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报废汽车回收系统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回收与再制造,回收率,资源效益,环境效益
报废汽车回收系统论文文献综述
何龙华[1](2018)在《报废汽车回收与再制造资源及环境效益系统动力学建模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随着汽车工业的发展,人们日常生活中的汽车越来越普及,而汽车的数量增多必然会导致报废汽车数量的增加,如果这些报废汽车不能进行妥善的回收,则会对环境和资源产生的影响都非常巨大。对报废汽车进行合理的回收和再制造,一方面可以使材料能够循环利用,增加了资源效益,另一方面,降低了废旧汽车对环境的污染,增加了环境效益。因此,本文从系统工程的角度出发,以回收再制造过程为研究对象,分析系统内部因素之间的关系,建立了报废汽车回收与再制造资源效益和环境效益的系统动力学模型,定性与定量的分析了回收率对资源效益和环境效益的影响规律。这为企业和政府对报废汽车进行回收与再制造提供了理论依据与方法支持。全文研究内容如下:(1)构建了报废汽车回收率的ISM模型(解释结构模型)。综合国内外报废汽车回收与再制造相关文献查阅,找出影响回收率的关键因素,将其进行整理并构建邻接矩阵,然后对其进行级间划分,进而建立回收率的解释结构模型,并将得出的结果进行了层次分析以及对模型的合理性进行了解释。(2)基于回收率解释结构模型的基础上,构建了报废汽车回收与再制造的资源效益系统动力学模型。从系统的角度出发,找出报废汽车回收再制造资源系统中各个因素间的因果关系,建立了系统存量流量图,通过系统模拟与仿真,分析资源效益系统中回收率对资源效益的影响,并对企业对报废汽车进行回收与再制造给出了一些建议。(3)基于回收率解释结构模型的基础上,建立了报废汽车回收与再制造的环境效益系统动力学模型。以气体污染物排放量、固体污染物排放量及液体污染物排放量作为环境效益指标,分析了回收率的变化对环境效益的影响,并对政府进行回收与再制造给予了一些建议。(本文来源于《湖南大学》期刊2018-04-20)
黄俊华[2](2017)在《上海地区报废汽车回收利用系统发展现状研究与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随着中国汽车工业迅速发展和汽车保有量的增长,报废汽车给经济、环境与社会带来的消极影响日益涌现。作为逆向物流重要一环的报废汽车回收利用,也随着中国发展循环经济和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提出而日益受到重视。上海自1992年起实行牌照拍卖制度,但汽车保有量依然快速增长,并带来城市道路拥堵、空气质量下降等问题。2016年年底,上海汽车保有量已达322万辆,较2015年的291万辆增长近10.7%。虽然该城市的汽车保有量在全国"仅"位居第(本文来源于《汽车与配件》期刊2017年06期)
李卫明[3](2016)在《报废汽车回收与再制造绿色绩效系统动力学建模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报废汽车回收与再制造对资源和环境等绿色绩效具有重大影响,但针对回收与再制造全过程绿色要素间的结构关系以及数值演化关系尚未明了,因此,本文从系统工程的角度出发,建立回收与再制造系统结构以及演化关系模型,定性定量研究回收与再制造对绿色绩效的影响。首先,从系统工程的角度分析提炼了回收与再制造系统的绿色影响因子,从过程、主体、技术、组织、信息、控制、资本等不同维度归纳了系统控制因素集,从资源、经济、人因、环境等维度归纳系统绿色绩效输出集。提出因素集之间的关联规则并进行仿真,依据关联结果进行聚类分析从而精简绿色绩效输出集,最终得到包含控制因素集以及绿色绩效输出集在内的50个系统因素。依据因素集之间的关联关系建立了回收与再制造系统有向图,运用解释结构矩阵(ISM)建立了整体结构,并对系统结构进行层次分析以及因素之间的对比分析。其次,从回收行为的角度出发,总结报废汽车回收行为的影响因素,分析因素之间的逻辑关系,并将其归纳为行为态度、主观规范、行为控制、回收动机、情景因素、余效影响六个方面,建立报废汽车回收行为推理系统。对系统内各因素进行问卷调查,得出各因素的云模型数值特征和初始值以及各系统因素间的定性演化规则,并进行数值演化仿真,最后对结果进行分析,并讨论余效影响、情景因素、人口统计变量对回收行为的影响。最后,基于结构模型以及回收行为系统云模型的基础上,建立报废汽车回收与再制造绿色系统动力学模型,研究了回收与再制造对资源、环境、人因等绿色绩效的影响。(本文来源于《湖南大学》期刊2016-05-10)
巴兴强,陈长茂,朱海涛,谷吉海[4](2015)在《基于RFID技术的报废汽车回收拆解信息系统设计》一文中研究指出目前,报废汽车回收企业在报废汽车回收管理过程中缺乏有效的信息系统支撑及先进的信息采集手段,从而导致仓储管理技术落后。无线射频技术的发展已广泛应用在仓储管理、交通运输和货物防伪等领域,本文将无线射频识别技术引入到报废汽车回收仓储管理系统中,以RFID技术为基础,对报废汽车回收仓储管理流程进行优化,在此基础上设计开发报废汽车回收仓储管理软件,以实现拆解后报废汽车零部件的自动化管理,为企业提供一种高效的管理模式。(本文来源于《森林工程》期刊2015年01期)
周辉[5](2014)在《基于ExtendSim的报废汽车回收逆向物流系统LRIP仿真优化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随着中国社会经济的发展,中国汽车工业得到了极速发展,截止2013年底汽车保有量为1.37亿,而2013年中国汽车销售量为2198.4万辆,销量较2012年增长13.9%。虽然说目前中国报废汽车的回收率仅为3%左右远低于欧美日本等发达国家的6~8%,但是随着中国环保法规及报废汽车相关法律法规的健全,汽车的报废会趋于正规化,所以报废汽车行业需要一个相对完善的逆向物流网络。健全的逆向物流网络可以以最小的成本为报废汽车的回收、拆解、再制造及再制造品的销售提供强有力的支持。本文将回收中心的选址、回收路径优化及回收中心库存策略选择问题进行了集成,构成了报废汽车回收逆向物流系统LRIP(Location-Routing-Inventory Problem)。本文首先论述了国内外关于逆向物流及报废汽车回收网络的研究内容,然后分析了报废汽车回收逆向物流网络系统的特征、结构类型、系统构成及运营模式。其次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了报废汽车回收的LRIP。LRIP属于NP难问题,本文提了用遗传算法和节约算法组合的启发式算法进行求解。第叁,就报废汽车回收LRIP所要解决的问题建立了数学模型,并基于结构化的建模方法构建了仿真优化概念模型,又依据概念模型和ExtendSim软件建立了仿真优化模型。最后以某汽车厂在某省的回收物流系统构建为实例,验证了该仿真优化模型的可行性,进而说明了基于ExtendSim的报废汽车回收逆向物流系统仿真优化模型在解决随机回收量、随机车辆运输时间条件下动态逆向物流系统LRIP的有效性。(本文来源于《长安大学》期刊2014-05-04)
李玉民[6](2012)在《基于系统动力学的报废汽车回收物流“养老金”制度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从车主经济理性的角度,提出了促进报废汽车产业良性循环的"养老金"制度——"先预缴再返还"的报废汽车逆向回收发展基金制度。以小型载客汽车为例,建立系统动力学模型对该基金制度进行模拟仿真。分析表明:该基金制度是可行有效的,不仅能明显提高报废汽车正规渠道的回收率,而且可以作为报废汽车产业发展宏观调控的一种有效手段。(本文来源于《系统科学学报》期刊2012年03期)
[7](2012)在《全国供销社系统报废汽车回收拆解培训班举行》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来源于《再生资源与循环经济》期刊2012年07期)
刘琳[8](2012)在《报废汽车回收逆向物流系统的定位—路径—库存问题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随着经济水平的快速发展以及科技能力的日益提高,居民的消费水平也在不断提高,这使得汽车的需求量和保有量迅速增加。汽车产品的更新换代加快导致了其生命周期日益缩短,从而使得报废汽车的数量日益增加。因此报废汽车的回收便成为了当前形势下社会广泛关注的问题。目前为止,在报废汽车回收逆向物流的网络体系的构建方面我国仍较为落后。如何合理优化报废汽车回收逆向物流系统,从而使报废汽车回收逆向物流作业的效率和效益实现最大化是目前企业最为关注的问题。本文借鉴国内外逆向物流发展经验的基础上,理论联系实际,对报废汽车回收逆向物流系统进行了研究,构建了报废汽车回收逆向物流系统的结构模型。同时以汽车制造企业从事报废汽车的回收再制造工作为背景,充分考虑系统的总体最优,将回收中心的库存控制策略纳入考虑的范围,提出了独立的报废汽车回收逆向物流系统的定位-路径-库存问题(Location-Routing-Inventory Problem, LRIP)优化模型,以及带回程取货的再制造闭环物流系统的LRIP优化模型,确定最优的回收中心的数量,并根据回收中心数量及位置的确定从而得到回收的运输路径,有效地实现了报废汽车回收逆向物流系统中选址、运输与库存控制策略叁者的协调组合。由于LRIP问题属于NP-Hard问题,具有不能精确求解的特点,针对不同的模型设计了两种改进的两阶段启发式算法对模型进行求解,最后结合算例验证模型和算法的有效性。(本文来源于《重庆大学》期刊2012-06-01)
赵莲芳[9](2010)在《我国报废汽车回收系统探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报废汽车回收拆解再利用是节约原生资源能源,实现环境保护的重要途径。鉴于此,本文在分析我国报废汽车回收现状的基础上,构建了我国汽车逆向物流系统结构模型,从而为企业进行报废汽车回收处理的决策提供科学依据。(本文来源于《中国商界(下半月)》期刊2010年03期)
刘晓培[10](2008)在《报废汽车回收影响因素分析及其系统设计》一文中研究指出汽车是物质文明高度发展的产物,汽车行业的发展水平是衡量一个国家工业化程度的重要标志。近年来,我国工业化进程日益加快,汽车保有量从1978年的136万辆猛增到目前的2800万辆。然而,汽车的使用寿命有限,当汽车行驶达到一定时间或里程后,其性能大大降低,必须实行强制报废。现阶段,我国每年报废的汽车均在100万辆以上。随着汽车保有量的增加,报废汽车的数量将不断扩大,这既存在安全隐患,又对环境造成不良影响。因此,我国迫切需要制定前瞻性的报废汽车管理体制及规章制度,建立与安全、环保、资源利用相适应的报废汽车回收系统。本文在分析报废汽车回收影响因素的基础上构建报废汽车回收系统,用以指导回收工作的有序开展.论文共分四个部分:首先,在深入调查和研究国内外报废汽车回收利用现状的基础上,分析和总结了我国在报废汽车回收利用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其次,从经济性、可回收性、环境性叁个方面,构建了报废汽车回收影响因素的层次结构图,计算了各影响因素的权重值;再次构建了汽车生产商牵头组建、以报废汽车回收中心为回收网络主体、汽车回收利用研发中心为核心的报废汽车回收系统,详细阐述了回收系统如何运作,针对具有主导地位的汽车生产企业设计了报废汽车回收管理系统。最后,提出了报废汽车回收系统正常运行的保障措施。(本文来源于《重庆大学》期刊2008-10-01)
报废汽车回收系统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随着中国汽车工业迅速发展和汽车保有量的增长,报废汽车给经济、环境与社会带来的消极影响日益涌现。作为逆向物流重要一环的报废汽车回收利用,也随着中国发展循环经济和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提出而日益受到重视。上海自1992年起实行牌照拍卖制度,但汽车保有量依然快速增长,并带来城市道路拥堵、空气质量下降等问题。2016年年底,上海汽车保有量已达322万辆,较2015年的291万辆增长近10.7%。虽然该城市的汽车保有量在全国"仅"位居第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报废汽车回收系统论文参考文献
[1].何龙华.报废汽车回收与再制造资源及环境效益系统动力学建模研究[D].湖南大学.2018
[2].黄俊华.上海地区报废汽车回收利用系统发展现状研究与分析[J].汽车与配件.2017
[3].李卫明.报废汽车回收与再制造绿色绩效系统动力学建模研究[D].湖南大学.2016
[4].巴兴强,陈长茂,朱海涛,谷吉海.基于RFID技术的报废汽车回收拆解信息系统设计[J].森林工程.2015
[5].周辉.基于ExtendSim的报废汽车回收逆向物流系统LRIP仿真优化研究[D].长安大学.2014
[6].李玉民.基于系统动力学的报废汽车回收物流“养老金”制度分析[J].系统科学学报.2012
[7]..全国供销社系统报废汽车回收拆解培训班举行[J].再生资源与循环经济.2012
[8].刘琳.报废汽车回收逆向物流系统的定位—路径—库存问题研究[D].重庆大学.2012
[9].赵莲芳.我国报废汽车回收系统探究[J].中国商界(下半月).2010
[10].刘晓培.报废汽车回收影响因素分析及其系统设计[D].重庆大学.2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