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区域化试验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杨树,新品种,区域化试验
区域化试验论文文献综述
张玉玲,王凤林,王利,包颖,杨爱国[1](2019)在《杨树新品种区域化对比试验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以杨树新品种丰林一号和丰林二号为研究对象,进行了区域化对比试验,结果表明:不同立地条件下,两个杨新品种胸径生长量和年蓄积生长量均高于对照,与对照均差异显着。两个杨新品种在两个立地类型中均有较好的适应性,丰林一号的适应性更为明显。(本文来源于《吉林林业科技》期刊2019年06期)
刘俊龙,吴中能,苗婷婷,孙慧,曹志华[2](2019)在《杨树无性系区域化造林试验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以江淮1号杨(15-129)、江淮2号杨(17-57)等为试验材料,I-69杨为对照,通过多年追踪研究,对试验林杨树无性系的成活率、生长量、抗性等指标进行分析,采用主成分分析法对其生长适应性进行综合评价。结果表明,参试杨树无性系间在胸径、树高、单株材积等生长指标方面都存在极显着差异(p=0.0 001<0.01),9年生江淮1号杨、江淮2号杨的材积达到0.709 8 m~3和0.666 7 m~3,不仅超过I-69杨的20.1%、12.8%,且各项测试指标表现均高于其他无性系。其中江淮1号杨在综合指标评价中排名第1,江淮2号杨在江淮地区表现中排名第3,均优于对照I-69杨,适宜在长江流域推广。(本文来源于《安徽林业科技》期刊2019年04期)
祁生秀[3](2019)在《蓝云杉引种区域化试验研究初报》一文中研究指出以3年生蓝云杉播种苗为研究对象,分别在互助县北山林场浪士当苗圃、黄南州麦秀林场二大队苗圃,大通县东峡林场场部苗圃和海北州祁连县扎麻什乡四个不同区域进行栽植试验,观测各区域苗木的成活率、保存率、苗高、地径、针叶长度和2016-2018年3年新梢生长量,综合分析蓝云杉在不同区域适应性及生长情况。结果表明:蓝云杉在四个不同地区(海拔2295m-2910m)其栽植成活率差异不显着,但保存率差异显着,苗木生长量差异极显着;在互助北山林场浪士当苗圃的成活率、保存率最高,均为100%,苗木生长量最好,其次在大通东峡场苗圃的成活率、保存率较高,均为100%和93%,苗木生长量较好;另外,6年生苗木蓝云杉在海拔2910m黄南麦秀二大队苗圃安全生长,苗高比对照高出20. 8%,充分说明了蓝云杉是一种速生树种并且生态适应性极强,在青海省完全可以引种。(本文来源于《青海农林科技》期刊2019年02期)
邓美峰,张念滇,许勒堵[4](2019)在《陇川县甘蔗新品种大田区域化品比试验总结(新植)》一文中研究指出甘蔗新品种大区试验(生产示范)的目的主要是表证参试种的产量性状及其适应性和稳定性,试验结束后,将各参试种在大区试验的表现情况进行综合分析、评价各参试种的应用推广价值。为此,陇川县甘蔗技术推广站组织开展了陇川县甘蔗品种大田区域化品比试验,现将试验结果初报报道如下:1试验概况1.1试验地基本情况试验地选择在章凤镇拉猛村,地势平坦、土层深厚,质地疏松的沙壤(本文来源于《农家参谋》期刊2019年08期)
杨桂芳,李超,白志刚,李春燕,段兆祜[5](2018)在《云南省甘蔗品种第十四轮区域化试验保山点总结》一文中研究指出对11个甘蔗品种材料(另以ROC22、ROC16为对照)进行2年新植1年宿根试验,经试验观察,筛选出在保山区域内综合表现较好的两个材料:德蔗09-78、云蔗08-1287。(本文来源于《中国糖料》期刊2018年01期)
杨桂军,刘志伟,赵艳虹,芦冬冬[6](2017)在《胡枝子区域化育苗生长对比试验》一文中研究指出选择金山屯和沾河试验区进行胡枝子育苗试验,通过对幼苗株高、地径和生物量数据进行方差分析,达到确定区域差异是否对育苗产生影响的目的。试验结果表明:金山屯试验区胡枝子幼苗各生长因子均表现较好,株高、地径和生物量接近平均值的株数较多,沾河试验区胡枝子幼苗各生长因子均次于金山屯幼苗。2个试验区胡枝子幼苗在株高、地径和生物量因子间存在显着差异(P<0.05),其原因可能与2个试验区所处的地理位置有一定关系。研究成果将会解决胡枝子育苗区域选择问题,可为培育良种壮苗提供技术支持,具有较好的推广前景。(本文来源于《林业勘查设计》期刊2017年04期)
周建辉,海晓明[7](2017)在《研究分析杂种落叶松区域化试验与幼龄期选择》一文中研究指出选取本地区甲乙两处试验场地对杂种落叶松进行区域化试验,并对其幼龄期选择进行实验分析。实验表明,不同地区的5年生树高及胸径存在明显差异。(本文来源于《农业开发与装备》期刊2017年02期)
白永强,沈效东,李彬彬,沈军,黄占明[8](2016)在《金叶榆引种驯化区域化试验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通过对引自河北省林科院的金叶榆在宁夏银川地区、北京昌平区、陕西武功县的生长情况、物候规律和适应性进行观察,结果表明:金叶榆在宁夏银川地区能够安全越冬,适应性强、生长状况良好,在北京昌平区、陕西武功县具有生长迅速、枝条密集、观赏性强等特点,可在宁夏银川地区、北京、陕西地区推广种植。(本文来源于《现代农业科技》期刊2016年21期)
祝遵凌,施曼,周琦,吴驭帆,郁万文[9](2016)在《欧洲鹅耳枥区域化试验及适应性初步评价》一文中研究指出为研究欧洲鹅耳枥Carpinus betulus及其园艺品种在国内的引种适应性,以欧洲鹅耳枥及其2个园艺品种C.betulus‘Frans Fontaine’,C.betulus‘Lucas’为试验材料,观测它们在北京、南京、靖江等3地物候、生长和形态差异,并采用AMMI模型对它们进行适应性评价。研究表明:欧洲鹅耳枥及其2个品种在各地生长时基因型与环境交互作用显着(P<0.05)。C.betulus‘Frans Fontaine’稳定性最好且生长速度较快,其次是欧洲鹅耳枥,C.betulus‘Lucas’。3地相比较而言,南京为最适宜欧洲鹅耳枥及其2个品种生长的试验地,其次为北京和靖江。C.betulus‘Frans Fontaine’在南京和北京地区适应性较好,C.betulus‘Lucas’在南京和靖江地区适应性较好,欧洲鹅耳枥在南京地区适应性较好。(本文来源于《浙江农林大学学报》期刊2016年05期)
陈学宽,昝逢刚,刘家勇,赵俊,赵培方[10](2016)在《云南省第12轮甘蔗品种区域化试验总结》一文中研究指出通过对12个甘蔗品种材料6个参试点2年新植1年宿根试验结果的收集整理和分析,结果表明,参试品种中,表现为高产的品种材料有:云蔗06-160、Sp81-3250、Sp80-3280等;表现为高糖的品种材料有:云蔗05-211、德蔗06-24、云蔗05-194等;单位面积含糖量较好的参试品种有:云蔗06-160、Sp80-3280、Sp81-3250等。多年多点试验为甘蔗品种的推广应用提供了科学依据。(本文来源于《中国糖料》期刊2016年03期)
区域化试验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以江淮1号杨(15-129)、江淮2号杨(17-57)等为试验材料,I-69杨为对照,通过多年追踪研究,对试验林杨树无性系的成活率、生长量、抗性等指标进行分析,采用主成分分析法对其生长适应性进行综合评价。结果表明,参试杨树无性系间在胸径、树高、单株材积等生长指标方面都存在极显着差异(p=0.0 001<0.01),9年生江淮1号杨、江淮2号杨的材积达到0.709 8 m~3和0.666 7 m~3,不仅超过I-69杨的20.1%、12.8%,且各项测试指标表现均高于其他无性系。其中江淮1号杨在综合指标评价中排名第1,江淮2号杨在江淮地区表现中排名第3,均优于对照I-69杨,适宜在长江流域推广。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区域化试验论文参考文献
[1].张玉玲,王凤林,王利,包颖,杨爱国.杨树新品种区域化对比试验研究[J].吉林林业科技.2019
[2].刘俊龙,吴中能,苗婷婷,孙慧,曹志华.杨树无性系区域化造林试验研究[J].安徽林业科技.2019
[3].祁生秀.蓝云杉引种区域化试验研究初报[J].青海农林科技.2019
[4].邓美峰,张念滇,许勒堵.陇川县甘蔗新品种大田区域化品比试验总结(新植)[J].农家参谋.2019
[5].杨桂芳,李超,白志刚,李春燕,段兆祜.云南省甘蔗品种第十四轮区域化试验保山点总结[J].中国糖料.2018
[6].杨桂军,刘志伟,赵艳虹,芦冬冬.胡枝子区域化育苗生长对比试验[J].林业勘查设计.2017
[7].周建辉,海晓明.研究分析杂种落叶松区域化试验与幼龄期选择[J].农业开发与装备.2017
[8].白永强,沈效东,李彬彬,沈军,黄占明.金叶榆引种驯化区域化试验研究[J].现代农业科技.2016
[9].祝遵凌,施曼,周琦,吴驭帆,郁万文.欧洲鹅耳枥区域化试验及适应性初步评价[J].浙江农林大学学报.2016
[10].陈学宽,昝逢刚,刘家勇,赵俊,赵培方.云南省第12轮甘蔗品种区域化试验总结[J].中国糖料.20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