驱动势论文-罗戴维,刘加平,刘大龙,何知衡

驱动势论文-罗戴维,刘加平,刘大龙,何知衡

导读:本文包含了驱动势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极端热湿地区,热湿耦合传递,湿驱动势

驱动势论文文献综述

罗戴维,刘加平,刘大龙,何知衡[1](2018)在《极端热湿地区湿驱动势的选择对热湿耦合模型计算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极端热湿地区常年高温高湿,为了研究围护结构的热湿迁移情况,在同时考虑水蒸气和液态水传输的状况下,导出了3种不同湿驱动势的热湿耦合模型:空气含湿量模型、相对湿度模型和毛细压力模型。利用COMSOL进行了数值求解,并将结果与HAMSTAD基准进行了对比分析。结果发现在围护结构内部未出现结露时,3种模型都可以准确地描述围护结构的传热传湿过程。然而围护结构内部出现结露时,只有毛细压力模型适用。因此极端热湿地区进行传热传湿计算时应以毛细压力模型为主,并用其他两种模型进行内部结露验证和结果校对。(本文来源于《建筑科学》期刊2018年02期)

金鑫[2](2015)在《原子核硬度性质及核形变对驱动势结构的影响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近年来,超重核的合成已经成为核物理发展的重要分支之一。在实验上以及理论上都取得了令人欣喜的进展。由于超重核的合成实验难度高,因此采用理论计算的方法研究重离子反应的机制是非常必要的。本文对重离子反应机制中的一些问题进行了研究。文章分为两个部分:第一部分采用相对论平均场理论对原子核的硬度性质进行了研究。原子核的硬度由原子核的结合能随原子核形状变化的关系描述。在重离子反应中,原子核受强烈的电磁力与核力的共同作用,产生偏离其基态形状的动力学形变。这将导致反应体系激发能及库仑位垒的改变,研究原子核硬度对于正确描述反应过程具有重要意义。研究结果表明,在幻数核上原子核硬度大于非幻数核原子核硬度。同时我们在相对论平均场理论框架下,计算了铅同位素链基态的的质子与中子的单粒子能级。进一步理论计算表明,壳效应对原子核硬度起主要贡献。第二部分在双核模型的理论框架下,研究了八级形变对核-核相互作用势的影响。研究了以~40-50Ca为弹核,~213Pb为靶核的弹-靶体系的核势、库仑相互作用势以及核-核相互作用势随Ca同位素链中子数变化的趋势。研究结果显示,引入八极形变的考虑后,弹-靶体系的核-核相互作用势有了一定程度的降低,同时随着Ca同位素链上中子数的增加,以Ca同位素链为弹核,~213Pb为靶核的弹-靶体系的核势、核-核相互作用势随着中子数的增加,逐步降低。核-核相互作用势的势阱宽度随中子数的增加变宽,势阱深度随中子数的增加变深。考虑八极形变时,势阱的宽度与深度的增加幅度小于仅考虑四极形变时的势阱的宽度与深度的增加幅度。随后我们研究了硬度系数及形变对内禀能量的影响,结果表明采用液滴模型计算所得的硬度系数进行内禀势能面的计算时,伴随着动力学形变的增加,弹-靶将无法完成俘获阶段。而采用相对论平均场理论计算得到的硬度系数进行内禀势能面计算时,由于“口袋”的存在,将存在一定的几率使得弹靶完成俘获阶段,继续熔合反应。随后选取了~48Ca+~(208)Pb以及~60Fe+~(224)Ra两个弹靶体系,研究了八极形变对于其驱动势结构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在腰对腰的相对取向下,八级形变的引入对驱动势结构的影响不大,略微增大了内熔合位垒。在头对头的相对取向下,~48Ca+~(208)Pb弹靶体系的内熔合位垒得到了降低,而~60Fe+~(224)Ra的内熔合位垒则得到了升高。(本文来源于《深圳大学》期刊2015-04-23)

欧晓平,高先勇,邓慧遐,毛国寅[3](2013)在《“双轮驱动”势如虹》一文中研究指出绵延渝鄂湘黔四省、面积约10万平方公里的武陵山区,是国家新一轮扶贫开发战略的首个试点区,而位于山区腹地的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更是综合扶贫改革攻坚的“主战场”。 11月30日上午,尽管阳光朗照,但行进在恩施的崇山峻岭间,仍让人感受到深深的寒意。(本文来源于《鄂州日报》期刊2013-12-11)

谭举先,周和平,谭明福[4](2010)在《双核驱动势若虹》一文中研究指出元旦前夕,踏访位于巴东县野叁关镇的巴东经济开发区,所到之处热气腾腾。2009年10月投产的湖北阅山硅公司炉火正旺,100多名工人正在忙碌。该公司投产两个月来已创产值400多万元,产品远销韩国、日本。去年引进的东部沿海产业转移企业博爱电缆,从入驻到投产(本文来源于《恩施日报》期刊2010-01-07)

黄明辉,甘再国,范红梅,苏朋源,马龙[5](2008)在《超重核合成时的驱动势与热熔合反应截面》一文中研究指出在双核模型框架下,双核系统生成超重复合核的机理是由双核中的弹核的核子全部转移到靶核产生的,而核子转移是由双核系统驱动势确定的.对有的反应道,核子转移与中质比变化路径之间有比较复杂的关系.原则上动力学方程与驱动势都应该是中子和质子的二维显函数.为处理方便,采用与中质比相关的核子转移路径的选择来取驱动势,得到了接近实验值的超重核合成蒸发剩余截面.(本文来源于《物理学报》期刊2008年03期)

成庆林,刘扬,项新耀[6](2005)在《二维非等温渗流驱动势场的传递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在求解二维非等温渗流的温度场、压力场基础上,以驱动(功)、驱动功率为特征参数,对热驱模拟过程中压力场与重力场的驱动作用进行了分析比较.数值模拟的结果表明:压力场与重力场均具有驱油能力,而压力场是当前主要的驱动势场.(本文来源于《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期刊2005年05期)

李剑峰,徐瑚珊,李文飞,左维,李君清[7](2003)在《双核系统核子转移驱动势与复合核的最佳激发能》一文中研究指出计算了以208Pb为靶的一系列重离子熔合反应双核系统核子转移驱动势.它制约由输运方程所支配的核子转移速率,因而确定了双核系统形成复合核的几率.并由此可确定形成复合核所必须的最低激发能,即形成最稳定复合核的最佳激发能,得到了与已知实验值基本符合的结果.(本文来源于《原子核物理评论》期刊2003年02期)

李剑峰,徐瑚珊,李文飞,左维,李君清[8](2002)在《熔合反应双核系统核子交换驱动势》一文中研究指出实验证实,用两个重离子碰撞的熔合反应合成超重原子核时,准裂变对熔合的抑制是非常重要的。碰撞中双核系统间核子转移所形成的势能面称之为驱动势,它制约核子转移,因而决定熔合与准裂变的竞争。双核系统势能面还提供重离子碰撞合成超重原子核的最佳激发能和最佳弹靶组合的信息。(本文来源于《The Reaction of Unstable Nuclei--Proceedings of CCAST (World Laboratory) Workshop》期刊2002-06-01)

沈长寿,资民筠[9](1995)在《反向赤道电集流与极盖驱动势》一文中研究指出一般认为反向赤道电集流(CEJ)是一种“非”常态现象,其起因可能是潮汐风波模的特殊组合,或赤道上空局地垂直风切或重力波的作用结果。本文表明,在中性大气和水平风经验模式给出的磁静日中低纬平均条件下,CEJ应“正常”地出现。磁层-电离层耦合产生的极盖区边界驱动势(或对流电场)则是CEJ消失的可能机制。(本文来源于《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期刊1995年05期)

驱动势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近年来,超重核的合成已经成为核物理发展的重要分支之一。在实验上以及理论上都取得了令人欣喜的进展。由于超重核的合成实验难度高,因此采用理论计算的方法研究重离子反应的机制是非常必要的。本文对重离子反应机制中的一些问题进行了研究。文章分为两个部分:第一部分采用相对论平均场理论对原子核的硬度性质进行了研究。原子核的硬度由原子核的结合能随原子核形状变化的关系描述。在重离子反应中,原子核受强烈的电磁力与核力的共同作用,产生偏离其基态形状的动力学形变。这将导致反应体系激发能及库仑位垒的改变,研究原子核硬度对于正确描述反应过程具有重要意义。研究结果表明,在幻数核上原子核硬度大于非幻数核原子核硬度。同时我们在相对论平均场理论框架下,计算了铅同位素链基态的的质子与中子的单粒子能级。进一步理论计算表明,壳效应对原子核硬度起主要贡献。第二部分在双核模型的理论框架下,研究了八级形变对核-核相互作用势的影响。研究了以~40-50Ca为弹核,~213Pb为靶核的弹-靶体系的核势、库仑相互作用势以及核-核相互作用势随Ca同位素链中子数变化的趋势。研究结果显示,引入八极形变的考虑后,弹-靶体系的核-核相互作用势有了一定程度的降低,同时随着Ca同位素链上中子数的增加,以Ca同位素链为弹核,~213Pb为靶核的弹-靶体系的核势、核-核相互作用势随着中子数的增加,逐步降低。核-核相互作用势的势阱宽度随中子数的增加变宽,势阱深度随中子数的增加变深。考虑八极形变时,势阱的宽度与深度的增加幅度小于仅考虑四极形变时的势阱的宽度与深度的增加幅度。随后我们研究了硬度系数及形变对内禀能量的影响,结果表明采用液滴模型计算所得的硬度系数进行内禀势能面的计算时,伴随着动力学形变的增加,弹-靶将无法完成俘获阶段。而采用相对论平均场理论计算得到的硬度系数进行内禀势能面计算时,由于“口袋”的存在,将存在一定的几率使得弹靶完成俘获阶段,继续熔合反应。随后选取了~48Ca+~(208)Pb以及~60Fe+~(224)Ra两个弹靶体系,研究了八极形变对于其驱动势结构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在腰对腰的相对取向下,八级形变的引入对驱动势结构的影响不大,略微增大了内熔合位垒。在头对头的相对取向下,~48Ca+~(208)Pb弹靶体系的内熔合位垒得到了降低,而~60Fe+~(224)Ra的内熔合位垒则得到了升高。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驱动势论文参考文献

[1].罗戴维,刘加平,刘大龙,何知衡.极端热湿地区湿驱动势的选择对热湿耦合模型计算的影响[J].建筑科学.2018

[2].金鑫.原子核硬度性质及核形变对驱动势结构的影响的研究[D].深圳大学.2015

[3].欧晓平,高先勇,邓慧遐,毛国寅.“双轮驱动”势如虹[N].鄂州日报.2013

[4].谭举先,周和平,谭明福.双核驱动势若虹[N].恩施日报.2010

[5].黄明辉,甘再国,范红梅,苏朋源,马龙.超重核合成时的驱动势与热熔合反应截面[J].物理学报.2008

[6].成庆林,刘扬,项新耀.二维非等温渗流驱动势场的传递分析[J].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2005

[7].李剑峰,徐瑚珊,李文飞,左维,李君清.双核系统核子转移驱动势与复合核的最佳激发能[J].原子核物理评论.2003

[8].李剑峰,徐瑚珊,李文飞,左维,李君清.熔合反应双核系统核子交换驱动势[C].TheReactionofUnstableNuclei--ProceedingsofCCAST(WorldLaboratory)Workshop.2002

[9].沈长寿,资民筠.反向赤道电集流与极盖驱动势[J].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95

标签:;  ;  ;  

驱动势论文-罗戴维,刘加平,刘大龙,何知衡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