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配理念论文-金稚

分配理念论文-金稚

导读:本文包含了分配理念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分配正义,共享发展,人的自由全面发展,中国情境

分配理念论文文献综述

金稚[1](2019)在《共享发展理念:马克思分配正义的当代表达》一文中研究指出随着时代发展,社会主义本质的内涵得以不断丰富。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提出的共享发展理念,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共享发展理念不但在物质前提、制度保证和最终目标上重塑社会主义本质的内涵,而且在新时代背景下,更加注重以人民为中心,以公平正义为导向,赋予社会主义本质更加宽广的内蕴。把握好共享发展理念与社会主义本质之间的内在联系,在实践中具有深远的现实意义。(本文来源于《闽西职业技术学院学报》期刊2019年03期)

姜英华[2](2019)在《资本逻辑、共享理念与分配正义》一文中研究指出资本逻辑是经济社会一定发展阶段占统治地位和起统摄作用的逻辑形式,资本逻辑的展开,演绎出一幅分化颠倒的社会图景。共享理念是作为资本逻辑负面效应的反题出场的,它包括共有、共建、共治、共富和共享的复合意涵。以资本逻辑为批判基点,以共享理念为价值引领,马克思提出的分配正义原则和制度安排,对当下中国包容共享型社会的构建与和谐发展具有重大的指导价值和现实意义。(本文来源于《宁夏党校学报》期刊2019年05期)

王柳芸[3](2019)在《分配正义视角下我国房地产税立法目的与理念初探》一文中研究指出房地产税法是利益分配法,其核心在于分配正义,而分配正义的实现有赖于以法的形式将利益分配格局固化。文章首先阐述了房地产税立法的必要性,一为落实"税收法定"原则,二为促进社会分配正义。在此基础上对房地产税立法的目的和理念进行探讨,提出促进房地产资源合理配置、调节社会分配、宏观调控经济叁者并行为目的,并主张税负公平的减税立法理念和普遍参与的民主立法理念。(本文来源于《湖北经济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期刊2019年06期)

贾倩[4](2019)在《“市场化”理念的煤矿薪酬分配机制》一文中研究指出为充分体现"工作有标准、管理全覆盖、考核无盲区、奖惩有依据"的分配原则,采用"市场化"理念,权力下放,打破国有企业传统的平均主义、吃"大锅饭",深化以经营业绩为导向的市场化考核分配体系建设,能发挥薪酬的激励导向作用,进一步优化部门和岗位职级之间的分配结构,充分调动和发挥广大职工的工作积极性,为大恒煤业稳定、持续、高效发展提供机制保证。(本文来源于《现代国企研究》期刊2019年02期)

熊晓琳,任瑞姣[5](2019)在《以共享发展理念引领我国收入分配制度改革》一文中研究指出当前共享发展视域下我国收入分配制度改革面临诸多挑战。共享发展理念为我国收入分配制度改革提供了价值目标和逻辑方法。落实共享发展理念,深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要坚持公有制和按劳分配的主体地位不动摇,打牢实现共享的制度基础;要坚持机会平等的分配原则,构建实现共享的长效机制;要坚持"最少受惠者"的分配原则,形成实现共享的有效保障。(本文来源于《思想理论教育导刊》期刊2019年01期)

付洪安,刘建涛[6](2019)在《按劳分配原则的劳动公平理念与当代价值》一文中研究指出分配公平是人类始终追寻的社会公平理念。西方社会不同时代的思想家在描绘理想社会中,设想建立以劳动为依据的各种公平分配理念并将其推崇至极端,将"不折不扣"的劳动所得作为《纲领》信条。马克思对此进行深刻地剖析和批判,阐述了按劳分配原则的思想内涵。这对于构建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社会公平,保障劳动者利益,调动其劳动的积极性,解决"同工不同酬"问题,缓解和平息社会矛盾和纠纷,促建公平、和谐社会等,具有重要时代价值。(本文来源于《辽宁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期刊2019年01期)

李志文[7](2018)在《国家管辖外海域遗传资源分配的国际法秩序——以“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为视阈》一文中研究指出国家管辖外海域海洋遗传资源分配是全球海洋治理的新领域,当前面临着秩序缺位问题。将"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引入国家管辖外海域海洋遗传资源分配的国际法秩序构建,是化解国际海洋法传统价值观念困境的有益尝试。以人类命运共同体为价值内核,国家管辖外海域遗传资源分配的国际法秩序涉及了权属、利益协调和可持续发展叁个维度,对应着人类共同遗产下的开放获取范式、公平合理的惠益分享机制以及生态系统方法叁个制度要素。在"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下,推动国家管辖外海域遗传资源分配国际法秩序的形成,需要中国凭借自身的话语表达与实际行动获得国际社会的广泛认同,从而将中国方案转变为世界方案。(本文来源于《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期刊2018年06期)

郑凯[8](2018)在《共享发展理念下我国收入分配制度改革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党的十九大胜利召开,意味着我国开始迈入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新时代。在当今共享发展理念盛行的社会,我国迎来了改革发展的新面貌。经济发展模式日益进步,人们的思想观念更加开放,文明程度越来越高。生活水平不断提升,生态环境也逐渐改善。这都得益于党中央制定的各项政策紧紧围绕人民为中心,真正做到了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而收入分配制度作为我国社会经济发展中一项根本性的制度安排,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重要基础。用共享发展的视角对我国收入分配制度改革进行研究分析,是本文的核心内容。第一章,绪论部分。从选题背景和研究意义、国内外研究综述、研究思路和方法、创新点与不足等方面论述全文的写作背景和整体构思。第二章,共享发展理念与收入分配制度改革的理论概述。首先从四个方面具体阐释了共享发展的内涵。其次论述了收入分配制度改革的四个理论依据,分别为按劳分配与按要素贡献分配相结合理论、社会主义本质理论、社会保障理论和公平正义理论。最后厘清了共享发展和收入分配制度改革之间的关系。第叁章,我国收入分配制度改革的历史回顾与现状评析。首先对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收入分配制度改革的四个历史阶段进行回顾,同时总结历史经验。其次从四个方面对当前我国收入分配制度改革现存的问题做具体阐述,即行业间、地区间、城乡间和阶层间的收入差距不断扩大。最后针对上述问题分析内在原因,主要包括初次分配和再分配机制不完善、公平与效率的关系不协调、灰色收入和官员腐败现象难以根除、社会保障体系不健全等。第四章,从叁个方面对我国收入分配制度改革的政策进行反思。一是共同富裕的致富效果逐渐减弱;二是按要素贡献分配的受益主体呈两极分化;叁是国有企业分配制度改革的负面效应日益突出。第五章,结合上述的问题和原因,以及政策的反思,从五个方面提出深化我国收入分配制度改革的对策和建议。一是重点改革收入的初次分配;二是发挥政府调节收入再分配的多重作用;叁是着重扶持现代农业建设,切实增加农民收入;四是加强打破垄断的法律力度,消除不正当的竞争;五是积极构建第叁次分配相关制度,推广发展慈善公益事业。“十叁五”时期的关键任务就是要在2020年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而收入分配制度改革作为必不可少的重要环节,需要用共享发展的理念来正确引导各项具体工作的方向。从实质上看,共享发展理念和收入分配制度改革的最终目的都是为了实现社会公平,缩小贫富差距,达到共同富裕。因此,本文运用共享发展理念的独特视角,全面阐述了我国收入分配制度改革的历史阶段和发展现状,并针对现存的问题和原因,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和建议。(本文来源于《吉林大学》期刊2018-05-01)

郭正模[9](2018)在《“共享发展”理念下企业层面的分配与叁方利益分享机制探讨》一文中研究指出"共享发展"实现的核心是社会收入分配制度安排的公平与合理。企业的初次分配是社会收入分配的基础,企业客观上存在着劳动者、企业出资人和政府叁方参与分配的利益主体;而企业生产经营的所得产生后,大体上按照工资福利、企业利润和政府税费叁个部分进行收益分配;最后形成税后工资、税后利润和政府税费的叁种类型的初次分配收入格局。实现叁方公平分配的对策为:完善政府对企业与个人的税收政策与行政收费制度;加强对劳动力市场交易的管理与规范;落实"体面劳动"理念与切实保障弱势劳动者的合法权益。(本文来源于《决策咨询》期刊2018年02期)

孟晨瑜[10](2018)在《共享发展理念下社会分配正义的探析》一文中研究指出千百年来世人对分配正义问题的关注与探索从未停歇,这并非仅源自于人们内心的主观情感,也是因为社会中存在着诸多不公正现象。与百年前相比,如今社会经济高速发展,人民生活质量得以提高,但社会分配领域在起点正义、过程正义与结果正义方面存在的问题并没有迎刃而解,反而显得愈加突出,成为阻碍和谐社会建设、引起社会矛盾冲突的根源之一。在共享发展理念的引导下,本文对分配正义概念及其演化发展进行剖析,厘清正义与分配正义的相关概念,梳理中国传统儒家、墨家、道家的分配思想,以及西方亚里士多德、边沁、罗尔斯、哈耶克、诺奇克等人的分配正义理论,并在此基础上阐释马克思主义的分配正义思想及其在当代中国的发展。通过对共享发展理念与分配正义内在逻辑关系的说明,展现其与分配正义的内在统一,继而结合西安市雁塔区的区域背景展开关于社会分配正义的实证研究。西安市深处内陆,居于全国地理区划中的“第二级阶梯”,与北、上、广、深等较为发达的大型城市不同,这是一个正值上升期的城市,因而不可避免的面临着发展过程中各方面暂时存在的不完善、不协调的地方。以西安市行政区之一的雁塔区为视角深入调查,通过对区域内城乡居民生活境况的考察调研,从教育、住房、医疗卫生、个人收入以及基础设施建设等多方面对社会分配正义问题予以探析,以宏观角度阐释当今社会在分配正义性方面存在的问题,进而针对具体问题提出多维度解决方案,具有理论价值与现实意义。十八届五中全会以来,共享发展理念作为“十叁五”时期五大发展理念之一,其关注解决的就是社会公平正义问题,对此我们应坚持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与方法,将个人利益与集体利益辩证统一,本着平等原则、贡献原则与差别补偿原则,从党的全面领导、政府兑现公正承诺、社会组织积极发挥公益价值、个体增强共享意识四个方面入手,将其有机结合促进分配正义的实现。(本文来源于《西北政法大学》期刊2018-04-13)

分配理念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资本逻辑是经济社会一定发展阶段占统治地位和起统摄作用的逻辑形式,资本逻辑的展开,演绎出一幅分化颠倒的社会图景。共享理念是作为资本逻辑负面效应的反题出场的,它包括共有、共建、共治、共富和共享的复合意涵。以资本逻辑为批判基点,以共享理念为价值引领,马克思提出的分配正义原则和制度安排,对当下中国包容共享型社会的构建与和谐发展具有重大的指导价值和现实意义。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分配理念论文参考文献

[1].金稚.共享发展理念:马克思分配正义的当代表达[J].闽西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9

[2].姜英华.资本逻辑、共享理念与分配正义[J].宁夏党校学报.2019

[3].王柳芸.分配正义视角下我国房地产税立法目的与理念初探[J].湖北经济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9

[4].贾倩.“市场化”理念的煤矿薪酬分配机制[J].现代国企研究.2019

[5].熊晓琳,任瑞姣.以共享发展理念引领我国收入分配制度改革[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19

[6].付洪安,刘建涛.按劳分配原则的劳动公平理念与当代价值[J].辽宁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9

[7].李志文.国家管辖外海域遗传资源分配的国际法秩序——以“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为视阈[J].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18

[8].郑凯.共享发展理念下我国收入分配制度改革研究[D].吉林大学.2018

[9].郭正模.“共享发展”理念下企业层面的分配与叁方利益分享机制探讨[J].决策咨询.2018

[10].孟晨瑜.共享发展理念下社会分配正义的探析[D].西北政法大学.2018

标签:;  ;  ;  ;  

分配理念论文-金稚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