柔性芳香羧酸论文-石田

柔性芳香羧酸论文-石田

导读:本文包含了柔性芳香羧酸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配合聚合物,柔性芳香多羧酸,气体吸附,荧光

柔性芳香羧酸论文文献综述

石田[1](2017)在《基于柔性叁角芳香羧酸配位聚合物的合成、表征及性质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近年来,关于配位聚合物的设计合成、结构及性质研究受到广泛关注。这不仅因为配位聚合物拥有丰富多样的结构,还因为其在气体吸附、存储及分离,磁性,荧光,非均相催化及传感器方面具有潜在的应用。本文以设计具有新颖结构的高维度多孔配合物为目标,采用水热合成技术,利用柔性的叁羧酸配体3,5-双(4,-羧苯基甲氧基)苯甲酸(H3L)与稀土金属离子、过渡金属离子及辅助配体4,4'-联吡啶反应,合成了 14种结构新颖的配位聚合物。通过元素分析、红外光谱、热重分析、X-射线单晶衍射、粉末X-射线衍射技术对它们的结构进行了表征,并对它们的荧光、磁性、气体吸附、光催化等性能进行了初步研究。本工作选用的柔性配体H3L具有以下特点:(1)H3L中的两个间位的亚甲基苯甲酸支链有一定的自由度,可以旋转和弯曲,为满足不同金属离子的配位需求而呈现出顺式—和反式—构象,进而形成丰富多样的结构。(2)在不同的实验条件下,羧酸的去质子化程度不同,所以羧基既可以充当氢键的受体也可以充当氢键的授体。氢键在稳固叁维结构方面起着重要作用。(3)H3L是多齿桥联配体,易形成次级结构单元和高维度的配位聚合物。通过对这类配合物的合成条件、金属离子及柔性配体的性质对所形成配位聚合物结构的影响的研究与分析,探究新合成的化合物的结构与性能之间的关系,丰富了叁元芳香羧酸配位聚合物的研究,为新型羧酸类功能材料的合成提供理论和实验基础。本工作的主要研究成果如下:1、利用3,5-双(4'-羧苯基甲氧基)苯甲酸与过渡金属离子(Mn2+,Co2+,Cu2+,Zn2+)通过水热法合成了四个未见报道的3D多孔配合物1-4,分子式如下:[Mn(HL)]-2H20(1)[Co(HL)]·2H20(2)(H30)[Cu2(μ4-O)(L)]·H20(3)[Zn2(μ3-OH)(L)]·H20(4)配合物1和2是同构的。在配合物1和2中,配体呈现反式—构象,它的叁个羧基分别采取单齿、双单齿—桥联和μ3-桥联配位模式对金属配位,形成具有菱形孔洞的3D结构。在配合物3和4中,金属离子分别与μ3-OH、μ4-桥氧形成{Zn2O}n和{Cu2O}n链,配体呈现顺式—构象,与金属离子配位,形成具有方形孔洞的3D结构。配体的柔性、羧基的配位方式以及金属离子本身的性质差异导致了配合物结构上的不同。不同的金属离子导致了不同的发光行为及磁交换性质。配合物1-4的光学带隙表明它们是潜在的半导体材料,氮气吸附测试证明配合物3具有微孔结构,而配合物1、2、4没有潜在的孔结构。配合物3具有一定的光催化活性。2、通过H3L分别与轻稀土离子(La3+,Ce3+,Nd3+)和重稀土离子(Ho3+,Er3+,Tm3+,Yb3+,Lu3+)在水热条件下进行反应,成功制备了两类结构不同的镧系配位聚合物(Ln-CPs)5-12:[Ln(L)]-4.5H2O(Ln=La(5),Ce(6),Nd(7),Type 1);[Ln(L)(H2O)2]·3.5H2O(Ln = Ho(8),Er(9),Tm(10),Yb(11),Lu(12),Type2)。这是首次以H3L为配体与稀土离子在水热条件下制备的镧系金属配合物。由于镧系收缩的影响及羧基配位方式的不同,两类配合物呈现出不同的结构和性质。在Type 1中,稀土离子为9配位呈扭曲的叁帽叁棱柱几何构型,羧基采取μ6(η2::η1,η2:η1,η2:η1)螯合—桥联配位模式,沿着b轴方向形成了一个以(-Ln1-L3--)n为重复单元的右螺旋的1D单链,这些链通过羧基连接形成3D结构。在Type 2中,稀土离子位于双帽叁棱柱中心,两个配位水分子位于双帽配位位置,水分子的配位阻碍了 H3L配体的配位,使之呈现出μ4(η2,η2,η1:η1)螯合—桥联模式,从而构成2D的网络结构。对部分配合物的磁性、荧光及气体吸附性质进行了检测。配合物6、7和11在可见区出现较弱的荧光发射峰,而7和11在近红外区展现了 Ln3+的4f-4f特征发射峰。对配合物7和10进行了甲醇、乙醇及丙醇的蒸汽吸附实验,两个配合物均表现出脱附滞后现象,而且吸附量与醇类分子的半径大小有关,也与两类孔结构的孔尺寸有关。3、利用H3L与过渡金属离子(Co2+,Ni2+)及刚性配体4,4'-联吡啶在水热条件下合成了两个不同3D结构的配合物:[Co2(OH)(L)(bipy)]-2H20(13)[Ni(HL)(bipy)]·1.5H2O(14)在配合物13中,两个晶体学独立的金属离子通过桥氧形成[Co4O2]单元,此单元连接完全去质子化的羧酸配体形成2D网络结构,在垂直于2D平面方向,[Co402]单元与4,4'-联吡啶相联形成1D的梯形双链。2D层间通过Co-联吡啶双链连接成3D多孔结构。对13进行了氮气吸附测试,表现出微孔吸附的特征。在配合物14中,中心离子Ni与单质子化的羧酸配体配位形成2D的层状结构,中心离子Ni与4,4'-联吡啶配位,沿a轴方向形成1D的Ni-联吡啶单链。以2D结构为层1D链为柱,构成了多孔的3D结构。此结构从a-,b-,c-轴叁个方向呈现出不同的孔道结构。在配合物14中,配体呈现出一种未曾报道过的顺式-构象。形成这种构象的主要原因是第二配体的作用。(本文来源于《东北师范大学》期刊2017-09-01)

袁厚群,肖伟,李艳霞,胡春燕,鲍光明[2](2016)在《由六亚甲基四胺和柔性芳香羧酸构筑的两个一维配位聚合物的合成及晶体结构(英文)》一文中研究指出利用六亚甲基四胺分别与苯氧乙酸、Cu(NO_3)_2·3H_2O及2,4-二氯苯氧乙酸、Zn(NO_3)_2·6H_2O反应,得到了2个新的一维配位聚合物,{[Cu_2(pa)_4](μ_2-hmt)}_n(1)和{{{[Zn_3(dcpa)_4(OH)]_2(μ_2-dcpa)_2}(μ_2-hmt)}·5H_2O}n(2)(Hpa=苯氧乙酸,Hdcpa=2,4-二氯苯氧乙酸,hmt=六亚甲基四胺)。2个配合物均用元素分析、红外光谱、X射线单晶衍射及差热分析进行了表征。晶体结构分析表明,在配合物1中,4个苯氧乙酸根桥联2个Cu~(2+)形成[Cu_2(COO)_4]双核结构,相邻的[Cu_2(COO)_4]双核单元由六亚甲基四胺桥联成一维的"zigzag"链;在配合物2中,6个2,4-二氯苯氧乙酸根和2个OH~-桥联6个Zn~(2+)形成六核{[Zn_3(dcpa)_4(μ_3-OH)]2(μ_2-dcpa)_2}结构单元,然后相邻的六核单元由2个六亚甲基四胺桥联成一维双链结构。(本文来源于《无机化学学报》期刊2016年05期)

杨嫣[3](2014)在《芳香羧酸和柔性含氮配体构筑的配位聚合物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本论文以芳香羧酸和柔性含氮配体与过渡金属离子在水热条件下自组装合成了一系列配位聚合物。我们采用X射线单晶衍射技术确定这些化合物的结构,并用元素分析、红外光谱(IR)、X射线粉末衍射(PXRD)及热重分析(TGA)技术进一步对其进行表征;探索这类化合物的合成条件;从拓扑学的角度着手研究化合物的晶体结构;考察有机配体的结构特点对产物结构的影响。此外,对一些化合物的发光及漫反射光谱做了初步研究。1.利用8种结构相关的水杨酸类配体(H2L1=salicylic acid、H2L2=3-methylsalicylic acid、H2L3=4-methylsalicylic acid、H2L4=4-chlorosalicylic acid、H2L5=5-chlorosalicylic acid、H2L6=5-bromosalicylic acid、H2L7=5-nitrosalicylicacid和H3L8=5-sulfosalicylic acid)和柔性含氮配体1,1’-(1,4-butanediyl)bis(imidazole)(biim-4)与Zn(II)和Cd(II)在水热条件下合成了13个配合物:[Zn2(L1)2(biim-4)(H2O)](1)、[Cd(HL1)2(biim-4)](2)、[Cd(HL2)2(biim-4)](3)、[Cd(HL3)2(biim-4)](4)、[Zn2(L4)2(biim-4)(H2O)](5)、[Cd(HL4)2(biim-4)](6)、[Zn2(L5)2(biim-4)(H2O)](7)、[Cd2(HL5)4(biim-4)3]2H2O(8)、[Zn2(L6)2(biim-4)(H2O)](9)、[Cd(HL6)2(biim-4)](10)、[Zn2(L7)2(biim-4)2]·H2O(11)、[Cd2(L7)2(biim-4)2(H2O)]·H2O (12)和[Zn(HL8)(biim-4)]·0.5H2O (13)。化合物1和5是同构的,展示了相同的叁维3-连接的103-ths网络。化合物2具有一维内消旋链状结构。化合物3呈现零维二聚体结构,该结构进而被π-π堆积扩展为二维超分子层。化合物4和6具有相似的1D链。这些链进而被化合物中的C–H···O和C–H···Cl氢键扩展为二维超分子层。化合物7和9是同构的,为典型的叁维diamond网络。化合物8呈现2D→3D多聚穿套结构。化合物10呈现了一个由C–H···Br氢键形成的二维44-sql超分子层。化合物11和12具有双节点(4,4)-连接的叁维(4·53·72)(4·52·83)和(42·62·82)(42·6·82·10)拓扑。化合物13为叁维四重互穿的diamond网络。重点讨论了有机阴离子和中心金属离子对产物结构的影响。此外,我们对这些化合物的发光行为做了初步研究。2.选用3,5-二硝基水杨酸(H2dns)和九种结构相关的柔性双叁氮唑配体(L1=1,2-bis(1,2,4-triazol-1-yl)ethane、 L2=1,3-bis(1,2,4-triazol-1-yl)propane、 L3=1,4-bis(1,2,4-triazol-1-yl)butane、 L4=1,5-bis(1,2,4-triazol-1-yl)pentane、 L5=1,5-bis(1,3,4-triazol-1-yl)pentane、 L6=1,6-bis(1,2,4-triazol-1-yl)hexane、 L7=1,10-bis(1,2,4-triazol-1-yl)decan、L8=1,4-bis((1H-1,2,4-triazol-1-yl)methyl)benzene和L9=1,1'-(2,2'-oxybis(ethane-2,1-diyl))bis(1H-1,2,4-triazole))与Cu(II)和Cd(II)在水热条件下合成了11个配合物:[Cu4(dns)4(L1)2(H2O)]·2H2O (14)、[Cu4(dns)4(L2)2(H2O)](15)、[Cu2(dns)2(L3)(H2O)](16)、[Cu2(dns)2(L4)(H2O)](17)、[Cu5(dns)4(OH)2(L5)2(H2O)3]·H2O (18)、[Cu(dns)(L6)](19)、[Cu2(dns)2(L7)](20)、[Cu(dns)(L8)]·0.5H2O (21)、[Cd2(dns)2(L1)(H2O)2](22)、[Cd2(dns)2(L7)3](23)和[Cd4(dns)4(L9)4](24)。化合物14和17为一维双链结构。化合物15、16和18为二维44网格。化合物19展示了一个叁维单节点8-连接的自穿(42068)网络。化合物20具有二维两重互穿的44-sql网格。化合物21和22为二维波浪状层。化合物23为一维链状结构。化合物24具有零维四核簇结构。重点讨论了双叁氮唑配体对化合物结构的影响。此外,我们对室温下化合物的漫反射光谱做了初步研究。3.以芳香多羧酸(o-H2BDC=phthalic acid、m-H2BDC=isophthalic acid、p-H2BDC=terephthalic acid和H4BTEC=pyromellitic acid)和叁种4-取代双(1,2,4-叁氮唑)配体(L10=1,2-bis(2-(4H-1,2,4-triazol-4-yl)phenoxy)ethane、 L11=1,2-bis(3-(4H-1,2,4-triazol-4-yl)phenoxy)ethane和L12=1,2-bis(4-(4H-1,2,4-triazol-4-yl)phenoxy)ethane)与Zn(II)和Cd(II)在水热条件下反应得到11个配合物:[Zn(L1)(o-BDC)]·1.5H2O (25)、[Zn(L1)(m-BDC)](26)、[Cd2(L1)(BTEC)]·H2O (27)、[Zn(L2)(m-BDC)]·1.25H2O (28)、[Zn(L2)(p-BDC)]·4H2O (29)、[Cd(L2)(p-BDC)]·H2O (30)、[Zn2(L2)(BTEC)](31)、[Zn(L3)(m-BDC)]·3.5H2O (32)、[Zn2(L3)(p-BDC)2]·2H2O (33)、[Zn2(L3)2(BTEC)]·2H2O (34)和[Cd2(L3)2(BTEC)](35)。化合物25为二维层状结构。化合物26具有一维链状结构,该链进而被π π堆积扩展为二维超分子层。化合物27展示了叁维(4,8)-连接的(32·42·52)(34·48·512·64)网络。化合物28包含两个互锁的单壁金属-有机纳米管(single-wall metal-organic nanotube, SWMONTs),该结构兼具多聚轮烷和多聚索烃的特征。化合物29为叁维五重互穿的diamond网络。化合物30为叁维α-Po网络。化合物31为叁维(4,6)-连接的(43·63)(46·66·83)网络。化合物32为二维4-连接的(65·8)网格。化合物33为叁维叁重互穿的α-Po网络。化合物34和35展示了相同的叁维(4,4)-连接的(64·7·8)(62·84)网络。着重讨论了4-取代双(1,2,4-叁氮唑)配体、芳香多羧酸阴离子和金属离子对自组装过程的影响。此外,我们还研究了室温下化合物25-35的发光行为和化合物2831在不同溶剂中的悬浊液的荧光性质。(本文来源于《东北师范大学》期刊2014-05-01)

郑长征,任立娣,丁涛,宋斌,徐守卫[4](2014)在《基于柔性芳香羧酸配体的叁维镉(Ⅱ)配位聚合物的合成、晶体结构及荧光性质》一文中研究指出以Cd(NO3)2·4H2O和5-(4'-羧基苯氧基)烟酸(H2L)为原料,用水-DMF溶剂热合成法合成了一个新型叁维配位聚合物[Cd(L)(H2O)2]n,并采用红外光谱、元素分析、热重分析和X射线粉末衍射对其进行了表征。晶体结构由X射线单晶衍射仪分析确定,该配合物属于单斜晶系,P21/n空间群,晶胞参数为a=0.6201(2)nm,b=0.8225(3)nm,c=2.6361(10)nm,α=90.00°,β=90.101(7)°,γ=90.00°,V=1.3444(9)nm3,Z=4。在该配合物中,每个Cd(II)的配位环境为六配位的八面体构型,金属Cd(II)通过配体离子L2-连接形成一个叁维的框架结构。室温固态荧光测试结果表明,该配合物具有一定的荧光性。(本文来源于《人工晶体学报》期刊2014年04期)

戴昉纳,柳云骐,崔敏,孙道峰[5](2012)在《叁齿柔性芳香羧酸配体与五核镍组装“叁明治型”金属–有机超分子》一文中研究指出多核镍配合物以及镍簇结构因其在磁性、气体吸附以及催化等方面的特殊性能日益因其人们对其研究的兴趣[1-2]。在这里我们使用叁齿柔性芳香羧酸配体与镍离子自组装得到了含有五核镍次级构建单元的金属–(本文来源于《第十六届全国晶体生长与材料学术会议论文集-01晶体生长基础与数值模拟》期刊2012-10-21)

陈静[6](2011)在《基于柔性芳香羧酸金属—有机骨架材料的构筑、结构及其性能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金属-有机骨架(Metal-Organic Frameworks, MOFs)材料具有高度规整的无限网络结构,在电磁、荧光、催化、储气和分离等诸多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前景。依据晶体工程学原理,本文选择5-氧乙酸间苯二甲羧酸(H3L)为配体与金属离子反应,采用水热和溶液法成功地合成了11个金属-有机骨架材料:[Mn(HL)(phen)2(H2O)]·7/4H2O (1)[Mn2(HL)2(phen)2(H2O)2]n·nH2O (2)[Mn(HL)(4,4'-bipy)2(H2O)2]n·2nH2O(3)[Mn4(L)2(4,4'-bipy)2(μ3-OH)2(H2O)2]n·nH2O(4)[Mn3(L)2(2,2'-bipy)2]n·2nH2O (5)[Cd3(L)2(2,2'-bipy)2]n·2nH2O (6)[Co4(L)2(bime)(μ3-OH)2]n·nH2O (7)[Co4(L)2(bimb)2(μ3-OH)2]n·3.5nH2O(8)[Ni4(L)2(μ3-OH)2(H2O)4]n·3.85nH2O(9)[Ag2(HL)]n(10)[Ce(HL)2(H2O)4]n(11)利用元素分析、红外光谱、热重分析对这些化合物进行了初步表征,并测定了这些配合物的晶体结构,研究了特定配合物的荧光和磁性性质。初步总结了不同柔性配体的构筑MOFs的方法及其空间结构调控规律,探讨了部分配合物结构与性能的关系和规律。(本文来源于《浙江师范大学》期刊2011-03-25)

李娜[7](2010)在《柔性芳香羧酸与含氮配体构筑的配位聚合物的合成、结构及性质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设计和合成新型功能配位聚合物已经成为配位化学、材料化学、生物化学、超分子化学、晶体工程学等领域的研究热点,这是因为新型功能配位聚合物不仅具有新颖的拓扑结构,而且在光电材料、磁性材料、分子开关、气体贮存、选择性催化、生物医药、分子识别与自组装等领域表现出巨大的应用潜力。本论文以构筑具有荧光性能的配位聚合物为研究目标,选用稀土离子(TbⅢ)、过渡金属离子(FeⅢ、CdⅡ、ZnⅡ)和主族金属离子(PbⅡ、BaⅡ)分别与两种柔性芳香多羧酸、叁种含氮配体在水热条件下反应,成功合成出叁个系列共八个不同维度的配合物,运用X-射线单晶衍射解析了晶体结构,并通过元素分析、红外光谱、热重分析、荧光等实验手段进行了表征。全文共分为四章,各章内容如下:第一章前言。简单介绍了配位聚合物的基本概念、主要合成方法、应用领域及研究热点。其次介绍了多吡啶类和柔性芳香多羧酸类配位聚合物的研究进展。最后介绍了本论文的选题依据及意义和研究成果。第二章利用3,3′,4,4′-氧化二苯四羧酸(H2odpa)和邻菲咯啉衍生物构筑了两个结构新颖的TbⅢ、FeⅢ配合物1-2。配位聚合物1为二维网络结构。配合物2为单核结构,但它可由氢键和π-π堆积的共同作用拓展为三维网络。系统研究了中心金属离子的改变对配合物结构的影响。第三章利用3,3′,4,4′-砜基二苯四羧酸(H4dpst)和两种含氮配体合成了四个d10过渡金属配位聚合物3-6。配合物3-5为二维平面结构,而配合物6为叁维层状结构,这为探索金属离子和有机配体对配合物结构的影响提供了有益的信息。对配合物3-6的荧光和热重分析实验表明它们具有很高的热稳定性,而且可作为蓝色和绿色荧光材料而具有潜在的应用价值。第四章首次利用3,3′,4,4′-砜基二苯四羧酸(H4dpst)、1,10-邻菲咯啉、d10过渡金属和主族金属构筑了两个结构新颖的异金属配位聚合物7-8。配合物7借助μ3-OH-的桥联作用和平行的1,10-邻菲咯啉之间强烈的π-π堆积拓展为二维平面结构。而配合物8是一个含有一维Ba-O链的二维网络结构。两个配合物都具有优异的荧光性能和较高的热稳定性。论文最后总结了八个配合物的合成条件,如金属离子、有机配体、溶剂、投料比等因素对水热合成产物结构的影响。探讨配位聚合物结构对发光性质的影响。(本文来源于《西北大学》期刊2010-06-30)

陈小利[8](2009)在《新型柔性芳香羧酸配位聚合物的合成、结构及性质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新型功能配位聚合物的设计和合成是当今配位化学、晶体工程学、超分子化学等领域的研究热点,这不仅因为它们具有新颖的拓扑结构,还因为它们在光、电、磁、分子识别和催化等领域里表现出巨大的应用潜力。本论文以构筑具有荧光性能的柔性芳香羧酸配合物为研究目标,选用d~(10)过渡金属离子和强荧光稀土离子与叁种柔性芳香羧酸反应,设计合成了四个系列共24个不同维度的配合物,并通过X-射线单晶衍射、元素分析、红外光谱、热重分析、荧光等技术对它们进行表征。全文共分为五章,各章内容如下:第一章前言,简单介绍了配位化学、晶体工程学、超分子化学、配位聚合物等基本概念和原理及其主要合成方法。概述了配位聚合物的分类和多吡啶类、芳香羧酸类、吡啶羧酸类配位聚合物的研究进展。第二章利用4,4'-磺酰基联苯酸(H_2sfdb)和含氮辅助配体与zn~(2+)、Cd~(2+)、Cu~(2+)和Tb~(3+)离子构筑了八个结构新颖的配位聚合物1-8.配位聚合物1-7为不同结构的一维链,如Z字链(1,2,3),方波链(4,5),格子链(6),双链(7);配合物8为二维网状结构,也是首例4,4'-磺酰基联苯酸稀土配位聚合物。系统研究了金属离子和含氮辅助配体、反应条件对配位聚合物结构的影响。结果表明:配合物1、5-7,含氮辅助配体是通过改变羧基的配位方式来完成对最终结构的调控。配合物2、3、4中,主要是通过反应配比不同来调控结构。配合物8有较强的荧光强度和较长的荧光寿命,有望成为性能良好的绿色发光材料。第叁章利用4,4'-氧化二苯四羧酸(H_4odpa)、含氮辅助配体与d~(10)过渡金属和稀土硝酸盐反应,成功构筑了四个d~(10)过渡金属配合物9-12和四个稀土金属配合物13-16。并发现了首例Ag~+存在下H_4odpa配体的原位脱羧反应,为探索水热条件下有机配体的脱羧反应机理提供了有益的信息。配合物13-16均为二维双层结构,也是首例4,4'-氧化二苯四羧酸稀土配位聚合物。而且配合物13和14可作为红色和绿色荧光材料而具有潜在的应用价值。第四章利用4,4'-氧化二苯四羧酸、d~(10)过渡金属和主族金属构筑了叁个结构新颖的异金属配位聚合物17-19。配合物17和18为二维双层网结构。配合物19是基于多核异金属单元构筑的叁维结构。有趣的是在它们的结构中都有Na-O或Cd-Na形成的二维网,这些二维网巧妙地插入到阴离子骨架中。第五章利用4,4'-(六氟异丙烯)二酞酸酐(H_4hfpd)、含氮辅助配体合成了五个结构新颖的d~(10)过渡金属配位聚合物20-24。发现在配合物自组装过程中,含氮辅助配体的大小、氮原子的位置、配体的刚柔性和金属离子对化合物结构和性能的有重要的影响。该工作对进一步利用H_4hfpd配体构筑新型配位聚合物具有指导意义。(本文来源于《西北大学》期刊2009-04-26)

柔性芳香羧酸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利用六亚甲基四胺分别与苯氧乙酸、Cu(NO_3)_2·3H_2O及2,4-二氯苯氧乙酸、Zn(NO_3)_2·6H_2O反应,得到了2个新的一维配位聚合物,{[Cu_2(pa)_4](μ_2-hmt)}_n(1)和{{{[Zn_3(dcpa)_4(OH)]_2(μ_2-dcpa)_2}(μ_2-hmt)}·5H_2O}n(2)(Hpa=苯氧乙酸,Hdcpa=2,4-二氯苯氧乙酸,hmt=六亚甲基四胺)。2个配合物均用元素分析、红外光谱、X射线单晶衍射及差热分析进行了表征。晶体结构分析表明,在配合物1中,4个苯氧乙酸根桥联2个Cu~(2+)形成[Cu_2(COO)_4]双核结构,相邻的[Cu_2(COO)_4]双核单元由六亚甲基四胺桥联成一维的"zigzag"链;在配合物2中,6个2,4-二氯苯氧乙酸根和2个OH~-桥联6个Zn~(2+)形成六核{[Zn_3(dcpa)_4(μ_3-OH)]2(μ_2-dcpa)_2}结构单元,然后相邻的六核单元由2个六亚甲基四胺桥联成一维双链结构。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柔性芳香羧酸论文参考文献

[1].石田.基于柔性叁角芳香羧酸配位聚合物的合成、表征及性质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7

[2].袁厚群,肖伟,李艳霞,胡春燕,鲍光明.由六亚甲基四胺和柔性芳香羧酸构筑的两个一维配位聚合物的合成及晶体结构(英文)[J].无机化学学报.2016

[3].杨嫣.芳香羧酸和柔性含氮配体构筑的配位聚合物的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4

[4].郑长征,任立娣,丁涛,宋斌,徐守卫.基于柔性芳香羧酸配体的叁维镉(Ⅱ)配位聚合物的合成、晶体结构及荧光性质[J].人工晶体学报.2014

[5].戴昉纳,柳云骐,崔敏,孙道峰.叁齿柔性芳香羧酸配体与五核镍组装“叁明治型”金属–有机超分子[C].第十六届全国晶体生长与材料学术会议论文集-01晶体生长基础与数值模拟.2012

[6].陈静.基于柔性芳香羧酸金属—有机骨架材料的构筑、结构及其性能研究[D].浙江师范大学.2011

[7].李娜.柔性芳香羧酸与含氮配体构筑的配位聚合物的合成、结构及性质研究[D].西北大学.2010

[8].陈小利.新型柔性芳香羧酸配位聚合物的合成、结构及性质研究[D].西北大学.2009

标签:;  ;  ;  ;  

柔性芳香羧酸论文-石田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