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颌前磨牙论文-陈雅妮,陈度,孟翔峰

上颌前磨牙论文-陈雅妮,陈度,孟翔峰

导读:本文包含了上颌前磨牙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上颌前磨牙,树脂粘接,根管治疗,高嵌体修复

上颌前磨牙论文文献综述

陈雅妮,陈度,孟翔峰[1](2019)在《根管治疗上颌前磨牙MOD缺损在不同树脂粘接修复形式下的疲劳应力表现》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评估根管治疗上颌前磨牙MOD缺损在不同树脂粘接修复形式下的应力疲劳表现。材料和方法:选用50颗因正畸减数拔出的无龋、无损伤、完整的上颌前磨牙,经过完善的根管治疗后,完成MOD洞型初预备,然后随机分为5组:G1,大块复合树脂(Tetric N-Ceram Bulk Fill)MOD充填修复;G2,CAD型二硅酸锂陶瓷(IPS e.max)MOD嵌体修复;G3,CAD型复合树脂(Lava Ultimate)嵌体修复;G4,CAD型二硅酸锂陶瓷包绕腭尖的MOD高嵌体修复;G5,CAD型复合树脂包绕腭尖的MOD高嵌体修复。所有试件经包埋处理,固定在疲劳加载机上,牙体长轴与垂直方向呈45°角,加载头作用于腭尖斜面的1/2处,疲劳加载120万次,50N,2Hz。记录断裂次数及断裂模式。断裂模式按牙体折裂位置分为:牙体折裂线未超过釉牙骨质界下1mm(可再次修复),牙体折裂线超过釉牙骨质界下1mm(不可再次修复)。断裂模式按修复体断裂位置分为:修复体内聚断裂,修复体内聚及粘接界面混合断裂,修复体粘接界面断裂。分别使用Log-rank检验和Fisher's精确检验对生存曲线及断裂模式进行比较分析。结果:图1显示5组修复形式的生存曲线,各组间没有统计学差异(P<0.05)。以每组断裂个数为分母,5组修复形式的可再次修复比例分别为100%,100%,75%,83.3%,87.5%,各组间无统计学差异;5组修复形式的修复体的内聚断裂比例分别为100%,0%,12.5%,16.7%,50%;混合断裂比例分别为0%,50%,25%,0%,37.5%;界面断裂比例为0%,50%,62.5%,83.3%,12.5%。G1组与G5组无统计学差异,与其他组有统计学差异。结论:包绕牙尖的高嵌体修复形式并不能够改善上颌前磨牙MOD缺损的疲劳表现,而修复材料机械特性及粘接界面的稳定决定了其疲劳表现。(本文来源于《2019年中华口腔医学会口腔材料专业委员会第十四次全国口腔材料学术年会论文集》期刊2019-10-29)

陈度,丁虹,汤旭娜,陈强,孟翔峰[2](2019)在《材料类型对上颌前磨牙MOD嵌体叁维模型应力分布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利用逆向工程软件建立上颌前磨牙MOD嵌体及其周围支持组织的叁维有限元模型,分析不同材料(复合树脂、陶瓷)嵌体上各加载区域的Von-mises应力值及应力分布。加载区在腭尖时,嵌体的应力集中在与釉牙本质界相对应的区域,而加载区在腭尖-嵌体结合部和嵌体时,嵌体的应力集中在咬合面。在同一加载区,最大Von-mises值随着材料弹性模量的增大而增高,而应力集中程度随着材料泊松比的增加而减小。(本文来源于《实用口腔医学杂志》期刊2019年05期)

孙留振,李鹏举[3](2019)在《青少年上颌前磨牙邻面形态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建立青少年上颌前磨牙邻面形态数据库,为临床操作和成形片等相关器械的制作及改进提供依据。方法从安阳市口腔医院CT库中随机选择219例符合纳入标准的患者,调整其图像至要测量的截面并截屏,将截图导入精雕软件(ArtForm 2.0)进行定点并测量邻面上两横叁纵5条弧线的曲率半径。结果除上颌第一前磨牙近中面颈部横向弧的曲率半径为负值(凹面)外,其他部位均为正值(凸面)。男性上颌第二前磨牙近中面3条纵向弧的曲率半径均大于女性。结论上颌第一前磨牙近中面颈部有凹陷。男性上颌第二前磨牙近中面纵向较女性平坦。(本文来源于《口腔医学》期刊2019年08期)

张珠玙,尹东青,李广悦,崔丽[4](2019)在《牙本质肩领形态对上颌前磨牙桩核冠的体外抗力研究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 :运用体外力学测试方法以研究分析上颌前磨牙行桩核冠修复后,不同位置形态的牙本质肩领对患牙抗折性能影响。方法:将拔除的32颗上颌前磨牙于体外完成根管治疗后,建立4组不同牙本质肩领情况的纤维状+金属冠修复模型(A组:环形牙本质肩领;B组:腭侧完整牙本质肩领;C组:颊侧完整牙本质肩领;D组:邻面完整牙本质肩领),模型固定于万能试验机上,在颊尖舌斜面顶1/3处,加载速度1 mm/min,与牙体长轴呈45°施加静态载荷直至牙体发生折断,记录对应的断裂载荷及断裂模式。结果:各小组的断裂载荷分别为(826.3±183.1)、(587.8±142.4)、(406.1±189.7)、(486.3±317.4) N,单因素方差分析显示各小组之间抗折强度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抗折强度明显高于B、C组和D组(P=0.037,P=0.001,P=0.004),而其余小组间未发现统计学差异(P>0.05)。各小组模型的主要折断类型为颈叁分之一处由腭侧向颊侧延伸的斜行根折,仅A组中有一个模型根部叁分之一处发生折断。结论:保留完整牙本质肩领可有效增强患牙的抗折性;牙体组织缺损较多时,尽量保存腭侧的牙本质肩领可能会避免应力直接作用于牙本质与树脂之间黏结层,提高患牙的抗折能力。(本文来源于《重庆医科大学学报》期刊2019年09期)

张珠玙[5](2019)在《牙本质肩领形态对上颌前磨牙桩核冠的体外抗力研究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运用体外力学测试法及有限元法以研究分析上颌前磨牙行桩核冠修复后,不同位置形态的牙本质肩领对患牙抗力性能的影响。方法:将离体的上颌前磨牙于体外完成根管治疗后,建立不同牙本质肩领情况的模型(A组:环形牙本质肩领;B组:腭侧完整牙本质肩领;C组:颊侧完整牙本质肩领;D组:邻面完整牙本质肩领),完成纤维桩植入,树脂核堆塑及金属冠修复后,进行体外力学加载,观察其抗力强度。同时结合CBCT扫描技术和有限元分析软件,建立出不同位置牙本质肩领的桩核冠修复模型(A组:环形牙本质肩领;B组:腭侧完整牙本质肩领;C组:颊侧完整牙本质肩领;D组:近中侧完整牙本质肩领;E组:远中侧完整牙本质肩领),分析各小组牙体硬组织等效应力和最大主应力分布情况结果:体外力学加载结果显示A组抗折强度明显高于B、C组和D组(p<0.05,p=0.037,p=0.001,p=0.004),而其余小组间未发现显着性差异(p>0.05)。有限元法分析结果表明C组最大等效应力峰值最大(64.53MPa),A组等效应力峰值最小(50.87MPa),最大主应力C组最大(47.34 MPa),A组等效应力峰值最小(43.04MPa)结论:保留完整牙本质肩领可有效增强上颌前磨牙桩核冠的抗折强度;牙体组织缺损较多时,尽量保存上颌前磨牙腭侧的牙本质肩领可能会避免应力直接作用于牙本质与树脂之间粘结层,提高患牙的抗折能力。(本文来源于《重庆医科大学》期刊2019-05-01)

胡睿[6](2019)在《CAD/CAM不同修复方式对邻(牙合)缺损上颌前磨牙抗折性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研究CAD/CAM不同修复方式对邻(牙合)缺损上颌前磨牙抗折性的影响。方法选取2017年4月至2019年4月珠海市口腔医院收治的24例患者,总计40颗邻(牙合)缺损上颌前磨牙,平均将其分为A、B、C、D 4组,A组患者不接受任何处理,B、C、D 3组患牙经根管治疗后制备邻(牙合)洞型,其中B组为嵌体、C组为高嵌体、D组为全冠,对所有患牙进行CAD/CAM玻璃陶瓷修复。结果对比4种修复方式下患牙折裂载荷值的平均值,B组明显较低(P <0.05)。其中B、C两组患牙在折裂后具有可修复性,D组患牙折裂后没有可修复性。结论 CAD/CAM玻璃陶瓷修复期间高嵌体以及全冠修复下的患牙抗折性能较好,且高嵌体修复下的患牙折裂后具有可修复性。(本文来源于《现代医学与健康研究电子杂志》期刊2019年08期)

武红梅[7](2018)在《锥形束CT在上颌前磨牙根管再治疗中的应用》一文中研究指出锥束(CB)CT具有图像分辨率高,可从矢状面、冠状面及轴面建立根管系统叁维立体的影像,在临床上可以直观地观察根管弯曲、变异情况,能够准确地判断根管数目、根管类型,对临床再治疗根管系统复杂的上颌前磨牙具有指导意义。本研究旨在通过CBCT检查,对上颌前磨牙根管治疗失败原因进行分析总结,以期为临床上颌前磨牙根管失败病例的诊疗提供理论基础和临床帮助。1资料与方法1.1临床资料:选取2015年5月至2016年5月于山西省人(本文来源于《中国药物与临床》期刊2018年12期)

徐海[8](2018)在《变异型右上颌前磨牙根管治疗一例》一文中研究指出[病例摘要]患者许某,男性,33岁。主诉:右上后牙自发性疼痛数天。现病史:数天前,右上后牙出现自发性疼痛,夜间痛明显,现求治。既往体健,无药物过敏史。检查:14远中邻颌面龋坏,探痛明显,叩诊稍不适,冷刺激敏感。X-ray:14龋坏己穿髓,根管变异怀疑为多根管,15根管变异,怀疑为叁根叁管型。诊断:14慢性牙髓炎。建议:14试行显微根管治疗。处理:14局麻下,橡皮障隔湿下开髓,去冠髓,显微镜下定位根管口,电子测量仪测定工作长度,K3XF预备腭根至30#04,近颊根25#04,远颊根,25#04,1%次氯酸钠反复冲洗,显微镜下(本文来源于《中华口腔医学会第十一次全国牙体牙髓病学学术大会论文汇编》期刊2018-11-06)

徐海[9](2018)在《上颌前磨牙弯曲根管治疗一例》一文中研究指出[病例摘要]患者徐某,女性,37岁。主诉:发现左上后牙牙根弯曲一周。现病史:一周前,左上后牙因疼痛曾在外院治疗时发现牙根弯曲现转入我院要求试行显微根管治疗。既往体健,无药物过敏史。检查:颌面见暂封物,叩(-),术前X片示25髓腔内见充填物,根管下段呈S型弯曲。建议:25试行显微根管治疗+高嵌体修复。处理:橡皮障隔湿下去封物,术中在牙科手术显微镜辅助下,ET20、镍钛开口锉、GG钻交替扩大根管上段,10#、8#K锉交替缓慢疏通根管,然后(本文来源于《中华口腔医学会第十一次全国牙体牙髓病学学术大会论文汇编》期刊2018-11-06)

邱晓霞,张静亚[10](2018)在《CAD/CAM不同修复方式对邻牙合缺损上颌前磨牙抗折性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采用CAD/CAM技术不同修复方式对根管治疗后邻牙合缺损的上颌前磨牙进行修复,研究其对抗折性的影响,以期为临床上邻牙合缺损上颌前磨牙修复方法的选择提供实验参考依据。方法:收集最近半年内因正畸治疗完整拔除的上颌单根前磨牙32颗,随机均分为4组,每组8颗。A组不做处理,B、C、D组样本牙行完善的根管治疗后,均制备为邻牙合面缺损洞型,然后分别按嵌体修(本文来源于《第十二次全国口腔修复学学术会议论文汇编》期刊2018-07-22)

上颌前磨牙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利用逆向工程软件建立上颌前磨牙MOD嵌体及其周围支持组织的叁维有限元模型,分析不同材料(复合树脂、陶瓷)嵌体上各加载区域的Von-mises应力值及应力分布。加载区在腭尖时,嵌体的应力集中在与釉牙本质界相对应的区域,而加载区在腭尖-嵌体结合部和嵌体时,嵌体的应力集中在咬合面。在同一加载区,最大Von-mises值随着材料弹性模量的增大而增高,而应力集中程度随着材料泊松比的增加而减小。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上颌前磨牙论文参考文献

[1].陈雅妮,陈度,孟翔峰.根管治疗上颌前磨牙MOD缺损在不同树脂粘接修复形式下的疲劳应力表现[C].2019年中华口腔医学会口腔材料专业委员会第十四次全国口腔材料学术年会论文集.2019

[2].陈度,丁虹,汤旭娜,陈强,孟翔峰.材料类型对上颌前磨牙MOD嵌体叁维模型应力分布的影响[J].实用口腔医学杂志.2019

[3].孙留振,李鹏举.青少年上颌前磨牙邻面形态研究[J].口腔医学.2019

[4].张珠玙,尹东青,李广悦,崔丽.牙本质肩领形态对上颌前磨牙桩核冠的体外抗力研究分析[J].重庆医科大学学报.2019

[5].张珠玙.牙本质肩领形态对上颌前磨牙桩核冠的体外抗力研究分析[D].重庆医科大学.2019

[6].胡睿.CAD/CAM不同修复方式对邻(牙合)缺损上颌前磨牙抗折性的影响[J].现代医学与健康研究电子杂志.2019

[7].武红梅.锥形束CT在上颌前磨牙根管再治疗中的应用[J].中国药物与临床.2018

[8].徐海.变异型右上颌前磨牙根管治疗一例[C].中华口腔医学会第十一次全国牙体牙髓病学学术大会论文汇编.2018

[9].徐海.上颌前磨牙弯曲根管治疗一例[C].中华口腔医学会第十一次全国牙体牙髓病学学术大会论文汇编.2018

[10].邱晓霞,张静亚.CAD/CAM不同修复方式对邻牙合缺损上颌前磨牙抗折性的影响[C].第十二次全国口腔修复学学术会议论文汇编.2018

标签:;  ;  ;  ;  

上颌前磨牙论文-陈雅妮,陈度,孟翔峰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