术与工程.2011
[4].陈佳宝.低轨道编队小卫星星间链路设计分析[D].哈尔滨工业大学.2009
[5].刘彦军,于淼,邵学德.由中、低轨道小卫星组成的移动通信系统技术[J].航天电子对抗.2004
[6].王家勇,王昌复,梁旭文,杨根庆.低轨道小卫星通信中谐振式四臂螺旋天线的应用研究[J].电子学报.2002
[7].郑庆晖,张育林.利用GPS确定低轨道小卫星姿态[J].导弹与航天运载技术.2002
[8].李文华,袁建平,赵育善.低地轨道小卫星星座优化问题研究[J].飞行力学.2001
[9].詹亚平,华戌明.ORBCOMM商用低轨道小卫星短数据通信系统[J].电子技术.2001
[10].Dov,Hasan,S.Adler,N.Miller,张康华.低地球轨道小卫星用的推进系统[J].控制工程.19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