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州总医院侨宾科福建福州350025)
【摘要】目的:探究动态心电图夜间ST-T改变的临床价值。方法:在2016年1月—2016年12月所在医院的100例间歇性夜间显著ST-T改变的患者设为研究组,同期100例持续性ST-T改变的患者选取作为参照组,对两组患者开展24h动态心电图及冠状动脉造影,对比两组患者的检查结果。结果:研究组患者检查结果阳性率显著高于参照组,P<0.05。结论:24h动态心电图中夜间ST-T显著改变对诊断冠心病患者具有较高的临床价值,是临床上诊断心肌缺血的敏感指标。
【关键词】动态心电图;夜间ST-T改变;临床价值
【中图分类号】R541.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1752(2017)33-0094-02
引起ST-T改变的主要原因包括心肌缺血、生理因素以及药物作用。而缺血性ST段的改变主要是受到损伤电流的影响。在舒张期由于缺血区的静息电位显示要比正常细胞的静息电位略高,因此,损伤电流会促使缺血区电极的T-P段随之下移,继而使得ST段进一步的抬高[1]。而在收缩期由于缺血区存在除极不完全的情况,要比正常细胞转变为负电位得时间短,会引起两者之间产生损伤电流,继而引起ST段抬高。本次研究就动态心电图夜间ST-T改变的临床价值进行分析,总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临床资料
在2016年1月—2016年12月所在医院的100例间歇性夜间显著ST-T改变的患者设为研究组,同期100例持续性ST-T改变的患者选取作为参照组。
研究组,男55例,女45例,患者的最大年龄是60岁,最小年龄是40岁,平均年龄(49.3±4.4)岁;病程范围1~11个月,平均(5.6±0.6)个月。
参照组,男56例,女44例,最大年龄是62岁,最小年龄是41岁,平均年龄(50.2±5.3)岁;病程范围1~13个月,平均(6.2±0.8)个月。
入选标准:所有患者及家属均是在知情同意下自愿签署责任同意书。所有患者的动态心电图所接导联电极部位均符合临床标准,且录图基线十分平稳。
排除标准:排除具有躯体疾病、妊娠及哺乳期间的患者。排除在检测期间因为急性肺栓塞、肾功能不全、低血钾以及急性心肌梗死导致的ST-T改变。
本组研究中两组患者的临床资料可比,差异不显著,P>0.05。
1.2研究方法
采用美国GE公司3通道24h动态心电图系统展开记录,所有进行检查的患者均需要佩戴GE24h动态心电图数字式记录仪,对所有患者24h内ST-T改变发作的时间节律进行监测,在检查的同时自行记录患者的各种临床症状和诱发因素。选择专职动态心电图医生对检查报告展开系统的分析与诊断[2]。
1.3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5.0的统计学软件对本次研究的观察指标开展统计,动脉造影检查结果阳性率和为ST-T改变情况与冠状动脉造影结果计数资料,采用n,%表示,用χ2检验。两组间的数据具有较为明显的差异,即(P<0.05)。
2.结果
2.1动脉造影检查结果阳性率
研究组患者检查出阳性患者有68例,阳性率为68%;参照组患者检查出阳性患者有32例,阳性率为32%;见表1。
表1动脉造影检查结果分类
注:与参照组相比,P<0.05。
3.讨论
在临床上,动态心电图得到广泛的应用,主要原因是它能够准确的监测到冠心病患者出现短暂性心肌缺血的次数、时间以及发生频率等,尤其是在无症状性心肌缺血方面具有一定的优势。因此,可以作为临床上对冠心病、心肌缺血患者的常用和有效的监测方法。在临床上,心电图能够在短时间内准确的将缺血性ST-T改变监测出来,而随着动态心电图被广泛运用于临床,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缺血性ST-T改变的检出率。因此,在临床上,动态心电图监测出ST-T的改变对于诊断冠心病和心肌缺血等方面意义重大[3]。
临床上一般采用的冠脉造影作为一种直接有效检查技术,该项技术对患者具有一定的创伤性,再加上医疗环境受到一定的限制,使得该项技术难度较大,检测价格较为昂贵,仅这两方面就限制了该项技术的普及。对于心脏病的诊断来讲,心电图检测技术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该项技术相对于冠状动脉造影具有较多的优点,操作简单,检测费用经济实惠,对患者无创伤性,常规的心电图检测只能记录患者某一时间段内的心律变化,不能长时间的持续观察其心率变化的整体过程和规律,很容易在监测过程中发生漏诊,不仅容易造成误诊的发生,也容易使得患者失去最佳的治疗时机。采用24h动态心电图进行检测,较好的弥补的常规心电图的检测缺点,使得临床医生能够更加准确的采取进一步的治疗方案[4]。临床上,当ST-T发生改变时,主要原因是由冠心病或心肌缺血而引发的,而心肌缺血所引起的ST-T改变有很多复杂的因素共同作用,当患者的外层心肌出现缺血时,会引起相应的损伤电流,根据物理原理,当电流总是处于电压低的状态,医疗设施会显示出ST段抬高的现象。而如果患者的外层心肌未见损伤,其损伤部位表现在内层心肌,会有指向心外膜面的电极损伤电流出现,引起电压的改变,而此时,动态心电图会记录为ST段压低;而上述两种情况都出现时,则表示,患者发生了透壁性心肌缺血损伤;当患者外层心肌的损伤程度要比内层心肌大时,会表现为损伤电流指向心外膜,继而引发ST段抬高,而电流方向正好相反,会表现为ST段压低;当外层和内层心肌都发生损伤时,损伤电流会表现为相互抵消的现象,记录则显示为ST不会发生偏移[5]。据临床报道,除过上述疾病,如室壁瘤、变异性心绞痛、急性心包炎、继发性ST-T改变以及早期复极综合征均会导致ST段抬高,同时会伴有不同程度的电解质紊乱及功能性ST-T改变,从而使得患者的冠心病诊断受到一定的影响[6]。因此,24h动态心电图中夜间ST-T显著改变对诊断冠心病患者具有较高的临床价值,是临床上诊断心肌缺血的敏感指标,临床上应该进一步的研究与学习。
【参考文献】
[1]袁义燕,尚一楠,许丹丹,等.动态心电图、常规心电图ST-T分析用于高血压诊断价值对比研究[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6,10(8):34-35.
[2]王江涛,马永娜,崔玉娟,等.高强度负荷训练对新入伍战士动态心电图相关指标的影响[J].解放军医药杂志,2016,28(1):11-14.
[3]王月文,寇锋军,孙更新,等.动态心电图ST-T改变诊断冠心病的临床价值研究[J].现代生物医学进展,2016,16(33):6567-6569.
[4]周冬翠,陈艳梅,毕磊,等.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12导联动态心电图的改变[J].中国临床保健杂志,2016,19(1):53-55.
[5]史子园,杜萍,曾林玉,等.妊娠中晚期孕妇临床动态心电图应用意义及相关分析[J].中国妇幼健康研究,2017,28(2):181-183.
[6]杜建英,韩素华,李国平,等.室性早搏形态改变与冠脉病变及其严重程度关系探讨[J].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2016,14(5):518-5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